CN113725683A - 电子设备保护套及电子设备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保护套及电子设备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25683A
CN113725683A CN202110922523.1A CN202110922523A CN113725683A CN 113725683 A CN113725683 A CN 113725683A CN 202110922523 A CN202110922523 A CN 202110922523A CN 113725683 A CN113725683 A CN 1137256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ch cord
electronic device
power supply
interface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2252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小军
于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Cloud Internet Cor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Cloud Internet Cor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Cloud Internet Cor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Cloud Internet Cor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2252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256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25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56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47Electrical details of casings, e.g. terminals, passages for cables or wi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套及电子设备充电系统,包括:套体;转接线,转接线设于所述套体,所述转接线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转接线插头,所述第一转接线插头用于连接所述电子设备,所述转接线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转接线插头,所述第二转接线插头用于连接外部供电设备,所述外部供电设备通过所述转接线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在本发明中,转接线设于电子设备保护套内部,转接线的第一转接线插头连接电子设备,转接线的第二转接线插头连接外部供电设备,由于转接线设置在保护套的套体内部,通过该保护套不仅能保护电子设备,还能实现外部供电设备给电子设备供电,而无需单独携带转接线,增加了用户使用便捷性。避免了转接线携带不便,容易丢失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保护套及电子设备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套及电子设备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平板电脑或个人数字处理设备(PAD)等电子设备的使用已愈来愈普及,几乎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一方面,在电子设备的外壳上配备保护套已经成为主流。另一方面,为了便于给电子设备及时供电,越来越多的学校、企业、商场等场合均配备了充电柜。
目前,在很多场合中,充电柜的接口与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类型不匹配,导致充电柜无法直接给电子设备充电,因此,人们需要随身携带转接线来实现充电柜给电子设备充电,因而存在携带不便,容易丢失的问题,不能满足人们对电子设备简单方便的需求。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套及电子设备充电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为实现充电柜给电子设备充电,需随身携带转接线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套,包括:套体;转接线,所述转接线设于所述套体,所述转接线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转接线插头,所述第一转接线插头用于连接所述电子设备,所述转接线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转接线插头,所述第二转接线插头用于连接外部供电设备,所述外部供电设备通过所述转接线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保护套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吸附件,所述第一吸附件设于所述套体,所述第一吸附件用于吸附所述外部供电设备。
可选的,所述第一吸附件为磁性部件。
可选的,所述套体包括:框体和背板;
所述框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所述电子设备设于所述第一容纳部,所述转接线、所述第一吸附件以及所述背板均设于所述第二容纳部。
可选的,所述框体包括:
底板和边框,所述边框设于所述底板的周缘;
所述底板上背离所述电子设备的一侧设有:
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于所述底板的边缘,所述第一吸附件设于所述第一凹槽;
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于所述底板的边缘,且所述第二凹槽的侧边与所述第一容纳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转接线插头穿过所述第二凹槽连接所述电子设备;
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设于所述底板的边缘,所述第三凹槽的侧边与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转接线插头穿过所述第三凹槽连接所述外部供电设备。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保护套呈长方形设置,所述框体的四个角呈圆弧形倒角设置;
和/或;
所述背板由硬质材料制成,所述框体由软质材料制成。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充电系统,包括:
电子设备和供电设备;
以及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保护套;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设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一转接线插头连接所述第一接口;所述供电设备设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二转接线插头连接所述第二接口。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口为USB接口、Type C接口和Lightning接口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二接口为pogo pin端子。
可选的,所述供电设备上设有第二吸附件,所述第一吸附件与所述第二吸附件互相吸附;
其中,所述第一吸附件为磁铁,所述第二吸附件为导磁件;
或所述第一吸附件为导磁件,所述第二吸附件为磁铁;
或所述第一吸附件和所述第二吸附件均为磁铁,且所述第一吸附件与所述第二吸附件相对的一侧的磁性非同级。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为平板电脑,所述供电设备为充电柜。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套及电子设备充电系统,包括:转接线,所述转接线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转接线插头,所述第一转接线插头用于连接所述电子设备,所述转接线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转接线插头,所述第二转接线插头用于连接外部供电设备,所述外部供电设备通过所述转接线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在本发明中,转接线设于电子设备保护套内部,转接线的第一转接线插头连接电子设备,转接线的第二转接插头连接外部供电设备,由于转接线设置在保护套内部,通过该保护套不仅能保护电子设备,还能实现外部供电设备给电子设备供电,而无需单独携带转接线,增加了用户使用便捷性。避免了转接线携带不便,容易丢失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申请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套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套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套中转接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种电子设备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套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电子设备;110第一接口;120、摄像头组件;200、套体;210、转接线;211、第一转接线插头;212、第二转接线插头;220、第一吸附件;230、框体;240、底板;241、第一凹槽;242、第二凹槽;201、第一通孔;202、第二通孔;203、第一摄像头避让孔;243、第三凹槽;250、边框;260、背板;261、第二摄像头避让孔;300、供电设备;310、第二接口;320、第二吸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现有技术中,为了便于给电子设备及时供电,越来越多的学校、企业、商场等场合均配备了充电柜。但在很多场合中,充电柜的接口与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类型不匹配,导致充电柜无法直接给电子设备充电,例如,在某学校场合中,配备的是pogo pin端子的充电柜,这与平板电脑的USB插口并不匹配,使用者必须通过转接线来实现平板电脑与充电柜的连接,转接线携带不便,且容易丢失的问题导致平板电脑充电过程繁琐。
基于此,本申请希望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其详细内容将在后续实施例中得以阐述。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保护套及电子设备充电系统进行详细地说明。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套体200;转接线210,所述转接线210设于所述套体200,:所述转接线210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转接线插头211,所述第一转接线插头211用于连接所述电子设备100,所述转接线210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转接线插头212,所述第二转接线插头212用于连接外部供电设备300,所述外部供电设备300通过所述转接线210给所述电子设备100供电。
具体的,套体200可用于保护电子设备100,该电子设备1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100、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等移动电子设备100。
如图1和图5所示,套体200内部设有转接线210,该转接线210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转接线插头211,电子设备100设有第一接口110,该第一接口110可以为充电接口;第一转接线插头211与电子设备100的第一接口110相匹配,例如,当电子设备100的第一接口110为USB接口时,第一转接线插头211为USB插头。当该套体200套设在电子设备100上时,该第一转接线插头211与电子设备100的充电接口电连接。
转接线210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转线插头,该外部供电设备300具有第二接口310,第二转接线插头212用于连接外部供电设备300的第二接口310,该外部供电设备300可以为外部充电柜、外部电源等。第二转接线插头212的类型与供电设备300的第二接口310的类型相匹配。
当该套体200套设在电子设备100上时,需要对电子设备100充电时,仅需要将转接线210的第二转接线插头212与外部供电设备300的第二接口310电连接即可实现对电子设备100充电。
由于转接线210设置在套体200内部,通过该套体200即能实现外部供电设备300给电子设备100供电,用户无需单独携带转接线210,增加了用户为电子设备100充电的便捷性。避免了转接线210携带不便,容易丢失导致充电困难问题。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电子设备保护套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吸附件220,所述第一吸附件220设于所述套体200,所述第一吸附件220用于吸附所述外部供电设备300。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便于电子设备100充电过程中,能够将电子设备100固定在外部供电设备30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子设备100套体200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吸附件220。用于在外部供电设备300给电子设备100充电时,电子设备100处于固定状态,避免电子设备100在充电过程中固定不牢固,提升电子设备100充电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可选的,第一吸附件220可以为设置在电子设备100套体200内部的磁性部件,该磁性部件用于将电子设备100套体200吸附在外部供电设备300上。第一吸附件220需要是能够与外部供电设备300相配合吸附的结构,例如,第一吸附件220为磁性部件,对应的,外部供电设备300的某一区域,可以由导磁金属材料制成,或者在外部供电设备300上设置有磁性部件,以保证电子设备100套体200能够吸附在外部供电设备300上。当然,当外部供电设备300上设置有磁性部件时,第一吸附件220也可以是导磁金属材料制成。
具体的,第一吸附件220的形状和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例如第一吸附件220可以覆盖整个电子设备100套体200内部,但是,这样的方案增加材料成本,且增加了整个电子设备100的重量,因此,可以选择尺寸较小的第一吸附件220,且在多个位置设置有多个第一吸附件220,以减轻电子设备100套体200的重量。提高电子设备100套体200的携带便捷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电子设备100套体200包括:框体230和背板260;所述框体23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所述电子设备100设于所述第一容纳部,所述转接线210、所述第一吸附件220以及所述背板260均设于所述第二容纳部。
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的套体200包括框体230和背板260,框体23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第一容纳部用于放置电子设备100,第一容纳部的尺寸与待放置的电子设备100的尺寸需相匹配,较佳的,第一容纳部与电子设备100之间为间隙配合。
第二容纳部位于与第一容纳部相背设置,第二容纳部内部设置有转接线210和第一吸附件220和背板260,在组装时,先将转接线210、第一吸附件220固定设置在第二容纳部内,再将背板260覆盖在整个第二容纳部,使得转接线210、第一吸附件220均隐藏在套体200的内部,从而不影响套体200外观的美观性和一致性。
具体的,转接线210和第一吸附件220可以为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二容纳部内,例如,通过卡接、粘接等方式固定在第二容纳部内,也可以通过其他不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第二容纳部内。考虑到转接线210易老化损坏等缘故,为了便于对转接线210进行更换和维修,转接线210优选为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第二容纳部内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框体230包括:底板240和边框250,所述边框250设于所述底板240的周缘;所述底板240背离所述电子设备100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241,所述第一凹槽241设于所述底板240,所述第一吸附件220设于所述第一凹槽241;第二凹槽242,所述第二凹槽242设于所述底板240的边缘,且所述第二凹槽242的侧边与所述第一容纳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转接线插头211穿过所述第二凹槽242连接所述电子设备100;第三凹槽243,所述第三凹槽243设于所述底板240的边缘,所述第三凹槽243的侧边与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转接线插头212穿过所述第三凹槽243连接所述外部供电设备300。
如图2所示,框体230包括底板240和边框250,边框250围绕着底板240的周缘设置,该底板240和边框250作为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共同的底板240和边框250。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也可以为一体成型设置。
在底板240背离所述电子设备100的一侧(即靠近背板260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241、第二凹槽242和第三凹槽243。
如图2所示,第一凹槽241用于安装第一吸附件220,图中第一凹槽241设有两个,且第一凹槽241位于底板240的边缘,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凹槽241不限于设置为两个,第一凹槽241的位置也不限于设置在底板240的边缘,具体的,第一凹槽241可以设有一个或者其他数量,可以根据第一吸附件220的数量和形状来设定,一般的,一个第一凹槽241内可以安装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吸附件220。第一凹槽241的设置位置取决于需要将电子设备100套体200固定在外部充电设备的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第一凹槽241的位置。
具体的,第二凹槽242用于实数据线的第一转接线插头211与电子设备100的第一接口110相连接。第二凹槽242设置在底板240的边缘,以便于实现第一转接线插头211与电子设备100第一接口110相连接。
如图4所示,在第二凹槽242的侧面(即第一容纳部的侧边)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01,该第一通孔201对应于电子设备100的第一接口110,通过该第一通孔201与设有电子设备100的第一容纳部相连通;第一转接线插头211位于该第二凹槽242内,并通过该第一通孔201将第一转接线插头211与第一接口110相连接。可选的,第一接口110设于电子设备100的底部,第二凹槽242设于底板240的底部边缘的对应位置。
如图3所示,在第三凹槽243设于底板240上,为了便于第二转接线插头212与外部供电设备300的第二接口310相连接,第三凹槽243设置在底板240的边缘,第三凹槽243靠近外部的侧边设有第二通孔202,第二转接线插头212通过该第三凹槽243,且穿过该第二通孔202漏出外部,当需要对电子设备100进行充电时,将第二转接线插头212与外部供电设备300的第二接口310相连接,即可实现对电子设备100供电。
较佳的,由于在第二容纳部的边缘设置有第二凹槽242和第三凹槽243,因此,为了不增加底板240的厚度,第二容纳部的尺寸大于第一容纳部的尺寸。以便于在第二容纳部的边缘开设第二凹槽242和第三凹槽243.此时,第以凹槽241也设置在底板240的边缘。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电子设备100的背面上常设有摄像头组件120,因此,为了保证电子设备100与电子设备100套体200相配合使用时,摄像头组件120不被阻挡,在底板240上设有第一摄像头避让孔203、在背板260上设有第二摄像头避让孔261,摄像头组件120贯穿第一摄像头避让孔203和第二摄像头避让孔261后漏出外部,使得摄像头组件120不被遮挡。
在另一些电子设备100的背面上还设有功能按键,该功能按键可以为音量键、开关机键、摄像键等,因此,为了保证电子设备100与电子设备100套体200相配合使用时,功能按键能正常使用,在边框250上对应位置设有功能键容纳腔。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电子设备100套体200的形状尺寸可以根据需要保护的电子设备100形状尺寸来设定。
较多的,由于多数电子设备100呈现长方形状,所述电子设备100套体200也呈长方形设置,且所述框体230的四个角呈圆弧形倒角设置,以避免框体230的四个角划伤用户。
较佳的,所述背板260由硬质材料制成,所述框体230由软质材料制成。
具体的,背板260由硬质材料制成,可以起到更好的支撑保护电子设备100的作用,例如,背板260可以通过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制成。聚碳酸酯是很常见的硬质材料,强度较大,质量较轻,且生产成本低。框体230可以由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TPU)制成,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是较常见的软质材料,且廉价。
第二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00充电系统,包括:电子设备100和供电设备300;以及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套体200;其中,所述电子设备100设有第一接口110,所述第一转接线插头211连接所述第一接口110;所述供电设备300设有第二接口310,所述第二转接线插头212连接所述第二接口310。
如图6所示,具体的,电子设备100充电系统包括电子设备100和供电设备300和上述电子设备100套体200,电子设备100套体200内部设有转接线210,该转接线210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转接线插头211,电子设备100设有第一接口110,该第一接口110可以为充电接口;第一转接线插头211与电子设备100的第一接口110相匹配,例如,当电子设备100的第一接口110为USB接口时,第一转接线插头211为USB插头。当该套体200套设在电子设备100上时,该第一转接线插头211与电子设备100的充电接口电连接。转接线210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转线插头,该外部供电设备300具有第二接口310,第二转接线插头212用于连接外部供电设备300的第二接口310,该外部供电设备300可以为外部充电柜、外部电源等。第二转接线插头212的类型与供电设备300的第二接口310的类型相匹配。当该套体200套设在电子设备100上时,需要对电子设备100充电时,仅需要将转接线210的第二转接线插头212与外部供电设备300的第二接口310电连接即可实现对电子设备100充电。
由于转接线210设置在套体200内部,通过该套体200即能实现外部供电设备300给电子设备100供电,用户无需单独携带转接线210,增加了用户为电子设备100充电的便捷性。避免了转接线210携带不便,容易丢失导致充电困难问题。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接口110为Usb接口、Type C接口和Lightning接口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二接口310为pogo pin端子。
具体的,作用较常见的电子设备100接口,第一接口110可以为Usb接口、Type C接口和Lightning接口中的任意一种。
如图6所示,当第二接口310为pogo pin端子时,第二转接线插头212为与该pogopin端子相配合的pin针。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供电设备300上设有第二吸附件320,所述第一吸附件220与所述第二吸附件320互相吸附;其中,所述第一吸附件220为磁铁,所述第二吸附件320为导磁件;或所述第一吸附件220为导磁件,所述第二吸附件320为磁铁;或所述第一吸附件220和所述第二吸附件320均为磁铁,且所述第一吸附件220与所述第二吸附件320相对的一侧的磁性非同级。
具体的,第一吸附件220和第二吸附件320吸附的实现方式可以采用磁吸的方式,其中,磁吸的方式可以是两个磁性部件通过异性相吸也可以是一个磁性部件吸引另一个导磁件,具体的,第一吸附件220为磁性部件,第二吸附件320201为导磁件;或,第一吸附件220为导磁件,第二吸附件320为磁性部件;或,第一吸附件220和第二吸附件320均为磁性部件,且第一吸附件220和第二吸附件320相对的一侧的磁性非同极。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100为平板电脑,所述供电设备300为充电柜。该平板电脑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扩展卡槽和电源等。
处理器可提供执行操作系统、程序、用户和应用界面、和平板电脑的任何其它功能的处理能力。处理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比如一个或多个“通用”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专用微处理器和/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S)、或者这些处理组件的某些组合。例如,处理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精简指令集(RISC)处理器,以及图形处理器、视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等等。可以理解,处理器可以通信耦接到一个或多个数据总线或芯片集,以便在手机的各个组件之间传送数据和指令。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或指令可被保存在任何适当的产品中,所述产品包括至少集体地保存执行的指令或例程的一个或多个有形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比如但不限于下面说明的内存设备和存储设备。另外,在这样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上编码的这些程序(例如,操作系统)也可包括可由处理器执行,以使设备能够提供各种功能,包括这里说明的功能的指令。
将由处理器处理的指令或数据可被保存在计算机可读介质,比如存储器中。存储器可包括易失性存储器,比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只读存储器(ROM)。存储器可保存各种信息,并可用于各种用途。例如,存储器可保存手机的固件(比如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操作系统、和可在平板电脑上执行的各种其它程序、应用或例程。另外,存储器可在平板电脑的操作期间,用于缓冲或高速缓存。
综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套,包括:套体200;转接线210,所述转接线210设于所述套体200,所述转接线210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转接线插头211,所述第一转接线插头211用于连接所述电子设备100,所述转接线210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转接线插头212,所述第二转接线插头212用于连接外部供电设备300,所述外部供电设备300通过所述转接线210给所述电子设备100供电。在本发明中,转接线210设于套体200内部,转接线210的第一转接线插头211连接电子设备100,转接线的第二转接线插头212连接外部供电设备300,由于转接线210设置在套体200内部,通过该保护套不仅能实现保护电子设备100,还能实现外部供电设备300给电子设备100供电,而无需单独携带转接线210,增加了用户使用便捷性。避免了转接线210携带不便,容易丢失的问题。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上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描述各有侧重,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在不同实施例中可能没有赘述,因此,在某一实施例未描述或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记载。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体;
转接线,所述转接线设于所述套体,所述转接线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转接线插头,所述第一转接线插头用于连接所述电子设备,所述转接线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转接线插头,所述第二转接线插头用于连接外部供电设备,所述外部供电设备通过所述转接线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保护套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吸附件,所述第一吸附件设于所述套体,所述第一吸附件用于吸附所述外部供电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保护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附件为磁性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设备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包括:
框体和背板;
所述框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所述电子设备设于所述第一容纳部,所述转接线、所述第一吸附件以及所述背板均设于所述第二容纳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包括:
底板和边框,所述边框设于所述底板的周缘;
所述底板上背离所述电子设备的一侧设有:
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一吸附件设于所述第一凹槽;
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于所述底板的边缘,且所述第二凹槽的侧边与所述第一容纳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转接线插头穿过所述第二凹槽连接所述电子设备;
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设于所述底板的边缘,所述第三凹槽的侧边与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转接线插头穿过所述第三凹槽连接所述外部供电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保护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保护套呈长方形设置,所述框体的四个角呈圆弧形倒角设置;
和/或;
所述背板由硬质材料制成,所述框体由软质材料制成。
7.一种电子设备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子设备和供电设备;
以及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保护套;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设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一转接线插头连接所述第一接口;所述供电设备设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二转接线插头连接所述第二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口为USB接口、Type C接口和Lightning接口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二接口为pogo pin端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设备上设有第二吸附件,所述第一吸附件与所述第二吸附件互相吸附;
其中,所述第一吸附件为磁铁,所述第二吸附件为导磁件;
或所述第一吸附件为导磁件,所述第二吸附件为磁铁;
或所述第一吸附件和所述第二吸附件均为磁铁,且所述第一吸附件与所述第二吸附件相对的一侧的磁性非同级。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平板电脑,所述供电设备为充电柜。
CN202110922523.1A 2021-08-12 2021-08-12 电子设备保护套及电子设备充电系统 Pending CN1137256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2523.1A CN113725683A (zh) 2021-08-12 2021-08-12 电子设备保护套及电子设备充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2523.1A CN113725683A (zh) 2021-08-12 2021-08-12 电子设备保护套及电子设备充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5683A true CN113725683A (zh) 2021-11-30

Family

ID=78675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22523.1A Pending CN113725683A (zh) 2021-08-12 2021-08-12 电子设备保护套及电子设备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25683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4763A (zh) * 2011-09-06 2012-01-18 深圳市力可普尔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接头转换器
CN202759683U (zh) * 2012-07-25 2013-02-27 东莞市骏瑞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框架底部结构
CN104051907A (zh) * 2014-07-01 2014-09-17 魏正鹏 一种用于手持电子设备的护套组件
US20150301561A1 (en) * 2014-02-24 2015-10-22 National Products, Inc. Docking sleeve with electrical adapter
CN105101697A (zh) * 2014-12-11 2015-11-25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充电式电子装置保护壳
US20170055355A1 (en) * 2015-08-21 2017-02-23 Fu Tai 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otective case
CN107810461A (zh) * 2015-06-29 2018-03-16 国家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含电气转接头之对接套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4763A (zh) * 2011-09-06 2012-01-18 深圳市力可普尔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接头转换器
CN202759683U (zh) * 2012-07-25 2013-02-27 东莞市骏瑞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框架底部结构
US20150301561A1 (en) * 2014-02-24 2015-10-22 National Products, Inc. Docking sleeve with electrical adapter
CN104051907A (zh) * 2014-07-01 2014-09-17 魏正鹏 一种用于手持电子设备的护套组件
CN105101697A (zh) * 2014-12-11 2015-11-25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充电式电子装置保护壳
CN107810461A (zh) * 2015-06-29 2018-03-16 国家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含电气转接头之对接套
US20170055355A1 (en) * 2015-08-21 2017-02-23 Fu Tai 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otective cas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314400A1 (en) Protective Cover With Power Supply Unit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14020289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ase
US11184989B2 (en) Cover capable of storing p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30119236A1 (en) Smart glasses, wireless earphones, wearable device assembly,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KR101718729B1 (ko) 휴대폰 거치 및 충전 구조
US20170346321A1 (en) Disposable Charger for a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WO2024012027A1 (zh) 充电座、触控笔及触控笔组件
CN113725683A (zh) 电子设备保护套及电子设备充电系统
CN214205604U (zh) 移动终端
KR20150113729A (ko) 모바일 기기의 외부 인터페이스 보조 장치
KR101717968B1 (ko) 스마트폰 결합 모듈
CA3027958A1 (en) Magnetic connector system for a wearable ring
CN210804185U (zh) 一种具有电子功能的保护壳
KR101627460B1 (ko) 회전형 휴대단말기 충전시스템
KR20150073471A (ko) 보조배터리가 내장된 휴대단말기용 보호케이스
CN211061936U (zh) 一种具有移动充电功能的平板保护壳
CN215601355U (zh) 一种防丢型手机防尘塞
KR20200019081A (ko) 단말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웨어러블 타입 설비
CN218783593U (zh) 一种充电装置及移动电源组件
CN211089184U (zh) 一种带有吸盘结构的移动电源
WO2013018438A1 (ja) 携帯端末装置及び携帯端末システム
CN220291714U (zh) 一种磁吸无线充电装置
CN215837485U (zh) 电子设备保护套及电子装置组件
CN113111993B (zh) 一种可视化智能卡
CN217882900U (zh) 无线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