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22338A -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数据同步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数据同步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22338A
CN113722338A CN202010450758.0A CN202010450758A CN113722338A CN 113722338 A CN113722338 A CN 113722338A CN 202010450758 A CN202010450758 A CN 202010450758A CN 113722338 A CN113722338 A CN 1137223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base
data
attribute information
target
sear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5075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Suzhou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Suzhou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Suzhou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5075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223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223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23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06F16/2365Ensuring data consistency and integr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同步方法、数据同步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查找电子设备的虚拟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一数据库,第一数据库是实时更新后的数据库;查找电子设备的本地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二数据库;将第一数据库的数据同步到第二数据库中,如此,实现了电子设备本地系统中的数据与虚拟系统中的数据同步,保证了电子设备本地系统中的数据与虚拟系统中的数据的一致性,进而实现了对虚拟系统的有效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数据同步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据同步方法、数据同步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虚拟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化技术如VMware系统已经在各业务平台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相关技术中,业务系统平台通过第三方合作伙伴发布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提供的接口仅收集VMware系统中以物理机为单位的数据信息,该方法导致业务系统平台数据信息缺失以及业务系统平台中的数据与VMware系统中的数据不同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期望提供一种数据同步方法、数据同步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解决相关技术中仅收集VMware系统中以物理机为单位的数据信息,导致业务系统平台数据信息缺失以及业务系统平台中的数据与VMware系统中的数据不同步的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同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查找电子设备的虚拟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一数据库,所述第一数据库是实时更新后的数据库;
查找电子设备的本地系统中具有所述目标标识的第二数据库;
将所述第一数据库的数据同步到所述第二数据库中。
可选的,所述查找电子设备的本地系统中具有所述目标标识的第二数据库,包括:
查找所述本地系统中是否存在具有所述目标标识的数据库;
若所述本地系统中不存在具有所述目标标识的数据库,在所述本地系统中建立具有所述目标标识的所述第二数据库。
可选的,所述查找电子设备的虚拟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一数据库,包括:
获得所述虚拟系统的每一层级所包含的目标对象的所述目标标识;
基于所述目标标识,查找所述第一数据库。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标识,查找所述第一数据库,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标识,查找所述虚拟系统中的第三数据库;
获取所述第三数据库的当前属性信息和历史属性信息;
若所述当前属性信息和所述历史属性信息不同,对所述第三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更新,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库。
可选的,所述目标对象包括第一子目标对象,所述第一子目标对象包括快照、虚拟网络、挂载硬盘以及网际互联协议对象中的至少一个。
一种数据同步装置,所述数据同步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查找电子设备的虚拟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一数据库,所述第一数据库是实时更新后的数据库;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查找电子设备的本地系统中具有所述目标标识的第二数据库;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库的数据同步到所述第二数据库中。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下的步骤:
查找电子设备的虚拟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一数据库,所述第一数据库是实时更新后的数据库;
查找电子设备的本地系统中具有所述目标标识的第二数据库;
将所述第一数据库的数据同步到所述第二数据库中。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下的步骤:
获得所述虚拟系统的每一层级所包含的目标对象的所述目标标识;
基于所述目标标识,查找所述第一数据库。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下的步骤:
基于所述目标标识,查找所述虚拟系统中的第三数据库;
获取所述第三数据库的当前属性信息和历史属性信息;
若所述当前属性信息和所述历史属性信息不同,对所述第三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更新,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库。
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同步方法、数据同步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查找电子设备的虚拟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一数据库,第一数据库是实时更新后的数据库;查找电子设备的本地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二数据库;将第一数据库的数据同步到第二数据库中;如此,电子设备在虚拟系统中的第一数据库实时更新后,将第一数据库的数据同步到本地系统中具有相同目标标识的第二数据库;如此,解决了本地系统数据不全以及本地系统数据与虚拟系统如VMware系统中的数据不同步的问题,保证了本地系统数据与VMware系统中的数据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由此,实现了电子设备本地系统中的数据与虚拟系统中的数据同步,保证了电子设备本地系统中的数据与虚拟系统中的数据的一致性,进而实现了对虚拟系统的有效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虚拟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同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本申请实施例”或“前述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或“在前述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参照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查找电子设备的虚拟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一数据库。
其中,第一数据库是实时更新后的数据库。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是具有存储空间的设备,用户对电子设备执行相关操作,电子设备生成相关操作对应的操作数据,进而将操作数据存储到电子设备的内存空间中,实现对操作数据的完整记录。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标识可以理解为目标对象所固有的标识,目标标识是虚拟系统的每一层级所包含的目标对象的标识;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对象与目标标识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库可以理解为存储虚拟系统中的目标对象所产生的数据的数据库,其中,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包括虚拟系统中目标对象当前时刻的属性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数据库是实时更新后的数据库。电子设备查找到虚拟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一数据库,并确定该第一数据库的数据是实时更新后的数据。
这里,虚拟系统可以是管理虚拟基础结构的系统。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上安装有虚拟系统2,虚拟系统2由多个层级包括的多个对象组成。一个虚拟系统2中可以设置有多个vcenter,如图2中的201所指的vcenter,每个vcenter下又可以设置有多个数据中心即datacenter,如图2中的202所指的datacenter,每个datacenter下可以划分多个集群即cluster,如图2中的203所指的cluster,每个cluster中可以添加多台物理机,如图2中的204所指的物理机,每台物理机下又可以创建多个虚拟机,如图2中的205所指的虚拟机。
在实际应用中,参考图2所示,目标标识可以为虚拟系统2中每一层级包含的目标对象诸如vcenter、datacenter、cluster集群、物理机以及虚拟机各自具有的标识;示例性的,目标对象vcenter所具有的目标标识可以为VC1,目标对象datacenter所具有的目标标识可以为DC1,目标对象cluster所具有的目标标识可以为cluster1。这里,关于目标标识的标注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再做具体描述。
在实际应用中,虚拟系统中存在虚拟系统管理工具,虚拟系统管理工具可以是VMwarevCenter Server。VMwarevCenter Server能快速置备新的服务器虚拟机并创建标准化虚拟机模板库,从而使新置备的系统始终能够满足数据中心的要求。另外,通过VMwarevCenter Server,可以在主机服务器间迁移正在运行的虚拟机,从而以最少的停机时间进行硬件维护。利用VMwarevCenter Server中包括的其他功能,但不限于其他功能可平衡主机间的虚拟机负载并管理虚拟机,提高虚拟机的高可用性及灾难恢复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虚拟系统中每一层级都包含不同的目标对象,每一对象都具有唯一的目标标识,并且都存在与目标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库。示例性的,虚拟系统中第一层级所包含的对象如vcenter,vcenter中的属性信息包括vcenter类型、vcenter版本、国际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用户名以及密码等。
虚拟系统中的第二层级所包含的对象如datacenter,datacenter中的属性信息包括标识号(Identity document,ID)以及datacenter名称等。
虚拟系统中的第三层级所包含的对象如cluster集群,cluster集群中的属性信息包括ID、集群名称、活动的虚机总数、可用内存、可用存储、物理机总数以及网络总数等。
虚拟系统中的第四层级所包含的对象如物理机,物理机中的属性信息包括ID、存储池数量、内存剩余量、状态、可用本地存储大小以及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剩余量等。
虚拟机系统中第五层级所包含的对象如虚拟机,虚拟机中的属性信息包括ID、名称、状态、CPU数量、内存、系统盘大小、操作系统、所属物理机以及开机密码等。
其中,属性信息还可以是与物理机关联的标准交换机和标准端口组的信息,标准交换机所包含的属性信息包括ID、标准交换机名称、端口数、物理网卡列表、最大传输单元等;标准端口组所包含的属性信息包括ID、标准端口组名称、端口数量、标准交换机ID以及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的ID等。
其中,属性信息还可以是与物理机关联的分布式交换机和分布式端口组的属性信息,分布式交换机所包含的属性信息包括ID、分布式交换机名称、物理机数目、虚拟机数目、端口总数以及分布式端口组数目等;分布式端口组所包含的属性信息包括ID、分布式端口组名称、端口数量以及所属分布式交换机、VLAN的ID以及虚拟机数目等。
其中,属性信息还可以是物理机下的虚拟机所包含的快照、虚拟网络、挂载硬盘以及IP等;快照所包含的属性信息包括ID、快照名称、描述以及所属虚拟机等;虚拟网络所包含的属性信息包括ID、虚拟网络名称、连接状态、物理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Address,MAC地址)、所属物理机以及速率等。
其中,属性信息还可以是物理机中所包含的存储池、硬盘和物理网络等;存储池所包含的属性信息包括ID、存储类型、总容量、已分配的存储空间、未分配存储空间、虚拟机数、模板数以及存储池路径等;硬盘所包含的属性信息包括ID、硬盘名称、硬盘大小、所属存储池、是否共享、是否系统盘以及路径等;物理网络所包含的属性信息包括ID、物理网络名称、连接状态、MAC地址、所属物理机以及速率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述的属性信息均为目标对象当前的属性信息,也就是说,存储有目标对象的当前的属性信息的第一数据库为实时更新后的数据库。
步骤102、查找电子设备的本地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二数据库。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数据库是本地系统中与第一数据库不同的数据库。第二数据库中的数据包括虚拟系统中目标对象的属性信息。电子设备在查找虚拟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一数据库之后,基于目标标识,查找电子设备的本地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二数据库;可见,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是具有相同目标标识的数据库。
步骤103、将第一数据库的数据同步到第二数据库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同步可以理解为将一个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数据与另一个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数据进行共享,确保两个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完全统一。可以理解的是,数据同步是通过存储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接口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查找到虚拟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一数据库,并查找到本地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二数据库,进而,基于实时更新后的第一数据库,将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步到第二数据库中;也就是说,如果虚拟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与本地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二数据库中的数据不一致,则将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步到第二数据库中。
在实际应用中,示例性的,如果电子设备查找到虚拟系统中,第一层级中目标对象vcenter具有的目标标识VC1的第一数据库中的当前的IP地址数据,与本地系统中具有的目标标识VC1的第二数据库中的IP地址数据不一致,则将第一本地系统中第二数据库中的IP地址数据,替换为虚拟系统中第一数据库中的当前的IP地址数据,以保证电子设备所包含的本地系统的数据库中的数据与电子设备所包含的虚拟系统的数据库中的数据的统一性。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同步方法,查找电子设备的虚拟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一数据库,第一数据库是实时更新后的数据库;查找电子设备的本地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二数据库;将第一数据库的数据同步到第二数据库中;如此,电子设备在虚拟系统中的第一数据库实时更新后,将第一数据库的数据同步到本地系统中具有相同目标标识的第二数据库;如此,解决了本地系统数据不全以及本地系统数据与虚拟系统如VMware系统中的数据不同步的问题,保证了本地系统数据与VMware系统中的数据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由此,实现了电子设备本地系统中的数据与虚拟系统中的数据同步,保证了电子设备本地系统中的数据与虚拟系统中的数据的一致性,进而实现了对虚拟系统的有效管理。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参照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获得虚拟系统的每一层级所包含的目标对象的目标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中,虚拟系统可以是由多个层级结构组成的系统,目标对象可以理解为虚拟系统中的多个层级结构中每一层级结构所包含的目标对象。目标标识可以理解为目标对象所固有的标识;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对象与目标标识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这里,虚拟系统可以是管理虚拟基础结构的系统。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上安装有虚拟系统2,虚拟系统2由多个层级包括的多个对象组成。一个虚拟系统2中可以设置有多个vcenter,如图2中的201所指的vcenter,每个vcenter下又可以设置有多个数据中心即datacenter,如图2中的202所指的datacenter,每个datacenter下可以划分多个集群即cluster,如图2中的203所指的cluster,每个cluster中可以添加多台物理机,如图2中的204所指的物理机,每台物理机下又可以创建多个虚拟机,如图2中的205所指的虚拟机。其中,物理机204中可以关联多个标准交换机以及标准端口组、分布式交换机以及分布式端口组,且物理机204包含的存储池及其硬盘中包括模板库和模板、物理网卡等。物理机204下创建的虚拟机205中包括快照、虚拟网络、挂载硬盘以及IP。
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顺序遍历虚拟机系统中的每一层级,并获取到虚拟系统的每一层级所包含的目标对象,进而获取到目标对象的目标标识。
步骤302、基于目标标识,查找虚拟系统中的第三数据库。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数据库为虚拟系统中的数据库,第三数据库中的数据包括虚拟系统中目标对象的在前一时刻的属性信息。基于目标标识,电子设备查找到虚拟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三数据库。
步骤303、获取第三数据库的当前属性信息和历史属性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属性信息中还包括至少用于表征第三数据库的更新时间,更新结果的信息。当前属性信息可以理解为在当前时刻,目标对象存储在第三数据库中的属性信息;历史属性信息可以理解为在前一时刻,目标对象存储在第三数据库中的属性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前一时刻指的是第三数据库中的属性信息在上一次更新完成后的时刻。
在实际应用中,虚拟系统中每一层级都包含不同的目标对象,每一对象都具有唯一的目标标识,并且都存在与目标标识对应的第三数据库。示例性的,虚拟系统中第一层级所包含的对象如vcenter,vcenter中的属性信息包括vcenter类型、vcenter版本、IP地址、用户名以及密码等。
虚拟系统中的第二层级所包含的对象如datacenter,datacenter中的属性信息包括ID以及datacenter名称等。
虚拟系统中的第三层级所包含的对象如cluster集群,cluster集群中的属性信息包括ID、集群名称、活动的虚机总数、可用内存、可用存储、物理机总数以及网络总数等。
虚拟系统中的第四层级所包含的对象如物理机,物理机中的属性信息包括ID、存储池数量、内存剩余量、状态、可用本地存储大小以及CPU剩余量等。
虚拟机系统中第五层级所包含的对象如虚拟机,虚拟机中的属性信息包括ID、名称、状态、CPU数量、内存、系统盘大小、操作系统、所属物理机以及开机密码等。
其中,属性信息还可以是与物理机关联的标准交换机和标准端口组的信息,标准交换机所包含的属性信息包括ID、标准交换机名称、端口数、物理网卡列表、最大传输单元等;标准端口组所包含的属性信息包括ID、标准端口组名称、端口数量、标准交换机ID以及VLAN的ID等。
其中,属性信息还可以是与物理机关联的分布式交换机和分布式端口组的属性信息,分布式交换机所包含的属性信息包括ID、分布式交换机名称、物理机数目、虚拟机数目、端口总数以及分布式端口组数目等;分布式端口组所包含的属性信息包括ID、分布式端口组名称、端口数量以及所属分布式交换机、VLAN的ID以及虚拟机数目等。
其中,属性信息还可以是物理机下的虚拟机所包含的快照、虚拟网络、挂载硬盘以及IP等;快照所包含的属性信息包括ID、快照名称、描述以及所属虚拟机等;虚拟网络所包含的属性信息包括ID、虚拟网络名称、连接状态、MAC地址、所属物理机以及速率等。
其中,属性信息还可以是物理机中所包含的存储池、硬盘和物理网络等;存储池所包含的属性信息包括ID、存储类型、总容量、已分配的存储空间、未分配存储空间、虚拟机数、模板数以及存储池路径等;硬盘所包含的属性信息包括ID、硬盘名称、硬盘大小、所属存储池、是否共享、是否系统盘以及路径等;物理网络所包含的属性信息包括ID、物理网络名称、连接状态、MAC地址、所属物理机以及速率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获取的是第三数据库的当前属性信息和历史属性信息后,将第三数据库的当前属性信息与历史属性信息进行比较,存在两种比较情况,情况一:第三数据库的当前属性信息与历史属性信息相同,表示电子设备未对第三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修改和/或新增,则此时不需要对第三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更新;情况二:第三数据库的当前属性信息与历史属性信息不一致,表示电子设备对第三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修改和/或新增,则此时需要对第三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第三数据库。
步骤304、若当前属性信息和历史属性信息不同,对第三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数据库。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将第三数据库的当前属性信息与历史属性信息进行比较,确定当前属性信息与历史属性信息不同时,,需对第三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第三数据库,可以理解的,更新后的第三数据库即为第一数据库。
在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为了减少对第三数据库的更新操作,对第三数据库中的每个属性信息根据equals方法重写一个校验方法来判断当前属性信息与历史属性信息是否相同,只有当第三数据库中的当前属性信息与历史属性信息不同的情况下,才会对第三数据库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数据库。
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步骤304中若当前属性信息和历史属性信息不同,对第三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数据库之后,还需对目标对象进行如下操作:若目标对象包括第一子目标对象,第一子目标对象包括快照、虚拟网络、挂载硬盘以及IP对象中的至少一个,需要对与第一子目标对象中所关联的上一层级的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更新,进而得到第一数据库。
在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获取到虚拟系统所包含的物理机下的虚拟机中的快照所包含的第三数据库后,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在虚拟机下添加一个新的快照,并将新添加的数据库存储在第三数据库,如添加的快照的属性信息ID为001、快照名称为快照1、描述为用于记录在某一时刻数据存储的状态以及所属虚拟机为虚拟机A。电子设备对添加后的第三数据库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数据库。同时,电子设备还会获取目标对象虚拟机A的目标标识,对虚拟机A的数据库中所包含的虚拟机A与快照1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虚拟机A的数据库。
步骤305、查找本地系统中是否存在具有目标标识的数据库。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基于目标标识,查找本地系统中是否存在具有目标标识的数据库,若本地系统中不存在具有目标标识的数据库,则在本地系统中建立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二数据库。
在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获取到虚拟系统每一层级所包含的目标对象的目标标识后,基于目标标识,获取到虚拟系统中该层级所包含的数据,如获取到vcenter数据后,基于相同的目标标识如VC1,在本地系统中查找具有目标标识VC1的第二数据库,进而判断第二数据库是否存在。
步骤306、若本地系统中不存在具有目标标识的数据库,在本地系统中建立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二数据库。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基于目标标识,查找本地系统中是否存在具有目标标识的数据库,若在本地系统中未查找到具有目标标识的数据库,则在本地系统中新建一个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二数据库。
步骤307、将第一数据库的数据同步到第二数据库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与其它实施例中相同步骤和相同内容的说明,可以参照其它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参照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获取虚拟系统中每一层级对象所对应的数据,如底层vcenter对象所对应的vcenter数据。
其中,虚拟系统中包括多个层级的数据,电子设备获取虚拟系统中每一层级对象所对应的数据,如vcenter对应的vcenter数据、datacenter所对应的datacenter的数据、集群所对应的集群数据、物理机所对应的物理机数据、物理机下所有的存储池数据、物理机下所有的关联的标准交换机数据、物理机下所有的关联的标准交换机的端口组数据、物理机下所有的关联的分布式交换机数据、物理机下所有的关联的分布式交换机的端口组数据、物理机下所有的网络适配器数据、物理机下所有的模板仓库数据、模板仓库下所有的模板数据以及物理机对象下所有的虚拟机数据如快照数据、虚拟网络数据、挂载硬盘数据以及IP地址数据等。
步骤402、查询本地系统中的数据库是否存在vcenter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若查询到本地系统中的数据库不存在vcenter数据,则执行步骤403;电子设备若查询到本地系统中的数据库存在vcenter数据,则执行步骤404至406;
步骤403、在本地系统中的数据库中插入vcenter数据。
步骤404、确定虚拟系统中底层vcenter数据中的各属性信息是否发生变化。
本申请实施例中,虚拟系统中vcenter数据中所包含的属性信息包括vcenter类型、vcenter版本、IP地址、用户名以及密码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确定虚拟系统中底层vcenter数据中的各属性信息发生变化,则执行步骤405;
步骤405、更新虚拟系统中的vcenter数据。
步骤406、将虚拟系统中的vcenter数据同步到本地系统中的数据库中。
其中,将虚拟系统中的vcenter数据同步到本地系统中的数据库包括删除vcenter数据中不存在本地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
由上述方案可知,电子设备基于虚拟系统自身架构的层次逻辑,通过获取虚拟系统中每一层级对象的数据,将电子设备本地系统的数据库中的数据与每一层级对象所对应的数据进行同步,保证了本地系统中的数据与虚拟系统中的数据一致,同时,电子设备直接对本地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操作,提升了电子设备运行速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与其它实施例中相同步骤和相同内容的说明,可以参照其它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同步装置,该数据同步装置可以应用于图1、图3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同步方法中,参照图5所示,该数据同步装置5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501,用于查找电子设备的虚拟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一数据库,第一数据库是实时更新后的数据库;
第二处理单元502,用于查找电子设备的本地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二数据库;
第三处理单元503,用于将第一数据库的数据同步到第二数据库中。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单元502,还用于查找本地系统中是否存在具有目标标识的数据库;
若本地系统中不存在具有目标标识的数据库,在本地系统中建立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二数据库。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单元501,还用于获得虚拟系统的每一层级所包含的目标对象的目标标识;
基于目标标识,查找第一数据库。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单元501,还用于基于目标标识,查找虚拟系统中的第三数据库;
获取第三数据库的当前属性信息和历史属性信息;
若当前属性信息和历史属性信息不同,对第三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数据库。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目标对象包括第一子目标对象,第一子目标对象包括快照、虚拟网络、挂载硬盘以及网际互联协议对象中的至少一个。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同步装置,查找电子设备的虚拟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一数据库,第一数据库是实时更新后的数据库;查找电子设备的本地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二数据库;将第一数据库的数据同步到第二数据库中;如此,电子设备在虚拟系统中的第一数据库实时更新后,基于第一数据库的目标标识,确定本地系统中具有相同目标标识的第二数据库,进而将第一数据库的数据同步到本地系统中的第二数据库,解决了本地系统数据不全以及本地系统数据与虚拟系统如VMware系统中的数据不同步的问题,保证了本地系统数据与VMware系统中的数据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由此,实现了电子设备本地系统中的数据与虚拟系统中的数据同步,保证了电子设备本地系统中的数据与虚拟系统中的数据的一致性,进而实现了对虚拟系统的有效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单元所执行的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图1、图3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中的实现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应用于图1、图3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同步方法中,参照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6包括:处理器601、存储器602,其中:
存储器602,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601,用于执行存储器602中存储的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以下步骤:
查找电子设备的虚拟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一数据库,第一数据库是实时更新后的数据库;
查找电子设备的本地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二数据库;
将第一数据库的数据同步到第二数据库中。
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601,用于执行存储器602中存储的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以下步骤:
查找本地系统中是否存在具有目标标识的数据库;
若本地系统中不存在具有目标标识的数据库,在本地系统中建立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二数据库。
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601,用于执行存储器602中存储的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以下步骤:
获得虚拟系统的每一层级所包含的目标对象的目标标识;
基于目标标识,查找第一数据库。
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601,用于执行存储器602中存储的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以下步骤:
基于目标标识,查找虚拟系统中的第三数据库;
获取第三数据库的当前属性信息和历史属性信息;
若当前属性信息和历史属性信息不同,对第三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数据库。
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目标对象包括第一子目标对象,第一子目标对象包括快照、虚拟网络、挂载硬盘以及网际互联协议对象中的至少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所执行的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图1、图3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中的实现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该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下步骤:
查找电子设备的虚拟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一数据库,第一数据库是实时更新后的数据库;
查找电子设备的本地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二数据库;
将第一数据库的数据同步到第二数据库中。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该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
查找本地系统中是否存在具有目标标识的数据库;
若本地系统中不存在具有目标标识的数据库,在本地系统中建立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二数据库。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该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
获得虚拟系统的每一层级所包含的目标对象的目标标识;
基于目标标识,查找第一数据库。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该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
基于目标标识,查找虚拟系统中的第三数据库;
获取第三数据库的当前属性信息和历史属性信息;
若当前属性信息和历史属性信息不同,对第三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数据库。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目标对象包括第一子目标对象,第一子目标对象包括快照、虚拟网络、挂载硬盘以及网际互联协议对象中的至少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与其它实施例中相同步骤和相同内容的说明,可以参照其它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等存储器;也可以是包括上述存储器之一或任意组合的各种终端,如移动电话、计算机、平板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或设备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或设备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查找电子设备的虚拟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一数据库,所述第一数据库是实时更新后的数据库;
查找电子设备的本地系统中具有所述目标标识的第二数据库;
将所述第一数据库的数据同步到所述第二数据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找电子设备的本地系统中具有所述目标标识的第二数据库,包括:
查找所述本地系统中是否存在具有所述目标标识的数据库;
若所述本地系统中不存在具有所述目标标识的数据库,在所述本地系统中建立具有所述目标标识的所述第二数据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找电子设备的虚拟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一数据库,包括:
获得所述虚拟系统的每一层级所包含的目标对象的所述目标标识;
基于所述目标标识,查找所述第一数据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标识,查找所述第一数据库,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标识,查找所述虚拟系统中的第三数据库;
获取所述第三数据库的当前属性信息和历史属性信息;
若所述当前属性信息和所述历史属性信息不同,对所述第三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更新,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对象包括第一子目标对象,所述第一子目标对象包括快照、虚拟网络、挂载硬盘以及网际互联协议对象中的至少一个。
6.一种数据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同步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查找电子设备的虚拟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一数据库,所述第一数据库是实时更新后的数据库;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查找电子设备的本地系统中具有所述目标标识的第二数据库;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库的数据同步到所述第二数据库中。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下的步骤:
查找电子设备的虚拟系统中具有目标标识的第一数据库,所述第一数据库是实时更新后的数据库;
查找电子设备的本地系统中具有所述目标标识的第二数据库;
将所述第一数据库的数据同步到所述第二数据库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下的步骤:
获得所述虚拟系统的每一层级所包含的目标对象的所述目标标识;
基于所述目标标识,查找所述第一数据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下的步骤:
基于所述目标标识,查找所述虚拟系统中的第三数据库;
获取所述第三数据库的当前属性信息和历史属性信息;
若所述当前属性信息和所述历史属性信息不同,对所述第三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更新,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库。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
CN202010450758.0A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数据同步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7223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0758.0A CN113722338A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数据同步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0758.0A CN113722338A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数据同步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2338A true CN113722338A (zh) 2021-11-30

Family

ID=78671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50758.0A Pending CN113722338A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数据同步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22338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4182A (zh) * 2013-05-08 2014-11-12 西安邮电大学 一种虚拟机标识方法及装置
CN105635311A (zh) * 2016-01-22 2016-06-01 广东亿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管理平台中资源池信息同步的方法
CN107273211A (zh) * 2017-06-19 2017-10-20 成都鼎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计算环境下基于虚拟机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07357630A (zh) * 2017-07-13 2017-11-1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虚拟机同步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7547273A (zh) * 2017-08-18 2018-01-05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一种电力系统虚拟实例高可用的保障方法及系统
CN108205460A (zh) * 2016-12-16 2018-06-26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宿主机可用资源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9753357A (zh) * 2018-12-25 2019-05-14 无锡华云数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虚拟机管理平台的资源及网络拓扑构建方法、设备、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4182A (zh) * 2013-05-08 2014-11-12 西安邮电大学 一种虚拟机标识方法及装置
CN105635311A (zh) * 2016-01-22 2016-06-01 广东亿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管理平台中资源池信息同步的方法
CN108205460A (zh) * 2016-12-16 2018-06-26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宿主机可用资源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7273211A (zh) * 2017-06-19 2017-10-20 成都鼎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计算环境下基于虚拟机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07357630A (zh) * 2017-07-13 2017-11-1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虚拟机同步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7547273A (zh) * 2017-08-18 2018-01-05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一种电力系统虚拟实例高可用的保障方法及系统
CN109753357A (zh) * 2018-12-25 2019-05-14 无锡华云数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虚拟机管理平台的资源及网络拓扑构建方法、设备、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91716B2 (en) Dynamic partitioning techniques for data streams
US11886707B2 (en) Dataset space reclamation
US9858322B2 (en) Data stream ingestion and persistence techniques
US9276959B2 (en) Client-configurable security options for data streams
EP3069228B1 (en) Partition-based data stream processing framework
US9794135B2 (en) Managed service for acquisition, storage and consumption of large-scale data streams
US8819190B2 (en) Management of file images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CN106528327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备份服务器
US20100115070A1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manipulation requests of an initializ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database of server cluster, data medium and corresponding a server cluster, data medium and corresponding service cluster
EP3432132B1 (en) Data storage method and device
US2016017943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hadow migration progress estimation
CN107423301B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相关设备及存储系统
CN106777394B (zh) 一种集群文件系统
CN108073352B (zh) 虚拟磁盘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970830B (zh) 一种分布式虚拟机的存储控制方法及虚拟机
US20150350315A1 (en) Zero copy volume reconstruction
CN113722338A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数据同步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68953B (zh) 一种云资源精细化管理溯源系统及方法
US11262932B2 (en) Host-aware discovery and backup configuration for storage assets within a data protection environment
CN111274004B (zh) 进程实例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6123744A1 (zh) 网络文件系统中处理i/o请求的方法及设备
CN107168646B (zh) 一种分布式数据存储控制方法及服务器
CN107168645B (zh) 一种分布式系统的存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145305B (zh) 一种分布式物理磁盘的使用方法及虚拟机
US9548940B2 (en) Master election among resource manag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