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11098A - 具有中间部分的光纤扇出器以及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中间部分的光纤扇出器以及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11098A
CN113711098A CN202080028995.6A CN202080028995A CN113711098A CN 113711098 A CN113711098 A CN 113711098A CN 202080028995 A CN202080028995 A CN 202080028995A CN 113711098 A CN113711098 A CN 1137110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out
cable
main
outer jacket
cab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289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R·卡姆尔
K·A·斯克鲁扎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Publication of CN113711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10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39Auxiliary devices
    • G02B6/4471Terminating devices ; Cable clamp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39Auxiliary devices
    • G02B6/4471Terminating devices ; Cable clamps
    • G02B6/4472Manifol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39Auxiliary devices
    • G02B6/4471Terminating devices ; Cable clamps
    • G02B6/4476Terminating devices ; Cable clamps with heat-shrinkable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主扇出器包括彼此连接的多个中间扇出装置。每个中间扇出装置可分开组装,并且接着连接在一起以形成主扇出器。每个中间扇出装置连接到主线缆的中间线缆,并且每个中间线缆的多个光纤定位在至少一个分叉管内。所述多个光纤和至少一个分叉管固定到每个中间扇出装置的主体。每个中间扇出装置包括配合特征以连接到具有类似配合特征的相邻中间扇出装置。所述配合特征减少相邻中间扇出装置之间的相对移动。

Description

具有中间部分的光纤扇出器以及组装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作为PCT国际专利申请于2020年4月16日提交,并且要求2019年4月17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62/835,303的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文并入本文中。
背景技术
总的来说,线缆扇出器(fanout)是将线缆的光纤分成两组或更多组的一个或多个光纤的部件。在某些类型的应用中,扇出器安装在安装设备附近或上(即,架子上),并且光纤在扇出器处破开并(例如,使用分叉管)加护套以在光纤进入诸如电信机架的设备之前保护光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些方面涉及各种类型的线缆扇出布置/装置及其组装方法。在某些实例中,光纤在单个部件内分成多组光纤。例如,扇出装置包括中间扇出装置,其可以同时组装并且接着彼此连接以形成有组织的扇出装置。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光纤线缆。所述光纤线缆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主线缆外护套。所述主线缆外护套具有从主线缆外护套的第一端延伸到主线缆外护套上的端接位置的狭缝。所述光纤线缆包括定位在主线缆外护套上方的狭缝盖。所述狭缝盖至少从所述端接位置延伸到所述主线缆外护套的第一端以覆盖所述狭缝。所述光纤线缆包括定位在所述主线缆外护套内的多个中间线缆。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每个中间线缆包含在中间线缆外护套内的多个光纤。所述光纤线缆包括主扇出器。所述主扇出器包括彼此连接的多个中间扇出装置。每个中间扇出装置连接到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中间线缆。每个中间线缆的多个光纤定位在至少一个分叉管内。所述多个光纤和至少一个分叉管固定到每个中间扇出装置的主体。每个中间扇出装置包括配合特征以连接到具有类似配合特征的相邻中间扇出装置。所述配合特征减少相邻中间扇出装置之间的相对移动。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形成电信线缆的扇出布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具有主线缆外护套的主线缆,所述主线缆外护套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主线缆包括在所述主线缆外护套内的多个中间线缆。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每个中间线缆具有中间线缆外护套。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每个中间线缆包含在所述中间线缆外护套内的多个光纤。所述方法包括沿着狭缝分离主线缆外护套以暴露中间线缆。所述狭缝从所述主线缆外护套的第一端延伸到端接位置。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每个中间线缆定位在多个工作站中的至少一个工作站处。所述方法在每个工作站处包括围绕所述多个光纤中的至少一个光纤定位分叉管。所述方法在每个工作站处包括将所述多个光纤和分叉管固定在中间扇出装置的主体内,所述分叉管远离所述主体延伸。所述方法包括使用每个中间扇出装置的一体式配合特征将来自每个工作站的每个中间扇出装置彼此连接。所述中间扇出装置的配合特征减少相邻中间扇出装置之间的相对移动。所述方法包括由所述多个中间扇出装置形成主扇出器。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电信系统。所述电信系统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主线缆外护套。所述电信系统包括定位在所述主线缆外护套内的多个中间线缆,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每个中间线缆包含在中间线缆外护套内的多个光纤。所述电信系统包括接收所述多个中间线缆的机架。所述电信系统包括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机架内的扇出器。所述扇出器连接到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至少一个。每个中间线缆的多个光纤定位在多个分叉管内。所述电信系统包括定位在机架内的线缆引导件。所述线缆引导件限定至少一个线缆通道。所述多个分叉管中的至少一个分叉管定位在所述至少一个线缆通道内,并且可在所述至少一个线缆通道内移动。所述至少一个线缆通道具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在所述打开位置,允许进入所述至少一个线缆通道,在所述关闭位置,限制进入所述至少一个线缆通道。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阐述各种附加方面。这些方面可以涉及单独的特征并且涉及特征的组合。应当理解,前述的一般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的和说明性的,并且不限制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所基于的广泛的发明构思。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是对本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说明,因此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附图不按比例绘制,且旨在结合以下详细描述中的解释使用。下文将结合所附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元件。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例的电信环境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例的具有主扇出器的线缆的透视图。
图3是图2的线缆和主扇出器的另一透视图。
图4是图2的线缆和主扇出器的放大部分。
图5是图2的主扇出器的透视图。
图6是图2的主扇出器的另一透视图。
图7是图2的主扇出器的侧视图。
图8是图2的主扇出器的沿线8-8的横截面视图。
图9是图2的主扇出器的透视分解图。
图10是图2的主扇出器的端部分解图。
图11是图2的主扇出器的端部部分分解图。
图12是图2的主扇出器的中间扇出装置的透视图。
图13是图2的主扇出器的中间扇出装置的另一透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例的电信环境的透视图。
图15是图14的电信环境的另一透视图。
图16是图15的主扇出器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17是图15的主扇出器的一部分的另一透视图。
图18是图15的主扇出器的一部分的部分分解图。
图19是图15的主扇出器的中间扇出装置的主体的透视图。
图20是图15的主扇出器的中间扇出装置的主体的另一透视图。
图21是图15的主扇出器的中间扇出装置的盖的透视图。
图22是图15的主扇出器的中间扇出装置的盖的另一透视图。
图2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例的制造环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各种实施例,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贯穿若干视图的相同零件和组件。提及各种实施例并不限制本文中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另外,本说明书中阐述的任何实例并不旨在是限制性的,并且仅阐述所附权利要求的许多可能实施例中的一些。
本公开涉及一种线缆扇出器。在使用中,扇出器可用于数据中心或其它位置。主扇出器可定位在机架内或机架外部,例如安装结构(即,架子)上。主扇出器可以包括多个中间扇出器,所述多个中间扇出器可以同时组装并且接着彼此连接以形成主扇出器。这种布置减少了组装主扇出器所需的时间量,从而增加了制造产量。此外,产生了稳健的紧凑主扇出器。
图1图示了示例性电信环境100。如图所示,环境100包括多个安装结构102和安装到安装结构102的机架104。主线缆106(也称为主干线缆)包括从第一端109到第二端110设置在主线缆106的外部的外护套108。在一些实例中,外护套108具有稳健坚固的构造,以为主线缆106及其内部部件提供足够的保护。第二端110示意性地示出并且可以远离安装结构102延伸。主线缆106包括安装到安装结构102的主扇出器112。分叉管116的阵列114远离主扇出器112延伸并且延伸到机架104中。
图2示出了主线缆106、主扇出器112和分叉管116的阵列114的透视图。在所描绘的实例中,可收缩管118围绕主扇出器112设置(例如,热响应管、弹性管等)。在一些实例中,可收缩管118还围绕主线缆106的部分和分叉管116的阵列114设置。在一些实例中,分叉管116可组织成束117。在一些实例中,可收缩管118是热缩的。在一些实例中,可收缩管118是冷缩的。
图3示出了主线缆106、主扇出器112和分叉管116的阵列114的透视图,其中可收缩管118被移除。
主线缆106包括设置在外护套108内的多个中间线缆120。在一些实例中,外护套108可分离以部分地暴露多个中间线缆120。每个中间线缆120包括中间线缆外护套122。多个光纤124包含在中间线缆外护套122内。在某些实例中,光纤124设置在中心管内、布置成多个条带,或在中间线缆120内是松散的。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主线缆106和/或中间线缆120包括至少一个强度构件(例如,芳纶纱、GRP棒等)。每个中间线缆120行进到主扇出器112,在所述主扇出器,多个光纤124与每个中间线缆120分离并且定位在分叉管116内。分叉管116包括至少一个光纤124。在一些实例中,每个分叉管116可以包含一个以上的光纤124。
分叉管116的阵列114从主扇出器112突出。分叉管116在光纤124离开主扇出器112时保护光纤。分叉管116的长度是可变的,并且对于特定用途而言可以不同于所示的。在一些实例中,分叉管116的至少部分是柔性的(例如,它们可以包括聚合管),因此技术人员可以将它们引导至选定功能。阵列114可包括分叉管116的任何合适构造。分叉管116中的每一个可适于单个光纤或多个光纤,例如在带状线缆的情况下。在所示的实例中,分叉管组织成基本上圆柱形的束117,并且阵列114也是圆柱形的,所述阵列中的每一个可以支承来自主线缆106的单个光纤124以保护单独的光纤。因此,主扇出器112用于将多个单独的光纤124从主线缆106引导至各个分叉管116中。在一些实例中,选择分叉管116的数目以对应于从主线缆106引导的光纤124的数目。阵列114可以是其它形状,例如矩形、椭圆形、正方形等。类似地,如上所述,主扇出器112的整体形状可以是各种合适的形状(例如,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中的任一种。
类似于主线缆106和中间线缆120,分叉管116可各自包括至少一个强度构件。在一些实例中,在主扇出器外部的端接端125处,分叉管116端接在连接器131处。在一些实例中,连接器131呈LC、SC(单光纤)和/或MPO(多光纤)连接器的形式。在一些实例中,连接器化分叉管116可插入对应连接器/适配器中和/或储存以供将来使用。
主扇出器112包括多个中间扇出装置126,所述多个中间扇出装置各自可彼此连接以形成主扇出器112。在一些实例中,中间扇出装置126彼此相同。在一些实例中,中间扇出装置126在构造上彼此不同。在所描绘的实例中,中间扇出装置126是大体上楔形的,并且彼此连接以形成主扇出器112。在一些实例中,主扇出器112具有大体上圆柱形形状并且包括大体上圆形的横截面。然而,在本公开的范围内,认为主扇出器112可以具有各种不同的形状。每个中间扇出装置126包括主体128,所述主体具有第一端130和第二端132。
中间扇出装置126的主体128的第一端130构造成在开口134内接收中间线缆120。开口134至少部分地包围中间线缆120,确切地说是中间线缆外护套122。
中间扇出装置126的主体128的第二端132包括通道136,所述通道用于将多个光纤124和至少一个分叉管116定位并且固定在其中。在一些实例中,通道136是v形的。在一些实例中,第二端132还可包括构造成保持和组织多个分叉管116的组织器。
图4示出了中间扇出装置126中的一个的主体128的第二端132的放大透视图。如图所示,光纤124在第一通道端138处进入通道136,并且离开定位在分叉管116内的第二通道端140。通道136可以是开放通道。在一些实例中,粘合剂142(示意性地示出)沉积在通道136内以一旦光纤124和分叉管116定位在其中,就基本上密封整个通道136。粘合剂142将光纤和分叉管116固定在通道136内,以降低多个光纤124和分叉管116被拉出通道136并且因此被拉出中间扇出装置126的可能性。在一些实例中,粘合剂142可以是硬化的环氧树脂。
图5和6是包括多个中间扇出装置126的主扇出器112的透视图。图7示出了主扇出器112的侧视图,并且图8示出了沿着图7中的线8-8的横截面视图。主扇出器112沿着限定纵向轴线X的长度延伸。
在一些实例中,中间扇出装置126围绕强度构件144定位。在一些实例中,强度构件144可以是棒。
每个中间扇出装置126包括至少一个配合特征146以连接到相邻中间扇出装置126,并且限制相邻中间扇出装置之间的相对旋转。在一些实例中,至少一个配合特征146是将中间扇出装置126保持到相邻中间扇出装置126的搭扣。
如图所描绘的,每个中间扇出装置126包括一对配合特征146a、146b,所述一对配合特征设置在通道136的相对外壁148a、148b上。如图所示,配合特征146是突出部和凹部。配合特征146a与相邻中间扇出装置126的配合特征146b配合。在一些实例中,主扇出器112包括构造成彼此配合的六个中间扇出装置126。
图9-11示出了部分分解的主扇出器112。每个中间扇出装置126可与主扇出器112分离,以允许每个中间扇出装置126彼此分开组装。这将在本文中更详细地描述。
图12-13示出了单个中间扇出装置126。尽管中间扇出装置126示出为具有楔形形状,但在本公开的范围内,认为中间扇出装置126可根据主扇出器112的最终形状和/或特定应用而具有各种不同形状。因此,在一些实例中,通道136可以具有各种形状。在一些实例中,通道136具有v形横截面。在一些实例中,通道136具有v形纵截面。在一些实例中,通道136随着其从第一通道端138延伸到第二通道端140可以是锥形的(例如,漏斗状形状)。在一些实例中,通道136可以是大体上矩形的。
图14示出了示例性电信环境100。主线缆206具有主线缆外护套208,并且示为安装到安装结构102。主线缆206包括其中的一个或多个中间线缆220,每个中间线缆都包括多个光纤。主线缆206基本上类似于上文描述的主线缆106。
中间线缆220示为从去护套的主线缆206延伸到机架104中。在一些实例中,中间线缆220可至少部分地由包裹物或其它类似组织机构包含。每个中间线缆220还包括中间线缆外护套222。在一些实例中,在从主线缆206移除主线缆外护套208的情况下,可收缩管221(例如,热响应管、弹性管等)可围绕主线缆206和中间线缆220固定。
图15示出了定位在机架104内的主扇出器212的透视图。每个中间线缆220行进到定位在机架104内部的主扇出器212。基本上类似于上文描述的主扇出器112和中间扇出装置126,主扇出器212包括多个中间扇出装置226,所述多个中间扇出装置彼此连接以形成主扇出器212。也类似于上述主扇出器112,中间线缆220端接在主扇出器212处,并且分叉管216的阵列214远离主扇出器212延伸并且进一步延伸到机架104中。分叉管216基本上与上文描述的分叉管216相似。
一对线缆引导件201示为定位在机架104内。线缆引导件201各自包括至少一个线缆通道203,可在所述至少一个线缆通道中引导分叉管216。在一些实例中,线缆引导件201可在机架104内自由移动。随着电信部件116相对于机架104移动,每个线缆通道130内的分叉管216在其相应的线缆通道203内移动和滑动。每个线缆通道130具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在所述打开位置,允许进入至少一个线缆通道,而在所述关闭位置,限制进入至少一个线缆通道。在一些实例中,线缆引导件201可以具有不同的构造。在一些实例中,线缆引导件201是基本上相似的。如图所描绘的,线缆引导件201相对于机架104的壁成角度地定位。取决于应用,线缆引导件201相对于壁定位的角度可以改变。线缆引导件201是独立的,并且可在机架104内移动,并且有助于组织分叉管216。线缆引导件128有助于减少分叉管216与机架104内的其它分叉管216缠结的机会。在一些实例中,仅使用单个线缆引导件201。在一些实例中,使用两个以上的线缆引导件201。如果需要,线缆引导件201可以永久或临时固定。
图16和17示出了主扇出器212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在所描绘的实例中并且仅为了说明,仅示出了主扇出器212的中间扇出装置226的一部分。图18示出了图16中所示的主扇出器212的一部分的分解图。
中间扇出装置226包括主体228、盖229、主体配合特征250和盖配合特征252。
主体228包括开口234和通道236。图19-20示出了主体228的透视图。开口234构造成接收并且至少部分地包围中间线缆220。通道236构造成接收包含在中间线缆220内的多个光纤,该中间线缆接收在开口234处。在一些实例中,通道236构造成储存至少一个分叉管216和多个光纤。在一些实例中,通道236构造成接收粘合剂,以便将多个光纤和至少一个分叉管216固定在其中。在一些实例中,通道236是v形的。在一些实例中,通道236具有v形纵截面。
主体配合特征250设置在主体228上,以允许中间扇出装置226与相邻中间扇出装置226的相似主体配合特征250配合。在所描绘的实例中,主体配合特征250设置在通道136的外壁上。在一些实例中,主体配合特征250是构造成与相邻中间扇出装置226的其它类似凸起互锁的凸起。在一些实例中,主体配合特征250设置在通道236的外壁248上。如图17和20中可见,主体228还包括主体盖配合特征254,所述主体盖配合特征构造成与相邻中间扇出装置226的盖229的盖配合特征252配合。
盖229构造成固定到主体228以至少部分地封闭通道236。图20-21示出了盖229的透视图。盖229可以各种不同方式附接到主体228。在一些实例中,盖229包括构造成附接到主体228的夹具256。在一些实例中,盖229还包括可选的粘合剂端口,以在盖229与主体228配合时允许进入主体228的通道236。当盖229安装好时,粘合剂端口允许用户用粘合剂填充通道236,使得可以填充整个通道236。
盖配合特征252设置在盖229上以允许中间扇出装置226与相邻中间扇出装置226的相似主体盖配合特征254配合。在一些实例中,盖配合特征252和主体盖配合特征254包括突出部和凹部。
图23示出了制造环境300的实例。制造环境300描绘了主线缆306的示例性制造过程,所述主线缆包括主扇出器312,所述主扇出器包括多个中间扇出装置326。主线缆306、主扇出器312和多个中间扇出装置326基本上类似于上文描述的主线缆106/206、主扇出器112/212和多个中间扇出装置126/22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扇出器312在工厂或其它制造场所中制造。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扇出器112可以在现场制备。
主线缆306具有主线缆外护套308,所述主线缆外护套具有第一端309和第二端310。主线缆306包括定位在主线缆外护套308内的多个中间线缆320。多个中间线缆320中的每个中间线缆包括中间线缆外护套322。多个中间线缆320中的每个中间线缆包含在中间线缆外护套322内的多个光纤324。
主线缆外护套308沿着狭缝311分离,以暴露定位在主线缆306内的中间线缆320。狭缝311从主线缆外护套308的第一端309延伸到主线缆外护套308上的端接位置313。通过沿着狭缝311分离主线缆外护套308,中间线缆320接着可以从主线缆306分散开,而不干扰主线缆外护套308。
每个中间线缆320被引导到工作站315。每个工作站315可以是单人或多人组装主扇出器312的一部分的位置。在一些实例中,一个以上的中间线缆320被引导到单个工作站315。
在每个工作站315处,分叉管316围绕来自每个中间线缆320的每个光纤324定位。在一些实例中,多个光纤324定位在单个分叉管316内。一旦分叉管316围绕光纤324定位,光纤324和分叉管316就固定在中间扇出器326的主体内以形成组装好的中间扇出器326。在一些实例中,使用粘合剂将光纤324和分叉管316固定到中间扇出器326的主体。在一些实例中,使用盖等将光纤324和分叉管316固定到中间扇出器326的主体,以将光纤324和分叉管316截留在中间扇出器326内。在一些实例中,可使用捆扎装置317将从每个中间扇出装置326延伸的分叉管316捆扎在一起。
然后,使用每个中间扇出装置的一体式配合特征将来自每个工作站315的组装好的中间扇出器326彼此连接,使得中间扇出装置326的配合特征减少相邻中间扇出装置326之间的相对移动。一旦组装好的中间扇出器326连接,就形成主扇出器312。在一些实例中,一旦组装好,可收缩管就可围绕主扇出器312定位。
主线缆外护套308可以用螺旋包裹物、带、热缩物或其它覆盖物中的一者或多者覆盖,以覆盖外护套308和护套中的狭缝311两者。在一些实例中,狭缝311可以密封或封闭,以便更换外护套308。
在一些实例中,可收缩管或其它包裹物或盖可以围绕从主线缆外护套308的第一端309延伸的多个中间线缆320定位。
通过使多个工作站315能够组装每个中间扇出器326,主扇出器312可以快速组装并且具有高光纤密度。此外,这为最终用户提供了紧凑简炼的解决方案,并且还允许具有主扇出器312的主线缆306的制造商有机会增加制造设施的产量。
实例
在下面的实例列表以及本文中包括的权利要求中反映了本公开的实例。
在实例1中,一种光纤线缆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主线缆外护套。所述主线缆外护套具有从主线缆外护套的第一端延伸到主线缆外护套上的端接位置的狭缝。所述光纤线缆包括定位在主线缆外护套上方的狭缝盖。所述狭缝盖至少从所述端接位置延伸到所述主线缆外护套的第一端以覆盖所述狭缝。所述光纤线缆包括定位在所述主线缆外护套内的多个中间线缆。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每个中间线缆包含在中间线缆外护套内的多个光纤。所述光纤线缆包括主扇出器。所述主扇出器包括彼此连接的多个中间扇出装置。每个中间扇出装置连接到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中间线缆。每个中间线缆的多个光纤定位在至少一个分叉管内。所述多个光纤和至少一个分叉管固定到每个中间扇出装置的主体。每个中间扇出装置包括配合特征以连接到具有类似配合特征的相邻中间扇出装置。所述配合特征减少相邻中间扇出装置之间的相对移动。
在实例2中,对实例1的光纤线缆的修改在于,使用粘合剂将多个光纤和至少一个分叉管固定到每个中间扇出装置的主体。
在实例3中,对实例1-2中的任一个的光纤线缆的修改在于,所述多个中间扇出装置中的每个中间扇出器的主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包括用于接收并且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中间线缆的开口,所述第二端包括用于将所述多个光纤和所述至少一个分叉管定位并且固定在其中的v形通道。
在实例4中,对实例3的光纤线缆的修改在于,所述v形通道是开放通道。
在实例5中,对实例3-4的光纤线缆的修改在于,所述v形通道具有横向于所述中间扇出装置的主体的纵向轴线的v形截面。
在实例6中,对实例3-5的光纤线缆的修改在于,所述v形通道具有与所述中间扇出装置的主体的纵向轴线对准的v形截面。
在实例7中,对实例3-6的光纤线缆的修改在于,所述配合特征邻近所述v形通道设置在所述主体上。
在实例8中,对实例1-7的光纤线缆的修改在于,每个中间扇出装置包括多个配合特征,所述多个配合特征设置在v形通道的外壁上,并且是突出部和凹部中的至少一者。
在实例9中,对实例8的光纤线缆的修改在于,所述配合特征包括突出部和凹部两者。
在实例10中,对实例8的光纤线缆的修改在于,所述配合特征是构造成与相邻中间扇出器的凸起互锁的凸起。
在实例11中,对实例1-10的光纤线缆的修改在于,所述主扇出器是圆柱形的。
在实例12中,对实例1-10的光纤线缆的修改在于,所述主扇出器是矩形的。
在实例13中,对实例1-12的光纤线缆的修改在于,所述主扇出器包括强度构件,并且其中所述多个中间扇出装置围绕强度构件。
在实例14中,对实例1-13的光纤线缆的修改在于,所述多个中间扇出装置中的每个中间扇出装置还包括盖,所述盖连接到所述主体并且覆盖所述v形通道,其中所述盖包括背离所述v形通道的配合特征,并且其中所述盖的配合特征是突出部和凹部中的至少一者。
在实例15中,对实例14的光纤线缆的修改在于,所述盖经由夹具连接到所述主体。
在实例16中,一种形成电信线缆的扇出布置的方法包括提供主线缆,所述主线缆具有主线缆外护套,所述主线缆外护套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主线缆包括在所述主线缆外护套内的多个中间线缆,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每个中间线缆具有中间线缆外护套,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每个中间线缆包含在所述中间线缆外护套内的多个光纤。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沿着狭缝分离所述主线缆外护套以暴露所述中间线缆,所述狭缝从所述主线缆外护套的第一端延伸到端接位置。所述方法接着包括将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每个中间线缆定位在多个工作站中的至少一个工作站处,其中所述方法在每个工作站处包括:将分叉管围绕所述多个光纤中的至少一个光纤定位;以及将所述多个光纤和分叉管固定在中间扇出装置的主体内,所述分叉管远离所述主体延伸。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每个中间扇出装置的一体式配合特征将来自每个工作站的每个中间扇出装置彼此连接,其中所述中间扇出装置的配合特征减少相邻中间扇出装置之间的相对移动;以及由所述多个中间扇出装置形成主扇出器。
在实例17中,对实例16的方法的修改在于,进一步包括密封狭缝。
在实例18中,对实例17的方法的修改在于,进一步包括通过围绕主线缆外护套定位狭缝盖来密封狭缝,所述狭缝盖从主线缆外护套的第一端延伸到端接位置以覆盖所述狭缝。
在实例19中,对实例16-18的方法的修改在于,进一步包括使用捆扎装置捆扎从每个中间扇出装置延伸的分叉管。
在实例20中,对实例16-19的方法的修改在于,进一步包括围绕从主线缆外护套的第一端延伸的多个中间线缆定位冷缩物和热缩物中的至少一者。
在实例21中,对实例16-20的方法的修改在于,所述多个中间扇出装置中的每个中间扇出装置的主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包括用于接收且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中间线缆的开口,所述第二端包括用于将所述多个光纤和所述至少一个分叉管定位并且固定在其中的v形通道。
在实例22中,对实例21的方法的修改在于,所述v形通道具有横向于所述中间扇出装置的主体的纵向轴线的v形截面。
在实例23中,对实例21的方法的修改在于,所述v形通道具有与所述中间扇出装置的主体的纵向轴线对准的v形截面。
在实例24中,对实例16-23的方法的修改在于,所述多个中间扇出装置中的每个中间扇出装置还包括盖,所述盖连接到所述主体并且覆盖所述v形通道,其中所述盖包括背离所述v形通道的配合特征,并且其中所述盖的配合特征是突出部和凹部中的至少一者。
在实例25中,对实例24的方法的修改在于,所述盖经由夹具连接到所述主体。
在实例26中,一种光纤线缆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主线缆外护套。多个中间线缆定位在所述主线缆外护套内,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每个中间线缆包含在中间线缆外护套内的多个光纤。所述光纤线缆包括主扇出器,所述主扇出器包括彼此连接的多个中间扇出装置,每个中间扇出装置连接到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中间线缆,每个中间线缆中的多个光纤定位在多个分叉管内,其中所述多个光纤和所述多个分叉管固定到每个中间扇出装置的主体。所述主扇出器包括用于将来自所述主线缆外护套的所有中间扇出装置附接在一起的附接装置,其中所述附接装置减少所述中间扇出装置之间的相对移动。
在实例27中,对实例26的光纤线缆的修改在于,还包括在多个中间线缆上方的盖。
在实例28中,对实例26和27的光纤线缆的修改在于,所述主扇出器是圆柱形的。
在实例29中,对实例26和27的光纤线缆的修改在于,所述主扇出器是矩形的。
在实例30中,一种形成电信线缆的扇出布置的方法包括提供主线缆,所述主线缆具有主线缆外护套,所述主线缆外护套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主线缆包括在所述主线缆外护套内的多个中间线缆,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每个中间线缆具有中间线缆外护套,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每个中间线缆包含在所述中间线缆外护套内的多个光纤。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分离所述主线缆外护套以暴露所述中间线缆;以及将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每个中间线缆定位在多个工作站中的至少一个处。所述方法在每个工作站处包括:围绕所述多个光纤中的至少一个光纤定位分叉管;以及将多个光纤和分叉管固定在中间扇出装置的主体内,所述分叉管远离所述主体延伸。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附接装置将来自每个工作站的每个中间扇出装置彼此连接,以及覆盖多个暴露的中间线缆的一部分以形成包括至少两个中间线缆的被覆盖组。所述方法包括由所述多个中间扇出装置形成主扇出器。
在实例31中,对实例30的方法的修改在于,覆盖步骤包括用所述主线缆外护套的狭缝部分覆盖所述多个暴露的中间线缆。
在实例32中,对实例30和31的方法的修改在于,进一步包括围绕所述多个中间线缆定位冷缩物和热缩物中的至少一者。
在实例33中,对实例30-32的方法的修改在于,所述多个中间扇出装置中的每个中间扇出装置的主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包括用于接收且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中间线缆的开口,所述第二端包括用于将所述多个光纤和所述至少一个分叉管定位并且固定在其中的v形通道。
在实例34中,对实例30-32的方法的修改在于,所述多个中间扇出装置中的每个中间扇出装置的主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包括用于接收且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中间线缆的开口,所述第二端包括用于将所述多个光纤和所述至少一个分叉管定位并且固定在其中的矩形通道。
在实例35中,一种电信系统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主线缆外护套。所述电信系统包括定位在所述主线缆外护套内的多个中间线缆,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每一个中间线缆包含在中间线缆外护套内的多个光纤。所述电信系统包括接收所述多个中间线缆的机架。所述电信系统包括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机架内的扇出器。所述扇出器连接到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至少一个。每个中间线缆的多个光纤定位在多个分叉管内。所述电信系统包括定位在机架内的线缆引导件。所述线缆引导件限定至少一个线缆通道。所述多个分叉管中的至少一个分叉管定位在所述至少一个线缆通道内,并且可在所述至少一个线缆通道内移动。所述至少一个线缆通道具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在所述打开位置,允许进入所述至少一个线缆通道,在所述关闭位置,限制进入所述至少一个线缆通道。
上面描述的各种实施例仅以说明的方式提供,并且不应理解为限制本文中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地认识到,可以在不遵循本文示出和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和应用的情况下并且在不脱离以下权利要求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Claims (35)

1.一种光纤线缆,包括:
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主线缆外护套,所述主线缆外护套具有从所述主线缆外护套的第一端延伸到所述主线缆外护套上的端接位置的狭缝;
定位在所述主线缆外护套上方的狭缝盖,所述狭缝盖至少从所述端接位置延伸到所述主线缆外护套的第一端以覆盖所述狭缝;
定位在所述主线缆外护套内的多个中间线缆,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每个中间线缆包含在中间线缆外护套内的多个光纤;
主扇出器,所述主扇出器包括:
彼此连接的多个中间扇出装置,每个中间扇出装置连接到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中间线缆,每个中间线缆中的多个光纤定位在至少一个分叉管内,其中所述多个光纤和至少一个分叉管固定到每个中间扇出装置的主体,每个中间扇出装置包括配合特征以连接到具有类似配合特征的相邻中间扇出装置,其中所述配合特征减少相邻中间扇出装置之间的相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线缆,其中使用粘合剂将所述多个光纤和至少一个分叉管固定到每个中间扇出装置的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线缆,其中所述多个中间扇出装置中的每个中间扇出器的主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包括用于接收并且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中间线缆的开口,所述第二端包括用于将所述多个光纤和所述至少一个分叉管定位并且固定在其中的v形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线缆,其中所述v形通道是开放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3-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线缆,其中所述v形通道具有横向于所述中间扇出装置的主体的纵向轴线的v形截面。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线缆,其中所述v形通道具有与所述中间扇出装置的主体的纵向轴线对准的v形截面。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线缆,其中所述配合特征邻近所述v形通道设置在所述主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线缆,其中每个中间扇出装置包括多个配合特征,所述多个配合特征设置在v形通道的外壁上,并且是突出部和凹部中的至少一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线缆,其中所述配合特征包括突出部和凹部两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线缆,其中所述配合特征是构造为与相邻中间扇出器的凸起互锁的凸起。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线缆,其中所述主扇出器是圆柱形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线缆,其中所述主扇出器是矩形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线缆,其中所述主扇出器包括强度构件,并且其中所述多个中间扇出装置围绕所述强度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线缆,其中所述多个中间扇出装置中的每个中间扇出装置还包括盖,所述盖连接到所述主体并且覆盖所述v形通道,其中所述盖包括背离所述v形通道的配合特征,并且其中所述盖的配合特征是突出部和凹部中的至少一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纤线缆,其中所述盖经由夹具连接到所述主体。
16.一种形成电信线缆的扇出布置的方法,包括:
提供主线缆,所述主线缆具有主线缆外护套,所述主线缆外护套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主线缆包括在所述主线缆外护套内的多个中间线缆,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每个中间线缆具有中间线缆外护套,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每个中间线缆包含在所述中间线缆外护套内的多个光纤;
沿着狭缝分离所述主线缆外护套,以暴露所述中间线缆,所述狭缝从所述主线缆外护套的第一端延伸到端接位置;
将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每个中间线缆定位在多个工作站中的至少一个工作站处,其中所述方法在每个工作站处包括:
围绕所述多个光纤中的至少一个光纤定位分叉管;
将所述多个光纤和分叉管固定在中间扇出装置的主体内,所述分叉管远离所述主体延伸;
使用每个中间扇出装置的一体式配合特征将来自每个工作站的每个中间扇出装置彼此连接,其中所述中间扇出装置的配合特征减少相邻中间扇出装置之间的相对移动;以及
由所述多个中间扇出装置形成主扇出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密封所述狭缝。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围绕所述主线缆外护套定位狭缝盖来密封所述狭缝,所述狭缝盖从所述主线缆外护套的第一端延伸到所述端接位置以覆盖所述狭缝。
19.根据权利要求16-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捆扎装置捆扎从每个中间扇出装置延伸的分叉管。
20.根据权利要求16-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围绕从所述主线缆外护套的第一端延伸的所述多个中间线缆定位冷缩物和热缩物中的至少一者。
21.根据权利要求16-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中间扇出装置中的每个中间扇出装置的主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包括用于接收并且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中间线缆的开口,所述第二端包括用于将所述多个光纤和所述至少一个分叉管定位并且固定在其中的v形通道。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v形通道具有横向于所述中间扇出装置的主体的纵向轴线的v形截面。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v形通道具有与所述中间扇出装置的主体的纵向轴线对准的v形截面。
24.根据权利要求16-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中间扇出装置中的每个中间扇出装置还包括盖,所述盖连接到所述主体并且覆盖所述v形通道,其中所述盖包括背离所述v形通道的配合特征,并且其中所述盖的配合特征是突出部和凹部中的至少一者。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盖经由夹具连接到所述主体。
26.一种光纤线缆,包括:
主线缆外护套,所述主线缆外护套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定位在所述主线缆外护套内的多个中间线缆,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每个中间线缆包含在中间线缆外护套内的多个光纤;
主扇出器,所述主扇出器包括:
彼此连接的多个中间扇出装置,每个中间扇出装置连接到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中间线缆,每个中间线缆中的多个光纤定位在多个分叉管内,其中所述多个光纤和所述多个分叉管固定到每个中间扇出装置的主体;和
用于将来自所述主线缆外护套的所有中间扇出装置附接在一起的附接装置,其中所述附接装置减少所述中间扇出装置之间的相对移动。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光纤线缆,还包括在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上方的盖。
28.根据权利要求26和2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线缆,其中所述主扇出器是圆柱形的。
29.根据权利要求26和2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线缆,其中所述主扇出器是矩形的。
30.一种形成电信线缆的扇出布置的方法,包括:
提供主线缆,所述主线缆具有主线缆外护套,所述主线缆外护套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主线缆包括在所述主线缆外护套内的多个中间线缆,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每个中间线缆具有中间线缆外护套,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每个中间线缆包含在所述中间线缆外护套内的多个光纤;
分离所述主线缆外护套以暴露所述中间线缆;
将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每个中间线缆定位在多个工作站中的至少一个工作站处,其中所述方法在每个工作站处包括:
围绕所述多个光纤中的至少一个光纤定位分叉管;以及
将所述多个光纤和分叉管固定在中间扇出装置的主体内,所述分叉管远离所述主体延伸;
使用附接装置将来自每个工作站的每个中间扇出装置彼此连接;
覆盖多个暴露的中间线缆的一部分,以形成包括至少两个中间线缆的被覆盖组;以及
由所述多个中间扇出装置形成主扇出器。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覆盖步骤包括用所述主线缆外护套的狭缝部分覆盖所述多个暴露的中间线缆。
32.根据权利要求30和3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围绕所述多个中间线缆定位冷缩物和热缩物中的至少一者。
33.根据权利要求30-3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中间扇出装置中的每个中间扇出装置的主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包括用于接收并且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中间线缆的开口,所述第二端包括用于将所述多个光纤和所述至少一个分叉管定位并且固定在其中的v形通道。
34.根据权利要求30-3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中间扇出装置中的每个中间扇出装置的主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包括用于接收并且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多个中间线缆的中间线缆的开口,所述第二端包括用于将所述多个光纤和所述至少一个分叉管定位并且固定在其中的矩形通道。
35.一种电信系统,包括:
主线缆外护套,所述主线缆外护套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定位在所述主线缆外护套内的多个中间线缆,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每个中间线缆包含在中间线缆外护套内的多个光纤;
机架,所述机架用于接收所述多个中间线缆;
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机架内的扇出器,所述扇出器连接到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至少一个中间线缆,所述多个中间线缆中的每个中间线缆的多个光纤定位在多个分叉管内;以及
线缆引导件,所述线缆引导件定位在机架内,所述线缆引导件限定至少一个线缆通道,所述多个分叉管中的至少一个分叉管定位在所述至少一个线缆通道内并且可在所述至少一个线缆通道内移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线缆通道具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在所述打开位置,允许进入所述至少一个线缆通道,在所述关闭位置,限制进入所述至少一个线缆通道。
CN202080028995.6A 2019-04-17 2020-04-16 具有中间部分的光纤扇出器以及组装方法 Pending CN1137110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35303P 2019-04-17 2019-04-17
US62/835,303 2019-04-17
PCT/US2020/028522 WO2020214813A1 (en) 2019-04-17 2020-04-16 Fiber optic fanout with intermediate portions and method of assembly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11098A true CN113711098A (zh) 2021-11-26

Family

ID=72837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28995.6A Pending CN113711098A (zh) 2019-04-17 2020-04-16 具有中间部分的光纤扇出器以及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52817A1 (zh)
EP (1) EP3956707A4 (zh)
CN (1) CN113711098A (zh)
WO (1) WO20202148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14817A1 (en) * 2019-04-17 2020-10-22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Telecommunications cable guide
WO2023150704A1 (en) * 2022-02-04 2023-08-10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Telecommunications cable with mesh fanout transition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9042A (en) * 1995-12-11 1997-07-1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re-connectorized loose tube cable
TW200925691A (en) * 2007-12-04 2009-06-16 jin-hui Li Decorative optical cable facility
WO2012168292A2 (en) * 2011-06-08 2012-12-13 Tyco Electronics Raychem Bvba Device and method with blocked snaps for mounting cables
US20140037255A1 (en) * 2012-08-03 2014-02-06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Optical fiber fan-out device
CN104169770A (zh) * 2011-10-31 2014-11-26 康宁光电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包含热缩元件的尾纤模块的应变消除
CN105247399A (zh) * 2014-01-31 2016-01-13 扇港元器件有限公司 集成的纤维光学线缆分线连接器
US9435975B2 (en) * 2013-03-15 2016-09-06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Modular high density telecommunications frame and chassis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5073A (en) * 1985-03-11 1986-11-25 Raychem Corporation Cable having a branch-off region sealed with a branch-off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5048918A (en) * 1990-02-07 1991-09-17 Raychem Corporation Optical fiber cable termination
US7054536B2 (en) * 2004-05-12 2006-05-30 Molex Incorporated Breakout assembly for flexible circuitry
US7035511B1 (en) * 2004-12-17 2006-04-25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Protective casing for optical fibers and a fan-out assembly using same
EP1875287A1 (en) * 2005-04-19 2008-01-09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Loop back plug and method
US9575277B2 (en) * 2015-01-15 2017-02-21 Raycap, S.A. Fiber optic cable breakout assembly
EP3948384A4 (en) * 2019-03-26 2022-12-28 Senko Advanced Components Inc. BLOWER CONNECTOR WITH INTEGRATED FIBER OPTIC CABL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9042A (en) * 1995-12-11 1997-07-1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re-connectorized loose tube cable
TW200925691A (en) * 2007-12-04 2009-06-16 jin-hui Li Decorative optical cable facility
WO2012168292A2 (en) * 2011-06-08 2012-12-13 Tyco Electronics Raychem Bvba Device and method with blocked snaps for mounting cables
CN104169770A (zh) * 2011-10-31 2014-11-26 康宁光电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包含热缩元件的尾纤模块的应变消除
US20140037255A1 (en) * 2012-08-03 2014-02-06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Optical fiber fan-out device
US9435975B2 (en) * 2013-03-15 2016-09-06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Modular high density telecommunications frame and chassis system
CN105247399A (zh) * 2014-01-31 2016-01-13 扇港元器件有限公司 集成的纤维光学线缆分线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56707A1 (en) 2022-02-23
EP3956707A4 (en) 2022-12-28
WO2020214813A1 (en) 2020-10-22
US20220252817A1 (en) 2022-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43613B2 (en) Fiber optic cable with flexible conduit
US11506856B2 (en) Pass-through assembly having an anchor member and a cover
US11630279B2 (en) Splice-on cable breakout assembly
US8573855B2 (en) Fanout cable assembly and method
EP3132298B1 (en) Fiber optic enclosure with cable management drawer
US11131822B2 (en) Fiber-optic breakout transition assembly
US862012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choring fiber optic cables to provide strain relief
CN110546541B (zh) 光纤布线系统
EP3695258B1 (en) Cable fix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CN113711098A (zh) 具有中间部分的光纤扇出器以及组装方法
US20230062112A1 (en) Cable fan-out arrangements and methods therefore
WO2020061144A1 (en) Fiber optic closures and support structures and assemblies for fiber optic closures
WO2020163734A1 (en) Cylindrical fiber optic cable transition
RU143786U1 (ru) Компакт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разветвления волокон оптического кабеля
WO2023150704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cable with mesh fanout transitions
US20210333498A1 (en) Fan-out distribution box with isolating fiber chamber
WO1997038338A1 (en) Device for organizing optical fib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2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