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09836A - 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09836A CN113709836A CN202110996548.6A CN202110996548A CN113709836A CN 113709836 A CN113709836 A CN 113709836A CN 202110996548 A CN202110996548 A CN 202110996548A CN 113709836 A CN113709836 A CN 11370983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ll
- area
- electronic equipment
- network signal
- electronic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和装置,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电子设备接入第一小区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网络信号对应所述第一小区中的各个区域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相邻;在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第一区域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接入第二小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网络信号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网络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网络数据传输的高速率和高吞吐量的需求,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5G)逐渐普及。
5G采用超高频信号,比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th Generation Mobi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4G)信号频率约要高出2~3倍。因此,基于5G的频率特征,使得5G小区中的独立组网小区的信号覆盖能力被大幅减弱,同时信号穿透力也会被大幅减弱,从而导致独立组网小区边界等区域的网络信号较弱,甚至无网络信号。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接入小区后,因小区内部分区域网络信号质量较差,导致电子设备中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能够解决在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接入小区后,因小区内部分区域网络信号质量较差,导致电子设备中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电子设备接入第一小区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网络信号对应所述第一小区中的各个区域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相邻;在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第一区域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接入第二小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网络信号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网络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电子设备接入第一小区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网络信号对应所述第一小区中的各个区域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相邻;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第一区域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接入第二小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网络信号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网络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这样,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接入第一小区的情况下,首先基于第一小区的第一网络信号,获取第一小区中的各个区域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的分布情况,可以找到第一小区中的第一区域。其中,第一小区中的第二区域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电子设备位于该区域时,电子设备中会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进一步结合实际场景中,第一小区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在空间上是逐渐减弱的特征,可以基于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的条件,找到第一小区中与第二区域相邻的第一区域。电子设备位于第一区域时,电子设备中不会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但电子设备进入第二区域的概率较大,因此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的概率也较大,从而本申请可在电子设备进入第一区域的情况下,还未进入第二区域之前,控制电子设备由第一小区切换至第二小区,且第二小区的第二网络信号,对应在第一区域的第二网络信号强度是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的,进而电子设备提前接入第二小区,即使电子设备从第一区域进入第二区域,也不会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可见,本申请可以解决在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接入小区后,因小区内部分区域网络信号质量较差,导致电子设备中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
步骤S1:在电子设备接入第一小区的情况下,获取第一小区的第一网络信号对应第一小区中的各个区域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
可选地,在该步骤中,首先,需要判断电子设备当前是否满足以下条件:当前电子设备中的主卡处于小区驻网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中的主卡为用户身份识别卡(Subscriber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小区驻网状态是指电子设备当前接入某小区的状态。
在该步骤中,可结合云端的移动通信布网图,和当前驻留小区的实时网络信号质量,获取第一小区的第一网络信号、对应第一小区中的各个区域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
可选地,本申请针对5G小区进行详细说明,对应地,可结合云端的5G布网图。
在5G布网图中,展示有5G网络信号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的分布,以及5G网络信号在各个小区的衰落情况。
另外,在该步骤中,针对第一小区各个区域的划分,可将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属于某一指定范围的位置划分在一个区域。
步骤S2:确定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的第一区域,第一小区中的第二区域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相邻。
通常,在一个小区中,考虑到小区中的通信基站距离小区中的各个区域的距离不同等因素,使得该基站所发出的网络信号对应在各个区域的强度也不同。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默认为第一小区中的第二区域,对应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最弱,可限定为:第二区域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
其中,第一阈值的设定,使得当电子设备位于第一小区的第二区域时,因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使得电子设备中会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
进一步地,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相邻,默认为第一区域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稍高于第二区域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也就是说,从第一区域至第二区域,第一网络信号强度逐渐减弱。对应地,第一区域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
其中,第二阈值的设定,使得当电子设备位于第一小区的第一区域时,因第一网络信号强度虽然大于第一阈值,但是小于第二阈值的,限定了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相邻关系,使得电子设备中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的概率较高。
因此,本申请引入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通过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的限定条件,可以筛选出能够确保电子设备保持正常上网所接受的网络信号强度的临界范围,从而基于该临界范围,可以提前切换小区。
可解释为:当电子设备接入第一小区时,在某一区域时,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电子设备中不会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进一步地,在大于第一阈值的范围中,确定一个临界范围,该临界范围为: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若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属于该临界范围,虽然电子设备当前不会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但相比于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电子设备进入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的第二区域的概率较高,因此,可在电子设备进入第一区域之后,以及进入第二区域之前,提前切换至其它网络信号质量更好的小区。
可选地,第二区域为第一小区的边界所在的区域,第一区域为靠近边界的区域。
步骤S3:在电子设备进入第一区域的情况下,控制电子设备接入第二小区,第二小区的第二网络信号对应第一区域的第二网络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
在该步骤中,为了提前预防电子设备中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发生,在电子设备进入第一区域的情况下,控制电子设备接入第二小区。当电子设备由第一区域进入第二区域时,电子设备已经及时接入其它网络信号质量更好的小区,从而在电子设备位于第一小区的整个期间,都不会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
其中,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为两个不同的小区,且第二小区的第二网络信号可以覆盖至第一小区中的第一区域,同时,第二网络信号对应在第一区域的第二网络信号强度是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的,以使得切换小区后,电子设备中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的概率较小。
基于本申请的控制方法,一方面,可在电子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简称RRC)连接态的情况下,由第一小区切换至第二小区,以在进入第一小区的第二区域之前,提前切换小区,可以避免电子设备在RRC连接态中出现数据传输中断、数据传输异常等现象,确保数据传输的流畅性。另一方面,可在电子设备处于待机状态的情况下,由第一小区切换至第二小区,以在进入第一小区的第二区域之前,提前切换小区,可以避免电子设备在待机状态中出现无法接收寻呼电话的现象。
这样,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接入第一小区的情况下,首先基于第一小区的第一网络信号,获取第一小区中的各个区域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的分布情况,可以找到第一小区中的第一区域。其中,第一小区中的第二区域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电子设备位于该区域时,电子设备中会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进一步结合实际场景中,第一小区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在空间上是逐渐减弱的特征,可以基于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的条件,找到第一小区中与第二区域相邻的第一区域。电子设备位于第一区域时,电子设备中不会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但电子设备进入第二区域的概率较大,因此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的概率也较大,从而本申请可在电子设备进入第一区域的情况下,还未进入第二区域之前,控制电子设备由第一小区切换至第二小区,且第二小区的第二网络信号,对应在第一区域的第二网络信号强度是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的,进而电子设备提前接入第二小区,即使电子设备从第一区域进入第二区域,也不会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可见,本申请可以解决在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接入小区后,因小区内部分区域网络信号质量较差,导致电子设备中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限定场景为:电子设备从第一小区的第一区域进入第二区域,以在电子设备进入第一区域之后,以及进入第二区域之前,切换小区。而在电子设备从第二区域进入第一区域的场景中,因电子设备进入第二区域之后,电子设备中已经出现了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电子设备会重新接入其它小区,小区切换,可重新执行本申请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中,在步骤S3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A1:在电子设备处于移动状态的情况下,获取通过计算得到的电子设备在下一时间段内的移动方位。
在本实施例中,在限定了电子设备处于小区驻留状态这一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电子设备处于移动状态这一条件。
在电子设备处于移动状态的场景中,电子设备进入第一区域的情况下,从第一区域进入第二区域的概率更大,因此更适用于本申请的控制方法。
可选地,下一时间段的具体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通常在3s内,电子设备的移动方位可以保持不变,则下一时间段的具体时长设定为3s。
可选地,本实施例可以实时获取电子设备在下一时间段内的移动方位。对应地,下一时间段设定地较短,可以是1s。
其中,电子设备在下一时间段内的移动方位是预估而来的。进一步地,在该步骤中,获取预估得到的结果。
可选地,基于指定的计算方式,来实现对电子设备在下一时间段内的移动方位的预估。
步骤A2:获取电子设备在上一时间段内的平均移动速度。
可选地,上一时间段的具体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可以获取电子设备最近t秒的平均移动速度。
步骤A3:根据移动方位和平均移动速度,确定电子设备在目标时刻到达的目标位置。
在该步骤中,根据移动方位和平均移动速度,可以预估出电子设备将要到达的目标位置。
进一步地,结合上一实施例中的5G布网图,基于预估的目标位置,可以确定该位置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是否是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的。
其中,目标时刻用于表示未来的某一时刻,即电子设备到达目标位置是预估的一个情景。
步骤S3,包括:
子步骤A4:在目标位置属于第一区域的情况下,若电子设备到达目标位置,则控制电子设备接入第二小区。
在该步骤中,若目标位置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则确定为目标位置属于第一区域。进一步地,基于预估的情景,若电子设备到达目标位置,则控制电子设备接入第二小区。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目标位置属于第一区域的情况的解释,一方面,可以基于地理区域上的从属关系,确定目标位置属于第一区域;另一方面,可以基于对目标位置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的判断,确定目标位置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以上两方面,均为目标位置属于第一区域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限定了电子设备处于移动状态的场景,并结合电子设备接下来的移动方位和电子设备最近的平均移动速度,可以预估出电子设备接下来到达的具体位置,再结合5G布网图,可以确定即将到达的、电子设备可接受的最弱网络信号强度的地点,从而基于本实施例的预估,可以提早做好切换小区的准备,进而进一步完善本实施例针对切换小区的控制方法。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中,步骤A1,包括以下任一项:
子步骤B1:获取电子设备中正在导航的线路,并根据线路计算电子设备在下一时间段内的移动方位。
该步骤应用于导航场景。
通常,在导航场景中,电子设备处于移动状态。因此,电子设备可直接调取后台导航应用中正在导航的线路,以在获取的线路中,通过计算得到电子设备在下一时间段内的移动方位。
子步骤B2:获取与电子设备所处的时间信息和定位信息均关联的历史线路,并根据历史线路计算电子设备在下一时间段内的移动方位。
该步骤应用于非导航场景。
在非导航场景中,电子设备也可处于移动状态。
在该场景中,需预先记录电子设备的历史线路数据,历史线路数据包括线路所经地理位置、线路所跨越的时间等。
例如,基于用户的上班、下班习惯,电子设备会在工作日的固定时间段,完成固定的线路。
因此,在该步骤中,可基于电子设备当前所处的时间信息和定位信息,在历史线路数据中,确定与当前所处的时间信息和定位信息相关联的历史线路,然后在确定的线路中,通过计算得到的电子设备在下一时间段内的移动方位。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两种预估电子设备的移动方位的方案。一种方案中,可直接基于正在导航的线路预估移动方位,预估结果更加精确;在另一种方案中,可基于用户习惯,在历史线路中预估移动方位,预估结果与用户习惯更符合。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中,步骤S3,包括:
子步骤C1:在电子设备进入第一区域的情况下,分别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各个小区的各个网络信号对应第一区域的网络信号强度。
可选地,预设范围内的各个小区可以是与第一小区相邻的各个小区。
在电子设备进入第一区域的情况下,根据网络配置进行邻区扫网,以对邻区的网络信号对应在第一区域的网络信号强度进行测量,并上报测量结果。
子步骤C2:在第二小区的第二网络信号对应第一区域的网络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电子设备接入第二小区,第二小区属于预设范围。
在该步骤中,可基于测量结果,确定对应第一区域的网络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的小区为第二小区。
可选地,在测量的各个小区中,将对应第一区域的网络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的、且网络信号强度值最大的小区,作为第二小区,以接入网络信号质量最好的小区。
在本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进入第一区域之后,以及在进入第二区域之前,就开始根据网络配置进行邻区扫网,以识别出网络信号质量更好的小区,并在电子设备中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之前,提前接入网络信号质量更好的小区,从而确保电子设备始终不会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中,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均为独立组网小区。
5G小区分为独立组网(简称SA)小区和非独立组网(简称NSA)小区。
对于非独立组网小区,电子设备双连接4G和5G两种无线接入技术;对于独立组网小区,电子设备仅连接5G无线接入技术。
而针对5G特征,更容易出现边界等区域网络信号质量差的现象,因此,本申请更适用于独立组网小区之间的切换控制。
参见图2,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该方法包括:
判断电子设备是否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电子设备处于移动状态、电子设备处于SA小区驻网状态;
若满足两个条件,则电子设备进入智能小区切换模式;否则,电子设备保持等待状态,直至电子设备满足上一步骤中的两个条件;
在智能小区切换模式下,预估电子设备的移动方位;
获取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
加载云端5G布网图,结合当前驻留SA小区信号质量、以及移动方位和移动速度,预估网络信号衰落到电子设备可接受的最低阈值对应的地点;
电子设备到达预估地点后,判断电子设备是否处于连接态;
若电子设备处于连接态,则在扫网后,在网络信号衰落至电子设备不可接受之前,提前上报切换小区事件,以提前重选接入小区;
若电子设备不处于连接状态,则在扫网后,在电子设备进入连接态之前,提前重选接入小区。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参考的具体控制方法,以确保电子设备中不会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
综上,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或者预估用户日常的行动轨迹,在电子设备即将到达SA小区边界时,提前切换到更合适的小区驻留,从而降低用户小区切换感知,保证数据业务的流畅度。
可参考地,当电子设备的前台业务为上网业务时,基于电子设备当前所处的移动状态,通过预估的移动轨迹和平均移动速度,在提前加载沿途中SA小区的覆盖范围等相关参数的基础上,预估电子设备是否即将移动到SA小区网络信号覆盖较弱的区域(如边界);若是,则将触发电子设备进行提前邻区扫网测量上报,并切换至信号质量更优的小区驻留。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控制装置,或者该控制装置中的用于执行控制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控制装置执行控制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
图3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0,用于在电子设备接入第一小区的情况下,获取第一小区的第一网络信号对应第一小区中的各个区域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
第一确定模块20,用于确定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的第一区域,第一小区中的第二区域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相邻;
控制模块30,用于在电子设备进入第一区域的情况下,控制电子设备接入第二小区,第二小区的第二网络信号对应第一区域的第二网络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
这样,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接入第一小区的情况下,首先基于第一小区的第一网络信号,获取第一小区中的各个区域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的分布情况,可以找到第一小区中的第一区域。其中,第一小区中的第二区域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电子设备位于该区域时,电子设备中会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进一步结合实际场景中,第一小区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在空间上是逐渐减弱的特征,可以基于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的条件,找到第一小区中与第二区域相邻的第一区域。电子设备位于第一区域时,电子设备中不会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但电子设备进入第二区域的概率较大,因此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的概率也较大,从而本申请可在电子设备进入第一区域的情况下,还未进入第二区域之前,控制电子设备由第一小区切换至第二小区,且第二小区的第二网络信号,对应在第一区域的第二网络信号强度是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的,进而电子设备提前接入第二小区,即使电子设备从第一区域进入第二区域,也不会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可见,本申请可以解决在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接入小区后,因小区内部分区域网络信号质量较差,导致电子设备中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的问题。
可选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电子设备处于移动状态的情况下,获取通过计算得到的电子设备在下一时间段内的移动方位;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子设备在上一时间段内的平均移动速度;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移动方位和平均移动速度,确定电子设备在目标时刻到达的目标位置;
控制模块30,包括:
第一接入单元,用于在目标位置属于第一区域的情况下,若电子设备到达目标位置,则控制电子设备接入第二小区。
可选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以下任一项:
第一移动方位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子设备中正在导航的线路,并根据线路计算电子设备在下一时间段内的移动方位;
第二移动方位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电子设备所处的时间信息和定位信息均关联的历史线路,并根据历史线路计算电子设备在下一时间段内的移动方位。
可选地,控制模块30,包括:
小区网络获取单元,用于在电子设备进入第一区域的情况下,分别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各个小区的各个网络信号对应第一区域的网络信号强度;
第二接入单元,用于在第二小区的第二网络信号对应第一区域的网络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电子设备接入第二小区,第二小区属于预设范围。
可选地,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均为独立组网小区。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可以为具有动作系统的装置。该动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动作系统,可以为ios动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动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包括处理器101,存储器102,存储在存储器1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101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图5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10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1001、网络模块1002、音频输出单元1003、输入单元1004、传感器1005、显示单元1006、用户输入单元1007、接口单元1008、存储器1009、以及处理器10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0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5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1010,用于在电子设备接入第一小区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网络信号对应所述第一小区中的各个区域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相邻;在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第一区域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接入第二小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网络信号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网络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这样,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接入第一小区的情况下,首先基于第一小区的第一网络信号,获取第一小区中的各个区域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的分布情况,可以找到第一小区中的第一区域。其中,第一小区中的第二区域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电子设备位于该区域时,电子设备中会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进一步结合实际场景中,第一小区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在空间上是逐渐减弱的特征,可以基于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的条件,找到第一小区中与第二区域相邻的第一区域。电子设备位于第一区域时,电子设备中不会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但电子设备进入第二区域的概率较大,因此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的概率也较大,从而本申请可在电子设备进入第一区域的情况下,还未进入第二区域之前,控制电子设备由第一小区切换至第二小区,且第二小区的第二网络信号,对应在第一区域的第二网络信号强度是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的,进而电子设备提前接入第二小区,即使电子设备从第一区域进入第二区域,也不会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可见,本申请可以解决在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接入小区后,因小区内部分区域网络信号质量较差,导致电子设备中出现游戏断流、视频图片无法加载、上网卡顿等现象的问题。
可选地,处理器1010,还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移动状态的情况下,获取通过计算得到的所述电子设备在下一时间段内的移动方位;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在上一时间段内的平均移动速度;根据所述移动方位和所述平均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在目标时刻到达的目标位置;在所述目标位置属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情况下,若所述电子设备到达所述目标位置,则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接入第二小区。
可选地,处理器1010,还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中正在导航的线路,并根据所述线路计算所述电子设备在下一时间段内的移动方位;获取与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时间信息和定位信息均关联的历史线路,并根据所述历史线路计算所述电子设备在下一时间段内的移动方位。
可选地,处理器1010,还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第一区域的情况下,分别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各个小区的各个网络信号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网络信号强度;在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网络信号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网络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接入第二小区,所述第二小区属于所述预设范围。
可选地,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均为独立组网小区。
综上,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或者预估用户日常的行动轨迹,在电子设备即将到达SA小区边界时,提前切换到更合适的小区驻留,从而降低用户小区切换感知,保证数据业务的流畅度。
可参考地,当电子设备的前台业务为上网业务时,基于电子设备当前所处的移动状态,通过预估的移动轨迹和平均移动速度,在提前加载沿途中SA小区的覆盖范围等相关参数的基础上,预估电子设备是否即将移动到SA小区网络信号覆盖较弱的区域(如边界);若是,则将触发电子设备进行提前邻区扫网测量上报,并切换至信号质量更优的小区驻留。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10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10041和麦克风10042,图形处理器10041对在视频图像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1006可包括显示面板10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0061。用户输入单元1007包括触控面板10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0072。触控面板10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10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10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动作杆,在此不再赘述。存储器10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程序和动作系统。处理器10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动作系统、用户页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1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电子设备接入第一小区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网络信号对应所述第一小区中的各个区域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
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相邻;
在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第一区域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接入第二小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网络信号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网络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第一区域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接入第二小区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移动状态的情况下,获取通过计算得到的所述电子设备在下一时间段内的移动方位;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在上一时间段内的平均移动速度;
根据所述移动方位和所述平均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在目标时刻到达的目标位置;
所述在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第一区域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接入第二小区,包括:
在所述目标位置属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情况下,若所述电子设备到达所述目标位置,则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接入第二小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通过计算得到的所述电子设备在下一时间段内的移动方位,包括以下任一项: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中正在导航的线路,并根据所述线路计算所述电子设备在下一时间段内的移动方位;
获取与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时间信息和定位信息均关联的历史线路,并根据所述历史线路计算所述电子设备在下一时间段内的移动方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第一区域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接入第二小区,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第一区域的情况下,分别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各个小区的各个网络信号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网络信号强度;
在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网络信号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网络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接入第二小区,所述第二小区属于所述预设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均为独立组网小区。
6.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电子设备接入第一小区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网络信号对应所述第一小区中的各个区域的第一网络信号强度;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一网络信号强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相邻;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第一区域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接入第二小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网络信号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网络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移动状态的情况下,获取通过计算得到的所述电子设备在下一时间段内的移动方位;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在上一时间段内的平均移动速度;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方位和所述平均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在目标时刻到达的目标位置;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接入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位置属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情况下,若所述电子设备到达所述目标位置,则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接入第二小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以下任一项:
第一移动方位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中正在导航的线路,并根据所述线路计算所述电子设备在下一时间段内的移动方位;
第二移动方位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时间信息和定位信息均关联的历史线路,并根据所述历史线路计算所述电子设备在下一时间段内的移动方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小区网络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第一区域的情况下,分别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各个小区的各个网络信号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网络信号强度;
第二接入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网络信号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网络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接入第二小区,所述第二小区属于所述预设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均为独立组网小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96548.6A CN113709836B (zh) | 2021-08-27 | 2021-08-27 | 控制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96548.6A CN113709836B (zh) | 2021-08-27 | 2021-08-27 | 控制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09836A true CN113709836A (zh) | 2021-11-26 |
CN113709836B CN113709836B (zh) | 2024-01-30 |
Family
ID=78656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996548.6A Active CN113709836B (zh) | 2021-08-27 | 2021-08-27 | 控制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09836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220984A1 (en) * | 2013-02-05 | 2014-08-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of predicting suitable candidates for user equipment cell reselection in mobile networks based on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
WO2015026286A1 (en) * | 2013-08-23 | 2015-02-2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Radio access node,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mobility of the wireless device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20190357112A1 (en) * | 2016-11-24 | 2019-11-2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ell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
CN111918348A (zh) * | 2020-07-10 | 2020-11-1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网络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2333734A (zh) * | 2020-11-04 | 2021-02-0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服务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12738856A (zh) * | 2020-12-31 | 2021-04-3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
-
2021
- 2021-08-27 CN CN202110996548.6A patent/CN11370983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220984A1 (en) * | 2013-02-05 | 2014-08-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of predicting suitable candidates for user equipment cell reselection in mobile networks based on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
WO2015026286A1 (en) * | 2013-08-23 | 2015-02-2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Radio access node,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mobility of the wireless device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20190357112A1 (en) * | 2016-11-24 | 2019-11-2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ell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
CN111918348A (zh) * | 2020-07-10 | 2020-11-1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网络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2333734A (zh) * | 2020-11-04 | 2021-02-0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服务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12738856A (zh) * | 2020-12-31 | 2021-04-3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R2-030627 "Network Assisted Cell Change from UTRAN to GERAN"", 3GPP TSG_RAN\\WG2_RL2, no. 2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09836B (zh) | 2024-0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31041B (zh) | 小区波束失败处理方法、移动通信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 |
CN109792625B (zh) | 传输关于测量控制的配置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2469096B (zh) | 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 |
CN112738856A (zh) | 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 |
CN112333734B (zh) | 服务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 |
CN111866976B (zh) | 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 |
CN112333763A (zh) | 网络选择方法、装置 | |
CN116193419A (zh) | 通话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4928867A (zh) | 小区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596947B (zh) |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13709836B (zh) | 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15314962A (zh) | 小区接入方法和装置 | |
CN113038506B (zh) | 测量方法及装置 | |
CN115460663A (zh) | 终端网络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3747528B (zh) | 测量上报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5243345A (zh) | 小区选择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4710804A (zh) | 数据传输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8713328B (zh) | 测量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12601241A (zh) | 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 |
CN114449542A (zh) | 小区注册方法、装置及介质 | |
CN113938966B (zh) | 通话控制方法和通话控制装置 | |
CN113727402B (zh) | 异常小区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5209490B (zh) | 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980990A (zh) |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网络侧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135292A (zh) | 信号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