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09835A - 连接无线状态下的移动性实施 - Google Patents

连接无线状态下的移动性实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09835A
CN113709835A CN202110982522.6A CN202110982522A CN113709835A CN 113709835 A CN113709835 A CN 113709835A CN 202110982522 A CN202110982522 A CN 202110982522A CN 113709835 A CN113709835 A CN 1137098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dcp
mobility
source node
header compression
wireless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825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09835B (zh
Inventor
施小娟
黄河
刘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98252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098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09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98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098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98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04W36/185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using make before brea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 H04W12/037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of the control plane, e.g. signalling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4Key management, e.g. using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 H04W12/043Key management, e.g. using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using a trusted network node as an anch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10Integ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 H04W12/03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of the user plane, e.g. user's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10Integrity
    • H04W12/106Packet or message integ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04W36/0038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of security context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连接无线状态下的移动性实施,描述了实现无线终端的接近零毫秒移动性的技术。在一个示例方法中,无线终端从源节点接收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该消息指示无线终端在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移动过程期间的同时连接移动性的使用。无线终端基于控制消息执行移动性过程。

Description

连接无线状态下的移动性实施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980089051.7”,申请日为“2019年1月14日”,题目为“连接无线状态下的移动性实施”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文件涉及无线通信。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正在将世界推向日益互联和网络化的社会。移动通信的快速增长和技术方面的进步导致了对容量和连接的更大需求。其他方面(诸如能耗、设备成本、频谱效率和延迟)对于满足各种通信场景的需求也很重要。正在讨论包括提供更高质量服务、更长电池寿命以及改进的带宽性能的新方法的各种技术。
发明内容
本文档描述了可以在各种实施例中用于管理具有接近零毫秒延迟的无线终端的移动性的技术。
在一个示例方面,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无线终端处从源节点接收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其指示无线终端在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移动性过程期间的同时连接移动性的使用;以及由无线终端基于该控制消息执行移动性过程。
在另一示例方面,公开了另一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无线终端处接收包括目标主小区群组的标识符或目标主小区的标识符或两者的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并且由无线终端基于RRC消息执行移动性过程。
在又一示例方面,公开了另一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由包括与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两者相关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的无线终端在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移动性过程期间执行安全操作,该安全操作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执行包括接收安全操作的第一安全操作或执行包括传输安全操作的第二安全操作。
在又一示例方面,公开了另一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无线终端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切换期间传输消息,该消息包括:无线终端在目标节点处的上下文参考信息或者基于每个无线承载的同时连接移动性指示符或者包括基于每个无线承载配置的两套上行链路传输层信息项的上下文修改消息。
在又一方面,上述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由包括处理器的无线通信装置实施。
在又一方面,上述方法可以被实现为处理器可执行代码并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
本专利文件描述了这些和其他特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在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处分离的协议栈的示例。
图2示出了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处分离的协议栈的示例。
图3示出了在切换过程期间交换的消息的示例。
图4示出了协议栈的示例,其中在网络站处建立了附加的RLC层。
图5示出了用于处理PDCP协议数据单元中的添加的指示符的协议栈的示例。
图6示出了用于管理切换过程的具有两个RLC层的协议栈的示例。
图7是示出通信装置的示例实施例的框图。
图8示出了无线通信的另一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无线通信的另一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件中使用章节标题仅仅是为了便于理解,而不是将每个章节中描述的实施例的范围仅限制于该章节。另外,虽然使用5G术语是为了易于理解,但是所公开的技术的范围不限于仅5G网络。
1.简要讨论
为了提高移动性性能,3gpp建议考虑某种形式的基于多连接的技术方案。一般而言,在多连接的状态期间,单个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可以使用来自多个基站或节点的资源(例如,eNB、gNB、分离的CU-DU的情况下的DU等)。换句话说,单个无线承载的无线协议位于多个网络节点中。例如,以双连接为例,单个无线承载的无线协议位于主节点(MN)和第二节点(SN)中。UE可以利用MN和SN两者的资源。
为了利用来自多个基站的资源,单个无线承载的无线协议可以从协议层中的一个被分离到多个基站,例如,RLC层(选项1)或PDCP层(选项2)。这样的RB可以称为分离的RB。相反,只能利用一个基站的RB可以称为非分离RB。
以双连接为例,图1示出了单个无线承载的无线协议从RLC层分离的选项1。在这个选项中,从网络侧的角度来看,无线承载仅拥有位于或终止于两个基站中的一个(例如图1中的MN)处的一个单个PDCP实体。而无线承载分别拥有用于MN和SN的所有剩余低协议层(包括RLC层、MAC层和PHY层(PHY层在图1中未描绘))的双实体。
同样以双连接为例,图2示出单个无线承载的无线协议从PDCP层分离的选项2。在这个选项中,PDCP实体的功能分离为两个部分。对于传输PDCP实体,一部分(部分1)至少包括序列编号、报头压缩,并且另一部分(部分2)至少包括完整性保护或加密。另一可能性是,部分1仅包括序列编号,并且部分2包括报头压缩、完整性保护和加密。对于接收PDCP实体,对应于传输PDCP实体,一部分(部分1)至少包括重新排序、报头解压缩,并且另一部分(部分2)至少包括完整性验证、解密。另一可能性可以是部分1包括重新排序,并且部分2包括报头解压缩、完整性验证和解密。在这两个部分当中,从网络侧的角度来看,部分1(在图2中被示出为PDCP-H)位于或终止于两个基站中的一个(例如图2中的MN)处。而部分2(在图2中被示出为PDCP-L)位于MN和SN两者处。此外,与选项1类似,无线承载也分别拥有用于MN和SN的所有剩余低协议层(包括RLC层、MAC层和PHY层)的双实体。
根据UE保持处于多连接状态的持续时间,基于多连接的技术方案通常可以分类为两种替选方案,基于非临时性的(或也可以称为基于DC的)替选方案或基于临时性的(或也可以称为基于eMBB的)替选方案。
以双连接为例,如下文所述,我们分别给出了基于非临时性的技术方案和基于临时性的技术方案的概况。
对于替选方案1(基于非临时性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四个主要阶段:
阶段1(初始状态):UE在源节点(S-NB)保持处于RRC连接状态。
阶段2:目标节点(T-NB)被添加为第二节点(SN)。在添加SN的情况下,UE转换为进入双连接状态。S-NB是MN,并且T-NB是SN。设置的一个或多个RB中的部分或全部被转换为分离的RB。单个RB(分离的RB)可以利用S-NB和T-NB两者上的资源。
阶段3:执行切换(HO)或角色变更(RC)。在这个阶段,切换S-NB和T-NB的角色,即T-NB转换成MN,并且S-NB转换成SN。单个RB(分离的RB)可以保持利用S-NB和T-NB两者上的资源。
阶段4:释放S-NB,即SN。在释放S-NB后,UE仅连接到T-NB。
对于替选方案2(基于临时性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通常包括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阶段1:UE在源节点(S-NB)保持处于RRC连接状态。
阶段2:执行HO。在这个阶段,UE从S-NB切换到T-NB。然而,UE与T-NB和S-NB两者保持连接,直到S-NB被释放为止。在这个阶段,单个RB可以使用S-NB和T-NB两者上的资源。
阶段3:释放S-NB。在释放S-NB后,UE仅连接到T-NB。
利用以上两个RB分离选项和以上两个多连接状态替选方案,可以有以下四种可能的基于多连接的移动性情况:
情况1:RLC级别分离的基于非临时性的移动性;
情况2:RLC级别分离的基于临时性的移动性;
情况3:PDCP级别分离的基于非临时性的移动性;
情况4:PDCP级别分离的基于临时性的移动性。
在下文中,逐个情况地公开了实施基于多连接的移动性的各个方面,主要集中在HO或RC阶段。
移动性性能是长期演进(LTE)和新无线(NR)的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除了传统的语音和互联网数据服务之外的许多服务出现了不同的QoS要求。例如,一些服务需要超可靠性和低延迟,包括远程控制、航空、工业自动化、工业控制、甚至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对于这种服务,应尽可能地保证包括可靠性和极低中断时间的移动性性能,例如,切换期间的~0ms(接近0ms)的中断时间是延迟目标。因此,移动性性能(包括接近0ms的中断和可靠性)被视为3gpp R16调度表中的重要增强。
本文档中公开了提高移动性性能的移动性实施,特别是为了实现接近0ms的中断目标(例如,小于1毫秒)。如本文档所述,所公开的技术可以在UE或网络侧节点实施例中实施。
2.实施例的示例
如当前3gpp文档中所述,为了实现基于多连接的移动性,可以有两种替选方案,即,基于非临时性的技术方案和基于临时性的技术方案。基于非临时性的技术方案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其中阶段1和阶段2可以利用应用最先进的技术来实现。类似地,基于临时性的技术方案通常包括三个阶段,其中阶段1可以利用应用最先进的技术来实现。
本文件公开了例如如本文件中所述的能够提供附加操作优势的HO或RC过程的技术细节。图3示出了HO或RC过程的基本步骤:
S300:HO/RC准备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S-NB与T-NB之间。在分离的CU-DU的情况下,过程还涉及CU和DU之间的必要交互。
S310:发出HO/RC CMD。S-NB向UE发出HO CMD或RC CMD。
S320:在接收HO/RC CMD的情况下的UE行为。
除了HO/RC过程之外,还对SN状态转移和在S-NB和T-NB之间的数据转发(S330)以及S-NB释放(S340)给出了一些考虑。
下面公开了图3中的五个步骤的各个细节方面。
2.1对于基于非临时性的技术方案
2.1.1问题1(对于S310):发出切换或角色变更命令(HO/RC CMD)
为了通知UE执行切换或角色变更,即,为了将MN从S-NB改变为T-NB,并且也将SN从T-NB改变为S-NB,可以在现有的RRC消息中引入新的RRC消息或者一个或多个新的信息元素(information element,IE)。
2.1.1.1
替选方案1.通过新的RRC消息发出HO/RC CMD。
新的RRC消息包括以下IE中的至少一个:
用于标识这个RRC过程的ID(RRC事务ID);
用于为T-NB配置安全参数的一个或多个IE。例如,一个或多个IE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可能多个):用于配置AS完整性保护算法的IE;用于配置AS加密算法的IE;密钥改变指示符和下一跳跃链接计数;
每个PDCP实体配置的用于为T-NB配置报头压缩参数的一个或多个IE;
每个RB配置的指示是否实现中断减少(即,是否应用切换改进)的一个或多个IE、或者指示是否应用基于非临时性(或基于DC)的移动性操作、或者指示是否应用同时连接移动性的一个或多个IE。为了便于下文中的描述,IE被表示为HandoverImprovementIndicator或DCMobilityIndicator例如。
用于重新配置或更新现有配置的一个或多个IE。一个或多个IE可以被设置为包含另一RRC消息(例如LTE中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或NR中的RRCReconfiguration消息)的八位位组串。
应当注意的是,“每个PDCP实体配置的用于为T-NB配置报头压缩参数的一个或多个IE”和多个HandoverImprovementIndicator IE可以包括在“用于现有配置的重新配置或更新的一个或多个IE”中,例如包括将被包括在作为容器的新的RRC消息中的现有RRC消息(LTE中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或NR中的RRCReconfiguration消息)。
在基于非临时性的技术方案被应用于基于RLC级别分离的多连接的情况下(在现有技术中列出的情况1),除了在阶段2期间已经建立在T-NB上的RLC实体(将T-NB添加为SN并将设置的一个或多个RB改变为分离的一个或多个RB),可以在T-NB上建立额外的RLC实体。例如,如图4所示,除了在阶段2期间设置的RLC实体(RLC1)之外,还在T-NB上建立了额外的RLC实体(RLC2)。
在这种情况下,新的RRC消息还可以包括每个RB的额外的RLC承载配置(“每个RB配置的用于T-NB上配置额外的RLC承载的一个或多个IE”)。额外的RLC承载配置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IE中的至少一个:RLC配置;逻辑信道标识配置;逻辑信道配置。应当注意的是,额外的RLC承载配置可以包括在“用于现有配置的重新配置或更新的一个或多个IE”中,例如包括将被包括在作为容器的新的RRC消息中的现有RRC消息(LTE中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或NR中的RRCReconfiguration消息)。
在这个特定的架构中(图4中示出),在阶段3期间,在用于单个RB的T-NB上的两个RLC实体当中,一个RLC实体(例如,RLC1)承载利用源密钥(即,用于S-NB的密钥)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数据包,而另一RLC实体(例如,RLC2)承载利用目标密钥(即,用于S-NB的密钥)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数据包。为了通知UE哪个RLC实体承载利用源密钥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数据包、以及哪个RLC实体承载利用目标密钥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数据包,可以有两种可能的选项:
2.1.1.1.1
选项1:添加一个或多个显式指示符。
例如,在为T-NB配置的RLC承载配置中添加显式指示符,以指示RLC承载是否承载利用源密钥或目标密钥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数据包。例如,如果指示符被设置有值“真”,则RLC承载承载利用目标密钥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数据包。否则,如果该指示符被设置有值“假”或者该指示符不存在,则RLC承载承载利用源密钥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数据包。
2.1.1.1.2
选项2:通过RRC消息结构本身的隐式指示。
例如,设计UE能够知道哪个RLC承载配置是额外的RLC承载配置的IE结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配置有额外的RLC承载配置的RLC实体承载利用目标密钥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数据包。否则,RLC实体承载利用源密钥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数据包。
2.1.1.2
替选方案2:通过在现有的RRC消息中添加的一个或多个新的IE,发出HO/RC CMD。
在现有的RRC消息中添加的一个或多个新的IE,例如,LET中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或在NR中的RRCReconfiguration消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指示符,用于指示该消息是用于角色更改的目的,即,把S-NB更改成MN同时把T-NB更改成SN。可替选地,该消息用于将UE从S-NB切换到T-NB的目的,同时保持S-NB;
用于为T-NB配置安全参数的一个或多个IE。例如,一个或多个IE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用于配置AS完整性保护算法的IE;用于配置AS加密算法的IE;密钥改变指示符和下一跳跃链接计数;
每个PDCP实体配置的用于为T-NB配置报头压缩参数的一个或多个IE;
每个RB配置的指示是否实现中断减少(即,是否应用切换改进)的一个或多个IE、或者指示是否应用基于非临时性(或基于DC)的移动性操作、或者指示是否应用同时连接移动性的一个或多个IE。为了便于下面的描述,IE被表示为例如HandoverImprovementIndicatoror或DCMobilityIndicator。
类似地,在基于非临时性的技术方案被应用于基于RLC级别分离的多连接的情况下,除了以上的一个或多个IE之外,还引入了新的“每个RB配置的用于在T-NB上配置额外的RLC承载的一个或多个IE”。额外的RLC承载配置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IE中的至少一个:RLC配置;逻辑信道标识配置;逻辑信道配置。
类似地,在这个特定的架构中,为了通知UE哪个RLC实体承载利用源密钥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数据包、以及哪个RLC实体承载利用目标密钥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数据包,在此也可以应用替选方案1列出的类似的两个选项。
2.1.2
问题2(对于S320):在接收HO/RC CMD的情况下的UE行为(在RRC层)
在接收HO/RC CMD的情况下,UE执行下列中的至少一个:
将MCG(Master Cell Group,主小区群组)变更为SCG(Secondary Cell Group,辅小区群组)并且将SCG变更为MCG。或者换句话说,把T-NB上配置的小区群组配置看作MCG,并且把S-NB上配置的小区群组配置看作SCG;
如果在HO/RC CMD中接收一个或多个IE,则根据“用于为T-NB配置安全参数的一个或多个IE”,生成与T-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或者继续使用已经生成的与T-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例如,S-KNB(例如,在LTE的情况下是S-KeNB,以及在NR的情况下是S-KgNB)和基于当T-NB被添加为第二NB时生成的S-KNB(例如,KRRCint、KRRCenc、KUPenc、KUPint)生成的相对应的密钥。在此,生成与T-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的步骤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a)导出AS密钥。AS密钥包括KNB密钥(例如,在LTE情况下的KeNB密钥,在NR情况下的KgNB密钥)和基于KNB导出的密钥,例如,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用于RRC信令的完整性保护的密钥(KRRCint)、用于RRC信令加密的密钥(KRRCenc)、用于用户数据加密的密钥(KUPenc)、用于用户数据完整性保护的密钥(KuPint);
b)存储接收到的下一跳跃链接计数;
c)存储接收到的安全算法,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AS完整性保护算法和AS加密算法;
使PDCP实体保持与S-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在此,PDCP实体是指对应于以下两类RB中的任意一个的实体:
a)全部所配置的终止于S-NB的分离的RB(对于我们未在HO/RC CMD中引入一个或多个HandoverImprovementIndicator IE的技术方案);
b)其中HandoverImprovementIndicator被设置为真的终止于S-NB的分离的RB(对于我们在HO/RC CMD中引入一个或多个HandoverImprovementIndicator IE的技术方案);
对于全部所配置的终止于S-NB的RB(包括分离的RB和非分离的RB),利用与以上生成的T-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来配置它们的PDCP实体。与T-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利用与T-NB相关联的安全算法来配置PDCP实体、利用与T-NB相关联的AS密钥来配置PDCP实体;
使PDCP实体保持与S-NB相关联的报头压缩上下文。在此,PDCP实体是指对应于以下两类RB中的任意一个的实体:
a)全部所配置的终止于S-NB的分离的RB(对于我们未在HO/RC CMD中引入一个或多个HandoverImprovementIndicator IE的技术方案);
b)其中HandoverImprovementIndicator被设置为真的终止于S-NB的分离的RB(对于我们在HO/RC CMD中引入一个或多个HandoverImprovementIndicator IE的技术方案);
对于全部所配置的终止于S-NB的RB(包括分离的RB和非分离的RB),如果在HO/RCCMD中接收一个或多个IE,则根据“每个PDCP配置的、用于为T-NB配置安全参数的一个或多个IE”利用与T-NB相关联的报头压缩上下文来配置它们的PDCP实体。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在HO/RC CMD中包括“每个RB配置的用于在T-NB上配置额外的RLC承载的一个或多个IE”的情况下,UE此外可以执行以下:
根据“每个RB配置的用于在T-NB上配置额外的RLC承载的一个或多个IE”,在T-NB上每个RB建立额外的RLC实体;
通知PDCP实体哪个RLC实体承载利用目标密钥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数据数据包。
在此,在接收RC/HO CMD的情况下,至少对于以下两种类型的RB中的任意一个,UE不需要在T-NB上执行随机接入、不需要重置S-NB MAC和T-NB MAC、并且不需要重置S-NBRLC实体和T-NB RLC实体:
全部所配置的终止于S-NB的分离的RB(对于我们未在HO/RC CMD中引入一个或多个HandoverImprovementIndicator IE的技术方案);
其中HandoverImprovementIndicator被设置为真的终止于S-NB的分离的RB(对于我们在HO/RC CMD中引入一个或多个HandoverImprovementIndicator IE的技术方案);
在此,所配置的终止于S-NB的RB是指在接收HO/RC CMD之前已经配置的、终止于S-NB的RB,即,在阶段2期间已经配置的终止于S-NB的RB。
在此,对于RLC级别分离的RB(选项1,图1),终止于S-NB的分离的RB是指其PDCP实体位于或终止于S-NB上的分离的RB。对于PDCP级别分离的RB(选项2,图2),终止于S-NB的分离的RB是指其PDCP-H位于或终止于S-NB上的分离的RB。
在此,在以下时间中的任意一个期间生成与T-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
T1:如果在HO/RC CMD中接收用于为T-NB配置安全参数的一个或多个IE,则在接收HO/RC CMD时生成;
T2:在接收HO/RC CMD之前生成,即,如果在阶段2期间接收用于为T-NB配置安全参数的一个或多个IE,则在阶段2期间生成。在这种情况下,与T-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的生成是利用现有技术执行。
典型地,UE在RRC层执行以上行为。
在下文中,给出了示例以分别针对情况1(RLC级分离非基于临时的移动性)和情况3(PDCP级分离非基于临时的移动性)说明在接收HO/RC CMD的情况下的在RRC层中的UE行为。
情况1的示例1(RLC级别分离的基于非临时性的移动性):
在示例1中,不支持在HO/RC CMD中引入HandoverImprovementIndicator。
最初,UE目前利用双连接进行操作。S-NB是MN,并且T-NB是SN。UE被配置有一个终止于MN(S-NB)的分离的信令无线承载(SRB1)和两个终止于MN(S-NB)的分离的数据无线承载(DRB1和DRB2)。对于全部所配置的RB(SRB1、DRB1和DRB2),它们的PDCP实体配置有与S-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和报头压缩上下文。
UE从S-NB接收HO/RC CMD。在接收到的HO/RC CMD中包括分别用于SRB1、DRB1和DRB2的“用于为T-NB配置安全参数的一个或多个IE”和“每个PDCP实体配置的、用于为T-NB配置报头压缩参数的一个或多个IE”。
在接收HO/RC CMD的情况下,UE进行以下动作中的一个或多个:
将MCG变更为SCG并且将SCG变更为MCG,即,经T-NB变更成MCG并且把S-NB变更成SCG;
根据“用于为T-NB配置安全参数的一个或多个IE”,生成与T-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
对于所配置的RB(SRB1、DRB1和DRB2)中的每一个,UE保持PDCP实体与和S-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相关联。并且同时,UE为PDCP实体配置与以上生成的T-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
对于所配置的RB(SRB1、DRB1和DRB2)中的每一个,UE保持PDCP实体与和S-NB相关联的报头压缩上下文相关联。同时,UE根据在HO/RC CMD中接收到的用于配置与这个RB相对应的报头压缩参数的一个或多个IE,利用与T-NB相关联的报头压缩上下文来配置PDCP实体。
情况1的示例2(RLC级别分离的基于非临时性的移动性):
在示例2中,在HO/RC CMD中引入HandoverImprovementIndicator。
与示例1相同,UE目前利用双连接进行操作。S-NB是MN,并且T-NB是SN。UE被配置有一个终止于MN(S-NB)的分离的信令无线承载(SRB1)和两个终止于MN(S-NB)的分离的数据无线承载(DRB1和DRB2)。对于全部所配置的RB(SRB1、DRB1和DRB2),它们的PDCP实体配置有与S-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和报头压缩上下文。在示例1中,DRB1承载延迟敏感的服务数据包。
UE从S-NB接收HO/RC CMD。在接收到的HO/RC CMD中包括分别用于SRB1、DRB1和DRB2的“用于为T-NB配置安全参数的一个或多个IE”和“每个PDCP实体配置的、用于为T-NB配置报头压缩参数的一个或多个IE”。此外,HandoverImprovementIndicator仅对于DRB1设置为真。
在接收HO/RC CMD的情况下,UE进行以下动作中的一个或多个:
将MCG变更为SCG,并且将SCG变更为MCG;
根据“用于为T-NB配置安全参数的一个或多个IE”,生成与T-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
对于DRB1,UE保持PDCP实体与和S-NB安全上下文相关联的相关联。并且同时,UE为PDCP实体配置与以上生成的T-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而对于SRB1和DRB2,UE利用与以上生成的T-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来配置相对应的PDCP实体。
注意:在这个示例中,UE可能不执行保持SRB1和DRB2的PDCP实体与和S-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相关联的动作。这隐式地意味着与S-NB相关联的报头压缩上下文被释放。
类似地,对于DRB1,UE保持PDCP实体与和S-NB相关联的报头压缩上下文相关联。并且同时,UE根据在HO/RC CMD中接收到的用于配置与这个RB相对应的报头压缩参数的一个或多个IE,利用与T-NB相关联的报头压缩上下文来配置PDCP实体。并且对于SRB1和DRB2,UE根据在HO/RC CMD中接收到的用于配置与这个RB相对应的报头压缩参数的一个或多个IE,利用与T-NB相关联的报头压缩上下文来配置相对应的PDCP实体。
在这个示例中,UE可能不执行保持SRB1和DRB2的PDCP实体与和S-NB相关联的报头压缩上下文相关联的动作。这隐式地意味着与S-NB相关联的报头压缩上下文被释放。
情况3的示例3(PDCP级别分离的基于非临时性的移动性):
最初,UE目前利用双连接进行操作。S-NB是MN,并且T-NB是SN。UE配置有一个终止于MN(S-NB)的分离的SRB1、两个终止于MN(S-NB)的分离的DRB(DRB1,DRB2)和一个终止于SN(T-NB)的分离的DRB3。对于全部所配置的RB,它们的PDCP实体配置有与S-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和与T-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而关于报头压缩上下文,SRB1、DRB1和DRB2的PDCP实体配置有与S-NB相关联的报头压缩上下文。而DRB3的PDCP实体配置有与T-NB相关联的报头压缩上下文。
UE从S-NB接收HO/RC CMD。在接收到的HO/RC CMD中包括分别用于SRB1、DRB1和DRB2的“每个PDCP实体配置的、用于为T-NB配置报头压缩参数的一个或多个IE”。
在接收HO/RC CMD的情况下,UE进行以下动作中的一个或多个:
将MCG变更为SCG,并且将SCG变更为MCG;
对于全部所配置的RB(SRB1、DRB1、DRB2、DRB3),UE保持PDCP实体与和S-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以及和T-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两者相关联;
对于全部所配置的终止于S-NB的DRB(DRB1,DRB2),UE保持PDCP实体和与S-NB相关联的报头压缩上下文相关联。并且同时,UE根据在HO/RC CMD中接收到的用于配置与这个RB相对应的报头压缩参数的一个或多个IE,利用与T-NB相关联的报头压缩上下文来配置PDCP实体。
对于SRB1,UE根据在HO/RC CMD中接收到的用于配置与SRB1相对应的报头压缩参数的一个或多个IE,利用与T-NB相关联的报头压缩上下文来配置其PDCP实体。
注意:在这个示例中,UE可能不执行保持SRB1的PDCP实体与和S-NB相关联的报头压缩上下文相关联的动作。这隐式地意味着与S-NB相关联的报头压缩上下文被释放。
问题3(对于S320):在接收HO/RC CMD(在PDCP层)的情况下的UE行为
在接收HO/RC CMD的情况下,UE根据问题2中讨论的HO/RC CMD执行PDCP配置。PDCP实体根据RRC配置执行接收操作和传输操作。
对于被配置有与S-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和与T-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两者的PDCP实体,PDCP实体为接收操作执行以下安全操作中的任意一个:
接收安全操作1:使用源密钥(与S-NB(即,阶段3中的序SN)相关联的密钥)对于利用源密钥进行完整性保护和加密的PDCP PDU执行解密和完整性验证,并且使用目标密钥(与T-NB(例如阶段3中的MN)相关联的密钥)对于利用目标密钥并行进行完整性保护和加密的PDCP PDU执行解密和完整性验证。
接收安全操作2:只有在利用源密钥进行完整性保护和加密的全部PDCP PDU使用源密钥完成解密和完整性验证后,才使用目标密钥对利用目标密钥进行完整性保护和加密的PDCP PDU进行解密和完整性验证。
对于被配置有与S-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和与T-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两者的PDCP实体,PDCP实体为传输操作执行以下安全操作中的任意一个:
传输安全操作1:利用源密钥对PDCP SDU继续执行完整性保护和加密,直到从网络接收到指示使用目标密钥的指示为止,或者直到释放S-NB为止。
传输安全操作2:利用目标密钥对PDCP PDU执行完整性保护和加密,并将所得到的PDCP PDU提交到建立在T-NB上的RLC实体。
传输安全操作3:利用目标密钥对PDCP PDU执行完整性保护和加密,并将所得到的PDCP PDU提交到较低层中的至少一个:
建立在T-NB网络上的RLC实体;
建立在S-NB网络上的RLC实体;
应该注意的是,如果该技术方案应用于基于RLC级别分离的多连接的情况(现有技术中列出的情况1)并且在与单个PDCP实体相关联的T-NB上建立了两个RLC实体,则在传输安全操作2和传输安全操作3的情况下,PDCP实体将所得到的PDCP PDU提交给被配置为承载利用目标密钥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数据包的RLC实体。
应该注意的是,如果该技术方案应用于PDCP级别分离的基于非临时性的移动性的情况(现有技术中列出的情况3),则PDCP实体可以被分离成PDCP-H子层和PDCP-L子层。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配置有与S-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和与T-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两者的PDCP实体,可以有两个PDCP-L子层。一个PDCP-L使用源密钥执行安全操作,并且另一PDCP-L使用目标密钥执行安全操作。
对于被配置有与S-NB相关联的报头压缩上下文和与T-NB相关联的报头压缩上下文两者的PDCP实体,PDCP实体为传输操作执行以下报头压缩操作中的任意一个:
报头压缩操作1:继续利用源报头压缩上下文对PDCP SDU执行报头压缩,直到从网络接收到指示使用目标报头压缩上下文的指示为止,或者直到释放S-NB为止。
报头压缩操作2:利用目标报头压缩上下文对PDCP SDU执行报头压缩,并将所得到的PDCP SDU提交到建立在T-NB上的RLC实体。
报头压缩操作3:利用目标报头压缩上下文对PDCP SDU执行报头压缩,并将所得到的PDCP SDU提交到较低层中的至少一个:
建立在T-NB网络上的RLC实体;
建立在S-NB网络上的RLC实体。
需要注意的是,报头解压缩在重排序之后执行。因此,对于既配置有与S-NB相关联的报头压缩上下文和与T-NB相关联的报头压缩上下文两者的PDCP实体,该机制本身可以确保在利用源报头压缩上下文压缩的PDCU SDU完成解压缩之后,利用目标报头压缩上下文压缩的PDCP SDU将被解压缩。
为了便于接收器区分以下中至少一项:
哪个数据包利用源密钥进行完整性保护和加密,以及哪个数据包利用目标密钥进行完整性保护和加密;
哪个数据包利用源报头压缩上下文进行报头压缩,以及哪个数据包利用目标报头压缩上下文进行报头压缩;
可以在PDCP PDU中添加指示符。例如,当指示符被设置为“1”时,数据包利用源密钥进行完整性保护和加密,和/或利用源报头压缩上下文压缩进行报头压缩。否则,数据包利用目标密钥进行完整性保护和加密,和/或利用目标报头压缩上下文压缩进行报头压缩。
以PDCP级别分离技术方案为例,图5示出了用于处理PDCP PDU中的增加的“指示符”的示例。
在图5中,在接收HO/RC CMD之后和释放S-NB之前,SN 1至3的PDCP SDU从S-NB中的PDCP-H分发到T-NB中的PDCP-L。S-NB 4至5的PDCP PDU从PDCP-H提交到T-NB中的PDCP-L。因此,在这种情况下,SN 1至3的PDCP PDU具有被设置为0的“指示符”,而S-NB 4至5的PDCPPDU具有被设置为1的“指示符”。
由于无线上的传输延迟,在UE上的T-NB的RLC实体处接收5个PDU,同时SN序号为1、2、4、3、5。然而,利用在UE中的RLC实体或PDCP实体处重新排序过程,当执行报头解压缩时,数据包被按顺序重新排序,如图5所示。PDCP-H可以从“指示符”中区分是利用源报头压缩上下文还是目标报头压缩上下文来执行报头解压缩。
应当注意的是,如果该技术方案应用于基于PDCP水平分离的多连接的情况(在当前标准中列出的情况3),则UE可以区分哪个数据包利用源密钥进行完整性保护并且加密,以及哪个数据包利用来自接收数据包的RLC实体的目标密钥进行完整性保护并且加密。例如,如果从为T-NB建立的RLC实体接收数据包,则数据包利用目标密钥进行完整性保护并加密,否则数据包利用源密钥进行完整性保护并加密。
问题4(对于S340):释放S-NB
在从S-NB接收一个或多个结束标记的情况下,T-NB可以通知UE释放S-NB。
例如,当在S-NB中缓冲的全部数据都已经完成传输时,S-NB可以向T-NB传输结束标记。在这种情况下,T-NB可以通知UE在接收结束标记的情况下释放S-NB。或者,当为相对应的RB缓冲的全部数据已完成传输时,S-NB可以向T-NB发送每个RB的结束标记。在这种情况下,在接收每个RB的全部结束标记的情况下,T-NB可以通知UE释放S-NB。
问题5(对于S300):HO/RC准备
为了执行切换或角色更更改准备,S-NB向T-NB发送消息。
在这个消息中可以包括在T-NB处的UE上下文参考信息。
在T-NB处的UE上下文参考信息包括T-NB UE X2AP ID。
在T-NB处的UE上下文参考信息服务于以下目的中的至少一个:
a)通过T-NB内的X2(或Xn)接口(例如,S-NB和T-NB之间的接口)唯一地标识UE。在T-NB是LTE节点B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扩展T-NB UE X2AP ID。在LTE中,UE上下文可以利用T-NB UE X2AP ID和扩展T-NB UE X2AP ID的组合来唯一地进行标识。
b)指示实现中断减少(即,应用切换改进)的目的、或者指示是否应用基于非临时性(或基于DC)的移动性操作、或者指示是否应用同时连接移动性。
指示是否实现中断减少(即,是否应用切换改进)的每个RB信息,例如,HandoverImprovementIndicator可以包括在这个消息中。否则,目的可能是指示是否应用基于非临时性(或基于DC)的移动性操作,例如DCMobilityIndicator。或者指示是否应用同时连接移动性;
应当注意的是,在LTE中,空中的一个RB(即,在UE和eNB之间)对应于UE和S-GW(服务网关)之间的一个E-RAB(E-UTRAN无线接入承载),因此在LTE中,指示是否实现中断减少(即,是否应用切换改进)的“每个RB信息”等于“指示是否实现中断减少(即,是否应用移交改进)的每个E-RAB信息”。
在分离的CU-DU的情况下,在网络侧,PDCP实体位于CU中,而PDCP以下的实体(例如RLC、MAC、PHY)位于DU中。同时,在基于非临时性的技术方案被应用于基于RLC级别分离的多连接的情况下(在现有技术中列出的情况1),除了在阶段2期间已经建立在T-NB上的RLC实体之外,可以在T-NB上建立额外的RLC实体(如图4所示)。为了使技术方案起作用,在接收HO/RC CMD的情况下,CU向DU发送消息1(例如,UE上下文修改请求),并且DU以消息(例如,UE上下文修改响应)对CU进行响应。
在消息1中,每个RB包括两套上行链路传输层信息项(UL UP TNL信息项)。UL UPTNL信息项包括UL UP TNL信息。UL UP TNL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传输层地址、GTP隧道端点标识符。UL UP TNL信息项中的每一个分别对应于在DU中的一个RLC实体设置。
在消息2中,每个RB包括两套下行链路传输层信息项(DL UP TNL信息项)。DL UPTNL信息项至少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DL UP TNL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传输层地址、GTP隧道端点标识符;
传输层是否用于承载利用源密钥或目标密钥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数据包的指示。例如,如果指示被设置为“1”,则意味着传输层用于承载利用目标密钥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数据包。而如果其被设置为“0”,则意味着传输层用于承载利用源密钥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数据包。
问题6(对于S340):SN状态转移和数据转发
SN状态转移过程的目的是对于PDCP SN和HFN状态保留应用于其的源DRB配置的每个相应DRB,将上行链路PDCP SN和HFN接收器状态以及下行链路PDCP SN和HFN传输器状态从S-NB转移到T-NB。
在本公开中,在从核心网络接收到一个或多个结束标记的情况下,S-NB向T-NB发送SN状态转移。
例如,如果在LTE中操作,当S-NB从核心网接收到DRB的结束标记时,S-NB向T-NB发送包括用于这个特定DRB的SN状态的SN状态转移。或者,例如,如果在NR中操作,当S-NB从核心网络接收到映射在DRB上的一个或多个所有PDU会话的一个或多个结束标记时,S-NB向T-NB发送包括用于这个特定DRB的SN状态的SN状态转移。
在本公开中,在接收利用目标密钥(即,与T-NB相关联的密钥)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数据包和/或利用目标报头压缩上下文压缩的数据包报头的情况下,S-NB将数据包转发到T-NB。
2.2对于基于临时性的技术方案
问题1(对于S310):发出切换命令(HO CMD)
为了通知UE执行UE对于其与T-NB和T-NB两者保持连接直到释放T-NB为止的切换,现有的RRC消息(例如,在LTE中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或在NR中的RRCReconfiguration消息)可以在添加以下IE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的情况下被重新使用:
指示UE应该与T-NB和S-NB两者保持连接直到释放S-NB为止、或者换句话说指示它是基于eMBB的切换的指示符;
用于为T-NB配置安全参数的一个或多个IE。例如,一个或多个IE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用于配置AS完整性保护算法的IE;用于配置AS加密算法的IE;密钥改变指示符和下一跳跃链接计数;
每个PDCP实体配置的用于为T-NB配置报头压缩参数的一个或多个IE;
每个RB配置的、用于配置T-NB上的RLC承载的一个或多个IE;
每个RB配置的、指示是否实现中断减少(即,是否应用切换改进)的一个或多个IE,例如HandoverImprovementIndicator。另一用途可以是指示是否应用基于临时性的(或基于eMBB的)移动性操作,例如eMBBIndicator。另一用途可以是指示是否应用同时连接移动性。
类似地,对于基于非临时性的技术方案,在此,在基于临时性的技术方案被应用于基于RLC级别分离的多连接的情况下(在现有技术中列出的情况2),在切换过程期间,可以在T-NB上建立两个RLC实体。例如,如图6所示,两个RLC实体(RLC1和RLC2)在阶段2期间建立在T-NB上。
假定,除了上述“体每个RB配置的、用于在T-NB网络上配置RLC实的一个或多个IE”之外,在现有的RRC消息中还可以附加地包括用于额外的RLC实体的又一个配置,即“每个RRC器配置的、用于在T-NB上配置额外的RLC承载的一个或多个IE”。
而且,类似于基于非临时性的技术方案,利用两个RLC实体的配置,为了通知UE哪个RLC实体承载利用源密钥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数据包、以及哪个RLC实体承载利用目标密钥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数据包,在此也可以应用类似的两个选项:
选项1:添加一个或多个显式指示符。
选项2:通过RRC消息结构本身的隐式指示。
问题2(对于S320):在接收HO CMD的情况下的UE行为(在RRC层)
在接收HO CMD的情况下的,UE执行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创建T-NB MAC实体;
根据接收到的“每个RB配置的、用于在T-NB上配置RLC实体的一个或多个IE”,建立每个RB的RLC实体;
如果在HO CMD中接收一个或多个IE,则根据“用于为T-NB配置安全参数的一个或多个IE”,生成与T-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
使PDCP实体保持与S-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在此,PDCP实体是指对应于以下两类RB中的任意一个的实体:
a)全部所配置RB(对于我们未在HO CMD中引入一个或多个HandoverImprovementIndicator IE的技术方案);
b)其中HandoverImprovementIndicator被设置为真的RB(对于我们在HCMD中引入一个或多个HandoverImprovementIndicator IE的技术方案);
对于全部所配置的RB,利用与以上生成的T-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来配置它们的PDCP实体。与T-NB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利用与T-NB相关联的安全算法来配置PDCP实体、利用与T-NB相关联的AS密钥来配置PDCP实体;
使PDCP实体保持与S-NB相关联的报头压缩上下文。在此,PDCP实体是指对应于以下两类RB中的任意一个的实体:
a)全部所配置RB(对于我们未在HO CMD中引入一个或多个HandoverImprovementIndicator IE的技术方案);
b)其中HandoverImprovementIndicator被设置为真的RB(对于我们在HCMD中引入一个或多个HandoverImprovementIndicator IE的技术方案);
对于全部所配置的RB,如果在HO CMD中接收一个或多个IE,则根据“每个PDCP配置的、用于为T-NB配置安全参数的一个或多个IE”利用与T-NB相关联的报头压缩上下文来配置它们的PDCP实体;
类似于基于非临时性的技术方案,除了上述内容之外,在HO CMD中包括“每个RB配置的用于在T-NB上配置额外的RLC承载的一个或多个IE”的情况下,则UE此外可以执行以下:
根据“每个RB配置的用于在T-NB上配置额外的RLC承载的一个或多个IE”,在T-NB上每个RB建立额外的RLC实体;
通知PDCP实体哪个RLC实体承载利用目标密钥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数据包。
在此,在接收HO CMD的情况下,至少对于以下两种类型的RB中的任意一个,UE不需要重置S-NB MAC,并且不需要重置S-NB RLC实体。
全部所配置RB(对于我们未在HO CMD中引入一个或多个HandoverImprovementIndicator IE的技术方案)。
其中HandoverImprovementIndicator被设置为真的S-NB RB(对于我们在HO CMD中引入一个或多个HandoverImprovementIndicator IE的技术方案)。
典型地,UE在RRC层执行以上行为。
问题3(对于S320):在接收HO CMD的情况下的UE行为(在PDCP层)
在接收HO CMD的情况下,UE根据问题2中讨论的HO CMD执行PDCP配置。PDCP实体根据RRC配置执行接收操作和传输操作。问题3中针对基于非临时性的技术方案讨论的安全操作和报头压缩操作也适用于此处。
问题4(对于S340):释放S-NB
问题4中针对基于非临时性的技术方案讨论的相同方法也可以应用于此。
问题5(对于S300):HO准备
为了执行切换准备,S-NB向T-NB发送消息(例如,切换请求)。与基于非临时性的技术方案一样,这个消息中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
T-NB处的UE上下文参考信息;
指示是否实现中断减少(即,是否应用切换改进)的每个RB信息,例如,HandoverImprovementIndicator。另一用途可以是指示是否应用基于临时性的(或基于eMBB的)移动性操作,例如eMBBIndicator。或者指示是否应用同时连接移动性;
类似地,在分离的CU-DU和基于非临时性的技术方案被应用于基于RLC级别分离的多连接的情况下(在现有技术中列出的情况1),为了使技术方案起作用,在接收HO/RC CMD的情况下,CU向DU发送消息1(例如,UE上下文设置请求),并且DU以消息(例如,UE上下文设置响应)对CU进行响应。然后,与基于非临时的技术方案相同,在消息1中,每个RB包括两套上行链路传输层信息项(UL UP TNL信息项)。并且在消息2中,每个RB包括两套下行链路传输层信息项(DL UP TNL信息项)。
问题6(对于S340):SN状态转移和数据转发
用于基于非临时性的技术方案也可以应用于此,包括:
在从核心网络接收到一个或多个结束标记的情况下,S-NB向T-NB发送SN状态转移。
在接收利用目标密钥(即,与T-NB相关联的密钥)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数据包和/或利用目标报头压缩上下文压缩的数据包报头的情况下,S-NB将数据包转发到T-NB。
除了2.1和2.2中公开的基于多连接的技术方案之外。在下文中,公开了在连接无线状态下的另一种移动性实施,其也可以减少移动性中断。
2.3配置有载波聚合的UE的移动性实施。
UE被配置多于一个服务小区,并且在载波聚合下进行操作。每个服务小区配置有服务小区索引(ServCellIndex)。例如,主小区(PCell)配置有ServCellIndex=0,第二小区(SCell)分别配置有ServCellIndex1、2、3……。然后,网络决定将UE从PCell切换到其中SCell中的一个,例如ServCellIndex=2的SCell。网络向UE发送RRC消息(例如,LTE中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或NR中的RRCReconfiguration消息)。RRC消息指示目标PCell索引,例如,PCell索引=2。在接收RRC消息的情况下,UE将ServCellIndex=2的服务小区视为主小区。并且UE将源PCell视为服务小区。在这种情况下,UE不需要在目标PCell(即,ServCellIndex=2的SCell)上执行随机接入、不需要重置MAC实体、也不需要重建一个或多个RLC实体。因此切换中断可以被减少到例如0ms。
2.4配置有双连接的UE的移动性实施。
UE与DC一起操作,即,配置有MCG和SCG。每个小区群组配置有小区群组标识(CellGroupId)。例如,MCG配置有CellGroupId=0,并且SCG配置有CellGroupId=1。可以为每个小区群组配置多个服务小区。例如,MCG配置有ServCellIndex=0的PCell、ServCellIndex=1的SCell。SCG配置有ServCellIndex=1的PSCell(主SCG小区)和ServCellIndex=2的SCell。
在第一示例中,网络决定将UE从PCell切换到PSCell。网络向UE发送RRC消息(例如RRCReconfiguration)。RRC消息指示目标MCG ID=1。在接收RRC消息的情况下,UE将CellGroupId=1的小区群组(即,本例中的源SCG)视为MCG。并且,UE将源MCG视为SCG。并且,UE将源PSCell视为PCell,并且将源PCell视为PSCell,反之亦然。
在第二示例中,网络决定将UE从PCell切换到SCG上的ServCellIndex=2的SCell。网络向UE发送RRC消息(例如RRCReconfiguration)。RRC消息指示MCG ID=1,目标PCell索引=2。在接收RRC消息的情况下,UE将CellGroupId=1的小区群组(即,本例中的源SCG)视为MCG。并且,UE将源MCG视为SCG。并且,UE将源SCG上ServCellIndex=2的SCell视为PCell。将源PCell视为SCell。
在这种情况下,UE不需要对目标PCell进行随机接入,因此可以减少切换中断。
图7示出了可以用于实施本文档中描述的无线终端或源节点或目标节点的示例硬件平台700。无线终端可以是例如用户设备(UE),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自动驾驶车辆、智能手表或能够无线传输/接收的另一设备。
硬件平台700包括处理器电子设备710和收发器电子设备715。硬件平台700可以包括存储器705和天线720。然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705和天线720可能不是离散可标识的。处理器电子设备710可以是可编程的,以实施本文档中描述的方法中的一个。在方法的实施期间信号的传输和接收可以使用收发机电子设备715来实现,该收发机电子设备可以由处理器电子设备710控制。天线720可以包括用于传输和接收无线信号传输的相同或不同的传输和接收天线。存储器705可以用于存储由处理器电子设备710执行的代码和/或附加数据和配置信息。
图8是无线通信的示例方法800的流程图表示。方法800包括:在无线终端处从源节点接收(802)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其指示无线终端在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移动性过程期间的同时连接移动性的使用;以及由无线终端基于该控制消息执行(804)移动性过程。
图9是无线通信的示例方法900的流程图表示。方法900包括:在无线终端处接收(902)包括目标主小区群组的标识符或目标主小区的标识符或两者的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并且由无线终端基于RRC消息执行(904)移动性过程。
这些方法可能包括以下附加特征。章节2包括另外的示例实施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示无线终端的同时连接移动性的使用包括:指示源节点和目标节点的角色正在主角色和辅角色之间改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示无线终端的同时连接移动性的使用包括:指示与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两者保持连接,直到源节点被释放为止。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示无线终端的同时连接移动性的使用包括:指示基于每个无线承载的同时连接移动性指示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移动性过程包括:将当前主小区群组改变为下一辅小区群组,并将当前辅小区群组改变为下一主小区群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移动性过程包括:根据在RRC消息中接收到的安全参数生成与目标节点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移动性过程包括:保持与源节点相关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的安全上下文不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移动性过程包括:保持与源节点相关联的PDCP实体的报头压缩上下文不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移动性过程包括:利用根据在RRC消息中接收到的安全参数生成的与目标节点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来配置PDCP实体的安全上下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移动性过程包括:根据在RRC消息中接收到的为PDCP实体配置的报头压缩参数,配置与目标节点相关联的PDCP实体的报头压缩上下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持安全上下文包括:保持与源节点相关联的PDCP实体的安全上下文,该PDCP实体与任一所配置的终止于源节点的分离无线承载相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持安全上下文包括:保持与源节点相关联的PDCP实体的安全上下文,该PDCP实体与配置有同时连接移动性指示符的任一配置的终止于源节点的分离无线承载相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持报头压缩上下文包括:保持与源节点相关联的PDCP实体的报头压缩上下文,该PDCP实体与配置的终止于源节点的分离无线承载相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持报头压缩上下文包括:保持与源节点相关联的PDCP实体的报头压缩上下文,该PDCP实体与配置有同时连接移动性指示符的配置的终止于源节点的分离无线承载相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根据包括在RRC消息中的额外的RLC配置,在目标节点上为无线承载建立额外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以及向PDCP实体通知RLC实体关联的承载数据包利用与目标节点相关联的密钥加密和完整性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移动性过程包括:为目标节点创建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移动性过程包括:响应于在RRC消息中接收到的每个无线承载的RLC配置,为无线承载建立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移动性过程包括:根据在RRC消息中接收到的安全参数生成与目标节点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移动性过程包括:保持与源节点相关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的安全上下文不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移动性过程包括:保持与源节点相关联的PDCP实体的报头压缩上下文不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移动性过程包括:利用根据在RRC消息中接收到的安全参数生成的与目标节点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来配置PDCP实体的安全上下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移动性过程包括:根据在RRC消息中接收到的为PDCP实体配置的报头压缩参数,配置与目标节点相关联的PDCP实体的报头压缩上下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持报头压缩上下文包括:保持与源节点相关联的PDCP实体的报头压缩上下文,该PDCP实体与任一所配置的无线承载相关联;或者保持与源节点相关联的PDCP实体的报头压缩上下文,该PDCP实体与配置有同时连接移动性指示符的任一配置的无线承载相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持安全上下文包括:保持与源节点相关联的PDCP实体的安全上下文,该PDCP实体与任一配置的无线承载相关联;或者保持与源节点相关联的PDCP实体的安全上下文,该PDCP实体与配置有同时连接移动性指示符的任一所配置的无线承载相关联。
无线通信的另一示例方法包括:在无线终端处接收包括目标主小区群组的标识符或目标主小区的标识符或两者的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并且由无线终端基于RRC消息执行移动性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RRC消息包括目标主小区群组的标识符,并且其中执行移动性过程包括:开始使用由标识符指示的目标主小区群组作为主小区群组;并且开始使用目标主小区群组的目标主小区作为目标主小区群组的主小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RRC消息包括目标主小区的标识符,并且其中执行移动性过程包括:开始使用目标主小区作为主小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RRC消息包括目标主小区群组的标识符和目标主小区的标识符两者,并且其中执行移动性过程包括:开始使用目标主小区群组作为主小区群组;并开始使用目标主小区作为主小区。
无线通信的另一方法包括:由包括与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两者相关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的无线终端在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移动性过程期间执行安全操作,该安全操作包括执行包括接收安全操作的第一安全操作或执行包括传输安全操作的第二安全操作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全操作包括:使用与源节点相关联的第一密钥对使用第一密钥进行完整性保护和加密的PDCP分组数据执行解密和完整性验证;并且,并行地,使用与目标节点相关联的第二密钥对使用第二密钥进行完整性保护和加密的PDCP分组数据执行解密和完整性验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全操作包括:在利用第一密钥进行完整性保护和加密的全部PDCP协议数据单元已经使用第一密钥完成它们的解密和完整性验证之后,使用第二密钥对利用第二密钥进行完整性保护和加密的PDCP协议数据单元进行解密和完整性验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全操作包括:使用第一密钥执行PDCP服务数据单元的完整性保护和加密,直到接收到使用第二密钥的指示为止或者直到释放源节点为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全操作包括:利用与目标节点相关联的第二密钥执行PDCP服务数据单元的完整性保护和加密;以及将所得到的PDCP服务数据单元提交给建立在目标节点上的RLC实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全操作包括:利用与目标节点相关联的第二密钥执行PDCP服务数据单元的完整性保护和加密;以及将所得到的协议数据单元提交给建立在源节点或目标节点上的无线链路控制实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无线终端包括与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两者的报头压缩上下文相关联的PDCP实体的情况下,执行报头压缩操作,该报头压缩操作包括:
利用源节点的报头压缩上下文对PDCP服务数据单元执行报头压缩,直到接收到使用目标节点的报头压缩上下文的指示为止,或者直到释放源节点为止。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无线终端包括与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两者的报头压缩上下文相关联的PDCP实体的情况下,执行报头压缩操作,该报头压缩操作包括:
利用目标节点的报头压缩上下文对PDCP服务数据单元执行报头压缩,并将所得到的PDCP服务数据单元提交给目标节点上的无线链路控制实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无线终端包括与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两者的报头压缩上下文相关联的PDCP实体的情况下,执行报头压缩操作,该报头压缩操作包括:
利用目标节点的报头压缩上下文对PDCP服务数据单元执行报头压缩,并将所得到的PDCP服务数据单元提交给源节点或目标节点上的无线链路控制实体。
无线通信的另一方法包括:在无线终端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切换期间传输消息,该消息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在目标节点处的上下文参考信息或者基于每个无线承载的同时连接移动性指示符或者包括基于每个无线承载配置的两套上行链路传输层信息项的上下文修改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包括基于每个无线承载配置的两套下行链路传输层信息项的上下文修改响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每个下行链路传输层信息项配置的承载数据包利用源密钥或目标密钥进行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指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被配置为实施本文描述的方法的处理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其上存储有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用于实施本文描述的方法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
应当理解的是,公开了用于执行UE的无缝和接近零毫秒中断移动性的许多技术。这些技术可以被实现为UE和网络侧装备,诸如基站、gNB和作为移动性的源节点或目标节点操作的设备。
本文档中描述的所公开的和其他的实施例、模块和功能操作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中实施,或者在包括本文档中公开的结构以及它们的结构等价物、或者它们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的计算机软件、固件或硬件中实施。所公开的和其他的实施例可以被实施为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即被编码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以便由数据处理装置执行或用于控制数据处理装置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模块。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存储设备、机器可读存储基板、存储器设备、实现机器可读传播信号的物质的组合物,或者它们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术语“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处理数据的所有装置、设备和机器,作为示例包括可编程处理器、计算机或多个处理器或计算机。除了硬件之外,该装置可以包括为所讨论的计算机程序创建执行环境的代码,例如,构成处理器固件、协议栈、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或它们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的代码。所传播的信号是人工生成的信号,例如被生成来编码信息以便传输到合适的接收器装置的机器生成的电信号、光信号或电磁信号。
计算机程序(也被称为程序、软件、软件应用、脚本或代码)可以以任何形式的编程语言(包括编译或解释语言)编写,并且它可以以任何形式部署,包括作为独立程序或作为模块、组件、子例程或适合在计算环境中使用的其他单元部署。计算机程序不一定对应于文件系统中的文件。程序可以被存储在保存其他程序或数据的文件的一部分中(例如,被存储在标记语言文档中的一个或多个脚本),被存储在专用于所讨论的程序的单个文件中,或者存储在多个协调文件(例如,存储一个或多个模块、子程序或代码中的部分的文件)中。计算机程序可以被部署为在一台计算机上或在位于一个站点或分布在多个站点上并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台计算机上执行。
本文中描述的过程和逻辑流程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来执行,该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以通过对输入数据进行操作并生成输出来执行功能。过程和逻辑流程也可以由专用逻辑电路系统来执行,并且装置也可以被实施为专用逻辑电路系统,例如,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
举例来说,适于执行计算机程序的处理器包括通用微处理器和专用微处理器两者,以及任何类型的数字计算机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般而言,处理器将从只读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或两者接收指令和数据。计算机的基本要素是用于执行指令的处理器和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设备。一般而言,计算机还将包括用于存储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大容量存储设备(例如磁盘、磁光盘或光盘),或者可操作地被耦合为从该一个或多个大容量存储设备接收数据或向该一个或多个大容量存储设备传送数据,或者进行接收和传送两者。然而,计算机不需要这样的设备。适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和数据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所有形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介质和存储器设备,作为示例包括半导体存储器设备(例如,EPROM、EEPROM和闪存存储器设备);磁盘(例如内部硬盘或可移动磁盘);磁光盘;以及CD ROM和DVD-ROM盘。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由专用逻辑电路系统补充或被并入其中。
尽管本专利文件包含许多细节,但这些细节不应被解释为对任何发明的范围或可能要求保护的内容的限制,而是被解释为对特定于特殊发明的特殊实施例的特征的描述。在本专利文件中在分离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也可以在单个实施例中以组合的方式实施。相反,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在多个实施例中分离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来实施。而且,尽管特征可以在上面被描述为在某些组合中起作用,甚至最初也是这样要求保护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来自所要求保护的组合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从该组合中排除,并且所要求保护的组合可以针对子组合或子组合的变体。
类似地,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的顺序描绘了操作,但是这不应该被理解为要求以所示的特定顺序或以序列顺序执行这些操作,或者执行全部所示出的操作,以获得期望的结果。而且,本专利文件中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各种系统组件的分离不应该被理解为在所有实施例中需要这种分离。
仅描述了几个实施方式和示例,并且可以基于本专利文献中描述和示出的内容进行其他实施、增强和变化。

Claims (29)

1.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在无线终端处从源节点接收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所述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指示所述无线终端在从所述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移动性过程期间的同时连接移动性的使用,直到所述源节点被释放为止,
其中指示所述无线终端的同时连接移动性的使用指示与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两者保持连接,并且
其中指示所述无线终端的同时连接移动性的使用包括指示基于每个无线承载的同时连接移动性指示符;以及
由所述无线终端基于所述RRC消息执行所述移动性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移动性过程包括:
保持与所述源节点相关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的安全上下文不变,并且
其中,所述PDCP实体与配置有所述同时连接移动性指示符的配置的无线承载相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移动性过程包括:
保持与所述源节点相关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的报头压缩上下文不变,并且
其中,所述PDCP实体与配置有所述同时连接移动性指示符的配置的无线承载相关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移动性过程包括:
利用根据在所述RRC消息中接收到的安全参数生成的与所述目标节点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来配置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的安全上下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移动性过程包括:
根据在所述RRC消息中接收到的针对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配置的报头压缩参数,配置与所述目标节点相关联的PDCP实体的报头压缩上下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移动性过程包括:
为所述目标节点创建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终端包括与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两者相关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其中所述无线终端在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标节点的所述移动性过程期间执行安全操作,所述安全操作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
执行包括接收安全操作的第一安全操作,或
执行包括传输安全操作的第二安全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安全操作包括:
使用与所述源节点相关联的第一密钥对使用所述第一密钥进行完整性保护和加密的PDCP分组数据执行解密和完整性验证;并且
使用与所述目标节点相关联的第二密钥对使用所述第二密钥进行完整性保护和加密的PDCP分组数据执行解密和完整性验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安全操作包括:
使用第一密钥执行PDCP服务数据单元的完整性保护和加密,直到接收到使用第二密钥的指示为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无线终端包括与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两者的报头压缩上下文相关联的所述PDCP实体的情况下,执行报头压缩操作,所述报头压缩操作包括:
利用所述源节点的报头压缩上下文对PDCP服务数据单元执行报头压缩,直到接收到使用所述目标节点的报头压缩上下文的指示为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无线终端包括传输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实体和接收PDCP实体,
其中,所述传输PDCP实体包括仅包含序列编号的第一部分以及包含报头压缩、完整性保护和加密的第二部分,并且
其中,所述接收PDCP实体包括包含重新排序的第一部分以及包含报头解压缩、完整性验证和解密的第二部分。
12.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在无线终端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切换期间由所述源节点向所述目标节点传输消息,所述消息包括基于每个无线承载的同时连接移动性指示符;以及
由所述源节点向无线终端传输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所述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指示所述无线终端在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标节点的移动性过程期间的同时连接移动性的使用,
其中,所述RRC消息包括基于每个无线承载的同时连接移动性指示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包括基于每个无线承载配置的两套下行链路传输层信息项的上下文修改响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包括基于每个下行链路传输层信息项配置的承载数据包利用源密钥或目标密钥进行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指示。
15.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无线终端处从源节点接收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所述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指示所述无线终端在从所述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移动性过程期间的同时连接移动性的使用,直到所述源节点被释放为止,
其中指示所述无线终端的同时连接移动性的使用指示与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两者保持连接,并且
其中指示所述无线终端的同时连接移动性的使用包括指示基于每个无线承载的同时连接移动性指示符;以及
由所述无线终端基于所述RRC消息执行所述移动性过程。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执行所述移动性过程包括:
保持与所述源节点相关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的安全上下文不变,并且
其中,所述PDCP实体与配置有所述同时连接移动性指示符的配置的无线承载相关联。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执行所述移动性过程包括:
保持与所述源节点相关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的报头压缩上下文不变,并且
其中,所述PDCP实体与配置有所述同时连接移动性指示符的配置的无线承载相关联。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执行所述移动性过程包括:
利用根据在所述RRC消息中接收到的安全参数生成的与所述目标节点相关联的安全上下文来配置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的安全上下文。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执行所述移动性过程包括:
根据在所述RRC消息中接收到的针对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配置的报头压缩参数,配置与所述目标节点相关联的PDCP实体的报头压缩上下文。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执行所述移动性过程包括:
为所述目标节点创建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无线终端包括与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两者相关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其中所述无线终端在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标节点的所述移动性过程期间执行安全操作,所述安全操作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
执行包括接收安全操作的第一安全操作,或
执行包括传输安全操作的第二安全操作。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安全操作包括:
使用与所述源节点相关联的第一密钥对使用所述第一密钥进行完整性保护和加密的PDCP分组数据执行解密和完整性验证;并且
使用与所述目标节点相关联的第二密钥对使用所述第二密钥进行完整性保护和加密的PDCP分组数据执行解密和完整性验证。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安全操作包括:
使用第一密钥执行PDCP服务数据单元的完整性保护和加密,直到接收到使用第二密钥的指示为止。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在所述无线终端包括与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两者的报头压缩上下文相关联的所述PDCP实体的情况下,执行报头压缩操作,所述报头压缩操作包括:
利用所述源节点的报头压缩上下文对PDCP服务数据单元执行报头压缩,直到接收到使用所述目标节点的报头压缩上下文的指示为止。
2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无线终端包括传输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实体和接收PDCP实体,
其中,所述传输PDCP实体包括仅包含序列编号的第一部分以及包含报头压缩、完整性保护和加密的第二部分,并且
其中,所述接收PDCP实体包括包含重新排序的第一部分以及包含报头解压缩、完整性验证和解密的第二部分。
26.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无线终端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切换期间由所述源节点向所述目标节点传输消息,所述消息包括基于每个无线承载的同时连接移动性指示符;以及
由所述源节点向无线终端传输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所述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指示所述无线终端在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标节点的移动性过程期间的同时连接移动性的使用,
其中,所述RRC消息包括基于每个无线承载的同时连接移动性指示符。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
接收包括基于每个无线承载配置的两套下行链路传输层信息项的上下文修改响应。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
包括基于每个下行链路传输层信息项配置的承载数据包利用源密钥或目标密钥进行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指示。
2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由处理器执行时,所述计算机程序致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982522.6A 2019-01-14 2019-01-14 连接无线状态下的移动性实施 Active CN1137098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82522.6A CN113709835B (zh) 2019-01-14 2019-01-14 连接无线状态下的移动性实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82522.6A CN113709835B (zh) 2019-01-14 2019-01-14 连接无线状态下的移动性实施
PCT/CN2019/071534 WO2020146966A1 (en) 2019-01-14 2019-01-14 Mobility enforcement in connected wireless state
CN201980089051.7A CN113303014A (zh) 2019-01-14 2019-01-14 连接无线状态下的移动性实施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9051.7A Division CN113303014A (zh) 2019-01-14 2019-01-14 连接无线状态下的移动性实施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9835A true CN113709835A (zh) 2021-11-26
CN113709835B CN113709835B (zh) 2023-02-28

Family

ID=7161346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82522.6A Active CN113709835B (zh) 2019-01-14 2019-01-14 连接无线状态下的移动性实施
CN201980089051.7A Pending CN113303014A (zh) 2019-01-14 2019-01-14 连接无线状态下的移动性实施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9051.7A Pending CN113303014A (zh) 2019-01-14 2019-01-14 连接无线状态下的移动性实施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45195A1 (zh)
EP (1) EP3912419A4 (zh)
KR (1) KR102572448B1 (zh)
CN (2) CN113709835B (zh)
AU (1) AU2019423293B2 (zh)
WO (1) WO20201469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53470B2 (ja) * 2019-04-26 2021-10-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KR20220032484A (ko) * 2020-09-07 2022-03-15 아서스테크 컴퓨터 인코포레이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mac 리셋에 관한 이동성 절차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8368A (zh) * 2010-12-03 2013-08-07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执行多无线电接入技术载波聚合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50327094A1 (en) * 2013-01-11 2015-11-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797376A (zh) * 2014-08-28 2017-05-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网络中处理分组丢失的方法和装置
CN108990116A (zh) * 2017-06-01 2018-1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切换的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77672B2 (en) * 2007-02-08 2011-12-1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dia independent handover capability discovery
US10362590B2 (en) * 2013-09-26 2019-07-23 Kt Corpor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and apparatus for same
US9538429B2 (en) * 2014-09-24 2017-01-03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anaging transmission dependent handovers
US10869344B2 (en) * 2015-03-19 2020-12-15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of radio bearer transmission in dual connectivity
EP3425947B1 (en) * 2016-04-01 2021-10-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wireless resources
CN107371208B (zh) 2016-05-13 2022-04-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及装置
KR102324214B1 (ko) * 2017-01-06 2021-11-1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중 접속의 데이터 처리를 가속화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951285B2 (en) * 2017-01-06 2021-03-1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Hybrid mobility an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mechanisms
WO2018131956A1 (en) * 2017-01-16 2018-07-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80090658A (ko) * 2017-02-03 2018-08-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연결을 사용한 핸드오버 시 보안 키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8632934B (zh) * 2017-03-24 2021-0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US20190037635A1 (en) * 2017-07-28 2019-01-31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recovering rrc conn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687263B2 (en) * 2018-02-15 2020-06-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make-before-break handov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8368A (zh) * 2010-12-03 2013-08-07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执行多无线电接入技术载波聚合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50327094A1 (en) * 2013-01-11 2015-11-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797376A (zh) * 2014-08-28 2017-05-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网络中处理分组丢失的方法和装置
CN108990116A (zh) * 2017-06-01 2018-1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切换的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HISILICON: "Oms mobility interruption in NR",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6,R2-168564》 *
QUALCOMM INDIA PVT LTD: "R2-1817813 "LTE Mobility Enhancements"",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104 》 *
彭大芹等: "LTE终端RRC连接重建过程研究与实现",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345195A1 (en) 2021-11-04
AU2019423293B2 (en) 2022-08-04
CN113303014A (zh) 2021-08-24
EP3912419A1 (en) 2021-11-24
WO2020146966A1 (en) 2020-07-23
EP3912419A4 (en) 2022-01-05
CN113709835B (zh) 2023-02-28
AU2019423293A1 (en) 2021-08-19
KR102572448B1 (ko) 2023-08-29
KR20210114994A (ko) 2021-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73558B (zh) 新空口网络的二层移动的方法及装置
KR102615567B1 (ko)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CN109982360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0351030B (zh)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TWI762684B (zh) 切換方法、存取網設備和終端設備
CN108366369B (zh) 一种数据安全传输的方法及接入网、终端、核心网设备
CN110519807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9242749A1 (zh) 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
JP6412088B2 (ja) デュアルコネクティビティのためのデータ送信/データ受信をハンドリングするデバイス及び方法
CN112203363A (zh) 减少移动中断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8282833B (zh) 处理系统间移动中的分组数据流的装置及方法
CN114982289A (zh)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条件切换和双栈协议切换期间数据转发的方法
WO2019029642A1 (zh) 通信方法、基站、终端设备和系统
CN111405625B (zh) 一种切换方法、基站、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
US20210345195A1 (en) Mobility enforcement in connected wireless state
WO2018202131A1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438273B (zh) 承载转移中数据处理状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EP350113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efficient switching on a split bearer
WO2022011659A1 (en) Data forwarding in centralized unit and distributed unit split architectures
CN103858485A (zh) 一种rrc连接重建方法、设备和网络系统
WO2020192352A1 (zh) 一种进行数据前转的方法及设备
WO2023004594A1 (en) Devices and method for configuration of a user device during small data transmission
WO2020061871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5696385A (zh) 用户面安全策略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Marco et al.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TUNNELING IN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ASSISTED BY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