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09719A - 接入方法、基站及接入功能实体 - Google Patents

接入方法、基站及接入功能实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09719A
CN113709719A CN202110982004.4A CN202110982004A CN113709719A CN 113709719 A CN113709719 A CN 113709719A CN 202110982004 A CN202110982004 A CN 202110982004A CN 113709719 A CN113709719 A CN 1137097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access
initial registration
base station
frequency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820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09719B (zh
Inventor
田新雪
蒙睿
李朝霞
肖征荣
马书惠
杨子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8200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097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09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9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09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97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14Mobility data transfer between corresponding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 H04W12/03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of the user plane, e.g. user's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入方法、基站及接入功能实体,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方案包括:与共享运营商的接入功能实体建立连接;在基于共享频段接收终端发送的初始注册请求的情况下,根据初始注册请求中的运营商标识从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归属接入功能实体,以供归属接入功能实体对终端进行初始注册鉴权,接收归属接入功能实体返回的初始注册完成消息,并将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转发至终端,在基于共享频段接收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注册请求中的通信标识从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目标接入功能实体,其中,共享频段为共享运营商之间约定的可供终端同时接入的工作频段;将终端接入目标接入功能实体,使得基站同一时间可以为不同运营商的终端提供接入服务。

Description

接入方法、基站及接入功能实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入方法、基站及接入功能实体。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5G)网络具有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等优势,可以提升用户的通信体验。但是,由于5G通信采用的波长较短,信号穿透能力较弱,因此,需要部署更多的基站才能实现良好的信号覆盖。当前技术方案中,为避免信号干扰,同一时间基站只能为一个运营商提供接入服务,运营商的基站建设成本较高,基站的资源没有得以有效地利用。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入方法、基站及接入功能实体,以解决同一时间基站只能为一个运营商提供接入服务,导致基站建设成本高且资源利用率低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接入方法,应用于基站,该接入方法包括:
与共享运营商的接入功能实体建立连接;
在基于共享频段接收终端发送的初始注册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初始注册请求中的运营商标识从所述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归属接入功能实体,以供所述归属接入功能实体对所述终端进行初始注册鉴权,其中,所述共享频段为所述共享运营商之间约定的可供终端同时接入的工作频段;
接收所述归属接入功能实体返回的初始注册完成消息,并将所述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转发至所述终端,其中,所述初始注册完成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通信标识,且所述通信标识是在所述终端通过初始注册鉴权的情况下所述归属接入功能实体为所述终端生成的标识;
在基于所述共享频段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注册请求中的通信标识从所述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目标接入功能实体;
将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目标接入功能实体。
进一步地,所述与共享运营商的接入功能实体建立连接之前,所述接入方法还包括:
配置所述共享频段作为工作频段。
进一步地,在基于共享频段接收终端发送的初始注册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初始注册请求中的运营商标识从所述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归属接入功能实体,以供所述归属接入功能实体对所述终端进行初始注册鉴权,包括:
基于所述共享频段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初始注册请求,其中,所述初始注册请求包括所述运营商标识和加密终端标识;
根据所述运营商标识从所述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所述终端的归属接入功能实体,其中,所述归属接入功能实体为所述接入功能实体中所述终端的归属运营商对应的功能实体;
将所述加密终端标识发送至所述归属接入功能实体,以供所述归属接入功能实体基于所述加密终端标识对所述终端进行初始注册鉴权
进一步地,所述加密终端标识是所述终端根据椭圆曲线加密机制对初始终端标识进行加密获得的加密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标识为全球唯一临时终端标识;
所述在基于共享频段接收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注册请求中的通信标识从所述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目标接入功能实体,包括:
根据所述全球唯一临时终端标识确定目标实体标识;
根据所述目标实体标识,从所述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所述目标接入功能实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接入方法,应用于接入功能实体,该接入方法包括:
与基站建立连接;
对终端进行初始注册鉴权,其中,对终端的初始注册鉴权操作是在所述基站基于共享频率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初始注册请求,且根据所述初始注册请求中的运营商标识确定当前接入功能实体为所述终端的归属接入功能实体的情况下,由当前接入功能实体发起的操作,所述共享频段为所述共享运营商之间约定的可供终端同时接入的工作频段;
生成并发送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至所述基站,以供所述基站将所述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转发至所述终端;
依据所述基站与终端建立连接,其中,当前接入功能实体为所述终端的目标接入功能实体,所述目标接入功能实体为所述基站依据注册请求中的通信标识从与所述基站连接的共享运营商的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的功能实体,所述注册请求为所述终端基于共享频段发送至所述基站的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对终端进行初始注册鉴权,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加密终端标识,其中,所述加密终端标识为所述终端发送至所述基站的初始注册请求中携带的信息,所述当前接入功能实体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初始注册请求中的运营商标识从所述基站连接的所述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的所述终端的归属接入功能实体,所述归属接入功能实体为所述接入功能实体中所述终端的归属运营商对应的功能实体,所述初始注册请求为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共享频段发送至所述基站的请求;
对所述加密终端标识进行解密,获得所述终端的初始终端标识;
基于所述初始终端标识对所述终端进行初始注册鉴权;
在所述终端通过初始注册鉴权的情况下,为所述终端生成通信标识;
所述生成并发送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至所述基站,以供所述基站将所述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转发至所述终端,包括:
基于所述通信标识生成所述初始注册完成消息,并将所述初始注册完成消息发送至所述基站,以供所述基站将所述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转发至所述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通信标识生成所述初始注册完成消息,并将所述初始注册完成消息发送至所述基站,以供所述基站将所述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转发至所述终端之后,所述接入方法还包括:
保存所述初始终端标识与所述通信标识的映射关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
第一连接模块,被配置为与共享运营商的接入功能实体建立连接;
第一选取模块,被配置为在基于共享频段接收终端发送的初始注册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初始注册请求中的运营商标识从所述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归属接入功能实体,以供所述归属接入功能实体对所述终端进行初始注册鉴权,其中,所述共享频段为所述共享运营商之间约定的可供终端同时接入的工作频段;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归属接入功能实体返回的初始注册完成消息,其中,所述初始注册完成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通信标识,且所述通信标识是在所述终端通过初始注册鉴权的情况下所述归属接入功能实体为所述终端生成的标识;
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转发至所述终端;
第二选取模块,被配置为在基于所述共享频段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注册请求中的通信标识从所述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目标接入功能实体;
第二连接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目标接入功能实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接入功能实体,该接入功能实体包括:
第三连接模块,被配置为与基站建立连接;
鉴权模块,被配置为对终端进行初始注册鉴权,其中,对终端的初始注册鉴权操作是在所述基站基于共享频率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初始注册请求,且根据所述初始注册请求中的运营商标识确定当前接入功能实体为所述终端的归属接入功能实体的情况下,由当前接入功能实体发起的操作,所述共享频段为所述共享运营商之间约定的可供终端同时接入的工作频段;
生成模块,被配置为生成初始注册完成消息;
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发送所述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至所述基站,以供所述基站将所述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转发至所述终端;
第四连接模块,被配置为依据所述基站与终端建立连接,其中,当前接入功能实体为所述终端的目标接入功能实体,所述目标接入功能实体为所述基站依据注册请求中的通信标识从与所述基站连接的共享运营商的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的功能实体,所述注册请求为所述终端基于共享频段发送至所述基站的请求,所述共享频段为所述共享运营商之间约定的可供终端同时接入的工作频段。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接入方法,共享运营商之间约定供终端同时接入的共享频段,基站配置该共享频段作为工作频段,并与各个共享运营商的接入功能实体建立连接,当基于共享频段接收终端发送的初始注册请求之后,基站根据初始注册请求中的运营商标识选取归属接入功能实体,由归属接入功能实体为终端进行初始注册鉴权,并在终端通过初始注册鉴权之后,为终端生成通信标识,并基于通信标识生成初始注册完成消息,由基站将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转发至终端,当基于共享频段接收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之后,基站根据注册请求中的通信标识选取目标接入功能实体,并将终端接入该目标接入功能实体,使得基站同一时间可以为不同运营商的终端提供接入服务,提高了基站的资源利用率,同时还可降低运营商的基站建设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组成方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接入功能实体的组成方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接入系统的组成方框图。
在附图中:
500:基站 501:第一连接模块
502:第一选取模块 503:接收模块
504:第一发送模块 505:第二选取模块
506:第二连接模块 600:接入功能实体
601:第三连接模块 602:鉴权模块
603:生成模块 604:第二发送模块
605:第四连接模块 700:接入系统
701:第一终端 702:第二终端
703:基站 704:第一接入功能实体
705:第二接入功能实体 706:第三接入功能实体
707:第一核心网 708:第二核心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接入方法。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接入方法的流程图,该接入方法可应用于基站。如图1所示,该接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与共享运营商的接入功能实体建立连接。
其中,共享运营商是指具有共享接入基站需求的运营商,接入功能实体为具备接入功能的实体(例如,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Function,AMF)实体和/或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实体、或者移动管理节点功能(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实体)。当前技术方案中,基站通常被配置为只能为一个运营商提供服务,运营商的基站建设成本较高,基站的资源没有得以有效地利用。在本实施例中,共享运营商之间可以同时使用一个基站,即一个基站可以同时为多个运营商提供服务,这将有效降低运营商的基站建设成本,同时还能提高基站的资源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为实现共享运营商的终端的接入功能,与共享运营商的接入功能实体建立连接。其中,共享运营商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基站与接入功能实体的连接方式包括有线连接方式和无线连接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技术人员可根据具体需求设置基站与接入功能实体的连接方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基站在与共享运营商的接入功能实体建立连接之前,还需将共享频段配置为工作频段,其中,共享频段为共享运营商之间预先约定的可供终端同时接入基站的工作频段。
步骤S102,在基于共享频段接收终端发送的初始注册请求的情况下,根据初始注册请求中的运营商标识从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归属接入功能实体,以供归属接入功能实体对终端进行初始注册鉴权。
其中,共享频段为共享运营商之间约定的可供终端同时接入的工作频段。
步骤S103,接收归属接入功能实体返回的初始注册完成消息,并将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转发至终端。
其中,初始注册完成消息包括终端的通信标识,且通信标识是在终端通过初始注册鉴权的情况下归属接入功能实体为终端生成的标识。
步骤S104,在基于共享频段接收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注册请求中的通信标识从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目标接入功能实体。
其中,共享频段为共享运营商之间约定的可供终端同时接入的工作频段。当基站基于共享频段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时,即获知该注册请求为共享运营商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请求,基站需要从多个共享运营商的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与终端匹配的接入功能实体,其中,与终端匹配的接入功能实体即目标接入功能实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5G全球唯一临时终端标识(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Identity,5G-GUTI)作为终端的通信标识。在基于共享频段接收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的情况下,基站首先根据全球唯一临时终端标识确定目标实体标识,再根据目标实体标识,从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目标接入功能实体。其中,5G-GUTI=<GUAMI><5G-TMSI>,GUAMI是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的标识,即目标实体标识,5G临时标识符(5G-Temporary MobileSubscriber Identity,5G-TMSI)可以用来标识终端,其是5G-GUTI的缩短形式,在实际应用中,使用5G-TMSI代替5G-GUTI可以使空口信令消息更小,从而提升空口效率。
例如,基站基于共享频段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从注册请求中获取5G-GUTI,并从5G-GUTI中获取GUAMI,并确定基站接入的所有接入功能实体中,实体标识与GUAMI相同的接入功能实体,将该接入功能实体作为目标接入功能实体。
步骤S105,将终端接入目标接入功能实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确定目标接入功能实体之后,将终端接入目标接入功能实体。
需要说明的是,在终端接入目标接入功能实体之后,目标接入功能实体可以通过鉴权功能实体对终端进行注册鉴权等操作,并在注册鉴权通过之后进行终端的接入,相应的技术方案与当前的注册鉴权方法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公开的接入方法,共享运营商之间约定供终端同时接入的共享频段,基站配置该共享频段作为工作频段,并与各个共享运营商的接入功能实体建立连接,当基于共享频段接收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之后,基站根据注册请求中的通信标识选取目标接入功能实体,并将终端接入该目标接入功能实体,使得基站同一时间可以为不同运营商的终端提供接入服务,提高了基站的资源利用率,同时还可降低运营商的基站建设成本。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接入方法的流程图,该接入方法可应用于基站。如图2所示,该接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与共享运营商的接入功能实体建立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201与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步骤S101的内容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202,基于共享频段接收终端发送的初始注册请求。
其中,初始注册请求包括运营商标识和加密终端标识。初始注册请求是终端首次接入时发起的请求,初始注册请求中的运营商标识可以使基站获知终端的归属运营商。
步骤S203,根据运营商标识从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终端的归属接入功能实体。
其中,归属接入功能实体为接入功能实体中终端的归属运营商对应的功能实体。
在终端发起初始注册时,终端的初始注册请求中不包含GUAMI等能够确定接入功能实体的信息,因此,基站将从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终端的归属接入功能实体以进行后续操作。
具体地,对于终端的初始注册请求,由于终端没有被连接接入功能实体的历史,因此,终端当前并没有被接入功能实体分配5G-GUTI。基于此,基站从终端的归属运营商对应的接入功能实体中任意选取一个作为终端的归属接入功能实体。
步骤S204,将加密终端标识发送至归属接入功能实体,以供归属接入功能实体基于加密终端标识对终端进行初始注册鉴权。
其中,加密终端标识是终端根据椭圆曲线加密机制对初始终端标识进行加密获得的加密标识。例如,初始终端标识为用户永久标识符(Subscription PermanentIdentifier,SUPI),终端根据HN Public Key(椭圆曲线加密公钥)对SUPI进行加密,获得用户隐藏标识符(Subscription Concealed Identifier,SUCI)作为加密终端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将加密终端标识发送至归属接入功能实体,归属接入功能实体接收加密终端标识,并根据加密终端标识对终端进行初始注册鉴权。其中,初始注册鉴权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205,接收归属接入功能实体返回的初始注册完成消息。
其中,初始注册完成消息包括终端的通信标识,且通信标识是在终端通过初始注册鉴权的情况下归属接入功能实体为终端生成的标识。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标识为5G-GUTI。
步骤S206,将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转发至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将归属接入功能实体返回的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转发至终端,至此,终端的初始注册过程完成。
步骤S207,在基于共享频段接收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注册请求中的通信标识从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目标接入功能实体。
步骤S208,将终端接入目标接入功能实体。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207~S208与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步骤S104~S105的内容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接入方法的流程图,该接入方法可应用于接入功能实体。如图3所示,该接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与基站建立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共享接入功能,共享运营商的接入功能实体与基站建立连接。其中,共享运营商是指具有共享接入基站需求的运营商。共享运营商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基站与接入功能实体的连接方式包括有线连接方式和无线连接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技术人员可根据具体需求设置基站与接入功能实体的连接方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基站在与共享运营商的接入功能实体建立连接之前,还需将共享频段配置为工作频段,其中,共享频段为共享运营商之间预先约定的可供终端同时接入基站的工作频段。
步骤S302,对终端进行初始注册鉴权。
其中,对终端的初始注册鉴权操作是在基站基于共享频率接收到终端发送的初始注册请求,且根据初始注册请求中的运营商标识确定当前接入功能实体为终端的归属接入功能实体的情况下,由当前接入功能实体发起的操作,共享频段为共享运营商之间约定的可供终端同时接入的工作频段。
步骤S303,生成并发送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至基站,以供基站将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转发至终端。
步骤S304,依据基站与终端建立连接。
其中,当前接入功能实体为终端的目标接入功能实体,目标接入功能实体为基站依据注册请求中的通信标识从与基站连接的共享运营商的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的功能实体,注册请求为终端基于共享频段发送至基站的请求,共享频段为共享运营商之间约定的可供终端同时接入的工作频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在基于共享频段接收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注册请求中的通信标识从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目标接入功能实体,并与目标接入功能实体建立连接。
在一些具体实现中,采用5G-GUTI作为终端的通信标识。其中,5G-GUTI=<GUAMI><5G-TMSI>,GUAMI是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的标识,即目标实体标识,5G-TMSI是临时标识符,可以用来标识终端,它是5G-GUTI的缩短形式。在实际应用中,使用5G-TMSI代替5G-GUTI可以使空口信令消息更小,从而提升空口效率。具体地,基站基于共享频段接收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之后,从注册请求中获取5G-GUTI,并从5G-GUTI中获取GUAMI,确定基站接入的接入功能实体中,实体标识与GUAMI相同的接入功能实体,将该接入功能实体(即当前接入功能实体)作为目标接入功能实体。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接入方法的流程图,该接入方法可应用于接入功能实体。如图4所示,该接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与基站建立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401与本申请实施例三中步骤S301的内容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402,接收基站发送的加密终端标识。
其中,加密终端标识为终端发送至基站的初始注册请求中携带的信息,当前接入功能实体为基站根据初始注册请求中的运营商标识从基站连接的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的终端的归属接入功能实体,归属接入功能实体为接入功能实体中终端的归属运营商对应的功能实体,初始注册请求为终端基于共享频段发送至基站的请求。
步骤S403,对加密终端标识进行解密,获得终端的初始终端标识。
其中,加密终端标识是终端根据椭圆曲线加密机制对初始终端标识进行加密获得的加密标识。例如,初始终端标识为SUPI,终端根据HN Public Key对SUPI进行加密,获得SUCI作为加密终端标识。对加密终端标识进行解密是加密初始终端标识的逆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功能实体将加密终端标识发送至鉴权服务功能实体(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AUSF),由AUSF通过统一数据管理功能(Unified DataManagement,UDM)实现对加密终端标识的解密操作。
步骤S404,基于初始终端标识对终端进行初始注册鉴权。
在一些实施例中,AUSF将SUCI发送至UDM,UDM对SUCI进行解密,获得SUPI,并基于SUPI选择相应的鉴权算法完成对终端的初始注册鉴权。
步骤S405,在终端通过初始注册鉴权的情况下,为终端生成通信标识。
其中,通信标识为5G-GUTI。
步骤S406,基于通信标识生成初始注册完成消息,并将初始注册完成消息发送至基站,以供基站将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转发至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归属接入功能实体基于通信标识生成初始注册完成消息,并将初始注册完成消息发送至基站,再由基站转发至终端。至此,终端的初始注册过程完成。
步骤S407,依据基站与终端建立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407与本申请实施例三中步骤S304的内容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括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组成方框图。如图5所示,基站500包括:
第一连接模块501,被配置为与共享运营商的接入功能实体建立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为实现共享运营商的终端的接入功能,通过第一连接模块501与共享运营商的接入功能实体建立连接。其中,共享运营商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基站与接入功能实体的连接方式包括有线连接方式和无线连接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技术人员可根据具体需求设置基站与接入功能实体的连接方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基站在与共享运营商的接入功能实体建立连接之前,还需将共享频段配置为工作频段,其中,共享频段为共享运营商之间预先约定的可供终端同时接入基站的工作频段。
第一选取模块502,被配置为在基于共享频段接收终端发送的初始注册请求的情况下,根据初始注册请求中的运营商标识从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归属接入功能实体,以供归属接入功能实体对终端进行初始注册鉴权。
其中,共享频段为共享运营商之间约定的可供终端同时接入的工作频段。
接收模块503,被配置为接收归属接入功能实体返回的初始注册完成消息。
其中,初始注册完成消息包括终端的通信标识,且通信标识是在终端通过初始注册鉴权的情况下归属接入功能实体为终端生成的标识。
第一发送模块504,被配置为将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转发至终端。
第二选取模块505,被配置为在基于共享频段接收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注册请求中的通信标识从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目标接入功能实体。
其中,共享频段为共享运营商之间约定的可供终端同时接入的工作频段。当基站基于共享频段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时,即获知该注册请求为共享运营商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请求,基站需要从多个共享运营商的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与终端匹配的接入功能实体,其中,与终端匹配的接入功能实体即目标接入功能实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5G-GUTI作为终端的通信标识。在基于共享频段接收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的情况下,基站通过第二选取模块505,首先根据5G-GUTI确定目标实体标识,再根据目标实体标识,从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目标接入功能实体。
第二连接模块506,被配置为将终端接入目标接入功能实体。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接入功能实体。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接入功能实体的组成方框图。如图6所示,接入功能实体600包括:
第三连接模块601,被配置为与基站建立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共享接入功能,共享运营商的接入功能实体通过第三连接模块601与基站建立连接。其中,共享运营商是指具有共享接入基站需求的运营商。共享运营商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基站与接入功能实体的连接方式包括有线连接方式和无线连接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技术人员可根据具体需求设置基站与接入功能实体的连接方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鉴权模块602,被配置为对终端进行初始注册鉴权。
其中,对终端的初始注册鉴权操作是在基站基于共享频率接收到终端发送的初始注册请求,且根据初始注册请求中的运营商标识确定当前接入功能实体为终端的归属接入功能实体的情况下,由当前接入功能实体发起的操作,共享频段为共享运营商之间约定的可供终端同时接入的工作频段。
生成模块603,被配置为生成初始注册完成消息。
第二发送模块604,被配置为发送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至基站,以供基站将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转发至终端。
第四连接模块605,被配置为依据基站与终端建立连接。
其中,当前接入功能实体为终端的目标接入功能实体,目标接入功能实体为基站依据注册请求中的通信标识从与基站连接的共享运营商的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的功能实体,注册请求为终端基于共享频段发送至基站的请求,共享频段为共享运营商之间约定的可供终端同时接入的工作频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在基于共享频段接收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注册请求中的通信标识从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目标接入功能实体,并通过第四连接模块605与目标接入功能实体建立连接。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接入系统。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接入系统的组成方框图。如图7所示,接入系统700包括:第一终端701、第二终端702、基站703、第一接入功能实体704、第二接入功能实体705、第三接入功能实体706、第一核心网707和第二核心网708。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701的归属运营商为第一运营商,第一接入功能实体704、第三接入功能实体706与第一核心网707归属于第一运营商的管理范围。第二终端702的归属运营商为第二运营商,第二接入功能实体705与第二核心网708归属于第二运营商的管理范围。其中,第一运营商和第二运营商为共享运营商,两者预先约定共享频段,且基站703预先配置该共享频段作为工作频段。
针对第一终端701,当第一终端701基于共享频段向基站703发送初始注册请求之后,基站703根据初始注册请求中携带的运营商标识(即第一运营商的标识),从第一接入功能实体704和第三接入功能实体706中任意选取一个作为第一终端701的归属接入功能实体,并由选取的归属接入功能实体对第一终端701进行初始注册鉴权。在第一终端701完成初始注册之后,当第一终端701基于共享频段向基站703发送注册请求时,基站703根据注册请求中携带的通信标识获取目标实体标识,并根据目标实体标识,从第一接入功能实体704与第三接入功能实体706中选取与该目标实体标识一致的功能实体作为目标接入功能实体,并将第一终端701与目标接入功能实体建立连接,从而将第一终端701接入第一核心网707。
针对第二终端702,当第二终端702基于共享频段向基站703发送初始注册请求之后,基站703根据初始注册请求中携带的运营商标识(即第二运营商的标识),选取第二接入功能实体705作为对第二终端702进行初始注册鉴权的功能实体(基于接入的第二运营商的接入功能实体只有第二接入功能实体705,因此基站703根据第二运营商的标识直接选取第二接入功能实体705作为第二终端702的归属接入功能实体)。在第二终端702完成初始注册之后,当第二终端702基于共享频段向基站703发送注册请求时,基站703根据注册请求中携带的通信标识获取目标实体标识,并根据目标实体标识选取第二接入功能实体705作为目标接入功能实体(基于接入的第二运营商的接入功能实体只有第二接入功能实体705,第二终端702的通信标识为第二接入功能实体705分配的标识,因此,基站703根据第二运营商的标识直接选取第二接入功能实体705作为第二终端702的目标接入功能实体),将第二终端702与第二接入功能实体705建立连接,从而将第二终端702接入第二核心网708。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共享运营商的接入功能实体建立连接;
在基于共享频段接收终端发送的初始注册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初始注册请求中的运营商标识从所述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归属接入功能实体,以供所述归属接入功能实体对所述终端进行初始注册鉴权,其中,所述共享频段为所述共享运营商之间约定的可供终端同时接入的工作频段;
接收所述归属接入功能实体返回的初始注册完成消息,并将所述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转发至所述终端,其中,所述初始注册完成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通信标识,且所述通信标识是在所述终端通过初始注册鉴权的情况下所述归属接入功能实体为所述终端生成的标识;
在基于所述共享频段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注册请求中的通信标识从所述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目标接入功能实体;
将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目标接入功能实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共享运营商的接入功能实体建立连接之前,还包括:
配置所述共享频段作为工作频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基于共享频段接收终端发送的初始注册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初始注册请求中的运营商标识从所述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归属接入功能实体,以供所述归属接入功能实体对所述终端进行初始注册鉴权,包括:
基于所述共享频段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初始注册请求,其中,所述初始注册请求包括所述运营商标识和加密终端标识;
根据所述运营商标识从所述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所述终端的归属接入功能实体,其中,所述归属接入功能实体为所述接入功能实体中所述终端的归属运营商对应的功能实体;
将所述加密终端标识发送至所述归属接入功能实体,以供所述归属接入功能实体基于所述加密终端标识对所述终端进行初始注册鉴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终端标识是所述终端根据椭圆曲线加密机制对初始终端标识进行加密获得的加密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标识为全球唯一临时终端标识;
所述在基于共享频段接收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注册请求中的通信标识从所述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目标接入功能实体,包括:
根据所述全球唯一临时终端标识确定目标实体标识;
根据所述目标实体标识,从所述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所述目标接入功能实体。
6.一种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基站建立连接;
对终端进行初始注册鉴权,其中,对终端的初始注册鉴权操作是在所述基站基于共享频率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初始注册请求,且根据所述初始注册请求中的运营商标识确定当前接入功能实体为所述终端的归属接入功能实体的情况下,由当前接入功能实体发起的操作,所述共享频段为所述共享运营商之间约定的可供终端同时接入的工作频段;
生成并发送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至所述基站,以供所述基站将所述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转发至所述终端;
依据所述基站与终端建立连接,其中,当前接入功能实体为所述终端的目标接入功能实体,所述目标接入功能实体为所述基站依据注册请求中的通信标识从与所述基站连接的共享运营商的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的功能实体,所述注册请求为所述终端基于共享频段发送至所述基站的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终端进行初始注册鉴权,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加密终端标识,其中,所述加密终端标识为所述终端发送至所述基站的初始注册请求中携带的信息,所述当前接入功能实体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初始注册请求中的运营商标识从所述基站连接的所述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的所述终端的归属接入功能实体,所述归属接入功能实体为所述接入功能实体中所述终端的归属运营商对应的功能实体,所述初始注册请求为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共享频段发送至所述基站的请求;
对所述加密终端标识进行解密,获得所述终端的初始终端标识;
基于所述初始终端标识对所述终端进行初始注册鉴权;
在所述终端通过初始注册鉴权的情况下,为所述终端生成通信标识;
所述生成并发送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至所述基站,以供所述基站将所述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转发至所述终端,包括:
基于所述通信标识生成所述初始注册完成消息,并将所述初始注册完成消息发送至所述基站,以供所述基站将所述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转发至所述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通信标识生成所述初始注册完成消息,并将所述初始注册完成消息发送至所述基站,以供所述基站将所述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转发至所述终端之后,还包括:
保存所述初始终端标识与所述通信标识的映射关系。
9.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模块,被配置为与共享运营商的接入功能实体建立连接;
第一选取模块,被配置为在基于共享频段接收终端发送的初始注册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初始注册请求中的运营商标识从所述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归属接入功能实体,以供所述归属接入功能实体对所述终端进行初始注册鉴权,其中,所述共享频段为所述共享运营商之间约定的可供终端同时接入的工作频段;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归属接入功能实体返回的初始注册完成消息,其中,所述初始注册完成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通信标识,且所述通信标识是在所述终端通过初始注册鉴权的情况下所述归属接入功能实体为所述终端生成的标识;
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转发至所述终端;
第二选取模块,被配置为在基于所述共享频段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注册请求中的通信标识从所述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目标接入功能实体;
第二连接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目标接入功能实体。
10.一种接入功能实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连接模块,被配置为与基站建立连接;
鉴权模块,被配置为对终端进行初始注册鉴权,其中,对终端的初始注册鉴权操作是在所述基站基于共享频率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初始注册请求,且根据所述初始注册请求中的运营商标识确定当前接入功能实体为所述终端的归属接入功能实体的情况下,由当前接入功能实体发起的操作,所述共享频段为所述共享运营商之间约定的可供终端同时接入的工作频段;
生成模块,被配置为生成初始注册完成消息;
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发送所述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至所述基站,以供所述基站将所述初始注册完成消息转发至所述终端;
第四连接模块,被配置为依据所述基站与终端建立连接,其中,当前接入功能实体为所述终端的目标接入功能实体,所述目标接入功能实体为所述基站依据注册请求中的通信标识从与所述基站连接的共享运营商的接入功能实体中选取的功能实体,所述注册请求为所述终端基于共享频段发送至所述基站的请求,所述共享频段为所述共享运营商之间约定的可供终端同时接入的工作频段。
CN202110982004.4A 2021-08-25 2021-08-25 接入方法、基站及接入功能实体 Active CN1137097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82004.4A CN113709719B (zh) 2021-08-25 2021-08-25 接入方法、基站及接入功能实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82004.4A CN113709719B (zh) 2021-08-25 2021-08-25 接入方法、基站及接入功能实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9719A true CN113709719A (zh) 2021-11-26
CN113709719B CN113709719B (zh) 2023-06-27

Family

ID=78654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82004.4A Active CN113709719B (zh) 2021-08-25 2021-08-25 接入方法、基站及接入功能实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09719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813686A1 (fr) * 2010-10-08 2012-04-12 Cassidian Sas Procede d'identification d'un reseau hote d'un terminal utilisateur parmi au moins deux reseaux formant une infrastructure de radiocommunications
CN104244376A (zh) * 2013-06-20 2014-12-24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td-lte系统中多核心网接入选择方法
CN105451359A (zh) * 2014-08-22 2016-03-30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05744655A (zh) * 2016-01-28 2016-07-06 昭文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多运营商的基站及通信方法
EP3100487A1 (en) * 2014-01-31 2016-12-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source allocation amongst parties sharing the same radio access network
WO2018232570A1 (zh) * 2017-06-19 2018-1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注册及会话建立的方法、终端和amf实体
WO2020060871A1 (en) * 2018-09-19 2020-03-26 Intel Corporation Protection of initial non-access stratum protocol message in 5g systems
CN111031586A (zh) * 2019-11-26 2020-04-17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通信基站共享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2312539A (zh) * 2019-07-30 2021-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选择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312401A (zh) * 2019-07-23 2021-02-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基站、共享基站的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813686A1 (fr) * 2010-10-08 2012-04-12 Cassidian Sas Procede d'identification d'un reseau hote d'un terminal utilisateur parmi au moins deux reseaux formant une infrastructure de radiocommunications
CN104244376A (zh) * 2013-06-20 2014-12-24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td-lte系统中多核心网接入选择方法
EP3100487A1 (en) * 2014-01-31 2016-12-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source allocation amongst parties sharing the same radio access network
CN105451359A (zh) * 2014-08-22 2016-03-30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05744655A (zh) * 2016-01-28 2016-07-06 昭文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多运营商的基站及通信方法
WO2018232570A1 (zh) * 2017-06-19 2018-1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注册及会话建立的方法、终端和amf实体
WO2020060871A1 (en) * 2018-09-19 2020-03-26 Intel Corporation Protection of initial non-access stratum protocol message in 5g systems
CN112312401A (zh) * 2019-07-23 2021-02-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基站、共享基站的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312539A (zh) * 2019-07-30 2021-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选择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031586A (zh) * 2019-11-26 2020-04-17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通信基站共享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9719B (zh)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7602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secure communication in a self-organizing network
US11172357B2 (en)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security with encrypted client device contexts
US11792720B2 (en) Network function instance selection
CN111669276B (zh) 一种网络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2058662B1 (ko) 서브네트워크들을 갖는 통신 네트워크 내에서의 통신을 위한 통신 시스템
US1180540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riving a profile for a target endpoint device
CN110035037B (zh) 安全认证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TW201703556A (zh) 網路安全架構
CN111050318B (zh) 终端信息的传递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09008627A2 (en) A method of establishing fast security association for handover between heterogeneous radio access networks
WO2012112085A1 (en) Wireless device, registration server and method for provisioning of wireless devices
CN108123783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008466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458109A (zh) 密钥获取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8476467B (zh) 用于经由通信网络来建立通信终端的通信连接的方法
EP356220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user plane anchor
CN105246022B (zh) D2d业务的授权方法及装置、归属近距离通信服务器
CN108243631A (zh) 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及设备
CN113709719B (zh) 接入方法、基站及接入功能实体
CN111328027B (zh) 报文传输方法
WO2023143022A1 (zh) 用于随机接入过程中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308864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5567923A (zh) 建立多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97473A (zh) 智能设备的配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