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06791B - 共享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共享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06791B
CN113706791B CN202111209083.1A CN202111209083A CN113706791B CN 113706791 B CN113706791 B CN 113706791B CN 202111209083 A CN202111209083 A CN 202111209083A CN 113706791 B CN113706791 B CN 1137067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t
controlle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
char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090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06791A (zh
Inventor
黄志彬
廖�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aobi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aobi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aobi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aobi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706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679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002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302010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06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67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7/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07F17/004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hiring of objects
    • G07F17/0057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hiring of objects for the hiring or rent of vehicles, e.g. cars, bicycles or wheelchair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7/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07F17/004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hiring of obj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30/00Systems supporting specific end-user applications in the sector of transportation
    • Y04S30/10Systems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 Y04S30/12Remote or cooperative charg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共享电动车,包括:电动车车体和共享充电宝装置;共享充电宝装置包括充电装置壳体、充电模块、控制器、通信模块和至少一个充电宝本体,充电装置壳体设置于电动车车体上,充电装置壳体内设置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用于将充电宝本体锁扣在插槽内;控制器与锁紧机构电连接,控制器与通信模块电连接,控制器用于通过通信模块接收服务器的控制指令,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服务器的解锁指令时,控制控制锁紧机构解锁,且控制器还用于在接收到上锁指令时,控制锁紧机构上锁。通过在共享电动车上设置共享充电宝装置,使得用户在户外可通过寻找共享电动车寻找到共享充电宝,使得用户的移动终端在户外充电更为方便,使得用户归还充电宝更为灵活。

Description

共享电动车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08月18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109471414、申请名称为“一种带共享充电宝的共享电动车”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共享电动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等电子设备,手机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子产品。当用户携带手机出门在外,但手机的电量低的时候,往往都会给用户带来很多的不便和烦恼,所以现在在很多商场和人员密集的地方都设置有共享充电宝租赁设备。但是除了在商场内,更多的人群是在商场外进行户外活动,而户外设置的充电宝租赁设备较少,且地点相对固定,用户需使用时存在较多不便。且现在的共享充电宝租赁设备体积都比较大也比较重,当需要移动共享充电宝租赁设备的时候,往往需要消耗很多的人力及物力。
申请号2019218127058的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后置隐藏式充电宝,其针对电动车行驶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电量用完的情况而专门设计一款辅助为电动车进行充电的辅助电池。该隐藏式充电宝的设计虽然能对电动车进行续航充电,但其续航效果有限,对电池容量要求较高,其续航效果与增加的电池成本成正比。且该辅助电池的设计只专门针对电动车蓄电池进行充电,并不能对用户手机等移动端进行充电,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共享电动车。
一种共享电动车,包括:电动车车体和共享充电宝装置;
所述共享充电宝装置包括充电装置壳体、充电模块、控制器、通信模块和至少一个充电宝本体,所述充电装置壳体设置于所述电动车车体上,所述充电装置壳体开设有至少一个插槽,所述充电模块连接至少一充电接口,每一所述充电宝本体与一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
所述充电装置壳体内设置有锁紧机构,每一所述充电宝本体插设于一所述插槽内,所述锁紧机构用于将充电宝本体锁扣在所述插槽内,且所述锁紧机构在解锁时,使得所述充电宝本体能够从所述插槽内拔出;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锁紧机构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服务器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器的解锁指令时,控制控制所述锁紧机构解锁,且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接收到上锁指令时,控制所述锁紧机构上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器的所述上锁指令时,控制所述锁紧机构上锁。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插槽内设置有一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插槽内是否放置所述充电宝本体,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插槽内放置所述充电宝本体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上锁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红外检测模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与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的电位检测模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压力检测模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检测各所述充电宝本体的电量,当检测到所述充电宝本体的电量低于第一预设电量时,控制所述充电模块对所述充电宝本体充电,当检测到所述充电宝本体的电量高于第二预设电量时,控制所述充电模块停止对所述充电宝本体充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自助头套机,所述的自助头套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置头套储藏仓,所述机体的下部设置头套出口和围栏,所述围栏与所述头套出口相通,所述机体内位于储藏仓的下部设置头套倒出机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套倒出机构包括旋转电机和柱体,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柱体驱动连接,所述柱体的远离所述旋转电机的一端的侧面开设有槽孔,所述柱体转动设置于所述头套储藏仓内,且所述柱体的远离所述旋转电机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头套出口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插槽内设置有一紫外灯模块,所述紫外灯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共享电动车的电动车车体上设置共享充电宝装置,使得用户在户外可通过寻找共享电动车寻找到共享充电宝,使得用户的移动终端在户外充电更为方便,且使得用户使用充电宝充电以及归还充电宝更为灵活。并且,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连接服务器,对电动车车体上的控制器发送指令,以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拿取充电宝本体,并且,通过锁紧机构对充电宝本体的锁紧,避免了非法盗取充电宝本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共享电动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共享电动车的共享充电宝装置的元件逻辑连接原理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自助头套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的自助头套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共享电动车10,包括:电动车车体100和共享充电宝装置200;所述共享充电宝装置200包括充电装置壳体210、充电模块(图未示)、控制器310通信模块320和至少一个充电宝本体220,所述充电装置壳体210设置于所述电动车车体100上,所述充电装置壳体210开设有至少一个插槽211,所述充电模块连接至少一充电接口,每一所述充电宝本体220与一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
所述充电装置壳体210内设置有锁紧机构(图未示),每一所述充电宝本体220插设于一所述插槽211内,所述锁紧机构用于将充电宝本体220锁扣在所述插槽211内,且所述锁紧机构在解锁时,使得所述充电宝本体220能够从所述插槽211内拔出。
所述控制器310与所述锁紧机构电连接,所述控制器310与所述通信模块320电连接,所述通信模块320用于与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310用于通过所述通信模块320接收所述服务器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器310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器的解锁指令时,控制控制所述锁紧机构解锁,且所述控制器310还用于在接收到上锁指令时,控制所述锁紧机构上锁。
本实施例中,充电宝也可以称为行动电源、行动充电器,是一种个人可随身携带,自身能储备电能,为手持式移动设备等消费电子设备充电的便携充电器。该电动车车体100可采用现有的电动车实现,并且该电动车为共享电动车10,比如,该共享电动车10通过扫码解锁,使得用户能够通过移动终端扫码使用该电动车车体100。
充电装置壳体210固定设置于电动车车体100上,固定的方式可以是螺接、焊接、卡接的。一个实施例中,充电装置壳体210的材质为塑料,充电装置壳体210通过螺钉与电动车车体100连接,一个实施例中,充电装置壳体210设置有金属连接部,金属连接部与电动车车体100焊接,使得共享充电宝装置200能够稳固地固定在电动车车体100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310与所述锁紧机构330电连接,所述控制器310用于控制所述锁紧机构330上锁或者控制所述锁紧机构330解锁。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310用于在接收到服务器的解锁指令,响应该解锁指令,控制锁紧机构330解锁,以使得充电宝本体220能够从插槽211中取出,在接收到上锁指令时,控制锁紧机构330上锁,以使得插槽211内的充电宝本体220被锁紧,避免非授权取出。应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解锁指令由服务器通过通信模块320下发至控制器310,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连接至服务器,比如,移动终端扫描电动车车体100上的二维码连接服务器,向服务器发出解锁请求,使得服务器接收到解锁请求后向控制器310发送解锁指令。此外,该上锁指令可以由服务器下发至控制器310,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触发。
为了实现对锁紧机构的解锁的控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器的所述上锁指令时,控制所述锁紧机构上锁。本实施例中,上锁指令由服务器接收移动终端的上锁请求生成,服务器响应该上锁请求,向控制器310发送上锁指令。这样,使得用户在归还充电宝本体220时,能够通过移动终端控制锁紧机构将充电宝本体锁紧。比如,当用户将充电宝本体220插入插槽211内后,用户在移动终端上点击归还充电宝,移动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归还请求,该归还请求携带上锁请求信息和结算请求信息,服务器响应该归还请求,对充电宝的租赁进行结算,并且向控制器发送上锁指令,使得充电宝本体220能够锁紧,避免被非法盗取。
本实施例中,通信模块320用于与服务器通信,以使得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与共享充电宝装置200通信,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310通过所述通信模块320与服务器通信连接。本实施例中,通信模块320包括4G移动通信模块320、5G移动通信模块320、蓝牙模块中的至少一种,这样,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连接服务器,从而连接该通信模块320,向通信模块320发送控制指令,以使得控制器310响应控制指令,控制锁紧机构上锁或者解锁。
本实施例中,充电模块通过充电接口对充电宝本体220充电,该充电接口设置于插槽211内,这样,当充电宝本体220插入至插槽211内时,充电宝本体220能够与充电接口连接,从而实现充电宝本体220的充电。一个实施例中,该充电接口为USB(Universal 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该充电接口为USB接口的公接口,该充电宝本体220上设置有USB接口的母接口,这样,使得USB接口能够插入至充电宝本体220的母接口,使得充电模块能够为充电宝本体220充电。当使用过后的充电宝本体220或者亏电状态的充电宝本体220插入插槽211内后,充电模块为充电宝本体220充电,使得用户无需将充电宝本体220接入其他设备进行充电。
本实施例中,共享充电宝装置200内设置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用于将充电宝本体220锁紧在插槽211内,避免用户在非授权的情况下将充电宝本体220拔出,当用户获得授权后,锁紧机构解锁打开,使得充电宝本体220能够从所述插槽211内拔出,供用户使用。值得一提的是,该锁紧机构的实现原理可采用现有共享充电宝内的锁紧结构的原理实现,其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获知的技术,本实施例中对此不累赘描述。
值得一提的是,本申请中,旨在提供一种在共享电动车10的电动车车体100上设置共享充电宝装置200的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固定的共享充电宝装置200,本申请中共享充电宝装置200能够随着电动车车体100的运动而运动,并且使得共享充电宝装置200能够随着电动车车体100分布于户外,使得用户在户外可通过寻找共享电动车10寻找到共享充电宝,使得用户的移动终端在户外充电更为方便,且使得用户使用充电宝充电以及归还充电宝更为灵活。并且,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连接服务器,对电动车车体上的控制器发送指令,以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拿取充电宝本体,并且,通过锁紧机构对充电宝本体的锁紧,避免了非法盗取充电宝本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每一所述插槽内设置有一检测模块340,所述检测模块340用于检测所述插槽内是否放置所述充电宝本体,当所述检测模块340检测到所述插槽内放置所述充电宝本体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上锁指令。本实施例中,通过检测模块340的检测,能够实现对插槽内是否归还充电宝本体的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红外检测模块。本实施例中,通过红外信号,能够检测到插槽内是否放置充电宝本体。
为了实现通过红外信号检测插槽内是否放置充电宝本体,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红外检测模块包括红外发射单元和红外接收单元,所述红外发射单元和所述红外接收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插槽的两侧,所述红外发射单元用于向所述红外接收单元发射红外信号,所述红外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红外信号被遮挡且无法被所述红外接收单元接收时,生成所述上锁指令。
本实施例中,红外发射单元向红外接收单元发射红外信号,当插槽内的充电宝本体被取出后,红外接收单元接收到红外发射单元的红外信号,则判定插槽内的充电宝本体被取出;当插槽内的充电宝本体被放回后,红外信号被充电宝本体遮挡,红外接收单元无法接收到红外发射单元的红外信号,则判定插槽内的充电宝本体被归还,则触发生成上锁指令,向控制器310发送上锁指令,使得控制器310控制锁紧机构上锁。
为了更为精确地检测插槽内的充电宝本体是否被归还,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与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的电位检测模块。当充电宝本体归还至插槽内时,充电宝本体与充电接口电连接,使得充电接口与充电宝本体导通,检测模块检测到充电接口导通后,确定充电宝本体被归还,则触发生成上锁指令,向控制器310发送上锁指令,使得控制器310控制锁紧机构上锁。
为了实现对插槽内是否放置充电宝本体的检测,以判定充电宝本体是否归还,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压力检测模块。本实施例中,压力检测模块设置于插槽的底部,这样,当充电宝本体归还后,充电宝本体在插槽内对底部的压力检测模块施压,使得判定该充电宝本体归还,触发上锁指令的生成,从而使得控制器310控制锁紧机构上锁。
为了及时对充电宝本体充电,并且避免消耗过多的电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检测各所述充电宝本体的电量,当检测到所述充电宝本体的电量低于第一预设电量时,控制所述充电模块对所述充电宝本体充电,当检测到所述充电宝本体的电量高于第二预设电量时,控制所述充电模块停止对所述充电宝本体充电。
本实施例中,通过检测充电宝本体的电量,使得在充电宝本体的电量较低时,能够及时对充电宝本体充电,比如,在充电宝本体归还后,可以及时、自动地对充电宝本体充电,而在充电宝本体的电量较高时,能够停止对充电宝本体充电,避免消耗过多的电能,且避免持续对充电宝本体充电而导致的过热,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应该理解的是,该控制器控制充电模块对充电宝本体的充电,可通过对充电模块与充电宝本体之间连接的电路的导通的控制实现,比如,当检测到所述充电宝本体的电量低于第一预设电量时,控制所述充电模块与所述充电宝本体之间的电路导通,使得充电模块对充电宝本体充电,当检测到所述充电宝本体的电量高于第二预设电量时,控制充电模块与充电宝本体之间的电路断开,使得所述充电模块停止对所述充电宝本体充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动车车体100内设置有定位模块。定位模块用于获取电动车车体100的当前位置。
应该理解的是,共享电动车10的电动车车体100内置定位模块,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上的APP(应用程序)查找到电动车车体100的位置,这样,用户在户外进行充电宝时,可通过移动终端上的APP查找电动车车体100的位置,从而找到共享充电宝装置200,并且当用户需要归还充电宝本体220时,也可通过移动终端上的APP查找电动车车体100的位置,使得用户在户外查找充电宝更为方便、灵活。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模块为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模块,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模块为北斗定位模块。通过该定位模块,用户可及时、准确地获取各共享电动车10的位置,从而快速地寻找到共享充电宝装置200。
应该理解的是,目前的共享充电宝存在着归还困难的问题,在人流量较大的共享充电宝设备上,往往由于归还的人较为集中,导致共享充电宝设备上的插槽往往都插满了充电宝,使得部分用户需要走较长距离才可以找到空闲的插槽,导致用户无法及时归还充电宝,以至于这部分用户需要为超时额外付费。为了避免用户无法及时归还充电宝本体,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用于检测当前充电装置壳体的插槽的占用率,在当前充电装置壳体的插槽的占用率大于预设占用率阈值时,通过通信模块向服务器发送占用率信息。本实施例中,插槽的占用率指的是当前充电装置壳体上插入的充电宝本体与插槽的数量之比,当充电装置壳体的插槽的占用率大于预设占用率阈值时,表明被占用的插槽数量较多,空闲插槽的数量较少,或者插槽已被全部占用,无空闲插槽。这样,当共享充电宝装置的充电宝本体的插槽被充电宝本体插满或者即将插满时,可通过向服务器发送占用率信息,使得后台工作人员能够获知该共享电动车上的插槽已无法满足用户归还充电宝,使得后台工作人员能够对共享电动车上的充电宝本体进行调配,以使得用户能够归还充电宝本体,避免了因为插槽插满了导致用户无法归还的情况。
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用于检测当前充电装置壳体的插槽的占用率,在当前充电装置壳体的插槽的占用率大于预设占用率阈值时,通过定位模块获取当前位置,在当前位置在预设位置范围内时,通过通信模块向服务器发送占用率信息。本实施例中,预设位置范围为人流量较多的位置,或者用户归还充电宝较为活跃的位置,预设位置范围由后台人员预先定义并设置,这样,在插槽的占用率大于预设占用率阈值时,还需要判定当前位置是否在预设位置范围内,这样,在当前位置在预设位置范围内时,表明共享电动车此时位于人流量较多的位置,或者用户归还充电宝较为活跃的位置,这样,向服务器发送占用率信息,使得后台人员能够及时对在预设位置范围内的,插槽占用率较高的共享电动车上的充电宝本体进行调配,从而有效避免了因为插槽插满了导致用户无法归还的情况。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共享电动车还还包括服务器,服务器用于获取共享电动车的通信模块上传占用率信息以及获取各共享电动车的位置信息,在充电装置壳体的插槽的占用率大于预设占用率阈值,且共享电动车的当前位置在预设位置范围内时,发出调配信号,以使得后台人员能够及时对在预设位置范围内的,插槽占用率较高的共享电动车上的充电宝本体进行调配,从而有效避免了因为插槽插满了导致用户无法归还的情况。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服务器用于获取共享电动车的通信模块上传占用率信息以及获取各共享电动车的位置信息,在充电装置壳体的插槽的占用率大于预设占用率阈值,且在预设位置范围内共享电动车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阈值时,发出调配信号,这样,能够在共享电动车大量聚集,并且充电插槽被大量占用后,能够以使得后台人员能够及时对这部分充电宝本体进行调配,从而有效避免了因为插槽插满了导致用户无法归还的情况。
应该理解的是,该锁紧机构的上锁和解锁,可由通过电信号控制,也可以通过机械结构控制,比如,锁紧机构设置有锁孔,锁孔用于插入钥匙,这样,用户可通过钥匙插入锁孔,对锁紧机构进行上锁和解锁。在一些实施例中,锁紧机构由共享充电宝装置200内置的控制器310控制,而在另外一些,锁紧机构也可以由电动车车体100的内置控制器310控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的壳体210上设置有识别码。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识别码为二维码,该二维码记录了服务器地址,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扫描该二维码,即可连接服务器,并且打开支付页面,对租用支付宝本体220进行支付,从而获得授权,控制器310通过通信模块320接收服务器的控制指令,控制锁紧机构解锁,从而使得充电宝本体220能够从插槽211中取出。
应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充电模块可以是单独的电源模块,能够单独为充电宝本体220供电,实现充电,并且该充电模块设置有电源接口或者电源线缆,通过电源线缆连接外部供电源,这样,在电动车车体100充电的过程中,充电模块可以通过电源接口或者电源线缆连接外部供电源,实现充电,使得共享电动车10在户外时,充电模块具有足够的电能对充电宝本体220充电。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充电模块可以包括电动车车体100的蓄电池,这样,可利用电动车车体100的蓄电池为充电宝本体220进行充电。
应该理解的是,由于共享电动车的大多数的使用场景为户外,不容易实施监管,并且缺乏摄像头的监控,因此,充电宝本体容易被非法盗取。为了进一步避免非法盗取充电宝本体,在一个实施例中,共享电动车还包括喇叭和/或报警蜂鸣器,所述喇叭和/或报警蜂鸣器设置于所述电动车车体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喇叭和/或报警蜂鸣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未接收到解锁指令时,检测到锁紧机构的故障信息或通过检测模块检测到插槽内不存在充电宝本体时,控制所述喇叭和/或所述报警蜂鸣器发出警报声音。
具体地,该喇叭为共享电动车上的喇叭,用于在行驶过程中,通过发出声音提醒路人。本实施例中,利用该喇叭作为共享充电宝装置的报警器,当检测到锁紧机构的故障信息或检测到插槽内不存在充电宝本体,并且未接收到来自于服务器或者合法的解锁指令时,表明锁紧机构遭到非法破坏,充电宝本体被非法取出,因此,利用该喇叭发出警报声音,以提醒周围的人员,存在充电宝本体盗窃的行为。该报警蜂鸣器为共享电动车自带的报警蜂鸣器,在一般情况下,用于在共享电动车遭到破坏或者盗窃时发出警报声音,本实施例中,利用该报警蜂鸣器作为共享充电宝装置的报警器,利用该报警蜂鸣器的声音,提醒围的人员,存在充电宝本体盗窃的行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未接收到解锁指令时,检测到锁紧机构的故障信息或通过检测模块检测到插槽内不存在充电宝本体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警报信息以及定位信息。这样后台管理人员能够在充电宝本体被盗时,能够快速获知充电宝本体被盗,并且能够获知充电宝本体被盗的地点,有利于快速定位盗窃人员。
为了实现对充电宝本体220的充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共享电动车10还包括电动车蓄电池,所述电动车蓄电池与所述充电模块电连接,所述电动车蓄电池用于对所述充电模块供电。
本实施例中,电动车蓄电池用于为充电模块供电,比如,该充电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电池模块用于在电动车蓄电池的供电下充电,并且电池模块用于为充电宝本体220充电,这样,该电池模块作为电能的存储载体,还能够对充电宝本体220进行充电。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充电模块包括变压模块,用于将电动车蓄电池的供电电压转换为充电宝本体220的充电电压,也就是说,充电模块本身不存储电能,而是实现变压,这样,同样可以利用电动车蓄电池对充电宝本体220充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电动车车体100包括前车架110、后车架120、踏板130和车座140,所述前车架110与所述踏板130的一端连接,所述后车架120与所述踏板13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车座140设置于所述后车架120上,所述前车架110与所述车座140之间间隔形成容置腔101,所述充电装置壳体210设置于所述前车架110、后车架120、踏板130和车座140中的任一个上。
本实施例中,前车架110和后车架120分别设置车轮150,驱动电机设置于后车架120,用于驱动后车架120上的车轮转动,前车架110设置有把手111,踏板130用于供用户的腿部放置。这样,用户乘坐在车座140上,手持把手,脚部放在踏板130上,即可驾驶电动车车体100。充电装置壳体210可以是设置在前车架110上,也可以是设置在后车架120上,也可以设置在踏板130上,或者设置在车座140上。
比如,为了使得共享充电宝装置200具有良好防水性能,一个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1,车座140包括座体141和坐垫142,座体141与后车架120连接,座体141开设有安装槽(图未示),坐垫142转动设置于在座体141上,并且活动封闭该安装槽,充电装置壳体210设置于安装槽内,这样,当坐垫142转动至将安装槽封闭时,能够有效避免共享充电宝装置200外露,使得共享充电宝装置200能够被遮挡,具有较佳的防水性能,并且,还能够有效防止共享充电宝装置200被破坏。此外,还能够合理利用车座140的空间,避免占用电动车车体100过多的空间。当需要取出充电宝本体220时,转动坐垫142,打开安装槽,使得共享充电宝装置200外露,即可取出充电宝本体220。应该理解的是,该坐垫142的转动打开,也可以通过用户二维码扫码授权实现,这样可以进一步保障共享充电宝装置200的安全,避免共享充电宝装置200被非授权使用。
为了便于充电宝本体220的取出和使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充电装置壳体210设置于所述前车架110朝向所述车座140的一面上。
本实施例中,充电装置壳体210连接于前车架110朝向所述车座140的一面,这样,用户乘坐在车座140上时,能够方便地拿去充电装置壳体210上的充电宝本体220,使得充电宝本体220的取出和放回更为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充电装置壳体210上的所述插槽211的数量为四个,这样,一个共享充电宝装置200可同时提供四个充电宝本体220。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壳体210上的所述插槽211的数量为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或者八个。本实施例中对此不限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壳体设置有防水外壳或防水护套。通过设置防水外壳或防水护套,在下雨时,能够有效避免雨水渗入至插槽内,避免充电宝本体以及充电模块的短路,在一个实施例中,防水外壳或防水护套活动罩设于插槽的外侧,这样,当需要保护插槽内的充电宝本体时,将防水外壳或防水护套罩设于插槽的外侧,能够有效避免雨水渗入至插槽内,当需要取出充电宝本体时,将防水外壳或防水护套从插槽的外侧移动,即可方便地取出充电宝本体。一个实施例中,防水外壳或防水护套转动设置于充电装置壳体上,且活动罩设于插槽的外侧,这样,使得防水外壳或防水护套的移动更为方便。
为了进一步防水,在一个实施例中,插槽的侧壁设置有防水筋条,防水筋条的材质为橡胶,充电宝本体插入至插槽时,充电宝本体的表面抵接于防水筋条,从而将插槽的入口处密封,在下雨时,能够有效避免雨水渗入至插槽内。
应该理解的是,由于共享充电宝装置200随着共享电动车在户外,容易遇上雨水,为了避免雨水渗入至插槽211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壳体210倾斜设置,各所述插槽211倾斜设置,各所述插槽211具有一槽口,各所述插槽211沿着所述插槽211的底部至所述插槽211的槽口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这样,即便雨水滴落至插槽211,能够有效避免进入插槽211的水沿着插槽211的侧壁流入插槽211内,滴落的雨水能够在重力作用下由插槽211的槽口排出,避免了雨水进入插槽211内,有效提高了安全性。
为了进一步避免雨水进入插槽211内,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插槽211的靠近所述槽口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引流孔,所述引流孔开设于所述插槽的靠近下方的一侧的侧壁,所述充电装置壳体内设置有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在所述充电装置壳体内由靠近所述槽口的一端至远离所述槽口的一端逐渐朝下倾斜,所述前车架设置有导流口,本实施例中,导流口设置于前车架的前方,便于将水排出至电动车车体的前方。所述引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引流孔连通,所述引流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导流口连通,这样,即便有雨水从防水筋条与充电宝本体之间渗入至插槽内,渗入的雨水也将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引流孔流入引流通道内,沿着引流通道流通至导流口排出,由于引流通道的倾斜向下,并且倾斜向下的方向与插槽倾斜向下的方向相反,使得引流通道能够沿着与插槽排水相反的方向将水排出,避免了积水在插槽内堆积。
为了使得插槽的槽口的积水能够汇流至引流孔,一个实施例中,插槽沿着四周侧壁开设有汇流槽,汇流槽与引流孔连通,汇流槽设置于防水筋条的一侧,且汇流槽设置于防水筋条背离槽口的一侧,这样,在插槽靠近防水筋条的位置环绕开设一汇流槽,使得积水能够沿着汇流槽汇聚在引流孔,从而使得积水能够顺利地沿着引流通道排出。
应该理解的是,即便防水筋条能够阻挡大部分的雨水,并且积水能够从插槽内排出,但依然可能存在部分水珠残留在插槽内,残留在引流通道内,为了将这部分残留的水珠清除,在一个实施例中,共享充电宝装置还包括加热片,各加热片设置于插槽的外侧,且环绕插槽设置,且加热片设置于引流通道的外侧,各所述加热片设置于所述充电装置壳体内,所述控制器与各所述加热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各所述加热片的通电,所述加热片在通电后发热,用于使得插槽、引流通道内的水珠得到加热,进而使得水珠蒸发在,从而有效消除插槽、引流通道内残留的水珠。
为了检测引流通道内的水珠,以触发控制器控制加热片通电,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流通道的靠近所述引流孔的底侧的一侧凹陷设置导通槽,导通槽的两侧的侧壁设置有导通片,两个所述导通片通过一拦截绳连接,导通片与检测电路电连接,检测电路与控制器电连接,这样,当引流孔内的水流入至引流通道后,将在重力作用下流入至导通槽,使得拦截绳将部分的水珠拦截,并且拦截绳在干燥状态下为绝缘体,拦截绳浸泡在水中,拦截绳和水珠分别与两个导通片连接,拦截绳和水珠形成导体,使得两个导通片电连接,从而使得检测电路检测到导通片导通,向控制器发送导通信号,检测电路向控制器发送导通信号表明此时引流通道中存在水珠、水流,因此,控制器响应该导通信号,控制加热片导通,使得加热片工作,对充电装置壳体内的各插槽、引流通道进行加热,从而使得插槽内、引流通道内无法充分排出的水珠,在加热的过程中蒸发,从而充分消除插槽内、引流通道内的残留的水珠。本实施例中,加热片为金属材质制成,比如,加热片为铜加热片,比如,加热片为铝合金加热片。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在控制加热片工作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加热片停止工作,这样,该加热片可以定时加热,避免加热过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在通过检测电路检测到两个导通片之间断开后,控制加热片停止工作,这样,使得在水珠蒸发后,加热片停止加热,避免加热过度。
本实施例中,该加热片的加热,不仅可以使得插槽内、引流通道内无法充分排出的水珠蒸发,还能够在低温天气下,对共享充电宝装置进行加热,使得共享充电宝能够在低温环境下高效对充电宝本体充电。
应该理解的是,在天气较为寒冷的环境中,充电宝本体内的电池在低温下充电效率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检测各充电宝本体的充电效率,当至少两个充电宝本体的充电效率低于预设充电效率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片开启。本实施例中,充电宝本体的充电效率可根据充电宝本体的当前电量以及预设时间后的电量计算得出,并且,由于在不同电量下,充电宝本体也具有不同的充电效率,因此,据此可计算得到充电宝本体的充电效率曲线,该控制器的存储模块存储了该充电效率曲线的数值,这样,可以对充电宝本体的充电效率进行检测,检测其在任意的电量区间内的充电效率是否低于预设充电效率阈值,该预设充电效率阈值为预先设置,针对不同电量区间可设置对应的预设充电效率阈值,当充电宝本体的充电效率低于该预设充电效率阈值,表明该充电宝本体可能存在因为低温环境而导致的充电效率低下,但也可能存在其他原因导致的充电宝本体的充电效率低下,因此,本实施例中,在两个以上的充电宝本体同时存在充电效率低下的情况,才判定充电宝本体是因为低温而导致的充电效率低下,从而排除了单个充电宝本体由于故障而导致的充电效率低下的情况。此外,通过检测各充电宝本体的效率来判定充电宝本体是否由于低温而导致充电效率低下,使得控制器无需借助于温度传感器来判定温度环境,从而有效降低了共享充电宝装置的成本。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加热片的加热,能够使得充电宝本体能够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充电,避免了低温而导致的充电效率低下或者无法充电的情况。
应该理解的是,出于道路安全以及交规规章制度的考虑,骑行电动车时需要佩戴头盔,现有的共享电动车有些会随车配置头盔以符合交规。但是因为共享电动车使用率高,不同的人群在穿戴同个头盔的情况下,卫生难以保障,会引起细菌交叉感染等问题。由于一般使用者并不会专门随身携带头套,出于安全卫生的考虑,会使部分使用者放弃佩戴头盔或者放弃使用共享电动车,前者存在安全隐患,后者则会影响共享电动车的市场占用率和普及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共享电动车10还包括自助头套机400,所述的自助头套机400包括机体410,所述机体410内设置头套储藏仓(图未示),所述机体410的下部设置头套出口401和围栏420,所述围栏420的内侧与所述头套出口401相通,所述机体410内位于储藏仓的下部设置头套倒出机构430。本实施例中,围栏420围绕机体410的外侧设置,围栏420围绕在头套出口401外侧设置,围栏420内侧形成置物槽421,置物槽421与头套出口401连通。
本实施例中,头套储藏仓用于收纳一次性头套460,头套储藏仓与头套出口401连通,头套倒出机构430用于将头套储藏仓内的一次性头套460倒出,具体地,一次性头套460堆积在头套储藏仓内,当位于最底层的一次性头套460被头套倒出机构430除送至头套出口401的外侧,进入围栏420内侧后,上方的一次性头套460将随之下落,而倒出至围栏420内侧的一次性头套460将可以被用户取出,并使用。用户将一次性头套460戴在头上,再佩戴头盔,可以避免不同的用户的头发和皮肤接触头盔的内侧,保障了用户的个人卫生。
为了使得头套储藏仓内的一次性头套460能够被倒出,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头套倒出机构430包括旋转电机(图未示)和柱体431,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柱体431驱动连接,所述柱体431的远离所述旋转电机的一端的侧面开设有槽孔432,所述柱体431转动设置于所述头套储藏仓内,且所述柱体431的远离所述旋转电机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头套出口401内。
本实施例中,旋转电机用于驱动柱体431转动,还能够驱动柱体431朝向头套出口401的外侧运动。如图3所示,旋转电机433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旋转电机433工作。本实施例中,槽孔432的大小与一个一次性头套460匹配,因此,槽孔432每次可以容纳一个一次性头套460,柱体431在旋转电机433的驱动下在头套储藏仓内转动,当槽孔432朝上时,位于最底层的一次性头套460落入槽孔432内,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取头套请求,服务器响应该取头套请求,向控制器发送倒出指令,控制器响应该倒出指令,控制旋转电机433转动180°,旋转电机433驱动柱体431转动,使得槽孔432转动至朝下,并且使得柱体431朝向头套出口401得到外侧运动,使得柱体431远离旋转电机433的一端伸出至头套出口401的外侧,这样,位于槽孔432内的一次性头套460则在重力作用下由头套出口401掉落至置物槽421内,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拿取掉落的一次性头套460。随后,控制器在旋转电机433工作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旋转电机433再次转动180°或者反向转动180°,使得槽孔432再次朝向,这样,头套储藏仓内剩余的位于最底层的一次性头套460将掉落在槽孔432内,为下一次出头套做准备。
为了便于用户拿取掉落的一次性头套460,在一个实施例中,置物槽的底部由靠近头套倒出机构430的一侧至远离头套倒出机构430的一侧逐渐向下倾斜,这样,当一次性头套460由头套出口401中掉落后,将沿着置物槽的底部逐渐滑落至外侧,便于用户的拿取。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插槽211内设置有一紫外灯模块,如图3所示,所述紫外灯模块350与所述控制器310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紫外灯模块350用于在通电后发出紫外光,紫外光用于对插槽211内的充电宝本体消毒杀菌,这样,通过对充电宝本体220进行消毒杀菌,能够有效将充电宝本体220上携带的细菌、病毒杀灭,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此外,控制器310用于在检测到插槽211内插入充电宝本体后,在第二预设时间后控制紫外灯模块350开启,控制紫外灯模块350在第三预设时间内工作,这样,控制器310仅在插槽由未放置充电宝本体至充电宝本体插入后才控制紫外灯模块350工作,避免了紫外灯模块350长时间的工作,并且能够及时对归还的充电宝本体进行消毒杀菌,有效降低了能耗,并且提高了实现安全性。本实施例中,实现对归还的充电宝本体消毒杀菌,并且对于充电宝本体的归还的检测,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方式、原理,本实施例中对此不累赘描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共享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车车体和共享充电宝装置;
所述共享充电宝装置包括充电装置壳体、充电模块、控制器、通信模块和至少一个充电宝本体,所述充电装置壳体设置于所述电动车车体上,所述充电装置壳体开设有至少一个插槽,所述充电模块连接至少一充电接口,每一所述充电宝本体与一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
所述充电装置壳体内设置有锁紧机构,每一所述充电宝本体插设于一所述插槽内,所述锁紧机构用于将充电宝本体锁扣在所述插槽内,且所述锁紧机构在解锁时,使得所述充电宝本体能够从所述插槽内拔出;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锁紧机构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服务器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器的解锁指令时,控制控制所述锁紧机构解锁,且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接收到上锁指令时,控制所述锁紧机构上锁;
所述充电装置壳体倾斜设置,各所述插槽具有一槽口,各所述插槽沿着所述插槽的底部至所述插槽的槽口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各所述插槽的靠近所述槽口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引流孔,所述引流孔开设于所述插槽的靠近下方的一侧的侧壁,所述充电装置壳体内设置有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在所述充电装置壳体内由靠近所述槽口的一端至远离所述槽口的一端逐渐朝下倾斜,前车架设置有导流口,所述引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引流孔连通,所述引流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导流口连通,所述插槽的侧壁设置有防水筋条,所述防水筋条的材质为橡胶,当所述充电宝本体插入至所述插槽时,所述充电宝本体的表面抵接于所述防水筋条;所述插槽沿着四周侧壁开设有汇流槽,所述汇流槽与所述引流孔连通,所述汇流槽设置于所述防水筋条的一侧,且所述汇流槽设置于所述防水筋条背离槽口的一侧;
共享充电宝装置还包括加热片,各加热片设置于插槽的外侧,且环绕插槽设置,且加热片设置于引流通道的外侧,各所述加热片设置于所述充电装置壳体内,所述控制器与各所述加热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各所述加热片的通电,所述加热片在通电后发热,
所述引流通道的靠近所述引流孔的底侧的一侧凹陷设置导通槽,所述导通槽的两侧的侧壁设置有导通片,两个所述导通片通过一拦截绳连接,所述导通片与检测电路电连接,所述检测电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拦截绳在干燥状态下为绝缘体,当引流孔内的水流入至引流通道后,将在重力作用下流入至导通槽,使得拦截绳将部分的水珠拦截,所述拦截绳浸泡在水中,所述拦截绳和水珠分别与两个导通片连接,所述拦截绳和水珠形成导体,使得两个所述导通片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器的所述上锁指令时,控制所述锁紧机构上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插槽内设置有一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插槽内是否放置所述充电宝本体,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插槽内放置所述充电宝本体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上锁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享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红外检测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共享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与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的电位检测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共享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压力检测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检测各所述充电宝本体的电量,当检测到所述充电宝本体的电量低于第一预设电量时,控制所述充电模块对所述充电宝本体充电,当检测到所述充电宝本体的电量高于第二预设电量时,控制所述充电模块停止对所述充电宝本体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中所述的共享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助头套机,所述的自助头套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置头套储藏仓,所述机体的下部设置头套出口和围栏,所述围栏与所述头套出口相通,所述机体内位于储藏仓的下部设置头套倒出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共享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套倒出机构包括旋转电机和柱体,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柱体驱动连接,所述柱体的远离所述旋转电机的一端的侧面开设有槽孔,所述柱体转动设置于所述头套储藏仓内,且所述柱体的远离所述旋转电机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头套出口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中所述的共享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插槽内设置有一紫外灯模块,所述紫外灯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CN202111209083.1A 2021-08-18 2021-10-18 共享电动车 Active CN1137067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100022 WO2023020108A1 (zh) 2021-08-18 2022-06-21 共享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471414 2021-08-18
CN202110947141 2021-08-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6791A CN113706791A (zh) 2021-11-26
CN113706791B true CN113706791B (zh) 2022-09-27

Family

ID=78646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09083.1A Active CN113706791B (zh) 2021-08-18 2021-10-18 共享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06791B (zh)
WO (1) WO20230201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06791B (zh) * 2021-08-18 2022-09-27 广东小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共享电动车
CN114336932A (zh) * 2021-12-22 2022-04-12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供电控制方法、系统、可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12438A1 (en) * 2016-06-28 2018-01-11 Robert Sinofsky Charging Station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CN107346910A (zh) * 2017-05-24 2017-11-14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宝和共享单车
CN107393095A (zh) * 2017-08-08 2017-11-24 鞍山科大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电子锁柜的智能车锁及开锁控制方法
CN107886640A (zh) * 2017-09-29 2018-04-06 上海奥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公共租赁充电电源的公共电助车租赁系统
CN107845200B (zh) * 2017-11-13 2020-05-08 威海众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共享单车的取物系统
CN108510664A (zh) * 2017-11-17 2018-09-07 广州沃定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计程车的充电宝租借计费方法及系统
CN108199464A (zh) * 2018-01-11 2018-06-22 北京涌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自供电充电宝的自行车及其供电充电方法
CN108765066A (zh) * 2018-05-15 2018-11-06 扬州大学 一种基于共享单车生态系统的新型设备共享系统
CN113706791B (zh) * 2021-08-18 2022-09-27 广东小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共享电动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6791A (zh) 2021-11-26
WO2023020108A1 (zh) 2023-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06791B (zh) 共享电动车
CN107170130A (zh) 一种共享轮椅系统以及方法
CN204775605U (zh) 基于虚拟钥匙的车锁控制系统及包含该系统的智能车锁
CN206254962U (zh) 电池包的防盗系统、电池组件、电动车辆
CN207004119U (zh) 一种电动车、自行车智能管理工作站
EP2781397B1 (fr) Système automatique de stockage de cycles et batterie pour un tel système
CN103689892A (zh) 防盗箱子
CN102884670A (zh) 智能型多功能蓄电池
CN102916465A (zh) 嵌入式彩信实时监控多功能充电装置
EP2781440A1 (fr) Système automatique de stockage de cycles et batterie pour un tel système.
CN210309996U (zh) 一种物联网电动汽车充电桩
CN106184078B (zh) 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提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22166305A1 (zh) 一种兼容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的动力电池和换电装置
CN107299796A (zh) 智能提示发声门锁
CN206704352U (zh) 电动车云控器
CN108538017A (zh) 一种防盗防丢失方法及其防盗防丢失装置
CN202042025U (zh) 一种监测终端
CN103646453A (zh) 电动车防盗充电管理设备
EP2781446A1 (fr) Système automatique de stockage de cycles et batterie pour un tel système.
KR101052429B1 (ko) 전기자전거 충전 및 도난방지장치
CN205670316U (zh) 一种室内智能门禁设备
CN205406592U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盒
CN207149655U (zh) 电动车用具有定位和防盗功能的锂电池系统
CN207257836U (zh) 一种电动车整车和蓄电池的防盗装置
CN217158832U (zh) 充电桩插座、充电桩插座的控制系统及充电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