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00467A - 一种快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00467A
CN113700467A CN202111101632.3A CN202111101632A CN113700467A CN 113700467 A CN113700467 A CN 113700467A CN 202111101632 A CN202111101632 A CN 202111101632A CN 113700467 A CN113700467 A CN 1137004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le
rock
value
gas
log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016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油建
闫慧珍
孟韶彬
荆玲
冯若愚
王新玲
张坤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uan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Co Of Sinopec Jingwei Co ltd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Sinopec Jingw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uan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Co Of Sinopec Jingwei Co ltd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Sinopec Jingw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uan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Co Of Sinopec Jingwei Co ltd,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Sinopec Jingw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uan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Co Of Sinopec Jingw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0163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004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00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04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7/00Survey of boreholes or we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9/00Testing the nature of borehole walls; Formation te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samples of soil or well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to earth drilling or w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physic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S1,计算待分析页岩中粘土含量Ci;S2,提取干酪根热演化程度数值K和有机碳含量数值TOC;S3,提取烃源岩岩石密度ρ和生气岩石厚度值H;S4,根据公式Age=Ci×ρ×H×(K+1)TOC/104,计算出吸附气能量指数Age并输出。通过充分考虑吸附气吸附体粘土矿物和干酪根的吸附能力,应用实时录井参数分析粘土矿物含量和干酪根中有机质丰度以及生烃厚度、烃源岩热演化系数、烃源岩密度,建立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现场计算方法,分析间距可根据现场地质状况调整或加密,可长井段、连续分析,克服现有检测方法中存在的样品受限大,分析点少、间距短,测量周期长而昂贵的缺陷,与实测数据相比较,吻合性较好,一致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页岩气做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既是常规天然气的潜在替代能源,也是清洁环保能源。页岩气具有含量较高的吸附气使其不同于常规油气层,其特殊性要求录井有专门的评价方法。
页岩气赋存状态及其含气组成与常规天然气差异较大,包括赋存于天然裂缝和孔隙中的游离气、赋存于干酪根和粘土表面的上的吸附气以及在干酪根和沥青质中以溶解状态存在的溶解气。游离气和吸附气两项含量往往较高,通常占总含气量的90%以上。游离气采用成熟技术(气测录井)即能很好地进行检测和评价,而对于页岩气中含量30-70%的吸附气录井无快速分析手段。同时,与常规砂岩气藏相比,页岩气层气测显示弱,应用常规气层识别方法难以准确发现、解释和评价页岩气,尤其易漏失吸附气评价。
同时,吸附气能量指数虽然与吸附气含量正相关,但与吸附气含量是不同的概念,吸附气含量通常指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附近能够通过现有解吸技术获得的天然气含量,而吸附气能量包含了现有技术能够解吸出的那部分数量和现有技术尚不能解吸出来的那部分数量,不是单单表征的是含量。所以两者数值单位也不同。
目前对于吸附气含量的定量分析有两种方法,一是实验室利用解吸仪测量,应用岩心样品,经约48小时左右的解吸获得吸附气含量的定量测量值。二是通过完钻测井资料计算吸附气含量,而该技术吸附气能量指数不需通过实验室仪器测量,不受岩心样品限制,通过地质参数计算即可获得。
因此需要一种技术,可以对需要分析井段连续计算,且能够在钻井过程中实现快速计算和分析,克服现有检测方法中存在的样品受限大,分析点少、间距短,测量周期长而昂贵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方法和系统,可以对需要分析井段连续计算,且能够在钻井过程中实现快速计算和分析,克服现有检测方法中存在的样品受限大,分析点少、间距短,测量周期长而昂贵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方法,包括:
S1,计算待分析页岩中粘土含量Ci;
S2,提取干酪根热演化程度数值K和有机碳含量数值TOC;
S3,提取烃源岩岩石密度ρ和生气岩石厚度值H;
S4,根据公式Age=Ci×ρ×H×(K+1)TOC/104,计算出吸附气能量指数Age并输出。
其中,所述S1包括:
应用X射线元素分析数据计算粘土含量指数Ci;
其中,
Figure BDA0003270868500000021
其中,所述S2包括:
采用同地区、同层位的干酪根实验室数据中的Tmax和有机质类型读取出所述K值。
其中,所述S2包括:
现场地化录井实测出所述TOC值。
其中,所述S3包括:
通过分析层的实测值获得所述烃源岩岩石密度ρ,或采用相邻井对应的所述分析层的测量密度作为所述烃源岩岩石密度ρ,或在无测量值时采用烃源岩密度平均值2.68g/m3作为所述烃源岩岩石密度ρ。
其中,所述S3还包括:
取地化测量TOC值大于0.5%的泥页岩的厚度作为所述生气岩石厚度H。
其中,在所述S4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待分析页岩的所述吸附气能量指数Age。依据预先设定标准,对所述待分析页岩进行评价并输出评价结果。
除此之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快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系统,包括:
粘土含量Ci计算模块,用于根据预设设备对待分析页岩分析并计算出粘土含量Ci;
热演化程度与有机碳含量提取模块,用于通过测量和分析获得干酪根热演化程度数值K和有机碳含量数值TOC;
密度与厚度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测量值或预设平均值提取烃源岩岩石密度ρ和生气岩石厚度值H;
综合计算模块,与所述粘土含量Ci计算模块、所述热演化程度与有机碳含量提取模块、所述密度与厚度获取模块,利用预设公式Age=Ci×ρ×H×(K+1)TOC/104,计算出吸附气能量指数Age并输出。
其中,还包括与所述综合计算模块连接的评价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分析页岩的所述吸附气能量指数Age。依据预先设定标准,对所述待分析页岩进行评价并输出评价结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方法和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方法和系统,通过充分考虑吸附气吸附体粘土矿物和干酪根的吸附能力,应用实时录井参数分析粘土矿物含量和干酪根中有机质丰度以及生烃厚度、烃源岩热演化系数、烃源岩密度,建立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现场计算方法,分析间距可根据现场地质状况调整或加密,可长井段、连续分析,克服现有检测方法中存在的样品受限大,分析点少、间距短,测量周期长而昂贵的缺陷,与实测数据相比较,吻合性较好,一致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生油岩的热演化系数K与Tmax值关系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生油岩的热演化系数K与Tmax值关系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步骤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快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方法,包括:
S1,计算待分析页岩中粘土含量Ci;
S2,提取干酪根热演化程度数值K和有机碳含量数值TOC;
S3,提取烃源岩岩石密度ρ和生气岩石厚度值H;
S4,根据公式Age=Ci×ρ×H×(K+1)TOC/104,计算出吸附气能量指数Age并输出。
通过充分考虑吸附气吸附体粘土矿物和干酪根的吸附能力,应用实时录井参数分析粘土矿物含量和干酪根中有机质丰度以及生烃厚度、烃源岩热演化系数、烃源岩密度,建立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现场计算方法,分析间距可根据现场地质状况调整或加密,可长井段、连续分析,克服现有检测方法中存在的样品受限大,分析点少、间距短,测量周期长而昂贵的缺陷,与实测数据相比较,吻合性较好,一致性高。
本申请中对于粘土含量指数Ci的及算算方式不做限定,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中粘土成分主要为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水云母、拜来石等矿物。其特征元素可以用K、Al、Fe来表征。应用K、Al、Fe元素含量可以指示粘土矿物含量。
因此,所述S1包括:
应用X射线元素分析数据计算粘土含量指数Ci;
其中,
Figure BDA0003270868500000051
应用录井新技术之X射线元素录井技术测量出K、Al、Fe矿物元素百分比含量,应用上述公式计算出粘土含量指数Ci值。
需要注意的是,若分析段长比较小,没有X射线元素分析数据,须粗略计算吸附气能量时,可将Ci设定为1,即表示该分析段内粘土含量变化不大。而且,在本申请中包括但是不局限于采用上述的元素分析法进行粘土含量指数Ci值的计算。
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获得Tmax和有机质类型读取出所述K值过程中,所述S2包括:
采用同地区、同层位的干酪根实验室数据中的Tmax和有机质类型读取出所述K值。
为了进一步提高TOC值的准确性,干酪根中有机碳含量由地化录井现场实测,用TOC表示,指示单位质量岩石中有机碳占岩石的质量分数,%。
热演化程度反映干酪根向烃类转化的程度,为生成烃与残余烃含量比值,用热演化系数K表示,由图1中读取,无单位。
Tmax和有机质类型(Ⅰ、Ⅱ、Ⅲ)来自实测地化分析,也可取用该地区、同层位的干酪根实验室分析资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避免出现由于需要长途运输导致在获得样品与测量数据之间存在较长时间而导致的变化,如气体发生扩散、逃逸等情况,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所述S2包括:
现场地化录井实测出所述TOC值。
在本申请中由于采用自定义的公式进行吸附气能量指数计算,需要进行烃源岩岩石密度的获取,本申请对其获取方式不做限定,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3包括:
通过分析层的实测值获得所述烃源岩岩石密度ρ,或采用相邻井对应的所述分析层的测量密度作为所述烃源岩岩石密度ρ,或在无测量值时采用烃源岩密度平均值2.68g/m3作为所述烃源岩岩石密度ρ。
通过面对不同的情况选择对应的烃源岩岩石密度,提高了计算速度,降低了测量量,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提高了其计算效率。
同理,对于生气岩石厚度H不做限定,为了保证计算精度,所述S3还包括:
取地化测量TOC值大于0.5%的泥页岩的厚度作为所述生气岩石厚度H。
为了进一步获得待分析页岩的品质,获得准确的评价结果,在所述S4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待分析页岩的所述吸附气能量指数Age。依据预先设定标准,对所述待分析页岩进行评价并输出评价结果。
以下为一个实施例中的计算过程:
实例一:JY7井在目标页岩段3816m-4080m,录井连续计算吸附气能量指数,与录井的游离气结合来评价页岩气的含气性。
步骤1)计算出粘土矿物元素指数Ci;
利用X射线元素测量数据,应用下列公式,获取粘土矿物元素指数Ci
Figure BDA0003270868500000061
步骤2)据图1提取干酪根热演化程度(K),提取实测有机碳含量(TOC);
由于该井目标层属同一套气层,K只需提取一次,自3810m至4075m取值保持不变。
步骤3)提取实测烃源岩岩石密度(ρ)和生气岩石厚度(H)值;
由于该井目标层属同一套气层,H只需提取一次,自3810m至4075m取值保持不变。
步骤4)利用步骤1)中的Ci值、步骤2)中的K、TOC值、步骤3)ρ、H值,应用计算公式:Age=Ci×ρ×H×(K+1)TOC/104,计算出吸附气能量指数Age(下表)。
以下为JY7井吸附气能量计算结果与测井、实验室吸附气含量分析结果对比表
Figure BDA0003270868500000071
Figure BDA0003270868500000081
JY7井吸附气能量指数计算结果经与相邻井井同层位测井解释含气量及实验室等温吸附实测数据比较情况见上表。由于实验室实测吸附气含量条件较为苛刻,该井邻井仅4个数据点可对比,表里可见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吸附气能量指数与该井测井计算吸附气含量对比,二者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1。
应用录井现场测量数据,由上述公式计算出的吸附量能量与实验室解吸仪实测、测井计算吸附气含量具有一致性,基本能够反映吸附气相对含量。
该方法的快捷、廉价、可长井段、多点分析是其区别于其它同类技术的最大优势。同时,该方法考虑多因素的综合反映,其中单数据误差或缺失仍能对其余参数的贡献做出表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申请中的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检测方法中存在的样品受限大,分析点少、间距短,测量周期长而昂贵的缺陷。经与完钻测井计算吸附气含量以及实验室等温解吸测量数据比较,吻合性较好,一致性大于80%。该方法直接应用岩石样品检测,具实物证据作用。
除此之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快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系统,包括:
粘土含量Ci计算模块10,用于根据预设设备对待分析页岩分析并计算出粘土含量Ci;
热演化程度与有机碳含量提取模块20,用于通过测量和分析获得干酪根热演化程度数值K和有机碳含量数值TOC;
密度与厚度获取模块30,用于根据测量值或预设平均值提取烃源岩岩石密度ρ和生气岩石厚度值H;
综合计算模块40,与所述粘土含量Ci计算模块10、所述热演化程度与有机碳含量提取模块20、所述密度与厚度获取模块30,利用预设公式Age=Ci×ρ×H×(K+1)TOC/104,计算出吸附气能量指数Age并输出。
由于所述快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系统为上述快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方法对应的系统,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对此不做赘述。
为了进一步获得待分析页岩的品质,获得准确的评价结果,所述快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综合计算模块40连接的评价模块50,用于根据所述待分析页岩的所述吸附气能量指数Age。依据预先设定标准,对所述待分析页岩进行评价并输出评价结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快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方法和系统,通过充分考虑吸附气吸附体粘土矿物和干酪根的吸附能力,应用实时录井参数分析粘土矿物含量和干酪根中有机质丰度以及生烃厚度、烃源岩热演化系数、烃源岩密度,建立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现场计算方法,分析间距可根据现场地质状况调整或加密,可长井段、连续分析,克服现有检测方法中存在的样品受限大,分析点少、间距短,测量周期长而昂贵的缺陷,与实测数据相比较,吻合性较好,一致性高.。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方法和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运用几个实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对本发明所做出的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中。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操作与另一个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者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等类似词,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单元、设备或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单元、设备或系统所固有的要素。

Claims (9)

1.一种快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计算待分析页岩中粘土含量Ci;
S2,提取干酪根热演化程度数值K和有机碳含量数值TOC;
S3,提取烃源岩岩石密度ρ和生气岩石厚度值H;
S4,根据公式Age=Ci×ρ×H×(K+1)TOC/104,计算出吸附气能量指数Age并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
应用X射线元素分析数据计算粘土含量指数Ci;
其中,
Figure FDA00032708684900000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快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
采用同地区、同层位的干酪根实验室数据中的Tmax和有机质类型读取出所述K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快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
现场地化录井实测出所述TOC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录井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包括:
通过分析层的实测值获得所述烃源岩岩石密度ρ,或采用相邻井对应的所述分析层的测量密度作为所述烃源岩岩石密度ρ,或在无测量值时采用烃源岩密度平均值2.68g/m3作为所述烃源岩岩石密度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还包括:
取地化测量TOC值大于0.5%的泥页岩的厚度作为所述生气岩石厚度H。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4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待分析页岩的所述吸附气能量指数Age。依据预先设定标准,对所述待分析页岩进行评价并输出评价结果。
8.一种快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粘土含量Ci计算模块,用于根据预设设备对待分析页岩分析并计算出粘土含量Ci;
热演化程度与有机碳含量提取模块,用于通过测量和分析获得干酪根热演化程度数值K和有机碳含量数值TOC;
密度与厚度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测量值或预设平均值提取烃源岩岩石密度ρ和生气岩石厚度值H;
综合计算模块,与所述粘土含量Ci计算模块、所述热演化程度与有机碳含量提取模块、所述密度与厚度获取模块,利用预设公式Age=Ci×ρ×H×(K+1)TOC/104,计算出吸附气能量指数Age并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快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综合计算模块连接的评价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分析页岩的所述吸附气能量指数Age。依据预先设定标准,对所述待分析页岩进行评价并输出评价结果。
CN202111101632.3A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快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137004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1632.3A CN113700467A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快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1632.3A CN113700467A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快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0467A true CN113700467A (zh) 2021-11-26

Family

ID=78661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01632.3A Pending CN113700467A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快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0046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55124A1 (en) * 2012-04-13 2013-10-17 Schlumberger Canada Limited Methods and appratus for simultaneous estimation of quantitative minerology, kerogen content and maturity in gas shale and oil-bearing shale
CN104500049A (zh) * 2014-10-20 2015-04-08 成都创源油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页岩气地球物理快速评价方法
CN105134195A (zh) * 2015-09-02 2015-12-0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测井资料的页岩气储层品质评价方法
CN105158816A (zh) * 2015-10-19 2015-12-1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预测页岩不同类型吸附气非均质性分布的方法
CN110348590A (zh) * 2018-04-02 2019-10-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吸附气含量计算方法
CN112349356A (zh) * 2020-11-06 2021-02-0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泥页岩吸附油量评价模型、方法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55124A1 (en) * 2012-04-13 2013-10-17 Schlumberger Canada Limited Methods and appratus for simultaneous estimation of quantitative minerology, kerogen content and maturity in gas shale and oil-bearing shale
CN104500049A (zh) * 2014-10-20 2015-04-08 成都创源油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页岩气地球物理快速评价方法
CN105134195A (zh) * 2015-09-02 2015-12-0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测井资料的页岩气储层品质评价方法
CN105158816A (zh) * 2015-10-19 2015-12-1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预测页岩不同类型吸附气非均质性分布的方法
CN110348590A (zh) * 2018-04-02 2019-10-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吸附气含量计算方法
CN112349356A (zh) * 2020-11-06 2021-02-0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泥页岩吸附油量评价模型、方法及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吉元武: "四川盆地涪陵焦石坝地区页岩气现场录井及资料解释方法研究",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no. 07, pages 019 - 18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35977B2 (en) Data storage device with stored instructions for measurement of hydrocarbon content of tight gas reservoirs
CN101892837B (zh) 地层因数确定方法及含油饱和度确定方法
EP1855109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mulating PVT parameters
Lecompte et al. Quantifying source rock maturity from logs: how to get more than TOC from delta log R
WO2014074474A2 (en) Predicting performance of gas condensate reservoirs
CN108829980B (zh) 利用pnn测井资料建立碳氧比和碳氢比解释模型的方法
McPhee et al. Routine core analysis
CN112083515B (zh) 致密砂岩低阻储层挖掘效应的定量表征及含气性评价方法
CN111502650B (zh) 一种利用气测衍生参数识别凝析气层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2145165B (zh) 一种微裂缝-孔隙型储层动静态渗透率转换方法
Zheng et al. A multifractal-based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NMR dual T2 cutoffs in coals
CN110905493B (zh) 一种测量井下地层流体污染率的方法
CN105350959A (zh) 由测井岩性密度确定页岩气储层含气饱和度的方法
Wu et al. Uncertainty analysis of shale gas simulation: consideration of basic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CN110529106B (zh) 一种利用测井资料确定煤层显微组分含量的方法
Shchipanov et al. A new approach to deformable fractured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case study of the Ekofisk field
CN108412488B (zh) 快速确定页岩气储层有机孔隙度的测井方法
Jia et al. Real-time monitoring of pore-fracture structure evolution during coal creep based on NMR
CN113700467A (zh) 一种快速评价页岩吸附气能量的录井分析方法和系统
Yu et al. Estimating lost gas content for shales considering real boundary conditions during the core recovery process
CN115099014A (zh) 一种基于随钻录井的天然气井地质探明储量计算方法
Reffell et al. Evaluation of shale oil and gas formation reservoir quality using a multidisciplinary workflow of crushed rock core analysis
Pope et al. Downhole geochemical analysis of gas content and critical desorption pressure for carbonaceous reservoirs
Shi et al. A crossplot for mud logging interpretation of unconventional gas shale reservoirs and its application
Nourani et al. Analytical Models for Predicting the Formation Resistivity Factor and Resistivity Index at Overburden Condi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