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90511A - 温度均衡控制系统、通风量调节装置及温度均衡调节方法 - Google Patents

温度均衡控制系统、通风量调节装置及温度均衡调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90511A
CN113690511A CN202110992533.2A CN202110992533A CN113690511A CN 113690511 A CN113690511 A CN 113690511A CN 202110992533 A CN202110992533 A CN 202110992533A CN 113690511 A CN113690511 A CN 1136905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battery
control system
cluster
temperatur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925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90511B (zh
Inventor
曾繁鹏
钟刚
方壮志
张晓辉
曾明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inyang Energy Co ltd
Jiangsu Linyang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inyang Yiwei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Linyang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inyang Yiwei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Linyang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inyang Yiwei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9253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905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90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05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905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05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7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achieving uniformity or desired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7Stationary installations, e.g. power plant buffering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01M10/63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algorithms, flow charts, software detail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01M10/635Control systems based on ambient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01M10/6563Gases with forced flow, e.g. by blow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温度均衡控制系统、通风量调节装置及温度均衡调节方法。温度均衡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显示贴纸、出风口、电池簇。温度显示贴纸设置于电池PACK的通风口面板上,温度显示贴纸用于记录电池运行过程中的最高温度,出风口设置于电池PACK的通风口面板上,出风口设置在温度显示贴纸附近。通风量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挡板、固定底板、支撑端、丝杆、螺母座、丝杆螺母、限位卡件、指针、刻度盘,调节挡板安装于所述电池簇上的进风口处,本发明的温度均衡控制系统有效避免由于电池老化造成的电芯温度差异,能够有效避免由于温控系统故障造成的温度误报,通风量调节装置能够手动调节电池簇的通风量,进而调节储能箱体内部各个电池簇之间的温度均衡。

Description

温度均衡控制系统、通风量调节装置及温度均衡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电池温度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温度均衡控制系统、通风量调节装置及温度均衡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储能技术的应用领域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电源侧,它主要的作用是平抑新能源发电的功率波动,提升新能源电力的品质,减少弃光和弃风,提高新能源发电经济效益。第二是电网侧,参与电网的调频调压或调峰,作为黑启动电源,它的调节快速、灵活。第三是负荷侧,现在的峰谷套利也是一个主推的产品,削峰填谷、平移负荷,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对供电容量需求,延缓配电网投资。第四是微网,微电网的运行双向调控,以及微电网孤岛运行中不可或缺的补偿部分就是储能系统。目前的应用领域看来,锂电池储能的三大领域有:大型风光储能、通信基站的后备电源、家庭储能。其中通信基站的后备电源领域目前占比重较大,家庭储能借着特斯拉掀起的“能源家庭”浪潮,有较大的进一步发展扩容的空间,大型风光储能短期看来势头不大。
无论上面的哪一种并网接入的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中都需要将电池芯串联起来后使用。对于容量大的应用场景,还需要将电池芯并联后在串联起来使用。为了说明方便和安装维护,储能系统按照从小打到的方式分为:电芯—PACK—RACK—电池堆进行论述。电芯就是电池厂家出厂的电池单体,电池单体的标称电压为3.2V,不同厂家的不同型号的电芯容量从几十安时到几百安时,如典型的有:50AH、75AH、100AH、150AH、280AH等等,随着技术的进步,一些厂家也在研发和推广更高安时的电池,如320AH的电芯等等。将电池芯经过串联和并联就组成电池PACK,电池PACK的标称电压为48V左右,也有部分厂家为了适应自己的电池型号,采用其他的电压等级。电池PACK是将电池芯进行串联并且需要用结构件将电池芯固定,并且预留出电气接口方便PACK之间的连接,而且为了便于现场的安装和运维过程中的拆卸,需要将PACK设计成可拆卸。由于电池具有内阻,在充放电过程中和存储过程中具有发热特性,特别是在高于0.5C充放电的应用中,电池本体的发热需要设计专用的风扇进行散热,因此在PACK设计中需要考虑风扇散热。PACK只是将电池芯串联或并联起来,为了检测电池的剩余电量和健康状况,需要检测电芯的电压和电流、温度,所以在电池PACK的设计中设置了检测模块,该模块属于电池管理系统,在电池PACK级别电压、电流、温度检测和信号处理模块称为BMU。为了便于系统集成,BMU安装在相应的PACK内部,并且预留出通讯接口,BMU的通讯协议和形式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情况下由厂家自定义。电池PACK串联或者并联起来,将电压提高至功率双向变流器(Power Conversion System—PCS)所需的电压等级,一般情况下,串联数量为14级或者16级后,电压等级就可以达到700V-900V左右,这个电压等级是市场上主流PCS厂家设定的电压等级。将电池PACK后安装在一个电池架里,为了安全需要在直流侧安装一个直流断路器,保证在电池故障或者系统故障时,直流侧具有物理隔离点。直流断路器接受EMS、PCS和BMS的控制,当系统故障时,或者具触发阈值的设定时,短路器断开保证电池与系统在物理上分开,保证设备安全。同时,电池RACK具有BMS单元,BMS单元将BMU的数据汇集后做简单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后,将数据传输给PCS和EMS,多个电池PACK连接起来后,就形成了电池RACK。有的大型储能系统,也会将多个电池RACK连接起来使用,成为电池堆。
现有技术中温度均衡控制系统由于电池老化造成电芯温度差异,无法避免由于温控系统故障造成的温度误报,因此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较低,因此迫切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均衡控制系统、通风量调节装置及温度均衡调节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温度均衡控制系统由于电池老化造成电芯温度差异,无法避免由于温控系统故障造成的温度误报,因此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度均衡控制系统,包括:
温度显示贴纸,其设置于电池PACK的通风口面板上,所述温度显示贴纸用于记录电池运行过程中的最高温度;
出风口,其设置于所述电池PACK的通风口面板上,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温度显示贴纸附近;
电池簇,其包括多个所述电池PACK,所述电池簇上设置有进风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显示贴纸包括:
温度检测范围为25℃~35℃,温度检测精度为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显示贴纸包括:
温度检测范围为25℃~60℃,最大温度检测跨度范围为5℃。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显示贴纸采用颜色不可恢复的热敏纸。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风量调节装置,包括上述的温度均衡控制系统,所述通风量调节装置还包括:
调节挡板,其安装于所述电池簇上的进风口处;
固定底板,其安装于所述电池簇上;
两个支撑端,其分别安装于所述固定底板的两侧;
丝杆,其一端活动设置在一侧的支撑端上,所述丝杆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侧的支撑端与手轮连接;
螺母座,其穿过所述丝杆,所述螺母座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挡板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座的另一端通过丝杆螺母固定于所述丝杆上;
限位卡件,其与所述丝杆螺母相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通风量调节装置还包括:
指针,其安装于所述手轮上;
刻度盘,其固定于固定板上,所述指针指向所述刻度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温度均衡调节方法,包括上述的通风量调节装置,所述温度均衡调节方法包括:
S1、温度均衡控制系统读取来自电池管理系统记录的电池PACK数据即为第一温度数据,以及读取每个电池PACK记录的温度显示贴纸的温度数据即为第二温度数据;
S2、判断所述第一温度数据与第二温度数据是否有差异,若第一温度数据高于第二温度数据2℃~3℃,则温度均衡控制系统无需操作,若第一温度数据高于第二温度数据2℃~3℃,则所述温度均衡控制系统反馈信息至巡检人员;
S3、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数据的最高温度数据和最低温度数据,计算所述电池簇的平均温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中的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数据的最高温度数据和最低温度数据,计算所述电池簇的平均温度包括:
计算第i个电池簇的平均温度:
Figure BDA0003232906890000031
其中,T_PACKj表示在同一个电池簇里第j个电池PACK的温度,M表示电池簇里电池PACK的数量,T_RACKi表示第i个电池簇的温度;
所有电池簇的平均温度为:
Figure BDA0003232906890000032
其中,N表示一个集装箱里电池簇的个数;
针对每个电池簇进行风量调节:
Figure BDA0003232906890000041
根据△T_RACKi的值来转动所述手轮,以调节通风量,当△T_RACKi>0时,顺时针调整手轮,调整所述刻度盘的刻度为△T_RACKi,当△T_RACKi<0时,逆时针调整手轮,调整所述刻度盘的刻度为△T_RACKi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程序指令实现上述的温度均衡调节方法。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温度均衡控制系统、通风量调节装置及温度均衡调节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温度均衡控制系统对于长期运行的储能系统有非常好的温度均衡控制能力,可以有效避免由于电池老化造成的电芯温度差异,通过辅助高温计量试纸有效避免由于温控系统故障造成的温度误报。
本发明的温度均衡控制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避免由于电池新能衰减对个别电芯造成过充过放,提高储能系统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通风量调节装置放置在每个电池簇的顶端,每个电池簇顶端根据进风口的数量灵活设置,能够手动调节电池簇的通风量,进而调节储能箱体内部各个电池簇之间的温度均衡。
本发明的温度均衡调节方法通过采用电池管理系统的温度检测数据,因此储能电站的巡检人员可以通过电池管理系统的上位机查询到相关数据,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均衡控制系统的温度显示贴纸和电池PACK的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均衡控制系统的温度显示贴纸的样式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风量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风道、通风量调节装置的布局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风道、通风量调节装置的布局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风道、通风量调节装置的布局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均衡调节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原理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温度显示贴纸
2 出风口
3 电池簇
4 调节挡板
5 固定底板
6 支撑端
7 丝杆
8 螺母座
9 丝杆螺母
10 限位卡件
11 指针
12 刻度盘
13 工业空调
14 工业空调出风口
15 风道
16 电池簇出风口
17 通风量调节装置
18 电池PACK
20 处理器
30 存储器
40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50 计算机指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请参阅图1、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均衡控制系统的温度显示贴纸和电池PACK的位置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均衡控制系统的温度显示贴纸的样式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度均衡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显示贴纸1、出风口2、电池簇3,所述温度显示贴纸1设置于电池PACK18的通风口面板上,所述温度显示贴纸1用于记录电池运行过程中的最高温度。所述出风口2设置于所述电池PACK18的通风口面板上,所述出风口2设置在所述温度显示贴纸1附近。所述电池簇3包括多个所述电池PACK18,所述电池簇3上设置有进风口。
具体的,所述温度显示贴纸1记录电池运行过程中的最高温度,在电池PACK18的出风口处,采用不可以恢复的热敏纸,不可以恢复为颜色不可以恢复,温度恢复正常后,颜色不会恢复到升温之前颜色,用以记录电池PACK18工作过程中的最高温度。温度贴纸的具体位置在电池PACK18的出风口旁边尽量近的位置。具体可以根据电池PACK18的结构体征,贴纸的位置要方便记录。
具体的,所述温度显示贴纸1温度贴纸采用两种规格,一种规格采用温度范围较大,精度较低的贴纸。贴纸采用从25摄氏度到35摄氏度,温度贴纸精度为1摄氏度,另外一种采用温度精度高,范围小的贴纸。另外一种贴纸从25摄氏度到60摄氏度,最大检测温度范围跨度为5摄氏度。如果知道现场运行温度范围,选择合适温度范围的贴纸。也可以利用BMS(电池管理系统)的历史数据或者是环境运行温度范围选择,如果较难判断温度范围,可以先选用大范围的温度贴纸确定一定的温度范围后,再选用小范围的温度贴纸,选用适当的温度贴纸可以精确判断温度。图2中的温度显示贴纸1的左侧为摄氏度,右侧为华氏温度。
具体的,所述温度显示贴纸1与电池管理系统的温度检测记录可以相互校验,巡检人员在储能电站的电气巡检过程中,通过目测和照片比对分析,可以对BMS的温度检测系统进行校验。通过温度贴纸记录的电池PACK18最高温度,与BMS系统记录的PACK最高温度进行比对。如有差异,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进行系统检测。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风量调节装置17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风量调节装置17,包括上述的温度均衡控制系统,所述通风量调节装置17还包括:所述调节挡板4安装于所述电池簇3上的进风口处,所述固定底板5安装于所述电池簇3上,所述两个支撑端6分别安装于所述固定底板5的两侧,所述丝杆7的一端活动设置在一侧的支撑端6上,所述丝杆7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侧的支撑端6与手轮10连接,所述螺母座8穿过所述丝杆7,所述螺母座8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挡板4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座8的另一端通过丝杆螺母9固定于所述丝杆7上,所述限位卡件10与所述丝杆螺母9相连接,所述指针11安装于所述手轮10上,所述刻度盘12固定于固定板上,所述指针11指向所述刻度盘12。
具体的,通风量调节装置17主要是负责调节风道进入每个电池簇3的冷风量,均衡各个电池簇3的冷风进风量,进而调节各个电池簇的温度。在一个电池系统预制仓里面有很多电池簇,通风量调节装置17位于每个电池簇3的进风口。所述手轮10用于调节出风口的开口大小,手轮10采用容易手动操作的机构,方便现场工作人员根据调节量灵活调节。
所述指针11用于显示内部通风口调节挡板4的位置。由于储能系统长时间运行后,需要细微的调节通风量,为了方便现场操作人员比对调节,设置了指针。
所述刻度盘12用于指针的刻度显示,有通风量增减标志。传统设置方式是顺时针旋转为增大这个簇的风量,逆时针旋转是减少这个簇的通风量。刻度盘上按照由0至100的计量方式,也就是满刻度为100,也就是每个刻度对应3.6度。
所述固定底板5用于固定整体装置,通风量调节装置17是装设在每个电池簇3的顶端,为了固定和绝缘要求,采用个整体的托板,也比较方便后期的维护和维修。安装方式采用模块化安装,通过前置的固定可以由前面抽拉出来。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有故障,可以从前端拉出来进行维修过更换。
所述丝杆7用于把手轮10的力量和角度传递给调节挡板4,前面板是旋转方式。为了将旋转量转化为进出量,通过丝杆7进行转化。所述丝杆7采用旋转一周的进出量为14mm,其他的进出量换算也同理。
所述丝杆螺母9用于把旋转角度转变为挡板的检出量,丝杠7导程(丝杠旋转一周移动的轴向距离)为14mm,螺纹为M8。对于其他结构形式,采用对应的丝杠。
所述限位卡件10限制进出量的位置,为了方便调节过程中的限位,采用了限位卡件。
所述调节挡板4用于风量的调节,调节挡板4设置在每个电池簇3的进风口,通过调节有效通风口的面积调节进风量。
请参阅图4、图5、图6,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风道、通风量调节装置的布局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风道、通风量调节装置的布局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风道、通风量调节装置的布局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通风量调节装置17放置在每个电池簇3的顶端,每个电池簇3的顶端根据进风口的数量灵活设置。一般情况下,每个电池簇3有两个进风口。根据不同的空调类型和空调防止位置的不同,具体有三种方式:
图4描述了采用集中空调布局,空调位于箱体一端时的样式。这种储能箱体是采用集装箱的一端放置工业空调13,工业空调13采用位于电池簇3顶端的风道15,将冷风输送到每个电池簇3,每个电池簇3的顶端会有一个对应进入电池簇3的电池簇出风口16,本发明是在每个电池簇出风口16的位置放置通风量调节装置17。
图5采用集中空调布局,空调位于箱体中间时的样式图。有的项目为了让冷风的输送长度尽量的缩短,采用将工业空调13放在电池集装箱的中间,因此这中形式空调的出风风道会向两端开展,同样在每个电池簇3顶端会有相应的电池簇出风口16。本发明的通风量调节装置17也是放到每个电池出风口的位置。
图6采用分布式空调布局,空调位于箱体门或箱体外壁时的样式图。有的厂家为了进一步缩短冷风传送长度,采用将多个空调的方案,成为分布式空调方案。为了平衡内部的冷风量也是采用一个位于电池簇3顶端打通的风道。每个电池簇3的顶端也有一个或两个针对该电池簇3的出风口,本发明的通风量调节装置17也就位于电池簇出风口16的位置。
本发明采用两种温度数据,这两种数据互为校验。一种温度数据来源为:热敏试纸方法。在每个电池PACK18的出风口出采用热敏试纸检测电池PACK18运行中的最高温度,具体的,热敏试纸是一种新的温度测量的新概念,贴纸采用布置一列小方格或圆点,代表不同的温度值,当被检测的电池PACK18的温度相应的温度点就会变成黑色(或者其他颜色)。即是温度降低了,相应的温度点也不会恢复到原来的颜色。通过设置温度检测纸,目的是监测电池PACK18的历史最高温度,不需要长时间在的检测仪器,无需人员值守。温度试纸采用不同熔点的“热敏化合物”形成晶体,覆盖在黑色的吸收纸上。测量温度时,如果待测温度超过额定温度时,结晶体熔化,漏出黑色底色,并且不可以恢复。目前市场通用的精度是,100摄氏度以下是正负1摄氏度,高于100摄氏度的温度是1%的量程。
本发明可以但不限于采用十格热敏试纸、八格热敏试纸两种规格。热敏试纸,采用垂直自动黏贴式,同时具有摄氏度和华氏温度显示。对于其他热敏电阻,例如八格试纸、六格试纸等等也适用于本发明。
十格大范围温度热敏试纸如表1所示:
表1:
40 42 44 46 49 54 60 62 65 71 摄氏度
104 108 111 115 120 129 140 144 149 160 华氏度
十格高精度温度热敏试纸如表2所示:
表2: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摄氏度
104 105.8 107.6 109.4 111.2 113 114.8 116.6 118.4 120.2 华氏度
本发明的电池管理系统采用电池管理系统的温度检测数据。大型储能系统中为了保护电池和提高电池的使用效率,对电池的剩余电量、剩余寿命等做检测的系统称为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具有电池PACK18温度检测的功能,因此储能电站的巡检人员可以通过电池管理系统的上位机查询到相关数据。
如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均衡调节方法的工作流程图。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温度均衡调节方法,包括上述的通风量调节装置,所述温度均衡调节方法包括:
S1、温度均衡控制系统读取来自电池管理系统记录的电池PACK18数据即为第一温度数据,以及读取每个电池PACK18记录的温度显示贴纸1的温度数据即为第二温度数据。
S2、判断所述第一温度数据与第二温度数据是否有差异,若第一温度数据高于第二温度数据2℃~3℃,则温度均衡控制系统无需操作,若第一温度数据高于第二温度数据2℃~3℃,则所述温度均衡控制系统反馈信息至巡检人员。
S3、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数据的最高温度数据和最低温度数据,计算所述电池簇3的平均温度。具体的,如果温度差值小于2℃,则认为系统正常。如果温度差值大于2℃,则反馈检修提醒信息,提示检修人员检查通风系统,如异物堵塞、风扇损坏等检查。如系统正常,则用记录的该电池簇的所有电池PACK18温度,求取平均值,并将平均值反馈作为下一步调节温度平衡系统的依据。
其中,所述步骤S3中的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数据的最高温度数据和最低温度数据,计算所述电池簇3的平均温度包括:
计算第i个电池簇的平均温度:
Figure BDA0003232906890000101
其中,T_PACKj表示在同一个电池簇里第j个电池PACK的温度,M表示电池簇里电池PACK的数量,T_RACKi表示第i个电池簇的温度;
所有电池簇的平均温度为:
Figure BDA0003232906890000102
其中,N表示一个集装箱里电池簇的个数;
针对每个电池簇进行风量调节:
Figure BDA0003232906890000103
根据△T_RACKi的值来转动所述手轮10,以调节通风量,当△T_RACKi>0时,顺时针调整手轮10,调整所述刻度盘12的刻度为△T_RACKi,当△T_RACKi<0时,逆时针调整手轮10,调整所述刻度盘12的刻度为△T_RACKi
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原理框图。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20和存储器30,所述存储器30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20运行程序指令实现上述的温度均衡调节方法。所述处理器2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所述存储器30可能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所述存储器30也可以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类型的内部存储器,所述处理器20、存储器30可以集成为一个或多个独立的电路或硬件,如: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存储器30中的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电子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原理框图。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0,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0存储有计算机指令50,所述计算机指令50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的温度均衡调节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0可以是,电子介质、磁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红外介质或半导体系统或传播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0还可以包括半导体或固态存储器、磁带、可移动计算机磁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硬磁盘和光盘。光盘可以包括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盘-读/写(CD-RW)和DVD。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温度均衡控制系统对于长期运行的储能系统有非常好的温度均衡控制能力,可以有效避免由于电池老化造成的电芯温度差异,通过辅助高温计量试纸有效避免由于温控系统故障造成的温度误报。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温度均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温度显示贴纸(1),其设置于电池PACK的通风口面板上,所述温度显示贴纸(1)用于记录电池运行过程中的最高温度;
出风口(2),其设置于所述电池PACK的通风口面板上,所述出风口(2)设置在所述温度显示贴纸(1)附近;
电池簇(3),其包括多个所述电池PACK,所述电池簇(3)上设置有进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均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显示贴纸(1)包括:
温度检测范围为25℃~35℃,温度检测精度为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均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显示贴纸(1)包括:
温度检测范围为25℃~60℃,最大温度检测跨度范围为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均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显示贴纸(1)采用颜色不可恢复的热敏纸。
5.一种通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任一项所述的温度均衡控制系统,所述通风量调节装置还包括:
调节挡板(4),其安装于所述电池簇(3)上的进风口处;
固定底板(5),其安装于所述电池簇(3)上;
两个支撑端(6),其分别安装于所述固定底板(5)的两侧;
丝杆(7),其一端活动设置在一侧的支撑端(6)上,所述丝杆(7)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侧的支撑端(6)与手轮(10)连接;
螺母座(8),其穿过所述丝杆(7),所述螺母座(8)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挡板(4)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座(8)的另一端通过丝杆螺母(9)固定于所述丝杆(7)上;
限位卡件(10),其与所述丝杆螺母(9)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通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量调节装置还包括:
指针(11),其安装于所述手轮(10)上;
刻度盘(12),其固定于固定板上,所述指针(11)指向所述刻度盘(12)。
7.一种温度均衡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风量调节装置,所述温度均衡调节方法包括:
S1、温度均衡控制系统读取来自电池管理系统记录的电池PACK数据即为第一温度数据,以及读取每个电池PACK记录的温度显示贴纸(1)的温度数据即为第二温度数据;
S2、判断所述第一温度数据与第二温度数据是否有差异,若第一温度数据高于第二温度数据2℃~3℃,则温度均衡控制系统无需操作,若第一温度数据高于第二温度数据2℃~3℃,则所述温度均衡控制系统反馈信息至巡检人员;
S3、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数据的最高温度数据和最低温度数据,计算所述电池簇(3)的平均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温度均衡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数据的最高温度数据和最低温度数据,计算所述电池簇(3)的平均温度包括:
计算第i个电池簇的平均温度:
Figure FDA0003232906880000021
其中,T_PACKj表示在同一个电池簇里第j个电池PACK的温度,M表示电池簇里电池PACK的数量,T_RACKi表示第i个电池簇的温度;
所有电池簇的平均温度为:
Figure FDA0003232906880000022
其中,N表示一个集装箱里电池簇的个数;
针对每个电池簇进行风量调节:
Figure FDA0003232906880000023
根据△T_RACKi的值来转动所述手轮(10),以调节通风量,当△T_RACKi>0时,顺时针调整手轮(10),调整所述刻度盘(12)的刻度为△T_RACKi,当△T_RACKi<0时,逆时针调整手轮(10),调整所述刻度盘(12)的刻度为△T_RACKi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程序指令实现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度均衡调节方法。
CN202110992533.2A 2021-08-27 2021-08-27 温度均衡控制系统、通风量调节装置及温度均衡调节方法 Active CN1136905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2533.2A CN113690511B (zh) 2021-08-27 2021-08-27 温度均衡控制系统、通风量调节装置及温度均衡调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2533.2A CN113690511B (zh) 2021-08-27 2021-08-27 温度均衡控制系统、通风量调节装置及温度均衡调节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0511A true CN113690511A (zh) 2021-11-23
CN113690511B CN113690511B (zh) 2023-02-07

Family

ID=78583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92533.2A Active CN113690511B (zh) 2021-08-27 2021-08-27 温度均衡控制系统、通风量调节装置及温度均衡调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9051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8237A (zh) * 2022-08-24 2022-11-11 陕西华兴电能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变流器热管理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0098A (zh) * 2016-12-17 2017-02-2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高能量密度易维护电池箱结构
CN206670821U (zh) * 2016-10-18 2017-11-24 深圳市目思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的二次电池充电温度监测系统
CN212113818U (zh) * 2020-05-28 2020-12-08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集装箱储能系统
CN113036236A (zh) * 2019-12-06 2021-06-25 江苏多益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储能系统的温度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670821U (zh) * 2016-10-18 2017-11-24 深圳市目思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的二次电池充电温度监测系统
CN106450098A (zh) * 2016-12-17 2017-02-2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高能量密度易维护电池箱结构
CN113036236A (zh) * 2019-12-06 2021-06-25 江苏多益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储能系统的温度控制装置
CN212113818U (zh) * 2020-05-28 2020-12-08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集装箱储能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8237A (zh) * 2022-08-24 2022-11-11 陕西华兴电能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变流器热管理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0511B (zh) 2023-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72259B2 (en) Apparatus for managing battery, and energy storage system
US11693060B2 (en) Battery monitoring device and method
TWI780280B (zh) 蓄電池的經濟性推估裝置及經濟性推估方法
CN111216593B (zh) 一种新能源车辆、供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US11054475B2 (en) Electric storage capacity estim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KR101628489B1 (ko) 차량용 고전압 배터리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13690511B (zh) 温度均衡控制系统、通风量调节装置及温度均衡调节方法
KR101488355B1 (ko) 스마트 bms 시스템
KR102302760B1 (ko) Ess 화재 예방 및 배터리 성능 하락 방지를 위한 인공지능 기반 지능형 전력관리시스템
CN116231121A (zh) 一种储能电池管理系统
CN116990701B (zh) 一种储能测试系统和储能电池性能测试方法
CN113506923A (zh) 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调荷方法
CN110994773A (zh) 一种ups系统及ups系统的电池包剩余电量估算方法
Haq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ergy storage in smart microgrid based on historical data of individual battery temperature and voltage changes
JP5122699B1 (ja) 電力蓄積システム、および、蓄電モジュールの制御方法
CN109103542A (zh) 一种电池恒温管理系统
CN109782741B (zh) 卫星电源控制器热耗的在线测量方法
CN117353430B (zh) 一种基于储能温升特性约束的储能运行控制方法
CN108973756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管理系统
CN220138958U (zh) 一种高压配电箱及储能设备
CN219625667U (zh) 一种蓄电池老化在线监测系统
CN116565392A (zh) 电池模组的风冷控制方法、电池模组及储能系统
Moravek et al. Design of High Voltage Battery Topology Based on Experience with Integrated BMS Modules
CN207502573U (zh) 负载模拟器
Camargo et al. Automatic diagnostic system for second use lithium ion battery for stationary energy storage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666, Linyang Road, Qid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LINYANG ENER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Jiangsu Linyang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666, Linyang Road, Qid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LINYANG ENER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Linyang Yiwei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