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87276B - 一种基于瞬态电磁环境的设备敏感指标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瞬态电磁环境的设备敏感指标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87276B
CN113687276B CN202111004079.1A CN202111004079A CN113687276B CN 113687276 B CN113687276 B CN 113687276B CN 202111004079 A CN202111004079 A CN 202111004079A CN 113687276 B CN113687276 B CN 1136872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index
sensitivity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040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87276A (zh
Inventor
李尧尧
胡宗奇
蔡少雄
苏东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00407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872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87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72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872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72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2Measuring direction or magnitude of magnetic fields or magnetic flux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瞬态电磁环境的设备敏感指标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系统模型,并确定瞬态电磁进入系统的途径和影响系统的方式;S2.给定瞬态电磁场辐射敏感度指标;S3.基于给定的瞬态电磁场辐射敏感度指标,对系统模型内的敏感阈值进行计算;S4.根据计算的敏感阈值与系统模型中部件的设计指标,综合确定系统内的敏感阈值指标。本发明对设备互连线缆和接收天线的抗干扰指标进行设计,以保证其在瞬态电磁环境下的生存特性,有抵御给定的电磁环境干扰的能力,并有一定的安全余量。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瞬态电磁环境的设备敏感指标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电磁敏感指标分解,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瞬态电磁环境的设备敏感指标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电磁敏感度指的是在存在电磁骚扰的情况下,描述承受电磁干扰的一种性能,即它们在一定电磁环境下,按一定要求正常工作的性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瞬态电磁环境的频谱越来越宽,强度越来越大,电子器件、设备和系统呈现出小型化、集成化、复杂化、高灵敏度、大功率、高速度和宽频带的趋势,伴随而来的问题是这些元器件抗干扰能力越来越差,受极易受瞬态电磁脉冲环境(如核电磁脉冲、雷电、高功率微波等)的影响,因此瞬态电磁环境下系统的电磁敏感性是越来越受到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
瞬态电磁环境主要通过前门耦合(天线等射频端口)和后门耦合(孔缝、线缆等)两种途径进入系统,通过天线、孔缝耦合进入的场大多以辐射敏感的方式影响设备,通过线缆耦合进入的场大多以传导敏感的方式影响设备,为保证瞬态电磁环境不影响系统正常工作,亟需对系统进行电磁敏感性指标设计,使其满足适用于瞬态电磁环境的抗干扰性能限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瞬态电磁环境的设备敏感指标设计方法,对设备互连线缆和接收机的敏感度进行设计,以保证其在瞬态电磁环境下的生存特性,有抵御给定的电磁环境干扰的能力,并有一定的安全余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瞬态电磁环境的设备敏感指标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系统模型,并确定瞬态电磁进入系统的途径和影响系统的方式;
S2.给定瞬态电磁场辐射敏感度指标;
S3.基于给定的瞬态电磁场辐射敏感度指标,对系统模型内的敏感阈值进行计算;
S4.根据计算的敏感阈值与系统模型中部件的设计指标,综合确定系统内的敏感阈值指标。
优选地,所述系统模型包括带有孔缝的系统外壳,所述系统外壳上设置有天线,所述系统外壳内设置有多个设备;所述设备包括通过射频线与天线连接的接收机,以及通过线缆互连的接收设备,所述线缆包括信号线和控制线;
瞬态电磁环境通过前门耦合和后门耦合两种途径进入系统;所述前门耦合是指通过天线进入系统,并对与天线连接的接收机产生影响;所述后门耦合是指通过孔缝进入系统,在线缆上产生耦合效应,对通过线缆互连的接收设备产生影响。
优选地,所述瞬态电磁场辐射敏感度指标针对的是整个系统承受的瞬态电磁环境的能力,通过RS105试验获得或直接预先设定。
所述步骤S3中,在电磁场通过后门耦合的方式进入系统外壳内部时,估算出系统外壳内部的电磁环境辐射量值:
PE内=PE.外-L
其中PE内为系统内部电磁场环境指标,单位:dBV/m;PE外为系统总体设计指标,单位:dBV/m;L为壳体屏蔽效能,单位:dB;
壳体内部电磁环境在线缆上产生耦合效应,通过线缆端口流入接收设备内部,并与线缆长度、布局以及离地高度密切相关,为分解该线缆电磁兼容指标,需要建立内部场与线缆共模耦合效应关系函数F(s),以及内部场与线缆差模耦合效应关系函数H(s),再据此计算出线缆共模电流和差模电压:
I共模=E·F(s)
U差模=E·H(s)
其中,E表示系统内部场环境场强,根据PE内=20lgE计算得到,单位V/m;将共模电流和差模电压的敏感阈值转换为dB的形式,并留6dB的设计余量,得到线缆共模电流和差模电压的敏感阈值:
Figure BDA0003236583320000021
所述步骤S3中,电磁场通过前门耦合的方式进入系统外壳内部时,辐射场在与天线连接的射频线上产生耦合效应,通过射频端口注入系统外壳内部的接收机,通过建立场环境与射频线的耦合效应关系函数H′(s),得到端口感应电压:
U差模=E·H′(s)
E为瞬态电磁场辐射敏感度指标,表征系统外的瞬态电磁环境;
S303.令R为射频线端口等效负载,即端口负载的功率为:
Figure BDA0003236583320000022
其中,U差模为感应负载电压,根据敏感阈值S端口=10lgP端口,留有6dB的设计余量,由此推出天线接收机敏感阈值S:
Figure BDA0003236583320000031
其中,S端口为天线端口功率,单位:dBm,fdown为接收天线的频率下限,fup为接收天线的频率下限;felse表示[fdown,fup]之外的频带,φf表示设备在测试频带ftest抑制度。
所述步骤S4包括:
S401.对于连接系统外壳内接收设备的线缆,将步骤S3中计算得到的共模电流和差模电压的敏感阈值标记为Ci,i=1,2,其中i=1时,对应的Ci为PI;i=2时,对应的Ci为PU;获取线缆本身的敏感阈值Ki,其中i=1时,对应的Ki表示线缆本身的共模电流敏感阈值;i=2时,对应的Ki表示线缆本身的差模电压敏感阈值;
将Ci与Ki进行对比,取较为严苛的指标为瞬态电磁环境下系统的敏感设计指标Qi
Qi=max(Ki,Ci),i=1,2
将敏感设计指标Qi作为最终的线缆敏感阈值指标;
S402.对于通过射频线与天线连接的接收机,设接收机自身在工作频带内灵敏度为Lf,f∈[fdown,fup],其中,fdown与fup分别表示设备工作频段的下限与上限;
给定接收机天线端子带外响应抑制Rf,f∈felse,由Lf与Rf综合得到电子设备的接收机敏感阈值函数S′,如下式所示:
Figure BDA0003236583320000032
取S′和S较为严苛的指标max(S,S′)为接收机的敏感设计指标。
其中,所述步骤S401中,获取线缆本身的敏感阈值Ki的方式包括:
(1)对线缆进行试验,直接测试线缆共模电流和差模电压的敏感阈值;
(2)根据线缆参数,预先给定线缆共模电流和差模电压的敏感阈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对设备互连线缆和接收机的敏感度进行设计,以保证其在瞬态电磁环境下的生存特性,有抵御给定的电磁环境干扰的能力,并有一定的安全余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线缆辐射场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瞬态电磁环境的设备敏感指标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系统模型,并确定瞬态电磁进入系统的途径和影响系统的方式;
S2.给定瞬态电磁场辐射敏感度指标;
S3.基于给定的瞬态电磁场辐射敏感度指标,对系统模型内的敏感阈值进行计算;
S4.根据计算的敏感阈值与系统模型中部件的设计指标,综合确定系统内的敏感阈值指标。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系统模型包括带有孔缝的系统外壳,所述系统外壳上设置有天线,所述系统外壳内设置有多个设备;所述设备包括通过射频线与天线连接的接收机,以及通过线缆互连的接收设备,所述线缆包括信号线和控制线;
瞬态电磁环境通过前门耦合和后门耦合两种途径进入系统;所述前门耦合是指通过天线进入系统,并对与天线连接的接收机产生影响;所述后门耦合是指通过孔缝进入系统,在线缆上产生耦合效应,对通过线缆互连的接收设备产生影响。
优选地,所述瞬态电磁场辐射敏感度指标针对的是整个系统承受的瞬态电磁环境的能力,通过RS105试验获得或直接预先设定。
所述步骤S3中,在电磁场通过后门耦合的方式进入系统外壳内部时,估算出系统外壳内部的电磁环境辐射量值:
PE内=PE.外-L
其中PE内为系统内部电磁场环境指标,单位:dBV/m;PE外为系统总体设计指标,单位:dBV/m;L为壳体屏蔽效能,单位:dB;
壳体内部电磁环境在线缆上产生耦合效应,通过线缆端口流入接收设备内部,并与线缆长度、布局以及离地高度密切相关,为分解该线缆电磁兼容指标,需要建立内部场与线缆共模耦合效应关系函数F(s),以及内部场与线缆差模耦合效应关系函数H(s),F(s)、H(s)可以通过仿真或试验测试的方法获得,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将其作为预先测定好的已知函数;再据此计算出线缆共模电流和差模电压:
I共模=E·F(s)
U差模=E·H(s)
其中,E表示系统内部场环境场强,根据PE内=20lgE计算得到,单位V/m;将共模电流和差模电压的敏感阈值转换为dB的形式,并留6dB的设计余量,得到线缆共模电流和差模电压的敏感阈值:
Figure BDA0003236583320000051
所述步骤S3中,电磁场通过前门耦合的方式进入系统外壳内部时,辐射场在与天线连接的射频线上产生耦合效应,通过射频端口注入系统外壳内部的接收机,通过建立场环境与射频线的耦合效应关系函数H′(s),H′(s)通过仿真或试验测试的方法获得,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将其作为预先测定好的已知函数,计算得到端口感应电压:
U差模=E·H′(s)
E为瞬态电磁场辐射敏感度指标,表征系统外的瞬态电磁环境;
S303.令R为射频线端口等效负载,即端口负载的功率为:
Figure BDA0003236583320000052
其中,U差模为感应负载电压,根据敏感阈值S端口=10lgP端口,留有6dB的设计余量,由此推出天线接收机敏感阈值S:
Figure BDA0003236583320000053
其中,S端口为天线端口功率,单位:dBm,fdown为接收天线的频率下限,fup为接收天线的频率下限;felse表示[fdown,fup]之外的频带,φf表示设备在测试频带ftest抑制度,可以直接给定,也可通过天线端子敏感项CS103、CS104、CS105测试获取。
所述步骤S4包括:
S401.对于连接系统外壳内接收设备的线缆,将步骤S3中计算得到的共模电流和差模电压的敏感阈值标记为Ci,i=1,2,其中i=1时,对应的Ci为PI;i=2时,对应的Ci为PU;获取线缆本身的敏感阈值Ki,其中i=1时,对应的Ki表示线缆本身的共模电流敏感阈值;i=2时,对应的Ki表示线缆本身的差模电压敏感阈值;
获取线缆本身的敏感阈值Ki的方式包括:
(1)对线缆进行试验,直接测试线缆共模电流和差模电压的敏感阈值;若需要进行测试时,差模电压的敏感阈值可以通过CS101或CS106测试进行获取;共模电流敏感阈值可以通过CS114、CS115或CS116试验进行获取;
(2)根据线缆情况,预先给定线缆共模电流和差模电压的敏感阈值。
将Ci与Ki进行对比,取较为严苛的指标为瞬态电磁环境下系统的敏感设计指标Qi
Qi=max(Ki,Ci),i=1,2
将敏感设计指标Qi作为最终的线缆敏感阈值指标;
对于通过射频线与天线连接的接收机,设接收机自身在工作频带内灵敏度为Lf,f∈[fdown,fup],其中,fdown与fup分别表示设备工作频段的下限与上限;
给定接收机天线端子带外响应抑制Rf,f∈felse,(Rf=φf),由Lf与Rf综合得到电子设备的接收机敏感阈值函数S′,如下式所示:
Figure BDA0003236583320000061
取S′和S较为严苛的指标max(S,S′)为接收机的敏感设计指标。
本发明对设备互连线缆和接收机的抗干扰指标进行设计,以保证其在瞬态电磁环境下的生存特性,有抵御给定的电磁环境干扰的能力,并有一定的安全余量。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基于瞬态电磁环境的设备敏感指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系统模型,并确定瞬态电磁进入系统的途径和影响系统的方式;
S2.给定瞬态电磁场辐射敏感度指标;
S3.基于给定的瞬态电磁场辐射敏感度指标,对系统模型内的敏感阈值进行计算;
S4.根据计算的敏感阈值与系统模型中部件的设计指标,综合确定系统内的敏感阈值指标;
所述步骤S4包括:
S401.对于连接系统外壳内接收设备的线缆,将步骤S3中计算得到的共模电流和差模电压的敏感阈值标记为Ci,i=1,2,其中i=1时,对应的Ci为PI;i=2时,对应的Ci为PU;获取线缆本身的敏感阈值Ki,其中i=1时,对应的Ki表示线缆本身的共模电流敏感阈值;i=2时,对应的Ki表示线缆本身的差模电压敏感阈值;
将Ci与Ki进行对比,取较为严苛的指标为瞬态电磁环境下系统的敏感设计指标Qi
Qi=max(Ki,Ci),i=1,2
将敏感设计指标Qi作为最终的线缆敏感阈值指标;
S402.对于通过射频线与天线连接的接收机,设接收机自身在工作频带内灵敏度为Lf,f∈[fdown,fup],其中,fdown与fup分别表示设备工作频段的下限与上限;
给定接收机天线端子带外响应抑制Rf,f∈felse,由Lf与Rf综合得到电子设备的接收机敏感阈值函数S′,如下式所示:
Figure FDA0003460283670000011
取S′和S较为严苛的指标max(S,S′)为接收机的敏感设计指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瞬态电磁环境的设备敏感指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模型包括带有孔缝的系统外壳,所述系统外壳上设置有天线,所述系统外壳内设置有多个设备;所述设备包括通过射频线与天线连接的接收机,以及通过线缆互连的接收设备,所述线缆包括信号线和控制线;
瞬态电磁环境通过前门耦合和后门耦合两种途径进入系统;所述前门耦合是指通过天线进入系统,并对与天线连接的接收机产生影响;所述后门耦合是指通过孔缝进入系统,在线缆上产生耦合效应,对通过线缆互连的接收设备产生影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瞬态电磁环境的设备敏感指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瞬态电磁场辐射敏感度指标针对的是整个系统承受的瞬态电磁环境的能力,通过RS105试验获得或直接预先设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瞬态电磁环境的设备敏感指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在电磁场通过后门耦合的方式进入系统外壳内部时,估算出系统外壳内部的电磁环境辐射量值:
PE内=PE.外-L
其中PE内为系统内部电磁场环境指标,单位:dBV/m;PE外为系统总体设计指标,单位:dBV/m;L为壳体屏蔽效能,单位:dB;
壳体内部电磁环境在线缆上产生耦合效应,通过线缆端口流入接收设备内部,并与线缆长度、布局以及离地高度密切相关,为分解该线缆电磁兼容指标,需要建立内部场与线缆共模耦合效应关系函数F(s),以及内部场与线缆差模耦合效应关系函数H(s),再据此计算出线缆共模电流和差模电压:
I共模=E·F(s)
U差模=E·H(s)
其中,E表示系统内部场环境场强,根据PE内=20lgE计算得到,单位V/m;将共模电流和差模电压的敏感阈值转换为dB的形式,并留6dB的设计余量,得到线缆共模电流和差模电压的敏感阈值:
Figure FDA00034602836700000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瞬态电磁环境的设备敏感指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电磁场通过前门耦合的方式进入系统外壳内部时,辐射场在与天线连接的射频线上产生耦合效应,通过射频端口注入系统外壳内部的接收机,通过建立场环境与射频线的耦合效应关系函数H′(s),得到端口感应电压:
U差模=E·H′(s)
E为瞬态电磁场辐射敏感度指标,表征系统外的瞬态电磁环境;
S303.令R为射频线端口等效负载,即端口负载的功率为:
Figure FDA0003460283670000031
其中,U差模为感应负载电压,根据敏感阈值S端口=10lg P端口,留有6dB的设计余量,由此推出天线接收机敏感阈值S:
Figure FDA0003460283670000032
其中,S端口为天线端口功率,单位:dBm,fdown为接收天线的频率下限,fup为接收天线的频率下限;felse表示[fdown,fup]之外的频带,φf表示设备在测试频带ftest抑制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瞬态电磁环境的设备敏感指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1中,获取线缆本身的敏感阈值Ki的方式包括:
(1)对线缆进行试验,直接测试线缆共模电流和差模电压的敏感阈值;
(2)根据线缆情况,预先给定线缆共模电流和差模电压的敏感阈值。
CN202111004079.1A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基于瞬态电磁环境的设备敏感指标设计方法 Active CN1136872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4079.1A CN113687276B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基于瞬态电磁环境的设备敏感指标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4079.1A CN113687276B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基于瞬态电磁环境的设备敏感指标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7276A CN113687276A (zh) 2021-11-23
CN113687276B true CN113687276B (zh) 2022-02-22

Family

ID=78583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04079.1A Active CN113687276B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基于瞬态电磁环境的设备敏感指标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8727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0482A (zh) * 2009-03-31 2009-09-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提高测试精度的电磁辐射敏感测试方法
CN110749788A (zh) * 2019-10-10 2020-02-04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电磁敏感性测试的监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30595A (zh) * 2021-03-26 2021-06-25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一种车辆迫停电磁脉冲敏感阈值测试系统和测量方法
CN113295941A (zh) * 2021-04-25 2021-08-24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干扰概率的混响室环境电磁辐射敏感度测试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2915B (zh) * 2021-04-12 2021-09-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射频设备电磁环境适应性边界场景快速推演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0482A (zh) * 2009-03-31 2009-09-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提高测试精度的电磁辐射敏感测试方法
CN110749788A (zh) * 2019-10-10 2020-02-04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电磁敏感性测试的监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30595A (zh) * 2021-03-26 2021-06-25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一种车辆迫停电磁脉冲敏感阈值测试系统和测量方法
CN113295941A (zh) * 2021-04-25 2021-08-24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干扰概率的混响室环境电磁辐射敏感度测试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电子设备电磁辐射敏感度测试相关问题研究;潘晓东 等;《强激光与粒子束》;20200731;第32卷(第07期);正文第1至7页 *
高功率微波电磁脉冲敏感阈值试验方法研究;张荣荣 等;《信息通信》;20200930(第09期);正文第85至8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7276A (zh) 202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chulz et al. Shielding theory and practice
CN106872831B (zh) 微波载荷卫星内高灵敏接收设备天线带内干扰源确定方法
CN101533049B (zh) 一种测量线缆的电流辐射发射装置
CN113687276B (zh) 一种基于瞬态电磁环境的设备敏感指标设计方法
Lanzrath et al. HPEM-based risk assessment of substations enabled for the smart grid
DE102012108797A1 (de) Stromwandleranordnung für den Einsatz in elektrischen Überwachungssystemen und Verfahren zum Zusammenbau derselben
Siergiejczyk et al. Analysis of unintend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generated by safety system control panels
KR20200127210A (ko) 수동 광통신망에서 멀티 유저 유닛의 복사 방출 위치를 교정하는 방법
CN207490880U (zh)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滤波器
JP2007066243A (ja) 回路基板の設計支援装置、回路基板の設計方法、及びノイズ解析プログラム
DE102017216644A1 (de)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m Erkennen von Teilentladungen bei einem elektrischen Betriebsmittel
CN111696690A (zh) 一种探测反应堆声发射信号的宽温耐辐照适调器
KR102290441B1 (ko) 전자기 펄스 및 전자파 차폐용 동축 라인 광대역 도파관 필터
JP2005172624A (ja) 中性子監視装置
US5920259A (en) Motion detection with RFI/EMI protection
CN114065467B (zh) 一种基于天线谐波和乱波输出的设备敏感阈值设计方法
CN112591120B (zh) 一种航空光电吊舱
Easton et al. Testing of a Module for Electrical Substations to Demonstrate HEMP and IEMI Protection and GIC Detection
CN218416332U (zh) 一种混频放大器
CN100368817C (zh) 电站型氧化锌避雷器的泄漏电流值的在线检测方法
CN219552622U (zh) 一种变压器铁芯漏电在线监测装置
CN103684322B (zh) 无线射频电路的谐波抑制方法
CN217956689U (zh) 一种电磁兼容电路
JPH0129838Y2 (zh)
CN216926891U (zh) 数字化反窃电智慧电表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