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86959B - 一种基于超声兰姆波缺陷检测的成像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超声兰姆波缺陷检测的成像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86959B
CN113686959B CN202111082997.6A CN202111082997A CN113686959B CN 113686959 B CN113686959 B CN 113686959B CN 202111082997 A CN202111082997 A CN 202111082997A CN 113686959 B CN113686959 B CN 1136869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b wave
defect
mode
echo signa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829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86959A (zh
Inventor
阎守国
黄娟
阚婷婷
张碧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coustics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coustics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coustics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coustics CAS
Priority to CN20211108299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869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86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69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869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69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9/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Visualisation of the interior of objects by transmitting ultrasonic or sonic waves through the object
    • G01N29/04Analysing solids
    • G01N29/041Analysing solids on the surface of the material, e.g. using Lamb, Rayleigh or shear wav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9/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Visualisation of the interior of objects by transmitting ultrasonic or sonic waves through the object
    • G01N29/04Analysing solids
    • G01N29/06Visualisation of the interior, e.g. acoustic microscopy
    • G01N29/0654Imaging
    • G01N29/069Defect imaging, localisation and sizing using, e.g. time of flight diffraction [TOFD], synthetic aperture focusing technique [SAFT], Amplituden-Laufzeit-Ortskurven [ALOK] techniqu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91/00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group G01N29/00
    • G01N2291/02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the analysed material
    • G01N2291/028Material parameters
    • G01N2291/0289Internal structure, e.g. defects, grain size, tex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超声兰姆波缺陷检测的成像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板状结构的缺陷回波信号,缺陷回波信号至少包括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对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进行聚焦处理,确定聚焦回波信号;基于聚焦回波信号,确定第一距离,第一距离表征缺陷回波信号对应的传感器所在位置与所述缺陷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基于N个缺陷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距离,确定待检测板状结构的缺陷检测图像。本申请提供的基于超声兰姆波缺陷检测的成像方法可以实现对二维板状结构中缺陷的高精度成像。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超声兰姆波缺陷检测的成像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超声兰姆波缺陷检测的成像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兰姆波(Lamb wave)检测技术因具有检测范围大和检测效率高的特点而备受关注,是一种适合于长距离大面积结构的快速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随着对兰姆波理论的深入研究,该技术在工程结构的检测与评价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兰姆波的频散和多模式特性的影响,通常在应用兰姆波进行检测时设法避开这些特性的影响,因而无法形成高分辨率的检测图像。
通常在应用兰姆波进行缺陷检测时,是有选择地激发单一模式的兰姆波进行检测,但是当波传播到缺陷位置并与缺陷相互作用产生的频散和多模式现象是无法避免的。常规成像算法通常只提取某一模式的兰姆波信号进行成像,而忽略了多个模式频散的波之间蕴含的有用的信息,因此无法形成高分辨率的检测图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超声兰姆波缺陷检测的成像方法,应用该方法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检测图像。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超声兰姆波缺陷检测的成像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板状结构的缺陷回波信号,所述缺陷回波信号至少包括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其中,所述缺陷回波信号为N个传感器中任一传感器接收到的回波信号,所述N个传感器布置于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待检测区域,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3的正整数;对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进行聚焦处理,确定聚焦回波信号;基于所述聚焦回波信号,确定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表征所述缺陷回波信号对应的传感器所在位置与所述缺陷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基于所述N个缺陷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缺陷检测图像。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对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进行聚焦处理,确定聚焦回波信号,包括:
基于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厚度、超声兰姆波的频散特性和预设第一距离,确定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的相位变化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的相位变化,其中,所述超声兰姆波的频散特性包括超声兰姆波的信号角频率、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的传播速度和所述第二模式的兰姆波的传播速度;
基于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的相位变化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的相位变化,确定频散补偿系数;
基于所述频散补偿系数和所述缺陷回波信号,确定所述聚焦回波信号。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基于所述频散补偿系数和所述缺陷回波信号,确定所述聚焦回波信号,包括:
基于所述频散补偿系数和所述缺陷回波信号,确定频散补偿信号的频域表达;
将所述频散补偿信号的频域表达转换为所述频散补偿信号的时域表达;
基于目标时间窗口和所述频散补偿信号的时域表达,确定所述聚焦回波信号,所述目标时间窗口基于声源激发信号的时间长度、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的传播速度和所述第二模式的兰姆波的传播速度确定。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基于所述聚焦回波信号,确定第一距离,包括:
将最大幅值的所述聚焦回波信号对应的所述预设第一距离,确定为所述第一距离。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基于所述N个缺陷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缺陷检测图像,包括:
获取第二距离信息,所述第二距离信息包括像素坐标系中各个像素坐标与所述N个传感器中各个传感器在所述像素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之间的距离,所述像素坐标系基于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表面确定;
基于所述第二距离信息和所述N个缺陷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距离,确定所述像素坐标系中各个像素坐标的像素值;
基于所述像素坐标系中各个像素坐标的像素值,生成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缺陷检测图像。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超声兰姆波缺陷检测的成像装置,包括:
N个传感器,布置于待检测板状结构的待检测区域,用于接收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缺陷回波信号,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3的正整数;
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所述N个传感器接收到的缺陷回波信号,所述缺陷回波信号至少包括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
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
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执行如下步骤:
对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进行聚焦处理,确定聚焦回波信号;
基于所述聚焦回波信号,确定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表征所述缺陷回波信号对应的传感器所在位置与所述缺陷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
基于所述N个缺陷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缺陷检测图像。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对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进行聚焦处理,确定聚焦回波信号,包括:
基于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厚度、超声兰姆波的频散特性和预设第一距离,确定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的相位变化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的相位变化,其中,所述超声兰姆波的频散特性包括超声兰姆波的信号角频率、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的传播速度和所述第二模式的兰姆波的传播速度;
基于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的相位变化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的相位变化,确定频散补偿系数;
基于所述频散补偿系数和所述缺陷回波信号,确定所述聚焦回波信号。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基于所述频散补偿系数和所述缺陷回波信号,确定所述聚焦回波信号,包括:
基于所述频散补偿系数和所述缺陷回波信号,确定频散补偿信号的频域表达;
将所述频散补偿信号的频域表达转换为所述频散补偿信号的时域表达;
基于目标时间窗口和所述频散补偿信号的时域表达,确定所述聚焦回波信号,所述目标时间窗口基于声源激发信号的时间长度、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的传播速度和所述第二模式的兰姆波的传播速度确定。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基于所述聚焦回波信号,确定第一距离,包括:
将最大幅值的所述聚焦回波信号对应的所述预设第一距离,确定为所述第一距离。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基于所述N个缺陷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缺陷检测图像,包括:
获取第二距离信息,所述第二距离信息包括像素坐标系中各个像素坐标与所述N个传感器中各个传感器在所述像素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之间的距离,所述像素坐标系基于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表面确定;
基于所述第二距离信息和所述N个缺陷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距离,确定所述像素坐标系中各个像素坐标的像素值;
基于所述像素坐标系中各个像素坐标的像素值,生成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缺陷检测图像。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超声兰姆波缺陷检测的成像方法,通过频散补偿的手段,将对缺陷的定位问题转化为寻找补偿后信号峰值的问题,对缺陷的定位和成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超声兰姆波缺陷检测的成像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超声兰姆波缺陷检测的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超声兰姆波缺陷检测的成像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01-步骤S104。
在步骤S101中,获取待检测板状结构的缺陷回波信号。
示例性的,将探头固定在待检测板状结构上,将N个传感器布置于待检测板状结构的感兴趣区域(即待检测区域),通过探头激励产生超声兰姆波,当待检测板状结构中存在缺陷时,N个传感器接收到缺陷回波信号,通过获取N个传感器接收到的缺陷回波信号得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缺陷回波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缺陷回波信号中包括多个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例如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N为大于或等于3的正整数,下面以多个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为两个模式的兰姆波信号(即包括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为例对本申请的基于超声兰姆波缺陷检测的成像方法的具体方案进行说明。
在步骤S102和步骤S103中,对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进行聚焦处理,确定聚焦回波信号,然后基于聚焦回波信号确定第一距离,第一距离表征缺陷回波信号对应的传感器所在位置与缺陷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
示例性的,在缺陷检测时,假设传播到缺陷处的入射信号频谱为S(r0,ω),接收点(即N个传感器中的某一传感器所处位置)与缺陷的距离为r,并假设缺陷散射信号中含两个兰姆波模式,这时,缺陷回波信号的频谱可表示为
Figure GDA0003297739500000061
其中S(r0,ω)表示在缺陷处的声波振动信号频谱,ω为信号角频率,a1和a2对应兰姆波两个模式的幅度,
Figure GDA0003297739500000062
Figure GDA0003297739500000063
分别为这两个模式从缺陷传播到接收点处的相位变化,缺陷与接收点的距离为r。在已知板的厚度H的前提下,通过兰姆波频散理论公式,可以计算得到第i个模式兰姆波在频率为ω时传播速度ci,不同模式从缺陷传播到接收点处的相位变化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GDA0003297739500000064
根据相位的变化关系,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反相补偿,补偿后的频域信号函数为:
Figure GDA0003297739500000065
其中,
Figure GDA0003297739500000066
Figure GDA0003297739500000067
即为频散补偿系数,换言之,基于频散补偿系数和接收到的缺陷回波信号,确定频散补偿信号的频域表达。
将该频散补偿后的信号函数通过傅里叶变换,得到时间域下频散补偿信号A(t),也即频散补偿信号的时域表达:
A(t)=(a1+a2)S(r0,t)+S′1+S′2 (3)
其中S(r0,t)是S(r0,ω)的傅里叶变换,也是得到完全频散补偿的模式信号,S′和S′2表示未被完全补偿的干扰项。
在(3)式中,S(r0,t)是两个模式信号经过完全补偿后的信号,与接收点位置无关,为缺陷处信号振动的时间函数,(3)式中的后两项为干扰项,与接收点位置r有关,在波形到达时间上分处在S(r0,t)的两侧。因此,我们可以在时间上通过控制适当的时间窗(即目标时间窗口)来截取到完全补偿的时间信号(a1+a2)S(r0,t),时间窗口的长度Δt与声源激发信号的时间长度T,以及不同模式传播到缺陷处的频散特性有关:
Δt=T+(r0/cmin-r0/cmax)
其中cmin和cmax为不同模式兰姆波传播速度ci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即当多个模式兰姆波包括第一模式兰姆波和第二模式兰姆波时,cmin和cmax则分别为第一模式兰姆波和第二模式兰姆波中传播速度较小的传播速度和传播速度较大的传播速度。
(a1+a2)S(r0,t)就是缺陷散射回波信号中含有两个兰姆波模式时得到的聚焦信号,为缺陷处的原始入射信号。
当缺陷散射回波信号中包含多个模式时,可采用与以上类似的方法截取得到缺陷处的原始入射信号。
在缺陷检测过程中,接收点与缺陷之间的距离r是未知的,于是在对接收到的缺陷回波信号进行聚焦接收时,我们采用预设距离r′来计算得到聚焦接收信号A(t),当预设距离r′越接近于缺陷和接收点之间的实际距离r时,这种频散补偿的效果越好,得到的聚焦接收信号的峰值也就越大。因此,我们通过不断地改变预设距离r′来得到最大峰值的聚焦回波信号,从而得到缺陷的实际位置,即实现对缺陷的定位,也就是说,最大的聚焦回波信号对应的预设距离r′,即为接收点与缺陷的实际距离r,也即第一距离。
容易理解的是,将多个r′分别代入公式计算会得到多个聚焦接收信号A(t),最大的聚焦回波信号对应的预设第一距离(r′)的含义为,多个聚焦接收信号A(t)中最大幅值的聚焦接收信号A(t)对应代入的r′,该r′即为缺陷和接收点之间的实际距离r,即第一距离。
预设第一距离r′的设置与待检测板状结构的结构有关,例如预设第一距离r′为10-50cm。
在步骤S104中,基于N个缺陷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距离,确定待检测板状结构的缺陷检测图像。
示例性的,基于兰姆波传播的二维平面(x,y),即待检测板状结构的表面,确定像素坐标系,对感兴趣的成像区域布置N个传感器,对于各个传感器接收的缺陷回波信号,应用上一步中对缺陷定位的方法得到缺陷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ri(i=1,2,...,N)(即第一距离),我们提出以下兰姆波成像算法
Figure GDA0003297739500000081
其中H(x,y)代表像素点(x,y)处的像素值,Li表示像素点(x,y)与第i个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即第二距离)。基于各个像素坐标系中各个像素坐标(即像素点)的像素值,生成待检测板状结构的缺陷检测图像。
选取计算得到的像素值的最大值所在位置作为缺陷的位置,该成像算法可实现对二维板状结构中缺陷的高精度成像。
与前述方法实施例基于相同的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超声兰姆波缺陷检测的成像装置200,该材基于超声兰姆波缺陷检测的成像装置200包括用以实现图1所示的基于超声兰姆波缺陷检测的成像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或手段。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超声兰姆波缺陷检测的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一种基于超声兰姆波缺陷检测的成像装置200至少包括:
N个传感器201,布置于待检测板状结构的待检测区域,用于接收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缺陷回波信号,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3的正整数;
通信接口202,用于接收所述N个传感器接收到的缺陷回波信号,所述缺陷回波信号至少包括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
存储器203,存储有计算机指令;
处理器204,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执行如下步骤:
对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进行聚焦处理,确定聚焦回波信号;
基于所述聚焦回波信号,确定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表征所述缺陷回波信号对应的传感器所在位置与所述缺陷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
基于所述N个缺陷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缺陷检测图像。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对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进行聚焦处理,确定聚焦回波信号,包括:
基于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厚度、超声兰姆波的频散特性和预设第一距离,确定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的相位变化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的相位变化,其中,所述超声兰姆波的频散特性包括超声兰姆波的信号角频率、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的传播速度和所述第二模式的兰姆波的传播速度;
基于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的相位变化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的相位变化,确定频散补偿系数;
基于所述频散补偿系数和所述缺陷回波信号,确定所述聚焦回波信号。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基于所述频散补偿系数和所述缺陷回波信号,确定所述聚焦回波信号,包括:
基于所述频散补偿系数和所述缺陷回波信号,确定频散补偿信号的频域表达;
将所述频散补偿信号的频域表达转换为所述频散补偿信号的时域表达;
基于目标时间窗口和所述频散补偿信号的时域表达,确定所述聚焦回波信号,所述目标时间窗口基于声源激发信号的时间长度、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的传播速度和所述第二模式的兰姆波的传播速度确定。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基于所述聚焦回波信号,确定第一距离,包括:
将最大幅值的所述聚焦回波信号对应的所述预设第一距离,确定为所述第一距离。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基于所述N个缺陷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缺陷检测图像,包括:
获取第二距离信息,所述第二距离信息包括像素坐标系中各个像素坐标与所述N个传感器中各个传感器在所述像素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之间的距离,所述像素坐标系基于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表面确定;
基于所述第二距离信息和所述N个缺陷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距离,确定所述像素坐标系中各个像素坐标的像素值;
基于所述像素坐标系中各个像素坐标的像素值,生成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缺陷检测图像。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处理器204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该处理器204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该存储器203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204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203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203还可以存储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实现上述基于超声兰姆波缺陷检测的成像方法。
该存储器20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d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超声兰姆波缺陷检测的成像装置200可以对应于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所示方法中的相应主体,并且基于超声兰姆波缺陷检测的成像装置200中的各个器件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1的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轨道,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轨道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超声兰姆波缺陷检测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检测板状结构的缺陷回波信号,所述缺陷回波信号至少包括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其中,所述缺陷回波信号为N个传感器中任一传感器接收到的回波信号,所述N个传感器布置于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待检测区域,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3的正整数;
对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进行聚焦处理,确定聚焦回波信号;
基于所述聚焦回波信号,确定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表征所述缺陷回波信号对应的传感器所在位置与所述缺陷所在位置之间的实际距离;
基于所述N个缺陷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缺陷检测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进行聚焦处理,确定聚焦回波信号,包括:
基于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厚度、超声兰姆波的频散特性和预设第一距离,确定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的相位变化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的相位变化,其中,所述超声兰姆波的频散特性包括超声兰姆波的信号角频率、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的传播速度和所述第二模式的兰姆波的传播速度;
基于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的相位变化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的相位变化,确定频散补偿系数;
基于所述频散补偿系数和所述缺陷回波信号,确定所述聚焦回波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频散补偿系数和所述缺陷回波信号,确定所述聚焦回波信号,包括:
基于所述频散补偿系数和所述缺陷回波信号,确定频散补偿信号的频域表达;
将所述频散补偿信号的频域表达转换为所述频散补偿信号的时域表达;
基于目标时间窗口和所述频散补偿信号的时域表达,确定所述聚焦回波信号,所述目标时间窗口基于声源激发信号的时间长度、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的传播速度和所述第二模式的兰姆波的传播速度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聚焦回波信号,确定第一距离,包括:
将最大幅值的所述聚焦回波信号对应的所述预设第一距离,确定为所述第一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N个缺陷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缺陷检测图像,包括:
获取第二距离信息,所述第二距离信息包括像素坐标系中各个像素坐标与所述N个传感器中各个传感器在所述像素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之间的距离,所述像素坐标系基于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表面确定;
基于所述第二距离信息和所述N个缺陷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距离,确定所述像素坐标系中各个像素坐标的像素值;
基于所述像素坐标系中各个像素坐标的像素值,生成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缺陷检测图像。
6.一种基于超声兰姆波缺陷检测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N个传感器,布置于待检测板状结构的待检测区域,用于接收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缺陷回波信号,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3的正整数;
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所述N个传感器接收到的缺陷回波信号,所述缺陷回波信号至少包括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
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
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执行如下步骤:
对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进行聚焦处理,确定聚焦回波信号;
基于所述聚焦回波信号,确定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表征所述缺陷回波信号对应的传感器所在位置与所述缺陷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
基于所述N个缺陷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缺陷检测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进行聚焦处理,确定聚焦回波信号,包括:
基于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厚度、超声兰姆波的频散特性和预设第一距离,确定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的相位变化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的相位变化,其中,所述超声兰姆波的频散特性包括超声兰姆波的信号角频率、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的传播速度和所述第二模式的兰姆波的传播速度;
基于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的相位变化和第二模式的兰姆波回波信号的相位变化,确定频散补偿系数;
基于所述频散补偿系数和所述缺陷回波信号,确定所述聚焦回波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频散补偿系数和所述缺陷回波信号,确定所述聚焦回波信号,包括:
基于所述频散补偿系数和所述缺陷回波信号,确定频散补偿信号的频域表达;
将所述频散补偿信号的频域表达转换为所述频散补偿信号的时域表达;
基于目标时间窗口和所述频散补偿信号的时域表达,确定所述聚焦回波信号,所述目标时间窗口基于声源激发信号的时间长度、所述第一模式的兰姆波的传播速度和所述第二模式的兰姆波的传播速度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聚焦回波信号,确定第一距离,包括:
将最大幅值的所述聚焦回波信号对应的所述预设第一距离,确定为所述第一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N个缺陷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缺陷检测图像,包括:
获取第二距离信息,所述第二距离信息包括像素坐标系中各个像素坐标与所述N个传感器中各个传感器在所述像素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之间的距离,所述像素坐标系基于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表面确定;
基于所述第二距离信息和所述N个缺陷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距离,确定所述像素坐标系中各个像素坐标的像素值;
基于所述像素坐标系中各个像素坐标的像素值,生成所述待检测板状结构的缺陷检测图像。
CN202111082997.6A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基于超声兰姆波缺陷检测的成像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6869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2997.6A CN113686959B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基于超声兰姆波缺陷检测的成像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2997.6A CN113686959B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基于超声兰姆波缺陷检测的成像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6959A CN113686959A (zh) 2021-11-23
CN113686959B true CN113686959B (zh) 2022-10-18

Family

ID=78586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82997.6A Active CN113686959B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基于超声兰姆波缺陷检测的成像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869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00140B (zh) * 2023-06-28 2023-08-29 新创碳谷集团有限公司 超声检测的自动增益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73547B (zh) * 2023-08-17 2023-11-03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多模态的焊缝缺陷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2512B1 (en) * 1997-06-13 2001-02-0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ing thin structures
US8429974B2 (en) * 2009-09-08 2013-04-30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Lamb wave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for EUSR approach to ultrasonic beam steering
CN101701936B (zh) * 2009-11-13 2011-02-02 北京工业大学 基于换能器阵列虚拟聚焦的板结构兰姆波无损检测方法
CN105738478B (zh) * 2016-01-25 2017-10-27 湖北工业大学 基于线性阵列聚焦‑时间反转的钢板Lamb波检测成像方法
CN110045019B (zh) * 2019-05-08 2021-12-24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薄板空气耦合超声兰姆波全聚焦成像检测方法
CN110702785B (zh) * 2019-09-24 2020-10-16 清华大学 频散Lamb波多项式时频域模态分解和缺陷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3358743B (zh) * 2021-05-12 2022-09-2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时频分布相似度分析的兰姆波模态分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6959A (zh) 202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86959B (zh) 一种基于超声兰姆波缺陷检测的成像方法及装置
CA2604548C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location of impacts by acoustic imaging
Zhang et al. Detection of minor damage in structures with guided wave signals and nonlinear oscillator
Lee et al. The array invariant
Hu et al. Mode-converted diffuse ultrasonic backscatter
US20160109412A1 (en) Piezoelectric shear rings for omnidirectional shear horizontal guided wave excitation and sensing
US9488623B2 (en) Guided wave mode sweep technique for optimal mode and frequency excitation
Perelli et al. Frequency warped cross-wavelet multiresolution analysis of guided waves for impact localization
CN111624252B (zh) 一种提高Lamb波相控阵聚焦检测速度的方法
Kumar et al. Long-range measurement system using ultrasonic range sensor with high-power transmitter array in air
Schaal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lamb wave-based edge detection methods
Gao et al. A novel time reversal sub‐group imaging method with noise suppression for damage detection of plate‐like structures
Cheng et al. Application of chaotic information entropy for ultrasonic guided wave detection in pipe
Ebrahimkhanlou et al. A guided ultrasonic imaging approach in isotropic plate structures using edge reflections
JP5456367B2 (ja) フェーズドアレイ開口合成処理方法
US11022429B2 (en) Method for real-time inspection of structural components
CN116400335B (zh) 一种水平阵主动声纳目标回波检测方法及系统
Ghadami et al. Damage identification in multi-step waveguides using Lamb waves and scattering coefficients
Kim et al. An ultrasonic measurement model using a multi-Gaussian beam model for a rectangular transducer
US10620162B2 (en) Ultrasonic inspec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Rodriguez et al. One channel defect imaging in a reverberating medium
Zhang et al. The identification of accurate and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arrival time pick-up method for acoustic tomography
KR101703104B1 (ko) 퇴적물 시료의 음파전달속도 및 음파감쇠를 측정하는 음파측정 방법 및 시스템
Velichko et al. Post-processing of guided wave array data for high resolution pipe inspection
Zhang et al. Ultrasonic time-of-flight diffraction crack size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cross-correl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