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78772A - 鱼草共生景观系统 - Google Patents

鱼草共生景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78772A
CN113678772A CN202110962966.3A CN202110962966A CN113678772A CN 113678772 A CN113678772 A CN 113678772A CN 202110962966 A CN202110962966 A CN 202110962966A CN 113678772 A CN113678772 A CN 113678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box body
plate
cavity
part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629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慧君
白国良
孙家恺
温馨
桑盛
郭孝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Land Remedi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China Co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Land Remedi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China Co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Land Remedi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China Co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6296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787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78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87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03Aquaria; Terra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1/00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 A01G31/02Special apparatu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03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06Accessories for aquaria or terra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01K63/045Filters for aquari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草共生景观系统,所述鱼草共生景观系统包括箱体、缸体和水循环组件,箱体包括底板、顶板和侧板,箱体内具有第一腔,箱体上设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侧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底板包括第一子底板与第二子底板,第一子底板与侧板相连以将第一腔分成第一子腔与第二子腔,第一子底板上设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邻近第二侧板与第四侧板,第一缺口连通第一子腔与第二子腔,缸体设在第一出口的下方,水循环组件连通缸体与第一进口,以将缸体内的水输送到箱体内,顶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绿化栽植适于通过第一通孔设在第一腔内。本发明的鱼草共生景观系统可以增加室内环境的绿化美化效果,同时对空间要求很低。

Description

鱼草共生景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绿化美化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鱼草共生景观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办公生活居所的室内环境和美化绿化要求越来越高,室内立体水培绿化以其垂直空间利用率高、植物营养供给可控和省心、培养环境干净卫生、景观层次和艺术效果突出等特点和优势,在室内人居环境绿化美化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关技术中,国内的立体水培绿化均以观赏性大型装置和落地型装置为主,其对室内空间和灯光光照仍有一定要求,而办公场所对空间占用和能源消耗较为敏感,限制了立体水培绿化在办公居所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鱼草共生景观系统,该鱼草共生景观系统可以增加室内环境的绿化美化效果,同时对空间要求很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鱼草共生景观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底板、顶板和侧板,所述箱体内具有第一腔,所述箱体上设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侧板包括沿所述箱体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以及沿所述箱体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底板包括第一子底板与第二子底板,所述第一子底板与所述侧板相连以将所述第一腔分成第一子腔与第二子腔,所述第一子底板上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邻近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所述第一缺口连通所述第一子腔与所述第二子腔;缸体,所述缸体设在所述第一出口的下方;水循环组件,所述水循环组件连通所述缸体与所述第一进口,以将所述缸体内的水输送到所述箱体内;所述顶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绿化栽植适于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设在所述第一腔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鱼草共生景观系统,箱体可直接放置在办公卡位隔断上,箱体的底板可直接放置在办公卡位隔断的顶面上,缸体放置水培植物箱体下方,为节省桌面占用空间,缸体可为宽度和厚度较小、高度较大的长方体,并贴近隔断屏风摆放。该鱼草共生景观系统可以增加室内环境的绿化美化效果,同时对空间要求很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鱼草共生景观系统还包括多个第一隔板和多个第二隔板,多个所述第一隔板和多个所述第二隔板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交替布置,多个所述第一隔板均与所述顶板相连,多个所述第二隔板均与所述第一子底板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一个所述第一隔板邻近所述第一侧板布置,一个所述第二隔板邻近所述第二侧板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一个所述第一通孔位于一个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一通孔位于一个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中的一部分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设在相邻的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隔板均与所述第一子底板相连,多个所述第二隔板均与所述顶板相连,所述第一隔板的下端部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隔板的上端部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三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鱼草共生景观系统还包括多个卡脚,多个所述卡脚沿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设在所述箱体的两侧,所述箱体适于设在办公卡位隔断上,所述卡脚适于抵靠在办公卡位隔断的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腔位于所述第一子腔的下方,所述第一子底板与所述第二子底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子底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子底板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卡脚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在所述箱体上,在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上,至少部分所述卡脚与所述第二子腔的周壁彼此相对,至少部分所述卡脚与所述第二子腔的周壁彼此配合以将所述箱体固定在办公卡位隔断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鱼草共生景观系统还包括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邻近所述第一侧板设置,所述第二过滤器邻近所述第二侧板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鱼草共生景观系统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鱼草共生景观系统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鱼草共生景观系统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鱼草共生景观系统中箱体的一个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鱼草共生景观系统中箱体的另一个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鱼草共生景观系统中箱体的又一个侧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鱼草共生景观系统中箱体的再一个侧视图。
附图标记:
鱼草共生景观系统100,箱体1,第一腔10,第一子腔101,第二子腔102,底板11,第一子底板111,第二子底板112,顶板12,第一通孔121,侧板13,第一侧板131,第二侧板132,第三侧板133,第四侧板134,第一进口14,第一出口15,第一缺口16,缸体2,水循环组件3,第一隔板41,第二通孔411,第二隔板42,第三通孔421,卡脚5,过滤组件6,第一过滤器61,第二过滤器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鱼草共生景观系统100包括箱体1、缸体2和水循环组件3。
箱体1包括底板11、顶板12和侧板13,箱体1内具有第一腔10,箱体1上设有第一进口14和第一出口15。
其中,侧板13包括沿箱体1长度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31和第二侧板132以及沿箱体1宽度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的前后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侧板133和第四侧板134。
底板11包括第一子底板111与第二子底板112,第一子底板111与侧板13相连以将第一腔10分成第一子腔101与第二子腔102,第一子底板111上设有第一缺口16,第一缺口16邻近第二侧板132与第四侧板134,第一缺口16连通第一子腔101与第二子腔102。
具体地,如图1-图7所示,箱体1为复合结构,可以理解的是,箱体1由两个长方体形的箱体组成。
其中,第一子底板111、顶板12和侧板13围成第一子腔101的周壁,第一子底板111、第二子底板112和侧板13围成第二子腔102的周壁,其中,第一子腔101大于第二子腔102,绿化栽植适于放置在第一子腔101内。
进一步地,第一子底板111可放置在办公卡位隔断上,第二子腔102的周壁可抵靠在办公卡位隔断的侧壁上,由此,有效地提高了箱体1的稳定性。
缸体2设在第一出口15的下方,水循环组件3连通缸体2与第一进口14,以将缸体2内的水输送到箱体1内,顶板12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21,绿化栽植适于通过第一通孔121设在第一腔10内。
本发明实施例的鱼草共生景观系统1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下:
其中,水循环组件3可以为水泵,缸体2可以为鱼景缸,鱼景缸可用于养殖鱼。同时,水循环组件3可使箱体1、缸体2内的水体循环和营养交换,有效地提高了绿化美化效果。
水泵连通缸体2与第一进口14,水泵可将缸体2内的水输送到第一进口14内,水流在箱体1内依次流过第一子腔101和第二子腔102,第二子腔102的周壁上设有第一出口15,箱体1内的水流从第一出口15流出并流入缸体2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鱼草共生景观系统100,箱体1可直接放置在办公卡位隔断上,箱体1的底板11可直接放置在办公卡位隔断的顶面上,缸体2放置水培植物箱体1下方,为节省桌面占用空间,缸体2可为宽度和厚度较小、高度较大的长方体,并贴近隔断屏风摆放。该鱼草共生景观系统100可以增加室内环境的绿化美化效果,同时对空间要求很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鱼草共生景观系统100还包括多个第一隔板41和多个第二隔板42,多个第一隔板41和多个第二隔板42沿箱体1的长度方向交替布置,多个第一隔板41均与顶板12相连,多个第二隔板42均与第一子底板111相连。
具体地,第一隔板41分别与顶板12、第三侧板133和第四侧板134紧密相连,且第一隔板41与第一子底板111不相连,由此,第一隔板41的下端与第一子底板111之间形成有间隙,第一子腔101内的水可通过该间隙流动。
第二隔板42分别与第一子底板111、第三侧板133和第四侧板134紧密相连,且第二隔板42与顶板12不相连,由此,第二隔板42的上端与顶板12之间形成有间隙,第一子腔101内的水可通过该间隙流动。
综上所述,第一隔板41和第二隔板42约束了箱体1内水流的流动方向,且使得箱体1内的水流能够依次流过多个绿化栽植,提高了绿化美化效果。
进一步,多个第一隔板41和多个第二隔板42沿箱体1的长度方向交替布置可将第一子腔101分割为相互独立的腔室,多个绿化栽植可一一对应的设在多个腔室内,避免了多个绿化栽植之间相互缠绕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鱼草共生景观系统100的观赏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沿箱体1的长度方向,一个第一隔板41邻近第一侧板131布置,一个第二隔板42邻近第二侧板132布置。
具体地,第一隔板41邻近箱体1的第一进口14,第二隔板42邻近第二侧板132布置,更有利于水流在第一子腔101内流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多个第一通孔121沿顶板12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一个第一通孔121位于一个第一隔板41与第一侧板131之间,另一个第一通孔121位于一个第二隔板42与第二侧板132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多个第一通孔121中的一部分第一通孔121一一对应的设在相邻的第一隔板41和第二隔板42之间。
具体地,沿左右方向多个第一隔板41和多个第二隔板42将第一子腔101分割成多个小腔室,每个小腔室对应一个第一通孔121。可以理解的是,每个小腔室内可放置一个绿化栽植,有效地提高了本发明的绿化美化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多个第一隔板41均与第一子底板111相连,多个第二隔板42均与顶板12相连,第一隔板41的下端部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第一隔板41的第二通孔411,第二隔板42的上端部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第二隔板42的第三通孔421。
具体地,第一隔板41的下端与第一子底板111相连,第二隔板42的上端与顶板12相连,提高了本发明中鱼草共生景观系统100的结构稳定性,且可将箱体1内的多个绿化栽植相互间隔开,提高了本发明的鱼草共生景观系统100美化效果。
箱体1内的水流可通过第二通孔411和第三通孔421进行流动,优选地,第二通孔411和第三通孔421可以为正方形、长方形或梯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7所示,鱼草共生景观系统100还包括多个卡脚5,多个卡脚5沿箱体1的宽度方向设在箱体1的两侧,箱体1适于设在办公卡位隔断上,卡脚5适于抵靠在办公卡位隔断的侧壁上。
具体地,卡脚5大体为方形平板结构,多个卡脚5彼此相对的设在箱体1的底部。可以理解的是,彼此相对的卡脚5之间的间距与办公卡位隔断的宽度一致,由此,当箱体1放置在办公卡位隔断上时,多个卡脚5紧贴在办公卡位隔断的两侧,以使箱体1固定在办公卡位隔断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7所示,第二子腔102位于第一子腔101的下方,第一子底板111与第二子底板112平行设置,第一子底板111的宽度大于第二子底板112的宽度。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子腔102为鱼草共生景观系统100的回水腔,其作用在于使第一子腔101内的水回流到缸体2内,由此,第二子腔102的宽度可小于第一子腔101的宽度,有效地降低了箱体1的整体体积,节省了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7所示,多个卡脚5沿箱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在箱体1上,在箱体1的宽度方向上,至少部分卡脚5与第二子腔102的周壁彼此相对,至少部分卡脚5与第二子腔102的周壁彼此配合以将箱体1固定在办公卡位隔断上。
具体地,第二子腔102的周壁大体为长方体形,且第二子腔102邻近第一子底板111的后侧设置,部分卡脚5邻近第一子底板111的前侧设置,由此,部分卡脚5与第二子腔102的周壁在前后方向上彼此相对。且部分卡脚5与第二子腔102的周壁之间的间距与办公卡位隔断的宽度一致,由此,当箱体1放置在办公卡位隔断上时,部分卡脚5紧贴在办公卡位隔断的一侧,第二子腔102的周壁紧贴在办公卡位隔断的另一侧,以使箱体1固定在办公卡位隔断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鱼草共生景观系统100还包括过滤组件6,过滤组件6包括第一过滤器61和第二过滤器62,第一过滤器61邻近第一侧板131设置,第二过滤器62邻近第二侧板132设置。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过滤器61设在第一子腔101的最左侧腔室内,第二过滤器62设在第一子腔101的最右侧腔室内,第一过滤器61主要过滤鱼景缸中的鱼粪等废弃物,第二过滤器62主要过箱体1中的植物枯杂物等废弃物,优选地,第一过滤器61和第二过滤器62可通过充填过滤棉(网)等过滤材料实现废弃物过滤。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鱼草共生景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底板、顶板和侧板,所述箱体内具有第一腔,所述箱体上设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侧板包括沿所述箱体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以及沿所述箱体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底板包括第一子底板与第二子底板,所述第一子底板与所述侧板相连以将所述第一腔分成第一子腔与第二子腔,所述第一子底板上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邻近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所述第一缺口连通所述第一子腔与所述第二子腔;
缸体,所述缸体设在所述第一出口的下方;
水循环组件,所述水循环组件连通所述缸体与所述第一进口,以将所述缸体内的水输送到所述箱体内;
所述顶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绿化栽植适于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设在所述第一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草共生景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隔板和多个第二隔板,多个所述第一隔板和多个所述第二隔板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交替布置,多个所述第一隔板均与所述顶板相连,多个所述第二隔板均与所述第一子底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草共生景观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一个所述第一隔板邻近所述第一侧板布置,一个所述第二隔板邻近所述第二侧板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草共生景观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一个所述第一通孔位于一个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一通孔位于一个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草共生景观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中的一部分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设在相邻的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草共生景观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隔板均与所述第一子底板相连,多个所述第二隔板均与所述顶板相连,所述第一隔板的下端部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隔板的上端部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三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鱼草共生景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卡脚,多个所述卡脚沿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设在所述箱体的两侧,所述箱体适于设在办公卡位隔断上,所述卡脚适于抵靠在办公卡位隔断的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草共生景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腔位于所述第一子腔的下方,所述第一子底板与所述第二子底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子底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子底板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鱼草共生景观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卡脚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在所述箱体上,在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上,至少部分所述卡脚与所述第二子腔的周壁彼此相对,至少部分所述卡脚与所述第二子腔的周壁彼此配合以将所述箱体固定在办公卡位隔断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草共生景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邻近所述第一侧板设置,所述第二过滤器邻近所述第二侧板设置。
CN202110962966.3A 2021-08-20 2021-08-20 鱼草共生景观系统 Pending CN1136787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62966.3A CN113678772A (zh) 2021-08-20 2021-08-20 鱼草共生景观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62966.3A CN113678772A (zh) 2021-08-20 2021-08-20 鱼草共生景观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8772A true CN113678772A (zh) 2021-11-23

Family

ID=78581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62966.3A Pending CN113678772A (zh) 2021-08-20 2021-08-20 鱼草共生景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78772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09299A (ja) * 2006-02-13 2007-08-23 Shimizu Corp 緑化システム
CN205161591U (zh) * 2015-11-02 2016-04-20 徐静辉 水培共生鱼缸
TW201632050A (zh) * 2015-03-11 2016-09-16 Nat Pengh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過濾式魚菜共生裝置
CN107509625A (zh) * 2017-08-31 2017-12-26 兰溪市拜瑞珂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动植物共养设备
CN206963450U (zh) * 2017-07-31 2018-02-06 谢艺萱 一种便于办公室摆放的花盆
CN209489330U (zh) * 2019-01-28 2019-10-15 江苏富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鱼菜共生景观装置
CN209546623U (zh) * 2019-01-11 2019-10-29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一种鱼菜共生的景观养殖系统
US20190343091A1 (en) * 2016-11-21 2019-11-14 Tal WEINER An aquaponics system
CN210808841U (zh) * 2019-07-23 2020-06-23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一种可种养一体式景观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09299A (ja) * 2006-02-13 2007-08-23 Shimizu Corp 緑化システム
TW201632050A (zh) * 2015-03-11 2016-09-16 Nat Pengh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過濾式魚菜共生裝置
CN205161591U (zh) * 2015-11-02 2016-04-20 徐静辉 水培共生鱼缸
US20190343091A1 (en) * 2016-11-21 2019-11-14 Tal WEINER An aquaponics system
CN206963450U (zh) * 2017-07-31 2018-02-06 谢艺萱 一种便于办公室摆放的花盆
CN107509625A (zh) * 2017-08-31 2017-12-26 兰溪市拜瑞珂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动植物共养设备
CN209546623U (zh) * 2019-01-11 2019-10-29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一种鱼菜共生的景观养殖系统
CN209489330U (zh) * 2019-01-28 2019-10-15 江苏富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鱼菜共生景观装置
CN210808841U (zh) * 2019-07-23 2020-06-23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一种可种养一体式景观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87831B1 (ko) 수경재배 유닛 및 시스템
KR101135926B1 (ko) 벽면 녹화용 식생대
US20130104456A1 (en) Vertical garden systems and methods
JP5816215B2 (ja) 壁面緑化大気浄化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システム
CN103429069A (zh) 具有内部空气循环的植物墙
WO2014145549A1 (en)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plants on non-horizontal surfaces
JP3241401U (ja) 魚類・植物共生型生態養殖システム
CN113678772A (zh) 鱼草共生景观系统
CN201150205Y (zh) 一种直立式植物种植架
CN202354186U (zh) 浸水式豆芽栽培机
JP2014187893A (ja) 植物栽培装置
CN202232556U (zh) 蟹的室内立体养殖装置
CN113661908A (zh) 安装在办公卡位隔断上的绿化装置
CN206713820U (zh) 一种螃蟹养殖水箱
CN208581441U (zh) 一种可集中散热的服务器柜
CN114269150A (zh) 水培块
CN207185673U (zh) 一种种植、养殖一体化循环装置
CN209498161U (zh) 智能型种植组合架
CN207070968U (zh) 一种具有观赏功能的生态办公桌
CN210808402U (zh) 一种多功能壁挂式种植装置
CN215380852U (zh) 鱼植共生系统盒子
CN214593420U (zh) 一种多用途立体栽培种植槽
CN215905941U (zh) 一种多序生态净水过滤系统
CN211171818U (zh) 河岸防护装置
CN202907574U (zh) 一种壁挂式植物种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