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76803B - 一种主动降噪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主动降噪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76803B
CN113676803B CN202011120188.5A CN202011120188A CN113676803B CN 113676803 B CN113676803 B CN 113676803B CN 202011120188 A CN202011120188 A CN 202011120188A CN 113676803 B CN113676803 B CN 1136768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noise
earphone
frequency response
response cur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201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76803A (zh
Inventor
欧阳山
李玉龙
范泛
覃景繁
余晓伟
杨小洪
孙宇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676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6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76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68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08Earpieces of the supra-aural or circum-aural type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75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 G10K11/178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 G10K11/1781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alysis of input or output signals, e.g. frequency range, modes, transfer func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75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 G10K11/178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 G10K11/1787General system configurations
    • G10K11/17879General system configurations using both a reference signal and an error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83Reduction of ambient noi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主动降噪方法及装置,涉及音频技术领域,能够减弱异常噪声的干扰,提升耳机的稳定性。该方法应用于具有ANC功能的耳机,该耳机包括参考麦克风和误差麦克风,并且该耳机处于ANC工作模式,该方法包括:检测是否存在异常噪声,并且在检测到存在异常噪声的情况下,通过耳机的参考麦克风和误差麦克风采集声音信号,以及根据参考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和误差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生成反向噪声信号,该反向噪声信号用于减弱用户的耳内噪声信号。

Description

一种主动降噪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05月14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010407692.7、申请名称为“一种半开放式耳机的主动降噪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音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动降噪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相比于入耳式的耳机,半开放式耳机的出声口没有胶套,佩戴舒适性较好,无听诊器效应,适合长期佩戴。
由于半开放式耳机无胶套,无法被动隔离噪声,且半开放式耳机在不同的人耳、不同的佩戴姿势下音频的播放效果差异较大,因此对于半开放式耳机,主动降噪是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主动降噪的方法及装置,能够提升耳机的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主动降噪方法,应用于具有ANC功能的耳机,该耳机包括参考麦克风和误差麦克风,且耳机处于ANC工作模式,该方法包括:检测是否存在异常噪声,该异常噪声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啸叫噪声、削波噪声或底噪;在检测到存在异常噪声的情况下,通过耳机的参考麦克风和误差麦克风采集声音信号;以及根据参考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和误差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生成反向噪声信号,该反向噪声信号用于减弱用户的耳内噪声信号。
上述耳内噪声信号可以理解为用户佩戴耳机之后,环境噪声被耳机隔离后的残留噪声,残留噪声的信号跟外部环境噪声、耳机、耳机与耳道的贴合度等因素有关;上述耳机生成反向噪声信号之后,耳机播放该反向噪声信号,该反向噪声信号与用户的耳内噪声信号的相位相反,如此,该反向噪声信号能够减弱用户的耳内噪声信号,从而降低耳内的异常噪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动降噪方法,由于具有ANC功能的耳机能够检测异常噪声,并且针对异常噪声进行降噪,因此能够减弱异常噪声的干扰,提升耳机的稳定性,进而提升用户的听音体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检测是否存在异常噪声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动降噪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一组滤波参数,该第一组滤波参数用于生成反向噪声信号,该第一组滤波参数包括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以及下行补偿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用户佩戴耳机,并且耳机处于ANC工作模式时,耳机可以根据佩戴该耳机的用户的耳道特性自适应地确定一组滤波参数(包括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以及下行补偿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即初始化一组滤波参数,以用于后续的降噪处理。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确定第一组滤波参数具体包括:通过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并且获取耳机的下行信号;根据第一信号和下行信号确定次级通道的当前频响曲线信息;并且从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中,确定与当前频响曲线信息匹配的目标频响曲线信息;从而将第一滤波参数集中该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对应的一组滤波参数确定为第一组滤波参数,该第一滤波参数集中包括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分别对应的滤波参数。由于目标频响曲线(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即SP曲线)是与用户的耳道特性最相近的频响曲线,该目标频响曲线对应的一组滤波参数也是与该用户的耳道特性最匹配的一组滤波参数,通过耳道自适应匹配一组滤波参数,如此,基于该组滤波参数进行后续的降噪能够满足该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达到较好的降噪效果,提升用户的音频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确定与当前频响曲线信息匹配的目标频响曲线信息的方法包括:将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中,与当前频响曲线信息的误差最小的频响曲线信息确定为目标频响曲线。可选地,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与当前频响曲线的误差是目标频段中,对应频率点的频响之差的平均值。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确定第一组滤波参数具体包括:通过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并且通过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以及获取耳机的下行信号;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确定误差麦克风的残差信号;并且根据误差麦克风的残差信号和下行信号确定次级通道的当前频响曲线信息;以及从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中,确定与当前频响曲线信息匹配的目标频响曲线信息;从而将第一滤波参数集中该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对应的一组滤波参数确定为第一组滤波参数,该第一滤波参数集中包括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分别对应的滤波参数。
同理,由于目标频响曲线是与用户的耳道特性最相近的频响曲线,该目标频响曲线对应的滤波参数也是与该用户的耳道特性最匹配的滤波参数,基于该滤波参数进行后续的降噪能够满足该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达到较好的降噪效果,提升用户的听音体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确定第一组滤波参数具体包括:通过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并且通过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根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确定初级通道的当前频响曲线信息;并且从预设的多组初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中,确定与当前频响曲线信息匹配的目标频响曲线信息;以及将第二滤波参数集中该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对应的一组滤波参数确定为第一组滤波参数,该第二滤波参数集中包括多组初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分别对应的滤波参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采用自适应滤波算法确定当前初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进一步确定初级通道的目标频响曲线信息。采用自适应滤波算法确定当前初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的方法包括:分别对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然后将傅里叶变换后的第二信号作为参考信号,将傅里叶变换后的第一信号作为目标信号,采用卡尔曼滤波或NLMS滤波使得误差麦克风的残差信号最小,最终收敛后的卡尔曼滤波或NLMS滤波器的幅频曲线即为初级通道的频响曲线。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检测到存在异常噪声的情况下,根据参考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和误差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生成反向噪声信号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动降噪方法还包括:更新第一组滤波参数。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更新第一组滤波参数可以是更新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部分参数,也可以是更新该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全部参数,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根据参考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和误差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生成反向噪声信号具体包括:基于更新后的第一组滤波参数,对参考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和误差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处理,生成反向噪声信号。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是否存在啸叫噪声的方法包括:通过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在第一信号的能量峰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存在啸叫噪声;在第一信号的能量峰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不存在啸叫噪声,该第一信号的能量峰值为第一信号的峰值频率所对应的能量值。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是否存在啸叫噪声的方法包括:获取反向噪声信号;在该反向噪声信号的能量峰值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存在啸叫噪声;在该反向噪声信号的能量峰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不存在啸叫噪声,该反向噪声的能量峰值为反向噪声信号的峰值频率所对应的能量值。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检测到存在啸叫噪声时,更新第一组滤波参数的方法包括:根据误差麦克风采集的第一信号和参考麦克风第二信号,确定啸叫噪声的类型;或者,根据反向噪声信号和参考麦克风采集的第二信号,确定啸叫噪声的类型;当啸叫噪声为第一啸叫噪声时,降低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反馈通路的增益,该第一啸叫噪声是反馈通路导致的啸叫噪声;当啸叫噪声为第二啸叫噪声时,降低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的增益,该第二啸叫噪声是前馈通路导致的啸叫干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检测存在啸叫噪声时,更新第一组滤波参数的方法包括:降低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的增益和反馈通路的增益。
可选地,按照相同的幅度(或倍数)降低前馈通路的增益和反馈通路的增益,例如前馈通路的增益降低至原增益的0.8倍,反馈通路的增益也降低至原增益的0.8倍。当然,可以按照不同的幅度(或倍数)降低前馈通路的增益和反馈通路的增益,例如前馈通路的增益降低至原增益的0.8倍,反馈通路的增益也降低至原增益的0.6倍。具体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检测到存在啸叫噪声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更新前馈通路的增益和反馈通路的增益,而是更新(降低)ANTI信号的增益(即前馈通路的输出信号与反馈通路的输出信号之和),例如将ANTI信号的增益更新为0。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降低后的前馈通路的增益和/或反馈通路的增益,对前馈通路的信号(即参考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和/或反馈通路的信号(即误差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处理,生成反向噪声信号,减弱耳道内的啸叫噪声,如此能够减弱异常噪声的干扰,提升耳机的稳定性,进而提升用户的听音体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是否存在削波噪声的方法包括:通过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或者通过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在预设时间段内第一目标帧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或者第二目标帧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的情况下,确定存在削波噪声;在预设时间段内第一目标帧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数量或者第二目标帧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数量的情况下,确定存在削波噪声。其中,第一目标帧为第一信号包含的信号帧中能量大于第三阈值的信号帧,第二目标帧为第二信号包含的信号帧中能量大于第四阈值的信号帧。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削波噪声指的是低频削波噪声,上述耳机采集到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之后,对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进行低通滤波,滤除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中的高频杂散信号,提高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准确度,从而也提高检测是否存在削波噪声的准确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检测到存在削波噪声时,更新第一组滤波参数的方法包括:确定第一组滤波参数对应的索引,该索引为第一组滤波参数在第一滤波参数集中的索引;并且采用第三滤波参数集中该索引对应的滤波参数,更新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和/或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该第三滤波参数集中包括多组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和/或多组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是否存在底噪的方法包括:通过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对第二信号进行底噪跟踪,得到环境噪声信号;在环境噪声信号的声压级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存在底噪;在环境噪声的声压级大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不存在底噪。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到存在底噪时,更新第一组滤波参数的包括:降低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的增益和反馈通路的增益。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过的耳机还包括通话麦克风,检测是否存在风噪的方法包括:通过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并通过耳机的通话麦克风采集第三信号;在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小于第六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存在风噪干扰;在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大于或等于第六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不存在风噪干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检测到存在冯老师,上述更新第一组滤波参数的方法包括:分析第二信号的能量,确定风噪干扰的等级;对风噪干扰的等级进行监测,确定对应的风噪控制状态;采用第四滤波参数集中风噪控制状态对应的一组滤波参数,更新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其中,第四滤波参数集中包括多种风噪控制状态分别对应的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风噪干扰的等级包括小风或大风。上述风噪控制状态至少包括下述一种:无风状态、无风进小风状态、小风进大风状态、大风进小风状态、大风进小风再进大风状态、小风进无风状态、小风进无风再进小风状态、小风保持状态、大风保持状态、大风到小风回退状态或小风到无风回退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包括左耳对应的耳机和右耳对应的耳机,在以下实施例中,将左耳对应的耳机简称为左耳机,将右耳对应的耳机称为右耳机。用户使用耳机时,用户可以佩戴一个耳机(左耳机或右耳机),也可以佩戴两个耳机(左耳机和右耳机)。应理解,左耳机和右耳机的硬件结构类似,均具有相应的麦克风、ANC芯片以及微处理器等,在降噪过程中,左耳机和右耳机分别执行主动降噪方法。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用户的左耳和右耳分别佩戴了耳机时,由于风噪具有随机性,因此左耳机和右耳机的风噪特征有差异,使得左耳和右耳的风噪等级可能不同,导致左耳和右耳的听感不一致,影响用户体验。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动降噪方法还包括:对用户的左耳和右耳同步进行风噪控制。具体的,分别确定左耳对应的风噪控制状态和右耳对应的风噪控制状态,然后对左耳对应的风噪控制状态和右耳对应的风噪控制状态进行同步,从而根据同步后的风噪控制状态更新滤波参数,左耳机基于该滤波参数执行降噪处理,并且右耳机也基于该滤波参数执行降噪处理。
可选地,上述对左耳对应的风噪控制状态和右耳对应的风噪控制状态进行同步的方法具体包括:按照风噪控制状态的优先级,将左耳对应的风噪控制状态和右耳对应的风噪控制状态中,低优先级的风噪控制状态调整为高优先级的风噪控制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左耳机和右耳机可以通过蓝牙互相通信,在左耳机检测到风噪控制状态和右耳机检测到风噪控制状态发生变化的情况,左耳机和右耳机分别通知对方各自的风噪控制状态,进而根据上述优先级策略进行风噪控制状态同步。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检测是否存在异常噪声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动降噪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指令,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该第一指令用于控制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或者,检测耳机是否入耳;在检测到耳机已入耳的情况下,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主动降噪方法,应用于与耳机建立通信连接的终端,该耳机具有ANC功能,该方法包括:终端接收对终端的第一界面的第一操作,该第一界面是对耳机的工作模式进行设置的界面;并且终端响应于第一操作,控制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以使得耳机在检测到存在异常噪声的情况下,根据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和误差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生成反向噪声信号,该反向噪声信号用于减弱用户的耳内噪声信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动降噪方法,用户在终端上进行相应的操作,从而终端响应于用户的操作,控制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从而检测异常噪声并对异常噪声进行降噪处理,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中,终端上安装有耳机对应的应用(App),用户打开该应用并与耳机(左耳机和/或右耳机)建立通信连接之后,终端显示第一界面,该第一界面是对耳机的工作模式进行设置的界面,用户可以在第一界面中进行相应的操作,以控制耳机工作于不同的工作模式,例如通用模式或ANC模式,应理解,此处的通用模式可以是不开启降噪功能的模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终端接收对终端的第一界面的第一操作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动降噪方法还包括:显示ANC降噪模式列表,该ANC降噪模式列表中至少包括下述至少一项:啸叫控制模式、削波控制模式或底噪控制模式;并且终端接收对该ANC降噪模式列表的第二操作;进而终端响应于该第二操作,控制耳机工作于目标降噪模式,该目标降噪模式包括下述一种:啸叫控制模式、削波控制模式或底噪控制模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动降噪方法还包括:终端显示噪声检测结果,该噪声检测结果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啸叫噪声、削波噪声或底噪。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动降噪还包括:终端显示当前滤波参数对应的索引;该索引为当前滤波参数在预设的滤波参数集中的索引,该预设的滤波参数集中包括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以及下行补偿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终端的显示屏显示更新后的滤波参数的索引,从而用户可以直观地获知当前降噪情况。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该耳机具有ANC功能,该耳机处于ANC工作模式,耳机包括检测模块、参考信号采集模块、误差信号采集模块以及生成模块。其中,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存在异常噪声,该异常噪声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啸叫噪声、削波噪声或底噪;参考信号采集模块用于在检测模块检测到存在异常噪声的情况下,采集声音信号;误差信号采集模块用于在检测模块检测到存在异常噪声的情况下,采集声音信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参考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声音信号和误差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声音信号,生成反向噪声信号,该反向噪声信号用于减弱用户的耳内噪声信号。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还包括确定模块;该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组滤波参数,该第一组滤波参数用于生成反向噪声信号,该第一组滤波参数包括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以及下行补偿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还包括获取模块;上述误差信号采集模块还用于通过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耳机的下行信号;上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一信号和下行信号确定次级通道的当前频响曲线信息;并且从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中,确定与当前频响曲线信息匹配的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并且将第一滤波参数集中该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对应的一组滤波参数确定为第一组滤波参数,该第一滤波参数集中包括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分别对应的滤波参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还包括获取模块。上述误差信号采集模块还用于通过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上述参考信号采集模块还用于通过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耳机的下行信号;上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确定误差麦克风的残差信号;并且根据误差麦克风的残差信号和下行信号确定次级通道的当前频响曲线信息;以及从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中,确定与当前频响曲线信息匹配的目标频响曲线信息;从而将第一滤波参数集中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对应的一组滤波参数确定为第一组滤波参数,该第一滤波参数集中包括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分别对应的滤波参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误差信号采集模块,还用于通过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上述参考信号采集模块,还用于通过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上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确定初级通道的当前频响曲线信息;并且从预设的多组初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中,确定与当前频响曲线信息匹配的目标频响曲线信息;以及将第二滤波参数集中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对应的一组滤波参数确定为第一组滤波参数,该第二滤波参数集中包括多组初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分别对应的滤波参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还包括更新模块,该更新模块用于更新第一组滤波参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生成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更新后的第一组滤波参数,根据参考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声音信号和误差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声音信号,生成反向噪声信号。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误差信号采集模块还用于通过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上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在第一信号的能量峰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存在啸叫噪声;在第一信号的能量峰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不存在啸叫噪声,该第一信号的能量峰值为第一信号的峰值频率所对应的能量值。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反向噪声信号;上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在反向噪声信号的能量峰值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存在啸叫噪声;在反向噪声信号的能量峰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不存在啸叫噪声,该反向噪声的能量峰值为反向噪声信号的峰值频率所对应的能量值。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误差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第一信号和参考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第二信号,确定啸叫噪声的类型。或者,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反向噪声信号和参考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第二信号,确定啸叫噪声的类型。上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当啸叫噪声为第一啸叫噪声时,降低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反馈通路的增益,该第一啸叫噪声是反馈通路导致的啸叫噪声;当啸叫噪声为第二啸叫噪声时,降低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的增益,该第二啸叫噪声是前馈通路导致的啸叫干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降低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的增益和反馈通路的增益。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误差信号采集模块还用于通过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上述参考信号采集模块还用于通过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上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第一目标帧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或者第二目标帧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的情况下,确定存在削波噪声;在预设时间段内第一目标帧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数量或者第二目标帧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数量的情况下,确定存在削波噪声。其中,第一目标帧为第一信号包含的信号帧中能量大于第三阈值的信号帧,第二目标帧为第二信号包含的信号帧中能量大于第四阈值的信号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确定第一组滤波参数对应的索引,该述索引为第一组滤波参数在第一滤波参数集中的索引;并且采用第三滤波参数集中该索引对应的滤波参数,更新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和/或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该第三滤波参数集中包括多组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和/或多组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参考信号采集模块还用于通过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上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对第二信号进行底噪跟踪,得到环境噪声信号;在环境噪声信号的声压级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存在底噪;在环境噪声的声压级大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不存在底噪。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检测到存在底噪时,更新模块具体用于降低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的增益和反馈通路的增益。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还包括通话信号采集模块。上述参考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通过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通话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通过耳机的通话麦克风采集第三信号;上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在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小于第六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存在风噪干扰;在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大于或等于第六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不存在风噪干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分析第二信号的能量,确定风噪干扰的等级;并且对风噪干扰的等级进行监测,确定对应的风噪控制状态;以及采用第四滤波参数集中风噪控制状态对应的一组滤波参数,更新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其中,第四滤波参数集中包括多种风噪控制状态分别对应的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还包括通话信号采集模块。上述参考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通过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通话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通过耳机的通话麦克风采集第三信号;上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在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小于第六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存在风噪干扰;在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大于或等于第六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不存在风噪干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分析第二信号的能量,确定风噪干扰的等级;并且对风噪干扰的等级进行监测,确定对应的风噪控制状态;以及采用第四滤波参数集中风噪控制状态对应的一组滤波参数,更新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其中,第四滤波参数集中包括多种风噪控制状态分别对应的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还包括接收模块。该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指令,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该第一指令用于控制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上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耳机是否入耳;在检测到耳机已入耳的情况下,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与耳机建立通信连接,耳机具有ANC功能,终端包括接收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终端的第一界面的第一操作,该第一界面是对耳机的工作模式进行设置的界面;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操作,控制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以使得耳机在检测到存在异常噪声的情况下,根据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和误差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生成反向噪声信号,该反向噪声信号用于减弱用户的耳内噪声信号。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还包括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用于显示ANC降噪模式列表,该ANC降噪模式列表中至少包括下述至少一项:啸叫控制模式、削波控制模式或底噪控制模式;上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对ANC降噪模式列表的第二操作;上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响应于第二操作,控制耳机工作于目标降噪模式,目标降噪模式包括下述一种:啸叫控制模式、削波控制模式或底噪控制模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还包括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噪声检测结果,该噪声检测结果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啸叫噪声、削波噪声或底噪。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显示模块还用于显示当前滤波参数对应的索引;该索引为当前滤波参数在预设的滤波参数集中的索引,该预设的滤波参数集中包括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以及下行补偿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包括存储器和与该存储器连接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读取后,执行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指令,以执行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与该存储器连接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读取后,执行第二方面及其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第二方面及其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所述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二方面及其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所述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指令,以执行第二方面及其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所述的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至第十二方面技术方案及对应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对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及其对应的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的硬件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动降噪方法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动降噪方法示意图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录音设备的硬件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扬声器到误差麦克风的次级通道建模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扬声器到鼓膜麦克风的次级通道建模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滤波参数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动降噪方法示意图三;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动降噪方法示意图四;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动降噪方法示意图五;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啸叫检测以及降噪处理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动降噪方法示意图六;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动降噪方法示意图七;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动降噪方法示意图八;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削波检测以及降噪处理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动降噪方法示意图九;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动降噪方法示意图十;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底噪检测以及降噪处理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动降噪方法示意图十一;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动降噪方法示意图十二;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噪检测以及降噪处理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动降噪方法示意图十三;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噪控制状态示意图;
图2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噪控制状态对应的滤波参数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动降噪方法示意图十四;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动降噪方法中的显示效果示意图一;
图28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动降噪方法中的显示效果示意图二;
图28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动降噪方法中的显示效果示意图三;
图2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动降噪方法中的显示效果示意图四;
图3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动降噪方法中的显示效果示意图五;
图3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信号,而不是用于描述信号的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处理单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处理单元;多个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动降噪的方法及装置中涉及的一些概念做解释说明。
1、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异常噪声类型进行简单介绍。
啸叫:是单频声音信号的幅度或能量由小突然增大的现象,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发生啸叫可能是耳机在受到挤压、或者用户快速改变耳机的佩戴姿态等动作而导致,将啸叫时发出的声音信号称为啸叫噪声,啸叫会引起用户不适,并且干扰下行信号的播放,严重影响音频的播放效果。
削波:削波是低频信号溢出产生噼啪杂音的现象,将产生的噼啪声称为削波噪声。例如,在环境中突发低频大噪声时,将发生削波,例如车辆大颠簸、飞机着陆过程中会时产生低频大噪声。
底噪:即本底噪声,底噪也可以称为背景噪声,底噪是由于设备的硬件(例如耳机中的电路或其他元器件)性能限制而导致的噪声,例如电视声中除节目声音外的沙沙声等。在嘈杂的环境中,底噪一般是无法被用户感知(听到)到的,当环境安静时,用户可以感知底噪。过强的本底噪声,不仅会使人烦躁,还淹没声音中较弱的细节部分。
风噪:是环境中有风时,而产生的呼呼声,将影响用户正常使用耳机。并且由于风噪的方向的随机性比较大,风噪对用户双耳的影响是不同的,即左耳和右耳在风噪的影响下,听感不一致。
以上啸叫噪声、削波噪声、底噪以及风噪对用户的听音感受带来比较严重的影响,均是异常噪声,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动降噪方法用于对异常噪声进行检测并且降低异常噪声,提升耳机的稳定性,进而提升用户的听音体验。
2、耳道环境、泄露状态
耳道环境与用户的耳道特征(指的是耳道的生理特征,例如耳道的宽窄、形状等)以及用户佩戴耳机的姿态有关。例如,不同的耳道环境可以包括:耳机在同一用户的耳道的不同位置形成的耳道环境、耳机在不同用户的耳道的同一位置形成的耳道环境或这两种情况的组合,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泄露状态是由耳机与不同的耳道环境形成的,泄露状态反映用户佩戴耳机后耳道的声音泄露程度。
应理解,根据用户耳道的宽窄,可以将耳道分为小耳道、中耳道、大耳道等等。当某一用户佩戴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时,对于小耳道的用户,耳机与耳道的密封程度较好,声音泄露较少,即声音泄露程度较小;对于大耳道的用户,耳机与耳道的密封程度较差(耳机与耳道之间具有缝隙),声音泄露较多,声音泄露的程度比较大。当然,声音泄露的程度还与用户佩戴耳机的姿态有关,例如耳机位于耳道的不同位置,泄露程度可能不同。综上可知,泄露状态可以反映耳机与用户的耳道的密封程度。泄露程度越小,则耳机与用户的耳道的密封程度越好,声音越不易泄露。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主动降噪方法及装置,应用于具有主动降噪(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ANC)功能的耳机,该耳机包括参考麦克风和误差麦克风,当该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时,该耳机检测是否存在异常噪声,在检测到存在异常噪声的情况下,通过参考麦克风和误差麦克风采集声音信号,并且根据该参考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和误差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生成反向噪声信号,反向噪声信号用于减弱用户的耳内噪声信号,从而降低耳内噪声。上述异常噪声包括啸叫噪声、削波噪声或底噪中的至少一种。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动降噪方法,减弱异常噪声的干扰,进而提升用户的听音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动降噪方法及装置可以应用于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该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可以是有线的,也可以是无线的,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下面结合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在人耳中的佩戴形态介绍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的硬件结构,如图1所示,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包括扬声器(喇叭)101、微处理器(micro control unit,MCU)102、ANC芯片103、内存104以及多个麦克风,多个麦克风可以包括参考麦克风105、通话麦克风106以及误差麦克风107。
其中,扬声器101用于播放下行信号(音乐或语音),在该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中,扬声器101还用于播放反向噪声信号(可以简称为ANTI信号),该反向噪声信号用于减弱用户耳道内的噪声信号,从而减弱异常噪声的干扰,提升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的稳定性。
微处理器102用于进行异常检测(例如异常噪声检测),具体的,微处理器102对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的麦克风信号、下行信号、反向噪声信号等进行处理,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噪声。并且微处理器102还用于对滤波参数进行控制(例如更新滤波参数),修改ANC芯片103中的滤波参数,或者修改内存104中存储的滤波参数。
ANC芯片103用于执行降噪处理,例如,对参考麦克风105和误差麦克风107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生成反向噪声信号,以减弱用户耳道内的噪声信号。
内存104用于存储多组滤波参数(也可以称为ANC参数),例如存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滤波参数集(例如第一滤波参数集、第二降噪滤波集或第三滤波参数集)。在实施主动降噪的方法的过程中,微处理器102从滤波参数集中确定出滤波参数之后,从内存104中读取该滤波参数,并且将该滤波参数写入ANC芯片103,从而ANC芯片103基于该滤波参数对相关麦克风采集的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生成反向噪声信号。
参考麦克风105用于采集外界环境噪声。
通话麦克风106用于在用户进行通话时采集用户的声音信号。
误差麦克风107用于采集用户耳道内的噪声信号。
可选地,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还可以包括其他元件,例如接近光传感器。若该半开放是耳机是无线耳机,该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还可以包括无线通信模块,该无线通信模块可以为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Wi-Fi网络)模块或蓝牙(bluetooth,BT)模块。
蓝牙模块109等,接近光传感器用于检测该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是否在耳,蓝牙模块用于该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与其他设备通过蓝牙通信。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主动降噪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图1所示的半开放主动降噪耳机,并且该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处于ANC工作模式,即该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的ANC功能是开启的,具体的,该主动降噪方法包括步骤201至步骤203。
步骤201、检测是否存在异常噪声,异常噪声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啸叫噪声、削波噪声或底噪。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使用耳机时,用户开启耳机的主动降噪功能(即开启该耳机的ANC功能),或者将该耳机的工作模式切换到ANC工作模式,如此,该可以在耳机的使用过程中实时检测是否存在啸叫噪声、削波噪声或者底噪中的至少一种异常噪声,并针对异常噪声进行降噪。
可选地,上述异常噪声还可以包括风噪等其他噪声,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的噪声类型,异常噪声的检测方法不同,具体将在下述实施例中进行详细描述。
步骤202、在检测到存在异常噪声的情况下,通过耳机的参考麦克风和误差麦克风采集声音信号。
步骤203、根据参考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和误差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生成反向噪声信号,该反向噪声信号用于减弱用户的耳内噪声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耳内噪声信号可以理解为用户佩戴耳机之后,环境噪声被耳机隔离后的残留噪声,残留噪声的信号跟外部环境噪声、耳机、耳机与耳道的贴合度等因素有关;上述耳机生成反向噪声信号之后,耳机播放该反向噪声信号,该反向噪声信号与用户的耳内噪声信号的相位相反,如此,该反向噪声信号能够减弱用户的耳内噪声信号,从而降低耳内的异常噪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动降噪方法的触发条件是耳机进入ANC工作模式。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检测是否存在异常噪声之前,耳机接收第一指令,工作于ANC工作模式。例如,耳机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指令,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或者,上述第一指令也可以是用户在耳机上进行操作指令,例如,耳机上具有开启ANC功能的按键或按钮,用户佩戴耳机之后,用户按下开启ANC功能的按键(相当于第一指令),耳机进入ANC工作模式。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耳机进入ANC工作模式的触发条件是检测到耳机已入耳。具体的,在检测是否存在异常噪声之前,检测耳机是否入耳,在检测到耳机已入耳的情况下,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入耳检测技术检测耳机是否入耳,例如,结合上述实施例中对耳机的结构的描述可知,耳机上包括接近光传感器,可以根据接近光传感器采集信号检测耳机是否入耳。当耳机检测到该耳机已入耳,耳机可以自动开启ANC功能,从而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检测到耳机已入耳时,耳机将播放入耳提示音,在该提示音结束的预设时间段之后(表明耳机入耳稳定),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
结合图3所示的(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上述进行异常噪声检测的步骤201是由该耳机的微处理器执行,在检测到存在异常噪声的情况下,由ANC芯片执行降噪处理(步骤203)。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ANC芯片的降噪处理包括对前馈通路的信号(即参考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的处理、对反馈通路的信号(即误差麦克风采集的信号)的处理以及下行补偿通路的信号(即下行音频)的处理。
可选地,关于前馈通路、反馈通路以及下行补偿通路的信号处理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也可以采用现有的处理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结合图2,如图4所示,在检测是否存在异常噪声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动降噪方法还包括步骤204。
步骤204、确定第一组滤波参数,第一组滤波参数包括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以及下行补偿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用户佩戴耳机,并且耳机处于ANC工作模式时,耳机可以根据佩戴该耳机的用户的耳道特性自适应地确定一组滤波参数(包括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以及下行补偿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即初始化一组滤波参数,以用于后续的降噪处理。
应理解,步骤203由耳机的微处理器执行。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与前馈通路中的信号处理方法有关,例如前馈通路包括增益处理、双二阶滤波处理、限幅处理等,则该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可以包括前馈通路的增益、前馈通路中的双二阶滤波器(低频搁架low shelf滤波器)的参数、限幅器的参数等。同理,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也该反馈通路中的信号处理方法有关,例如该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可以包括反馈通路的增益、反馈通路中的双二阶滤波器的参数、限幅器的参数等。下行补偿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可以包括下行补偿通路的增益、下行补偿滤波器的参数等。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有下行信号(即耳机播放音频)的情况下,上述步骤204可以通过步骤2041a至步骤2041d实现。
步骤2041a、通过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并且获取耳机的下行信号。
步骤2041b、根据第一信号和下行信号确定次级通道(secondary path,SP)的当前频响曲线信息。
次级通道的频响是经傅里叶变换后的第一信号的频谱(即幅值)与经傅里叶变换后的下行信号的频谱的比值,次级通道的当前频响曲线信息是描述经傅里叶变换后的第一信号的频谱与经傅里叶变换后的下行信号的频谱之间的比值的变化趋势的曲线。
步骤2041c、从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中,确定与当前频响曲线信息匹配的目标频响曲线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是离线测试的不同用户(具体指的是具有不同耳道特征的用户,例如大耳道、中耳道或小耳道)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从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中,确定与当前频响曲线信息匹配的目标频响曲线信息的方法包括:将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中,与当前频响曲线信息的误差最小的频响曲线信息确定为目标频响曲线。可选地,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与当前频响曲线的误差是目标频段中,对应频率点的频响之差的平均值。
可选地,可以在目标频段内,将多组初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与当前频响曲线信息进行匹配,确定目标频响曲线信息。例如,目标频段为100Hz-500Hz,则将多组初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的100Hz-500Hz频段的信息与当前频响曲线的100Hz-500Hz频段的信息进行匹配,确定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当然该目标频段也可以是其他的频段,具体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可选地,上述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例如,上述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的数量为9,该9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是能够体现不同耳道特性的频响曲线。
步骤2041d、将第一滤波参数集中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对应的一组滤波参数确定为第一组滤波参数。
其中,该第一滤波参数集中包括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分别对应的滤波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目标频响曲线(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即SP曲线)是与用户的耳道特性最相近的频响曲线,该目标频响曲线对应的一组滤波参数也是与该用户的耳道特性最匹配的一组滤波参数,通过耳道自适应匹配一组滤波参数,如此,基于该组滤波参数进行后续的降噪能够满足该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达到较好的降噪效果,提升用户的音频体验。
可选地,上述第一滤波参数集中包括N1组滤波参数,该N1组滤波参数分别用于在N1种泄露状态下进行环境音降噪,该N1种泄露状态是由耳机与N1种不同的耳道环境形成的,其中,耳机在当前的佩戴状态下,针对同一环境噪声,耳机应用上述第一组滤波参数时的降噪效果优于耳机应用N1组滤波参数中其它滤波参数时的降噪效果,N1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N1组滤波参数在N1种耳道环境下录取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具体的,N1组滤波参数是根据次级通道SP模式的录音信号和初级通道PP模式的录音信号确定的。其中,SP模式的录音信号包括下行信号、鼓膜麦克风的信号以及耳机的误差麦克风的信号;PP模式的录音信号包括鼓膜麦克风的信号、耳机的误差麦克风的信号以及参考麦克风的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前馈通路、反馈通路以及下行补偿通路的滤波器可以为FIR滤波器,也可以为IIR滤波器。以下实施例中,以上述前馈通路、反馈通路以及下行补偿通路的滤波器为FIR滤波器为例说明生成N1组滤波参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生成N1组滤波参数的过程由录音设备完成,如图5所示,该录音设备500包括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501、鼓膜麦克风502、ANC电路板503和计算设备504。其中,该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501的硬件结构与上述图1所示的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的结构相同,鼓膜麦克风502是一种微小的可置于耳道的鼓膜处的麦克风。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501的参考麦克风、误差麦克风、扬声器分别与ANC电路板503连接,且鼓膜麦克风502也与ANC电路板503连接,该ANC电路板503通过集成芯片数字音频传输接口(IIS)与计算设备504连接,如此,通过ANC电路板503将上述参考麦克风、误差麦克风、扬声器以及鼓膜麦克风的信号发送至计算设备504,完成录音,进而由计算设备504对录取的信号进行处理,生成N1组滤波参数,后续地,将该N1组滤波参数预存在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的内存中。
应理解,上述N1组滤波参数是基于上述录音设备,在N1种耳道环境下录取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具体的,N1组滤波参数是根据次级通道SP模式的录音信号和初级通道PP模式的录音信号确定的。其中,SP模式的录音信号包括下行信号、鼓膜麦克风的信号以及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的误差麦克风的信号;PP模式的录音信号包括鼓膜麦克风的信号、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的误差麦克风的信号以及参考麦克风的信号。
对于1种耳道环境,生成一组滤波参数的过程包括步骤601至步骤609。
步骤601、有下行信号时,获取扬声器的下行信号、误差麦克风的信号以及鼓膜麦克风的信号。
步骤602、无下行信号时,获取参考麦克风的信号、误差麦克风的信号以及鼓膜麦克风的信号。
上述步骤601采集的信号可以用于进行次级通道建模,上述步骤601中有下行信号的录音过程简称为次级通道(SP)模式,上述步骤602采集的信号可以用于进行初级通道建模,将步骤602中无下行信号的录音过程简称为初级通道(PP)模式。
步骤603、根据步骤601获取的下行信号、误差麦克风的信号以及鼓膜麦克风的信号进行次级通道建模,得到下行补偿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次级通道建模包括扬声器到误差麦克风的次级通道建模和扬声器到鼓膜麦克风的次级通道建模。
步骤604、结合扬声器到误差麦克的次级通道模型和扬声器到鼓膜麦克风的次级通道模型,以及PP模式下获取的信号,确定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和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
图6为扬声器到误差麦克风的次级通道建模的流程示意图,结合图6,扬声器到误差麦克风的次级通道建模的过程包括步骤6031a至步骤6031d。
步骤6031a、通过第一滤波器对下行信号进行滤波。
需要说明的是,初始化时,该第一滤波器为FIR滤波器,该第一滤波器的参数可以为预设的一组参数,也可以全部设置为0,或者随机生成的一组参数,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步骤6031b、将SP模式下获取的误差麦克风的信号与滤波后的下行信号的取反信号进行叠加,得到误差麦克风的残差信号。
步骤6031c、对该误差麦克风的残差信号进行分帧处理,并进行傅里叶变换;对上述下行信号进行分帧处理,并进行傅里叶变换。
步骤6031d、将上述傅里叶变换后的下行信号作为参考信号,将傅里叶变换后的残差信号作为误差,通过归一化最小均方(NLMS)算法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进行反傅里叶变换,该反傅里叶变换后的结果即为第一滤波器的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步骤6031d得到的第一滤波器的参数更新上述步骤6031a中初始化的第一滤波器的参数,并且重复执行步骤6031a至步骤6031d,最终将收敛(指误差麦克风的残差信号收敛)的第一滤波器的模型即为扬声器到误差麦克风的次级通道的模型。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收敛的一组滤波器的参数作为下行补偿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
图7为扬声器到鼓膜麦克风的次级通道建模的流程示意图,结合图7,扬声器到鼓膜麦克风的次级通道建模的过程包括步骤6032a至步骤6032d。
步骤6032a、通过第二滤波器对下行信号进行滤波。
需要说明的是,初始化时,该第二滤波器为FIR滤波器,该第二滤波器的参数可以为预设的一组参数,也可以全部设置为0,或者随机生成的一组参数,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步骤6021b、将SP模式下获取的鼓膜麦克风的信号与滤波后的下行信号的取反信号进行叠加,得到鼓膜麦克风的残差信号。
步骤6031c、对该鼓膜麦克风的残差信号进行分帧处理,并进行傅里叶变换;对上述下行信号进行分帧处理,并进行傅里叶变换。
步骤6031d、将上述傅里叶变换后的下行信号作为参考信号,将傅里叶变换后的残差信号作为误差,通过归一化最小均方(NLMS)算法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进行反傅里叶变换,该反傅里叶变换后的结果即为第二滤波器的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步骤6032d得到的第二滤波器的参数更新上述步骤6032a中初始化的第二滤波器的参数,并且重复执行步骤6032a至步骤6032d,最终将收敛(指鼓膜麦克风的残差信号收敛)的第二滤波器的模型即为扬声器到鼓膜麦克风的次级通道的模型。
图8为确定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和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的流程示意图,结合图8,确定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和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具体包括步骤6041a至步骤6041i。
步骤6041a、通过前馈通路的滤波器对PP模式下获取的参考麦克风的信号进行滤波,得到前馈通路的反向噪声信号(记为AntiFF信号)。
同理,当初次执行步骤6041a时,该前馈通路的滤波器的参数是一组初始化的参数,例如该前馈通路的滤波器的参数可以为预设的一组参数,或者可以将该前馈通路的滤波器的参数全部设置为0,或者随机生成的一组参数,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步骤6041b、通过反馈通路的滤波器对误差麦克风的残差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反馈通路的反向噪声信号(记为AntiFB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6041b中的误差麦克风的残差信号是上一时刻的反向噪声信号(记为Anti信号)经扬声器到误差麦克风的次级通道模型处理的处理结果取反再与PP模式下获取的误差麦克风的信号之和。其中,上一时刻的Anti信号是上一时刻的AntiFF信号与上一时刻的上一时刻的AntiFB信号之和。
步骤6041c、步骤6041a中的AntiFF信号与步骤6041b中的AntiFB信号叠加(即求和)得到反向噪声信号(即Anti信号),该Anti信号经扬声器到鼓膜麦克风的次级通道模型处理的处理结果取反再与PP模式下的鼓膜麦克风的信号叠加,得到鼓膜麦克风的残差信号。
步骤6041d、PP模式下参考麦克风的信号经扬声器到鼓膜麦克风的次级通道模型处理。
步骤6041e、对步骤6041d的处理结果进行分帧处理,并进行傅里叶变换;对鼓膜麦克风的残差信号进行分帧处理,并进行傅里叶变换。
步骤6041f、将步骤6041e中的傅里叶变换后的信号(指对步骤6041d的处理结果进行分帧并进行傅里叶变换的信号)作为参考信号,将步骤6041e中的傅里叶变换后的鼓膜麦克风的残差信号作为误差,通过归一化最小均方(NLMS)算法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进行反傅里叶变换,该反傅里叶变换后的结果即为前馈通路的滤波器的参数。
步骤6041g、上述误差麦克风的残差信号经扬声器到误差麦克风的次级通道模型处理。
步骤6041h、对步骤6041g的处理结果进行分帧处理,并进行傅里叶变换;对鼓膜麦克风的残差信号进行分帧处理,并进行傅里叶变换。
步骤6041i、将步骤6041h中的傅里叶变换后的信号(指对步骤6041g的处理结果进行分帧并进行傅里叶变换的信号)作为参考信号,将步骤6041h中的傅里叶变换后的鼓膜麦克风的残差信号作为误差,通过归一化最小均方(NLMS)算法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进行反傅里叶变换,该反傅里叶变换后的结果即为反馈通路的滤波器的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步骤6041f得到的前馈通路的滤波器的参数更新初始化的前馈通路的滤波器的参数,采用步骤6041i得到的反馈通路的滤波器的参数更新初始化的反馈通路的滤波器的参数;并且重复执行步骤6041a至步骤6041i,最终将收敛的滤波器的参数(前馈通路的滤波器的参数和反馈通路的滤波器的参数)作为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和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
综上,通过上述滤波参数生成方法对N1种不同耳道环境对应的录音信号进行处理得到N1组滤波参数,并且将该N1组滤波参数存储在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的内存中。应理解,该N1组滤波参数用于在N1种泄露状态下进行环境音降噪,且具有普遍适用性,满足不同人的个性化需求。
当用户佩戴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并且该半开放式主动降噪耳机处于ANC工作模式时,该N1组滤波参数作为备选的滤波参数以供选择。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由于外界环境噪声的大小和佩戴者(用户)的声音信号会影响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的准确性,因此,为了提升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的准确性,采用自适应滤波算法,滤除环境噪声和佩戴者的声音信号之后,再计算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具体的,在有下行信号(即耳机播放音频)的情况下,上述步骤204可以通过步骤2042a至步骤2042e实现。
步骤2042a、通过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并且通过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以及获取耳机的下行信号。
步骤2042b、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确定误差麦克风的残差信号。
具体的,分别对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然后将傅里叶变换后的第二信号作为参考信号,将傅里叶变换后的第一信号作为目标信号,采用自适应滤波算法(例如卡尔曼滤波或归一化最小均方(normalized least mean square,NLMS)滤波),得到误差麦克风的残差信号。应理解,该误差麦克风的残差信号是该残差信号的频谱(即幅值)。
步骤2042c、根据误差麦克风的残差信号和下行信号确定次级通道的当前频响曲线信息。
应理解,此时,次级通道的当前频响是误差麦克风的残差信号的频谱与经傅里叶变换后的下行信号的频谱的比值,该次级通道的当前频响曲线是描述误差麦克风的残差信号的频谱与经傅里叶变换后的下行信号的频谱之间的比值的变化趋势的曲线。
可选地,通过步骤2042c得到次级通道的当前频响曲线信息之后,可以对该频响曲线进行时间线性递归平滑,以去除频响曲线上的异常点或噪声点。
步骤2042d、从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中,确定与当前频响曲线信息匹配的目标频响曲线信息。
上述确定目标频响曲线的方法与上述步骤2041c的方法类似,具体可参考对于步骤2041c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42e、将第一滤波参数集中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对应的一组滤波参数确定为第一组滤波参数。
其中,该第一滤波参数集中包括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分别对应的滤波参数。
可选地,上述步骤2041a至步骤2041d,以及步骤2042a至步骤2042e中的下行信号可以为ANC功能开启时的提示音,即将ANC功能开启时的提示音作为测试信号,无需再单独测试,可以提高耳机的工作效率。
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无下行信号(即耳机未播放音频)的情况下,上述步骤204可以通过步骤2043a至步骤2043d实现。
步骤2043a、通过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并且通过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
步骤2043b、根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确定初级通道(primary path,PP)的当前频响曲线信息。
一种实现方式中,初级通道的频响是经傅里叶变换后的第一信号的频谱(即幅值)与经傅里叶变换后的第二信号的频谱的比值,次级通道的当前频响曲线信息是描述经傅里叶变换后的第一信号的频谱与经傅里叶变换后的下行信号的频谱之间的比值的变化趋势的曲线。
步骤2043c、从预设的多组初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中,确定与当前频响曲线信息匹配的目标频响曲线信息。
上述预设的多组初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是离线测试的不同用户(具体指的是具有不同耳道特征的用户,例如大耳道、中耳道或小耳道)的初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
可选地,可以在目标频段内,将多组初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与当前频响曲线信息进行匹配,确定目标频响曲线信息。例如,目标频段为1000Hz-2000Hz,则将多组初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的1000Hz-2000Hz频段的信息与当前频响曲线的1000Hz-2000Hz频段的信息进行匹配,确定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当然该目标频段也可以是其他的频段,具体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步骤2043d、将第二滤波参数集中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对应的一组滤波参数确定为第一组滤波参数。
其中,第二滤波参数集中包括预设的多组初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分别对应的滤波参数。
可选地,上述第一滤波参数集与第二滤波参数集包含的滤波参数相同。
同理,由于目标频响曲线(初级通道的频响曲线,即PP曲线)是与用户的耳道特性最相近的频响曲线,该目标频响曲线对应的滤波参数也是与该用户的耳道特性最匹配的滤波参数,基于该滤波参数进行后续的降噪能够满足该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达到较好的降噪效果,提升用户的听音体验。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自适应滤波算法确定当前初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进一步确定初级通道的目标频响曲线信息。采用自适应滤波算法确定当前初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的方法包括:分别对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然后将傅里叶变换后的第二信号作为参考信号,将傅里叶变换后的第一信号作为目标信号,采用卡尔曼滤波或NLMS滤波使得误差麦克风的残差信号最小,最终收敛后的卡尔曼滤波或NLMS滤波器的幅频曲线即为初级通道的频响曲线。
可选地,结合图4,如图9所示,在步骤201之后,若检测到存在异常噪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动降噪方法还包括步骤205。
步骤205、在检测到存在异常噪声的情况下,更新第一组滤波参数。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更新第一组滤波参数可以是更新(修改)上述步骤204确定的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部分参数,也可以是更新该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全部参数,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步骤202和步骤205的执行顺序,即可以先执行步骤202后执行步骤205,也可以先执行步骤205后执行步骤202,也可以同时执行步骤202和步骤205。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类型的异常噪声(例如啸叫噪声、削波噪声、底噪以及风噪)可能更新的是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不同参数,具体将在下述实施例中详细介绍。
可选地,如图9所示,上述步骤203具体包括步骤2031。
步骤2031、基于更新后的第一组滤波参数,对参考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和误差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处理,生成反向噪声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动降噪方法,由于具有ANC功能的耳机能够检测异常噪声,并且针对异常噪声进行降噪,因此能够减弱异常噪声的干扰,提升耳机的稳定性,进而提升用户的听音体验。
下面分别从啸叫噪声、削波噪声、底噪以及风噪的角度详细介绍异常噪声检测过程和噪声信号处理过程。
对于啸叫噪声,结合图9,如图10所示,检测是否存在啸叫噪声的方法具体包括步骤2011a至步骤2011b。
步骤2011a、通过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采集到第一信号之后,采用16KHz的频率对第一信号进行下采样,进而根据第一信号进行啸叫噪声检测。
步骤2011b、在第一信号的能量峰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存在啸叫噪声;在第一信号的能量峰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不存在啸叫噪声。
其中,第一信号的能量峰值为第一信号的峰值频率所对应的能量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误差麦克风采集到第一信号之后,在设定的啸叫检测频率范围(例如500Hz-7000Hz)内,采用最小均方算法(least mean square,LMS)确定该第一信号的峰值频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误差麦克风的信号(即上述第一信号)记为err,首先对该第一信号进行高通滤波:errhp=Hhp*err,其中,Hhp为高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errhp为滤波后的第一信号。该高通滤波器的低频截止频率取决于啸叫最低频率,例如600Hz。
其次,对上述滤波后的第一信号采用LMS算法确定第一信号的峰值频率,具体的使得系数误差函数e(n)最小:
e(n)=errhp(n)+h1(n)*errhp(n-1)+errhp(n-2)
其中,
Figure BDA0002731751150000191
n为当前帧的第n个样点数据,n≤L,L为当前帧包含的样点数据的数量。
通过LMS算法,对当前帧的每个样点依次迭代,迭代到L个样点后得到的频率wm即为当前帧收敛的峰值频率,也就是第一信号的峰值频率。应理解,将当前帧的峰值频率保存下来作为下一帧的初始频率,对下一帧继续更新可以得到下一帧的峰值频率,依此类推。
若该第一信号的峰值频率在上述啸叫检测频率范围内,则采用格策尔算法计算第一信号的能量峰值,即第一信号的峰值频率所对应的能量,从而基于该第一信号的能量峰值确定是否存在啸叫噪声。
具体的,将第一信号的峰值能量记为
Figure BDA0002731751150000192
则通过下述公式确定
Figure BDA0002731751150000193
s(n)=errhp(n)-h1(L)*s(n-1)-s(n-2)
Figure BDA0002731751150000194
其中,n为当前帧的第n个样点数据,n≤L,L为当前帧包含的样点数据的数量。
通过格策尔算法,对当前帧的每个样点依次迭代,得到s(L),s(L-1),进而计算得到第一信号的峰值能量
Figure BDA0002731751150000195
或者,结合图9,如图11所示,检测是否存在啸叫噪声的方法具体包括步骤2012a至步骤2012b。
步骤2012a、获取反向噪声信号。
同理,采用16KHz的频率对反向噪声信号进行下采样,进而根据反向噪声信号进行啸叫噪声检测。
步骤2012b、在反向噪声信号的能量峰值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存在啸叫噪声;在反向噪声信号的能量峰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不存在啸叫噪声。
其中,反向噪声的能量峰值为反向噪声信号的峰值频率所对应的能量值。
应理解,上述反向噪声信号的峰值频率和能量峰值的确定方法与上述第一信号的峰值频率和能量峰值的确定方法类似,具体参考上述步骤2011b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12为啸叫检测以及降噪处理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参考图12以理解本申请描述的主动降噪方法。
结合图10,如图13所示,在检测到存在啸叫噪声的情况下,上述步骤205具体包括步骤2051a至步骤2051c。
步骤2051a、根据误差麦克风采集的第一信号和参考麦克风采集的第二信号,确定啸叫噪声的类型。
可选地,也可以根据反向噪声信号和第二信号,确定啸叫噪声的类型。本申请实施例中,啸叫噪声包括由反馈通路导致的啸叫噪声和由前馈通路导致的啸叫噪声,为了便于描述,将由反馈通路导致的啸叫噪声称为第一啸叫噪声,将由前馈通路导致的啸叫噪声称为第二啸叫噪声,啸叫噪声的类型即包括第一啸叫噪声和第二啸叫噪声。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误差麦克风采集的第一信号的峰值频率记为第一频率,当第一信号在第一频率的能量与第二信号在第一频率的能量的比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啸叫噪声的类型为第一啸叫噪声;当第一信号在第一频率的能量与第二信号在第一频率的能量的比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啸叫噪声的类型为第二啸叫噪声。
步骤2051b、当啸叫噪声为第一啸叫噪声时,降低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反馈通路的增益,第一啸叫噪声是反馈通路导致的啸叫噪声。
可以理解的是,当啸叫噪声由反馈通路导致时,更新第一组滤波参数指的是降低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反馈通路的增益,例如将反馈通路的增益更新为0,或者根据实际需求降低反馈通路的增益,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步骤2051c、当啸叫噪声为第二啸叫噪声时,降低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的增益,第二啸叫噪声是前馈通路导致的啸叫干扰。
可以理解的是,当啸叫噪声由前馈通路导致时,更新第一组滤波参数指的是降低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的增益,例如将前馈通路的增益更新为0,或者根据实际需求降低前馈通路的增益,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或者,结合图10,如图14所示,在检测到存在啸叫噪声的情况下,上述步骤205具体包括步骤2052。
步骤2052、降低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的增益和反馈通路的增益。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一种便捷的实施方式中,在检测到存在啸叫噪声的情况下,无需确定啸叫噪声是由反馈通路还是由前馈通路导致,而是并行地降低前馈通路和反馈通路的增益。
可选地,可以按照相同的幅度(或倍数)降低前馈通路的增益和反馈通路的增益,例如前馈通路的增益降低至原增益的0.8倍,反馈通路的增益也降低至原增益的0.8倍。当然,可以按照不同的幅度(或倍数)降低前馈通路的增益和反馈通路的增益,例如前馈通路的增益降低至原增益的0.8倍,反馈通路的增益也降低至原增益的0.6倍。具体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检测到存在啸叫噪声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更新前馈通路的增益和反馈通路的增益,而是更新(降低)ANTI信号的增益(即前馈通路的输出信号与反馈通路的输出信号之和),例如将ANTI信号的增益更新为0。
基于降低后的前馈通路的增益和/或反馈通路的增益,对前馈通路的信号(即参考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和/或反馈通路的信号(即误差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处理,生成反向噪声信号,减弱耳道内的啸叫噪声,如此能够减弱异常噪声的干扰,提升耳机的稳定性,进而提升用户的听音体验。
对于削波噪声,结合图9,如图15所示,检测是否存在削波噪声的方法具体包括步骤2013a至步骤2013b。
步骤2013a、通过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或者通过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
同理,上述采集到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之后,采用16KHz的频率对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进行下采样。
步骤2013b、在预设时间段内第一目标帧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或者第二目标帧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的情况下,确定存在削波噪声;在预设时间段内第一目标帧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数量或者第二目标帧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数量的情况下,确定存在削波噪声。
其中,第一目标帧为第一信号包含的信号帧中能量大于第三阈值的信号帧,第二目标帧为第二信号包含的信号帧中能量大于第四阈值的信号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削波噪声指的是低频削波噪声,上述耳机采集到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之后,对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进行低通滤波,滤除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中的高频杂散信号,提高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准确度,从而也提高检测是否存在削波噪声的准确性。
可选地,上述预设时间段可以为100毫秒,200毫秒、500毫秒等,该预设时间段的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可选地,上述第一目标帧也可以是第一信号包含的信号帧中信号的的最大值大于某一预设阈值的信号帧,第二目标帧可以是第二信号包含的信号帧中信号的最大值大于某一预设阈值的信号帧。
图16为削波检测以及降噪处理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参考图16以理解本申请描述的主动降噪方法。
结合图15,如图17所示,在检测到存在削波噪声的情况下,上述步骤205具体包括步骤2053a至步骤2053b。
步骤2053a、确定第一组滤波参数对应的索引,该索引为第一组滤波参数在第一滤波参数集中的索引。
应理解,当第一组滤波参数(即前滤波参数)对应的索引指的是第一组滤波参数在预设的多组滤波参数(即滤波参数集,该滤波参数集可以为上述第一滤波参数集或第二滤波参数集)中的索引。
步骤2053b、采用第三滤波参数集中该索引对应的滤波参数,更新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和/或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
其中,第三滤波参数集中包括多组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和/或多组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
应理解,一般情况下,上述第一滤波参数集、第二滤波参数集以及第三滤波参数集所包含的滤波参数的组数相同,例如,均包含9组滤波参数。
示例性的,上述实施例中,若第一组滤波参数是第一滤波参数集包含的9组滤波参数中的第3组滤波参数,则该滤波参数的索引为3,如此,利用第三滤波参数集中的第三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和/或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中的部分或者全部的参数替换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和/或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
对于底噪,结合图9,如图18所示,检测是否存在底噪的方法具体包括步骤2014a至步骤2014c。
步骤2014a、通过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
同理,上述采集到第二信号之后,采用16KHz的频率对第二信号进行下采样。
步骤2014b、对第二信号进行底噪跟踪,得到环境噪声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第二信号作为底噪跟踪(noise floor tracking,NFT)算法的输入,从而输出环境噪声信号的声压级。关于NFT算法的详细介绍可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详述。
步骤2014c、在环境噪声信号的声压级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存在底噪;在环境噪声的声压级大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不存在底噪。
应理解,环境噪声信号的声压级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说明环境较为安静,结和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可知,环境安静时,用户能够感知到底噪,也就是说,环境足够安静时,底噪可以被检测到。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环境噪声信号的声压级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存在底噪,并且需要降低底噪。
图19为底噪检测以及降噪处理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参考图19以理解本申请描述的主动降噪方法。
结合图18,如图20所示,在检测到存在底噪的情况下,上述步骤205具体包括步骤2054。
步骤2054、降低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的增益和反馈通路的增益。
本申请实施例中,前馈通路的增益和反馈通路的增益分别与环境噪声信号具有线性关系,前馈通路的增益和反馈通路的增益分别随环境噪声信号的声压级的平滑变化而变化,具体为环境噪声信号的声压级越小,前馈通路的增益和反馈通路的增益越小。上述确定出环境噪声信号之后,根据前馈通路的增益和反馈通路的增益分别与环境噪声信号之间的线性关系,确定前馈通路的增益和反馈通路的增益。
对于风噪,结合图9,如图21所示,检测是否存在风噪的方法具体包括步骤2015a至步骤2015b。
步骤2015a、通过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并且通过耳机的通话麦克风采集第三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采集到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之后,采用16KHz的频率对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进行下采样。
步骤2015b、在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小于第六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存在风噪干扰;在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大于或等于第六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不存在风噪干扰。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分别进行傅里叶变换,再通过相关性函数(现有的相关性计算方法)计算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的相关性,进而基于相关性的大小确定是否存在风噪。应理解,风噪检测的结果为无风或有风。
图22为风噪检测以及降噪处理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参考图22以理解本申请描述的主动降噪方法。
结合图21,如图23所示,在检测到存在风噪的情况下,上述步骤205具体包括步骤2055a至步骤2055c。
步骤2055a、分析第二信号的能量,确定风噪干扰的等级。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风噪干扰的等级可以包括小风或大风。
可选地,可以设置两个预设阈值,例如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第一预设阈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当第二信号的能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无风,当第二信号的能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风噪干扰的等级为小风,当第二信号的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风噪干扰的等级为大风。
步骤2055b、对风噪干扰的等级进行监测,确定对应的风噪控制状态。
通过步骤2055a确定出风噪干扰等级之后,对风噪干扰的等级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确定风噪控制状态。可选地,风噪控制状态可以包括下述(11种)中一种:无风状态、无风进小风状态、小风进大风状态、大风进小风状态、大风进小风再进大风状态、小风进无风状态、小风进无风再进小风状态、小风保持状态、大风保持状态、大风到小风回退状态或小风到无风回退状态。
如表1所示,将上述10种风噪控制状态分别编号以便于在根据风噪控制状态更新滤波参数。
表1
状态编号 状态
0 无风状态
1 无风进小风状态
2 小风进大风状态
3 大风进小风状态
4 大风进小风再进大风状态
5 小风进无风状态
6 小风进无风再进小风状态
7 小风保持状态
8 大风保持状态
9 大风到小风回退状态
10 小风到无风回退状态
上述11风噪控制状态也可以通过图24进行示意。
步骤2055c、采用第四滤波参数集中风噪控制状态对应的一组滤波参数,更新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
其中,第四滤波参数集中包括多种风噪控制状态分别对应的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
该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可以为该前馈通路中的低频搁架滤波器的参数,包括低频搁架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和增益。
结合上述11种风噪控制状态,在降噪过程中(也可以称为风噪控制过程),为了保证风噪控制平滑过渡,上述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随时间平滑变化。例如,在设定的时间段内,采用一组滤波参数进行风噪控制,在另一设定的时间段内,采用另一组滤波参数进行风噪控制。
以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是低频搁架滤波器的参数为例,结合图2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频搁架滤波器的参数设计方案,参考图24和图25,能够确定上述11种不同的风噪控制状态分别对应的滤波参数。例如,参考图25,对于小风变大风的状态,在50毫秒内采用参数平滑过渡的方式进行风噪控制,比如,在该500毫秒内,依次采用中心频率和增益为(712Hz,-11.2dB)、(1024Hz,-12.4dB)、(1544Hz,-14.4dB)、(2272Hz,-17.2dB)以及(3000Hz,-20dB)作为低频搁架滤波器的参数处理前馈通路的信号。又例如,对于大风保持的状态,在30秒内,在全频段,以增益为-140dB的参数处理前馈通路的信号。又例如,对于无风状态,将低频搁架滤波器更新为直通滤波器。
应理解,在预设的风噪控制时间段内(例如上述500毫秒),每一组中心频率和增益对应的控制时长可以进行设置,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以上述步骤2045b确定出的风噪控制状态为上述表1中的状态2(小风进大风状态)为例,将50毫秒,(712Hz,-11.2dB)、(1024Hz,-12.4dB)、(1544Hz,-14.4dB)、(2272Hz,-17.2dB)作为更新后的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
以上述步骤2045b确定出的风噪控制状态为上述表1中的状态4(大风进小风再进大风状态)为例,将20秒,(3000Hz,-20dB)、(2636Hz,-18.6dB)、(2272Hz,-17.2dB)、(1908Hz,-15.8dB)、(1544Hz,-14.4dB)、(1180Hz,-13dB)、(1024Hz,-12.4dB)、(868Hz,-11.8dB)、(712Hz,-11.2dB)、(556Hz,-10.6dB)以及500毫秒内,依次采用中心频率和增益为(712Hz,-11.2dB)、(1024Hz,-12.4dB)、(1544Hz,-14.4dB)、(2272Hz,-17.2dB)、(3000Hz,-20dB)作为更新后的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具体的,首先在前20秒内依次采用(3000Hz,-20dB)、(2636Hz,-18.6dB)、(2272Hz,-17.2dB)、(1908Hz,-15.8dB)、(1544Hz,-14.4dB)、(1180Hz,-13dB)、(1024Hz,-12.4dB)、(868Hz,-11.8dB)、(712Hz,-11.2dB)、(556Hz,-10.6dB)对前馈通路的信号进行处理;然后在上述20秒到期后,在后续的500毫秒内依次采用(712Hz,-11.2dB)、(1024Hz,-12.4dB)、(1544Hz,-14.4dB)、(2272Hz,-17.2dB)、(3000Hz,-20dB)对前馈通路的信号进行处理。
同理,结合图25可以确定出不同的风噪控制状态分别对应的滤波参数,本申请实施例不再一一列举。
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包括左耳对应的耳机和右耳对应的耳机,在以下实施例中,将左耳对应的耳机简称为左耳机,将右耳对应的耳机称为右耳机。用户使用耳机时,用户可以佩戴一个耳机(左耳机或右耳机),也可以佩戴两个耳机(左耳机和右耳机)。应理解,左耳机和右耳机的硬件结构类似,均具有相应的麦克风、ANC芯片以及微处理器等,在降噪过程中,左耳机和右耳机分别执行主动降噪方法。
当用户的左耳和右耳分别佩戴了耳机时,由于风噪具有随机性,因此左耳机和右耳机的风噪特征有差异,使得左耳和右耳的风噪等级可能不同,导致左耳和右耳的听感不一致,影响用户体验。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动降噪方法还包括:对用户的左耳和右耳同步进行风噪控制。具体的,按照上述步骤2055a至步骤2055b分别确定左耳对应的风噪控制状态和右耳对应的风噪控制状态,然后对左耳对应的风噪控制状态和右耳对应的风噪控制状态进行同步,从而根据同步后的风噪控制状态更新滤波参数,左耳机基于该滤波参数执行降噪处理,并且右耳机也基于该滤波参数执行降噪处理。
可选地,上述对左耳对应的风噪控制状态和右耳对应的风噪控制状态进行同步的方法具体包括:按照风噪控制状态的优先级,将左耳对应的风噪控制状态和右耳对应的风噪控制状态中,低优先级的风噪控制状态调整为高优先级的风噪控制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左耳机和右耳机可以通过蓝牙互相通信,在左耳机检测到风噪控制状态和右耳机检测到风噪控制状态发生变化的情况,左耳机和右耳机分别通知对方各自的风噪控制状态,进而根据上述优先级策略进行风噪控制状态同步。
可选地,在如下表2所示的6种风噪控制状态下,需要对左耳和右耳的风噪控制状态进行同步,即左耳机或右耳机对应的风噪控制状态为表2中的任一种时,需要将各自的风噪控制状态发送至对方,以进行同步。
表2
状态编号 状态
1 无风进小风
2 小风进大风
3 大风进小风
4 大风进小风再进大风
5 小风进无风
6 小风进无风再进小风
结合表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6种风噪控制状态的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为:2、4、3、6、1、5。当一只耳机进入高优先级的风噪控制状态,则另一只耳机将同步进入该风噪控制状态,例如,左耳机对应的风噪控制状态(状态编号)为4,该左耳机将该风噪控制状态4发送至右耳机,若右耳机对应的风噪控制状态为1,那么该右耳机需要将其对应的风噪控制状态更改为4,即与右耳机对应的风噪控制状态保持同步。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风噪控制状态3(大风进小风)和风噪控制状态4(大风进小风再进大风),该风噪控制状态3的优先级也可以与风噪控制状态4的优先级相同,例如,若左耳先进入风噪控制状态3,右耳后进入风噪控制状态4,由于风噪控制状态3的优先级与风噪控制状态4的优先级相同,因此左耳和右耳保持各自的风噪状态,无需进行同步。同理,对于上述风噪控制状态1(无风进小风)和风噪控制状态6(小风进无风再进小风),该风噪控制状态1的优先级可以与风噪控制状态6的优先级相同。
如图2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主动降噪方法,应用于与耳机建立通信连接的终端(例如手机),该方法包括步骤2601至步骤2605。
步骤2601、终端接收对该终端的第一界面的第一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中,终端上安装有耳机对应的应用(App),用户打开该应用并与耳机(左耳机和/或右耳机)建立通信连接之后,终端显示第一界面,该第一界面是对耳机的工作模式进行设置的界面,用户可以在第一界面中进行相应的操作,以控制耳机工作于不同的工作模式,例如通用模式或ANC模式,应理解,此处的通用模式可以是不开启降噪功能的模式。
上述第一操作是用户对终端的第一界面中的目标选项的选中操作,该目标选项为开启ANC工作模式的选项。
可选地,上述第一操作可以为触屏操作或者按键操作等,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示例性的,上述触屏操作为用户对终端的触控屏的按压操作、长按操作、滑动操作、点击操作、悬浮操作(用户在触控屏附近的操作)等。按键操作对应于用户对终端的电源键、音量键、Home键等按键的单击操作、双击操作、长按操作、组合按键操作等操作。
例如,第一界面为图27所示的界面2701,该第一界面2701中包括“通用模式”选项2701a和“ANC模式”选项2701b,当用户在该第一界面2701中选择“ANC模式”选项2701b,例如,用户点击“ANC模式”选项2701b,则耳机将工作于ANC模式。
步骤2602、终端响应于第一操作,控制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响应于第一操作,控制耳机工作于主动降噪ANC工作模式,以使得耳机在检测到存在异常噪声的情况下,根据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和误差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生成反向噪声信号,该反向噪声信号用于减弱用户的耳内噪声信号以降低耳内噪声。
上述步骤2602具体可以通过步骤2602a实现。
步骤2602a、终端向耳机发送第一指令,该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控制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
如此,耳机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第一指令之后,开启ANC功能,从而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201至步骤203,以及其他的步骤。
步骤2603、显示ANC降噪模式列表。
该ANC降噪模式列表中至少包括下述至少一项:啸叫控制模式、削波控制模式或底噪控制模式。可选地,该ANC降噪模式列表还可以包括风噪控制模式。
步骤2604、终端接收对ANC降噪模式列表的第二操作。
上述第二操作是用户对终端的ANC降噪模式列表中的目标选项的选中操作,该目标选项包括对不同异常噪声进行处理的工作模式的选项,例如,该目标选项包括啸叫控制模式选项、削波控制模式选项、底噪控制模式选项以及风噪控制模式选项。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响应于上述第一操作,开启耳机的ANC功能之后,用户还可以根据该用户当前所处的环境特征,主动开启上述啸叫噪声、削波噪声、底噪或风噪中的一种或几种控制模式。例如,用户当前处于风较大的山坡,该用户可以开启风噪控制模式,以检测风噪并进行降噪处理。
示例性的,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图28A为上述ANC降噪模式列表的一种显示效果示意图,图28A中的(a)所示的界面为第一界面2801,上述第一操作是用户对第一界面2801中的“ANC模式”选项2801a(目标选项)的选择操作,例如,用户点击图28A中的(a)所示的第一界面2801中的“ANC模式”选项2801a之后,终端显示图28A中的(b)所示的界面2802。可见,在界面2802中,在“ANC模式”选项的下方显示ANC降噪模式列表2802a,该ANC降噪模式列表2802a中包括“啸叫控制模式”选项,“削波控制模式”选项,“底噪控制模式”选项以及“风噪控制模式”选项。
示例性的,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图28B为上述ANC降噪模式列表的一种显示效果示意图,图28B中的(a)所示的界面为第一界面2803,上述第一操作是用户对第一界面2803中的“ANC模式”选项2803a(目标选项)的选择操作,例如,用户点击图28B中的(a)所示的第一界面2803中的“ANC模式”选项2803a之后,终端显示图28B中的(b)所示的界面2804。该界面2802中包括ANC降噪模式列表2804a,该ANC降噪模式列表2804a中包括“啸叫控制模式”选项,“削波控制模式”选项,“底噪控制模式”选项以及“风噪控制模式”选项。
例如,用户点击“风噪控制模式”选项,则耳机将进行风噪检测以及降噪处理。当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同时开启一种降噪模式或多种降噪模式。
步骤2605、终端响应于第二操作,控制耳机工作于目标降噪模式,目标降噪模式包括下述一种:啸叫控制模式、削波控制模式或底噪控制模式。
目标控制模式还可以包括风噪控制模式。
上述步骤2604具体可以通过步骤2604a实现。
步骤2604a、终端向耳机发送第二指令,该第二指令用于控制控制耳机工作于目标降噪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当用户在终端上进行第一操作,开启ANC功能,在用户不进行上述第二操作时,耳机默认开启所有的降噪模式,例如默认开启啸叫控制模式、削波控制模式、底噪控制模式以及风噪控制模式。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动降噪方法还包括:终端显示噪声检测结果,该噪声检测结果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啸叫噪声、削波噪声或底噪。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开启耳机的ANC工作模式之后,终端还可以显示ANC工作模式下的设置列表,在该设置列表中至少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ANC降噪模式设置的选项,还可以包括噪声检测结果的查看选项。例如,如图29所示,用户开启ANC工作模式之后,终端显示如图29中的(a)所示的界面2901,在该界面2901中的“ANC模式”选项的下方显示有“降噪模式设置”选项和“噪声检测结果”选项。当用户选择“降噪模式设置”选项时,终端可以显示上述实施例中的图28A中的(b)或图28B中的(b)所示的界面。当用户选择“噪声检测结果”选项时,终端显示图29中的(b)所示的界面2902,该界面2902中显示当前检测到的噪声的类型,例如,检测到当前噪声类型是啸叫噪声。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动降噪方法还包括:终端显示当前滤波参数对应的索引,该索引为当前滤波参数在预设的滤波参数集中的索引。
本申请实施例中,滤波参数的索引可以通过不同的档位体现,例如,滤波参数包括9个档位,每一个档位对应不同的滤波参数。可选地,滤波参数的档位在终端上以圆盘形态显示,也可以以条状形态显示,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形态显示,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耳机检测到存在异常噪声,进而在初始化的一组滤波参数的基础上更新滤波参数,并通过终端的显示屏显示更新后的滤波参数的索引,从而用户可以直观地获知当前降噪情况。结合图30中的(a),上述ANC工作模式下的设置列表中还可以包括滤波参数查看的选项。例如,如图30所示,用户开启ANC工作模式之后,终端显示如图30中的(a)所示的界面3001,在该界面3001中的“ANC模式”选项的下方显示有“降噪模式设置”选项、“噪声检测结果”选项以及“滤波参数”选项。当用户选择“滤波参数”选项时,终端可以显示图30中的(b)的界面3002,在界面3002中,显示有档位盘,该档位盘中包含有多个档位,该多个档位对应多组滤波参数,其中,档位调整按钮3002a指示的档位即为更新后的滤波参数的索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动降噪方法,用户在终端上进行相应的操作,从而终端响应于用户的操作,控制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从而检测异常噪声并对异常噪声进行降噪处理,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如图31所示,该耳机包括检测模块3101、参考信号采集模块3102、误差信号采集模块3103以及生成模块3104。其中,该检测模块3101用于检测是否存在异常噪声,例如检测模块3101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202,具体包括步骤2011a至步骤2011b、步骤2012b、步骤2013b、步骤2014b至步骤2014c或步骤2015b。该参考信号采集模块3102用于对检测模块3101检测到存在异常噪声的情况下,通过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声音信号,例如参考信号采集模块3102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2015a、步骤2013a、步骤2014a、步骤202、步骤2042a或步骤2043a。误差信号采集模块3103用于在检测模块3103检测到存在异常噪声的情况下,通过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声音信号,例如误差信号采集模块3103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2011a、步骤2013a、步骤202、步骤2042a或步骤2043a。生成模块3104用于根据参考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声音信号和误差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声音信号,生成反向噪声信号,该反向噪声信号用于减弱用户的耳内噪声信号,例如生成模块3104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203(包括步骤2031)。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过的耳机还包括确定模块3105、获取模块3106、更新模块3107以及通话信号采集模块3108,该确定模块3105用于确定第一组滤波参数,例如确定模块3105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204,具体包括步骤2041a至步骤2041d、步骤2042b至步骤2042e或步骤2043b至步骤2043d。获取模块3106用于获取耳机的下行信号和反向噪声信号,例如获取模块3106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2012a、步骤2042a。更新模块3107用于更新第一组滤波参数,例如更新模块3107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205,具体包括步骤2051b至步骤2051c、步骤2052、步骤2053a至步骤2053b、步骤2054或步骤2055a至步骤2055c。通话信号采集模块3108用于通过耳机的通话麦克风采集第三信号,例如通话信号采集模块3108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2015a。
上述各个模块还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其他相关动作,具体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同理,图31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或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图31中上述各个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例如,采用软件实现时,上述检测模块3101、生成模块3104、确定模块3105、获取模块3106以及更新模块3107可以是由耳机的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后,生成的软件功能模块来实现。上述各个模块也可以由耳机的不同硬件分别实现,例如检测模块3101、确定模块3105、获取模块3106以及更新模块3107由耳机的微处理器(例如图1中的MCU 102)中的一部分处理资源(例如多核处理器中的一个核或两个核)实现,而生成模块3104由耳机的ANC芯片(例如图1中的ANC芯片103)来完成。参考图1,上述参考信号采集模块3102由耳机的参考麦克风、误差信号采集模块3103由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通话信号采集模块3108由耳机的通话麦克风实现等实现。显然上述功能模块也可以采用软件硬件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例如生成模块3104由ANC芯片实现,而检测模块3101是由CPU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后,生成的软件功能模块。
上述耳机包含的模块实现上述功能的更多细节请参考前面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在这里不再重复。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如图32所示,该终端包括接收模块3201和控制模块3202。该接收模块3201用于接收对终端的第一界面的第一操作,第一界面是对耳机的工作模式进行设置的界面,例如接收模块3201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2601。控制模块3202用于响应于第一操作,控制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例如,控制模块3202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2602。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还包括显示模块3203和发送模块3204。该显示模块3203用于显示ANC降噪模式列表,例如显示模块3203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2603。上述接收模块3101还用于接收对ANC降噪模式列表的第二操作,例如接收模块3101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2604。上述控制模块3102还用于响应于第二操作,控制耳机工作于目标降噪模式,目标降噪模式包括下述一种:啸叫控制模式、削波控制模式或底噪控制模式。例如控制模块3102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2605。
上述控制模块3202具体用于控制发送模块3204向耳机发送第一指令,例如,控制发送模块3204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2602a。上述控制模块3202具体用于控制发送模块3204向耳机发送第二指令,例如,控制发送模块3204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2604a。
上述显示模块3203还可以显示其他内容,具体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应理解,该显示模块3203可以在控制模块3202的控制下显示相关内容。
上述各个模块还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其他相关动作,具体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同理,图32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或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图32中上述各个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例如,采用软件实现时,上述控制模块3202可以是由终端的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后,生成的软件功能模块来实现。上述各个模块也可以由终端的不同硬件分别实现,例如控制模块3202由终端的处理器中的一部分处理资源(例如多核处理器中的一个核或两个核)实现,或者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协处理器等可编程器件来完成。上述接收模块3201和发送模块3204由终端的网络接口等实现。显示模块3202由终端的显示屏实现。
上述终端的模块实现上述功能的更多细节请参考前面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在这里不再重复。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该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流程或功能。该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该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该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方式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传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该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磁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SD))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快闪存储器、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5)

1.一种主动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主动降噪ANC功能的耳机,所述耳机包括参考麦克风和误差麦克风,所述耳机处于ANC工作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是否存在异常噪声,所述异常噪声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啸叫噪声、削波噪声或底噪;
在检测到存在异常噪声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参考麦克风和所述误差麦克风采集声音信号;
根据所述参考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和所述误差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生成反向噪声信号,所述反向噪声信号用于减弱用户的耳内噪声信号;
其中,在检测是否存在异常噪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一组滤波参数;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用于生成所述反向噪声信号,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包括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以及下行补偿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
其中,所述确定第一组滤波参数,包括:
通过所述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并且获取所述耳机的下行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下行信号确定次级通道的当前频响曲线信息;
从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中,确定与所述当前频响曲线信息匹配的目标频响曲线信息;
将第一滤波参数集中所述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对应的一组滤波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所述第一滤波参数集中包括所述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分别对应的滤波参数;
或者,
通过所述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并且通过所述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以及获取所述耳机的下行信号;
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确定所述误差麦克风的残差信号;
根据所述误差麦克风的残差信号和所述下行信号确定次级通道的当前频响曲线信息;
从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中,确定与所述当前频响曲线信息匹配的目标频响曲线信息;
将第一滤波参数集中所述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对应的一组滤波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所述第一滤波参数集中包括所述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分别对应的滤波参数;
或者,
通过所述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并且通过所述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确定初级通道的当前频响曲线信息;
从预设的多组初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中,确定与所述当前频响曲线信息匹配的目标频响曲线信息;
将第二滤波参数集中所述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对应的一组滤波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所述第二滤波参数集中包括多组初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分别对应的滤波参数;
其中,在检测到存在异常噪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参考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和所述误差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生成反向噪声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更新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
所述更新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误差麦克风采集的第一信号和所述参考麦克风采集的第二信号,确定啸叫噪声的类型;或者,根据反向噪声信号和所述参考麦克风采集的第二信号,确定啸叫噪声的类型;
当所述啸叫噪声为第一啸叫噪声时,降低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反馈通路的增益,所述第一啸叫噪声是所述反馈通路导致的啸叫噪声;
当所述啸叫噪声为第二啸叫噪声时,降低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的增益,所述第二啸叫噪声是所述前馈通路导致的啸叫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参考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和所述误差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生成反向噪声信号,包括:
基于更新后的第一组滤波参数,对所述参考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和所述误差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处理,生成反向噪声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是否存在啸叫噪声,包括:
通过所述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
在所述第一信号的能量峰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存在啸叫噪声;在所述第一信号的能量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不存在啸叫噪声,所述第一信号的能量峰值为所述第一信号的峰值频率所对应的能量值;或者,
获取反向噪声信号;
在所述反向噪声信号的能量峰值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存在啸叫噪声;在所述反向噪声信号的能量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不存在啸叫噪声,所述反向噪声的能量峰值为所述反向噪声信号的峰值频率所对应的能量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包括:
降低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的增益和反馈通路的增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是否存在削波噪声,包括:
通过所述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或者通过所述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
在预设时间段内第一目标帧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或者第二目标帧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的情况下,确定存在削波噪声;在预设时间段内第一目标帧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数量或者第二目标帧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数量的情况下,确定存在削波噪声;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帧为所述第一信号包含的信号帧中能量大于第三阈值的信号帧,所述第二目标帧为所述第二信号包含的信号帧中能量大于第四阈值的信号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对应的索引,所述索引为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在所述第一滤波参数集中的索引;
采用第三滤波参数集中所述索引对应的滤波参数,更新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和/或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所述第三滤波参数集中包括多组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和/或多组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是否存在底噪,包括:
通过所述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
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底噪跟踪,得到环境噪声信号;
在所述环境噪声信号的声压级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存在底噪;在所述环境噪声的声压级大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不存在底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包括:
降低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的增益和反馈通路的增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通话麦克风;检测是否存在风噪,包括:
通过所述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并通过所述耳机的通话麦克风采集第三信号;
在所述第二信号和所述第三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小于第六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存在风噪干扰;在所述第二信号和所述第三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六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不存在风噪干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包括:
分析所述第二信号的能量,确定风噪干扰的等级;
对所述风噪干扰的等级进行监测,确定对应的风噪控制状态;
采用第四滤波参数集中风噪控制状态对应的一组滤波参数,更新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其中,所述第四滤波参数集中包括多种风噪控制状态分别对应的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噪干扰的等级包括小风或大风;
所述风噪控制状态至少包括下述一种:无风状态、无风进小风状态、小风进大风状态、大风进小风状态、大风进小风再进大风状态、小风进无风状态、小风进无风再进小风状态、小风保持状态、大风保持状态、大风到小风回退状态或小风到无风回退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2、4、6、8、10、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是否存在异常噪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指令,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或者,
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入耳;
在检测到所述耳机已入耳的情况下,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是否存在异常噪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指令,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或者,
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入耳;
在检测到所述耳机已入耳的情况下,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是否存在异常噪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指令,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或者,
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入耳;
在检测到所述耳机已入耳的情况下,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是否存在异常噪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指令,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或者,
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入耳;
在检测到所述耳机已入耳的情况下,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是否存在异常噪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指令,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或者,
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入耳;
在检测到所述耳机已入耳的情况下,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
17.一种主动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与耳机建立通信连接的终端,所述耳机具有主动降噪ANC功能,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对所述终端的第一界面的第一操作,所述第一界面是对所述耳机的工作模式进行设置的界面;
所述终端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控制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以使得所述耳机确定第一组滤波参数;检测是否存在异常噪声,在检测到存在异常噪声的情况下,更新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根据所述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和误差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生成反向噪声信号,所述反向噪声信号用于减弱用户的耳内噪声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用于生成所述反向噪声信号,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包括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以及下行补偿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
其中,所述确定第一组滤波参数,包括:
通过所述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并且获取所述耳机的下行信号;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下行信号确定次级通道的当前频响曲线信息;从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中,确定与所述当前频响曲线信息匹配的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将第一滤波参数集中所述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对应的一组滤波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所述第一滤波参数集中包括所述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分别对应的滤波参数;
或者,通过所述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并且通过所述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以及获取所述耳机的下行信号;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确定所述误差麦克风的残差信号;根据所述误差麦克风的残差信号和所述下行信号确定次级通道的当前频响曲线信息;从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中,确定与所述当前频响曲线信息匹配的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将第一滤波参数集中所述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对应的一组滤波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所述第一滤波参数集中包括所述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分别对应的滤波参数;
或者,通过所述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并且通过所述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确定初级通道的当前频响曲线信息;从预设的多组初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中,确定与所述当前频响曲线信息匹配的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将第二滤波参数集中所述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对应的一组滤波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所述第二滤波参数集中包括多组初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分别对应的滤波参数;
所述更新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误差麦克风采集的第一信号和所述参考麦克风采集的第二信号,确定啸叫噪声的类型;或者,根据反向噪声信号和所述参考麦克风采集的第二信号,确定啸叫噪声的类型;
当所述啸叫噪声为第一啸叫噪声时,降低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反馈通路的增益,所述第一啸叫噪声是所述反馈通路导致的啸叫噪声;当所述啸叫噪声为第二啸叫噪声时,降低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的增益,所述第二啸叫噪声是所述前馈通路导致的啸叫干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收对所述终端的第一界面的第一操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ANC降噪模式列表,所述ANC降噪模式列表中至少包括下述至少一项:啸叫控制模式、削波控制模式或底噪控制模式;
所述终端接收对所述ANC降噪模式列表的第二操作;
所述终端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控制所述耳机工作于目标降噪模式,所述目标降噪模式包括下述一种:啸叫控制模式、削波控制模式或底噪控制模式。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显示噪声检测结果,所述噪声检测结果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啸叫噪声、削波噪声或底噪。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显示噪声检测结果,所述噪声检测结果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啸叫噪声、削波噪声或底噪。
21.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显示当前滤波参数对应的索引;所述索引为所述当前滤波参数在预设的滤波参数集中的索引,所述预设的滤波参数集中包括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以及下行补偿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
22.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具有主动降噪ANC功能,所述耳机处于ANC工作模式,所述耳机包括检测模块、参考信号采集模块、误差信号采集模块以及生成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存在异常噪声,所述异常噪声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啸叫噪声、削波噪声或底噪;
所述参考信号采集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存在异常噪声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声音信号;
所述误差信号采集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存在异常噪声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声音信号;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声音信号和所述误差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声音信号,生成反向噪声信号,所述反向噪声信号用于减弱用户的耳内噪声信号;
所述耳机还包括确定模块;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组滤波参数;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用于生成所述反向噪声信号,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包括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以及下行补偿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
所述耳机还包括获取模块;
所述误差信号采集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耳机的下行信号;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下行信号确定次级通道的当前频响曲线信息;并且从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中,确定与所述当前频响曲线信息匹配的目标频响曲线信息;以及将第一滤波参数集中所述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对应的一组滤波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所述第一滤波参数集中包括所述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分别对应的滤波参数;
或者,
所述误差信号采集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
所述参考信号采集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耳机的下行信号;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确定所述误差麦克风的残差信号;并且根据所述误差麦克风的残差信号和所述下行信号确定次级通道的当前频响曲线信息;以及从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中,确定与所述当前频响曲线信息匹配的目标频响曲线信息;从而将第一滤波参数集中所述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对应的一组滤波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所述第一滤波参数集中包括所述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分别对应的滤波参数;
或者,
所述误差信号采集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
所述参考信号采集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确定初级通道的当前频响曲线信息;并且从预设的多组初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中,确定与所述当前频响曲线信息匹配的目标频响曲线信息;以及将第二滤波参数集中所述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对应的一组滤波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所述第二滤波参数集中包括多组初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分别对应的滤波参数;
其中,所述耳机还包括更新模块;
所述更新模块,用于更新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
其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误差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第一信号和所述参考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第二信号,确定啸叫噪声的类型;或者,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反向噪声信号和所述参考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第二信号,确定啸叫噪声的类型;
所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啸叫噪声为第一啸叫噪声时,降低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反馈通路的增益,所述第一啸叫噪声是所述反馈通路导致的啸叫噪声;当所述啸叫噪声为第二啸叫噪声时,降低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的增益,所述第二啸叫噪声是所述前馈通路导致的啸叫干扰。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更新后的第一组滤波参数,根据所述参考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声音信号和所述误差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声音信号,生成反向噪声信号。
24.根据权利要求22至23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误差信号采集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
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的能量峰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存在啸叫噪声;在所述第一信号的能量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不存在啸叫噪声,所述第一信号的能量峰值为所述第一信号的峰值频率所对应的能量值;或者,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反向噪声信号;
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反向噪声信号的能量峰值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存在啸叫噪声;在所述反向噪声信号的能量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不存在啸叫噪声,所述反向噪声的能量峰值为所述反向噪声信号的峰值频率所对应的能量值。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降低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的增益和反馈通路的增益。
26.根据权利要求22至23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误差信号采集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
所述参考信号采集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
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第一目标帧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或者第二目标帧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的情况下,确定存在削波噪声;在预设时间段内第一目标帧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数量或者第二目标帧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数量的情况下,确定存在削波噪声;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帧为所述第一信号包含的信号帧中能量大于第三阈值的信号帧,所述第二目标帧为所述第二信号包含的信号帧中能量大于第四阈值的信号帧。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对应的索引,所述索引为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在所述第一滤波参数集中的索引;并且采用第三滤波参数集中所述索引对应的滤波参数,更新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和/或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所述第三滤波参数集中包括多组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和/或多组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
28.根据权利要求22至23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信号采集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
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底噪跟踪,得到环境噪声信号;在所述环境噪声信号的声压级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存在底噪;在所述环境噪声的声压级大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不存在底噪。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降低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的增益和反馈通路的增益。
30.根据权利要求22至23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通话信号采集模块;
所述参考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
所述通话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耳机的通话麦克风采集第三信号;
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二信号和所述第三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小于第六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存在风噪干扰;在所述第二信号和所述第三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六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不存在风噪干扰。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分析所述第二信号的能量,确定风噪干扰的等级;并且对所述风噪干扰的等级进行监测,确定对应的风噪控制状态;以及采用第四滤波参数集中风噪控制状态对应的一组滤波参数,更新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其中,所述第四滤波参数集中包括多种风噪控制状态分别对应的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
32.根据权利要求22至23、25、27、29、31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接收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指令,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
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入耳;在检测到所述耳机已入耳的情况下,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
33.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接收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指令,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
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入耳;在检测到所述耳机已入耳的情况下,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
34.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接收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指令,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
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入耳;在检测到所述耳机已入耳的情况下,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
35.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接收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指令,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
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入耳;在检测到所述耳机已入耳的情况下,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
36.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接收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指令,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
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耳机是否入耳;在检测到所述耳机已入耳的情况下,所述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
3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与耳机建立通信连接,所述耳机具有主动降噪ANC功能,所述终端包括接收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所述终端的第一界面的第一操作,所述第一界面是对所述耳机的工作模式进行设置的界面;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控制耳机工作于ANC工作模式,以使得所述耳机确定第一组滤波参数;检测是否存在异常噪声,在检测到存在异常噪声的情况下,更新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根据所述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和误差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生成反向噪声信号,所述反向噪声信号用于减弱用户的耳内噪声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用于生成所述反向噪声信号,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包括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以及下行补偿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
其中,所述确定第一组滤波参数,包括:
通过所述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并且获取所述耳机的下行信号;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下行信号确定次级通道的当前频响曲线信息;从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中,确定与所述当前频响曲线信息匹配的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将第一滤波参数集中所述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对应的一组滤波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所述第一滤波参数集中包括所述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分别对应的滤波参数;
或者,通过所述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并且通过所述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以及获取所述耳机的下行信号;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确定所述误差麦克风的残差信号;根据所述误差麦克风的残差信号和所述下行信号确定次级通道的当前频响曲线信息;从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中,确定与所述当前频响曲线信息匹配的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将第一滤波参数集中所述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对应的一组滤波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所述第一滤波参数集中包括所述预设的多组次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分别对应的滤波参数;
或者,通过所述耳机的误差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并且通过所述耳机的参考麦克风采集第二信号;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确定初级通道的当前频响曲线信息;从预设的多组初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中,确定与所述当前频响曲线信息匹配的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将第二滤波参数集中所述目标频响曲线信息对应的一组滤波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所述第二滤波参数集中包括多组初级通道的频响曲线信息分别对应的滤波参数;
所述更新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误差麦克风采集的第一信号和所述参考麦克风采集的第二信号,确定啸叫噪声的类型;或者,根据反向噪声信号和所述参考麦克风采集的第二信号,确定啸叫噪声的类型;
当所述啸叫噪声为第一啸叫噪声时,降低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反馈通路的增益,所述第一啸叫噪声是所述反馈通路导致的啸叫噪声;当所述啸叫噪声为第二啸叫噪声时,降低所述第一组滤波参数中的前馈通路的增益,所述第二啸叫噪声是所述前馈通路导致的啸叫干扰。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显示模块;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ANC降噪模式列表,所述ANC降噪模式列表中至少包括下述至少一项:啸叫控制模式、削波控制模式或底噪控制模式;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对所述ANC降噪模式列表的第二操作;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控制所述耳机工作于目标降噪模式,所述目标降噪模式包括下述一种:啸叫控制模式、削波控制模式或底噪控制模式。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噪声检测结果,所述噪声检测结果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啸叫噪声、削波噪声或底噪。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噪声检测结果,所述噪声检测结果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啸叫噪声、削波噪声或底噪。
41.根据权利要求38至40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显示当前滤波参数对应的索引;所述索引为所述当前滤波参数在预设的滤波参数集中的索引,所述预设的滤波参数集中包括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反馈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以及下行补偿通路对应的滤波参数。
42.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包括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读取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4.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读取后,执行如权利要求17至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7至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120188.5A 2020-05-14 2020-10-19 一种主动降噪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6768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076927 2020-05-14
CN202010407692 2020-05-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6803A CN113676803A (zh) 2021-11-19
CN113676803B true CN113676803B (zh) 2023-03-10

Family

ID=7853799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20314.7A Active CN113676804B (zh) 2020-05-14 2020-10-19 一种主动降噪方法及装置
CN202011120188.5A Active CN113676803B (zh) 2020-05-14 2020-10-19 一种主动降噪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20314.7A Active CN113676804B (zh) 2020-05-14 2020-10-19 一种主动降噪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36768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0975B (zh) * 2021-11-26 2023-06-0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降噪参数设置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71304B (zh) * 2021-11-29 2023-04-2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主动降噪方法、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57957B (zh) * 2021-12-15 2024-04-30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主动降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71324A (zh) * 2021-12-21 2022-02-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音频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4501288B (zh) * 2022-01-25 2024-03-26 深圳市豪恩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噪耳机的降噪性能测试系统和方法
CN116709116A (zh) * 2022-02-28 2023-09-05 北京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声音信号的处理方法及耳机设备
WO2023160286A1 (zh) * 2022-02-28 2023-08-3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降噪参数适配方法和装置
CN114844976B (zh) * 2022-03-25 2023-03-17 东莞市天翼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手机app调整蓝牙耳机anc深度方法及系统
CN114866899A (zh) * 2022-05-05 2022-08-05 重庆物奇微电子有限公司 耳机降噪方法、耳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CN115206278A (zh) * 2022-06-08 2022-10-1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声音降噪的方法和装置
CN117636833A (zh) * 2022-08-19 2024-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频抑制的信号输出方法及限幅器
CN115472145B (zh) * 2022-09-08 2023-06-16 河北初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降噪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731914A (zh) * 2022-11-18 2023-03-03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降噪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8102159A (zh) * 2022-11-28 2024-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降噪方法、耳机、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6439913B (zh) * 2023-04-14 2024-03-15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 一种船用主动听力防护型耳罩及其防护方法
CN116156385B (zh) * 2023-04-19 2023-07-0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滤波方法、滤波装置、芯片和耳机
CN116184968B (zh) * 2023-04-24 2023-07-11 山东星峰面粉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玉米熟粉生产线的生产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6405823B (zh) * 2023-06-01 2023-08-29 深圳市匠心原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骨传导耳机音频智能去噪增强方法
CN116939428B (zh) * 2023-09-18 2023-12-2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设备、风噪抑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16429A (ja) * 2008-07-01 2010-01-21 Sony Corp ハウリング検出装置およびハウリング検出方法
JP2016526862A (ja) * 2013-07-16 2016-09-05 ゴーアテック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Goertek Inc 能動騒音低減anrイヤホンに適用されるハウリング抑制方法及び装置
CN106601225A (zh) * 2017-01-23 2017-04-26 声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降噪耳机降低底噪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93545A (zh) * 2017-07-17 2017-11-24 会听声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柔性增益的反馈式主动降噪系统及方法
CN109348362A (zh) * 2018-08-21 2019-02-15 恒玄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底噪干扰的主动降噪系统及方法
CN110087159A (zh) * 2019-04-03 2019-08-0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降噪方法、系统及耳机
CN110225429A (zh) * 2019-06-12 2019-09-10 会听声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主动降噪方法、装置及耳机
CN110809211A (zh) * 2020-01-08 2020-02-18 恒玄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对耳机主动降噪的方法、主动降噪系统以及耳机
CN110996215A (zh) * 2020-02-26 2020-04-10 恒玄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确定耳机降噪参数的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107461A (zh) * 2019-12-13 2020-05-05 恒玄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降噪耳机的配置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降噪耳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41835B (en) * 2007-02-07 2008-08-20 Sonaptic Ltd Ambient noise reduction system
US9293128B2 (en) * 2014-02-22 2016-03-22 Apple Inc. Active noise control with compensation for acoustic leak in personal listening devices
CN107808657B (zh) * 2017-11-30 2020-11-20 会听声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主动降噪耳机的设计系统及方法
JP2019144067A (ja) * 2018-02-20 2019-08-29 株式会社グッドマン 音聴棒増幅器
CN108566600B (zh) * 2018-04-27 2021-10-0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8495227A (zh) * 2018-05-25 2018-09-04 会听声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主动降噪方法、主动降噪系统和耳机
CN108847209A (zh) * 2018-06-01 2018-11-20 会听声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降噪装置及降噪方法
CN110430520B (zh) * 2019-08-12 2021-07-13 会听声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设计装置及耳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16429A (ja) * 2008-07-01 2010-01-21 Sony Corp ハウリング検出装置およびハウリング検出方法
JP2016526862A (ja) * 2013-07-16 2016-09-05 ゴーアテック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Goertek Inc 能動騒音低減anrイヤホンに適用されるハウリング抑制方法及び装置
CN106601225A (zh) * 2017-01-23 2017-04-26 声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降噪耳机降低底噪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93545A (zh) * 2017-07-17 2017-11-24 会听声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柔性增益的反馈式主动降噪系统及方法
CN109348362A (zh) * 2018-08-21 2019-02-15 恒玄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底噪干扰的主动降噪系统及方法
CN110087159A (zh) * 2019-04-03 2019-08-0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降噪方法、系统及耳机
CN110225429A (zh) * 2019-06-12 2019-09-10 会听声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主动降噪方法、装置及耳机
CN111107461A (zh) * 2019-12-13 2020-05-05 恒玄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降噪耳机的配置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降噪耳机
CN110809211A (zh) * 2020-01-08 2020-02-18 恒玄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对耳机主动降噪的方法、主动降噪系统以及耳机
CN110996215A (zh) * 2020-02-26 2020-04-10 恒玄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确定耳机降噪参数的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6803A (zh) 2021-11-19
CN113676804A (zh) 2021-11-19
CN113676804B (zh) 202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76803B (zh) 一种主动降噪方法及装置
EP3348047B1 (en)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TWI463817B (zh) 可適性智慧雜訊抑制系統及方法
US20160086594A1 (en) Noise reduction audio reproducing device and noise reduction audio reproducing methods
JP2020197712A (ja) コンテキストに基づく周囲音の増強及び音響ノイズキャンセル
CN109688498B (zh) 一种音量调节方法、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1294719B (zh) 耳戴式设备入耳状态检测方法、设备和移动终端
WO200913695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oustic management control of multiple microphones
WO2021227695A1 (zh) 一种主动降噪方法及装置
CN111971975B (zh) 主动降噪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芯片
WO2022218093A1 (zh) 音频信号补偿方法及装置、耳机、存储介质
CN114630239A (zh) 降低耳机闭塞效应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040285A (zh) 耳机的前馈滤波器参数生成方法、设备、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6208879A (zh) 具有主动降噪功能的耳机及主动降噪方法
EP3840402B1 (en)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low frequency noise reduction
JP2008522511A (ja) 適応可能な音声処理パラメータ用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15884030A (zh) 降噪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存储介质及芯片
CN116782084A (zh) 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耳机、存储介质
CN115225998A (zh) 耳机降噪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13122A (zh) 音量调节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
US11902747B1 (en) Hearing loss amplification that amplifies speech and noise subsignals differently
US11463809B1 (en) Binaural wind noise reduction
US11688383B2 (en) Context aware compressor for headphone audio feedback path
CN115175046A (zh) 耳机降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WO2023020208A1 (zh) 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耳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