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74387B - 非自然场景视频的视频处理方法、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非自然场景视频的视频处理方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74387B
CN113674387B CN202110990270.1A CN202110990270A CN113674387B CN 113674387 B CN113674387 B CN 113674387B CN 202110990270 A CN202110990270 A CN 202110990270A CN 113674387 B CN113674387 B CN 1136743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ene information
video
unnatural
unnatural scene
syntax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902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74387A (zh
Inventor
马伟
马南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ongxi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ongx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ongxi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ongx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9027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743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74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4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74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43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5/003D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rendering
    • G06T15/02Non-photorealistic rende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5/003D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rendering
    • G06T15/005General purpose rendering archite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9/00Image co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非自然场景视频的视频处理方法、装置。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获取待处理的源视频和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其中,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中的非自然场景信息包括文件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时间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和数据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对于源视频中的每一帧源图像,生成该源图像的语法单元集合,以得到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对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进行编码处理,生成编码视频;将编码视频发送至目标终端设备。该方法通过将源视频中的非自然场景信息转换为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直接对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进行编码处理以生成编码视频的方式,节省了存储资源和传输带宽,提高了视频处理的效果。

Description

非自然场景视频的视频处理方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非自然场景视频的视频处理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视频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多种场合,例如电脑游戏直播、线上网络教学、虚拟现实、影视制作、安防监控等。传统的处理技术首先对视频进行处理后生成YUV图像序列,视频编码装置以传统的方式将上述模拟生成的YUV序列压缩转换成比特数据流。视频解码装置获取比特数据流,通过解码处理后得到YUV图像数据然后加以呈现。现有技术在处理视频时,并不会区分视频中的自然场景信息和非自然场景信息处理,一般是直接对视频进行整体处理。传统的技术在处理视频中的非自然场景信息时,一般会将非自然场景信息转化为用于表征自然场景信息的YUV图像,再对YUV图像进行压缩。
当在实用场景中对包含自然场景信息和非自然场景信息的视频进行处理时,经常会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在将非自然场景信息转化为YUV图像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计算资源,对YUV图像压缩后数据量很大,需要占用很大的网络带宽和存储空间。解码重建的图像相对于非自然场景信息存在较大损失,视觉上会有模糊感,从而影响视频处理效果。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非自然场景视频的视频处理方法、装置,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中的一项或多项。
第一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自然场景视频的视频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的源视频和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其中,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包括第一数目个非自然场景信息,非自然场景信息包括文件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时间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和数据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源视频包括第二数目帧源图像;对于源视频中的每一帧源图像,根据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生成该源图像的语法单元集合,以得到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其中,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包括第二数目个语法单元集合;对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进行编码处理,生成编码视频,其中,编码视频包括第二数目帧编码图像;将编码视频发送至目标终端设备,其中,目标终端设备存储并播放编码视频。
第二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非自然场景视频的视频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取待处理的源视频和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其中,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包括第一数目个非自然场景信息,非自然场景信息包括文件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时间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和数据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源视频包括第二数目帧源图像;第一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对于源视频中的每一帧源图像,根据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生成该源图像的语法单元集合,以得到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其中,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包括第二数目个语法单元集合;第二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对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进行编码处理,生成编码视频,其中,编码视频包括第二数目帧编码图像;播放单元,被配置成将编码视频发送至目标终端设备,其中,目标终端设备播放编码视频。
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非自然场景视频的视频处理方法通过将源视频中的非自然场景信息转换为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直接对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进行编码处理以生成编码视频的方式,节省了存储资源和传输带宽,提高了视频处理的效果。具体来说,发明人发现,造成目前视频处理效果较差的原因在于:现有技术在将非自然场景信息转化为YUV图像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计算资源,对YUV图像压缩后数据量很大,需要占用很大的网络带宽和存储空间。解码重建的图像相对于非自然场景信息存在较大损失,视觉上会有模糊感,从而影响视频处理效果。基于此,首先,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获取待处理的源视频和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其中,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包括第一数目个非自然场景信息,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能够标识源视频中的非自然场景信息。非自然场景信息包括文件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时间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和数据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源视频包括第二数目帧源图像。其次,对于源视频中的每一帧源图像,根据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生成该源图像的语法单元集合,以得到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其中,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包括第二数目个语法单元集合。然后,对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进行编码处理,生成编码视频,其中,编码视频包括第二数目帧编码图像。最后,将编码视频发送至目标终端设备。其中,目标终端设备存储并播放编码视频。具体的,目标终端设备可以对编码视频进行解码处理。这种方法能够区分源视频中的自然场景信息和非自然场景信息,将非自然场景信息转化为语法单元集合以及对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进行编码处理的方式与传统的直接编码处理视频中图像的方式相比,减少了计算资源。同时,对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进行编码处理后得到的编码视频数据量远小于逐帧压缩图像后得到的编码视频,从而减少了传输编码视频所需的带宽和存储资源。此外,该方法无需将非自然场景信息转化为YUV图像,因此避免了转换处理的视频失真问题,提高了视频处理的水平。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原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的架构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非自然场景视频的视频处理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非自然场景视频的视频处理装置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的非自然场景视频的视频处理方法的实施例的示例性系统架构100。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1、102、103,网络104和服务器105。网络104用以在终端设备101、102、103和服务器1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101、102、103通过网络104与服务器1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101、102、1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数据处理应用、视频处理应用、信息生成应用等。
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终端设备101、102、103为硬件时,可以是具有显示屏的各种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当终端设备101、102、103为软件时,可以安装在上述所列举的终端设备中。其可以实现成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例如用来提供源视频等),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服务器1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终端设备101、102、103输入的目标图像进行存储的服务器等。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源视频和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例如编码视频)反馈给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非自然场景视频的视频处理方法可以由服务器105,也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
需要指出的是,服务器105的本地也可以直接存储源视频和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服务器105可以直接提取本地的源视频和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通过处理后得到编码视频,此时,示例性系统架构100可以不包括终端设备101、102、103和网络104。
还需要指出的是,终端设备101、102、103中也可以安装有非自然场景视频的视频处理应用,此时,处理方法也可以由终端设备101、102、103执行。此时,示例性系统架构100也可以不包括服务器105和网络104。
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105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服务器105为硬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服务器组成的分布式服务器集群,也可以实现成单个服务器。当服务器为软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例如用来提供非自然场景视频的视频处理服务),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应该理解,图1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继续参考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非自然场景视频的视频处理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200。该非自然场景视频的视频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待处理的源视频和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非自然场景视频的视频处理方法的执行主体(例如图1所示的服务器)获取待处理的源视频和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其中,源视频包括第二数目帧源图像。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包括第一数目个非自然场景信息。非自然场景信息包括文件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时间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和数据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具体的,非自然场景信息可以用于标识源图像中的非自然场景信息。非自然场景由计算机模拟生成,包含预先定义的几何形状和变化规律,有很大的确定性,包含的信息量也大大低于自然场景。具体的,自然场景信息包括天空、山脉、湖泊、河流、海洋、大地、树木、花草、云、烟、雾等的信息。其中,不管是雪花、云彩、山脉、草地,还是烟雾、灰尘、火光等,它们都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而且,它们一般都是在时刻变化着的,如火焰的熊熊燃烧,雪花的轻盈飘动等等。所以,自然场景信息包含较大的随机性。具体的,文件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可以是演示文稿,时间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可以是时间格式数据,数据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一:电脑游戏中的实时数据、影视特效的编号、外接数据库接口、实体函数代码。
步骤202,对于源视频中的每一帧源图像,根据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生成该源图像的语法单元集合,以得到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对于源视频中的每一帧源图像,根据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生成该源图像的语法单元集合,以得到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其中,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包括第二数目个语法单元集合。语法单元集合中的语法单元包括单元头、单元类型标识和单元数据信息集合。单元数据信息集合包括非自然场景信息编号、图层编码、显示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类型、加密方式、签名方式、签名长度、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和签名数据。语法单元集合表征源图像中的非自然场景信息。
具体的,单元头可以是由00 00 00 01,单元头也可以是00 00 01。单元类型标识可以记作nal_unit_type。具体的,单元类型可以是文件类型,也可以是时间类型,还可以是数据类型。具体的,单元数据信息集合示例可以见表1。具体的,usi_id表示非自然场景信息编号。usi_rect_h_start、usi_rect_h_end、usi_rect_h_start、usi_rect_h_end表示非自然场景信息对应的显示区域的横向和纵向的起止坐标。usi_layer_id表示图层编码。usi_display_type表示显示类型。usi_type表示非自然场景信息类型。usi_length表示非自然场景信息的数据长度。usi_encryption_type表示非自然场景信息的数据的加密方式。usi_authentication_type表示非自然场景信息的数据的签名方式。usi_authentication_length表示非自然场景信息的签名长度。usi_data为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usi_authentication_data为签名数据。
表1单元数据信息集合示例
具体的,可以将usi_id设为1,起止坐标分别设为(0,width,0,height)代表覆盖整个屏幕。usi_layer_id为0,代表将图层位于为最底层。usi_display_type为1,代表解码后一直显示同一画面,直到下一次发送相同usi_id的信息才更新。usi_type为“演示文稿”对应的类型。usi_encryption_type为0表示不加密。usi_authentication_type为0表示不签名。具体的,可以将usi_id设为2,起止坐标分别设为(0,width,0,height)代表覆盖整个屏幕。usi_layer_id为1,代表将图层位于最底层的上一层显示。usi_display_type为1,代表解码后一直显示同一画面,直到下一次发送相同usi_id的信息才更新。usi_type为“时间类型”对应的类型。usi_encryption_type为0表示不加密。usi_authentication_type为0表示不签名。
可选的,对于该源图像的语法单元集合中的每个语法单元,响应于该语法单元的加密方式的值非0,对该语法单元中的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生成加密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以得到加密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集合。利用加密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集合更新该源图像的语法单元集合。具体的,利用加密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集合替换该源图像的语法单元集合中的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
可选的,对于该源图像的语法单元集合中的每个语法单元,响应于该语法单元的签名方式的值非0,对该语法单元中的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进行签名处理,生成签名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以得到签名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集合。具体的,签名处理可以是数字签名处理。根据签名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集合更新该源图像的语法单元集合。具体的,利用签名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集合替换该源图像的语法单元集合中的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
步骤203,对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进行编码处理,生成编码视频。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对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进行编码处理,生成编码视频。其中,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包括第二数目个语法单元集合。
可选的,对于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中的每个语法单元集合,对该语法单元集合进行编码处理,生成编码语法单元集合,以得到编码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具体的,对于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中的每个语法单元集合,对该语法单元集合进行编码处理,编码处理可以是将该语法单元集合转换为机器数的过程。串联编码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中的各个编码语法单元,以得到编码视频。具体的,在将非自然场景信息作为独立的语法单元发送之后,在编码处理过程中,遇到非自然场景区域时,可以直接对非自然场景信息对应的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进行引用与编码,无需对非自然场景信息的部分进行图像压缩编码。
步骤204,将编码视频发送至目标终端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将编码视频发送至目标终端设备。其中,目标终端设备存储并播放编码视频。目标终端设备可以是电脑,目标终端设备也可以是手机。
可选的,目标终端设备对编码视频进行解码处理,以得到解码视频。其中,解码视频包括第二数目帧解码图像。可选的,对于编码视频中的每个编码图像,目标终端设备提取该编码图像的解码语法单元集合,以得到解码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目标终端设备根据解码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生成解码视频。对于解码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中的每个解码语法单元,目标终端设备根据该解码语法单元生成解码图像,以得到解码视频。对于该解码语法单元集合中的每个解码语法单元,生成该解码语法单元的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以得到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集合。根据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集合生成解码图像。具体的,响应于该解码语法单元中加密方式的值非0,目标终端设备采用对应的解密算法进行解密。响应于该解码语法单元中签名方式的值非0,目标终端设备采用对应的算法进行数据验签,并将签名认证的结果叠加在解码视频画面上。具体的,usi_type为“演示文稿”对应的类型,目标终端设备在系统已预先安装的显示SDK列表中搜索支持“演示文稿”的显示组件,利用显示组件继续解码。具体的,目标终端设备通过显示组件内置的算法,可以实现将usi_data转换成YUV的过程,经过适当的缩小放大,生成显示区域坐标范围内的YUV。具体的,目标终端设备按照usi_layer_id、usi_display_type等信息进行图层叠加、延时显示处理。usi_layer_id表示图层编码。usi_display_type表示显示类型。usi_type表示非自然场景信息类型。usi_data对应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
可选的,目标终端设备将编码视频和解码视频存储在本地。目标终端设备播放解码视频。
图2给出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获取待处理的源视频和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其中,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中的非自然场景信息包括文件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时间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和数据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对于源视频中的每一帧源图像,生成该源图像的语法单元集合,以得到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对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进行编码处理,生成编码视频;将编码视频发送至目标终端设备。该方法通过将源视频中的非自然场景信息转换为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直接对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进行编码处理以生成编码视频的方式,节省了存储资源和传输带宽,提高了视频处理的效果。
进一步参考图3,作为对上述各图上述方法的实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非自然场景视频的视频处理装置的一些实施例,这些装置实施例与图2上述的那些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各种终端设备中。
如图3所示,一些实施例的非自然场景视频的视频处理装置300,装置包括:获取单元301,第一生成单元302、第二生成单元303、输出单元304。其中,获取单元301,被配置成获取待处理的源视频和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其中,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包括第一数目个非自然场景信息,非自然场景信息包括文件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时间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和数据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源视频包括第二数目帧源图像。第一生成单元302,被配置成对于源视频中的每一帧源图像,根据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生成该源图像的语法单元集合,以得到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其中,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包括第二数目个语法单元集合。第二生成单元303,被配置成对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进行编码处理,生成编码视频,其中,编码视频包括第二数目帧编码图像。输出单元304,被配置成将编码视频发送至目标终端设备,其中,目标终端设备播放编码视频。
可以理解的是,该装置300中记载的诸单元与参考图2描述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相对应。由此,上文针对方法描述的操作、特征以及产生的有益效果同样适用于装置300及其中包含的单元,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参考图4,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计算机系统400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的终端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4所示,计算机系统4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4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4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406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4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403中,还存储有系统4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401、ROM 402以及RAM 403通过总线4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Input/Output)接口405也连接至总线4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405: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406;以及包括诸如LAN(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407。通信部分407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408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405。可拆卸介质409,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408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406。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407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409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4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9)

1.一种非自然场景视频的视频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待处理的源视频和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其中,所述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包括第一数目个非自然场景信息,所述非自然场景信息包括文件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时间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和数据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所述源视频包括第二数目帧源图像,非自然场景信息用于标识源图像中的非自然场景信息,非自然场景由计算机模拟生成,包含预先定义的几何形状和变化规律,包含的信息量也低于自然场景;
对于所述源视频中的每一帧源图像,根据所述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生成该源图像的语法单元集合,以得到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其中,所述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包括第二数目个语法单元集合,所述语法单元集合中的语法单元包括单元头、单元类型标识和单元数据信息集合,所述单元数据信息集合包括非自然场景信息编号、图层编码、显示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类型、加密方式、签名方式、签名长度、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和签名数据,所述语法单元集合表征所述源图像中的非自然场景信息;
对所述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进行编码处理,生成编码视频,其中,所述编码视频包括第二数目帧编码图像;
将所述编码视频发送至目标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存储并播放所述编码视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生成该源图像的语法单元集合,还包括:
对于该源图像的语法单元集合中的每个语法单元,响应于该语法单元的加密方式的值非0,对该语法单元中的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生成加密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以得到加密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集合;
利用所述加密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集合更新该源图像的语法单元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生成该源图像的语法单元集合,还包括:
对于该源图像的语法单元集合中的每个语法单元,响应于该语法单元的签名方式的值非0,对该语法单元中的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进行签名处理,生成签名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以得到签名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集合;
根据所述签名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集合更新该源图像的语法单元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所述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进行编码处理,生成编码视频,包括:
对于所述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中的每个语法单元集合,对该语法单元集合进行编码处理,生成编码语法单元集合,以得到编码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
串联所述编码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中的各个编码语法单元,以得到所述编码视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存储并播放所述编码视频,包括:
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对所述编码视频进行解码处理,以得到解码视频,其中,所述解码视频包括第二数目帧解码图像;
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将所述编码视频和所述解码视频存储在本地;
所述目标终端设备播放所述解码视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对所述编码视频进行解码处理,以得到解码视频,包括:
对于所述编码视频中的每个编码图像,所述目标终端设备提取该编码图像的解码语法单元集合,以得到解码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
所述目标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解码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生成所述解码视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目标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解码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生成所述解码视频,包括:
对于所述解码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中的每个解码语法单元,所述目标终端设备根据该解码语法单元生成解码图像,以得到所述解码视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目标终端设备根据该解码语法单元集合生成解码图像,包括:
对于该解码语法单元集合中的每个解码语法单元,生成该解码语法单元的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以得到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集合;
根据所述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集合生成所述解码图像。
9.一种非自然场景视频的视频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取待处理的源视频和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其中,所述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包括第一数目个非自然场景信息,所述非自然场景信息包括文件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时间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和数据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所述源视频包括第二数目帧源图像,非自然场景信息用于标识源图像中的非自然场景信息,非自然场景由计算机模拟生成,包含预先定义的几何形状和变化规律,包含的信息量也低于自然场景;
第一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对于所述源视频中的每一帧源图像,根据所述非自然场景信息集合生成该源图像的语法单元集合,以得到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其中,所述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包括第二数目个语法单元集合,所述语法单元集合中的语法单元包括单元头、单元类型标识和单元数据信息集合,所述单元数据信息集合包括非自然场景信息编号、图层编码、显示类型、非自然场景信息类型、加密方式、签名方式、签名长度、非自然场景信息数据和签名数据,所述语法单元集合表征所述源图像中的非自然场景信息;
第二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对所述语法单元集合的序列进行编码处理,生成编码视频,其中,所述编码视频包括第二数目帧编码图像;
输出单元,被配置成将所述编码视频发送至目标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目标终端设备播放所述编码视频。
CN202110990270.1A 2021-08-26 2021-08-26 非自然场景视频的视频处理方法、装置 Active CN1136743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0270.1A CN113674387B (zh) 2021-08-26 2021-08-26 非自然场景视频的视频处理方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0270.1A CN113674387B (zh) 2021-08-26 2021-08-26 非自然场景视频的视频处理方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4387A CN113674387A (zh) 2021-11-19
CN113674387B true CN113674387B (zh) 2024-04-16

Family

ID=78546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90270.1A Active CN113674387B (zh) 2021-08-26 2021-08-26 非自然场景视频的视频处理方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7438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7049A (zh) * 2019-04-03 2019-08-06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自然场景文本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0351564A (zh) * 2019-08-08 2019-10-18 上海纽菲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字清晰的视频压缩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1967471A (zh) * 2020-08-20 2020-11-2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的场景文本识别方法
CN112070086A (zh) * 2020-09-09 2020-12-1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文本识别系统的优化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32259A (zh) * 2021-01-11 2021-04-30 赞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前端交互页面转换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2887730A (zh) * 2021-01-21 2021-06-01 百果园技术(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编解码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7049A (zh) * 2019-04-03 2019-08-06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自然场景文本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0351564A (zh) * 2019-08-08 2019-10-18 上海纽菲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字清晰的视频压缩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1967471A (zh) * 2020-08-20 2020-11-2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的场景文本识别方法
CN112070086A (zh) * 2020-09-09 2020-12-1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文本识别系统的优化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32259A (zh) * 2021-01-11 2021-04-30 赞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前端交互页面转换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2887730A (zh) * 2021-01-21 2021-06-01 百果园技术(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编解码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4387A (zh) 2021-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41116A1 (zh) 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CN104185082A (zh) 一种音/视频直播方法及系统、客户端、服务器
US11196868B2 (en) Audio data processing method, server, client and server, and storage medium
CN115358911B (zh) 屏幕水印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004237B2 (en) Palette coding for color compression of point clouds
CN112492347A (zh) 处理信息流、显示弹幕信息的方法及信息流处理系统
CN104079950A (zh) 视频输出处理、视频接收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5767181A (zh) 直播视频流渲染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CN102510434A (zh) 一种图像数据发送、恢复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937127B (zh) 一种智能搜索准备的显示方法及其系统
CN113674387B (zh) 非自然场景视频的视频处理方法、装置
JP2023533680A (ja) V3c/v-pccのための復号タイルハッシュseiメッセージ
WO2024041239A1 (zh) 一种沉浸媒体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3839829A (zh) 云游戏延时测试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4938408B (zh) 一种云手机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WO2022213801A1 (zh)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6193160A (zh) 一种数字水印嵌入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7005731B (zh) 使用应用代码的图像云端流媒体服务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17176715A (zh) 点云编解码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5049806A (zh) 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法
WO2024067405A1 (zh) 视频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1147930A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数据输出方法及系统
CN110876069A (zh) 视频截图的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20536B (zh)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01604A1 (zh) 视觉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