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73739B - 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673739B CN113673739B CN202110198610.7A CN202110198610A CN113673739B CN 113673739 B CN113673739 B CN 113673739B CN 202110198610 A CN202110198610 A CN 202110198610A CN 113673739 B CN113673739 B CN 11367373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ergy
- ith
- park
- time
- p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880 cross-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29910052731 fluori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1
- 125000001153 fluoro group Chemical group F* 0.000 claims 1
- 230000005612 types of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5 natura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方法:计及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中的能量输入、生产、转换、存储和消费环节,考虑多类异质能流的响应特性差异,建立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维能量供需平衡模型;基于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维能量供需平衡模型,根据不同能源设备的响应时间和调控范围,建立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分层协同调控架构;基于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分层协同调控架构,建立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模型,采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进行求解。本发明有效表征系统能量供需的影响因素,在不同时空尺度上考虑不同的影响因素和调控手段,发挥多种能源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的互补共济优势,有效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和能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世界能源格局面临着巨大挑战,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能够有效降低污染气体排放、缓解用能压力,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作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载体,集成了冷、热、电、气等多种能源形式和风、光、地热等多类型分布式能源,能够有效实现能量的梯级高效利用,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已成为世界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整合了多种能源设备,冷、热、电、气等多种能流的动态响应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并且不同类型能源之间紧密耦合、灵活转化,给系统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运行调度带来了较大困难。因此,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发挥多种能源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互补共济优势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计及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中的能量输入、生产、转换、存储和消费环节,考虑多类异质能流的响应特性差异,建立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维能量供需平衡模型;
2)基于步骤1)所述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维能量供需平衡模型,根据不同能源设备的响应时间和调控范围,建立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分层协同调控架构;
3)基于步骤2)所述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分层协同调控架构,建立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模型,并采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进行模型求解。
本发明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能够有效表征系统能量供需的影响因素,为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在多时空尺度上的协同优化运行提供指导。
2、本发明在不同时空尺度上考虑不同的影响因素和调控手段,能够充分发挥多种能源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的互补共济优势,有效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3、本发明在制定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多阶段调度方案时考虑了不同的需求响应策略,能够有效发挥综合能源需求侧的调控潜力,促进系统能量供需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分层协同调控架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例中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结构图;
图3a是本发明实例中居民园区能源负荷及风光出力预测曲线图;
图3b是本发明实例中工业园区能源负荷及风光出力预测曲线图;
图3c是本发明实例中商业园区能源负荷及风光出力预测曲线图;
图4a是本发明实例中日前调度阶段居民园区的电能供需调度结果;
图4b是本发明实例中日前调度阶段居民园区的天然气供需调度结果;
图4c是本发明实例中日前调度阶段居民园区的热能供需调度结果;
图4d是本发明实例中日前调度阶段居民园区的冷能供需调度结果;
图5a是本发明实例中日内滚动和实时优化阶段的电网购电结果对比;
图5b是本发明实例中日内滚动和实时优化阶段的蓄电池充放结果对比;
图5c是本发明实例中日内滚动和实时优化阶段的电负荷中断结果对比;
图6是本发明实例中不同需求响应策略的效果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方法做出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计及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中的能量输入、生产、转换、存储和消费环节,考虑多类异质能流的响应特性差异,建立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维能量供需平衡模型;
所述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维能量供需平衡模型如下:
式中,下标i表示第i个园区;上标u、m和l分别代表大、中、小三个时空尺度;上标0代表常数量,即在中、小时空尺度的能量调控中,响应特性慢的能源变量可视为常数;分别表示第i个园区在大时空尺度上的负荷预测功率矩阵、功率偏差不确定变量矩阵和负荷需求响应变化量矩阵;分别表示第i个园区在大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电源的预测功率矩阵和功率偏差不确定变量矩阵;分别为第i个园区在大时空尺度上的能量输入、能量转换、能量存储、能量交互变量矩阵;Cin,i、Cde,i、Ctr,i、Cs,i、Coc,i分别为第i个园区的能量输入、能量生产、能量转换、能量存储、能量交互耦合系数矩阵;分别表示第i个园区在中时空尺度上的负荷预测功率矩阵、功率偏差不确定变量矩阵和负荷需求响应变化量矩阵;分别表示第i个园区在中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电源的预测功率矩阵和功率偏差不确定变量矩阵;分别为第i个园区在中时空尺度上的能量输入、能量转换、能量存储、能量交互变量矩阵;分别表示第i个园区在小时空尺度上的负荷预测功率矩阵、功率偏差不确定变量矩阵和负荷需求响应变化量矩阵;分别表示第i个园区在小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电源的预测功率矩阵和功率偏差不确定变量矩阵;分别为第i个园区在小时空尺度上的能量输入、能量转换、能量存储、能量交互变量矩阵。
2)基于步骤1)所述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维能量供需平衡模型,根据不同能源设备的响应时间和调控范围,建立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分层协同调控架构;
所述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分层协同调控架构如图1所示,具体分为调控上层、调控中层和调控下层;其中:
所述调控上层针对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整体进行日前调度,时间分辨率为1h,调控对象为多园区内的全部能源设备;
所述调控中层分别针对各园区进行日内滚动优化,时间分辨率为15min,滚动周期为2h,调控对象为各单独园区内的能源设备;
所述调控下层针对各园区内的电力环节进行日内实时优化,时间分辨率为5min,调控对象为各单独园区内的电力设备;
在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分层协同调控架构中,日前调度的计划是在每天24:00制定一次;日内滚动优化是每15min滚动制定一次未来2h的调度计划;日内实时优化是每5min制定一次实时调度计划。
3)基于步骤2)所述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分层协同调控架构,建立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模型,并采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进行模型求解;
所述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模型包括:大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中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和小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其中,
(3.1)所述的大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是以多园区的日前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大时空尺度上的能量供需平衡约束、购能约束、能源设备约束、能量交互约束、需求响应约束和鲁棒约束为约束条件。
(3.1.1)所述的目标函数表达式如下:
式中,上标u代表大时空尺度;Cu为多园区的日前运行成本,包括购能成本运维成本环保成本和损耗成本T为调度时段周期,为24h,时间步长为1h; 和分别表示日前调度中第i个园区在t时段的购电量、购气量和购热量;和分别为t时段的购电价格、购气价格和购热价格;R为第i个园区内的运维设备集合;pom,r为第r个设备的单位功率运维费用;为日前调度中第i个园区内第r个设备在t时段的运行功率;βp、βg和βh分别为系统购电、购气、购热的等效碳排放系数;α为单位碳排放的处理费用;分别为日前调度中第i个园区和第j个园区在t时段的电、气功率交互量,且γp、γg分别为电、气功率交互的传输损耗系数。
(3.1.2)所述的约束条件中:
(3.1.2.1)大时空尺度上的能量供需平衡约束为:
式中,分别表示第i个园区在大时空尺度上的负荷预测功率矩阵、负荷功率偏差不确定变量矩阵和负荷需求响应变化量矩阵;分别表示第i个园区在大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电源的预测功率矩阵和功率偏差不确定变量矩阵;分别为第i个园区在大时空尺度上的能量输入、能量转换、能量存储、能量交互变量矩阵;Cin,i、Cde,i、Ctr,i、Cs,i、Coc,i分别为第i个园区的能量输入、能量生产、能量转换、能量存储、能量交互耦合系数矩阵;
(3.1.2.2)大时空尺度上的购能约束:
式中,和分别表示日前调度中第i个园区在t时段的购电量、购气量和购热量;Pb,i,max、Gb,i,max、Hb,i,max分别为第i个园区的购电、购气、购热上限;Pb,max、Gb,max、Hb,max分别系统的购电、购气、购热总量上限;
(3.1.2.3)大时空尺度上的能源设备约束
式中,和分别为日前调度中第i个园区内光伏、风机、变压器、微燃机、热交换器、吸收式制冷机和电制冷机在t时段的运行功率;Ppv,i,max、Pwt,i,max、Pt,i,max、Pmt,i,max、Hhe,i,max、Hac,i,max和Pec,i,max分别为第i个园区内光伏、风机、变压器、微燃机、热交换器、吸收式制冷机和电制冷机的运行功率最大值;下标x代表储能类型;为日前调度中第i个园区内储能设备在t时段的能量状态;Ex,i,min、Ex,i,max分别为第i个园区内储能设备的能量状态下限和上限;分别为日前调度中第i个园区内储能设备在t时段的充、放能功率;λx,c,i、λx,d,i分别为第i个园区内储能设备的充、放能状态0-1变量;Px,c,i,max、Px,d,i,max分别为第i个园区内储能设备的充、放能功率上限;分别为日前调度中第i个园区内储能设备在始、末时段的能量状态;
(3.1.2.4)大时空尺度上的能量交互约束
式中,分别为日前调度中第i个园区和第j个园区在t时段的电、气功率交互量和电、气功率交互方向,方向为正表示功率由第i个园区流向第j个园区,方向为负则相反;Pij,max、Gij,max分别为第i个园区和第j个园区间的电、气功率交互上限;
(3.1.2.5)大时空尺度上的需求响应约束
式中,分别为日前调度中第i个园区在t时段的负荷预测功率、转移型需求响应变化量及变化上限;T为调度时段周期,为24h,时间步长为1h;Ei为能源价格弹性矩阵;分别为响应前后的能源价格;t和t‘均为调度周期内的时段;
(3.1.2.6)大时空尺度上的鲁棒约束
∑Γi,ξ≤Γ
式中,Γi,ξ、Γ分别为第i个园区内不确定变量ξ的鲁棒参数及鲁棒参数总上限。
(3.2)所述的中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是以单一园区在滚动周期内的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以中时空尺度上的能量供需平衡约束、购能约束、能源设备约束、需求响应约束为约束条件。
(3.2.1)所述的目标函数表达式如下:
式中,上标m代表中时空尺度;为第i个园区在滚动周期内的运行成本,包括购能成本运维成本环保成本和售能收益ts为滚动优化的起始时段;NT为滚动周期的总时段数;和分别表示日内滚动优化中第i个园区在t时段的购电量、购气量和购热量;和分别为t时段的购电价格、购气价格和购热价格;R为第i个园区内的运维设备集合;pom,r为设备r的单位功率运维费用;为日内滚动优化中第i个园区内第r个设备在t时段的运行功率;βp、βg和βh分别为系统购电、购气、购热的等效碳排放系数;α为单位碳排放的处理费用;分别为日内滚动优化中第i个园区和第j个园区在t时段的电、气功率交互量;分别为第i个园区向其他园区售电、售气价格。
(3.2.2)所述的约束条件中:
(3.2.2.1)中时空尺度上的能量供需平衡约束
式中,分别表示第i个园区在中时空尺度上的负荷预测功率矩阵、负荷功率偏差不确定变量矩阵和负荷需求响应变化量矩阵;分别表示第i个园区在中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电源的预测功率矩阵和功率偏差不确定变量矩阵;分别为第i个园区在中时空尺度上的能量输入、能量转换、能量存储、能量交互变量矩阵;Cin,i、Cde,i、Ctr,i、Cs,i、Coc,i分别为第i个园区的能量输入、能量生产、能量转换、能量存储、能量交互耦合系数矩阵;
(3.2.2.2)中时空尺度上的购能约束
(3.2.2.3)中时空尺度上的能源设备约束
式中,和分别为日内滚动优化中第i个园区内光伏、风机、变压器、微燃机、热交换器、吸收式制冷机和电制冷机在t时段的运行功率;Ppv,i,max、Pwt,i,max、Pt,i,max、Pmt,i,max、Hhe,i,max、Hac,i,max和Pec,i,max分别为第i个园区内光伏、风机、变压器、微燃机、热交换器、吸收式制冷机和电制冷机的运行功率最大值;下标x代表储能类型;为日内滚动优化中第i个园区内储能设备在t时段的能量状态;Ex,i,min、Ex,i,max分别为第i个园区内储能设备的能量状态下限和上限;分别为日内滚动优化中第i个园区内储能设备在t时段的充、放能功率;λx,c,i、λx,d,i分别为第i个园区内储能设备的充、放能状态0-1变量;Px,c,i,max、Px,d,i,max分别为第i个园区内储能设备的充、放能功率上限;
(3.2.2.4)中时空尺度上的需求响应约束
式中,分别为日内滚动优化中第i个园区在t时段的负荷预测功率、替代型需求响应变化量及变化上限;kpq表示类型能源p类型能源和q类型能源间的替代转化效率,且kpq=-1/kqp,p,q∈{e,g,h,c},p≠q,e、g、h、c分别代表电、气、热、冷。
(3.3)所述的小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是以单一园区在实时优化阶段每个时间间隔内的调控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小时空尺度上的能量供需平衡约束、购电约束、电力设备约束、需求响应约束为约束条件。
(3.3.1)所述的目标函数表达式如下:
式中,上标l代表小时空尺度;为第i个园区在实时优化阶段时间间隔Δt内的调控成本,包括实时运行成本和功率调整成本实时运行成本包括购能成本运维成本环保成本响应成本和售能收益μb、分别为实时优化阶段内第i个园区的单位购电功率调整费用和t时段的购电功率调整量;V为实时优化阶段第i个园区内的可调度电力设备集合;μv、分别为第v个设备的单位功率调整费用和t时段的功率调整量;pcap、pcut分别为容量价格和能量价格;Pcap,i、分别为第i个园区的预留可响应负荷量和t时段的实际响应负荷量。
(3.3.2)所述的约束条件中:
(3.3.2.1)小时空尺度上的能量供需平衡约束
式中,分别表示第i个园区在小时空尺度上的负荷预测功率矩阵、负荷功率偏差不确定变量矩阵和负荷需求响应变化量矩阵;分别表示第i个园区在小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电源的预测功率矩阵和功率偏差不确定变量矩阵;分别为第i个园区在小时空尺度上的能量输入、能量转换、能量存储、能量交互变量矩阵;Cin,i、Cde,i、Ctr,i、Cs,i、Coc,i分别为第i个园区的能量输入、能量生产、能量转换、能量存储、能量交互耦合系数矩阵;
(3.3.2.2)小时空尺度上的购电约束
(3.3.2.3)小时空尺度上的电力设备约束
式中,和分别为实时优化阶段中第i个园区内光伏、风机、变压器和电制冷机在t时段的运行功率;Ppv,i,max、Pwt,i,max、Pt,i,max和Pec,i,max分别为第i个园区内光伏、风机、变压器和电制冷机的运行功率最大值;下标e代表储电类型;为实时优化阶段中第i个园区内储电设备在t时段的能量状态;Ee,i,min、Ee,i,max分别为第i个园区内储电设备的能量状态下限和上限;分别为实时优化阶段中第i个园区内储电设备在t时段的充、放电功率;λe,c,i、λe,d,i分别为第i个园区内储电设备的充、放电状态0-1变量;Pe,c,i,max、Pe,d,i,max分别为第i个园区内储电设备的充、放电功率上限;
(3.3.2.4)小时空尺度上的需求响应约束
最终,所述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模型综合表示如下:
式中,下标i表示第i个园区;上标u、m和l分别代表大、中、小三个时空尺度;xu、ξu、Cu分别表示大时空尺度上的决策变量、不确定变量和多园区的日前运行成本; 分别表示中时空尺度上的决策变量、不确定变量和典型场景s下的第i个园区在滚动周期内的运行成本;表示滚动优化典型场景s的概率;分别表示小时空尺度上的决策变量、不确定变量和典型场景s下第i个园区在实时优化阶段时间间隔Δt内的调控成本;表示实时优化典型场景s的概率。
所述的采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进行模型求解:是针对所建立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模型,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通过Yalmip工具箱调用Gurobi求解器进行模型求解,得到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日前调度方案、日内滚动优化运行方案和日内实时优化运行方案。
下面给出具体实例。
基于能源互联网小镇典型算例进行仿真分析,其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各园区能源负荷及风光出力预测曲线如图3a、图3b、图3c所示,为进一步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光伏、风电均采用MPPT模式。能源价格见表1,园区间能量交易价格比实时能源价格高0.05元。
表1能源价格
在日前调度阶段,本发明对多个园区进行大时空尺度上的鲁棒优化调度,以居民园区为例,其内部多类能量供需情况如图4a、图4b、图4c、图4d所示。可以看出,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能够实现电、气、热、冷在大时空尺度上的能量供需平衡,并且该供需平衡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受自身用能情况和能源价格的影响,园区通过发挥能量输入、生产、转换、存储和消费等环节的协调配合优势,合理安排全天的出力调度计划;另一方面,基于不同园区的用能特性差异,通过园区间的电、气交互实现能量在空间上的供需平衡。
日前调度结果可为日内滚动优化提供边界条件,由于日内滚动调度阶段的预测准确性较日前调度阶段进一步提高,并且园区用户可以通过对用能方式的灵活选择,实现不同类型负荷间的互补替代,所以日内滚动阶段的园区调度计划与日前阶段存在一些差异,但整体趋势大致相同。各园区的运行成本组成如表2所示。
表2各园区的运行成本组成
在实时优化阶段,系统在滚动调度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园区电力环节的灵活快速响应调整系统运行状态,实现对供需不平衡功率的实时调整。居民园区在日内滚动和实时优化阶段的调度结果对比如图5a、图5b、图5c所示,可以看出,两阶段调度中电力设备启停时间和出力趋势基本一致,经实时优化阶段调整后,电力环节能有效适应系统源、荷的实时不确定性变化,实现系统在小时空尺度上的能量供需平衡。
需求侧在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控与能量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居民园区的电负荷为例,分为表3中给出的4个场景对不同需求响应策略的效果进行探究,结果对比如图6所示。
表3场景分类
可以发现,需求侧通过对给定的价格/激励信号进行互动响应,能够充分发挥对系统的优化调控潜力,具体体现为:1)可以通过转移型需求响应将用能曲线高峰时段的部分负荷转移到低谷时段,实现用户负荷的横向迁移;2)可以通过替代型需求响应对不同类型能源需求进行转化,实现用户负荷间的互补替代;3)可以根据协议对相应时段的部分负荷功率进行中断,实现用户负荷的纵向削减。综上,在系统优化中引入综合需求响应,可为实现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类能量供需平衡提供有效支撑。
上述算例仿真分析表明,本发明可充分发挥多种能源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的互补共济优势,有效降低系统运行成本,进一步促进能量的多时空尺度供需平衡,实现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经济灵活协同优化运行,证实了本发明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换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计及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中的能量输入、生产、转换、存储和消费环节,考虑多类异质能流的响应特性差异,建立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维能量供需平衡模型;所述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维能量供需平衡模型如下:
式中,下标i表示第i个园区;上标u、m和l分别代表大、中、小三个时空尺度;上标0代表常数量,即在中、小时空尺度的能量调控中,响应特性慢的能源变量视为常数; 分别表示第i个园区在大时空尺度上的负荷预测功率矩阵、功率偏差不确定变量矩阵和负荷需求响应变化量矩阵;分别表示第i个园区在大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电源的预测功率矩阵和功率偏差不确定变量矩阵;分别为第i个园区在大时空尺度上的能量输入、能量转换、能量存储、能量交互变量矩阵;Cin,i、Cde,i、Ctr,i、Cs,i、Coc,i分别为第i个园区的能量输入、能量生产、能量转换、能量存储、能量交互耦合系数矩阵;分别表示第i个园区在中时空尺度上的负荷预测功率矩阵、功率偏差不确定变量矩阵和负荷需求响应变化量矩阵;分别表示第i个园区在中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电源的预测功率矩阵和功率偏差不确定变量矩阵;分别为第i个园区在中时空尺度上的能量输入、能量转换、能量存储、能量交互变量矩阵;分别表示第i个园区在小时空尺度上的负荷预测功率矩阵、功率偏差不确定变量矩阵和负荷需求响应变化量矩阵;分别表示第i个园区在小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电源的预测功率矩阵和功率偏差不确定变量矩阵;分别为第i个园区在小时空尺度上的能量输入、能量转换、能量存储、能量交互变量矩阵;
2)基于步骤1)所述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维能量供需平衡模型,根据不同能源设备的响应时间和调控范围,建立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分层协同调控架构;
3)基于步骤2)所述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分层协同调控架构,建立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模型,并采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进行模型求解;所述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模型包括:大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中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和小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其中,
所述的大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是以多园区的日前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大时空尺度上的能量供需平衡约束、购能约束、能源设备约束、能量交互约束、需求响应约束和鲁棒约束为约束条件;
所述的中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是以单一园区在滚动周期内的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以中时空尺度上的能量供需平衡约束、购能约束、能源设备约束、需求响应约束为约束条件;
所述的小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是以单一园区在实时优化阶段每个时间间隔内的调控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小时空尺度上的能量供需平衡约束、购电约束、电力设备约束、需求响应约束为约束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分层协同调控架构具体分为:调控上层、调控中层和调控下层;其中:
所述调控上层是针对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整体进行日前调度,时间分辨率为1h,调控对象为多园区内的全部能源设备;
所述调控中层是分别针对各园区进行日内滚动优化,时间分辨率为15min,滚动周期为2h,调控对象为各单独园区内的能源设备;
所述调控下层是针对各园区内的电力环节进行日内实时优化,时间分辨率为5min,调控对象为各单独园区内的电力设备;
在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分层协同调控架构中,日前调度的计划是在每天24:00制定一次;日内滚动优化是每15min滚动制定一次未来2h的调度计划;日内实时优化是每5min制定一次实时调度计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的目标函数表达式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的约束条件中:
(1)大时空尺度上的能量供需平衡约束为:
式中,分别表示第i个园区在大时空尺度上的负荷预测功率矩阵、负荷功率偏差不确定变量矩阵和负荷需求响应变化量矩阵;分别表示第i个园区在大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电源的预测功率矩阵和功率偏差不确定变量矩阵;分别为第i个园区在大时空尺度上的能量输入、能量转换、能量存储、能量交互变量矩阵;Cin,i、Cde,i、Ctr,i、Cs,i、Coc,i分别为第i个园区的能量输入、能量生产、能量转换、能量存储、能量交互耦合系数矩阵;
(2)大时空尺度上的购能约束:
式中,和分别表示日前调度中第i个园区在t时段的购电量、购气量和购热量;Pb,i,max、Gb,i,max、Hb,i,max分别为第i个园区的购电、购气、购热上限;Pb,max、Gb,max、Hb,max分别系统的购电、购气、购热总量上限;
(3)大时空尺度上的能源设备约束
式中,和分别为日前调度中第i个园区内光伏、风机、变压器、微燃机、热交换器、吸收式制冷机和电制冷机在t时段的运行功率;Ppv,i,max、Pwt,i,max、Pt,i,max、Pmt,i,max、Hhe,i,max、Hac,i,max和Pec,i,max分别为第i个园区内光伏、风机、变压器、微燃机、热交换器、吸收式制冷机和电制冷机的运行功率最大值;下标x代表储能类型;为日前调度中第i个园区内储能设备在t时段的能量状态;Ex,i,min、Ex,i,max分别为第i个园区内储能设备的能量状态下限和上限;分别为日前调度中第i个园区内储能设备在t时段的充、放能功率;λx,c,i、λx,d,i分别为第i个园区内储能设备的充、放能状态0-1变量;Px,c,i,max、Px,d,i,max分别为第i个园区内储能设备的充、放能功率上限;分别为日前调度中第i个园区内储能设备在始、末时段的能量状态;
(4)大时空尺度上的能量交互约束
式中,分别为日前调度中第i个园区和第j个园区在t时段的电、气功率交互量和电、气功率交互方向,方向为正表示功率由第i个园区流向第j个园区,方向为负则相反;Pij,max、Gij,max分别为第i个园区和第j个园区间的电、气功率交互上限;
(5)大时空尺度上的需求响应约束
式中,分别为日前调度中第i个园区在t时段的负荷预测功率、转移型需求响应变化量及变化上限;T为调度时段周期,为24h,时间步长为1h;Ei为能源价格弹性矩阵;分别为响应前后的能源价格;t和t′均为调度周期内的时段;
(6)大时空尺度上的鲁棒约束
∑Γi,ξ≤Γ
式中,Γi,ξ、Γ分别为第i个园区内不确定变量ξ的鲁棒参数及鲁棒参数总上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的目标函数表达式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的约束条件中:
(1)中时空尺度上的能量供需平衡约束
式中,分别表示第i个园区在中时空尺度上的负荷预测功率矩阵、负荷功率偏差不确定变量矩阵和负荷需求响应变化量矩阵;分别表示第i个园区在中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电源的预测功率矩阵和功率偏差不确定变量矩阵;分别为第i个园区在中时空尺度上的能量输入、能量转换、能量存储、能量交互变量矩阵;Cin,i、Cde,i、Ctr,i、Cs,i、Coc,i分别为第i个园区的能量输入、能量生产、能量转换、能量存储、能量交互耦合系数矩阵;
(2)中时空尺度上的购能约束
(3)中时空尺度上的能源设备约束
式中,和分别为日内滚动优化中第i个园区内光伏、风机、变压器、微燃机、热交换器、吸收式制冷机和电制冷机在t时段的运行功率;Ppv,i,max、Pwt,i,max、Pt,i,max、Pmt,i,max、Hhe,i,max、Hac,i,max和Pec,i,max分别为第i个园区内光伏、风机、变压器、微燃机、热交换器、吸收式制冷机和电制冷机的运行功率最大值;下标x代表储能类型;为日内滚动优化中第i个园区内储能设备在t时段的能量状态;Ex,i,min、Ex,i,max分别为第i个园区内储能设备的能量状态下限和上限;分别为日内滚动优化中第i个园区内储能设备在t时段的充、放能功率;λx,c,i、λx,d,i分别为第i个园区内储能设备的充、放能状态0-1变量;Px,c,i,max、Px,d,i,max分别为第i个园区内储能设备的充、放能功率上限;
(4)中时空尺度上的需求响应约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的目标函数表达式如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的约束条件中:
(1)小时空尺度上的能量供需平衡约束
式中,分别表示第i个园区在小时空尺度上的负荷预测功率矩阵、负荷功率偏差不确定变量矩阵和负荷需求响应变化量矩阵;分别表示第i个园区在小时空尺度上的分布式电源的预测功率矩阵和功率偏差不确定变量矩阵;分别为第i个园区在小时空尺度上的能量输入、能量转换、能量存储、能量交互变量矩阵;Cin,i、Cde,i、Ctr,i、Cs,i、Coc,i分别为第i个园区的能量输入、能量生产、能量转换、能量存储、能量交互耦合系数矩阵;
(2)小时空尺度上的购电约束
(3)小时空尺度上的电力设备约束
式中,和分别为实时优化阶段中第i个园区内光伏、风机、变压器和电制冷机在t时段的运行功率;Ppv,i,max、Pwt,i,max、Pt,i,max和Pec,i,max分别为第i个园区内光伏、风机、变压器和电制冷机的运行功率最大值;下标e代表储电类型;为实时优化阶段中第i个园区内储电设备在t时段的能量状态;Ee,i,min、Ee,i,max分别为第i个园区内储电设备的能量状态下限和上限;分别为实时优化阶段中第i个园区内储电设备在t时段的充、放电功率;λe,c,i、λe,d,i分别为第i个园区内储电设备的充、放电状态0-1变量;Pe,c,i,max、Pe,d,i,max分别为第i个园区内储电设备的充、放电功率上限;
(4)小时空尺度上的需求响应约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采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进行模型求解是:针对所建立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模型,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通过Yalmip工具箱调用Gurobi求解器进行模型求解,得到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日前调度方案、日内滚动优化运行方案和日内实时优化运行方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98610.7A CN113673739B (zh) | 2021-02-22 | 2021-02-22 | 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98610.7A CN113673739B (zh) | 2021-02-22 | 2021-02-22 | 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73739A CN113673739A (zh) | 2021-11-19 |
CN113673739B true CN113673739B (zh) | 2023-04-18 |
Family
ID=78538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198610.7A Active CN113673739B (zh) | 2021-02-22 | 2021-02-22 | 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67373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63003B (zh) * | 2022-06-30 | 2023-01-24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基于多元负荷时序分析的综合能源系统分时段调度方法 |
CN116451883A (zh) * | 2023-06-19 | 2023-07-18 |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园区多能协同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69791B (zh) * | 2017-06-16 | 2019-07-16 | 浙江大学 | 一种考虑工业园区与工厂互动的综合需求响应方法 |
AU2020102245A4 (en) * | 2019-01-08 | 2020-10-29 |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A grid hybrid rolling dispatching method considering congestion and energy storage tou price |
CN111950807B (zh) * | 2020-08-26 | 2022-03-25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计及不确定性与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方法 |
-
2021
- 2021-02-22 CN CN202110198610.7A patent/CN11367373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73739A (zh) | 2021-11-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Lu et al. | Optimal scheduling of buildings with energy generation and thermal energy storage under dynamic electricity pricing using mixed-integer nonlinear programming | |
CN106849190B (zh) | 一种基于Rollout算法的多能互补微网实时调度方法 | |
Bao et al. | A multi time-scale and multi energy-type coordinated microgrid scheduling solution—Part I: Model and methodology | |
Chen et al. | Smart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for optimal microgrid economic operation | |
CN110619110B (zh) | 一种含热泵的综合能源系统协调运行优化方法 | |
CN107958300A (zh) | 一种考虑互动响应的多微网互联运行协调调度优化方法 | |
CN113988714B (zh) | 计及多重不确定性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动态规划方法、设备及介质 | |
CN113673739B (zh) | 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运行方法 | |
CN111668878A (zh) | 一种可再生微能源网的优化配置方法和系统 | |
KR20130074045A (ko) | 마이크로그리드 기반의 수용가 에너지 관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 |
Zhu et al. | Design optimization and two-stage control strategy on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system | |
CN113128844A (zh) | 一种基于供电设备容量限制下分布式电源规划方法 | |
CN110994606A (zh) | 一种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多能源电源容量配置方法 | |
CN111126675A (zh) | 多能互补微网系统优化方法 | |
CN117081143A (zh) | 促进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协调优化运行方法 | |
CN115099007B (zh) | 基于综合成本-能耗曲线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方法 | |
US20230119377A1 (en) | Method for the Control of an Energy System, and Associated Device | |
Flores et al. | Optimal design of a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system that minimizes cost while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 |
CN111125611A (zh) | 面向多场景的冷-热-电微能网群两阶段优化调度方法 | |
CN115483718A (zh) | 计及储能与需求响应的电-气虚拟电厂双层优化调度方法 | |
Trairat et al. | Optimal Dispatch of Cogeneration with Thermal and Battery Energy Storage for BEMS Subject to Load Demand Uncertainty | |
Qian et al. | Low carbon optimization dispatching of energy intensive industrial park based on adaptive stepped demand response incentive mechanism | |
Sonawane et al. | Rooftop solar installations for demand side management-a case study | |
CN113762808B (zh) | 微网多能源系统与电网系统的联合调度方法 | |
Zhao et al. | Optimal Capacity Allocation of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Considering Multiple Uncertainti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