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71846A -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71846A
CN113671846A CN202110904096.4A CN202110904096A CN113671846A CN 113671846 A CN113671846 A CN 113671846A CN 202110904096 A CN202110904096 A CN 202110904096A CN 113671846 A CN113671846 A CN 1136718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control mode
information
control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040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71846B (zh
Inventor
刘刚
谭荣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rib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ri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rib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ri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0409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718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71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18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718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18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42Domotique, domestic, home control, automation, smart hou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响应用户的控制触发指令,基于预设规则确定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采集与所述设备控制模式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基于所述用户行为信息识别受控设备及对所述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将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受控设备使所述受控设备执行。如此,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控制触发指令时,可以确定当前环境下用户对应的最佳设备控制模式,通过用更方便当前用户操作的设备控制模式来实现对受控设备的控制,进而提高用户控制设备的便捷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用户对智能家居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有技术中,用户一般是通过默认的设备控制方式(如语音控制或触控控制等)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但是,用户通过默认的设备控制方式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当下所处环境中用户所使用的默认的设备控制模式并非最优控制方式,因此,可能存在操作不便的问题,导致用户体验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响应用户的控制触发指令,基于预设规则确定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采集与所述设备控制模式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基于所述用户行为信息识别受控设备及对所述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将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受控设备使所述受控设备执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装置包括:模式确定模块、信息采集模块、识别模块以及指令发送模块。模式确定模块,用于响应用户的控制触发指令,基于预设规则确定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与所述设备控制模式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用户行为信息识别受控设备及对所述对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受控设备使所述受控设备执行。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可穿戴设备响应用户的控制触发指令,基于预设规则确定与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采集与设备控制模式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基于用户行为信息识别受控设备及对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将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受控设备使受控设备执行。如此,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控制触发指令时,可以确定当前环境下用户对应的最佳设备控制模式,通过用更方便当前用户操作的设备控制模式来实现对受控设备的控制,进而提高用户控制设备的便捷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可穿戴设备的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保存或者携带实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程序代码的存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用户对智能家居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有技术中,智能家居基本都是通过搭建移动智能移动终端或者位置相对固定的控制终端与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通信网络后,用户通过对智能移动终端或者位置相对固定的控制终端发送语音指令、触控指令,控制智能家电。其中,用户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式一般默认为语音控制、触控控制等。用户在发出指令的同时就明确了设备控制方式。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用户通过默认的设备控制方式控制智能家居设备仍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当下所处环境中用户所使用的默认的设备控制模式并非最优控制方式,因此,可能存在操作不便的问题,导致用户体验较低。
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可穿戴设备可以响应用户的控制触发指令,基于预设规则确定与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采集与设备控制模式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基于用户行为信息识别受控设备及对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将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受控设备使受控设备执行。下面对该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1,图1示出了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场景的一种网络结构图,应用场景可以包括智能设备控制系统10,智能设备控制系统10可以包括可穿戴设备11以及多个受控设备12,其中,可穿戴设备11即用户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例如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头盔等;受控设备12可以是智能设备,例如智能家居设备、智能控制面板、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可穿戴设备11和多个受控设备12之间可以通过局域网、广域网或短距离通信(如紫蜂、蓝牙等)进行数据交互,也就是说,可穿戴设备11可以向受控设备12发送控制指令,以实现对受控设备12的控制。其中,受控设备12包括用于控制智能家居设备的智能控制终端设备及/或智能家居设备。当然,可穿戴设备11也可以通过智能网关或者智能控制终端设备作为控制指令中转站,由智能网关或者智能控制终端设备将该控制指令转发至智能设备,如此,也能实现对受控设备12的控制。
请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结合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进行详细阐述。该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响应用户的控制触发指令,基于预设规则确定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针对可穿戴设备输入控制触发指令,以表征自身当前想要通过可穿戴设备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对应地,可穿戴设备响应用户的控制触发指令,并基于预设规则确定与该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
其中,控制触发指令可以是用户针对可穿戴设备进行的指令操作,其中,指令操作可以包括语音触发操作、触控触发操作、手势触发操作等。具体地,语音触发操作,用户说出指定触发语音(如:开启随身控制模式),以向可穿戴设备输入控制触发指令,对应地,可穿戴设备可以响应指定触发语音,进而确定与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触控触发操作,用户单击或者双击可穿戴设备的指定位置(如:智能眼镜镜架的指定区域),对应地,可穿戴设备可以响应用户的触控触发操作,进而确定与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用户输入控制触发指令的方式还可以为其他触发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预设规则可以是用户预先设置的模式确定规则,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模式确定规则,来确定与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不同的控制触发指令,确定与该控制触发指令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作为与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具体地,在触控触发的方式下,单击可穿戴设备的指定位置对应开启语音控制模式,双击可穿戴设备的指定位置对应开启手势控制模式,长按可穿戴设备的指定位置对应开启眼球控制模式;若可穿戴设备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操作是双击可穿戴设备的指定位置,则将手势控制模式确定为与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本实施例对控制触发指令与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不作限制。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手部状态信息,确定用户的手部状态,若用户手部持有物体,则将语音控制模式作为与该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若用户手部并未持有物体,则将手势控制模式作为与该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
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还可以通过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将该用户的身份信息与预存的身份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将预存的身份信息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作为与该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
在再一些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可以将用户发出控制触发指令的模式作为与该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其中,发出控制触发指令的模式可以包括语音模式、眼球控制模式、手势控制模式以及头部控制模式等。具体地,若用户是通过发出语音的方式,向可穿戴设备输入控制触发指令,代表此时用户是方便通过语音的方式发送控制指令,因此,可以将语音控制模式作为与该用户对应地设备控制模式;若用户是通过控制眼球运动轨迹的方式,向可穿戴设备输入控制触发指令,代表此时用户是想要通过眼球轨迹控制模式发送控制指令,因此,可以将眼球轨迹控制模式作为与该用户对应地设备控制模式。再者,确定头部控制模式以及手势控制模式原理与该实施方式中确定语音控制模式以及眼球轨迹控制模式的原理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120:采集与所述设备控制模式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
基于此,可穿戴设备在确定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之后,可以采集与该设备控制模式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其中,用户行为信息可以包括用户发出的语音、用户比划的手势、用户眼球运动轨迹以及用户头部运动轨迹等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具体地,若确定与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为语音控制模式,此时,与语音控制模式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即为用户发出的语音;若确定与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为手势控制模式,此时,与手势控制模式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即为用户比划的手势。
在实际应用中,可穿戴设备根据预设规则确定与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可能用户并不知道当前处于哪种设备控制模式,导致用户并未发出与确定的设备控制模式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进而导致可穿戴设备无法采集到与当前设备控制模式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基于此,可穿戴设备可以在预设时长内未采集到设备控制模式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时,生成并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确认当前的设备控制模式。其中,预设时长可以是预先设置的,如5秒,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调整,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输出提示信息的方式可以是语音提示,如:当前设备控制模式为语音控制模式,请通过发出语音进行控制;也可以是显示提示,如:智能眼镜可以将提示信息显示给用户查看;也可以是震动提示,如,智能手表通过震动以提示用户;还可以是结合不同的提示方式,如,震动+显示提示,震动+语音提示,语音+显示提示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对应地,在可穿戴设备输出提示信息后,用户可以根据提示信息确认当前的设备控制模式,进而向可穿戴设备输入与当前的设备控制模式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提示信息中包括当前的设备控制模式。若用户发现提示信息中提示的当前的设备控制模式并非是自身想要的设备控制模式,也可以对当前的设备控制模式进行调整,选择其想要的设备控制模式。
步骤S130:基于所述用户行为信息识别受控设备及对所述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在采集到用户行为信息后,可以基于用户行为信息识别受控设备以及对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其中,受控设备可以是与可穿戴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下的智能设备,如智能控制面板、智能家居设备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针对不同的用户行为信息,可穿戴设备识别受控设备以及对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的方式也不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所述用户操作信息与预设操作信息进行匹配;若所述用户操作信息与预设操作信息匹配,则基于预设操作信息、预设设备及预设控制指令的映射关系获取所述用户操作信息对应的预设设备及预设控制指令,将所述预设操作信息对应的预设设备及预设控制指令分别作为所述受控设备及对所述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
可选地,用户行为信息可以是用户手势信息,可穿戴设备可以将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当前环境图像进行显示,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可穿戴设备显示的虚拟环境图像,来选择受控设备;对应地,可穿戴设备可以检测到用户的点击操作,进而显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做出可以控制受控设备的手势操作信息;基于此,可穿戴设备在检测到用户的手势操作信息后,将用户的手势操作信息与预设手势操作信息进行匹配;若用户的手势操作信息与预设手势操作信息匹配,则基于预设手势操作信息、受控设备及预设控制指令的映射关系,获取用户的手势操作信息对应的预设控制指令,将预设手势操作信息对应的预设控制指令作为对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
可选地,若用户行为信息为用户眼球的运动信息,将用户眼球的运动信息与预先存储的眼球运动信息进行匹配,若存在与用户眼球的运动信息匹配的目标眼球运动信息(即预设操作信息),基于目标眼球运动信息与预设控制指令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用户眼球的运动信息对应的预设设备以及预设控制指令,并将该预设设备作为受控设备以及将预设控制指令作为目标控制指令。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根据目标眼球运动信息与预设控制指令之间的映射关系先确定目标控制指令,再通过检测到用户眼球聚焦的位置,若用户眼球聚焦于任一智能设备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则将智能设备确定为受控设备。当然,用户也可以先通过将自己眼球聚焦在想要控制的智能设备上达到预设时长阈值,再通过控制自身眼球的运动轨迹来控制该智能设备,对应地,可穿戴设备可以先根据眼球聚焦的位置及时长确定受控设备,再根据用户眼球的运动轨迹来确定对该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如此,结合用户眼球的运动信息确定受控设备,可以提高受控设备确定的准确性,进而提高设备控制的准确性。其中,预设时长阈值可以是预先设置的,如2秒,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对其进行调整,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可以理解地,若用户行为信息为用户的头部运动信息,通过用户的头部运动信息确定受控设备以及对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的原理与上述手势控制的实施方式中的原理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若用户行为信息为用户发出的语音,可以对语音进行语义识别,获取到用户语音中包含的受控设备,以及针对该受控设备的语音指令,将该语音指令作为对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示例性地,用户发出的语音为“将空调的温度调为23度”,通过语音识别,可以确定空调为上述受控设备,语音指令即为将该空调的温度调为23度,对应地,可穿戴设备可以将该语音指令作为目标控制指令。在该方式下,用户语音中包含的受控设备可能存在多个,因此,可以获取多个受控设备中每个受控设备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将距离最小的智能设备作为待控制的受控设备。例如,若用户发出的语音为“将智能灯具打开”,此时可穿戴设备可以获取到与多个智能灯具的距离,并将距离可穿戴设备距离最小的智能灯具作为待控制的受控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行为信息可以同时包括多种,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多种用户行为信息,来确定受控设备以及针对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具体地,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的眼球的运动信息,先确定受控设备,当检测到用户眼球聚焦于任一智能设备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则将智能设备确定为受控设备;进一步地,可穿戴设备可以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已确定受控设备,可以输入控制指令来控制受控设备;其中,用户输入控制指令的方式可以包括多种,如语音控制、手势控制等,对应地,可穿戴设备接收到的用户行为信息也可以是语音信息或手势信息;进一步地,可穿戴设备可以对语音信息或者手势信息进行分析,确定语音信息或手势信息中包含的控制指令作为目标控制指令。
步骤S140:将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受控设备使所述受控设备执行。
基于此,可穿戴设备确定出受控设备以及对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后,将目标控制指令直接/间接发送给受控设备,对应地,受控设备接收并执行该目标控制指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可以在采集到用户行为信息后,将用户行为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基于用户行为信息确定受控设备以及对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服务器将确定对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反馈至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再将目标控制指令发送至受控设备,或者将目标控制指令发送至智能网关,由智能网关将目标控制指令下发至受控设备,实现对受控设备的控制。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穿戴设备可以在采集到用户行为信息后,将用户行为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基于用户行为信息确定受控设备以及对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服务器再将确定的受控设备以及对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直接发送至智能网关,由网关将目标控制指令下发至受控设备,实现对受控设备的控制,通过减少数据传输的次数,提高设备控制的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通过采集用户行为信息,再基于用户行为信息识别出受控设备以及针对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最后在通过目标控制指令对受控设备进行控制,提高了用户行为信息采集以及控制指令识别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设备控制的准确性;并且,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控制触发指令时,可以确定当前环境下用户对应的最佳设备控制模式,通过用更方便当前用户操作的设备控制模式来实现对受控设备的控制,进而提高用户控制设备的便捷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请参照图3,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结合图3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进行详细阐述。该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响应用户的控制触发指令,获取所述用户的手部状态信息;
步骤S220:若基于所述手部状态信息确定出所述用户的手部处于手持状态,则将语音控制模式作为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所述手持状态表征手部持有物体。
在本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控制触发指令时,可以通过获取用户的手部状态信息,来判断用户当前手部是否持有物体,进而确定方便用户进行设备控制的设备控制模式。其中,获取用户的手部状态信息可以是通过可穿戴设备自身携带的图像采集装置获取包含用户的手部区域的图像;也可以是通过单独的图像采集装置获取包含用户的手部区域的图像,可穿戴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或者有线通信的方式从单独的图像采集装置获取包含用户的手部区域的图像;并对该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判断用户的手部是否持有物体,若用户的手部持有物体,则确定该用户的手部处于手持状态;若用户的手部未持有物体,则确定该用户的手部处于非手持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当通过卡穿戴设备或者单独的图像采集装置获取到用户的手部区域的图像后,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图像识别及分析;也可以将图像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图像识别及分析,并将图像识别及分析结果发送至可穿戴设备,在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若获取到的用户的手部状态信息表征用户的手部处于手持状态,即,用户当前手部持有物体,代表用户当前不方便通过手势控制的方式来发送控制指令,因此,在确定用户的手部处于手持状态时,可以将语音控制模式作为与该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具体地,可以由可穿戴设备确定设备控制模式,也可以通过服务器确定设备控制模式,并将结果反馈至可穿戴设备。如此,可以方便用户在手部持有物体的情况下,通过发出语音指令的方式来实现对受控设备的控制,操作便捷,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当然,在用户当前不方便通过手势控制的方式来发送控制指令时,也可以将眼球控制模式或者头部控制模式等不会使用到手部的控制模式作为与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S230:采集与所述设备控制模式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
步骤S240:基于所述用户行为信息识别受控设备及对所述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
步骤S250:将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受控设备使所述受控设备执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230-步骤S250可以参阅前述实施例中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用户的手部状态信息,并基于手部状态信息判断用户当前是否手持物体,在用户手持物体的情况下,将语音控制模式确定为与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如此,可以使用户在不使用手部仅通过发出语音的方式,即可实现对受控设备的控制,操作便捷,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请参照图4,图4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结合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进行详细阐述。该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0:响应用户的控制触发指令,获取所述用户的手部状态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310可以参阅前述实施例中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20:若基于所述手部状态信息确定出所述用户的手部处于非手持状态,获取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信息。
步骤S330:若基于所述环境信息确定出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满足预设条件,则将语音控制模式作为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
步骤S340:若基于所述环境信息确定出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将手势控制模式作为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若获取到的用户的手部状态信息表征用户的手部处于非手持状态,代表当前用户的手部未持有物体,进而再获取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信息,判断当前的环境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其中,预设条件可以表征当前的环境较为安静或者不存在正在睡觉的其他用户,适合通过语音控制,则将语音控制模式作为与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其中,判断环境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可以通过采集装置获取环境图像,对距离用户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环境图像进行识别,若存在其他用户,且其他用户处于睡觉状态,则判定此时用户当前所处环境不满足预设条件,也就是说用户通过语音控制的方式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睡觉的用户,因此,可以将手势控制模式作为与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以防止在用户在说出语音指令时干扰到其他用户的睡眠;若不存在其他处于睡觉状态的用户,则判定此时用户当前所处环境满足预设条件,将语音控制模式作为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判断环境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还可以通过采集当前的环境音频,并判断环境音频的音量是否小于预设音量阈值,若小于,则判定当前的环境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将语音控制模式作为与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若大于或等于,则判定当前的环境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即当前环境的噪音较大,若使用语音控制模式可能会导致采集的用户语音不清晰,进而导致无法准确识别出受控设备以及受控设备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因此,可以将手势控制模式作为与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以提高设备控制的准确性;当然,也可以将其他(例如,头部控制模式或者眼球轨迹控制模式等)不用发出声音的设备控制模式作为与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S350:采集与所述设备控制模式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
步骤S360:基于所述用户行为信息识别受控设备及对所述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
步骤S370:将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受控设备使所述受控设备执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350-步骤S370可以参阅前述实施例中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确定用户处于非手持状态后,获取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信息,判断环境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进而判断当前是否适合使用语音控制模式,在环境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不用用户发出语音的设备控制模式(如手势控制模式)作为与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如此,可以避免由于在环境信息不适合用语音控制模式时,用户发出语音影响到其他用户睡眠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由于环境中噪音较大,导致根据用户语音识别受控设备和目标控制指令的准确性下降的问题,提高设备控制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请参照图5,图5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结合图5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进行详细阐述。该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0:响应用户的控制触发指令,获取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控制触发指令时,可以通过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的方式,来确定与该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具体地,可穿戴设备响应用户的控制触发指令,通过其自身的图像采集装置获取包含用户脸部区域的图像,并对该图像进人脸识别,以及将识别的人脸信息与预存的人脸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确定相匹配的预存的人脸信息对应的身份信息作为该用户的身份信息;可选地,可穿戴设备还可以通过采集用户语音,并获取用户语音的声纹特征,并将该用户语音的声纹特征与预设声纹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确定相匹配的预设声纹特征对应的身份信息作为该用户的身份信息;可选地,可穿戴设备还可以通过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并将该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确定相匹配的指纹信息对应的身份信息作为该用户的身份信息。
步骤S420:基于所述身份信息获取所述用户的历史设备控制记录中使用的设备控制模式,作为历史设备控制模式。
步骤S430:基于所述历史设备控制模式,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以存储用户使用设备的历史设备控制记录,其中,历史设备控制记录可以包括历史使用的设备控制模式,基于此,在确定用户的身份信息后,可以基于该身份信息从历史设备控制记录中获取该用户的历史设备控制模式,并确定当前的设备控制模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以获取当前时刻之前的预设时长内的用户使用的设备控制模式,作为历史设备控制模式,其中,预设时长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也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进行修改。例如,获取当前时刻之前6小时内的使用的设备控制模式作为历史设备控制模式,当前的时间为12:00,即可以获取6:00-12:00之间使用过的设备控制模式作为历史设备控制模式。
基于此,在获取到历史设备控制模式后,可以确定与该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获取用户在预设时间内的历史设备控制模式中使用次数最多的设备控制模式作为与该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仍以上述例子为例,若获取到6:00-12:00之间语音控制模式的使用次数为10次,手势控制模式的使用次数最多,则可以将语音控制模式作为与该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获取历史设备控制模式中最近一次使用的设备控制模式作为与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仍以上述例子为例,若获取到6:00-12:00之间语音控制模式一共包含两次,在11:00时使用了手势控制模式,在9:00使用了语音控制模式,由此可见,在历史设备控制模式中,用户最近一次使用的设备控制模式为手势控制模式,因此,可以将手势控制模式作为与该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
步骤S440:采集与所述设备控制模式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
步骤S450:基于所述用户行为信息识别受控设备及对所述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
步骤S460:将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受控设备使所述受控设备执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440-步骤S460可以参阅前述实施例中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将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受控设备使受控设备执行之后,可穿戴设备还可以持续监测可穿戴设备与受控设备之间的距离;若在预设时长内,可穿戴设备与受控设备之间的距离均大于指定距离阈值,发送指定控制指令至中控设备,其中,中控设备用于将指定控制指令转发至受控设备,指定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受控设备将当前工作状态调整为预设工作状态,该预设工作状态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也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进行调整,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示例性地,若受控设备为智能空调,预设时长为15分钟,指定距离阈值为10米,当可穿戴设备检测到在15分钟内,自身距离智能空调的距离均大于10米,可以判定佩戴该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已经离开了该智能空调的温度控制范围,可能忘记关闭智能空调,基于此,可穿戴设备可以发送指定控制指令至中控设备(如智能网关),以指示智能空调将当前的工作状态调至关闭状态,以减少电力资源的消耗。
在本实施例中,在确定了目标控制指令后,目标控制指令可以是由可穿戴设备直接发送给受控设备;也可以是由可穿戴设备发送给智能网关或者充当智能网关角色的控制终端设备(如:中控设备),由控制终端设备将目标控制好指令下发至受控设备;还可以是由距离可穿戴设备最近的中控设备转发目标控制指令至受控设备所在区域的中控设备,再由受控设备所在区域的中控设备将目标控制指令下发至受控设备,以实现对受控设备进行控制;也可以是由可穿戴设备将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云端,云端将目标控制指令下发至受控设备所在区域的中控设备,再由受控设备所在区域的中控设备将目标控制指令下发至受控设备,以实现对受控设备进行控制,本实施例对目标控制指令的下发方式在此不作限制。
可穿戴设备也可以同时具备上述多种目标控制指令的下发方式,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下发目标控制指令至受控设备的最佳方式,例如,若可穿戴设备与云端之间的网络状况不佳时,则通过中控设备对目标控制指令进行转发,或者也可以直接将该目标控制指令发送至受控设备;又例如,若可穿戴设备距离受控设备较远,则可以由距离可穿戴设备最近的中控设备转发目标控制指令至受控设备所在区域的中控设备,再由受控设备所在区域的中控设备将目标控制指令下发至受控设备,以实现对受控设备进行控制。如此,提高了目标控制指令下发的及时性,也减少了目标控制指令的丢失或者延时的可能性,及时实现对受控设备的控制,提高用户体验感。
在本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再基于用户的身份信息获取的历史设备控制模式,确定与该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如此,可以按照用户的历史使用习惯,确定当前与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请参照图6,其中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500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应用于可穿戴设备。该装置500可以包括:模式确定模块510、信息采集模块520、指令识别模块530和指令发送模块540。
模式确定模块510用于响应用户的控制触发指令,基于预设规则确定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
信息采集模块520用于采集与所述设备控制模式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
识别模块530用于基于所述用户行为信息识别受控设备及对所述对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
指令发送模块540用于将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受控设备使所述受控设备执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模式确定模块510可以包括:手部信息获取单元以及手部信息分析单元。其中,手部信息获取单元可以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手部状态信息。模式确定单元可以用于若基于所述手部状态信息确定出所述用户的手部处于手持状态,则将语音控制模式作为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所述手持状态表征手部持有物体。
在该方式下,模式确定模块510还可以包括:环境信息获取单元以及环境信息分析单元。其中,环境信息获取单元可以用于若基于所述手部状态信息确定出所述用户的手部处于非手持状态,获取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信息。环境信息分析单元可以用于:若基于所述环境信息确定出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满足预设条件,则将语音控制模式作为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若基于所述环境信息确定出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将手势控制模式作为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模式确定模块510可以包括:身份信息获取单元、历史记录获取单元以及模式确定单元。其中,身份信息获取单元可以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历史记录获取单元可以用于基于所述身份信息获取所述用户的历史设备控制记录中使用的设备控制模式,作为历史设备控制模式。模式确定单元可以用于基于所述历史设备控制模式,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智能设备控制装置500可以包括:提示模块。其中,提示模块可以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用户行为信息识别受控设备及对所述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之前,若在预设时长内未采集到所述设备控制模式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生成并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用户确认当前的设备控制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行为信息包括用户眼球的运动信息,识别模块530可以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眼球的运动信息,若检测到所述用户眼球聚焦于任一智能设备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则将所述智能设备确定为所述受控设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行为信息包括用户操作信息,识别模块530可以包括:信息匹配单元以及确定单元。其中,信息匹配单元可以用于将所述用户操作信息与预设操作信息进行匹配。确定单元可以用于若所述用户操作信息与预设操作信息匹配,则基于预设操作信息、预设设备及预设控制指令的映射关系获取所述用户操作信息对应的预设设备及预设控制指令,将所述预设操作信息对应的预设设备及预设控制指令分别作为所述受控设备及对所述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模块相互之间的耦合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形式的耦合。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下面将结合图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进行说明。
参照图7,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600的结构框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可以由该可穿戴设备600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可穿戴设备6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601、存储器602、图像采集器603、声音采集器604、指纹采集器605、以及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602中并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601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前述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
其中,图像采集器603所采集的图像数据、声音采集器604所采集的语音数据以及指纹采集器605所采集的指纹数据均可以保存至存储器602中,同时也可以被处理器601进行数据处理。
处理器601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处理器601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可穿戴设备6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02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602内的数据,执行可穿戴设备6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601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601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集成到处理器601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602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存储器602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602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实现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下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还可以存储可穿戴设备600在使用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上述的历史设备控制记录以及预设操作信息)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所显示或讨论的模块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框图。该计算机可读介质700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700可以是诸如闪存、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硬盘或者ROM之类的电子存储器。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700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700具有执行上述方法中的任何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710的存储空间。这些程序代码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读出或者写入到这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程序代码710可以例如以适当形式进行压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用户的控制触发指令,基于预设规则确定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
采集与所述设备控制模式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
基于所述用户行为信息识别受控设备及对所述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
将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受控设备使所述受控设备执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规则确定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的手部状态信息;
若基于所述手部状态信息确定出所述用户的手部处于手持状态,则将语音控制模式作为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所述手持状态表征手部持有物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规则确定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还包括:
若基于所述手部状态信息确定出所述用户的手部处于非手持状态,获取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信息;
若基于所述环境信息确定出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满足预设条件,则将语音控制模式作为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
若基于所述环境信息确定出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将手势控制模式作为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规则确定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基于所述身份信息获取所述用户的历史设备控制记录中使用的设备控制模式,作为历史设备控制模式;
基于所述历史设备控制模式,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用户行为信息识别受控设备及对所述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采集到所述设备控制模式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生成并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用户确认当前的设备控制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行为信息包括用户眼球的运动信息,所述基于所述用户行为信息识别受控设备,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眼球的运动信息,若检测到所述用户眼球聚焦于任一智能设备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则将所述智能设备确定为所述受控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行为信息包括用户操作信息,所述基于所述用户行为信息识别受控设备及对所述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包括:
将所述用户操作信息与预设操作信息进行匹配;
若所述用户操作信息与预设操作信息匹配,则基于预设操作信息、预设设备及预设控制指令的映射关系获取所述用户操作信息对应的预设设备及预设控制指令,将所述预设操作信息对应的预设设备及预设控制指令分别作为所述受控设备及对所述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
8.一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模式确定模块,用于响应用户的控制触发指令,基于预设规则确定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与所述设备控制模式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
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用户行为信息识别受控设备及对所述对受控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
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受控设备使所述受控设备执行。
9.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904096.4A 2021-08-06 2021-08-06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6718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4096.4A CN113671846B (zh) 2021-08-06 2021-08-06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4096.4A CN113671846B (zh) 2021-08-06 2021-08-06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1846A true CN113671846A (zh) 2021-11-19
CN113671846B CN113671846B (zh) 2024-03-12

Family

ID=78542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04096.4A Active CN113671846B (zh) 2021-08-06 2021-08-06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7184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2220A (zh) * 2021-12-28 2022-05-13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马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智能设备
CN114879523A (zh) * 2022-05-16 2022-08-09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和相关装置
WO2024016756A1 (zh) * 2022-07-20 2024-01-2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与装置、智能空调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0423A (zh) * 2012-11-09 2013-03-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通讯设备在通话过程中的免提模式切换方法
US20130155237A1 (en) * 2011-12-16 2013-06-20 Microsoft Corporation Interacting with a mobile device within a vehicle using gestures
CN107070474A (zh) * 2016-12-27 2017-08-18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播放模式的切换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8052079A (zh) * 2017-12-12 2018-05-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062031A (zh) * 2018-02-13 2018-05-22 宁夏煜隆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US10313148B1 (en) * 2017-06-29 2019-06-04 State Farm Mutual Automobile Insurance Company Configuring a device for movement-based control
CN109992095A (zh) * 2017-12-29 2019-07-09 青岛有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厨房的语音和手势结合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0096154A (zh) * 2019-05-08 2019-08-06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0798569A (zh) * 2019-10-10 2020-02-14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中情景模式的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955150A (zh) * 2019-11-29 2020-04-03 清远市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全屋智能中控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971745A (zh) * 2018-09-28 2020-04-07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车辆、车载支架及其手持终端语音控制模式触发方法
CN112114653A (zh) * 2019-06-19 2020-1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操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8157A (zh) * 2016-05-19 2016-09-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551604B (zh) * 2018-04-26 2021-05-07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降噪方法、降噪装置及降噪耳机
CN208890971U (zh) * 2018-09-04 2019-05-21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视频播放设备的控制装置、以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55237A1 (en) * 2011-12-16 2013-06-20 Microsoft Corporation Interacting with a mobile device within a vehicle using gestures
CN102970423A (zh) * 2012-11-09 2013-03-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通讯设备在通话过程中的免提模式切换方法
CN107070474A (zh) * 2016-12-27 2017-08-18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播放模式的切换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US10313148B1 (en) * 2017-06-29 2019-06-04 State Farm Mutual Automobile Insurance Company Configuring a device for movement-based control
CN108052079A (zh) * 2017-12-12 2018-05-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992095A (zh) * 2017-12-29 2019-07-09 青岛有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厨房的语音和手势结合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8062031A (zh) * 2018-02-13 2018-05-22 宁夏煜隆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0971745A (zh) * 2018-09-28 2020-04-07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车辆、车载支架及其手持终端语音控制模式触发方法
CN110096154A (zh) * 2019-05-08 2019-08-06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2114653A (zh) * 2019-06-19 2020-1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操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98569A (zh) * 2019-10-10 2020-02-14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中情景模式的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955150A (zh) * 2019-11-29 2020-04-03 清远市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全屋智能中控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2220A (zh) * 2021-12-28 2022-05-13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马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智能设备
CN114482220B (zh) * 2021-12-28 2023-11-28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马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智能设备
CN114879523A (zh) * 2022-05-16 2022-08-09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和相关装置
WO2024016756A1 (zh) * 2022-07-20 2024-01-2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与装置、智能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1846B (zh) 2024-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71846B (zh)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607666B1 (ko) 전자 장치에서 사용자 의도 확인을 위한 피드백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CN106225174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系统及空调器
CN102932212A (zh) 一种基于多通道交互方式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US20190228773A1 (en) Speech intera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21017927A1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12235A (zh) 一种语音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72081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lassifying time-series data
KR102517228B1 (ko) 사용자의 입력에 대한 외부 전자 장치의 응답 시간에 기반하여 지정된 기능을 제어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방법
CN112130918A (zh) 智能设备唤醒方法、装置、系统及智能设备
CN108958587B (zh) 分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WO2020192215A1 (zh) 一种交互方法及可穿戴交互设备
CN109151789A (zh) 翻译方法、装置、系统以及蓝牙耳机
CN108920202A (zh) 应用预加载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WO2019015418A1 (zh)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2908321A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0737335A (zh) 机器人的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99474B (zh) 一种智能对话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6206642A1 (zh) 机器人的控制数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3050863A (zh) 页面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164908B (zh) 一种界面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905837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18023523A1 (zh) 一种运动及情感识别家居控制系统
CN109388318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962259B (zh) 处理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