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68778A - 建筑屋顶防水层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建筑屋顶防水层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68778A
CN113668778A CN202110825910.3A CN202110825910A CN113668778A CN 113668778 A CN113668778 A CN 113668778A CN 202110825910 A CN202110825910 A CN 202110825910A CN 113668778 A CN113668778 A CN 1136687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ransparent
water storage
waterproof coating
catalys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2591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启信
朱华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Lencaqi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Lencaqi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Lencaqi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Lencaqi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2591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687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68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687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11/00Roof covering, as far as not restricted to features covered by only one of groups E04D1/00 - E04D9/00; Roof covering in way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E04D1/00 - E04D9/00, e.g. built-up roofs, elevated load-supporting roof coverings
    • E04D11/02Build-up roofs, i.e.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layers bonded together in situ, at least one of the layers being of watertight composi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13/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in connection with roof coverings; Protection against birds; Roof drainage ; Sky-lights
    • E04D13/16Insulating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in so far as the roof covering is concerned, e.g.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composition of the roof insulating material or its integration in the roof structure
    • E04D13/1606Insulation of the roof covering characterised by its integration in the roof struct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15/00Apparatus or tools for roof work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talysts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屋顶防水层及其施工方法,该建筑屋顶防水层包括金属基板,位于金属基板的上端固定设有混凝土注浆板,且混凝土注浆板上端面开设有用于铺设混凝土浆料的凹槽,位于混凝土注浆板的上端面铺设有防水涂层,且防水涂层的底部与铺设在凹槽内的混凝土浆料的上端面粘接固定相接,位于防水涂层的上端面自上而下依次设有透明蓄水板和透明催化层,透明蓄水板内均匀布设有若干蓄水孔隙。本发明通过透明蓄水板吸附水分,以此在建筑屋顶防水层的上端形成致密且比热容高于空气的保湿层,进而通过该保湿层能够有效调节建筑屋顶防水层处的温差,缓冲建筑屋顶温差变化幅度,降低因外部环境昼夜温差大对建筑屋内温度的影响。

Description

建筑屋顶防水层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板材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屋顶防水层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106193466B提供的一种建筑屋顶防水层,包括金属基板,金属基板上设置有透明柔性层,透明柔性层上具有透明保护层,透明柔性层兼有防水和对金属基板提供阴极防护的功能,所述透明柔性层能够利用光电效应通过光线产生自由电子。上述建筑屋顶防水层采用具有空腔的金属基材,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从而可以降低冬天或夏天的温控能耗进而提高舒适度,及其所采用的柔性层兼有防水和阴极防护的功能,能够延缓金属基材的腐蚀速率,提高建筑屋顶的安全使用寿命;但该建筑屋顶防水层的防水效果并不理想,以及,仅通过具有空腔的金属基材对建筑进行保温的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屋顶防水层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屋顶防水层,包括金属基板,位于所述金属基板的上端固定设有混凝土注浆板,且所述混凝土注浆板上端面开设有用于铺设混凝土浆料的凹槽,位于所述混凝土注浆板的上端面铺设有防水涂层,且所述防水涂层的底部与铺设在凹槽内的混凝土浆料的上端面粘接固定相接,位于所述防水涂层的上端面自上而下依次设有透明蓄水板和透明催化层,所述透明蓄水板内均匀布设有若干蓄水孔隙,且所述蓄水孔隙的底部开口与透明催化层相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透明催化层包括由8.0~10.0wt%的不锈钢金属颗粒、10.0~20.0wt%的二氧化锰、0.5~2.0wt%的硅烷偶联剂、1.5~3.0wt%的N-(2-巯乙基)丙烯酰胺及65.0~80.0wt%的丙烯酸树脂组成的透明催化层上层及由混凝土浆料构成的透明催化层基底层,且所述透明催化层上层通过透明催化层基底层与防水涂层固定相接。
优选的,所述透明催化层包括由9.0wt%的不锈钢金属颗粒、18.0wt%的二氧化锰、1.0wt%的硅烷偶联剂、2.0wt%的N-(2-巯乙基)丙烯酰胺及70.0wt%的丙烯酸树脂组成的透明催化层上层及由混凝土浆料构成的透明催化层基底层,且所述透明催化层上层通过透明催化层基底层与防水涂层固定相接。
优选的,位于所述透明蓄水板的上端固定设有透明保护层,且所述透明保护层内均匀开设有若干用于与蓄水孔隙连通的通孔,所述透明蓄水板和透明保护层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优选的,位于所述透明蓄水板和透明保护层之间设有密闭集气腔,且位于所述透明蓄水板内的若干蓄水孔隙通过密闭集气腔与位于透明保护层内的通孔连通,透过所述透明保护层设有与密闭集气腔连通且用于收集气体的集气管,且所述集气管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优选的,所述防水涂层的材质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优选的,所述金属基板的中部设有用于填充消音棉的填充腔体,且所述金属基板的材质为不锈钢。
一种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屋顶防水层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填充腔体内填充有消音棉的金属基板上铺设混凝土注浆板,在混凝土注浆板上的凹槽内铺设混凝土浆料;
在混凝土浆料凝固后的混凝土注浆板上铺设防水涂层,且当防水涂层凝固后,在防水涂层上端自下而上依次铺设透明催化层基底层、透明催化层上层、透明蓄水板及透明保护层。
优选的,所述透明催化层上层由8.0wt%的不锈钢金属颗粒、10.0wt%的二氧化锰、0.5wt%的硅烷偶联剂、1.5wt%的N-(2-巯乙基)丙烯酰胺及80.0wt%的丙烯酸树脂均匀混合而成。
优选的,位于透明蓄水板与透明保护层之间设有密闭集气腔,且透过透明防护层与密闭集气腔连通的设置集气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透明催化层能够初步实现防水效果,当水渗入至防水涂层与透明催化层之间时,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在混凝土浆料内部形成结晶体填充在混凝土浆料的缝隙处形成致密层,提高了防水性能,同时,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在透明催化基底层的底部形成结晶填充在透明催化基底层底部的缝隙处以形成致密层,进而,通过相邻多层致密层有效的提高了建筑屋顶防水层的防水效果;此外,本发明通过透明蓄水板吸附水分,以此在建筑屋顶防水层的上端形成致密且比热容高于空气的保湿层,进而通过该保湿层能够有效调节建筑屋顶防水层处的温差,缓冲建筑屋顶温差变化幅度,降低因外部环境昼夜温差大对建筑屋内温度的影响;以及,本发明通过设置在透明催化层上层内的二氧化锰与透过透明保护层、透明蓄水板抵达至透明催化上层的光子配合,对位于透明蓄水板内的水进行光解反应,具体的,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对水进行光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汇集至密闭集气腔内,然后通过集气管将位于密闭集气腔内的混合气体收集,避免密闭集气腔内的氢气密度过大产生爆炸的风险,其中,将收集的气体传输至建筑屋内的供暖装置内进行燃烧供暖,在提高了保温效果的同时合理利用资源,降低了能耗,其中,可对收集的混合气体进行存储,以集中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混凝土注浆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金属基板、101填充腔体、2混凝土注浆板、201凹槽、3防水涂层、4透明蓄水板、5透明催化层、501透明催化上层、502透明催化基底层、6透明保护层、7密闭集气腔、8集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建筑屋顶防水层,包括金属基板1,金属基板1的中部设有用于填充消音棉的填充腔体101,且金属基板1的材质为不锈钢,位于金属基板1的上端固定设有混凝土注浆板2,且混凝土注浆板2上端面开设有用于铺设混凝土浆料的凹槽201,位于混凝土注浆板2的上端面铺设有防水涂层3,防水涂层3的材质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且防水涂层3的底部与铺设在凹槽201内的混凝土浆料的上端面粘接固定相接,位于防水涂层3的上端面自上而下依次设有透明蓄水板4和透明催化层5,透明蓄水板4内均匀布设有若干蓄水孔隙,且蓄水孔隙的底部开口与透明催化层5相接设置,其中,透明催化层5包括由9.0wt%的不锈钢金属颗粒、18.0wt%的二氧化锰、1.0wt%的硅烷偶联剂、2.0wt%的N-(2-巯乙基)丙烯酰胺及70.0wt%的丙烯酸树脂组成的透明催化层上层501及由混凝土浆料构成的透明催化层基底层502,且透明催化层上层501通过透明催化层基底层502与防水涂层3固定相接;位于透明蓄水板4的上端固定设有透明保护层6,且透明保护层6内均匀开设有若干用于与蓄水孔隙连通的通孔,透明蓄水板4和透明保护层6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位于透明蓄水板4和透明保护层6之间设有密闭集气腔7,且位于透明蓄水板4内的若干蓄水孔隙通过密闭集气腔7与位于透明保护层6内的通孔连通,透过透明保护层6设有与密闭集气腔7连通且用于收集气体的集气管8,且集气管8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实施例2:
一种如实施例1中所述的建筑屋顶防水层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填充腔体101内填充有消音棉的金属基板1上铺设混凝土注浆板2,在混凝土注浆板2上的凹槽201内铺设混凝土浆料;
在混凝土浆料凝固后的混凝土注浆板2上铺设防水涂层3,且当防水涂层3凝固后,在防水涂层3上端自下而上依次铺设透明催化层基底层502、透明催化层上层501、透明蓄水板4及透明保护层6;
其中,透明催化层上层501由8.0~10.0wt%的不锈钢金属颗粒、10.0~20.0wt%的二氧化锰、0.5~2.0wt%的硅烷偶联剂、1.5~3.0wt%的N-(2-巯乙基)丙烯酰胺及65.0~80.0wt%的丙烯酸树脂均匀混合而成;
其中,位于透明蓄水板4与透明保护层6之间设有密闭集气腔7,且透过透明防护层6与密闭集气腔7连通的设有集气管8。
本发明的使用原理:本发明通过透明催化层5能够初步实现防水效果,当水渗入至防水涂层3与透明催化层5之间时,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在混凝土浆料内部形成结晶体填充在混凝土浆料的缝隙处形成致密层,提高了防水性能,同时,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在透明催化基底层502的底部形成结晶填充在透明催化基底层502底部的缝隙处以形成致密层,进而,通过相邻多层致密层有效的提高了建筑屋顶防水层的防水效果;
此外,本发明通过透明蓄水板4吸附水分,以此在建筑屋顶防水层的上端形成致密且比热容高于空气的保湿层,进而通过该保湿层能够有效调节建筑屋顶防水层处的温差,缓冲建筑屋顶温差变化幅度,降低因外部环境昼夜温差大对建筑屋内温度的影响;以及,本发明通过设置在透明催化层上层501内的二氧化锰与透过透明保护层6、透明蓄水板4抵达至透明催化上层501的光子配合,对位于透明蓄水板4内的水进行光解反应,具体的,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对水进行光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汇集至密闭集气腔7内,然后通过集气管8将位于密闭集气腔7内的混合气体收集,避免密闭集气腔7内的氢气密度过大产生爆炸的风险,其中,将收集的气体传输至建筑屋内的供暖装置内进行燃烧供暖,在提高了保温效果的同时合理利用资源,降低了能耗,其中,可对收集的混合气体进行存储,以集中利用;
其中,水分经透明保护层6上设置的微孔透过密闭集气腔7进入透明蓄水板4内,以此形成能够吸湿的建筑屋顶防水层;
其中,密闭集气腔7能够短时存储光解水产生的气体,同时,能够有效的扩展透明蓄水板4的蓄水量;
其中,通过在透明保护层6与透明蓄水板4之间设置的密闭集气腔7及填充在填充腔体101内的消音棉使得该建筑屋顶防水层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
其中,在混凝土注浆板2上端面的凹槽201内铺设混凝土浆料时,将混凝土浆料与混凝土注浆板2的上端面齐平铺设设置;
其中,混凝土注浆板2上的设置的凹槽201的尺寸及透明蓄水板4、透明催化上层501、透明催化基底层502和透明保护层6的厚度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对不锈钢金属颗粒、二氧化锰、硅烷偶联剂、N-(2-巯乙基)丙烯酰胺及丙烯酸树脂的含量不做具体限定,能够实现通过二氧化锰光催化光解水及通过不锈钢颗粒提高透明催化上层501的强度即可,具体各组分的配比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以及,各组分混合制备透明催化上层501的方法采用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对此不再赘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建筑屋顶防水层,包括金属基板(1),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金属基板(1)的上端固定设有混凝土注浆板(2),且所述混凝土注浆板(2)上端面开设有用于铺设混凝土浆料的凹槽(201),位于所述混凝土注浆板(2)的上端面铺设有防水涂层(3),且所述防水涂层(3)的底部与铺设在凹槽(201)内的混凝土浆料的上端面粘接固定相接,位于所述防水涂层(3)的上端面自上而下依次设有透明蓄水板(4)和透明催化层(5),所述透明蓄水板(4)内均匀布设有若干蓄水孔隙,且所述蓄水孔隙的底部开口与透明催化层(5)相接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催化层(5)包括由8.0~10.0wt%的不锈钢金属颗粒、10.0~20.0wt%的二氧化锰、0.5~2.0wt%的硅烷偶联剂、1.5~3.0wt%的N-(2-巯乙基)丙烯酰胺及65.0~80.0wt%的丙烯酸树脂组成的透明催化层上层(501)及由混凝土浆料构成的透明催化层基底层(502),且所述透明催化层上层(501)通过透明催化层基底层(502)与防水涂层(3)固定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催化层(5)包括由9.0wt%的不锈钢金属颗粒、18.0wt%的二氧化锰、1.0wt%的硅烷偶联剂、2wt%的N-(2-巯乙基)丙烯酰胺及70.0wt%的丙烯酸树脂组成的透明催化层上层(501)及由混凝土浆料构成的透明催化层基底层(502),且所述透明催化层上层(501)通过透明催化层基底层(502)与防水涂层(3)固定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防水层,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透明蓄水板(4)的上端固定设有透明保护层(6),且所述透明保护层(6)内均匀开设有若干用于与蓄水孔隙连通的通孔,所述透明蓄水板(4)和透明保护层(6)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防水层,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透明蓄水板(4)和透明保护层(6)之间设有密闭集气腔(7),且位于所述透明蓄水板(4)内的若干蓄水孔隙通过密闭集气腔(7)与位于透明保护层(6)内的通孔连通,透过所述透明保护层(6)设有与密闭集气腔(7)连通且用于收集气体的集气管(8),且所述集气管(8)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涂层(3)的材质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板(1)的中部设有用于填充消音棉的填充腔体(101),且所述金属基板(1)的材质为不锈钢。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屋顶防水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填充腔体(101)内填充有消音棉的金属基板(1)上铺设混凝土注浆板(2),在混凝土注浆板(2)上的凹槽(201)内铺设混凝土浆料;
在混凝土浆料凝固后的混凝土注浆板(2)上铺设防水涂层(3),且当防水涂层(3)凝固后,在防水涂层(3)上端自下而上依次铺设透明催化层基底层(502)、透明催化层上层(501)、透明蓄水板(4)及透明保护层(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防水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催化层上层(501)由8.0~10.0wt%的不锈钢金属颗粒、10.0~20.0wt%的二氧化锰、0.5~2.0wt%的硅烷偶联剂、1.5~3.0wt%的N-(2-巯乙基)丙烯酰胺及65.0~80.0wt%的丙烯酸树脂均匀混合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防水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透明蓄水板(4)与透明保护层(6)之间设有密闭集气腔(7),且透过透明防护层(6)与密闭集气腔(7)连通的设有集气管(8)。
CN202110825910.3A 2021-07-21 2021-07-21 建筑屋顶防水层及其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36687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25910.3A CN113668778A (zh) 2021-07-21 2021-07-21 建筑屋顶防水层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25910.3A CN113668778A (zh) 2021-07-21 2021-07-21 建筑屋顶防水层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68778A true CN113668778A (zh) 2021-11-19

Family

ID=78539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25910.3A Pending CN113668778A (zh) 2021-07-21 2021-07-21 建筑屋顶防水层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6877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00775A1 (en) * 2007-10-18 2009-04-23 Carlisle Intangible Company Self repairing roof membrane
CN106193466A (zh) * 2016-08-10 2016-12-07 江苏溧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屋顶防水层
CN205935432U (zh) * 2016-04-27 2017-02-08 苏州市德威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粘卷材防水顶板
CN208777571U (zh) * 2018-04-10 2019-04-23 浙江桐砚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医药仓库房顶
TWM590172U (zh) * 2019-07-23 2020-02-01 君友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建築物頂樓之防水結構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00775A1 (en) * 2007-10-18 2009-04-23 Carlisle Intangible Company Self repairing roof membrane
CN205935432U (zh) * 2016-04-27 2017-02-08 苏州市德威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粘卷材防水顶板
CN106193466A (zh) * 2016-08-10 2016-12-07 江苏溧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屋顶防水层
CN208777571U (zh) * 2018-04-10 2019-04-23 浙江桐砚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医药仓库房顶
TWM590172U (zh) * 2019-07-23 2020-02-01 君友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建築物頂樓之防水結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39125A (zh) 一种自保温复合加气砌块
CN203034628U (zh) 挤塑聚苯板外保温防火隔热层
CN113668778A (zh) 建筑屋顶防水层及其施工方法
CN202850228U (zh) 建筑用外墙复合太阳能保温板
CN201294786Y (zh) 新型蓄热保温石膏复合材料日光温室
CN209384412U (zh) 一种复合发泡水泥板墙体
CN108678295A (zh) 一种双重防水复合式屋面
CN204940712U (zh) 一种隔音太阳能防水卷材
CN204703322U (zh) 一体化节能保温板
CN108781900B (zh) 土壤粘合剂夯土墙日光温室及其建造方法
CN203174899U (zh) 一种找坡和保温一体化的屋面建筑构造
CN201778405U (zh) 胶粉聚苯颗粒灌注聚氨酯板复合外保温系统
CN203034619U (zh) 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隔热层
CN101285338A (zh) 外墙干挂石材内嵌聚氨酯硬泡体保温施工方法
CN216076015U (zh) 屋面复合保温隔热装饰一体砖
CN114703981A (zh) 一种用于建筑的多功能节能环保墙壁
CN213709980U (zh) 一种聚苯颗粒保温胶粉墙
CN210685115U (zh)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顶结构
CN214941929U (zh) 防氡纸面石膏板构造
CN207277592U (zh) 一种憎水型复合无机保温板
CN214144754U (zh) 现浇混凝土保温保湿自动养护装置
CN215054503U (zh) 一种高效保温节能绿色多功能复合墙板
CN218933442U (zh) 一种防水效果好的装配式建筑构造
CN220954011U (zh) 一种墙体背水面排水保温构造
CN212613364U (zh) 一种防水保温建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