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68731A - 一种预制墙、组合墙、装配式建筑及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制墙、组合墙、装配式建筑及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68731A
CN113668731A CN202111053435.9A CN202111053435A CN113668731A CN 113668731 A CN113668731 A CN 113668731A CN 202111053435 A CN202111053435 A CN 202111053435A CN 113668731 A CN113668731 A CN 1136687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groove
plate
shaped
wall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534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常虹
吴从晓
吴小宾
吴昌根
吴界
徐坤
佟顺成
周佳
张凯
马兆军
罗昱
詹仲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Jianguo Zhenning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University
China Southw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Jianguo Zhenning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University
China Southw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Jianguo Zhenning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University, China Southw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Jianguo Zhenning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668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687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92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 E04B1/98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against vibrations or shocks; against mechanical destruction, e.g. by air-rai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1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墙、组合墙、装配式建筑及组装方法,预制墙包括第一墙板、第二墙板、第三墙板。第一墙板的端面设有S形凸起,两个第一墙板的端面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件包括两个第一护板、设于两个第一护板之间的S形隔板;第二墙板的侧面设有S形凸起,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护板、第二护板、S形隔板;第一墙板通过第三连接件垂直连接第三墙板侧面,第三连接件包括两个第二护板、一个第三护板、S形隔板;每一个S形隔板均与S形凸起构成S形缝隙,S形缝隙内填充有消能减震材料,每一个护板均通过若干螺钉固定连接于墙板。在墙板与连接件的缝隙内填充消能减震材料,提高预制墙的减震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预制墙、组合墙、装配式建筑及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墙、组合墙、装配式建筑及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预制墙板填充墙应用于各种建筑中,由于材料的特性,墙板的抗震性能比较差,墙板连接处的开裂、渗漏是建筑物的通病,而且预制墙板填充墙是地震时破坏最严重的部分之一,因此改进墙板与主体结构及墙板之间的连接做法,构成消能减震、减少开裂的预制墙板非常重要。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预制墙板的减震效果,将橡胶支座隔震技术应用到预制墙板当中,但预制墙板的连接件较为复杂,预制墙板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刚度,从而使预制墙板更容易出现裂缝。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墙、组合墙、装配式建筑及组装方法,利用三种不同的连接件分别将两个第一墙板、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第一墙板与第三墙板连接起来,在墙板与连接件的缝隙内填充消能减震材料,提高预制墙的减震效果。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预制墙,包括第一墙板、第二墙板、第三墙板。
第一墙板的端面设有S形凸起,两个第一墙板的端面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件包括两个第一护板、设于两个第一护板之间的S形隔板;
第二墙板的侧面设有S形凸起,S形凸起紧贴第二墙板的端面设置,第一墙板的端面通过第二连接件垂直连接第二墙板侧面,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护板、第二护板、S形隔板,第二护板为第一护板宽度的一半,第二墙板的厚度等于第二护板的宽度;
第一墙板通过第三连接件垂直连接第三墙板侧面,第三连接件包括两个第二护板、一个第三护板、S形隔板,S形隔板设于第三护板侧面,两个第二护板均垂直连接于第三护板,第一墙板位于两个第二护板之间;
每一个S形隔板均与S形凸起构成S形缝隙,S形缝隙内填充有消能减震材料,每一个护板均通过若干螺钉固定连接于墙板,每一个墙板内设有若干竖向槽,竖向槽内用于浇铸混凝土。
进一步的,S形凸起顶部设有第一切口,每一个连接件顶部均设有盖板,盖板设于第一切口内,且盖板与第一切口的尺寸相同,盖板通过螺钉连接于墙板。
进一步的,S形凸起底部设有第二切口,每一个连接件底部均设有底板,底板设于第二切口内,底板的厚度大于第二切口深度,底板顶部设有导向柱,导向柱位于S形缝隙内。
进一步的,其中一个竖向槽位于S形凸起处,其中一个竖向槽内设有加固件,加固件设为环柱形,加固件设有一个或两个长条形槽,长条形槽底部贯穿加固件,在第一连接件中,第一护板设有两列螺钉孔,长条形槽与两个第一护板相同位置的螺钉孔位于同一竖直面上,螺钉孔内设有第一螺钉,第一螺钉的长度等于第一墙板的厚度,第一螺钉中部对称位置设有两个限位段,限位段直径小于第一螺钉,且限位段位于长条形槽内,限位段直径与长条形槽宽度相同。
进一步的,在第二连接件中,第一护板设有两列螺钉孔,第二护板设有一列螺钉孔,第一护板的其中一列螺钉孔内设有第一螺钉,另一列螺钉孔内设有第二螺钉,第二螺钉的长度为第一螺钉的一半。
进一步的,第三连接件中,第三护板设有两列螺钉孔,每一列螺钉孔对应位置设有一个竖向槽,竖向槽内设有加固件,第二护板设有一列螺钉孔,第二护板的螺钉孔内设有第一螺钉,第三护板的螺钉孔内设有第二螺钉。
进一步的,每一个墙板侧面设有若干水平槽,水平槽与相应的竖向槽相连通。
一种组合墙,包括上述所述的预制墙。
一种装配式建筑,包括上述所述的组合墙。
一种组合墙的组装方法,用于组装上述所述的组合墙,包括以下步骤:
开槽:在地面上开出预设槽,预设槽包括底板槽、墙板槽、浇铸槽,底板槽的水平面尺寸与底板相同,底板槽与第二切口深度之和等于底板的厚度,墙板槽位于底板槽两侧,墙板槽的尺寸与墙板相匹配,浇铸槽的水平面尺寸大于墙板槽,水平槽与浇铸槽相连通;
组装:将连接件放置于底板槽,利用吊机将墙板放置于墙板槽,且每一个S形隔板均与S形凸起构成S形缝隙,将消能减震材料填充至S形缝隙内;
加固:将螺钉装配到相应的螺钉孔内,加固件放置于相应的竖向槽内,且限位段位于长条形槽内,将混凝土注入到竖向槽内;
封盖:利用螺钉将盖板固定连接于墙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根据常见的三种墙体连接方式,利用三种不同的连接件分别将两个第一墙板、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第一墙板与第三墙板连接起来;每一个S形隔板均与S形凸起构成S形缝隙,S形缝隙内填充有消能减震材料,利用S形的特殊结构,不仅可以填充消能减震材料,提高预制墙的减震效果,还可以增强预制墙的稳定性,防止发生错位;
2、本发明为了提高预制墙的稳定性,一是利用螺钉将每个护板固定连接于墙板;二是在墙板的竖向槽内设有加固件,通过加固件与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的配合,极大的增强墙体连接处的稳定性;三是施工阶段,在地面上开出预设槽,预设槽包括底板槽、墙板槽、浇铸槽,将底板、墙板卡在相应的槽口内,还给混凝土预留了浇铸的空间,将混凝土注入到竖向槽内,混凝土依次填充好竖向槽、水平槽、浇铸槽,通过这种方式,极大的增强墙体与地面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第一类组合墙的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的两个第一墙板的第一切口结构图。
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的第一墙板第二切口结构图。
图5为图4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结构图。
图7为实施例的加固件结构图。
图8为实施例的第一类组合墙的预设槽结构图。
图9为实施例的第二类组合墙的结构图。
图10为实施例的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的第一切口结构图。
图11为图10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实施例的第二墙板的S形凸起结构图。
图13为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结构图。
图14为图13中D的局部放大图。
图15为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的底板结构图。
图16为图15中E的局部放大图。
图17为实施例的第二类组合墙的预设槽结构图。
图18为实施例的第三类组合墙的结构图。
图19为实施例的第一墙板和第三墙板的第一切口结构图结构图。
图20为图19中F的局部放大图。
图21为实施例的第三连接件结构图。
图22为实施例的第三类组合墙的预设槽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9、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墙,包括第一墙板1、第二墙板2、第三墙板3。
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一墙板1的端面设有S形凸起11,两个第一墙板1的端面可以完全吻合,当两个墙板需要平行连接时,两个第一墙板1的端面通过第一连接件4连接,如图6所示,第一连接件4类似工字钢,第一连接件4包括两个第一护板41、设于两个第一护板41之间的S形隔板42,S形隔板42与两个第一护板41形成左右两个卡槽,卡槽用于放置第一墙板1,S形隔板42与S形凸起11构成两个S形缝隙12,第一护板41利用螺钉固定于第一墙板1。
具体的,如图12所示,第二墙板2的侧面设有S形凸起11,S形凸起11紧贴第二墙板2的端面设置,当两个墙板需要垂直连接时,如图10所示,其中一种情况是:第一墙板1的端面通过第二连接件5垂直连接第二墙板2侧面,如图13所示,第二连接件5包括第一护板41、第二护板51、S形隔板42,第二护板51为第一护板41宽度的一半,第二墙板2的厚度等于第二护板51的宽度,也就是说,第二连接件5形状与第一连接件4相似,如图15所示,不同点在于第二护板51短一点,第二护板51利用螺钉固定于第一墙板1,第一护板41一部分利用螺钉固定于第二墙板2的端面,另一部分利用螺钉固定于第一墙板1侧面。
具体的,如图19所示,当两个墙板需要垂直连接时,还有另一种情况是:第一墙板1通过第三连接件6垂直连接第三墙板3侧面,如图21所示,第三连接件6包括两个第二护板51、一个第三护板61、S形隔板42,S形隔板42设于第三护板61侧面,该处的S形隔板42与S形凸起11相同,两个第二护板51均垂直连接于第三护板61,第一墙板1位于两个第二护板51之间,S形隔板42与第一墙板1的端面构成S形缝隙12,第二护板51利用螺钉连接于第一墙板1,第三护板61利用螺钉连接于第三墙板3。
具体的,如图3、图11、图20所示,每一个S形隔板42均与S形凸起11构成S形缝隙12,S形缝隙12内填充有消能减震材料,消能减震材料可以是减震橡胶等,每一个护板均通过若干螺钉固定连接于墙板,另外,每一个墙板内设有若干竖向槽13,竖向槽13内用于浇铸混凝土。
更具体的,为了便于填充消能减震材料,S形凸起11顶部设有第一切口14,每一个连接件顶部均设有盖板43,盖板43设于第一切口14内,且盖板43与第一切口14的尺寸相同,盖板43通过螺钉连接于墙板,使用时,先将消能减震材料填充至S形缝隙12,再利用盖板43封闭S形缝隙12,且盖板43顶部与墙板顶部齐平。
更具体的,如图4、图5所示,为了准确的定位墙板的位置,S形凸起11底部设有第二切口15,每一个连接件底部均设有底板44,底板44设于第二切口15内,底板44的厚度大于第二切口15深度,底板44顶部设有导向柱45,导向柱45位于S形缝隙12内,导向柱45的高度不超过20cm,将两个墙板装配到连接件后,底板44匹配第二切口15,墙板与连接件之间自然形成预设大小的S形缝隙12。
更具体的,为了增强本实施例的稳定性,在同一个墙板中,其中一个竖向槽13位于S形凸起11处,其中一个竖向槽13内设有加固件7,如图7所示,加固件7设为环柱形,加固件7设有一个或两个长条形槽71,长条形槽71底部贯穿加固件7。
更具体的,在第一连接件4中,一共需要两个加固件7,加固件7对称位置设有两个长条形槽71,第一护板41设有两列螺钉孔9,长条形槽71与两个第一护板41相同位置的螺钉孔9位于同一竖直面上,螺钉孔9内设有第一螺钉91,第一螺钉91的长度等于第一墙板1的厚度,如图14所示,第一螺钉91中部对称位置设有两个限位段92,限位段92直径小于第一螺钉91,且限位段92位于长条形槽71内,限位段92直径与长条形槽71宽度相同,也就是说,在水平方向上,第一螺钉91连接了两个第一护板41,而加固件7在竖直方向上,将所有的第一螺钉91卡在长条形槽71内,最后从加固件7顶部注入混凝土后,进一步增加两个第一墙板1与第一连接件4的稳定性。
更具体的,在第二连接件5中,一共需要两个加固件7,其中一个加固件7设有一个长条形槽71,另一个加固件7对称位置设有两个长条形槽71,第一护板41设有两列螺钉孔9,第二护板51设有一列螺钉孔9,第一护板41的其中一列螺钉孔9内设有第一螺钉91,如图16所示,另一列螺钉孔9内设有第二螺钉93,第二螺钉93的长度为第一螺钉91的一半,也就是说,第一螺钉91连接了第一护板41和第二护板51,第二螺钉93连接第一护板41。
更具体的,第三连接件6中,第三护板61设有两列螺钉孔9,每一列螺钉孔9对应位置设有一个竖向槽13,竖向槽13内设有加固件7,第二护板51设有一列螺钉孔9,一共需要三个加固件7,其中一个加固件7对称位置设有两个长条形槽71,另外一个加固件7设有一个长条形槽71,第二护板51的螺钉孔9内设有第一螺钉91,第三护板61的螺钉孔9内设有第二螺钉93。
更具体的,每一个墙板侧面设有若干水平槽16,水平槽16完全贯穿了墙板,水平槽16的数量与竖向槽13相同,水平槽16与相应的竖向槽13相连通。
综上,本实施例利用工字型连接件将两个预制墙板连接起来,工字型连接件的隔板是S形,而且两个预制墙板的端面也是S形,一方面,每一个S形隔板42均与S形凸起11构成S形缝隙12,S形缝隙12内填充有消能减震材料,在地震发生时,墙板左右震动,S形缝隙12可以起到消能减震的作用,进而降低墙板在地震时产生的损坏,另外,墙板在前后方向震动时,S形凸起11与S形隔板42之间也存在消能减震的作用。
实施例2
一种组合墙,包括实施例1中的预制墙,两个第一墙板1的端面通过第一连接件4平行连接时,构成第一类组合墙;两个墙板垂直连接时,其中一种情况是:第一墙板1的端面通过第二连接件5垂直连接第二墙板2侧面,且第一墙板1的端面垂直连接第二墙板2的端面;还有另一种情况是:第一墙板1端面通过第三连接件6垂直连接第三墙板3侧面的中部。
实施例3
一种装配式建筑,包括实施例2中的组合墙。
实施例4
一种组合墙的组装方法,用于组装实施例2中的组合墙,包括以下步骤:
开槽:如图8、图17、图22所示,在地面上开出预设槽,预设槽包括底板槽111、墙板槽112、浇铸槽113,底板槽111的水平面尺寸与底板44相同,底板槽111与第二切口15深度之和等于底板44的厚度,墙板槽112位于底板槽111两侧,墙板槽112的尺寸与墙板相匹配,浇铸槽113的水平面尺寸大于墙板槽112,水平槽16与浇铸槽113相连通;
组装:将连接件放置于底板槽111,利用吊机将墙板放置于墙板槽112,且每一个S形隔板42均与S形凸起11构成S形缝隙12,将消能减震材料填充至S形缝隙12内;
加固:将螺钉装配到相应的螺钉孔9内,加固件7放置于相应的竖向槽13内,且限位段92位于长条形槽71内,将混凝土注入到竖向槽13内,混凝土依次填充好竖向槽13、水平槽16、浇铸槽113;
封盖:利用螺钉将盖板43固定连接于墙板。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并不表示是唯一的或是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情况下,对本发明进行的各种改变或同等替换,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预制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墙板(1)、第二墙板(2)、第三墙板(3);
第一墙板(1)的端面设有S形凸起(11),两个第一墙板(1)的端面通过第一连接件(4)连接,第一连接件(4)包括两个第一护板(41)、设于两个第一护板(41)之间的S形隔板(42);
第二墙板(2)的侧面设有S形凸起(11),S形凸起(11)紧贴第二墙板(2)的端面设置,第一墙板(1)的端面通过第二连接件(5)垂直连接第二墙板(2)侧面,第二连接件(5)包括第一护板(41)、第二护板(51)、S形隔板(42),第二护板(51)为第一护板(41)宽度的一半,第二墙板(2)的厚度等于第二护板(51)的宽度;
第一墙板(1)通过第三连接件(6)垂直连接第三墙板(3)侧面,第三连接件(6)包括两个第二护板(51)、一个第三护板(61)、S形隔板(42),S形隔板(42)设于第三护板(61)侧面,两个第二护板(51)均垂直连接于第三护板(61),第一墙板(1)位于两个第二护板(51)之间;
每一个S形隔板(42)均与S形凸起(11)构成S形缝隙(12),S形缝隙(12)内填充有消能减震材料,每一个护板均通过若干螺钉固定连接于墙板,每一个墙板内设有若干竖向槽(13),竖向槽(13)内用于浇铸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其特征在于,S形凸起(11)顶部设有第一切口(14),每一个连接件顶部均设有盖板(43),盖板(43)设于第一切口(14)内,且盖板(43)与第一切口(14)的尺寸相同,盖板(43)通过螺钉连接于墙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制墙,其特征在于,S形凸起(11)底部设有第二切口(15),每一个连接件底部均设有底板(44),底板(44)设于第二切口(15)内,底板(44)的厚度大于第二切口(15)深度,底板(44)顶部设有导向柱(45),导向柱(45)位于S形缝隙(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墙,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竖向槽(13)位于S形凸起(11)处,其中一个竖向槽(13)内设有加固件(7),加固件(7)设为环柱形,加固件(7)设有一个或两个长条形槽(71),长条形槽(71)底部贯穿加固件(7),在第一连接件(4)中,第一护板(41)设有两列螺钉孔(9),长条形槽(71)与两个第一护板(41)相同位置的螺钉孔(9)位于同一竖直面上,螺钉孔(9)内设有第一螺钉(91),第一螺钉(91)的长度等于第一墙板(1)的厚度,第一螺钉(91)中部对称位置设有两个限位段(92),限位段(92)直径小于第一螺钉(91),且限位段(92)位于长条形槽(71)内,限位段(92)直径与长条形槽(71)宽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墙,其特征在于,在第二连接件(5)中,第一护板(41)设有两列螺钉孔(9),第二护板(51)设有一列螺钉孔(9),第一护板(41)的其中一列螺钉孔(9)内设有第一螺钉(91),另一列螺钉孔(9)内设有第二螺钉(93),第二螺钉(93)的长度为第一螺钉(91)的一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墙,其特征在于,第三连接件(6)中,第三护板(61)设有两列螺钉孔(9),每一列螺钉孔(9)对应位置设有一个竖向槽(13),竖向槽(13)内设有加固件(7),第二护板(51)设有一列螺钉孔(9),第二护板(51)的螺钉孔(9)内设有第一螺钉(91),第三护板(61)的螺钉孔(9)内设有第二螺钉(93)。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预制墙,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墙板侧面设有若干水平槽(16),水平槽(16)与相应的竖向槽(13)相连通。
8.一种组合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墙。
9.一种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墙。
10.一种组合墙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组装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墙,包括以下步骤:
开槽:在地面上开出预设槽,预设槽包括底板槽(111)、墙板槽(112)、浇铸槽(113),底板槽(111)的水平面尺寸与底板(44)相同,底板槽(111)与第二切口(15)深度之和等于底板(44)的厚度,墙板槽(112)位于底板槽(111)两侧,墙板槽(112)的尺寸与墙板相匹配,浇铸槽(113)的水平面尺寸大于墙板槽(112),水平槽(16)与浇铸槽(113)相连通;
组装:将连接件放置于底板槽(111),利用吊机将墙板放置于墙板槽(112),且每一个S形隔板(42)均与S形凸起(11)构成S形缝隙(12),将消能减震材料填充至S形缝隙(12)内;
加固:将螺钉装配到相应的螺钉孔(9)内,加固件(7)放置于相应的竖向槽(13)内,且限位段(92)位于长条形槽(71)内,将混凝土注入到竖向槽(13)内;
封盖:利用螺钉将盖板(43)固定连接于墙板。
CN202111053435.9A 2021-08-27 2021-09-09 一种预制墙、组合墙、装配式建筑及组装方法 Pending CN1136687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7847 2021-08-27
CN2021109978471 2021-08-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68731A true CN113668731A (zh) 2021-11-19

Family

ID=78549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53435.9A Pending CN113668731A (zh) 2021-08-27 2021-09-09 一种预制墙、组合墙、装配式建筑及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687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22122A (zh) * 2022-10-13 2023-03-21 广东一新长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装配式建筑轻钢墙体连接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22122A (zh) * 2022-10-13 2023-03-21 广东一新长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装配式建筑轻钢墙体连接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86268B2 (en) Concrete block spacer system
CN104763085A (zh) 装配整体式预应力双t楼板框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668731A (zh) 一种预制墙、组合墙、装配式建筑及组装方法
CN215759773U (zh) 一种预制墙、组合墙、装配式建筑
CN111173028A (zh) 一种地下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101876511B1 (ko) 슬릿이 형성된 철골을 이용한 창호 내외부 내진시스템
CN112267560B (zh)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组件
JPWO2008149543A1 (ja) せき板取付枠及び型枠工法
KR20210122068A (ko) 다면 결합 조적 블록 벽체 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벽체 시공 방법
CN113216390A (zh) 采用内套筒灌浆连接的模块化钢结构连接节点及安装方法
KR101995248B1 (ko) 내진프레임이 적용된 수배전반
KR102041892B1 (ko) 조적 안정성과 상호 결합성이 증대된 보강토 옹벽블럭 및 그 옹벽블럭의 제조방법
KR100681317B1 (ko) 건축용 목조 구조체 및 그 시공공법
CN215368016U (zh) 适用于绿色装配模式的新型填充墙
CN115450350A (zh) 柔性连接的内隔墙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10767354U (zh) 一种绿色装配式建筑外墙
CN113898075A (zh) 轻质墙板填充墙与结构主体可滑移连接方法及其连接组件
JP3194724B2 (ja) 建物の壁構造及び建物の壁の構築方法
CN103266693B (zh) 整体装配式复合隔墙无缝安装结构
CN103266691B (zh) 一种复合隔墙的加宽加高结构
CN107268837B (zh) 一种装配式膨石墙板及其组合安装方法
CN214329431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剪力墙
JP2020143502A (ja) 耐力壁
CN217079269U (zh) 一种建筑工程装配式支撑埋入式剪力墙
CN21911836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平板式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