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58816A - 按键结构以及电子产品 - Google Patents

按键结构以及电子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58816A
CN113658816A CN202110957348.XA CN202110957348A CN113658816A CN 113658816 A CN113658816 A CN 113658816A CN 202110957348 A CN202110957348 A CN 202110957348A CN 113658816 A CN113658816 A CN 113658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section
key
mounting seat
key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573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58816B (zh
Inventor
杨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5734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588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58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88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588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88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04Case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0Bases; Stationary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按键结构以及电子产品,所述按键结构包括安装座、按键、杠杆和弹性组件,其中,所述按键的触发活动行程在向内的方向上包括第一行程段和第二行程段,在所述第一行程段上,所述杠杆的第一段被按键驱动向内形变,在所述第二行程段上,所述按键驱动所述杠杆的第一段向内转动,第二段向外转动使得所述两个弹性组件的夹角变大设置;在整个过程中,所述按键受到的反作用力都是弹性力,比较平顺,并且,所述按键在作用过程中,其作用力是先逐渐变大(即对应所述第一行程段),而后逐渐变小(即对应第二行程段),如此避免按键在按压过程中作用力一直增大而用户体验不好的问题。

Description

按键结构以及电子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按键结构以及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现市面上的电子产品,例如头带耳机使用的按键都是金属锅仔片按键,在按压使用时会有“砰砰”的声音,而且耳机带在头上操作时“砰砰”声会被耳机腔体放大,用户体验很不佳。
并且,现有技术中采用金属锅仔片按键,其按压力会随着按压行程的变大会不断提高,用户操作的体验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按键结构以及电子产品,旨在改善按键操作有异响不平顺且按压力一直在变大而操作体验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按键结构,包括:
安装座,其上设置有触发部;
按键,可沿内外方向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且对应所述触发部设置,以具有向内活动至触发所述触发部的触发活动行程;
杠杆,其上设有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将所述杠杆分为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按键相对应设置且设置为弹性,用以在所述按键被触发进行触发活动行程时,被所述按键向内抵压发生弹性形变;以及,
两个弹性组件,其两端对应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第二段活动连接,且所述两个弹性组件呈夹角设置,每一所述弹性组件至少一段设置为弹性段,在所述第二段向外活动时,所述两个弹性组件的弹性段发生弹性变形,以使得所述两个弹性组件之间的夹角呈增大设置。
可选地,每一所述弹性组件包括活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和所述第二段之间的弹性件。
可选地,每一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
第一套接部,所述第一套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套接部供对应的所述弹簧的一端套接;以及,
第二套接部,所述第二套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段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套接部供对应的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套接。
可选地,所述两个弹性组件邻近所述第二段的一端为内端,邻近所述安装座的一端为外端,所述两个弹性组件自其内端向外端的方向呈逐渐远离设置。
可选地,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杠杆的第二段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两个第二套接部的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两个弹性组件邻近所述第二段的一端为内端,邻近所述安装座的一端为外端,所述两个弹性组件自其外端向内端的方向呈逐渐远离设置。
可选地,所述两个弹性组件邻近所述第二段的一端为内端,邻近所述安装座的一端为外端,所述两个弹性组件自其内端向外端的方向呈逐渐远离设置;
每一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连杆,沿内外向延伸,内端与所述杠杆的第二段转动连接,外端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且能够在相互靠近和远离另一所述弹性组件的连杆的方向滑动设置;以及,
弹性复位件,连接在所述连杆的外端与所述安装座之间,用以将所述连杆复位至相互靠近设置。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对应所述第二段设置有弹性支撑垫,所述弹性支撑垫支撑所述杠杆的第二段与所述两个弹性组件的连接处设置。
可选地,所述按键的内端与所述安装座之间、或者所述杠杆的第一段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用以在所述两个弹性组件的弹性段发生弹性形变之后与所述按键抵接。
可选地,所述触发部包括导接部;
所述按键的内端设置有导电硅胶垫,以形成所述弹性垫。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支撑底部和安装顶部,所述安装顶部与所述支撑底部相间隔且通过连接部与所述支撑底部连接,所述触发部设于所述支撑底部,所述安装顶部对应所述触发部开设有过孔,所述按键自所述过孔伸入,所述按键的外侧设置有止挡凸起,所述止挡凸起位于所述安装顶部的内侧,且所述止挡凸起的外侧设置有环形缓冲圈。
可选地,所述第一段包括片状设置;和/或,
所述第二段呈槽型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产品,所述电子产品包括的按键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安装座,其上设置有触发部;
按键,可沿内外方向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且对应所述触发部设置,以具有向内活动至触发所述触发部的触发活动行程;
杠杆,其上设有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将所述杠杆分为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按键相对应设置且设置为弹性,用以在所述按键被触发进行触发活动行程时,被所述按键向内抵压发生弹性形变;以及,
两个弹性组件,其两端对应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第二段活动连接,且所述两个弹性组件呈夹角设置,每一所述弹性组件至少一段设置为弹性段,在所述第二段向外活动时,所述两个弹性组件的弹性段发生弹性变形,以使得所述两个弹性组件之间的夹角呈增大设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按键的触发活动行程在向内的方向上包括第一行程段和第二行程段,在所述第一行程段上,所述第一段被所述按键驱动向内形变,随着所述按键对所述第一段的作用力越来越大,所述第一段的形变也越来越大,而后,在所述按键对所述第一段的作用力足够大时,以克服两个所述弹性组件对所述杠杆产生的扭矩时,所述杠杆会发生转动,此时所述按键将会活动到所述第二行程段,在所述第二行程段上,所述按键驱动所述杠杆的第一段向内转动,第二段向外转动使得所述两个弹性组件的夹角变大设置,在所述两个弹性组件的夹角变大后,所述两个弹性组件之间的沿着内外向的作用分力逐渐变小,进而对所述杠杆产生的扭矩也变小,进而,所述按键需要的作用力也在变小,在整个过程中,所述按键受到的反作用力都是弹性力,比较平顺,并且,所述按键在作用过程中,其作用力是先逐渐变大(即对应所述第一行程段),而后逐渐变小(即对应第二行程段),如此避免按键在按压过程中作用力一直增大而用户体验不好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按键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按键结构的按键在按压的反作用力的曲线图;
图3为图1中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杠杆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按键结构中的按键在初始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按键结构中的按键在第一行程段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9为图7中的弹簧受力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的按键结构中的按键在第二行程段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的弹簧受力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按键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按键结构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220749350000041
Figure BDA000322074935000005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产品,所述电子产品可以为头戴式耳机、智能眼镜等等,在此不做限制,凡具有本发明提供的按键结构的电子产品均理解为所述电子产品。图1至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按键结构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按键结构100包括安装座1、按键2、杠杆3和弹性组件4。
所述安装座1作为一个安装载体,其具体的结构不做限制,所述安装座1上设置有触发部1a。所述按键2可沿内外方向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1上且对应所述触发部1a设置,以具有向内活动至触发所述触发部1a的触发活动行程,显然,这里说的内外,是以所述安装座1为参照,其中靠近所述安装座1的方向为向内,而远离所述安装座1的方向为向外。所述杠杆3上设有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1的转动部30,所述转动部30将所述杠杆3分为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所述第一段31与所述按键2相对应设置且设置为弹性,用以在所述按键2被触发进行触发活动行程时,被所述按键2向内抵压发生弹性形变。两个弹性组件4的两端对应与所述安装座1和所述第二段32活动连接,且所述两个弹性组件4呈夹角设置,每一所述弹性组件4至少一段设置为弹性段,在所述第二段32向外活动时,所述两个弹性组件4的弹性段发生弹性变形,以使得所述两个弹性组件4之间的夹角呈增大设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按键2的触发活动行程在向内的方向上包括第一行程段和第二行程段,在所述第一行程段上,所述第一段31被所述按键2驱动向内形变,随着所述按键2对所述第一段31的作用力越来越大,所述第一段31的形变也越来越大,而后,在所述按键2对所述第一段31的作用力足够大时,以克服所述弹性组件4对所述杠杆3产生的扭矩时,所述杠杆3会发生转动,此时所述按键2将会活动到所述第二行程段,在所述第二行程段上,所述按键2驱动所述杠杆3的第一段31向内转动,第二段32向外转动使得所述两个弹性组件4的夹角变大设置,在所述两个弹性组件4的夹角变大后,所述两个弹性组件4之间的沿着内外向的作用分力逐渐变小,进而对所述杠杆3产生的扭矩也变小,从而,所述按键2需要的作用力也在变小,在整个过程中,所述按键2受到的反作用力都是弹性力,比较平顺,并且,所述按键2在作用过程中,其作用力是先逐渐变大(即对应所述第一行程段),而后逐渐变小(即对应第二行程段),如此避免按键2在按压过程中作用力一直增大而用户体验不好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弹性组件4包括活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1和所述第二段32之间的弹性件41,进而,在所述第二行程上,所述弹性件41被压制弹性形变。所述弹性件41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41包括弹簧,显然,所述弹性件41还可以是弹片或者弹性套。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供所述弹簧的一个稳定的安装方式,每一所述弹性组件4还包括第一套接部42和第二套接部44,所述第一套接部42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套接部42供对应的所述弹簧的一端套接,所述第二套接部4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段3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套接部44供对应的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套接,如此,可以确保所述弹簧能够沿着所述第一套接部42和第二套接部44延伸的方向发生弹性形变。
所述两个弹性组件4邻近所述第二段32的一端为内端,邻近所述安装座1的一端为外端,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5所示,所述两个弹性组件4自其内端向外端的方向呈逐渐远离设置,当然,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两个弹性组件4自其外端向内端的方向呈逐渐远离设置,如图13所示。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述按键结构100还包括连接杆43,所述连接杆43的一端与所述杠杆3的第二段3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两个第二套接部44的转动连接,如此使得所述两个弹性组件4与所述杠杆3的第二段的作用点在一个位置,稳定性更好。
如图14,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弹性组件4自其内端向外端的方向呈逐渐远离设置,每一所述弹性组件4包括连杆45和弹性复位件46,所述连杆45沿内外向延伸,内端与所述杠杆3的第二段32转动连接,外端与所述安装座1转动连接,且能够在相互靠近和远离另一所述弹性组件4的连杆45的方向滑动设置,所述弹性复位件46连接在所述连杆45的外端与所述安装座1之间,用以将所述连杆3复位至相互靠近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1对应所述第二段32设置有弹性支撑垫5,所述弹性支撑垫5支撑所述杠杆3的第二段32与所述两个弹性组件4的连接处设置,如此,在所述按键2处在第二行程段之前,所述弹性支撑垫5形成对所述杠杆3的第二段32进行稳定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2的内端与所述安装座1之间、或者所述杠杆3的第一段31与所述安装座1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垫6,所述按键2抵接所述弹性垫6或者驱动所述第一段31抵接所述弹性垫6,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2的内端设置有所述弹性垫6,所述弹性垫6用以在所述两个弹性组件4的弹性段发生弹性形变之后与所述按键1抵接,具体地,所述按键2的触发活动行程还包括处在所述第二行程段的内侧的第三行程段,在所述第三行程段上,在所述按键2自第二活动行程移动至第三活动行程时,所述弹性垫6支撑所述安装座1与所述按键2的内端之间,所述弹性垫6会对所述按键2产生反作用力,以使得在所述第三行程段中,所述按键2受到的作用力又呈逐渐增大设置。
所述弹性垫6的具体实施方式不做限制,可以是额外设置的一橡胶垫,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触发部1a包括导接部,所述按键2的内端设置有导电硅胶垫,以形成所述弹性垫6,如此,所述弹性垫6一方面提供导接触发的作用,另一方面提供弹性的反作用力。
所述导接部的具体结构和形式不做限制,可以是导电金属层,也可以是导电柱,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接部包括金手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1包括支撑底部11和安装顶部12,所述安装顶部12与所述支撑底部11相间隔且通过连接部与所述支撑底部11连接,所述触发部1a设于所述支撑底部11,所述安装顶部12对应所述触发部1a开设有过孔121,所述按键2自所述过孔121伸入,所述按键2的外侧设置有止挡凸起21,所述止挡凸起21位于所述安装顶部12的内侧,且所述止挡凸起21的外侧设置有环形缓冲圈7,所述止挡凸起21限制所述按键2至所述过孔121向外脱出,所述环形缓冲圈7缓冲所述止挡凸起21与所述过孔121的内侧缘之间的冲击。
所述杠杆3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对于一体式结构,所述杠杆3的第一段31采用强度减弱设置,以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所述第二段32采用强度增强设置,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31包括片状设置,和/或所述第二段32呈槽型设置。显然,本设计不限于此,所述杠杆3也可以采用分体式设置,其中所述杠杆3的第一段31采用弹性材质,所述杠杆3的第二段32采用硬质材质。
图5至图6为图1中的所述按键2在初始状态下的示意图,具体如下:
在初始状态:按键2在初始状态下,两弹簧处在初始压缩状态,会分别产生弹力F1和F2(F1=F2),两者形成向下的合力F弹,F弹与弹性支撑垫5产生的支持力F支平衡,则此时F支=F弹=2F1 sinθ。
图7至图9为图1中的所述按键2在第一行程段的示意图,具体如下:
第一行程段:当开始按压按键2时,杠杆3的第一段31受压产生弹性变形,形成一个弹力F压,由于此时两个弹簧产生的F弹大于F压,所以,弹簧和杠杆3不会产生运动,因为有了F压得加入,F支开始变小变成F支’,此时F弹x L2=F支x L2+F压x L1,随着按键2不断向内按压,杠杆3的第一段31弯曲加大,弹力也增大。当按键2按压力F压’达到F压’xL1=F弹xL2时,F支’变为0。此时按压力达到峰值,F压’=Peak Force。杠杆3的第二段32对弹性支撑垫5的压力为零,即将脱离弹性支撑垫5。在第一行程段,按压力从0开始不断增加,最后达到峰值,满足图2中压力曲线的第一阶段段。
图10至图12为图1中的所述按键2在第二行程段的示意图,具体如下:
第二行程段:连接第一行程段F压’xL1=F弹xL2,当按键2继续按压时,杠杆3的第一段31弹性变形继续加大,产生的弹性变形力也继续加大,F压xL1>F弹xL2,此时杠杆3的静态平衡被打破,随着按键2向内按压杠杆3,使得所述杠杆3的第二段32向外移动,此时两个所述弹性件41之间也向外移动,在这个过程中F弹’=2F1’sinθ’,因两个所述弹性件41越往外,θ’越小,所以F弹’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小,对应的按压驱动力F压”也就越来越小,直到导电硅胶接触到金手指,F压”达到最小值及接触压力。这一过程中,按键2按压力不断减小,从峰值压力减小到接触压力,满足图2中压力曲线的第二阶段。
第三行程段:当按键2继续按压时,会开始压缩导电硅胶,所以按压力F压会逐渐增加,直至到达测试最大值F最大,这一过程中,按键2按压力不断增大,从接触压力增大到测试最大值,满足图2中压力曲线的第三阶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其上设置有触发部;
按键,可沿内外方向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且对应所述触发部设置,以具有向内活动至触发所述触发部的触发活动行程;
杠杆,其上设有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将所述杠杆分为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按键相对应设置且设置为弹性,用以在所述按键被触发进行触发活动行程时,被所述按键向内抵压发生弹性形变;以及,
两个弹性组件,其两端对应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第二段活动连接,且所述两个弹性组件呈夹角设置,每一所述弹性组件至少一段设置为弹性段,在所述第二段向外活动时,所述两个弹性组件的弹性段发生弹性变形,以使得所述两个弹性组件之间的夹角呈增大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弹性组件包括活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和所述第二段之间的弹性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
第一套接部,所述第一套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套接部供对应的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套接;以及,
第二套接部,所述第二套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段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套接部供对应的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套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弹性组件邻近所述第二段的一端为内端,邻近所述安装座的一端为外端,所述两个弹性组件自其内端向外端的方向呈逐渐远离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杠杆的第二段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两个第二套接部的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弹性组件邻近所述第二段的一端为内端,邻近所述安装座的一端为外端,所述两个弹性组件自其外端向内端的方向呈逐渐远离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弹性组件邻近所述第二段的一端为内端,邻近所述安装座的一端为外端,所述两个弹性组件自其内端向外端的方向呈逐渐远离设置;
每一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连杆,沿内外向延伸,内端与所述杠杆的第二段转动连接,外端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且能够在相互靠近和远离另一所述弹性组件的连杆的方向滑动设置;以及,
弹性复位件,连接在所述连杆的外端与所述安装座之间,用以将所述连杆复位至相互靠近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对应所述第二段设置有弹性支撑垫,所述弹性支撑垫支撑所述杠杆的第二段与所述两个弹性组件的连接处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的内端与所述安装座之间、或者所述杠杆的第一段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用以在所述两个弹性组件的弹性段发生弹性形变之后与所述按键抵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部包括导接部;
所述按键的内端设置有导电硅胶垫,以形成所述弹性垫。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支撑底部和安装顶部,所述安装顶部与所述支撑底部相间隔且通过连接部与所述支撑底部连接,所述触发部设于所述支撑底部,所述安装顶部对应所述触发部开设有过孔,所述按键自所述过孔伸入,所述按键的外侧设置有止挡凸起,所述止挡凸起位于所述安装顶部的内侧,且所述止挡凸起的外侧设置有环形缓冲圈。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包括片状设置;和/或,
所述第二段呈槽型设置。
13.一种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产品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
CN202110957348.XA 2021-08-19 2021-08-19 按键结构以及电子产品 Active CN1136588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7348.XA CN113658816B (zh) 2021-08-19 2021-08-19 按键结构以及电子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7348.XA CN113658816B (zh) 2021-08-19 2021-08-19 按键结构以及电子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8816A true CN113658816A (zh) 2021-11-16
CN113658816B CN113658816B (zh) 2024-03-08

Family

ID=78481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57348.XA Active CN113658816B (zh) 2021-08-19 2021-08-19 按键结构以及电子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58816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82245A (ja) * 2012-03-05 2013-09-12 Yamaha Corp 鍵盤装置
CN205004224U (zh) * 2015-08-30 2016-01-27 深圳新游畅玩科技有限公司 可改变行程的按键结构
CN206672831U (zh) * 2017-03-02 2017-11-24 东莞力途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照相机防水壳体的按键装置
WO2018059099A1 (zh) * 2016-09-27 2018-04-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CN207460665U (zh) * 2017-11-24 2018-06-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192576A (zh) * 2018-08-22 2019-01-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结构及终端设备
CN110928361A (zh) * 2019-11-29 2020-03-27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带按键的电子产品
CN111180237A (zh) * 2020-01-14 2020-05-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82245A (ja) * 2012-03-05 2013-09-12 Yamaha Corp 鍵盤装置
CN205004224U (zh) * 2015-08-30 2016-01-27 深圳新游畅玩科技有限公司 可改变行程的按键结构
WO2018059099A1 (zh) * 2016-09-27 2018-04-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CN206672831U (zh) * 2017-03-02 2017-11-24 东莞力途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照相机防水壳体的按键装置
CN207460665U (zh) * 2017-11-24 2018-06-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192576A (zh) * 2018-08-22 2019-01-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结构及终端设备
CN110928361A (zh) * 2019-11-29 2020-03-27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带按键的电子产品
CN111180237A (zh) * 2020-01-14 2020-05-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8816B (zh) 2024-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34386B (zh) 反作用力产生构件
US5828015A (en) Low profile keyboard keyswitch using a double scissor movement
US20060164400A1 (en) Touch pad module
CN106683930B (zh) 键盘结构
JP3652254B2 (ja) キースイッチ
US20010002647A1 (en) Key switch and keyboard
CN201936793U (zh) 键盘用金属穹顶形开关
US4952762A (en) Keyboard switch
CN110622270B (zh) 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及其剪刀脚支撑和键帽的安装方法
CN113658816A (zh) 按键结构以及电子产品
TW201839789A (zh) 按鍵結構
CN208580680U (zh) 按键结构
US8115120B2 (en) Electrical switch with multiple switching channels
US6683264B2 (en) Low profile key switch structure
JP3941041B2 (ja) キースイッチのスタビライザー機構
US20030029708A1 (en) Key switch
WO2019181086A1 (ja) キーボード用スイッチ装置
US11435839B2 (en) Touch pad module
KR200452772Y1 (ko) 무소음 마우스
CN111292989B (zh) 按键装置及键盘装置
CN208947203U (zh) 一种适用于浮动门盖的驾驶员安全气囊按响机构
CN215731438U (zh) 静音按键
US20230386766A1 (en) Rubber stem and switch apparatus
KR101713861B1 (ko) 박형 키보드 커맨드 트리거 구조체
CN108891344A (zh) 一种驾驶员安全气囊按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