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57852B - 一种基于实物id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实物id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57852B
CN113657852B CN202110877809.2A CN202110877809A CN113657852B CN 113657852 B CN113657852 B CN 113657852B CN 202110877809 A CN202110877809 A CN 202110877809A CN 113657852 B CN113657852 B CN 1136578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task
equipment
map
infr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7780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57852A (zh
Inventor
谢志德
庄昭鸣
郑明星
邓建炜
罗世荣
陈永往
庄伟达
李剑超
骆雄斌
曾扬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ji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ji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ji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ji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7780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578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57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78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578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78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9Time management, e.g. calendars, reminders, meetings or time accounting
    • G06Q10/1093Calendar-based scheduling for persons or groups
    • G06Q10/1097Task assign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096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for measuring wires, electrical contacts or electronic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2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pair or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2005/0077Imag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实物ID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移动终端、红外带电检测仪、服务器、平台端,作业人员通过移动终端扫描实物ID确定检测设备,而后作业人员通过移动终端控制红外检测仪器拍摄检测设备的红外图谱,并将根据测温间隔对红外图谱自动命名后的数据上传服务器,服务器处理上传数据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移动终端、平台端,由移动终端、平台端进行结果展示。本发明实现设备、人员、作业之间的信息互联,构建适用于红外带电检测作业的智能业务体系。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实物ID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实物ID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具体是对电力系统的变电设备进行检测、检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红外带电检测系统是单独的客户端软件,现场巡检的数据和红外检测仪器检测的数据需要在纸质上记录,然后回到办公室后再将测温图片和数据录入到带电检测系统。
检测人员在作业现场需要了解设备台账信息、巡检记录信息、缺陷记录信息时,需打电话到办公室,经办公室人员在客户端上查找后,通过电话交流的形式传达给现场人员。管理人员需要了解现场工作时,需要打电话的方式去和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现有的红外带电检测系统存在以下缺陷:
(1)现有的带电检测系统主要是采取人工作业、现场纸质记录,使用红外检测仪器进行检测后,检测的数据只能手动记录纸质填写,检测数据需回到办公室再次录入系统,工作效率低,二次录入工作量大。
(2)带电检测和数据分析都是人工操作,很难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检测数据分散在各项报告中,缺乏有效的结构化整理;检测数据与分析时效性较差,难以在管理上实时反馈;红外检测工作缺乏知识积累与共享。
(3)现场无法查看设备相关信息,无法有效的支撑现场工作。无法及时掌控工作开展情况,管控能力不足。
(4)现场检测工作虽然有标准化作业规范,但是缺少行之有效的执行和监督手段,无法及时管控工作流程,把握工作进度,无法形成有效监督管理。
(5)管理人员无法及时掌握检测工作开展情况,检测业务数据主要靠人工统计逐级上报,缺少实时量化评估的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实物ID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能够实现设备、人员、作业之间的信息互联,构建适用于红外带电检测作业的智能业务体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实物ID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系统,包括移动终端、红外带电检测仪、服务器、平台端,作业人员通过移动终端扫描实物ID确定检测设备,而后作业人员通过移动终端控制红外检测仪器拍摄检测设备的红外图谱,并将根据测温间隔对红外图谱自动命名后的数据上传服务器,服务器处理上传数据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移动终端、平台端,由移动终端、平台端进行结果展示。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内安装有红外检测移动作业APP,该APP包括以下模块:
任务模块,其囊括变电检测实际作业场景所需要的功能,任务模块从进入任务或新建任务开始,至完成任务结束;
现状模块,用于展示各个变电站的目前的设备、缺陷情况,并可查看设备检测点的历史情况;
其他模块,该模块将检测过程中的部分需要多入口的功能集中化。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任务模块包括任务列表、创建任务、任务详情、检测助手、变电站、设备详情、导入图谱、缺陷、图谱详情、智能识别、分析的子功能模块,其中:
任务列表,用于展现所有任务的条目及简略信息;
创建任务,用于创建新任务;
任务详情,用于展示任务信息与变电站检测情况的基本信息;任务信息包括:任务编号、状态、创建时间、检测类型、检测范围、负责人、上次检测时间、今日日落时间,变电站检测情况包括:变电站名称、未检测设备、已检测设备、未消除缺陷数、识别疑似缺陷数、已消除缺陷数;
检测助手,通过检测助手在检测任务中开始一项检测,检测助手包括:检测仪器、图谱获取方式、图谱本地识别开关、工况;检测仪器从仪器管理中的仪器列表选择,可扫码快速选择仪器,也可根据仪器名称搜索,或通过检测类型、仪器厂家、仪器型号、图谱模式筛选仪器列表;图谱获取方式包括自动实时、自动统一、手动图号;图谱本地识别开关配置导入图谱后是否在手机上运算智能识别图谱;工况:根据目前手机所在地址获取该地温度、湿度、天气信息,并显示更新时间;
变电站,显示变电站的已检测设备数、应检测设备数,逐级显示各间隔、设备,并显示电站全站、各间隔、各设备的疑似缺陷数、缺陷数的信息;
设备详情,显示设备基本信息与设备的检测点的检测信息;
导入图谱,用于实现红外图谱导入;
缺陷,用于实现检测结果显示;
图谱详情,用于显示导入图谱的详细信息;
智能识别,通过算法判断红外图谱中是否有疑似异常;智能识别分为云识别和手机本地识别;云识别首先通过算法判断图谱设备范围,再进行设备范围内最高/最低温差计算,通过设定好的阈值,判断是否存在疑似异常;本地识别通过本地人工圈定设备范围,再由手机本地计算温差是否超过阈值;智能识别后,若存在疑似异常,可进行疑似异常的业务处理,可标记为无缺陷,或记录缺陷;
分析,通过选定部分区域,进行手动分析图谱部分的温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所述基于实物ID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创建任务:作业人员通过移动终端上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APP的任务模块中的创建任务子功能模块,选择变电站、负责人、检测类型、检测范围、作业人员数量创建检测任务,一个检测任务中可包含多项检测;
S2、开始检测:作业人员先通过移动终端扫描实物ID或手动输入设备条形码确定检测设备,而后作业人员通过移动终端上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APP的任务模块的检测助手子功能模块,通过移动终端扫码或手动选择检测仪器,并设置图谱获取方式、图谱本地识别开关、工况,开始检测任务中的一项检测;
S3、完成检测后,作业人员通过移动终端上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APP的任务模块中的导入图谱子功能模块进行相应检测任务中红外图谱的导入,并将红外图谱与测温间隔、检测设备进行关联后上传服务器;
S4、作业人员通过移动终端上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APP的任务模块中的智能识别子功能模块进行红外图谱异常的判别,其中云识别首先通过算法判断图谱设备范围,再进行设备范围内最高/最低温差计算,通过设定好的阈值,判断是否存在疑似异常;本地识别通过本地人工圈定设备范围,再由手机本地计算温差是否超过阈值。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实现设备、人员、作业之间的信息互联,构建适用于红外带电检测作业的智能业务体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实物ID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系统框图。
图2为本发明系统流程图。
图3为任务模块的模块组件图和流程图。
图4为创建任务子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5为任务详情子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6为检测助手子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7为变电站子功能模块示意图一。
图8为变电站子功能模块示意图二。
图9为设备详情子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0为导入图谱子功能模块示意图一。
图11为导入图谱子功能模块示意图二。
图12为缺陷子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3为图片详情子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4为智能识别子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5为分析子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6为现状模块的模块组件和流程图。
图17为现状模块中变电站子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8为现状模块中历史情况子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9为更多(其他)模块的模块组件和流程图。
图20为更多(其他)模块中导图子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1为更多(其他)模块中上传检测子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2为更多(其他)模块中智能识别子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一种基于实物ID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系统,包括移动终端、红外带电检测仪、服务器、平台端,作业人员通过移动终端扫描实物ID确定检测设备,而后作业人员通过移动终端控制红外检测仪器拍摄检测设备的红外图谱,并将根据测温间隔对红外图谱自动命名后的数据上传服务器,服务器处理上传数据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移动终端、平台端,由移动终端、平台端进行结果展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所述基于实物ID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创建任务:作业人员通过移动终端上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APP的任务模块中的创建任务子功能模块,选择变电站、负责人、检测类型、检测范围、作业人员数量创建检测任务,一个检测任务中可包含多项检测;
S2、开始检测:作业人员先通过移动终端扫描实物ID或手动输入设备条形码确定检测设备,而后作业人员通过移动终端上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APP的任务模块的检测助手子功能模块,通过移动终端扫码或手动选择检测仪器,并设置图谱获取方式、图谱本地识别开关、工况,开始检测任务中的一项检测;
S3、完成检测后,作业人员通过移动终端上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APP的任务模块中的导入图谱子功能模块进行相应检测任务中红外图谱的导入,并将红外图谱与测温间隔、检测设备进行关联后上传服务器;
S4、作业人员通过移动终端上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APP的任务模块中的智能识别子功能模块进行红外图谱异常的判别,其中云识别首先通过算法判断图谱设备范围,再进行设备范围内最高/最低温差计算,通过设定好的阈值,判断是否存在疑似异常;本地识别通过本地人工圈定设备范围,再由手机本地计算温差是否超过阈值。
以下为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
如图1所示,红外带电检测移动作业系统通过新技术的运用,利用移动终端或RFID扫描实物ID后直接进入测温间隔进行拍摄测温照片,通过使用带WIFI功能的内存卡使移动终端可以读取检测仪器的测温图片,每个测温对象对应一张测温图片,每个变电站测温后可以一并上传至变电运作移动作业平台和PMS带电检测模块上。结合实际业务需求,打通业务通道和数据通道,实现设备、人员、作业之间的信息互联,构建适用于红外带电检测作业的智能业务体系。
如图2所示,该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移动终端扫描实物ID确定检测设备,移动终端通过带WIFI功能的储存卡与红外检测仪器对接交互,引导用户执行业务,导入检测仪器拍摄的红外图谱,并根据测温间隔对红外图谱自动命名。
服务器存储红外图谱,将红外图谱输入人工智能,收集人工智能的分析结果。将检测红外图谱与智能分析结果反馈给移动终端和平台端。
人工智能分析检测红外图谱,并输出智能分析结果。
平台端实时展示检测过程与历史数据。
本发明系统的功能模块如下:
1、任务模块
任务模块作为核心功能模块,囊括变电检测实际作业场景所需要的功能。模块从进入任务或新建任务开始,至完成任务结束。
任务模块包括:任务列表、创建任务、任务详情、检测助手、变电站、设备详情、导入图谱、缺陷、图谱详情、智能识别、分析等功能。
如图3所示,为任务模块的模块组件图和流程图。
1.1、创建任务(如图4所示)
创建检测任务。通过选择变电站、检测类型、检测范围、负责人创建检测任务。一个任务中可包含多个检测。
负责人默认为当前用户名,自动填写。
1.2、任务详情(如图5所示)
任务详情展示任务的信息与变电站检测情况的基本信息。
任务信息包括:任务编号、状态、创建时间、检测类型、检测范围、负责人、上次检测时间、今日日落时间。
变电站检测情况包括:变电站名称、未检测设备、已检测设备、未消除缺陷数、识别疑似缺陷数、已消除缺陷数。
完成任务操作按钮:标记任务为完成状态。完成任务前弹出任务简报,包括应检测设备数、已检测设备数、未检测设备数、未消除缺陷数、识别疑似缺陷数、已消除缺陷数。在任务简报中确认完成后,任务为已完成状态。
删除任务按钮:将任务标记删除。仅删除任务,不删除任务的检测数据。删除前进行弹窗确认。已完成的任务不可删除。删除后退回任务列表界面。
进行检测按键:开始进行检测
1.3、检测助手(如图6所示)
在任务中开始一次检测。以检测助手的名义进行。
检测配置包括检测仪器、图谱获取方式、图谱本地识别开关、工况。
检测仪器从仪器管理中的仪器列表选择。可扫码快速选择仪器。选择仪器时可根据仪器名称搜索,也可根据检测类型、仪器厂家、仪器型号、图谱模式筛选仪器列表。
图谱获取方式包括自动实时、自动统一、手动图号。
图谱本地识别配置导入图谱后是否在手机上运算智能识别图谱。无论该开关是否打开,图谱均需上传至云端进行智能识别。
工况:根据目前手机所在地址获取该地温度、湿度、天气信息,并显示更新时间。
工况页面内可进行刷新获取工况,或进行手动更改。点击确定后,提交工况信息至服务器。
1.4、变电站(如图7、8所示)
显示变电站的已检测设备数、应检测设备数,逐级显示各间隔、设备。并显示电站全站、各间隔、各设备的疑似缺陷数、缺陷数等信息。
可通过扫码进入对应设备。也可手动输入设备条形码进入对应设备。
可通过间隔、设备名、检测状态、设备类型、电压等级筛选设备。
进入变电站时默认显示全部间隔 ,间隔筛选项也为“全部间隔”。
选择间隔后,显示该间隔中的全部设备。设备数据全部加载,不进行分段加载。进入间隔后仅显示该间隔内的设备,不显示其它间隔与其内的设备。
在间隔设备后,可直接进入下一间隔。
检测助手此处功能:
调整检测仪器、图谱获取方式、图谱识别开关、工况。
进入检测路径功能后,拖动设备右侧调整设备顺序。
进入关联设备页面关联设备。
导入图谱:导入该任务中,已自动获取、已录入,但未导入的图谱。右侧显示该任务中未导入的图谱数。
上传检测:上传该任务的所有检测信息。右侧显示该任务中未上传的检测数据。
设备关联:关联设备。关联后设备的状态、疑似缺陷数、缺陷数统一。
设备管理:进入设备管理模块。
仪器管理:进入仪器管理模块。
1.5、设备详情(如图9所示)
设备详情:显示设备基本信息与设备的检测点的检测信息。
设备快捷切换栏:点击右上角按钮,或从屏幕右侧边缘划入,激活。栏内显示该间隔的全部设备,并显示设备状态、当前所在设备,并可按住右侧按钮滑动更改设备顺序。更改设备顺序在滑动后即保存顺序信息。
标题栏:显示设备在当前间隔内的顺序和间隔内设备总数。
设备名称:显示设备全名。点击可进入设备信息。
检测点:为同步台账信息的检测点。只可隐藏,不可在设备详情中删除。
检测点内功能如下:
缺陷:显示缺陷的等级与简介、创建时间。
图谱:显示图谱的缩略图、图号。其中红外图谱通过智能识别出疑似异常的,显示疑似异常图标标记。可见光图谱显示替换图片按钮。替换图片按钮可将本机内照片替换图谱。图谱另有已导入图号未导入图谱文件的样式显示。
临时检测点:为此次检测任务在该设备内创建的临时检测点,临时检测点可以删除。创建与删除临时检测点时,均可对同类型设备进行统一操作。统一创建的临时检测点有应有保证关联关系的数据标记。
检测助手在此处功能如下:
已隐藏检测点:为已隐藏的检测点列表,已删除的临时检测点不在此列表中展示。
停用设备:停用当前设备。对设备台账信息进行更改。
图谱识别开关:切换本地图谱智能识别开关。
工况:进入工况页面,显示、刷新、更改工况。
设备管理:进入设备管理模块。
仪器管理:进入仪器管理模块。
下一设备按钮:在间隔内非末位设备时显示,点击进入下一顺序设备。进入设备后显示TOAS通知。
下一间隔按钮:在间隔内末位设备显示,点击进入下一间隔。进入间隔后显示TOAST通知。
左右滑动切换设备:左右滑动切换上一个/下一个设备,进入设备后显示TOAST通知。
1.6、导入图谱(如图10、11所示)
自动导图初始化:自动导图初始化通过拍摄地面图谱、确认图谱,来确保导入图谱文件的正确性。以检测助手身份进行。自动导图初始化在同时满足如下条件时触发:进行一次检测、自动实时或自动统一导图模式。进行导图后,记录改图谱的图号N作为基准图号。
导图中:进行导图。获取仪器对应SD卡中的路径中的N+1至最新文件M的全部图谱文件。并将基准图号置为M。导图时界面为模态,不可无伤打断。导图时显示导入图谱队列信息和当前导入图谱信息。手动停止导图时,需要确认。已获取图谱文件名称但未导入文件时,将已获取文件的图谱导入,未获取文件已获取文件名的图谱作为已有图号的图谱导入(可供后续导入),并将顺序第一个未获取文件已获取文件名的图谱图号L作为基准图号。
手动图号:在手动图号模式中,用户可手动填入图号,后续进行图谱统一导入。填入图号有红外可见光双图谱、单红外图谱、单可见光图谱模式。不同模式切换时,清空已填入图号。填入第一组图号后,添加下一组图谱自动填入图号。自动填入图号规则根据不同型号仪器进行匹配。点击完成后,图号记录至图谱中,待后续导入。
导图提醒:退出变电站时,若有未导入图谱文件的图谱,弹窗提醒一次。
导图失败:“导图中”结束所有导入图谱操作后,若有未导入的图谱文件,则显示该页面。页面中列出所有导入失败的图谱图号与图谱类型。
排查问题:显示可能存在的导图问题,供用户排查。
1.7、缺陷(如图12所示)
缺陷为带电检测的检出结果。所有缺陷数据生成须为用户人员确认。用户通过缺陷等级、缺陷简述、图片、录音、关联图谱描述缺陷。
关联图谱将缺陷和图谱关联起来,可编辑解除关联关系。可导入新的图谱,导入新的图谱时自动关联。导入方式与设备详情导入方式相同。
1.8、图谱详情(如图13所示)
图谱详情显示导入图谱的详细信息,并作后续的业务处理。包括图谱图片、图号、图谱类型、智能识别情况、图谱基本信息。并可切换显示有标记的图谱和图谱原图。
对于红外图谱,可进行智能识别和分析操作;对于可见光图谱,可进行替换图片和分析操作。
可删除图谱,删除图谱前进行确认。
1.9、智能识别(如图14所示)
智能识别通过算法判断红外图谱中是否有疑似异常。智能识别分为云识别和手机本地识别。云识别首先通过算法判断图谱设备范围,再进行设备范围内最高/最低温差计算,通过设定好的阈值,判断是否存在疑似异常。本地识别通过本地人工圈定设备范围,再由手机本地计算温差是否超过阈值。本地识别的手动标记除数据保存外,也生成背景透明的图片保存。
智能识别后,若存在疑似异常,可进行疑似异常的业务处理,可标记为无缺陷,或记录缺陷。
1.10分析(如图15所示)
分析功能通过选定部分区域,进行手动分析图谱部分的温差。分析的标记记录除数据保存外,也生成背景透明的图片保存。
2、现状模块
现状模块展示各个变电站的目前的设备、缺陷情况。并可查看设备检测点的历史情况。
如图16所示,为现状模块的模块组件和流程图。
2.1、变电站(如图17所示)
现状中的变电站功能显示电站内的基本情况,和疑似缺陷、缺陷、设备、检测点信息和历史检测信息。
2.2、历史情况(如图18所示)
历史情况展示各个检测类型的历史检测情况,以时间轴排列展示图谱。
3、更多模块
“更多”模块将检测过程中的部分需要多入口的功能集中化,并包括产品中的工具化和其它独立功能。
如图19所示为更多模块的模块组件和流程图。
3.1、导图(如图20所示)
进行已导入、填入图号后,还未导入的图谱导入。若有未导入的图谱进行角标提示。
3.2、上传检测(如图21所示)
进行检测信息的上传。更多也显示未上传的角标。若有未上传的检测进行角标提示。
3.3、智能识别(如图22所示)
对已导入的图谱进行智能识别,以确定是否存在疑似缺陷。智能识别分为云识别和本地识别。识别结果可进行处理标记,标记为无缺陷或缺陷。若有未处理的识别结果进行角标提示。
以上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基于实物ID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红外带电检测仪、服务器、平台端,作业人员通过移动终端扫描实物ID确定检测设备,而后作业人员通过移动终端控制红外检测仪器拍摄检测设备的红外图谱,并将根据测温间隔对红外图谱自动命名后的数据上传服务器,服务器处理上传数据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移动终端、平台端,由移动终端、平台端进行结果展示;
所述移动终端内安装有红外检测移动作业APP,该APP包括以下模块:
任务模块,其囊括变电检测实际作业场景所需要的功能,任务模块从进入任务或新建任务开始,至完成任务结束;
现状模块,用于展示各个变电站的目前的设备、缺陷情况,并可查看设备检测点的历史情况;
其他模块,该模块将检测过程中的部分需要多入口的功能集中化;
所述任务模块包括任务列表、创建任务、任务详情、检测助手、变电站、设备详情、导入图谱、缺陷、图谱详情、智能识别、分析的子功能模块,其中:
任务列表,用于展现所有任务的条目及简略信息;
创建任务,用于创建新任务;
任务详情,用于展示任务信息与变电站检测情况的基本信息;任务信息包括:任务编号、状态、创建时间、检测类型、检测范围、负责人、上次检测时间、今日日落时间,变电站检测情况包括:变电站名称、未检测设备、已检测设备、未消除缺陷数、识别疑似缺陷数、已消除缺陷数;
检测助手,通过检测助手在检测任务中开始一项检测,检测助手包括:检测仪器、图谱获取方式、图谱本地识别开关、工况;检测仪器从仪器管理中的仪器列表选择,扫码快速选择仪器,或根据仪器名称搜索,或通过检测类型、仪器厂家、仪器型号、图谱模式筛选仪器列表;图谱获取方式包括自动实时、自动统一、手动图号;图谱本地识别开关配置导入图谱后是否在手机上运算智能识别图谱;工况:根据目前手机所在地址获取该地温度、湿度、天气信息,并显示更新时间;
变电站,显示变电站的已检测设备数、应检测设备数,逐级显示各间隔、设备,并显示电站全站、各间隔、各设备的疑似缺陷数、缺陷数的信息;
设备详情,显示设备基本信息与设备的检测点的检测信息;
导入图谱,用于实现红外图谱导入;
缺陷,用于实现检测结果显示;
图谱详情,用于显示导入图谱的详细信息;
智能识别,通过算法判断红外图谱中是否有疑似异常;智能识别分为云识别和手机本地识别;云识别首先通过算法判断图谱设备范围,再进行设备范围内最高/最低温差计算,通过设定好的阈值,判断是否存在疑似异常;本地识别通过本地人工圈定设备范围,再由手机本地计算温差是否超过阈值;智能识别后,若存在疑似异常,进行疑似异常的业务处理,标记为无缺陷,或记录缺陷;
分析,通过选定部分区域,进行手动分析图谱部分的温差。
2.一种采用权利要求 1所述基于实物ID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创建任务:作业人员通过移动终端上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APP的任务模块中的创建任务子功能模块,选择变电站、负责人、检测类型、检测范围、作业人员数量创建检测任务,一个检测任务中包含多项检测;
S2、开始检测:作业人员先通过移动终端扫描实物ID或手动输入设备条形码确定检测设备,而后作业人员通过移动终端上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APP的任务模块的检测助手子功能模块,通过移动终端扫码或手动选择检测仪器,并设置图谱获取方式、图谱本地识别开关、工况,开始检测任务中的一项检测;
S3、完成检测后,作业人员通过移动终端上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APP的任务模块中的导入图谱子功能模块进行相应检测任务中红外图谱的导入,并将红外图谱与测温间隔、检测设备进行关联后上传服务器;
S4、作业人员通过移动终端上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APP的任务模块中的智能识别子功能模块进行红外图谱异常的判别,其中云识别首先通过算法判断图谱设备范围,再进行设备范围内最高/最低温差计算,通过设定好的阈值,判断是否存在疑似异常;本地识别通过本地人工圈定设备范围,再由手机本地计算温差是否超过阈值。
CN202110877809.2A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基于实物id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Active CN1136578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7809.2A CN113657852B (zh)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基于实物id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7809.2A CN113657852B (zh)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基于实物id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7852A CN113657852A (zh) 2021-11-16
CN113657852B true CN113657852B (zh) 2023-09-15

Family

ID=78490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77809.2A Active CN113657852B (zh)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基于实物id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57852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9575A (zh) * 2016-03-29 2016-07-27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水电生产管理移动作业系统和方法
CN106056695A (zh) * 2016-07-14 2016-10-26 北京方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移动巡检终端
CN106990308A (zh) * 2017-04-28 2017-07-28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力系统专用智能型红外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N107063467A (zh) * 2017-04-15 2017-08-18 山东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网设备在线巡检的智能红外热成像装置及巡检方法
CN206959993U (zh) * 2017-05-08 2018-02-02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电力移动终端和红外热像仪的自动命名巡检系统
CN107977714A (zh) * 2017-11-08 2018-05-01 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运检智能化管控平台
CN109710696A (zh) * 2018-12-28 2019-05-03 山东恒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电力设备核查与异动移动作业的系统与方法
CN110363846A (zh) * 2019-08-21 2019-10-22 江苏盈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3d激光成像智能巡检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0400044A (zh) * 2019-06-13 2019-11-0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聊城供电公司 变电设备带电检测移动作业方法、终端和平台
CN110648422A (zh) * 2019-09-17 2020-01-03 北京派克盛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标准化巡检方法、系统及平台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9575A (zh) * 2016-03-29 2016-07-27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水电生产管理移动作业系统和方法
CN106056695A (zh) * 2016-07-14 2016-10-26 北京方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移动巡检终端
CN107063467A (zh) * 2017-04-15 2017-08-18 山东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网设备在线巡检的智能红外热成像装置及巡检方法
CN106990308A (zh) * 2017-04-28 2017-07-28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力系统专用智能型红外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N206959993U (zh) * 2017-05-08 2018-02-02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电力移动终端和红外热像仪的自动命名巡检系统
CN107977714A (zh) * 2017-11-08 2018-05-01 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运检智能化管控平台
CN109710696A (zh) * 2018-12-28 2019-05-03 山东恒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电力设备核查与异动移动作业的系统与方法
CN110400044A (zh) * 2019-06-13 2019-11-0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聊城供电公司 变电设备带电检测移动作业方法、终端和平台
CN110363846A (zh) * 2019-08-21 2019-10-22 江苏盈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3d激光成像智能巡检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0648422A (zh) * 2019-09-17 2020-01-03 北京派克盛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标准化巡检方法、系统及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7852A (zh) 202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22714B (zh) 一种基于ar技术的数字化变电站计量运检辅助方法
CN109690570B (zh) 一种机房管理方法及动环系统
CN112327808A (zh) 一种汽车故障诊断方法、系统和汽车故障诊断仪
CN102736567B (zh) 集中式测试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372581A (zh) 挠性电路板制造过程自动监测和智能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08830837A (zh) 一种用于检测钢包溶蚀缺陷的方法和装置
CN108874919A (zh) 规划用地自动核查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08627520A (zh) 一种非均质固体材料外观质量的在线检测系统和方法
JP2009025851A (ja) 作業管理装置及び作業管理方法
CN108074032A (zh) 一种工程质量验收装置及方法
CN105405221A (zh) 一种自动化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KR20200001206A (ko) 동영상 파일을 이용한 설비 학습 장치 및 방법
CN112639824B (zh) 一种光纤网络智能维护方法和装置
CN111695771B (zh)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物资智能检测管控系统及其方法
CN111384776B (zh) 一种基于vr的变电站三维全景状态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3657852B (zh) 一种基于实物id的红外检测移动作业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4419631A (zh) 一种基于rpa的网管虚拟系统
CN113128192A (zh) 输变电检测试验数据现场交互与集中管控方法
CN105467203A (zh) 电能计量巡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KR102098263B1 (ko) 웹기반 풍력발전 블레이드 관리 시스템
CN109902209B (zh) 一种基于空间智能的特种承压设备用户三维可视化方法
CN115481941B (zh) 一种多功能区联合的智能化安防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5278016A (zh) 红外智能拍摄方法及装置、红外热成像设备、介质
CN104978623A (zh) 个人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CN113129469A (zh) 一种巡检监控方法和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