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56682B - 基于poi的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poi的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56682B
CN113656682B CN202110784518.9A CN202110784518A CN113656682B CN 113656682 B CN113656682 B CN 113656682B CN 202110784518 A CN202110784518 A CN 202110784518A CN 113656682 B CN113656682 B CN 1136566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rban
informatio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unit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845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56682A (zh
Inventor
刘茜
冯阳
赵震
冷春华
高鑫
夏梁芝
曹磊
尚继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ATU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ATU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ATU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ATU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845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566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56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66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566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66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5Search customisation based on user profiles and personal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7Spatial or temporal dependent retrieval, e.g. spatiotemporal qu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POI的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方法和装置,具体为通过航片解译获取待划分的城市平原区与水污染控制相关的基础信息;借助高程模型并基于八向法对城市平原区的汇水区边界进行划分,得到汇水区边界图;利用城市平原区的POI数据提取水污染源信息,将水污染原信息结合排水管道数据进行污染源控制单元划分;将汇水区边界图与污染源控制单元进行空间叠加,形成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从而能够为河长制辖管河段水污染治理和应对突发应急事件提供技术支撑。

Description

基于POI的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POI的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的划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与精细化水环境管理要求相匹配的乡镇级别的生态环境能力建设不足,例如,存在监测数据少、水污染防治能力弱、水污染事件预警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河长制未充分发挥其在水污染防治中的作用。
水污染控制单元是在流域汇水区控制单元划分的基础上,基于POI水污染源信息及排水管道信息,对污染控制单元做进一步的细化,其目的在流域汇水区的基础上,以河长制管理和水污染预警为目标,基于流域汇水区的划分,结合POI水污染源信息,进行控制单元划分,对河长制内的河段和水污染预警实施精细化管理,对改善平原区城市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导航地图中的POI(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在城市地理与城市生态研究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POI自身的密度特征,描绘出各类污染源的类型,对POI进行分类赋值,可以将污染源的污染类型进行分类,并能描绘出各类污染源与河流之间的空间结构关系。
针对河长制管理和水污染预警为目标的要求,探讨基于POI的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的划分,并兼顾POI水污染类别划分和污染源负荷的计算,能够对河长制辖管河段水污染治理和应对突发应急事件提供技术支撑,对制定和落实河长制水污染治理和突发水污染应急事件处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种基于POI的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的划分方法和装置,用于为河长制辖管河段水污染治理和应对突发应急事件提供技术支撑。
有鉴于此,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POI的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方法,所述划分方法包括步骤:
通过航片解译获取待划分的城市平原区与水污染控制相关的基础信息;
借助高程模型并基于八向法对所述城市平原区的汇水区边界进行划分,得到汇水区边界图;
利用所述城市平原区的POI数据提取水污染源信息,将所述水污染原信息结合排水管道数据进行污染源控制单元划分;
将所述汇水区边界图与所述污染源控制单元进行空间叠加,形成所述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
可选的,所述基础信息包括土地利用信息、覆盖类型信息、排水管网信息、道路类型信息、水系信息、坑塘信息、排水沟渠信息、建筑物信息和水系出水口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
可选的,所述划分方法还包括步骤:
根据辅助信息对所述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辅助信息包括行政边界、乡镇考核断面、管网信息、专家意见和相关部门意见中的部分或全部。
可选的,所述根据辅助信息对所述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进行调整,包括步骤:
对于相邻的所述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如果污染源POI的归类一致,则合并为一个单元,如果所述污染源POI的归类不一致,则根据暗管数据及所述相关部门意见进行修正;
对同一个所述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如果存在两个及以上乡镇考核界,则根据所述相关部门意见进行进一步划分;
在同一个乡镇考核界内,如果污染源影响范围超过两个所述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的,则将其合并为一个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
另外,还提供了一种基于POI的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装置,所述划分装置包括:
信息提取模块,被配置为通过航片解译获取待划分的城市平原区与水污染控制相关的基础信息;
第一划分模块,被配置为借助高程模型并基于八向法对所述城市平原区的汇水区边界进行划分,得到汇水区边界图;
第二划分模块,被配置为利用所述城市平原区的POI数据提取水污染源信息,将所述水污染原信息结合排水管道数据进行污染源控制单元划分;
叠加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汇水区边界图与所述污染源控制单元进行空间叠加,形成所述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
可选的,所述基础信息包括土地利用信息、覆盖类型信息、排水管网信息、道路类型信息、水系信息、坑塘信息、排水沟渠信息、建筑物信息和水系出水口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
可选的,所述划分装置还包括:
单元调整模块,被配置为根据辅助信息对所述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辅助信息包括行政边界、乡镇考核断面、管网信息、专家意见和相关部门意见中的部分或全部。
可选的,所述单元调整模块包括:
第一调整单元,被配置为对于相邻的所述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如果污染源POI的归类一致,则合并为一个单元,如果所述污染源POI的归类不一致,则根据暗管数据及所述相关部门意见进行修正;
第二调整单元,被配置为对同一个所述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如果存在两个及以上乡镇考核界,则根据所述相关部门意见进行进一步划分;
第三调整单元,被配置为在同一个乡镇考核界内,如果污染源影响范围超过两个所述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的,则将其合并为一个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POI的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方法和装置,具体为通过航片解译获取待划分的城市平原区与水污染控制相关的基础信息;借助高程模型并基于八向法对城市平原区的汇水区边界进行划分,得到汇水区边界图;利用城市平原区的POI数据提取水污染源信息,将水污染原信息结合排水管道数据进行污染源控制单元划分;将汇水区边界图与污染源控制单元进行空间叠加,形成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从而能够为河长制辖管河段水污染治理和应对突发应急事件提供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基于POI的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的划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基于POI的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的划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基于POI的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的划分装置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基于POI的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的划分装置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是基于POI数据进行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的划分,划分目的是综合考虑水文单元完整性、行政单元完整性以及流域污染控制可操作性等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河长制考核和水污染预警机制为目标,以D8流域汇水区划分和POI污染源负荷计算,污染控制负荷与排水管网信息结合开展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为技术方法,满足水生态环境保护,为河长制辖管河段水污染治理和突发应急事件处置提供技术支撑,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基于POI数据的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的原则是根据流域水生态功能的要求,同时考虑行政区划、河长制断面、排水管网数据、各类别水污染的污染负荷等信息,将污染源所在区域与受纳水域划分为若干个水污染控制单元。
鉴于以上论述,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基于POI的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的划分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划分方法用于基于POI对城市区域内的平原区进行水污染控制单元进行划分处理,该划分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通过航片解译获取待划分区域的基础信息。
这里的基础信息是指待划分的城市平原区与水污染控制相关的基础信息,包括土地利用信息、覆盖类型信息、排水管网信息、道路类型信息、水系信息、坑塘信息、排水沟渠信息、建筑物信息和水系出水口信息。也可以从中选取部分信息作为该基础信息。
上述基础信息具体来说是指基于航片提取的基础空间数据图层。并利用GIS软件对上述基础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为下面的数据利用提供基础。
S2、借助高程模型进行汇水区边界的划分。
即利用GIS技术并借用高程模型DEM对待划分的城市平原区进行数字地形分析,从而得到平原区中流域的模拟河网和流域汇水图,然后利用传统的D8算法完成汇流方向和数字水系的提取,最终确定各个水系的出口岁对应的汇水区以及汇水区边界,从而完成汇水区边界的划分。
S3、基于POI的水污染源负荷计算划分污染源控制单元。
首先,进行基于POI的污染源分类及污染负荷计算。
可以利用研究范围的POI数据及水污染排污特征,将水污染源归类为进行归类分区,主要分为居民区(包括居民楼、社区、居民平房区)、商业区(包括商场、写字楼、餐饮等)、工业企业(包括工业企业、医院等)、公园绿地(包括公园、高尔夫球场等)。并利用全国污染源普查生活源产排污系数及统计年鉴计算生活类污染源的污染负荷,利用多年监测数据计算研究范围主要工业企业污染负荷。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A、生活和商业区污染负荷计算过程如下:
例如,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试用版)、朝阳区统计年鉴等,结合外业调查综合分析得到的人口数量、生活用水量等指标进行计算。
(1)污染物与污水产生量计算
P0=0.01cQ0
Q0=0.365kRq
式中:
P0—城镇生活源水污染物年产生量,单位:吨。
c—城镇综合生活污水平均浓度,单位:毫克/升。
Q0—城镇综合生活污水产生量,单位:万立方米。
c—城镇综合生活污水平均浓度,单位:毫克/升。
—城镇污水处理厂进口浓度平均值,采用市区、县城、镇区下各城镇污水处理厂进口浓度最大月均值的水量加权平均计算,水量加权平均值以各处理厂水量占区域内总处理水量比例作为各厂权重,通过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结果获取,单位:毫克/升。
—入河(海)排污口浓度平均值,采用市区、县城、镇区已有及补充监测结果下枯水期检测值的水量加权平均计算,水量加权平均指以各排污口排放流量占区域内总排放流量比例作为各排污口权重,单位:毫克/升。
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入河(海)排污口的每个监测数据都须经过系数校核,如超出合理范围则直接使用相应地区和城镇类型的校核系数平均值代替该监测数据。
K—城镇综合生活污水折污系数,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50L/(人·d)时,折污系数取值0.8;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50L/(人·d)时,取值0.9;人均日生活用量介于150L/(人·d)和250L/(人·d)时,采用插值法确定,单位:无量纲。
R—城镇常住人口数,单位:万人。
q—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单位:升,该值需经过系数校核,如超出合理范围则直接使用相校核系数平均值计算。
Q—城镇综合生活用水量,单位:万立方米。
R—用水人口,单位:万人。
(2)污染物排放核算
Q=Q0
P=P0-PR
式中:
Q—城镇综合生活污水排放星,单位:万立方米。
Q0—城镇综合生活污水产生量,单位:万立方米。
P—城镇生活源水污染物排放量,单位:吨。
P0-城镇生活源水污染物产生量,单位:吨。
PR-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厂和其他污水处理厂的生活污水污染物去除量,通过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査结果获取,单位:吨。
B、平房区污染负荷计算过程如下:
(1)平房区生活污水以产生量和污水处理情况综合计算得出
QV=0.365k[(m3+m4+m5)qc+(m1+m2+m3)qd]
式中:
QV—行政村居民生活污水年产生量(不包含贮存后转运的粪污水),单位:立方米/年。
—每户平均人口,k=常住人口/常住户数,单位:人/户。
m1—综合利用或填埋的户数,单位:户。
m2—采用贮粪池抽吸后集中处理的户数,单位:户。
m3—直排入水体的户数,单位:户。
m4—直排入户用污水处理设备的户数,单位:户。
m5—经化粪池后排入下水管道的户数,单位:户。
m6—其他处理方式的户数,单位:户。
qc—有水冲式厕所的农村居民生活污水产生系数,单位:升/人·天。
qd—无水冲式厠所的农村居民生活污水产生系数,单位:升/人·天。
(2)平房区水污染物产生量
Wpo=0.365[(m3+m4)Fc+m5Fco+(m1+m2+m6)Fd]
式中:
Wpo—行政村居民生活(某种)水污染物年产生量(不包含贮存后转运的粪污水),单位:千克/年。
Fc—有水冲式厠所的农村居民生活(某种)水污染物产生系数(包含冲厕污水),单位:克/人·天。
Fd—无水冲式厕所的农村居民生活(某种)水污染物产生系数(没有冲厠污水),单位:克/人·天。
Fcc—冲厕污水经化粪池后排入下水管道与一般生活污水混合的水污染物排放系数:单位:克/人·天。
C、公园绿地污染负荷计算
公园绿地的污染主要来自绿植的施肥,肥料流失以及流失造成的污染,是主要的污染源,公园绿地的计算主要从施肥角度进行估算,计算公式如下:
将外业调查结果和解译结果进行空间属性关联,并结合“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相关排污系数,进行污染量计算。
将各因子统一成250m分辨率的栅格数据,在ArcGIS栅格计算器中,根据公式计算得到污染源排污量。
式中:
L—为污染物流失量,kg/年;
Ei—为污染物i在第j种土地利用类型中的输出系数,kg/ha;
Ai—为流域中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ha;
P—来自降水的污染物总量,kg/年。
然后,基于以上的计算,将污染源数据结合排水管网信息绘制基于POI的污染源控制单元。
S4、将汇水区边界图与污染源控制单元进行空间叠加。
在得到上述汇水区边界图与污染源控制单元的基础上,将两者叠加,从而得到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这里的控制单元为初步形成的控制单元,可以直接作为污染控制的基础,还可以进一步加工处理。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POI的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方法,具体为通过航片解译获取待划分的城市平原区与水污染控制相关的基础信息;借助高程模型并基于八向法对城市平原区的汇水区边界进行划分,得到汇水区边界图;利用城市平原区的POI数据提取水污染源信息,将水污染原信息结合排水管道数据进行污染源控制单元划分;将汇水区边界图与污染源控制单元进行空间叠加,形成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从而能够为河长制辖管河段水污染治理和应对突发应急事件提供技术支撑。
另外,本申请能够根据在流域水污染防治控制单元的基础上,基于河长制以及POI水污染源信息,对污染防治控制单元做进一步的细化,其目的在流域汇水区的基础上,以河长制管理和水污染预警为目标,以基于D8算法流域汇水区为基础,叠加POI污染源控制单元,划分水污染控制单元。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对河长制内的河段和污染源实施精细化管理,以及城市水环境预警机制污染源溯源,改善平原区城市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本申请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如图2所示,用于前面划分的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进行进一步修正,从而使的划分结果更为精准。
S5、根据辅助信息对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进行调整。
辅助信息包括行政边界、乡镇考核断面、管网信息、专家意见和相关部门意见。具体来说,通过如下步骤实现单元的调整:
A、对于相邻的控制单元,如果污染源POI归类一致,则合并为一个微控制单元;如果污染源POI归类不一致,则用暗管数据及相关部门意见进行修正。
C、对同一个控制单元,如果存在两个及以上乡镇考核界,则征求相关部门意见,进行进一步划分。
D、同一个乡镇考核界内,污染源影响范围超过两个微控制单元的,则将其合并为一个微控制单元。
实施例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基于POI的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的划分装置的框图。
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划分装置用于基于POI对城市区域内的平原区进行水污染控制单元进行划分处理,该划分装置包括信息提取模块10、第一划分模块20、第二划分模块30和叠加处理模块40。
信息提取模块用于通过航片解译获取待划分区域的基础信息。
这里的基础信息是指待划分的城市平原区与水污染控制相关的基础信息,包括土地利用信息、覆盖类型信息、排水管网信息、道路类型信息、水系信息、坑塘信息、排水沟渠信息、建筑物信息和水系出水口信息。也可以从中选取部分信息作为该基础信息。
上述基础信息具体来说是指基于航片提取的基础空间数据图层。并利用GIS软件对上述基础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为下面的数据利用提供基础。
第一划分模块用于借助高程模型进行汇水区边界的划分。
即利用GIS技术并借用高程模型DEM对待划分的城市平原区进行数字地形分析,从而得到平原区中流域的模拟河网和流域汇水图,然后利用传统的D8算法完成汇流方向和数字水系的提取,最终确定各个水系的出口岁对应的汇水区以及汇水区边界,从而完成汇水区边界的划分。
第二划分模块用于基于POI的水污染源负荷计算划分污染源控制单元。
该模块首先进行基于POI的污染源分类及污染负荷计算。
可以利用研究范围的POI数据及水污染排污特征,将水污染源归类为进行归类分区,主要分为居民区(包括居民楼、社区、居民平房区)、商业区(包括商场、写字楼、餐饮等)、工业企业(包括工业企业、医院等)、公园绿地(包括公园、高尔夫球场等)。并利用全国污染源普查生活源产排污系数及统计年鉴计算生活类污染源的污染负荷,利用多年监测数据计算研究范围主要工业企业污染负荷。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B、生活和商业区污染负荷计算过程如下:
例如,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试用版)、朝阳区统计年鉴等,结合外业调查综合分析得到的人口数量、生活用水量等指标进行计算。
(1)污染物与污水产生量计算
P0=0.01cQ0
Q0=0.365kRq
式中:
P0—城镇生活源水污染物年产生量,单位:吨。
c—城镇综合生活污水平均浓度,单位:毫克/升。
Q0—城镇综合生活污水产生量,单位:万立方米。
c—城镇综合生活污水平均浓度,单位:毫克/升。
—城镇污水处理厂进口浓度平均值,采用市区、县城、镇区下各城镇污水处理厂进口浓度最大月均值的水量加权平均计算,水量加权平均值以各处理厂水量占区域内总处理水量比例作为各厂权重,通过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结果获取,单位:毫克/升。
—入河(海)排污口浓度平均值,采用市区、县城、镇区已有及补充监测结果下枯水期检测值的水量加权平均计算,水量加权平均指以各排污口排放流量占区域内总排放流量比例作为各排污口权重,单位:毫克/升。
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入河(海)排污口的每个监测数据都须经过系数校核,如超出合理范围则直接使用相应地区和城镇类型的校核系数平均值代替该监测数据。
K—城镇综合生活污水折污系数,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50L/(人·d)时,折污系数取值0.8;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50L/(人·d)时,取值0.9;人均日生活用量介于150L/(人·d)和250L/(人·d)时,采用插值法确定,单位:无量纲。
R—城镇常住人口数,单位:万人。
q—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单位:升,该值需经过系数校核,如超出合理范围则直接使用相校核系数平均值计算。
Q—城镇综合生活用水量,单位:万立方米。
R—用水人口,单位:万人。
(2)污染物排放核算
Q=Q0
P=P0-PR
式中:
Q—城镇综合生活污水排放星,单位:万立方米。
Q0—城镇综合生活污水产生量,单位:万立方米。
P—城镇生活源水污染物排放量,单位:吨。
P0-城镇生活源水污染物产生量,单位:吨。
PR-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厂和其他污水处理厂的生活污水污染物去除量,通过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査结果获取,单位:吨。
C、平房区污染负荷计算过程如下:
(1)平房区生活污水以产生量和污水处理情况综合计算得出
QV=0.365k[(m3+m4+m5)qc+(m1+m2+m3)qd]
式中:
QV—行政村居民生活污水年产生量(不包含贮存后转运的粪污水),单位:立方米/年。
—每户平均人口,k=常住人口/常住户数,单位:人/户。
m1—综合利用或填埋的户数,单位:户。
m2—采用贮粪池抽吸后集中处理的户数,单位:户。
m3—直排入水体的户数,单位:户。
m4—直排入户用污水处理设备的户数,单位:户。
m5—经化粪池后排入下水管道的户数,单位:户。
m6—其他处理方式的户数,单位:户。
qc—有水冲式厕所的农村居民生活污水产生系数,单位:升/人·天。
qd—无水冲式厠所的农村居民生活污水产生系数,单位:升/人·天。
(2)平房区水污染物产生量
Wpo=0.365k[(m3+m4)Fc+m5Fco+(m1+m2+m6)Fd]
式中:
Wpo—行政村居民生活(某种)水污染物年产生量(不包含贮存后转运的粪污水),单位:千克/年。
Fc—有水冲式厠所的农村居民生活(某种)水污染物产生系数(包含冲厕污水),单位:克/人·天。
Fd—无水冲式厕所的农村居民生活(某种)水污染物产生系数(没有冲厠污水),单位:克/人·天。
Fcc—冲厕污水经化粪池后排入下水管道与一般生活污水混合的水污染物排放系数:单位:克/人·天。
C、公园绿地污染负荷计算
公园绿地的污染主要来自绿植的施肥,肥料流失以及流失造成的污染,是主要的污染源,公园绿地的计算主要从施肥角度进行估算,计算公式如下:
将外业调查结果和解译结果进行空间属性关联,并结合“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相关排污系数,进行污染量计算。
将各因子统一成250m分辨率的栅格数据,在ArcGIS栅格计算器中,根据公式计算得到污染源排污量。
式中:
L—为污染物流失量,kg/年;
Ei—为污染物i在第j种土地利用类型中的输出系数,kg/ha;
Ai—为流域中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ha;
P—来自降水的污染物总量,kg/年。
然后,基于以上的计算,将污染源数据结合排水管网信息绘制基于POI的污染源控制单元。
叠加处理模块用于将汇水区边界图与污染源控制单元进行空间叠加。
在得到上述汇水区边界图与污染源控制单元的基础上,将两者叠加,从而得到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这里的控制单元为初步形成的控制单元,可以直接作为污染控制的基础,还可以进一步加工处理。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POI的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装置,具体为通过航片解译获取待划分的城市平原区与水污染控制相关的基础信息;借助高程模型并基于八向法对城市平原区的汇水区边界进行划分,得到汇水区边界图;利用城市平原区的POI数据提取水污染源信息,将水污染原信息结合排水管道数据进行污染源控制单元划分;将汇水区边界图与污染源控制单元进行空间叠加,形成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从而能够为河长制辖管河段水污染治理和应对突发应急事件提供技术支撑。
另外,本申请能够根据在流域水污染防治控制单元的基础上,基于河长制以及POI水污染源信息,对污染防治控制单元做进一步的细化,其目的在流域汇水区的基础上,以河长制管理和水污染预警为目标,以基于D8算法流域汇水区为基础,叠加POI污染源控制单元,划分水污染控制单元。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对河长制内的河段和污染源实施精细化管理,以及城市水环境预警机制污染源溯源,改善平原区城市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本申请还可以包括单元调整模块,如图4所示,该模块用于前面划分的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进行进一步修正,从而使的划分结果更为精准。
该单元调整模块用于根据辅助信息对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进行调整。
辅助信息包括行政边界、乡镇考核断面、管网信息、专家意见和相关部门意见。具体来说,该模块包括第一调整单元、第二调整单元和第三调整单元。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对于相邻的控制单元,如果污染源POI归类一致,则合并为一个微控制单元;如果污染源POI归类不一致,则用暗管数据及相关部门意见进行修正。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对同一个控制单元,如果存在两个及以上乡镇考核界,则征求相关部门意见,进行进一步划分。
第三调整单元用于在同一个乡镇考核界内,污染源影响范围超过两个微控制单元的,则将其合并为一个微控制单元。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基于POI的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划分方法包括步骤:
通过航片解译获取待划分的城市平原区与水污染控制相关的基础信息;
借助高程模型并基于八向法对所述城市平原区的汇水区边界进行划分,得到汇水区边界图;
利用所述城市平原区的POI数据提取水污染源信息,将所述水污染源信息结合排水管道数据进行污染源控制单元划分;
将所述汇水区边界图与所述污染源控制单元进行空间叠加,形成所述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信息包括土地利用信息、覆盖类型信息、排水管网信息、道路类型信息、水系信息、坑塘信息、排水沟渠信息、建筑物信息和水系出水口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划分方法还包括步骤:
根据辅助信息对所述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进行调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信息包括行政边界、乡镇考核断面、管网信息、专家意见和相关部门意见中的部分或全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辅助信息对所述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进行调整,包括步骤:
对于相邻的所述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如果污染源POI的归类一致,则合并为一个单元,如果所述污染源POI的归类不一致,则根据暗管数据及所述相关部门意见进行修正;
对同一个所述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如果存在两个及以上乡镇考核界,则根据所述相关部门意见进行进一步划分;
在同一个乡镇考核界内,如果污染源影响范围超过两个所述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的,则将其合并为一个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
6.一种基于POI的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划分装置包括:
信息提取模块,被配置为通过航片解译获取待划分的城市平原区与水污染控制相关的基础信息;
第一划分模块,被配置为借助高程模型并基于八向法对所述城市平原区的汇水区边界进行划分,得到汇水区边界图;
第二划分模块,被配置为利用所述城市平原区的POI数据提取水污染源信息,将所述水污染源信息结合排水管道数据进行污染源控制单元划分;
叠加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汇水区边界图与所述污染源控制单元进行空间叠加,形成所述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划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信息包括土地利用信息、覆盖类型信息、排水管网信息、道路类型信息、水系信息、坑塘信息、排水沟渠信息、建筑物信息和水系出水口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划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划分装置还包括:
单元调整模块,被配置为根据辅助信息对所述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进行调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划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信息包括行政边界、乡镇考核断面、管网信息、专家意见和相关部门意见中的部分或全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划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调整模块包括:
第一调整单元,被配置为对于相邻的所述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如果污染源POI的归类一致,则合并为一个单元,如果所述污染源POI的归类不一致,则根据暗管数据及所述相关部门意见进行修正;
第二调整单元,被配置为对同一个所述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如果存在两个及以上乡镇考核界,则根据所述相关部门意见进行进一步划分;
第三调整单元,被配置为在同一个乡镇考核界内,如果污染源影响范围超过两个所述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的,则将其合并为一个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
CN202110784518.9A 2021-07-12 2021-07-12 基于poi的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36566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84518.9A CN113656682B (zh) 2021-07-12 2021-07-12 基于poi的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84518.9A CN113656682B (zh) 2021-07-12 2021-07-12 基于poi的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6682A CN113656682A (zh) 2021-11-16
CN113656682B true CN113656682B (zh) 2024-03-26

Family

ID=78477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84518.9A Active CN113656682B (zh) 2021-07-12 2021-07-12 基于poi的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566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2698B (zh) * 2022-01-28 2022-12-0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面向流域汇水区域的磷排放污染负荷预测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0172A (zh) * 2016-10-20 2017-03-2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一种流域污染控制单元的划分方法
CN109446934A (zh) * 2018-10-12 2019-03-08 北京英视睿达科技有限公司 水环境监管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0172A (zh) * 2016-10-20 2017-03-2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一种流域污染控制单元的划分方法
CN109446934A (zh) * 2018-10-12 2019-03-08 北京英视睿达科技有限公司 水环境监管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6682A (zh) 202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preda et al. A climate vulnerability and impact assessment model for complex urban systems
Liu et al.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of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environment in Ningbo, China
Zhai et al. Water quality variation in the highly disturbed Huai River Basin, China from 1994 to 2005 by multi-statistical analyses
Newcomer Johnson et al. Effects of stormwater management and stream restoration on watershed nitrogen retention
Steele et 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water bodies: mechanisms of change and implications for ecosystem function
Luo et al. Exploring sustainable solutions for the water environment in Chinese and Southeast Asian cities
Naden et al. Nutrient fluxes from domestic wastewater: A national-scal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for the UK 1800–2010
CN113656682B (zh) 基于poi的城市平原区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方法和装置
Yu et al. Dealing with urban floods within a resilience framework regarding disaster stages
LaGro Jr et al. Exurban housing development, onsite wastewater disposal, and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within a changing policy context
Meng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site-scale water-sensitive urban design (WSUD) in the urban water cycle: a review
Zhou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priority areas for green stormwater infrastructure based on supply and demand evaluation of flood regulation service
Nie et al.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sponge city effects
Carollo et al. Water savings and urban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valuation of the potentiality of rainwater harvesting systems from the building to the city scale
Fang et al. Zero increase in peak discharg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ah et al. A conceptual modeling of ecological greywater recycling system in Kuching city, Sarawak, Malaysia
Xiong et al. Combined optimization of LID patches and the gray drainage system to control wet weather discharge pollution
Marteleira et al. Improving the resilience of water supply towards climate change impacts in Tacloban, Philippines
Nascimento et al. Using green and blue infrastructure for urban flood mitigation: simulating scenarios for climate change, GBI technologies, and land policy
Desimone Simulation of ground-water flow and evaluation of water-management alternatives in the Upper Charles River basin, eastern Massachusetts
Obaid Modelling Sewer Overflow of Karbala City with Large Floating Population
Asamoah et al. Invasion of wetlands in Kumasi by informal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consequences for urban management
Baran Integrated Model-Based Impact Assessment of Climate Change and Land Use Change on the Occoquan Watershed
Biswas et al. urban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 environmental study in Cooch Behar Town, West Bengal, India
Tandoh Towards a Sustainable Water Environment: Assessing the Water Cycle Impacts of Residential Water Demands in a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Treatment System: Model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and Case Stud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