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47156A -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647156A CN113647156A CN202080023461.4A CN202080023461A CN113647156A CN 113647156 A CN113647156 A CN 113647156A CN 202080023461 A CN202080023461 A CN 202080023461A CN 113647156 A CN113647156 A CN 1136471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ach
- transmission
- random access
- signal
- resource set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102100039292 Cbp/p300-interacting transactivator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8
- 101000888413 Homo sapiens Cbp/p300-interacting transactivator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geranyl di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O[P@](O)(=O)OP(O)(O)=O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2—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using repet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16—Time-frequency-cod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6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对应于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传播时延的适当的随机接入过程。终端(100)包括:无线发送部(104),发送随机接入信道的信号;以及控制部(108),基于与发送定时的调整相关的信息的有效性,控制与随机接入信道中的信号的发送相关的资源设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背景技术
在5G的标准化方面,第三代合作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已讨论了新无线接入技术(NR: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并发布了NR的版本15(Release(Rel.)15)的规格。
在NR之类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使用了随机接入信道的随机接入过程来连接终端(也称为“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与基站(也称为“gNB(gNodeB)”)。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TR38.811,“Study on New Radio(NR)to support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非专利文献2:3GPP TS38.321,“Medium Access Control(MAC)protocolspecification”
发明内容
但是,关于对应于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传播时延的适当的随机接入过程,仍有研究的余地。
本公开的非限定性的实施例有助于提供能够实现对应于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传播时延的适当的随机接入过程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装置包括:发送电路,发送随机接入信道的信号;以及控制电路,基于与发送定时的调整相关的信息的有效性,对与所述随机接入信道中的所述信号的发送相关的资源设定进行控制。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接收装置包括:接收电路,接收随机接入信道的信号;以及控制电路,基于和与发送定时的调整相关的信息的有效性对应的、与所述随机接入信道中的所述信号的发送相关的资源设定,对所述信号的接收进行控制。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基于与发送定时的调整相关的信息的有效性,对与随机接入信道中的信号的发送相关的资源设定进行控制;以及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所述信号。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接收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和与发送定时的调整相关的信息的有效性对应的、与随机接入信道中的信号的发送相关的资源设定,对所述信号的接收进行控制;以及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所述信号。
应予说明,这些总括性的或具体的方式可由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电脑程序或记录介质实现,也可由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电脑程序及记录介质的任意的组合实现。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能够实现对应于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传播时延的适当的随机接入过程。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更多优点和效果将通过说明书和附图予以阐明。这些优点和/或效果分别由若干个实施方式、以及说明书及附图所记载的特征提供,但未必需要为了获得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相同的特征而全部提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四步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终端的一部分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基站的一部分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终端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方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基站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方框图。
图6是表示Type1_PRACH资源和Type2_PRACH资源的配置的第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Type1_PRACH的前导码(Preamble)信号的结构和Type2_PRACH的前导码信号的结构的第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PRACH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Type1_PRACH资源和Type2_PRACH资源的配置的第二个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Type1_PRACH结构和Type2_PRACH结构的第二个例子的图。
图11是表示Type1_PRACH结构和Type2_PRACH结构的第三个例子的图。
图12是表示两步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A是表示两步随机接入中的信号配置的第一个例子的图。
图13B是表示两步随机接入中的信号配置的第二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随机接入过程]
例如,随机接入过程通过四步随机接入(也称为“4-step RACH(Random Access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或“4-Step CBRA(Contention Based Random Access,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实施。
图1是表示四步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四步随机接入中,例如,如图1所示,终端(UE)在第一步的发送(MSG1)中,将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前导码信号发送至基站(gNB)。终端中的MSG1发送是在基站针对每个小区通知的发送定时(时隙(slot)定时)中实施的。
基站接收MSG1并进行解码,在第二步的发送(MSG2)中,将包含针对前导码信号的应答(RA response)及MSG3的上行发送定时的调度信息等通知给终端。
终端接收MSG2并进行解码,在第三步的发送(MSG3)中,使用由MSG2指示的调度信息,将与终端相关的信息(例如,终端ID等)等用于建立连接(Connection)的信息等通知给基站。例如,在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通知MSG3。MSG3所通知的信息也可被称为“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接请求信息”。
基站接收MSG3并进行解码,在第四步的发送(MSG4)中,通知连接建立应答等。
[PRACH]
例如,NR中使用的PRACH(例如,图1的MSG1)由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前导码序列(前导码部分)及GP(guard period,保护区间)构成。前导码序列例如由相关特性良好的码序列(例如,循环移位Zadoff-Chu(Cyclic shifted Zadoff-Chu,CS-ZC)序列)等产生。另外,CP是复制了前导码序列的一部分所得的信号。GP是无发送的区间。此外,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码序列并不限定于CS-ZC序列,只要是相关特性良好的码序列即可。此外,包含CP、前导码序列及GP且在PRACH中被发送的信号有时被记载为“前导码信号”。另外,PRACH中的前导码信号等的发送有时被记载为“PRACH发送”。
这些与PRACH相关的信息例如包含于在基站针对每个小区发送的系统信息,并被通知给终端。例如,对于各个前导码编号,唯一地对应不同CS-ZC序列。终端将与随机地选择的前导码编号对应的CS-ZC序列设定为前导码序列。例如,即使在多个终端使用同一时间资源及频率资源发送PRACH的情况下,只要多个终端分别选择不同前导码编号,则基站仍能够通过CS-ZC序列的相关检测来同时检测出多个前导码编号(换句话说,多个终端的前导码信号)。
[向地面以外的网络(NTN:Non-Terrestrial Network,非地面网络)的扩展]
NR中已研究了向使用卫星和/或高空伪卫星(HAPS:High-altitude platformstation,高空平台站)的通信等地面以外的网络(NTN:Non-Terrestrial Network)的扩展(例如,非专利文献1)。
在NTN环境中,对于地面终端或飞机终端的卫星的覆盖区域(例如,一个以上的小区)由来自卫星的波束形成。另外,终端与卫星之间的无线电波传播的往返时间取决于卫星的高度(例如,最大约36000km)和/或从终端算起的角度。
例如卫星形成具有数百公里的直径的小区。卫星形成的小区大于地面基站等形成的直径为数公里的小区。因此,根据处于卫星形成的小区内的终端的位置,终端与卫星之间的传播时延之差会增大。
例如,非专利文献1记载了,在NTN中,卫星与终端之间的无线电波传播的往返时间(RTT:Round Trip Time,往返时间)最大会耗费544ms左右。另外,非专利文献1还记载了根据波束内(小区内)的终端的位置,会产生1.6ms左右的最大时延差。最大时延差例如是指,波束内(小区内),位置离卫星最远的终端与该卫星之间的往返时间、和位置离卫星最近的终端与该卫星之间的往返时间之差。
在直径为数公里的地面小区中,最大时延差例如小于0.1ms,因此,与地面小区内相比,NTN中的最大时延差非常大。因此,在NTN中,卫星从终端接收到的前导码的时延差会变大。
另一方面,随机接入过程不限于初始接入,也会在上行数据发送请求、SI请求(终端请求基站发送系统信息(System Information))及切换时被实施。在这些用途中,终端有时与基站建立定时同步,即,具有有效TA(Valid Timing Advance,有效定时提前量)值。在终端具有有效TA值的情况下,终端会根据TA值来调整发送定时,由此,卫星所接收的不同终端的前导码之间的时延差会减小。
因此,在本公开中,通过使用具有有效TA值的终端中的PRACH资源的设定、和不具有有效TA值的终端中的PRACH资源的设定,实现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传播时延在终端之间不同的情况下的NR中的适当的随机接入方法。
此外,以下,有时具有有效TA值被记载为“有TA”,不具有有效TA值被记载为“无TA”。“有TA”的终端例如相当于从基站(卫星)定期接收TA命令,且非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TA定时器(timeAlignmentTimer,时间对准定时器)已运行的状态下的终端。另外,“无TA”的终端例如相当于未接收来自基站的TA命令或TA定时器(timeAlignmentTimer)未运行的状态下的终端。
(实施方式1)
[通信系统的概要]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包括终端100及基站200。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一个例子,终端100(相当于发送装置)发送PRACH的信号(例如,前导码信号),基站200(相当于接收装置)接收PRACH的信号。
图2是表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终端100的一部分结构的方框图。在图2所示的终端100中,无线发送部104发送随机接入信道的信号。控制部108基于与发送定时的调整相关的信息的有效性,对与随机接入信道中的所述信号的发送相关的资源设定进行控制。
图3是表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基站200的一部分结构的方框图。在图3所示的基站200中,无线接收部202接收随机接入信道的信号。控制部209基于和与发送定时的调整相关的信息的有效性对应的、与所述随机接入信道中的所述信号的发送相关的资源设定,对所述信号的接收进行控制。
[终端的结构]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终端10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方框图。终端100包括PRACH产生部101、数据产生部102、定时调整部103、无线发送部104、天线105、无线接收部106及解调/解码部107。PRACH产生部101、数据产生部102、定时调整部103及解调/解码部107可包含于控制部108。
PRACH产生部101例如从在基站200的小区内可利用的候选的PRACH的发送资源中,决定PRACH的发送资源。例如,PRACH产生部101基于可发送PRACH的时间/频率资源、以及前导码编号组的信息,决定用于PRACH发送的时间/频率资源及前导码编号。可发送PRACH的时间/频率资源及前导码编号组的信息例如由基站200通知。
例如,PRACH产生部101从前导码编号组中,设定一个前导码编号。PRACH产生部101使用与所设定的前导码编号对应的ZC序列编号和循环移位量产生CS-ZC序列,并产生在所设定的时间/频率资源中发送的PRACH的信号(例如,前导码信号)。
此外,与终端100可利用的候选PRACH发送资源相关的信息(PRACH发送资源信息)中,包含用于前导码的候选序列编号(前导码编号组)、CS量、PRACH时间资源(例如,周期)、PRACH频率资源位置、前导码格式(Preamble format)编号等与PRACH关联的设定信息。换句话说,PRACH发送资源信息中,包含用于产生PRACH的前导码信号的信息、以及与用于发送PRACH的前导码信号的时间/频率资源相关的信息。另外,PRACH发送资源信息包含于连接的基站200(例如,服务小区)发送来的控制信息(RRC消息(例如,RACH-ConfigCommon、RACH-ConfigDedicated及RACH-ConfigGeneric等),并在系统信息中通知给终端100。此外,也可以是,控制信息的一部分信息为由规格规定的系统公共信息,不从基站200被通知给终端10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两种PRACH发送资源的信息。两种PRACH发送资源中的一种PRACH发送资源例如是在有TA的情况下使用的资源,另一种PRACH发送资源例如是在无TA的情况下使用的资源。以下,在有TA的情况下使用的资源被记载为“Type1_PRACH资源”,在无TA的情况下使用的资源被记载为“Type2_PRACH资源”。
此外,Type1_PRACH资源及Type2_PRACH资源将在后文中叙述。
数据产生部102产生上行发送数据流,并产生利用由基站200分配的用于发送数据信号的时间/频率资源及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和编码方案)发送的数据信号。
定时调整部103调整接收信号的接收定时以及发送信号的发送定时。例如,定时调整部103基于由基站200通知的TA来调整发送定时。
此外,定时调整部103也可根据由基站200通知的通用TA的值进行定时调整。通用TA是在小区内通用的。基于小区的中心附近的RTT(Round Trip Time)来设定通用TA的值。例如,在基站200包含于静止卫星的情况下,通用TA的值成为540ms左右的值。
在使用通用TA来调整定时的情况下,基站200基于下行信号的基准定时来设定上行信号的接收定时。另一方面,在不使用通用TA的情况下,基站200以比下行信号的基准定时延迟通用TA的值的定时来设定上行信号的接收定时。根据每个终端的TA的值来校正小区内的时延时间差。以下,将每个终端的TA记载为“专用TA”。
此处,在终端100具有有效的专用TA的情况下,定时调整部103基于有效的专用TA的值来调整定时,并发送PRACH。在终端100不具有有效的专用TA的情况下,定时调整部103不使用专用TA的值。在是使用通用TA的系统的情况下,利用通用TA来调整定时。此外,在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来自基站200的TA命令的情况下,专用TA会变为无效。
不具有有效的专用TA的情形例如是进行初始接入的情形;或者在RRC_INACTIVE状态下,长时间未接收到TA命令的情形等。此外,上述“无TA”的情形是不具有有效的专用TA的情形。
具有有效的专用TA的情形例如是在RRC_ACTIVE状态下,请求发送上行数据的情形等。此外,上述“有TA”的情形是具有有效的专用TA的情形。
无线发送部104对从PRACH产生部101输出的信号、以及从数据产生部102输出的数据信号实施D/A(Digital/Analog,数字/模拟)转换、上变频等发送处理,并从天线105向基站200发送通过发送处理而获得的无线信号。
无线接收部106对经由天线105从基站200接收到的接收信号实施下变频及A/D(Analog/Digital,模拟/数字)转换等接收处理,并向解调/解码部107输出实施了接收处理的信号。
解调/解码部107对从无线接收部106输出的信号进行解调及解码处理。例如,解调/解码部107对PRACH的应答数据信号进行解调及解码。例如,在解调及解码所得的信息中包含与发送定时及接收定时相关的定时信息(例如,通用TA和/或专用TA)的情况下,解调/解码部107向定时调整部103输出定时信息。
[基站的结构]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20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方框图。基站200包括天线201、无线接收部202、数据接收处理部203、PRACH检测部204、PRACH资源设定部205、数据产生部206、数据发送处理部207及无线发送部208。数据接收处理部203、PRACH检测部204、PRACH资源设定部205、数据产生部206及数据发送处理部207可包含于控制部209。
无线接收部202对经由天线201接收到的来自终端100的数据信号及PRACH信号实施下变频及A/D转换等接收处理,并向数据接收处理部203及PRACH检测部204输出实施了接收处理的信号。
PRACH资源设定部205对PRACH检测部204设定小区内的可用于PRACH发送的时间/频率资源及前导码编号。另外,PRACH资源设定部205向数据产生部206输出包含小区内的可用于PRACH发送的时间/频率资源及前导码编号的系统信息(例如,随机接入配置(RandomAccess Configuration)及RACH-Config等)。此处,可用于PRACH发送的时间/频率资源有时被称为“RACH Occasion(RACH时机)”。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设定Type1_PRACH资源及Type2_PRACH资源这两种可用于PRACH发送的资源。
PRACH检测部204对于接收到的PRACH的前导码信号,进行与前导码信号的复制信号之间的相关处理,由此,检测PRACH的前导码信号并估计发送定时及接收定时,所述前导码信号的复制信号是使用与由PRACH资源设定部205设定的前导码编号对应的序列编号和循环移位量而产生的信号。
此外,PRACH检测部204中的相关处理既可以是在时域中进行而计算时延分布的处理,也可以是在频域中进行相关处理(除法处理)之后,通过进行IFFT(Inverse Fast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里叶逆变换)而计算时延分布的处理。计算出的时延分布可以用于发送定时和/或接收定时的估计。
数据接收处理部203对接收数据信号进行解调/解码处理。另外,数据接收处理部203可以基于接收数据信号来实施信道估计及定时估计。
数据产生部206产生包含用户数据、系统信息及专用控制信息等的下行数据信号。数据产生部206向数据发送处理部207输出所产生的下行数据信号。
另外,数据产生部206基于PRACH检测部204及数据接收处理部203中的定时估计结果而产生TA命令。
数据发送处理部207对从数据产生部206输出的下行数据信号进行编码及调制,并向无线发送部208输出调制后的信号。
无线发送部208对从数据发送处理部207输出的信号实施D/A转换、上变频及放大等发送处理,并从天线201发送通过发送处理而获得的无线信号。
接着,说明两种PRACH发送资源。
[PRACH发送资源的设定例1]
说明基站200的PRACH资源设定部205中的PRACH资源的设定的一个例子。
图6是表示Type1_PRACH资源和Type2_PRACH资源的配置的第一个例子的图。图6表示在时域中交替地配置Type1_PRACH资源和Type2_PRACH资源的例子。
在图6所示的时域中交替地配置的例子中,无论是有TA的终端100还是无TA的终端100,从PRACH发送的触发到可进行发送的定时为止的时间均同等,因此,不管有无TA,均能够使接入时延同等。
此外,配置例不限于图6的例子。例如,可在时域和/或频域中规定的RACH时机编号也可以分别被设定给Type1_PRACH资源和Type2_PRACH资源。例如,偶数的RACH时机编号被设定给Type1_PRACH资源和Type2_PRACH资源中的一个PRACH资源,奇数的RACH时机编号被设定给Type1_PRACH资源和Type2_PRACH资源中的另一个PRACH资源。即使在此种设定下,也按同等的频度设定Type1_PRACH资源和Type2_PRACH资源,因此,无论是有TA的终端100还是无TA的终端100,从PRACH发送的触发到可进行发送的定时为止的时间均同等,从而能够实现同等的接入时延。
图7是表示Type1_PRACH的前导码信号的结构和Type2_PRACH的前导码信号的结构的第一个例子的图。图7中并排地表示了Type1_PRACH的前导码信号的结构(图7的Type1)和Type2_PRACH的前导码信号的结构(图7的Type2)。
此处,Type1_PRACH的前导码信号是基于与Type1_PRACH资源相关的信息而产生的前导码信号,Type2_PRACH的前导码信号是基于与Type2_PRACH资源相关的信息而产生的前导码信号。此外,以下,有时Type1_PRACH的前导码信号的结构被记载为“Type1_PRACH结构”,Type2_PRACH的前导码信号的结构被记载为“Type2_PRACH结构”。
在图7的Type1_PRACH结构和Type2_PRACH结构中,具有彼此相同的序列长度的一个码序列(图7的“Seq.”)反复了4次。
例如,Type1_PRACH结构的CP长度大于Type2_PRACH结构的CP长度。另外,Type1_PRACH结构的GP长度大于Type2_PRACH结构的GP长度。另外,Type1_PRACH结构不会通过循环移位序列被复用。换句话说,在Type1_PRACH结构中,CS数被规定为1。另外,Type2_PRACH结构通过循环移位序列被复用。例如,在Type2_PRACH结构中,CS数被规定为NCS(NCS可以是1以上的整数)。
对于图7的例子,由于在Type1_PRACH结构中不进行CS复用,因此与Type2_PRACH结构相比,可复用的前导码信号的数量为Type2_PRACH结构的1/NCS。但是,在以搭载于飞机和/或轮船等移动体的终端的PRACH资源设定为对象的情况下,初始接入或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终端少,使用Type1_PRACH结构进行PRACH发送的机会少。因此,即使Type1_PRACH结构中可复用的前导码信号的数量少,仍能够避免终端之间的前导码信号的冲突概率增加。
此外,图7表示了如下例子,即,Type1_PRACH结构与Type2_PRACH结构之间的差异是CP长度的差异、GP长度的差异及利用CS进行的复用的差异,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例如,Type1_PRACH结构与Type2_PRACH结构之间的差异也可以是CP长度的差异、GP长度的差异和利用CS进行的复用的差异中的至少一个差异。
另外,虽然将Type1_PRACH结构设为不会通过循环移位序列被复用的结构,即,CS=1的结构,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循环移位序列对Type1_PRACH结构进行复用,在此情况下,也可以设为Type1_PRACH结构的复用数(CS)比Type2_PRACH结构更少的结构。
另外,也可以是,Type1_PRACH结构和Type2_PRACH结构彼此相同,Type1_PRACH资源设定和Type2_PRACH资源设定中的RACH时机彼此不同。例如,Type1_PRACH资源设定中的RACH时机也可以在时间和频率中的至少一个上与Type2_PRACH资源设定中的RACH时机不同。
例如,也可以是,将Type1_PRACH结构和Type2_PRACH结构这两者均设为能够进行CS复用的结构。Type1_PRACH结构由无TA的终端100使用,Type2_PRACH结构由有TA的终端100使用。在此情况下,无TA的终端100的传播时延差大于CS量,因此,基站200无法区分受到CS复用的无TA的终端100的前导码信号(即,实质上无法进行CS复用)。基站200会忽略Type1_PRACH结构的CS,使用ZC序列来区分无TA的终端100的前导码信号。即使在此情况下,因为有TA的终端100和无TA的终端100的发送时机(RACH Occasion)不同,所以可实现有TA的终端100彼此的CS复用,从而可降低冲突概率或降低PRACH资源。
另外,增加CP长度等效于增加码序列的反复数。以下,使用图8对该点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PRACH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图8表示PRACH结构A和PRACH结构B这两个结构。
在PRACH结构A中,一个码序列(图8的一个“Seq.”)反复了4次。而且,在PRACH结构A中,在前端附加有长度相当于组合了两个码序列和一个码序列的1/4的CP。
在PRACH结构B中,具有与PRACH结构A的一个码序列相同的序列长度的一个码序列反复了6次。而且,在PRACH结构B中,在前端附加有长度相当于一个码序列的1/4的CP。
在PRACH结构A和PRACH结构B中,一个码序列均反复了6次,且在前端均附加有一个码序列的1/4的长度。
这样,增加CP长度的PRACH结构A等效于增加码序列的反复数的PRACH结构B。
[设定例2]
图9是表示Type1_PRACH资源和Type2_PRACH资源的配置的第二个例子的图。图9表示Type1_PRACH资源和Type2_PRACH资源的配置。在图9中,时域中的Type1_PRACH资源的配置的数量小于Type2_PRACH资源的配置的数量。换句话说,Type1_PRACH资源的频度小于Type2_PRACH资源的频度。
根据图9所示的配置,有TA的终端100的从PRACH发送的触发到可进行PRACH发送的定时为止的时间能够比无TA的终端100更短。
此外,图9表示了如下例子,即,时域中的Type1_PRACH资源的频度小于Type2_PRACH资源的频度的例子,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与Type1_PRACH资源相比,Type2_PRACH资源的在时域和/或频域中规定的RACH时机编号也可被设定得更多。即使在此种设定下,有TA的终端100的从PRACH发送的触发到可进行PRACH发送的定时为止的时间能够比无TA的终端100更短。
在多数情况下,当NTN环境被用于飞机及轮船等移动体的通信时,一般在移动体的天线及通信模块接收到接收信号后,将该接收信号桥接给移动体内部(例如,飞机的机内及轮船内等)的Wi-Fi(注册商标),从而转发给移动体内部的用户所拥有的终端。因此,无TA的终端100进行PRACH发送的情形是移动体出发时(例如,飞机起飞及轮船出港)之后等有限的情形。在此种情形下,即使产生PRACH发送的时延,也不太会有问题。另一方面,在有TA的终端100的情况下,上行数据的发送请求等的发送时延会影响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因此,通过增加Type2_PRACH资源的配置的数量,并进一步增加有TA的终端100的PRACH发送的频度,从而能够改善用户体验。
另外,在Type1_PRACH资源的尺寸(例如,Type1_PRACH的前导码信号的长度)大于Type2_PRACH资源的情况下,通过降低Type1_PRACH发送的频度,能够削减开销。
此外,在图9的例子中,Type2_PRACH的前导码信号的发送频度增加。例如,在Type2_PRACH的前导码信号与Type1_PRACH的前导码信号之间,例如,通过调整码序列的长度和/或码序列的反复数之类的前导码序列的长度,可降低与Type2_PRACH的前导码信号的发送频度的增加相伴的资源消耗。以下,使用图10及图11说明用于使伴随于Type2_PRACH的前导码信号的发送频度的增加的资源消耗降低的、Type1_PRACH结构和Type2_PRACH结构的例子。
图10是表示Type1_PRACH结构和Type2_PRACH结构的第二个例子的图。图10中并排地表示了Type1_PRACH结构(图10的Type1)和Type2_PRACH结构(图10的Type2)。
图10的Type1_PRACH结构和Type2_PRACH结构中,一个码序列均反复了4次。但是,Type1_PRACH结构所使用的码序列的长度比Type2_PRACH结构更长。例如,在Type1_PRACH结构中,使用序列长度为839的ZC序列,在Type2_PRACH结构中,使用序列长度为139的ZC序列。
图11是表示Type1_PRACH结构和Type2_PRACH结构的第三个例子的图。图11中并排地表示了Type1_PRACH结构和Type2_PRACH结构。
图11的Type1_PRACH结构和Type2_PRACH结构中,一个码序列的长度均相同。例如,使用序列长度为839或列长度为139的ZC序列作为一个码序列。但是,在Type1_PRACH结构中,码序列的反复数被设定为8次,在Type2_PRACH结构中,码序列的反复数被设定为4次。这样,与Type2_PRACH结构相比,Type1_PRACH结构的码序列的反复数可被设定得更多。
在NTN环境中,通过由卫星形成的方向性敏锐的波束来覆盖通信区域。另外,对于在空中移动的飞机及在海上等移动的轮船,周围的反射物比地面区域更少。因此,在多数情况下,传播路径的时延分散会比TN环境更小。例如,在Type2_PRACH结构中,能够对每一个码序列(例如,一个ZC序列)设定大量的CS数,因此,与不进行CS复用的Type1_PRACH结构相比,受到不同码序列之间的干扰的情况较少。由此,与Type1_PRACH结构相比,Type2_PRACH结构中通过使用短序列长度和/或削减序列的反复数,能够维持足够的前导码信号的检测精度,并削减资源。
如上所述,在Type1_PRACH结构中不进行CS复用的情况下,一个ZC序列所能够产生的前导码的数量会比Type2_PRACH结构更少。
在LTE及NR中,在使用序列长度为839的ZC序列的情况下,CS-ZC序列数被规定为838×(CS数),在使用序列长度为139的ZC序列的情况下,CS-ZC序列数被规定为138×(CS数)。另外,在LTE及NR中,每一个小区的CS-ZC序列数根据系统,例如最大会被设定为64个。每一个小区的CS-ZC序列数越多,则小区内的PRACH的冲突概率越低。另一方面,每一个小区的CS-ZC序列数越多,则使用相同CS-ZC序列的小区的间隔会缩短,与其他小区之间的干扰的影响会增大。另外,每一个小区的CS-ZC序列数越少,则小区内的PRACH的冲突概率会增加。另一方面,每一个小区的CS-ZC序列数越少,则使用相同CS-ZC序列的小区的间隔会变长,与其他小区之间的干扰的影响会减小。此外,使用相同序列的小区的间隔有时会被记载为“小区重用因子”。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Type1_PRACH结构的每一个小区的序列数设定得比Type2_PRACH结构更少。
因不进行CS复用,Type1_PRACH结构所会取的码序列数会比Type2_PRACH结构更少。另外,可认为使用Type1_PRACH结构的机会比Type2_PRACH结构更少。因此,通过使Type1_PRACH结构的每一个小区的码序列数比Type2_PRACH结构更少,增大所确保的小区重用因子。
另一方面,通过使Type2_PRACH结构的每一个小区的序列数比Type1_PRACH结构更多,优先避免冲突。即使在此情况下,因为在Type2_PRACH结构中,可进行CS复用,且CS-ZC序列数多,所以仍可确保足够的小区重用因子。由此,可在Type1和Type2各自中,降低冲突概率并确保小区重用因子。
例如,在NTN环境中,由一个卫星形成的波束来构成小区,因此,与其他小区之间的信号功率差是由波束的方向性特性决定的,而不是由无线电波的距离衰减决定的。因此,与TN环境(例如,地面蜂窝)相比,与其他小区之间的干扰会变得明显。根据上述例子,在NTN环境中,能够确保小区重用因子,并减轻与其他小区之间的干扰的影响。
此外,在NR中,每一个小区的CS-ZC序列数是由高层信令(例如,RRC参数之一即RA-前导码总数(totalNumberOfRA-Preamble))通知的。
上述中对资源设定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由基站200分别独立地通知与Type1_PRACH资源设定相关的信息(Type1_PRACH资源设定信息)和与Type2_PRACH资源设定相关的信息(Type2_PRACH资源设定信息),以根据环境而灵活地切换。例如,Type1_PRACH资源设定信息和Type2_PRACH资源设定信息可包以含于系统信息而被通知。在此情况下,能够将Type1_PRACH资源及Type2_PRACH资源各自的频度、序列长度、每个小区的序列数、CP长度及CS数等分别独立地设定给Type1_PRACH发送及Type2_PRACH发送,从而可根据小区环境等灵活地运用。
在以上已说明的本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分别设定无TA的终端100中的与PRACH发送相关的资源设定(Type1_PRACH资源设定)、和有TA的终端100中的与PRACH发送相关的资源设定(Type2_PRACH资源设定)的例子。通过该设定,即使在终端100与基站200之间的传播时延在终端之间不同的情况下,仍能够适当地进行随机接入处理。
例如,有TA的终端100通过进行定时调整来降低终端之间的传播时延之差(时延差),因此,能够使用短CP长度且有CS复用的前导码信号,从而能够降低用于PRACH的无线资源并降低前导码信号的冲突概率。
另外,例如,无TA的终端100虽然不进行用于降低终端之间的传播时延之差的定时调整,但是通过将与终端之间的时延差对应的CP长度赋予前导码,能够降低前导码信号的冲突概率。
例如,在产生前导码信号的码序列的序列长度的一半以上的时延差的情况下,难以进行CS复用,从而导致可由CS-ZC序列产生的前导码信号的总数减少。在本实施方式中,有TA的终端100通过进行定时调整来降低时延差,因此,因能够进行CS复用,从而能够确保前导码信号的数量,能够降低前导码信号的冲突概率。
另外,例如,在产生前导码信号的码序列的序列长度的一半以上的时延差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将具有比以往更长的序列长度的码序列用于前导码信号,但是若使用具有比以往更长的序列长度的码序列,则终端100及卫星(基站200)的复杂度会增大。根据本实施方式,有TA的终端100通过进行定时调整来降低时延差,因此,能够将具有长序列长度的码序列的使用限制于无TA的终端100的情形,从而能够抑制终端100及卫星(基站200)的复杂度的增大。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表示了如下例子,即,无TA的终端100使用Type1_PRACH资源设定,而有TA的终端100使用Type2_PRACH资源设定的例子,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终端100也可以区分使用Type1_PRACH资源设定和Type2_PRACH资源设定。
例如,也可以是,在有TA的终端100使用Type2_PRACH资源设定来实施随机接入过程来发送MSG1(参照图1),且在MSG1发送失败的情况下的下一MSG1发送中,使用Type1_PRACH资源设定来实施随机接入过程。
在此情况下,例如,终端100的PRACH产生部101产生Type2_PRACH的前导码信号,无线发送部104发送Type2_PRACH的前导码信号。在Type2_PRACH的前导码信号的发送中,通过定时调整部103调整发送定时。接着,在Type2_PRACH的前导码信号的发送失败的情况下,PRACH产生部101产生Type1_PRACH的前导码信号,无线发送部104发送Type1_PRACH的前导码信号。在Type1_PRACH的前导码信号的发送中,可以不通过定时调整部103调整发送定时。在Type1_PRACH的前导码信号的发送中不调整发送定时,由此,能够避免无TA的终端100发来送的前导码信号以比基站200接收该前导码信号的定时更早的定时到达基站200,因此,基站200可不扩大接收窗口而进行接收。
此处,对于MSG1的发送失败进行的判断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终端100在经过规定时间之前(例如,在MSG2定时器到时之前)未接收到MSG2(参照图1)的情况下,判断为PRACH发送失败。或者,也可以是,终端100在PRACH发送后,在经过规定时间(例如,MSG2定时器到时)之前未接收到MSG2的情况下重发PRACH,并在即使进行了规定次数的重发仍未接收到MSG2的情况下,判断为失败。或者,也可以是,终端100每当重发PRACH时将发送功率提高规定值,在发送功率达到上限的情况下,判定为发送失败。此外,每当重发PRACH时提高发送功率的处理可被称为“斜升(Ramp Up)”。
即使在有TA的终端100的情况下,也会因设想外的终端的移动及无线电波的反射状况的变化等的影响而产生定时同步的偏差。即使在PRACH发送因此种定时同步的偏差而失败的情况下,终端100通过在发送失败后的重试中使用对于定时同步的偏差的容忍性高的Type1 PRACH,仍能够降低发送失败的概率。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2中,除了LTE及NR Rel.15的四步随机接入(4-step RACH)之外,还使用两步随机接入(2-Step RACH)。于是,在实施方式2中,终端根据状况而区分使用用于PRACH发送的资源。
图12是表示两步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个例子的图。在两步随机接入中,终端在第一步的发送(MSGA)中,同时或者在连续的时间、或规定时间内(例如1时隙内),发送PRACH的前导码信号(相当于图1的MSG1)和数据(相当于图1的MSG3)。即,终端在接收来自基站的针对前导码的应答之前,发送相当于图1的MSG3的数据。例如,数据在PUSCH中被发送。
基站接收MSGA(前导码和数据)并进行解码,在第二步的发送(MSGB)中,通知上行发送定时及连接建立应答等(相当于图1的MSG2及MSG4)。
通过两步随机接入,缩短随机接入过程(Random Access Procedure)所耗费的时间。另一方面,因为在第一步的发送(图12的MSGA)中,除了前导码之外,还发送PUSCH的信号(数据),所以若基站未正确地检测出这两者,则无法前进至下一步(图12的MSGB)。
本实施方式2着眼于在上行发送请求时、SI请求时及切换时等的情形下,有有效TA,且PUSCH发送失败的概率低,在此情况下,使用两步随机接入。另外,在初始接入等的无有效TA的情况下,因为PUSCH发送失败的概率高,所以使用四步随机接入。换句话说,在有TA的情况下进行两步随机接入,在无TA的情况下进行四步随机接入。
此外,本实施方式2的终端的结构是与实施方式1的终端100相同的结构,但一部分的动作不同。另外,本实施方式2的基站的结构是与实施方式1的基站200相同的结构,但一部分的动作不同。各结构的不同的动作将在后文中叙述。在本实施方式2中,引用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
图13A是表示两步随机接入中的信号配置的第一个例子的图。图13B是表示两步随机接入中的信号配置的第二个例子的图。图13A及图13B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频率。图13A及图13B表示时域和频域中的两个终端100(UE#1及UE#2)的PRACH的前导码信号和PUSCH的配置的例子。
图13A是无TA的终端100实施两步随机接入的情况下的信号配置,图13B是有TA的终端100实施两步随机接入的情况下的信号配置。
例如,在小区内的时延差大的情况下,基站200对于PUSCH的接收定时在终端之间大不相同。因此,在无TA的终端100实施两步随机接入的情况下,如图13A所示,为了避免对其他终端的上行发送数据的干扰,会设置大保护频带及保护时间。因此,在无TA的终端100实施两步随机接入的情况下,资源利用效率下降。
另一方面,即使在小区内的时延差大的情况下,有TA的终端100通过利用TA执行定时调整,仍会避免终端之间的接收定时的偏差。因此,在有TA的终端100实施两步随机接入的情况下,如图13B所示,可不设置保护频带及保护时间。
在本实施方式2中,在无TA的终端100的情况下,通过进行四步随机接入而不设置大保护频带和/或保护时间,因此,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2中,使用与四步随机接入不同的资源作为用于两步随机接入的PRACH发送的资源。
此外,终端100在两步随机接入中,也可在Type1 PRACH资源中发送Type1_PRACH前导码,并有TA地发送PUSCH的信号(数据)。在此情况下,也可无TA地发送Type1_PRACH前导码。
基站在接收了前导码和PUSCH的信号这两者的情况下,进行两步随机接入的应答(例如,MSG2的发送)。由此,能够缩短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时延。另一方面,基站200在接收了前导码而未接收到PUSCH的信号的情况下,能够切换为四步随机接入而继续随机接入过程。
[终端的结构]
引用表示实施方式1的终端100的结构的图4来说明本实施方式2的终端100的结构。终端100的结构是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但PRACH产生部101、定时调整部103及数据产生部102的动作不同。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2的终端100是有TA的终端100的情况下和是无TA的终端100的情况下的处理。
[有TA的终端100的情况]
PRACH产生部101产生在两步随机接入的时间/频率资源中发送的Type2_PRACH的前导码信号。
经由无线发送部104及天线105发送Type2_PRACH的前导码信号。在此情况下,定时调整部103基于TA(专用TA)调整Type2_PRACH的前导码信号的发送定时。
数据产生部102产生如下PUSCH的信号,该PUSCH的信号包含相当于图1的MSG3的数据的信号。
在发送Type2_PRACH的前导码信号后,经由无线发送部104及天线105发送PUSCH的信号。在此情况下,与Type2_PRACH的前导码信号同样地,定时调整部103调整PUSCH的信号的发送定时。
[无TA的终端100的情况]
PRACH产生部101产生在四步随机接入的时间/频率资源中发送的Type1_PRACH的前导码信号。
经由无线发送部104及天线105发送Type1_PRACH的前导码信号。在此情况下,定时调整部103不基于TA(专用TA)(例如,基于通用TA)调整Type1_PRACH的前导码信号的发送定时。此外,在Type1_PRACH的前导码信号的发送中,也可以不通过定时调整部103调整发送定时。
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数据产生部102在接收了针对所发送的前导码信号的应答即MSG2(参照图1)后,产生包含MSG3(参照图1)的数据的信号的PUSCH的信号。
经由无线发送部104及天线105发送PUSCH的信号。在此情况下,定时调整部103例如可基于在MSG2(参照图1)中接收到的定时信息,调整PUSCH的信号的发送定时。
[基站的结构]
引用表示实施方式1的基站200的结构的图5来说明本实施方式2的基站200的结构。本实施方式2的基站200的结构是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但新增了以下说明的处理。
PRACH检测部204检测用于四步随机接入的PRACH(即,Type1_PRACH)和用于两步随机接入的PRACH(即,Type2_PRACH)这两者的前导码信号。
在PRACH检测部204检测出用于四步随机接入的PRACH的前导码信号的情况下,数据接收处理部203接收在从基站200发送了PRACH的应答(MSG2(参照图1))后从终端100发送的PUSCH的信号(MSG3(参照图1)),并进行解调/解码处理。
另外,在PRACH检测部204检测出用于两步随机接入的PRACH的前导码信号的情况下,数据接收处理部203对在PRACH的前导码信号之后接收的PUSCH的信号(MSG3(参照图1))进行解调/解码处理。此外,在此情况下,可不从基站200发送PRACH的应答(MSG2(参照图1))。
在以上已说明的本实施方式2中,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分别设定无TA的终端100中的与PRACH发送相关的资源设定(Type1_PRACH资源设定)、和有TA的终端100中的与PRACH发送相关的资源设定(Type2_PRACH资源设定)。于是,在本实施方式2中,终端根据状况而区分使用资源设定。例如,在终端中,使用与四步随机接入不同的资源作为用于两步随机接入的PRACH发送的资源。例如,在四步随机接入中,使用Type1_PRACH资源设定,在两步随机接入中,使用Type2_PRACH资源设定。
通过该设定,即使在终端100与基站200之间的传播时延在终端之间不同的情况下,仍能够适当地进行随机接入处理(两步随机接入或四步随机接入)。另外,能够缩短随机接入过程。
此外,也可组合两步随机接入和四步随机接入。例如,有TA的终端100进行基于专用TA值的定时调整,并发送两步随机接入的Type2_PRACH的前导码信号及PUSCH的信号。接着,在失败了两步随机接入的Type2_PRACH的前导码信号和/或PUSCH的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有TA的终端100也可通过在第一步中发送Type1_PRACH的前导码信号的四步随机接入进行重试。
此处,终端100可以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判断发送的失败。例如,也可以是,终端100在经过规定时间之前(例如,在MSG2定时器到时之前)未接收到MSG2(参照图1)的情况下,判断为PRACH发送失败。或者,也可以是,终端100在PRACH发送后,在经过规定时间(例如,MSG2定时器到时)之前未接收到MSG2的情况下,重发PRACH,并在即使进行了规定次数的重发,仍未接收到MSG2的情况下,判断为失败。或者,也可以是,终端100每当重发PRACH时,将发送功率提高规定值,在发送功率达到上限的情况下,判定为发送失败。此外,每当重发PRACH时提高发送功率的处理可被称为“斜升(Ramp Up)”。
即使在有TA的终端100的情况下,也会因设想外的终端的移动及无线电波的反射状况的变化等的影响而产生定时同步的偏差。即使在PRACH发送因此种定时同步的偏差而失败的情况下,终端100通过在发送失败后的重试中使用对于定时同步的偏差的容忍性高的Type1 PRACH,仍能够降低发送失败的概率。另外,通过使用四步随机接入,不会因基站200中的PUSCH的接收错误而导致PRACH发送失败,因此,可进行更健壮(robust)的PRACH发送,从而能够降低进一步的发送失败的概率。
另外,有TA的终端100在两步随机接入中,也可以在重试时,发送Type1_PRACH的前导码信号和PUSCH的信号。在此情况下,终端100可基于TA,对PUSCH的信号发送进行定时调整,不对Type1_PRACH发送进行定时调整。
在此情况下,基站200即使因定时同步的偏差而未接收PUSCH的信号,仍能够接收Type1_PRACH的前导码信号。只要接收Type1_PRACH的前导码信号,则通过将随机接入过程从MSG2(对于PRACH的应答)发送的阶段起切换为四步随机接入,能够继续并完成随机接入过程。
另外,在PRACH发送及PUSCH发送的失败的主要原因非为定时偏差的情况下(例如,接收功率暂时下降等),有时会在重试时正确地接收PUSCH,因此,可缩短随机接入过程的时延。
(实施方式3)
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说明了如下例子,即,终端根据状况而区分使用PRACH的资源设定的例子。在本实施方式3中,基站根据状况,将用于PRACH发送的资源指示给终端。例如,基站对于终端通知如下信息(使用PRACH资源信息),该信息表示是不进行基于TA的定时调整而使用Type1_PRACH资源进行随机接入,还是使用基于TA的定时调整和Type2_PRACH资源进行随机接入。终端根据通知进行PRACH发送。例如,可以使用RRC信令等高层信令从基站向终端发出通知,也可以使用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等低层信令从基站向终端发出通知。
此外,本实施方式3的终端的结构是与实施方式1的终端100相同的结构,但一部分的动作不同。另外,本实施方式3的基站的结构是与实施方式1的基站200相同的结构,但一部分的动作不同。各结构的不同的动作将在后文中叙述。在本实施方式3中,引用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
以下,说明基站200根据终端100的越区切换的状况,将用于PRACH发送的资源指示给终端100的例子。此外,在终端100的越区切换中,越区切换目标的小区由与越区切换源相同的卫星形成的情形被记载为“卫星内越区切换”。另外,在终端100的越区切换中,越区切换目标的小区由与越区切换源不同的卫星形成的情形被记载为“卫星间越区切换”。
例如,在终端100进行越区切换的情况下,终端100无法判断是卫星越区内切换,还是卫星间越区切换。
越区切换源的基站200在终端100的越区切换为卫星间越区切换的情况下,指示终端100不进行基于TA的定时调整而使用Type1_PRACH资源实施随机接入过程。在卫星间越区切换中,传播时延在卫星之间不同,但通过使用Type1_PRACH资源,越区切换目标的卫星可检测出PRACH的前导码信号。
另一方面,在终端100的越区切换为卫星内越区切换的情况下,基站200指示终端100使用基于TA的定时调整和Type2 PRACH资源实施随机接入过程。与不同卫星间的传播时延之差相比,同一卫星内的传播时延之差小,因此,越区切换目标的卫星(即,与越区切换源相同的卫星)能够以正确的定时接收PRACH。另外,通过使用Type2_PRACH,能够降低PRACH用资源的使用量。
另外,作为其他例子,基站200对于每个终端100产生TA命令并进行通知,以使来自小区内的各终端100的接收定时一致。基站200能够通过接收PUSCH来估计终端100的发送定时,并使用TA命令进行校正。但是,在产生规定时间以上的定时偏差的情况下,和/或在接收功率过低的情况下,难以估计定时。基站200指示发送定时难以估计的终端100不进行基于TA的定时调整而使用Type1_PRACH资源实施随机接入过程。基站200能够检测Type1 PRACH,并重新通过TA命令来校正定时。
[终端的结构]
引用表示实施方式1的终端100的结构的图4来说明本实施方式3的终端100的结构。本实施方式3的终端100的结构是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但新增了以下的处理。
无线接收部106及解调/解码部107接收从基站发送的使用PRACH资源信息,并进行解调及解码。
PRACH产生部101基于接收到的使用PRACH资源信息,产生Type1_PRACH的前导码信号或Type2_PRACH的前导码信号。
在使用PRACH资源信息指示使用Type1_PRACH资源的情况下,经由无线发送部104及天线105发送Type1_PRACH的前导码信号。在此情况下,定时调整部103不基于TA(专用TA)(例如,基于通用TA)调整Type1_PRACH的前导码信号的发送定时。此外,在发送Type1_PRACH的前导码信号中,也可以不通过定时调整部103调整发送定时。
在使用PRACH资源信息指示使用Type2_PRACH资源的情况下,经由无线发送部104及天线105发送Type2_PRACH的前导码信号。在此情况下,定时调整部103基于TA(专用TA)调整Type2_PRACH的前导码信号的发送定时。
[基站的结构]
引用表示实施方式1的基站200的结构的图5来说明本实施方式3的基站200的结构。本实施方式3的基站200的结构是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但新增了以下说明的处理。
PRACH资源设定部205根据状况(例如,根据终端的越区切换是卫星内越区切换,还是卫星间越区切换),产生对于各终端100的使用PRACH资源信息。
数据产生部206产生包含使用PRACH资源信息的发送数据。在数据发送处理部207中,对包含所产生的发送数据的数据信号实施编码及调制等发送处理。经由无线发送部208及天线201发送。此外,使用PRACH资源信息可以包含于DCI,也可以包含于RRC消息或MAC消息。
此外,虽表示了使用PRACH资源信息是指示PRACH资源(Type1或Type2)的信息的例子,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使用PRACH资源信息例如也可以是指示有TA(基于TA进行了定时调整)或无TA(未基于TA进行定时调整)的信息。
另外,有TA的终端100可以被设定为在默认(default)动作中使用Type2_PRACH资源。而且,有TA的终端100可以在从基站200接收了使用Type1_PRACH资源的指示的情况下,使用Type1_PRACH资源。在有TA的终端100多的情况下,基站200无需每次将使用PRACH资源的指示通知给相关的终端100,因此,能够降低用于通知的开销。
以上,说明了本公开的各实施方式。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小区可以是由基站(卫星)发送的SSB(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物理广播信道块(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Block,PBCHBlock))或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定义的区域,也可以是由地理位置定义的区域。
在RRC信令中,基站发送的PRACH资源的设定由RACH-ConfigCommon、RACH-ConfigDedicated及RACH-ConfigGeneric等参数集通知。
本公开中的Type1_PRACH及Type2_PRACH的资源设定的通知可以分别作为不同的参数集而被通知,也可以在一个参数集中通知两种资源设定。
基站发送的Type1_PRACH及Type2_PRACH的资源设定信息的通知可以作为系统信息而被广播给整个小区,也可以专门通知给每个终端。另外,可以将不包含Type2_PRACH的资源设定信息而包含Type1_PRACH的资源设定信息的系统信息广播给整个小区。在此情况下,终端可以通过基于该信息的Type1_PRACH发送进行初始接入,然后,Type2_PRACH的资源设定信息被专门通知给终端。终端也可以在被通知了Type2_PRACH的资源设定信息后的随机接入中,使用Type2_PRACH发送。
包含Type1_PRACH及Type2_PRACH的资源设定信息的系统信息在被广播给整个小区的情况下,会周期性地被发送,因此,开销增大。另一方面,通过将不包含Type2_PRACH的资源设定信息而包含Type1_PRACH的资源设定信息的系统信息的通知广播给整个小区,能够削减信息量,因此,可降低开销。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Type1_PRACH结构的CP长度和/或GP长度比Type2_PRACH结构更长的例子。虽然更适合于卫星通信,但是Type1_PRACH结构的CP长度和/或GP长度未必需要比Type2_PRACH结构更长。Type1_PRACH可以定义为无TA地进行发送的PRACH资源,Type2_PRACH可以定义为有TA地进行发送的PRACH资源。“无TA地进行发送”可以相当于不进行基于TA的定时调整而进行发送。“有TA地进行发送”可以相当于进行基于TA的定时调整而进行发送。
无TA的终端可以使用Type1_PRACH的资源设定,而不使用Type2_PRACH的资源设定。有TA的终端也可以选用Type1_PRACH的资源设定和Type2_PRACH的资源设定中的一个资源设定。在选择了Type1_PRACH的资源设定的情况下,终端可以无TA地进行发送。
具有有效TA值的终端或“有TA”的终端未必需要是定期性地从基站接收TA命令的状态的终端,也可以是具有如下TA值的终端,该TA值是通过使用基于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或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等的自身的位置信息、或者卫星的轨道信息(ephemeris)或位置信息等其他方法而取得的TA值。另外,卫星的轨道信息或位置信息需要随着时间的经过进行更新,但保留有有效的卫星的轨道信息或位置信息的终端可作为“有TA”的终端,进行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3所示的“有TA”的终端相同的动作。另外,因有效期限到期等而未保留有有效的卫星的轨道信息或位置信息的终端可作为“无TA”的终端,进行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3所示的“无TA”的终端相同的动作。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于具有有效TA值的终端或“有TA”的终端、和不具有有效TA值的终端或“无TA”的终端,分别说明了不同的PRACH资源设定动作,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对于同一个终端,将具有有效TA值的状态设为“有TA”的终端,并将不具有有效TA的状态设为“无TA”的终端。此情况下的“有TA”的终端可以进行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3所示的“有TA”的终端相同的动作,“无TA”的终端可以进行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3所示的“无TA”的终端相同的动作。另外,有TA的终端和与其不同的无TA的终端也可以分别进行不同的PRACH资源设定动作。在后者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终端的类别而改变使用的PRACH资源。终端的类比有时由TS38.300V15.8.0记载的SPID(Subscriber Profile ID,订户简档标识符)通知。
作为Type1_PRACH资源的其他例子,也可使用无CP的PRACH格式、被定义用于NTN的PRACH格式或子载波间隔广的PRACH格式。作为Type2_PRACH资源的其他例子,也可使用有CP的PRACH格式、Rel.15NR中使用的PRACH格式、子载波间隔窄的PRACH格式。
在终端在由基站指示的资源范围内随机地选择PRACH资源的CBRA(ContentionBased Random Access)的情况下,因为未建立定时同步的可能性高,所以也可使用Type1PRACH资源,在由基站指定使用的资源的CFRA(Contention Freee Random Access,无竞争的随机接入)的情况下,因为维持定时同步的可能性高,所以也可使用Type2 PRACH资源。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举NTN环境(例如,卫星通信环境)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本公开也可以适用于其他通信环境(例如,LTE和/或NR的地面蜂窝环境)。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部”之类的表述也可以被替换为“……电路(circuitry)”、“……装置(device)”、“……单元(unit)”或“……模块(module)”之类的其他表述。
本公开能够通过软件、硬件或在与硬件协作下的软件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各功能块部分地或整体地被实现为作为集成电路的LSI(Large Scale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过程也可部分地或整体地由一个LSI或LSI的组合控制。LSI即可以由各个芯片构成,也可以是以包含功能块的一部分或全部的方式由一个芯片构成。LSI也可以包括数据的输入和输出。LSI根据集成度的不同,也可以称为“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系统LSI(System LSI)”、“超大LSI(Super LSI)”、“特大LSI(Ultra LSI)”。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限于LSI,也可以由专用电路、通用处理器或专用处理器实现。另外,也可以利用LSI制造后能够编程的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可以对LSI内部的电路块的连接或设定进行重新构置的可重构处理器(Reconfigurable Processor)。本公开也可以被实现为数字处理或模拟处理。再有,如果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者其他技术的派生,出现了代替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当然也可以利用该技术来实现功能块的集成化。还存在应用生物技术等的可能性。
本公开可在具有通信功能的所有种类的装置、设备、系统(总称为“通信装置”)中实施。通信装置的非限定性的例子可列举电话(手机、智能手机等)、平板电脑、个人电脑(PC)(膝上型电脑、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等)、相机(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数码播放器(数码音频/视频播放器等)、可穿戴设备(可穿戴相机、智能手表、跟踪设备等)、游戏机、电子书阅读器、远程健康/远程医疗(远程保健/处方)设备、带有通信功能的交通工具或交通运输工具(汽车、飞机、轮船等)以及上述各种装置的组合。
通信装置并不限定于可携带或可移动的装置,也包含无法携带或受到固定的所有种类的装置、设备、系统。例如包括:智能家居设备(家电设备、照明设备、智能电表或计量器、控制面板等)、自动售货机、以及其他可存在于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网络上的所有“物体(Things)”。
通信除了包含通过蜂窝系统、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系统、通信卫星系统等进行的数据通信之外,还包含通过这些系统的组合进行的数据通信。
另外,通信装置也包含与执行本公开中记载的通信功能的通信设备连接或连结的控制器或传感器等设备。例如,包含产生执行通信装置的通信功能的通信设备所使用的控制信号或数据信号的控制器或传感器。
另外,通信装置包含与上述非限定性的各种装置进行通信的、或者对上述各种装置进行控制的基础设施设备。例如包括:基站、接入点、以及其他所有的装置、设备、系统。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装置包括:发送电路,发送随机接入信道的信号;以及控制电路,基于与发送定时的调整相关的信息的有效性,对与所述随机接入信道中的所述信号的发送相关的资源设定进行控制。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装置中,在所述与发送定时的调整相关的信息非有效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使用所述随机接入信道中的第一资源设定,在所述与发送定时的调整相关的信息有效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使用所述随机接入信道中的第二资源设定。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装置中,所述第一资源设定中,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所述信号的循环前缀的长度、保护区间的长度和前导码序列的长度中的至少一个长度比所述第二资源设定中的更长。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装置中,在所述第一资源设定中的所述前导码序列的长度比所述第二资源设定中的更长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资源设定中的所述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码序列的长度比所述第二资源设定中的更长,且/或所述第一资源设定中的所述前导码序列的所述码序列的反复数比所述第二资源设定中的更多。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装置中,所述第一资源设定中的所述信号的发送时机与所述第二资源设定中的所述信号的发送时机的时间和频率中的至少一个不同。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装置中,所述第一资源设定中的所述信号的发送时机比所述第二资源设定中的所述信号的发送时机更少。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装置中,所述第一资源设定中可使用的码序列的数量比所述第二资源设定中可使用的码序列的数量更少。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装置中,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资源设定下对于已发送的所述信号的应答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第一资源设定下对所述信号的发送进行控制。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装置中,在所述与发送定时的调整相关的信息有效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进行第一随机接入过程的控制,在所述与发送定时的调整相关的信息非有效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进行步骤数比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过程更多的第二随机接入过程的控制。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装置中,所述控制电路对以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过程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所述信号应用所述第一资源设定。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接收装置包括:接收电路,接收随机接入信道的信号;以及控制电路,基于和与发送定时的调整相关的信息的有效性对应的、与所述随机接入信道中的所述信号的发送相关的资源设定,对所述信号的接收进行控制。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接收装置中,包括发送电路,该发送电路发送表示是使用第一资源设定还是使用第二资源设定的信息,所述第一资源设定对应于所述与发送定时的调整相关的信息非有效的情况,所述第二资源设定对应于所述与发送定时的调整相关的信息有效的情况。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基于与发送定时的调整相关的信息的有效性,对与随机接入信道中的信号的发送相关的资源设定进行控制;以及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所述信号。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接收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和与发送定时的调整相关的信息的有效性对应的、与随机接入信道中的信号的发送相关的资源设定,对所述信号的接收进行控制;以及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所述信号。
在2019年3月28日申请的特愿2019-064589的日本专利申请所包含的说明书、附图及说明书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部被引用于本申请。
工业实用性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无线通信系统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00 终端
101 PRACH产生部
102、206 数据产生部
103 定时调整部
104、208 无线发送部
105、201 天线
106、202 无线接收部
107 解调/解码部
108、209 控制部
200 基站
203 数据接收处理部
204 PRACH检测部
205 PRACH资源设定部
207 数据发送处理部
Claims (14)
1.一种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电路,发送随机接入信道的信号;以及
控制电路,基于与发送定时的调整相关的信息的有效性,对与所述随机接入信道中的所述信号的发送相关的资源设定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
在所述与发送定时的调整相关的信息非有效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使用所述随机接入信道中的第一资源设定,在所述与发送定时的调整相关的信息有效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使用所述随机接入信道中的第二资源设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资源设定中,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所述信号的循环前缀的长度、保护区间的长度和前导码序列的长度中的至少一个长度比所述第二资源设定中的更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资源设定中的所述前导码序列的长度比所述第二资源设定中的更长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资源设定中的所述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码序列的长度比所述第二资源设定中的更长,且/或所述第一资源设定中的所述前导码序列的所述码序列的反复数比所述第二资源设定中的更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资源设定中的所述信号的发送时机与所述第二资源设定中的所述信号的发送时机的时间和频率中的至少一个不同。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资源设定中的所述信号的发送时机比所述第二资源设定中的所述信号的发送时机更少。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资源设定中可使用的码序列的数量比所述第二资源设定中可使用的码序列的数量更少。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
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资源设定下对于已发送的所述信号的应答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第一资源设定下对所述信号的发送进行控制。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
在所述与发送定时的调整相关的信息有效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进行第一随机接入过程的控制,在所述与发送定时的调整相关的信息非有效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进行步骤数比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过程更多的第二随机接入过程的控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电路对以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过程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所述信号应用所述第一资源设定。
11.一种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电路,接收随机接入信道的信号;以及
控制电路,基于和与发送定时的调整相关的信息的有效性对应的、与所述随机接入信道中的所述信号的发送相关的资源设定,对所述信号的接收进行控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
包括发送电路,该发送电路发送表示是使用第一资源设定还是使用第二资源设定的信息,所述第一资源设定对应于所述与发送定时的调整相关的信息非有效的情况,所述第二资源设定对应于所述与发送定时的调整相关的信息有效的情况。
13.一种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与发送定时的调整相关的信息的有效性,对与随机接入信道中的信号的发送相关的资源设定进行控制;以及
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所述信号。
14.一种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和与发送定时的调整相关的信息的有效性对应的、与随机接入信道中的信号的发送相关的资源设定,对所述信号的接收进行控制;以及
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所述信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064589 | 2019-03-28 | ||
JP2019-064589 | 2019-03-28 | ||
PCT/JP2020/013055 WO2020196534A1 (ja) | 2019-03-28 | 2020-03-24 |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送信方法及び受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47156A true CN113647156A (zh) | 2021-11-12 |
CN113647156B CN113647156B (zh) | 2024-10-22 |
Family
ID=72608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23461.4A Active CN113647156B (zh) | 2019-03-28 | 2020-03-24 |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191946A1 (zh) |
EP (1) | EP3952487B1 (zh) |
JP (1) | JP7482109B2 (zh) |
CN (1) | CN113647156B (zh) |
WO (1) | WO202019653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57528B (zh) * | 2019-03-29 | 2022-08-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通信装置 |
CN114845375A (zh) * | 2019-04-23 | 2022-08-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
JPWO2023013008A1 (zh) * | 2021-08-05 | 2023-02-09 | ||
US12075490B2 (en) * | 2021-08-05 | 2024-08-27 | Ofinno, Llc | Switching between two-step and four-step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in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87469A (zh) * | 2006-06-09 | 2007-12-1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用户设备随机接入的方法 |
US20110222527A1 (en) * | 2010-03-12 | 2011-09-15 | David Philip Hole |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for receiving transmissions on an enhanc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
US20130250902A1 (en) * | 2010-12-02 | 2013-09-26 |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20140044108A1 (en) * | 2011-02-11 | 2014-02-13 | Blackberry Limited | Time-advanc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transmission |
CN107888237A (zh) * | 2016-09-30 | 2018-04-06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初始接入和随机接入的方法、基站设备及用户设备 |
US20180176958A1 (en) * | 2016-12-19 | 2018-06-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timing adjustment |
CN108476490A (zh) * | 2016-01-22 | 2018-08-3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随机接入与数据传输的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
CN108811172A (zh) * | 2017-05-05 | 2018-11-13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终端的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和基站的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
CN108886780A (zh) * | 2016-03-31 | 2018-11-23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WO2018223393A1 (en) * | 2017-06-09 | 2018-12-13 | Nec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702806B2 (ja) | 2010-01-08 | 2015-04-15 |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複数のアップリンクキャリアとのタイムアライメントの維持 |
US11553527B2 (en) * | 2018-06-01 | 2023-01-1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non-terrestrial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6743205B2 (ja) | 2019-02-01 | 2020-08-19 | エムケー精工株式会社 | 洗車装置 |
US12016051B2 (en) * | 2019-02-05 | 2024-06-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configuring random access transmissions |
US20230056527A1 (en) * | 2020-02-05 | 2023-02-23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Timing Advance Operation In Non-Terrestrial Network Communications |
-
2020
- 2020-03-24 EP EP20779593.1A patent/EP3952487B1/en active Active
- 2020-03-24 US US17/442,928 patent/US20220191946A1/en active Pending
- 2020-03-24 WO PCT/JP2020/013055 patent/WO2020196534A1/ja unknown
- 2020-03-24 JP JP2021509457A patent/JP7482109B2/ja active Active
- 2020-03-24 CN CN202080023461.4A patent/CN11364715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87469A (zh) * | 2006-06-09 | 2007-12-1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用户设备随机接入的方法 |
US20110222527A1 (en) * | 2010-03-12 | 2011-09-15 | David Philip Hole |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for receiving transmissions on an enhanc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
US20130250902A1 (en) * | 2010-12-02 | 2013-09-26 |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20140044108A1 (en) * | 2011-02-11 | 2014-02-13 | Blackberry Limited | Time-advanc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transmission |
CN108476490A (zh) * | 2016-01-22 | 2018-08-3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随机接入与数据传输的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
CN108886780A (zh) * | 2016-03-31 | 2018-11-23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CN107888237A (zh) * | 2016-09-30 | 2018-04-06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初始接入和随机接入的方法、基站设备及用户设备 |
US20180176958A1 (en) * | 2016-12-19 | 2018-06-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timing adjustment |
CN108811172A (zh) * | 2017-05-05 | 2018-11-13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终端的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和基站的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
WO2018223393A1 (en) * | 2017-06-09 | 2018-12-13 | Nec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SAMSUNG: "R1-1707933 "Discussion on NR 4-step RACH procedure"", 3GPP TSG_RAN\\WG1_RL1, no. 1, 6 May 2017 (2017-05-06) * |
陈发堂;周述淇;郑辉;: "NB-IoT随机接入过程的分析与实现", 电子技术应用, no. 02, 6 February 2018 (2018-02-06)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482109B2 (ja) | 2024-05-13 |
JPWO2020196534A1 (zh) | 2020-10-01 |
WO2020196534A1 (ja) | 2020-10-01 |
EP3952487A4 (en) | 2022-05-18 |
EP3952487A1 (en) | 2022-02-09 |
CN113647156B (zh) | 2024-10-22 |
US20220191946A1 (en) | 2022-06-16 |
EP3952487B1 (en) | 2024-07-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853827B (zh) |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 |
CN113647156B (zh) |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 |
US12048018B2 (en) | Control mechanism for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
EP3523887B1 (en) |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 |
WO2021038123A1 (en) | Method and signaling for optimized cell switch in earth fixed cells ntn configuration | |
US11671160B2 (en) | Communications devices,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 |
CN117256187A (zh) | 用于定时对准的用户设备和方法 | |
CN114614876B (zh) | 窗口偏移量确定方法与装置、终端和网络设备 | |
US20220232504A1 (en) | Uplink transmission timing in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 |
CN116210289A (zh) | 上行提前定时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632567B (zh) | 发送装置以及发送方法 | |
CN109906666B (zh) | 用于基于波束的系统中的随机接入的网络节点和无线通信设备 | |
WO2022027376A1 (en) | Rach procedures for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for user equipment | |
CN114222932A (zh) | 集成网络中的接入方法 | |
WO2023028941A1 (en) | Coverage enhancements in ntn | |
WO2022027387A1 (en) | Rach procedures for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for base station | |
EP4201117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ay indication | |
US20230350078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nss operation in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 |
US2023019972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lot format indication in ntn system | |
JP2024511574A (ja) | 無線アクセス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を介したアップリンク信号の送信/受信 | |
WO2024068501A1 (en) |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energy efficient coverage enhancement | |
KR20230091814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초기 접속을 위한 커버리지 확장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8679827A (zh) | 分段持续时间的选择的指示 | |
CN117121617A (zh) |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通信系统和程序 | |
CN117063414A (zh) | 非地面网络中经预配置的上行链路资源(pur)验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