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45319A - 地址分配方法和系统、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地址分配方法和系统、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45319A
CN113645319A CN202010346710.5A CN202010346710A CN113645319A CN 113645319 A CN113645319 A CN 113645319A CN 202010346710 A CN202010346710 A CN 202010346710A CN 113645319 A CN113645319 A CN 1136453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information
terminal
addresses
number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671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34671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4531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0353 priority patent/WO202121823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645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53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地址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对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为所述终端分配N个地址,向所述终端返回所述N个地址;其中,所述N根据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确定。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地址分配装置和系统、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地址分配方法和系统、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数据通信领域,特别涉及地址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城域网环境中,路由器产品的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Internet Protocolversion 6)单栈用户有状态的地址分配过程及双栈用户有状态的地址分配过程一般使用支持IPv6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v6,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forIPv6),DHCPv6是针对IPv6编址方案设计的,为主机分配IPv6前缀、IPv6地址和其他网络配置参数的协议,通过DHCPv6不仅可以记录为主机分配的地址或前缀,还可以为特定主机分配特定的地址或前缀,以便于网络管理。
IPv6单栈用户有状态的地址分配过程及双栈用户有状态的地址分配过程中,宽带接入级综合路由器需要与接入客户端通信,通信过程中各自在本地维护对方的状态。
公开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址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址分配方法,其包括:
获取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对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为所述终端分配N个地址,向所述终端返回所述N个地址;其中,所述N根据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确定。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址分配方法,其包括:
接收到所述路由器分配的N个地址;其中,所述N根据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对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址分配方法,其包括:
根据终端的第二信息向所述终端下发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至少一个程序,当所述至少一个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上述任意一种地址分配方法。
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种地址分配方法。
第六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址分配系统,其包括:
路由器,用于获取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对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为所述终端分配N个地址,向所述终端返回分配的N个地址;其中,所述N根据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确定;
终端,用于接收到所述路由器分配的N个地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地址分配方法,基于第一地址数量信息为终端分配地址,所分配的地址数量根据第一地址数量信息所指示的数量确定,实现了对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从而减轻了路由器的负担和损耗。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地址分配方法,基于终端的信息向终端下发第二地址数量信息,第二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实现了各种场景下对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
通过参考附图对详细示例实施例进行描述,以上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DHCPv6消息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供应商等级选项(OPTION_VENDOR_CLASS)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非临时地址身份关联(IA_NA,IdentityAssociation for Non-temporary Address)选项的结构示意图;
图3(c)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临时地址身份关联(IA_TA,Identity Associationfor the Temporary Address)选项的结构示意图;
图3(d)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前缀授权身份关联(IA_PD,Identity Associationfor Prefix Delegation)选项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地址分配过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示例1提供的使用IPoE承载DHCPv6的情况下的地址分配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8本公开实施例的示例2提供的使用PPPoE承载DHCPv6的情况下的地址分配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9本公开实施例的示例3提供的未知承载方式的情况下的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址分配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址分配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址分配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址分配系统的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提供的地址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详细描述。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充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但是所述示例实施例可以以不同形式来体现且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本文阐述的实施例。反之,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使本公开透彻和完整,并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公开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各特征可相互组合。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至少一个相关列举条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且不意欲限制本公开。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和“该”也意欲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出。还将理解的是,当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由......制成”时,指定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至少一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群组。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所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将理解,诸如那些在常用字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以及本公开的背景下的含义一致的含义,且将不解释为具有理想化或过度形式上的含义,除非本文明确如此限定。
DHCPv6允许身份关联(IA,Identity Association)选项出现多于一个的情况,在通过IA选项进行临时地址、非临时地址、前缀地址的申请协商过程中均可能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地址的分配情况。具体的,根据RFC3315(RFC:请求评议,RequestFor Commons)的规定,在DHCPv6消息中可以携带一个或一个以上非临时地址身份关联(IA_NA,IdentityAssociation for Non-temporary Address)选项来请求一个或一个以上非I临时地址的分配,也可以携带一个或一个以上临时地址身份关联(IA_TA,Identity Association forthe Temporary Address)选项来请求一个或一个以上临时地址的分配。根据RFC3633规定,在DHCPv6消息中可以携带一个或一个以上前缀授权身份关联(IA_PD,IdentityAssociation for Prefix Delegation)选项来请求一个或一个以上前缀地址的分配。多地址应用的出现,虽然增加了接入客户端的地址选择,但是也增加了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的负担和损耗。
此外,DHCPv6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承载方式多种多样,不仅可以承载在基于以太网的互联网协议(IPOE,Internet Protocol over Ethernet)上,还可以承载在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PPPoE,Point to 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上,涉及到的业务类型也是多种多样,如表1所示,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高速互联网(HSI,High Speed Internet)、终端综合管理系统(ITMS,Integrated Terminal Management System)、网络电话(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视频点播(VOD,Video On Demand)、专网业务,不同的承载方式、不同业务类型的客户端在进行地址分配请求时,会请求不同类型、不同数量的地址的分配,从而增加了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的地址分配难度和地址管理难度。
Figure BDA0002469483050000051
表1
例如,如表1所示,HSI业务为家庭宽带个人业务,一般承载在PPPoE上,开启IPv6协议栈后,可通过PPPoEv6 ND(Neighbor Discovery,无状态的邻居发现)方式,承载在PPPoE上的DHCPv6(DHCPv6 OverPPPoE)方式获取IPv6地址。其中,通过DHCPv6 OverPPPoE方式获取IPv6地址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在DHCPv6消息中携带N(N>=1)个IA_NA选项、N(N>=1)个IA_PD选项,请求分配多个符合开通条件的地址进行通讯。实际业务运营过程中,客户端请求的地址类型多变,可能请求IA_PD地址、IA_NA地址、IA_TA地址中的任意地址的分配,对于不需要分配的地址类型,宽带接入综合型路由器可以不分配地址,但是对于需要分配的地址类型,无论请求几个均会进行响应。例如,某HSI客户端进行IPv6拨号接入时,默认在DHCPv6消息中携带2个IA_NA选项、1个IA_TA选项、1个IA_PD选项,请求了2个IA_NA地址、1个IA_TA地址、1个IA_PD地址的分配,宽带接入综合型业务路由器根据运营要求,对于IA_TA地址不进行回应,对于IA_NA选项分配2个IA_NA地址,对于IA_PD选项分配1个IA_PD地址,实际业务仅需要使用1个IA_NA地址,1个IA_PD地址进行通讯即可,多余1个IA_NA地址。因为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设备承载的业务用户量一般以万级单位计算,大量多余地址会严重影响宽带接入设备、应用服务设备、认证授权记账(AAA,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Accounting)设备等接入性能,也增加了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的地址分配难度和地址管理难度。
如表1所示,VOD业务为视频点播业务,一般承载在IPoE上,使用DHCPv6获取业务地址,也可使用DHCPv6 Over PPPoE方式获取业务地址。客户端通过DHCPv6获取业务地址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在DHCPv6消息中携带N(N>=1)个IA_NA选项,请求分配多个符合开通条件的IA_NA地址进行通讯。客户端获取业务地址的过程中,也可能请求IA_PD地址、IA_NA地址、IA_TA地址中的任意地址,对于不需要分配的地址类型,宽带接入综合型业务路由器可以不分配地址,但是对于需要分配的地址类型,无论请求几个均会进行响应。例如,某VOD客户端进行IPv6拨号接入时,默认在DHCPv6消息中携带2个IA_NA选项、1个IA_TA选项、1个IA_PD选项,请求了2个IA_NA地址、1个IA_TA地址、1个IA_PD地址的分配,宽带接入综合型业务路由器根据运营要求,对于IA_TA类型不进行回应,对于IA_PD类型不进行回应,对于IA_NA选项分配2个IA_NA地址,实际业务仅需要使用1个IA_NA地址即可,多余1个IA_NA地址。因为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承载的业务用户量一般以万级单位计算,大量多余地址会严重影响宽带接入设备、应用服务设备、AAA设备等接入性能,也增加了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的地址分配难度和地址管理难度。
如表1所示,ITMS业务为终端综合管理系统,为终端提供初始化及业务管理类服务。ITMS业务一般承载在IPoE上,使用DHCPv6获取业务地址。客户端通过DHCPv6获取业务地址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在DHCPv6消息中携带N(N>=1)个IA_NA选项,请求分配多个符合开通条件的地址进行通讯。客户端获取业务地址的过程中,也可能请求IA_PD地址、IA_NA地址、IA_TA地址中的任意地址,对于不需要分配的地址类型,宽带接入综合型业务路由器可以不分配地址,但是对于需要分配的地址类型,无论请求几个均会进行响应请求分配。例如,某ITMS客户端进行IPv6拨号接入时,默认在DHCPv6消息中携带2个IA_NA选项、1个IA_TA选项、1个IA_PD选项,请求了2个IA_NA地址、1个IA_TA地址、1个IA_PD地址的分配,宽带接入综合型业务路由器根据运营要求,对于IA_TA类型不进行回应,对于IA_PD类型不进行回应,对于IA_NA选项分配2个IA_NA地址,实际业务仅需要使用1个IA_NA地址即可,多余1个IA_NA地址。因为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承载的业务用户量一般以万级单位计算,大量多余地址会严重影响宽带接入设备、应用服务设备、AAA设备等接入性能,也增加了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的地址分配难度和地址管理难度。
如表1所示,专网业务为企业客户及商业客户使用的专线网络,一般使用静态部署,也可以使用动态协议方式部署。开启IPv6业务使用动态协议方式部署时,一般使用DHCPv6承载在IPoE上获取业务地址。客户端通过DHCPv6协议获取业务地址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在DHCPv6消息中携带N(N>=1)个IA_NA选项,N(N>=1)个IA_TA,N(N>=1)个IA_PD选项请求分配多个符合开通条件的地址进行通讯。对于不需要分配的地址类型,宽带接入综合型业务路由器可以不分配地址,但是对于需要分配的地址类型,无论请求几个均会进行响应请求分配。例如,某专网业务端进行IPv6拨号接入时,默认在DHCPv6消息中携带了3个IA_NA选项、3个IA_TA选项、3个IA_PD选项,请求了3个IA_NA地址、3个IA_TA地址、3个IA_PD地址的分配,宽带接入综合型业务路由器根据运营要求,对于三种类型选项均进行回应,分配了3个IA_NA地址、3个IA_TA地址、3个IA_PD地址,实际业务仅需要使用1个IA_NA地址,1个IA_TA地址,3个IA_PD地址,多余2个IA_NA地址,多余2个IA_TA地址。因为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承载的业务用户量一般以万级单位计算,大量多余地址会严重影响宽带接入设备、应用服务设备、AAA设备等接入性能,也增加了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的地址分配难度和地址管理难度。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第一方面,参照图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址分配方法,应用于路由器,该方法包括:
步骤100、获取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对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步骤101、为所述终端分配N个地址,向所述终端返回分配的N个地址;其中,所述N根据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确定。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地址分配方法,基于第一地址数量信息为终端分配地址,所分配的地址数量根据第一地址数量信息所指示的数量确定,实现了对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从而减轻了路由器的负担和损耗。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所述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地址在地址池中的分配顺序;
所述为终端分配N个地址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所指示的分配顺序为所述终端分配N个地址。
也就是说,有以下两种情况,情况一、仅对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进行限制;情况二、对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进行限制,还对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分配顺序进行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先获取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再获取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也可以先获取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再获取第一地址数量信息;也可以同时获取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和第一地址数量信息;本公开实施例对这两个信息的获得先后顺序不作限定,具体的获得顺序也不用于限定本公开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在确定进行地址分配限制以后,再继续采用本公开实施例的地址分配方法进行地址的分配;在确定不进行地址分配限制以后,按照相关技术的地址分配方法进行地址的分配。
具体可以采用开关来实现,开关打开,则确定进行地址分配限制;开关关闭,则确定不进行地址分配限制。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最大数量,N小于或等于第一地址数量信息所指示的最大数量。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N为第一地址数量信息所指示的数量。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可以包括:第一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第一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非临时地址的数量的限制,所述为终端分配N个地址包括:
为所述终端分配N1个所述非临时地址;其中,所述N1根据所述第一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确定。
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可以包括:第一临时地址数量信息,所述第一临时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临时地址的数量的限制,所述为终端分配N个地址包括:
为所述终端分配N2个所述临时地址;其中,所述N2根据所述第一临时地址数量信息确定。
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包括:第一前缀地址数量信息,所述第一前缀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前缀地址的数量的限制,所述为终端分配N个地址包括:
为所述终端分配N3个所述前缀地址;其中,所述N3根据所述第一前缀地址数量信息确定。
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可以包括:第一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一临时地址数量信息,所述为终端分配N个地址包括:
为所述终端分配N1个所述非临时地址;其中,所述N1根据所述第一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确定;
为所述终端分配N2个所述临时地址;其中,所述N2根据所述第一临时地址数量信息确定。
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可以包括:第一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一前缀地址数量信息,所述为终端分配N个地址包括:
为所述终端分配N1个所述非临时地址;其中,所述N1根据所述第一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确定;
为所述终端分配N3个所述前缀地址;其中,所述N3根据所述第一前缀地址数量信息确定。
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可以包括:第一临时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一前缀地址数量信息,所述为终端分配N个地址包括:
为所述终端分配N2个所述临时地址;其中,所述N2根据所述第一临时地址数量信息确定;
为所述终端分配N3个所述前缀地址;其中,所述N3根据所述第一前缀地址数量信息确定。
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可以包括:第一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第一临时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一前缀地址数量信息,所述为终端分配N个地址包括:
为所述终端分配N1个所述非临时地址;其中,所述N1根据所述第一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确定;
为所述终端分配N2个所述临时地址;其中,所述N2根据所述第一临时地址数量信息确定;
为所述终端分配N3个所述前缀地址;其中,所述N3根据所述第一前缀地址数量信息确定。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为终端分配的非临时地址的最大数量,N1小于或等于第一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所指示的最大数量。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为终端分配的非临时地址的数量,N1为第一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所指示的数量。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临时地址数量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为终端分配的临时地址的最大数量,N2小于或等于第一临时地址数量信息所指示的最大数量。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临时地址数量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为终端分配的临时地址的数量,N2为第一临时地址数量信息所指示的数量。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前缀地址数量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前缀地址的最大数量,N3小于或等于第一前缀地址数量信息所指示的最大数量。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前缀地址数量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前缀地址的数量,N3为第一前缀地址数量信息所指示的数量。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获取第一地址数量信息。
方式一、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将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作为是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方式一也就是动态部署方式。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最大数量。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可以包括:第二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第二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非临时地址的数量的限制。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可以包括:第二临时地址数量信息,所述第二临时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临时地址的数量的限制。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包括:第二前缀地址数量信息,所述第二前缀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前缀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可以包括:第二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二临时地址数量信息。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可以包括:第二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二前缀地址数量信息。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可以包括:第二临时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二前缀地址数量信息。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可以包括:第二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第二临时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二前缀地址数量信息。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为终端分配的非临时地址的最大数量。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为终端分配的非临时地址的数量。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临时地址数量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为终端分配的临时地址的最大数量。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临时地址数量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为终端分配的临时地址的数量。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前缀地址数量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为终端分配的前缀地址的最大数量。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前缀地址数量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为终端分配的前缀地址的数量。
方式二、获取预先设置的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三地址数量信息,将所述第三地址数量信息作为是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三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预先设置的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方式二也就是静态部署方式,如表2所示。相对于动态部署方式,静态部署方式需要针对每个虚拟电路部署,部署量大;且每个终端部署方式固定,修改时需要移除新增原部署信息,不如动态部署方式灵活。
Figure BDA0002469483050000121
Figure BDA0002469483050000131
Figure BDA0002469483050000141
表2
例如,如表2所示,HSI业务为家庭宽带个人业务,一般承载在PPPoE上,开启IPv6协议栈后,可通过PPPoEv6 ND方式,DHCPv6 Over PPPoE方式获取IPv6地址。其中,通过DHCPv6Over PPPoE方式获取IPv6地址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在DHCPv6消息中携带N(N>=1)个IA_NA选项、N(N>=1)个IA_PD选项,请求分配多个符合开通条件的地址进行通讯。实际业务运营过程中,客户端请求的地址类型多变,可能请求IA_PD地址、IA_NA地址、IA_TA地址中的任意地址的分配,对于不需要分配的地址类型,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可以不分配地址,但是对于需要分配的地址类型,无论请求几个均会进行响应。采用静态部署方式时,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设备解析发现终端设备接入的虚拟链路信息为:端口为port1、外层vlan为100、内层vlan为100,通过运营商在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中部署的静态映射关系,发现该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上策略要求所有外层vlan为100,内层vlan为100的终端,不区分厂商,不区分设备类型,只允许分配1个IA_NA地址,1个IA_PD地址进行地址分配。
如表2所示,VOD业务为视频点播业务,一般承载在IPoE上,使用DHCPv6获取业务地址,也可使用DHCPv6 Over PPPoE方式获取业务地址。客户端通过DHCPv6获取业务地址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在DHCPv6消息中携带N(N>=1)个IA_NA选项,请求分配多个符合开通条件的IA_NA地址进行通讯。客户端获取业务地址的过程中,也可能请求IA_PD地址、IA_NA地址、IA_TA地址中的任意地址,对于不需要分配的地址类型,宽带接入级综合型业务路由器可以不分配地址,但是对于需要分配的地址类型,无论请求几个均会进行响应。采用静态部署方式时,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设备解析发现终端设备接入的虚拟链路信息为:端口为port1、外层vlan为2000、内层vlan为100,通过运营商在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中部署的静态映射关系,发现该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上策略要求所有外层vlan为2000,内层vlan任意的接入终端,不区分业务,不分区厂家,均仅允许分配1个IA_NA地址。
如表2所示,ITMS业务为终端综合管理系统,为终端提供初始化及业务管理类服务。ITMS业务一般承载在IPoE上,使用DHCPv6获取业务地址。客户端通过DHCPv6获取业务地址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在DHCPv6消息中携带N(N>=1)个IA_NA选项,请求分配多个符合开通条件的地址进行通讯。客户端获取业务地址的过程中,也可能请求IA_PD地址、IA_NA地址、IA_TA地址中的任意地址,对于不需要分配的地址类型,宽带接入级综合型业务路由器可以不分配地址,但是对于需要分配的地址类型,无论请求几个均会进行响应请求分配。采用静态部署方式时,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解析发现终端设备接入的虚拟链路信息为:端口为port3、外层vlan为3000、内层vlan为300,通过运营商在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中部署的静态映射关系,发现该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上策略要求所有外层vlan为3000,内层vlan任意的指定厂家、且仅用于地址管理业务的接入终端,仅允许分配1个IA_NA地址。
如表2所示,专网业务为企业客户及商业客户使用的专线网络,一般使用静态部署,也可以使用动态协议方式部署。开启IPv6业务使用动态协议方式部署时,一般使用DHCPv6承载在IPoE上获取业务地址。客户端通过DHCPv6协议获取业务地址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在DHCPv6消息中携带N(N>=1)个IA_NA选项,N(N>=1)个IA_TA,N(N>=1)个IA_PD选项请求分配多个符合开通条件的地址进行通讯。对于不需要分配的地址类型,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可以不分配地址,但是对于需要分配的地址类型,无论请求几个均会进行响应请求分配。采用静态部署方式时,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设备解析发现终端设备接入的虚拟链路信息为:端口为port4端口、外层vlan为4000、内层vlan为400,通过运营商在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中部署的静态映射关系,发现该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上策略要求所有外层vlan为4000-4096范围,内层vlan任意、厂家任意、业务任意的接入终端,按照下列地址分配原则分配(N-1)个IA_NA地址、(N-1)个IA_PD地址、(N-1)个IA_TA地址。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地址数量信息可以用于指示预先设置的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最大数量。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地址数量信息可以用于指示预先设置的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地址数量信息可以包括:第三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第三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预先设置的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非临时地址的数量的限制。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地址数量信息可以包括:第三临时地址数量信息,所述第三临时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预先设置的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临时地址的数量的限制。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地址数量信息包括:第三前缀地址数量信息,所述第三前缀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预先设置的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前缀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地址数量信息可以包括:第三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三临时地址数量信息。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地址数量信息可以包括:第三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三前缀地址数量信息。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地址数量信息可以包括:第三临时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三前缀地址数量信息。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地址数量信息可以包括:第三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第三临时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三前缀地址数量信息。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可以用于指示预先设置的为终端分配的非临时地址的最大数量。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可以用于指示预先设置的为终端分配的非临时地址的数量。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临时地址数量信息可以用于指示预先设置的为终端分配的临时地址的最大数量。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临时地址数量信息可以用于指示预先设置的为终端分配的临时地址的数量。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前缀地址数量信息可以用于指示预先设置的为终端分配的前缀地址的最大数量。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前缀地址数量信息可以用于指示预先设置的为终端分配的前缀地址的数量。
方式三、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地址数量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和预先设置的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三地址数量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
方式三也就是动态部署方式和静态部署方式相结合。
对于方式一和方式三,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包括:接收来自终端的供应商等级选项(OPTION_VENDOR_CLASS);其中,OPTION_VENDOR_CLASS包括第二地址数量信息。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接收来自终端的OPTION_VENDOR_CLASS包括:
接收到来自终端的第一DHCPv6消息;其中,第一DHCPv6消息包括:OPTION_VENDOR_CLASS。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DHCPv6消息可以是要求(solicit)消息。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DHCPv6消息可以是请求(request)消息。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DHCPv6消息可以是solicit消息和request消息。
对于方式二和方式三,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预先设置的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三地址数量信息包括:
在预先设置的终端的第一信息和第三地址数量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中,查找终端的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三地址数量信息。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的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终端的虚拟链路信息、所述终端的厂商信息、所述终端的业务类型信息、所述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所述终端所属的运营商信息。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的虚拟链路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端口信息、内层VLAN、外层VLAN。
当然,终端的第一信息还可以是表示终端的其他信息,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的业务类型信息可以根据外层vlan、内层vlan确定。例如,上述表2中,外层VLAN为100,内层VLAN为1000的终端的业务类型为HSI。通过外层VLAN和内层VLAN将物理端口划分为若干个虚拟电路,每个虚拟电路对应一个或多个终端。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可以根据PPPoE+信息、DHCPv4的Option82属性信息、DHCPv6的Option18属性信息、DHCPv6的Option17属性信息中的至少之一确定。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的厂商信息根据DHCPv4 option82属性信息、DHCPv6Option37属性信息中的至少之一确定。
对于方式三,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和预先设置的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三地址数量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包括:
将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三地址数量信息之间的交集作为第一地址数量信息。
例如,第二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最大数量,第三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预先设置的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最大数量,第二地址数量信息所指示的最大数量大于第三地址数量信息所指示的最大数量,那么将第三地址数量信息作为第一地址数量信息。
又如,第二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最大数量,第三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预先设置的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第二地址数量信息所指示的最大数量大于第三地址数量信息所指示的数量,那么将第三地址数量信息作为第一地址数量信息。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获取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
方式四、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将所述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所述地址在地址池中的分配顺序。
方式五、获取预先设置的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三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将所述第三地址分配顺序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其中,所述第三地址分配顺序信息用于指示预先设置的所述地址在地址池中的分配顺序。
方式六、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和预先设置的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三地址分配顺序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
对于方式四、方式五和方式六,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地址的分配顺序可以是前向分配(forward),简记为f。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地址的分配顺序可以是后向分配(backward),简记为b。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地址的分配顺序可以是随机分配(random),简记为r。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所说的顺序指的是在地址池中的分配顺序。如:
IA_NA地址池范围:1::1-1::1000,F前向,从1::1分配第一个地址;
IA_TA地址池范围:2::2-2::2000,B后向,从2::2000作为第一分配地址;
IA_PD地址范围:3::/64-4::/64,R随机,从范围中任意取值。
对于方式四和方式六,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包括:接收来自终端的OPTION_VENDOR_CLASS;其中,OPTION_VENDOR_CLASS包括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
对于方式五和方式六,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预先设置的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三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包括:
在预先设置的终端的第一信息和第三地址分配顺序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中,查找终端的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三地址分配顺序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可以是同一个对应关系,也就是说,该对应关系为终端的第一信息、第三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三地址分配顺序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对于方式六,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和预先设置的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三地址分配顺序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为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
或者,确定第三地址分配顺序信息为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DHCPv6消息的结构示意图。如2所示,RFC3315规定,DHCPv6消息包括:消息类型(msg-type)字段、业务标识(transaction-id)字段和选项(options)字段。上述OPTION_VENDOR_CLASS可以填充到options字段中,是选项代码(option-code)为16的选项。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options字段中还可以填充一个或一个以上IA_NA选项。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options字段中还可以填充一个或一个以上IA_TA选项。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options字段中还可以填充一个或一个以上IA_PD选项。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options字段中还可以填充一个或一个以上IA_NA选项,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IA_TA选项。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options字段中还可以填充一个或一个以上IA_NA选项,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IA_PD选项。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options字段中还可以填充一个或一个以上IA_TA选项,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IA_PD选项。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options字段中还可以填充一个或一个以上IA_NA选项,一个或一个以上IA_TA选项,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IA_PD选项。
图3(a)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OPTION_VENDOR_CLASS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a)所示,RFC3315规定,OPTION_VENDOR_CLASS包括:选项代码(option-code)字段、选项长度(option-len)字段、企业编码(enterprise-number)字段和供应商-等级-数据(vendor-class-data)字段。
其中,enterprise-number用于携带终端在国际组织互联网数字分配机构(IANA,The 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注册的企业码(也就是终端的厂商信息)。终端在国际组织IANA注册的企业码用于区分不同厂商的终端。
其中,vendor-class-data字段包括一条或一条以上属性值(avp,AttributeValue Pair)属性,每一条avp属性包括:供应商-等级-长度(vendor-class-len)和非透明-数据(opaque-data)。需要说明的是,vendor-class-len是指vendor-class-len和opaque-data的总长度。对于上述情况一,Opaque-data用于携带上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对于上述情况二,opaque-data用于携带上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vendor-class-len为32。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情况一,opaque-data填充内容的数据格式为:IA_QTY(ia-num);其中,IA_QTY对应分配的地址类型,ia-mun为第二地址数量信息。
具体的,对于非临时地址,opaque-data填充内容的数据格式为:IA_NA_QTY(ia-na-num);其中,IA_NA_QTY对于IA_NA选项中分配的非临时地址类型,ia-na-num为第二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
对于临时地址,opaque-data填充内容的数据格式为:IA_TA_QTY(ia-ta-num);其中,IA_TA_QTY对于IA_TA选项中分配的临时地址类型,ia-ta-num为第二临时地址数量信息。
对于前缀地址,opaque-data填充内容的数据格式为:IA_PD_QTY(ia-pd-num);其中,IA_PD_QTY对于IA_PD选项中分配的前缀地址类型,ia-pd-num为第二前缀地址数量信息。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情况二,opaque-data填充内容的数据格式修改为:IA_QTY(ia-num)(seq);其中,IA_QTY对应分配的地址类型,ia-mun为第二地址数量信息,seq为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
具体的,对于非临时地址,opaque-data填充内容的数据格式为:IA_NA_QTY(ia-na-num)(seq);其中,IA_NA_QTY对于IA_NA选项中分配的非临时地址类型,ia-na-num为第二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seq为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
对于临时地址,opaque-data填充内容的数据格式为:IA_TA_QTY(ia-ta-num)(seq);其中,IA_TA_QTY对于IA_TA选项中分配的临时地址类型,ia-ta-num为第二临时地址数量信息,seq为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
对于前缀地址,opaque-data填充内容的数据格式为:IA_PD_QTY(ia-pd-num)(seq);其中,IA_PD_QTY对于IA_PD选项中分配的前缀地址类型,ia-pd-num为第二前缀地址数量信息,seq为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
图3(b)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IA_NA选项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b)所示,IA_NA选项用于携带IA_NA、与IA_NA关联的参数,以及与IA_NA关联的非临时地址。在IA_NA选项中出现的地址不是临时地址,IA_NA选项仅可以出现在DHCPv6消息的option字段。DHCPv6消息可以包括多个IA_NA选项。
图3(c)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IA_TA选项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c)所示,IA_TA选项用于携带IA_TA、与IA_TA关联的参数,以及与IA_TA关联的地址。在此选项中的所有地址由客户端用于临时地址,如RFC3041[12]所定义的。IA_TA选项字段封装此IA_TA特有的那些选项。例如,携带与此IA_TA关联的IA地址的所有IA Address Options。在IA_TA选项字段中,IA_TA选项仅可以出现在DHCPv6消息的选项区域内。DHCPv6消息可以包括多个IA_TA选项。
图3(d)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IA_PD选项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d)所示,IA_PD选项用于携带IA_PD、与IA_PD关联的参数,以及与IA_PD关联的前缀。在此选项中的所用前缀由客户端用户前缀分配,客户端分配前缀的方式可以为有状态,也可以为无状态方式。在IA_PD选项字段中,IA_PD选项仅可以出现在DHCPv6消息的选项区域内。DHCPv6消息可以包含多个IA_PD选项。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第二方面,参照图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地址分配方法,应用于终端,该方法包括:
步骤400、接收到所述路由器分配的N个地址;其中,所述N根据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对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最大数量,N小于或等于第一地址数量信息所指示的最大数量。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N为第一地址数量信息所指示的数量。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地址数量信息与前述实施例所描述的第一地址数量信息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接收到路由器分配的N个地址包括:
接收到来自路由器的IA选项;其中,IA选项包括路由器分配的地址。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一个IA选项可以关联一个或一个以上分配的地址。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IA选项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IA_NA选项。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IA选项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IA_TA选项。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IA选项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IA_PD选项。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IA选项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IA_NA选项,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IA_TA选项。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IA选项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IA_NA选项,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IA_PD选项。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IA选项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IA_TA选项,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IA_PD选项。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IA选项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IA_NA选项,一个或一个以上IA_TA选项,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IA_PD选项。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一个IA_NA选项可以关联一个或一个以上分配的非临时地址。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一个IA_TA选项可以关联一个或一个以上分配的临时地址。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一个IA_PD选项可以关联一个或一个以上分配的前缀地址。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接收到来自路由器的IA选项包括:
接收到来自路由器的第二DHCPv6消息;其中,第二DHCPv6消息包括IA选项。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DHCPv6消息可以是通告(advertise)消息。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DHCPv6消息可以是回复(reply)消息。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DHCPv6消息可以是advertise消息和reply消息。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接收到路由器分配的N个地址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401、接收到来自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向路由器发送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对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最大数量。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地址数量信息与前述实施例所描述的第二地址数量信息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与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相同;或者,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确定。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向路由器发送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包括:
向所述路由器发送OPTION_VENDOR_CLASS;其中,OPTION_VENDOR_CLASS包括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地址分配方法,从运营管理设备获取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并发送给路由器,从而实现了对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接收到路由器分配的N个地址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402、接收到来自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向路由器发送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对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所述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所述地址在地址池中的分配顺序。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与前述实施例所描述的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向路由器发送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包括:
向所述路由器发送OPTION_VENDOR_CLASS;其中,OPTION_VENDOR_CLASS包括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向路由器发送OPTION_VENDOR_CLASS包括:
向路由器发送第一DHCPv6消息;其中,第一DHCPv6消息包括:OPTION_VENDOR_CLASS。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DHCPv6消息可以是要求(solicit)消息。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DHCPv6消息可以是请求(request)消息。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DHCPv6消息可以是solicit消息和request消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地址分配方法,从运营管理设备获取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并发送给路由器,从而实现了对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第三方面,参照图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地址分配方法,应用于运营管理设备,该方法包括:
步骤500、根据终端的第二信息向所述终端下发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501、根据终端的第二信息向所述终端下发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地址在地址池中的分配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500和步骤501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不同时执行。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的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终端的虚拟链路信息、所述终端的厂商信息、所述终端的业务类型信息、所述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所述终端所属的运营商信息。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的虚拟链路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端口信息、内层VLAN、外层VLAN。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终端的第二信息向所述终端下发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包括:
在预先设置的终端的第二信息和第二地址数量信息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中,查找终端的第二信息对应的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向终端下发查找到的第二地址数量信息。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终端的第二信息向所述终端下发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包括:
在预先设置的终端的第二信息和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之间的第四对应关系中,查找终端的第二信息对应的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向终端下发查找到的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对应关系和第四对应关系可以是同一个对应关系,也就是说,该对应关系为终端的第二信息、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地址分配方法,基于终端的信息向终端下发第二地址数量信息,第二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实现了各种场景下对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地址分配过程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HSI业务终端、VOD业务终端、ITMS业务终端、专网业务终端等会携带数量不等IA选项来请求不同数量的地址的分配,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可能因为厂商对不同型号的终端携带的IA选项数量的初始化的差异,可能因为不同厂商研发交付能力的差异造成,可能因为业务环境原因,可能因为客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
如图6所示,可以实现终端级的业务定制,当有多种终端接入分别启用不同的业务类型时,可以指定只对开启了其中一种或者几种业务的终端进行地址分配数量的限制,如仅针对于网络中开启了HSI业务的终端实施一个IPV6地址分配的约束,开启了其他业务的终端不受限制。应用方法为在终端接入运维商网络接受管理初始化的过程中进行控制,初始化过程中通过运营管理设备识别终端的业务类型,向开启了HSI业务的终端下发分配的地址的数量及分配顺序;终端将接收到的分配的地址的数量及分配顺序按照约定格式填充到OPTION_VENDOR_CLASS(16.)选项的vendor-class-data字段,将OPTION_VENDOR_CLASS(16)选项发送给路由器;路由器按照约定格式解析OPTION_VENDOR_CLASS(16)选项的vendor-class-data字段,获得分配的地址的数量及分配顺序,按照获得的分配的地址的数量及分配顺序为开启了HSI业务的终端分配地址。也可以通过静态部署方式,在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上部署开启了HSI业务的终端对应的分配的地址的数量及分配顺序,路由器按照静态部署的开启了HSI业务的终端对应的分配的地址的数量及分配顺序为开启了HSI业务的终端分配地址。
如图6所示,可以实现路由器级的业务定制,网络中终端的数量远远大于路由器数量,运营控制能力不足,不容易区分出终端的差异。这种情况,多出现在老旧、更新换代网络上,运营商一般采用全批量下发的方式对所有的终端设备进行地址接入数量的限制。但是由于业务复杂性及网络多样性,某些路由器下开启的业务又属于特殊业务范围,地址获取数量要求不受限。这种情况可以指定一台或者几台设备启用地址数量限制功能,对于不希望启用该功能的路由器不进行部署,或不响应终端发送消息中的OPTION_VENDOR_CLASS(16)选项信息。
如图6所示,可以实现厂商级的业务定制,运营商可以给指定厂商分配多个地址,可以限定指定厂商只允许一个地址的分配。应用方法为在终端接入运维商网络接受管理初始化的过程中进行控制,初始化过程中通过运营管理设备向对应厂商的终端下发对应的分配的地址的数量及分配顺序;终端将接收到的分配的地址的数量及分配顺序按照约定格式填充到OPTION_VENDOR_CLASS(16)选项的vendor-class-data字段,将OPTION_VENDOR_CLASS(16)选项发送给路由器;路由器按照约定格式解析OPTION_VENDOR_CLASS(16)选项的vendor-class-data字段,获得分配的地址的数量及分配顺序,按照获得的分配的地址的数量及分配顺序为终端分配地址。也可以通过静态部署的方式,在宽带接入级综合性路由器上部署不同厂商的终端对应的分配的地址的数量及分配顺序,按照终端的厂商对应的分配的地址的数量及分配顺序为该厂商的终端分配地址。
如图6所示,可以实现运营商级的业务定制,运营商在面对上述情况时,可以通过厂商、设备型号、业务类型自由组合,在终端接入运维商网络接受管理初始化的过程中进行控制,初始化过程中通过运营管理设备向对应厂商和设备型号的终端下发对应的分配的地址的数量及分配顺序;终端将接收到的分配的地址的数量及分配顺序按照约定格式填充到OPTION_VENDOR_CLASS(16)选项的vendor-class-data字段,将OPTION_VENDOR_CLASS(16)选项发送给路由器;路由器按照约定格式解析OPTION_VENDOR_CLASS(16)选项的vendor-class-data字段,获得分配的地址的数量及分配顺序,按照获得的分配的地址的数量及分配顺序为终端分配地址。也可以通过静态部署的方式,在宽带接入级综合性路由器上部署不同厂商和设备型号的终端对应的分配的地址的数量及分配顺序,按照终端的厂商和设备型号对应的分配的地址的数量及分配顺序为该厂商和设备型号的终端分配地址。
如图6所示,例如HSI业务,在接入运营商网络初始化时,由运营管理设备下发分配的非临时地址的数量为1和非临时地址的分配顺序为f,以及分配的前缀地址的数量为1和前缀地址的分配顺序为f给终端;终端填充OPTION_VENDOR_CLASS选项的vendor-class-data字段包括2条avp属性,其中一条avp属性的opaque-data为IA_NA(1)(f),另一条avp属性的opaque-data为IA_PD(1)(f)。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设备收到相关报文后进行解析内容,按照opaque-data对终端进行地址分配。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对IA_NA选项请求的NA按照前向分配原则,仅对第一个IA_NA地址请求中的数据进行地址分配,其他IA_NA地址请求中按照无可用地址进行status_code填充回复。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对IA_PD请求类型按照前向分配原则,仅对第一个IA_PD地址请求中的数据进行地址分配,其他IA_PD地址请求中按照无可用地址进行status_code填充回复。
如图6所示,例如VOD业务,在接入运营商网络初始化时,由运营管理设备下发分配的非临时地址的数量为1和非临时地址的分配顺序为f给终端;终端填充OPTION_VENDOR_CLASS选项的enterprise-number字段为enterprise_B,填充OPTION_VENDOR_CLASS选项的vendor-class-data字段包括1条avp属性,该条avp属性的opaque-data为IA_NA(1)(f)。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设备收到相关报文后进行解析内容,按照opaque-data以及本地静态部署的策略对企业enterprise_B的终端进行地址分配,非企业enterprise_B的终端不进行地址分配。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对IA_NA请求类型按照前向分配原则,仅对第一个IA_NA地址请求中的数据进行地址分配,其他IA_NA地址请求中按照无可用地址进行statuscode填充回复。
如图6所示,例如ITMS业务,在接入运营商网络初始化时,由运营管理设备下发分配的非临时地址的数量为1和非临时地址的分配顺序为b给终端;终端填充OPTION_VENDOR_CLASS选项的enterprise-number字段为enterprise_B,填充OPTION_VENDOR_CLASS选项的vendor-class-data字段包括1条avp属性,该条avp属性的opaque-data为IA_NA(1)(b)。宽带接入级路由器设备收到相关报文后进行解析内容,按照opaque-data以及本地静态部署的策略对企业enterprise_B的终端进行地址分配,非企业enterprise_B的终端不进行地址分配。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对IA_NA请求类型按照后向分配原则,仅对最后一个IA_NA地址请求中的数据进行地址分配,其他IA_NA地址请求中按照无可用地址进行status code填充回复。
如图6所示,例如专网业务,在接入运营商网络初始化时,由运营管理设备下发分配的非临时地址的数量为1和非临时地址的分配顺序为b,临时地址的数量为1和临时地址的分配顺序为b,以及前缀地址的数量为3和前缀地址的分配顺序为r给终端;终端填充OPTION_VENDOR_CLASS选项的enterprise-number字段为enterprise_C,填充OPTION_VENDOR_CLASS选项的vendor-class-data字段包括3条avp属性,第一条avp属性的opaque-data为IA_NA(1)(b),第二条avp属性的opaque-data为IA_TA(1)(b),第三条avp属性的opaque-data为IA_PD(3)(r)。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收到相关报文后进行解析内容,按照opaque-data以及本地静态部署的策略对企业enterprise_C的终端进行地址分配,非企业enterprise_C的终端不进行分配。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对IA_NA请求类型按照后向地址分配原则,仅对最后一个IA_NA地址请求中的数据进行地址分配,其他IA_NA地址请求中按照无可用地址进行status code填充回复。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对IA_TA请求类型按照后向地址分配原则,仅对最后一个IA_TA地址请求中的数据进行地址分配,其他IA_TA地址请求中按照无可用地址进行status code填充回复。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对IA_PD请求类型按照随机地址分配原则,对其中3个随机顺序的IA_PD地址请求中的数据进行地址分配,其他IA_PD地址请求中按照无可用地址进行status code填充回复。
下面通过几个示例详细说明上述方法的具体实现,所列举的例子仅仅是为了说明方便,并不用于限定本公开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示例1
本示例描述使用IPoE承载DHCPv6的情况下的地址分配方法,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1、终端,如HSI业务终端、VOD业务终端等,加电接入运营商网络。
2、运营管理设备对终端进行认证,初始化运营网络信息,将运营网络信息下发给终端;其中,运营网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终端在国际组织IANA注册的企业码,上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
3、终端在获得运营网络信息后,采用IPoE承载方式发起业务拨号,请求通讯业务地址。终端向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发送DHCPv6 solicit消息;其中,DHCPv6 solicit消息包括:OPTION_VENDOR_CLASS,OPTION_VENDOR_CLASS包括:enterprise-number字段和vendor-class.data字段,vendor-class-data字段包括一条或一条以上avp属性,每一条avp属性包括vendor-class-len和opaque-data。
本步骤中,将上述终端在国际组织IANA注册的企业码填充到enterprise-number字段中,将上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填充到opaque-data中,填充格式为:[IA_NA_QTY(ia-na-num)(seq)][IA_TA_QTY(ia-ta-num)(seq)][IA_PD_QTY(ia-pd-num)(seq)]。
4、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从接收到的DHCPv6 solicit消息中解析opaque-data得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根据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为终端分配相应的地址,将分配的地址填充到DHCPv6 advertise消息中,将DHCPv6 advertise消息发送给终端。
5、终端向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发送DHCPv6 request消息,确认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分配的地址;其中,DHCPv6 request消息包括:OPTION_VENDOR_CLASS,OPTION_VENDOR_CLASS包括:enterprise-number字段和vendor-class-data字段,以及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分配的地址;其中,vendor-class-data字段包括一条或一条以上avp属性,每一条avp属性包括vendor-class-len和opaque-data。
本步骤中,将上述终端在国际组织IANA注册的企业码填充到enterprise-number字段中,将上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填充到opaque-data中,填充格式为:[IA_NA_QTY(ia-na-num)(seq)][IA_TA_QTY(ia-ta-num)(seq)][IA_PD_QTY(ia-pd-num)(seq)]。
6、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接收到的DHCPv6request消息,向终端发送DHCPv6reply消息,确认终端发送的信息内容,按照约定完成解析校验,明确分配的地址已经被终端接收,完成地址分配过程;其中,DHCPv6reply消息中携带分配给终端的地址。
示例2
本示例描述使用PPPoE承载DHCPv6的情况下的地址分配方法,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1、终端,如HSI业务终端、VOD业务终端等,加电接入运营商网络。
2、运营管理设备对终端进行认证,初始化运营网络信息,将运营网络信息下发给终端;其中,运营网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终端在国际组织IANA注册的企业码,上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
3、终端在获得运营网络信息后,采用PPPoE承载方式发起业务拨号,请求通讯业务地址。
4、终端与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进行PPPoE发现(Discovery)阶段的协商,协商基本链路交互信息。
5、终端与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进行PPPoE认证(Authentication)阶段的协商,对终端的用户面和密码信息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进行PPPoENCP(Network ControlProtocol,网络控制协议)阶段的协商,发现拨号终端为双栈用户,或单栈IPv6用户,使用PPP IPv6CP协议进行地址分配。
6、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发现运营部署要求中,拨号终端需要采用DHCPv6方式进行有状态的地址分配,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向终端发出ICMPv6(Internet ControlManagemet Protocol Version 6,互联网控制管理协议第六版)的RA通告消息,RA通告消息中M标记位置1,O标记位置0。
7、终端向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发送DHCPv6 solicit消息;其中,DHCPv6solicit消息包括:OPTION_VENDOR_CLASS,OPTION_VENDOR_CLASS包括:enterprise-number字段和vendor-class-data字段,vendor-class-data字段包括一条或一条以上avp属性,每一条avp属性包括vendor-class-len和opaque-data。
本步骤中,将上述终端在国际组织IANA注册的企业码填充到enterprise-number字段中,将上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填充到opaque-data中,填充格式为:[IA_NA_QTY(ia-na-num)(seq)][IA_TA_QTY(ia-ta-num)(seq)][IA_PD_QTY(ia-pd-num)(seq)]。
8、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从接收到的DHCPv6 solicit消息中解析opaque-data得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根据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为终端分配相应的地址,将分配的地址填充到DHCPv6 advertise消息中,将DHCPv6 advertise消息发送给终端。
9、终端向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发送DHCPv6 request消息,确认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分配的地址;其中,DHCPv6 request消息包括:OPTION_VENDOR_CLASS,OPTION_VENDOR_CLASS包括:enterprise-number字段和vendor-class-data字段,以及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分配的地址;其中,vendor-class-data字段包括一条或一条以上avp属性,每一条avp属性包括vendor-class-len和opaque-data。
本步骤中,将上述终端在国际组织IANA注册的企业码填充到enterprise-number字段中,将上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填充到opaque-data中,填充格式为:[IA_NA_QTY(ia-na-num)(seq)][IA_TA_QTY(ia-ta-num)(seq)][IA_PD_QTY(ia-pd-num)(seq)]。
10、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接收到的DHCPv6 request消息,向终端发送DHCPv6reply消息,确认终端发送的信息内容,按照约定完成解析校验,明确分配的地址已经被终端接收,完成地址分配过程;其中,DHCPv6 reply消息中携带分配给终端的地址。
11、终端设备正常访问后,通过PPPoE PADT(PPPoE Active DiscoveryTermination,PPPoE激活发现终端)消息释放会话信息。
示例3
本示例描述未知承载方式的情况下的地址分配方法,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
1、终端,如HSI业务终端、VOD业务终端等,加电接入运营商网络。
2、运营管理设备对终端进行认证,初始化运营网络信息,将运营网络信息下发给终端;其中,运营网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终端在国际组织IANA注册的企业码,上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
3、终端在获得运营网络信息后,发起业务拨号,请求通讯业务地址。
4、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判断协议承载载体,如果承载在PPPoE链路上,执行步骤5;如果承载在IPoE链路上,执行步骤8。
5、终端与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进行PPPoE Discovery阶段的协商,协商基本链路交互信息。
6、终端与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进行PPPoE认证阶段的协商,对终端的用户面和密码信息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进行PPPoE NCP阶段的协商,发现拨号终端为双栈用户,或单栈IPv6用户,使用PPP IPv6CP协议进行地址分配。
7、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发现运营部署要求中,拨号终端需要采用DHCPv6方式进行有状态的地址分配,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向终端发出ICMPv6的RA通告消息,通告消息中M标记位置1,O标记位置0。
8、终端向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发送DHCPv6 solicit消息;其中,DHCPv6solicit消息包括:OPTION_VENDOR_CLASS,OPTION_VENDOR_CLASS包括:enterprise-number字段和vendor-class-data字段,vendor-class-data字段包括一条或一条以上avp属性,每一条avp属性包括vendor-class-len和opaque-data。
本步骤中,将上述终端在国际组织IANA注册的企业码填充到enterprise-number字段中,将上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填充到opaque-data中,填充格式为:[IA_NA_QTY(ia-na-num)(seq)][IA_TA_QTY(ia-ta-num)(seq)][IA_PD_QTY(ia-pd-num)(seq)]。
9、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从接收到的DHCPv6 solicit消息中解析opaque-data得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根据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为终端分配相应的地址,将分配的地址填充到DHCPv6 advertise消息中,将DHCPv6 advertise消息发送给终端。
10、终端向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发送DHCPv6 request消息,确认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分配的地址;其中,DHCPv6 request消息包括:OPTION_VENDOR_CLASS,OPTION_VENDOR_CLASS包括:enterprise-number字段和vendor-class-data字段,以及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分配的地址;其中,vendor-class-data字段包括一条或一条以上avp属性,每一条avp属性包括vendor-class-len和opaque-data。
本步骤中,将上述终端在国际组织IANA注册的企业码填充到enterprise-number字段中,将上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和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填充到opaque-data中,填充格式为:[IA_NA_QTY(ia-na-num)(seq)][IA_TA_QTY(ia-ta-num)(seq)][IA_PD_QTY(ia-pd-num)(seq)]。
11、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接收到的DHCPv6 request消息,向终端发送DHCPv6reply消息,确认终端发送的信息内容,按照约定完成解析校验,明确分配的地址已经被终端接收,完成地址分配过程;其中,DHCPv6 reply消息中携带分配给终端的地址。
12、宽带接入级综合型路由器判断DHCPv6协议承载载体,如果为IPoE承载,结束本流程,如果为PPPoE承载,执行步骤13。
13、继续进行PPPoE其余处理流程。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至少一个程序,当至少一个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上述任意一种地址分配方法。
其中,处理器为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器件,其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器(CPU)等;存储装置为具有数据存储能力的器件,其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更具体如SDRAM、DDR等)、只读存储器(ROM)、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FLASH)。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存储装置通过总线相互连接,进而与计算设备的其它组件连接。
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种地址分配方法。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地址分配装置的组成框图。
第六方面,参照图10,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址分配装置(如路由器),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1001,用于获取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对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地址分配模块1002,用于为所述终端分配N个地址,向所述终端返回分配的N个地址;其中,所述N根据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确定。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信息获取模块1001还用于:
获取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所述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地址在地址池中的分配顺序;
地址分配模块1002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所述为终端分配N个地址:按照所述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所指示的分配顺序为所述终端分配N个地址。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信息获取模块1001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所述获取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将所述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所述地址的分配顺序;
或者,获取预先设置的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三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将所述第三地址分配顺序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其中,所述第三地址分配顺序信息用于指示预先设置的所述地址的分配顺序;
或者,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和预先设置的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三地址分配顺序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信息获取模块1001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所述获取第一地址数量信息: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将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作为是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或者,获取预先设置的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三地址数量信息,将所述第三地址数量信息作为是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三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预先设置的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或者,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地址数量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和预先设置的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三地址数量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最大数量,所述N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所指示的最大数量。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所述N为第一地址数量信息所指示的数量。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包括:第一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所述第一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非临时地址的数量的限制;地址分配模块1002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所述为终端分配N个地址:为所述终端分配N1个所述非临时地址;其中,所述N1根据所述第一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确定。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包括:第一临时地址数量信息,所述第一临时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临时地址的数量的限制;地址分配模块1002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所述为终端分配N个地址:为所述终端分配N2个所述临时地址;其中,所述N2根据所述第一临时地址数量信息确定。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包括:第一前缀地址数量信息,所述第一前缀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前缀地址的数量的限制;地址分配模块1002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所述为终端分配N个地址:为所述终端分配N3个所述前缀地址;其中,所述N3根据所述第一前缀地址数量信息确定。
上述地址分配装置的具体实现过程与前述实施例路由器侧的地址分配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地址分配装置的组成框图。
第七方面,参照图1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地址分配装置(如终端),包括:
通信模块1101,用于接收到所述路由器分配的N个地址;其中,所述N根据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对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模块1101还用于:
接收到来自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向路由器发送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对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其中,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与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相同;或者,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确定。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模块1101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所述向路由器发送第二地址数量信息:
向所述路由器发送供应商等级选项;其中,所述供应商等级选项包括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模块1101还用于:
接收到来自所述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向所述路由器发送所述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所述地址在地址池中的分配顺序。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模块1101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所述向路由器发送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
向所述路由器发送供应商等级选项;其中,所述供应商等级选项包括所述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包括:第一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所述第一非临时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非临时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包括:第一临时地址数量信息,所述第一临时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临时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包括:第一前缀地址数量信息,所述第一前缀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前缀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上述地址分配装置的具体实现过程与前述实施例终端侧的地址分配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地址分配装置的组成框图。
第八方面,参照图1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地址分配装置(如运营管理设备),包括:
信息下发模块1201,用于根据终端的第二信息向所述终端下发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信息下发模块1202还用于:
根据终端的第二信息向所述终端下发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地址在地址池中的分配顺序。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终端的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终端的虚拟链路信息、所述终端的厂商信息、所述终端的业务类型信息、所述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所述终端所属的运营商信息。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的虚拟链路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端口信息、内层VLAN、外层VLAN。
上述地址分配装置的具体实现过程与前述实施例运营管理设备侧的地址分配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地址分配系统的组成框图。
第九方面,参照图1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址分配系统,包括:
路由器1301,用于获取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对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为所述终端分配N个地址,向所述终端返回分配的N个地址;其中,所述N根据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确定;
终端1302,用于接收到所述路由器分配的N个地址。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路由器1301还用于:
获取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所述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地址的分配顺序;
所述为终端分配N个地址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所指示的分配顺序为所述终端分配N个地址。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路由器1301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所述获取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将所述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所述地址在地址池中的分配顺序;
或者,获取预先设置的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三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将所述第三地址分配顺序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其中,所述第三地址分配顺序信息用于指示预先设置的所述地址在地址池中的分配顺序;
或者,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和预先设置的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三地址分配顺序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
终端1302还用于:
接收到来自所述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向所述路由器发送所述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
还包括:运营管理设备1303,用于根据终端的第二信息向所述终端下发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路由器1301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获取第一地址数量信息: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将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作为是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或者,获取预先设置的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三地址数量信息,将所述第三地址数量信息作为是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三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预先设置的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或者,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地址数量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和预先设置的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三地址数量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
终端1302还用于:
接收到来自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向路由器发送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
还包括:
运营管理设备1303,用于根据终端的第二信息向所述终端下发第二地址数量信息。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最大数量,所述N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所指示的最大数量。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所述N为第一地址数量信息所指示的数量。
上述地址分配系统的具体实现过程与前述实施例的地址分配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它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它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它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它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本文已经公开了示例实施例,并且虽然采用了具体术语,但它们仅用于并仅应当被解释为一般说明性含义,并且不用于限制的目的。在一些实例中,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除非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可单独使用与特定实施例相结合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素,或可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组合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阐明的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改变。

Claims (13)

1.一种地址分配方法,其包括:
获取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对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为所述终端分配N个地址,向所述终端返回所述N个地址;其中,所述N根据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所述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地址在地址池中的分配顺序;
所述为终端分配N个地址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所指示的分配顺序为所述终端分配N个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取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将所述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所述地址在地址池中的分配顺序;
或者,获取预先设置的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三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将所述第三地址分配顺序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其中,所述第三地址分配顺序信息用于指示预先设置的所述地址在地址池中的分配顺序;
或者,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和预先设置的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三地址分配顺序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地址分配顺序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取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将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作为是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或者,获取预先设置的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三地址数量信息,将所述第三地址数量信息作为是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三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预先设置的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或者,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地址数量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和预先设置的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三地址数量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
5.一种地址分配方法,其包括:
接收到所述路由器分配的N个地址;其中,所述N根据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对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接收到路由器分配的N个地址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来自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向路由器发送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对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其中,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与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相同;或者,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接收到路由器分配的N个地址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来自所述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向所述路由器发送所述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所述地址的分配顺序。
8.一种地址分配方法,其包括:
根据终端的第二信息向所述终端下发第二地址数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终端的第二信息向所述终端下发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地址分配顺序信息用于指示运营管理设备下发的地址的分配顺序。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的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的虚拟链路信息、所述终端的厂商信息、所述终端的业务类型信息、所述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所述终端所属的运营商信息。
11.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至少一个程序,当所述至少一个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地址分配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地址分配方法。
13.一种地址分配系统,其包括:
路由器,用于获取第一地址数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用于指示对为终端分配的地址的数量的限制;为所述终端分配N个地址,向所述终端返回分配的N个地址;其中,所述N根据所述第一地址数量信息确定;
终端,用于接收到所述路由器分配的N个地址。
CN202010346710.5A 2020-04-27 2020-04-27 地址分配方法和系统、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6453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6710.5A CN113645319A (zh) 2020-04-27 2020-04-27 地址分配方法和系统、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21/070353 WO2021218232A1 (zh) 2020-04-27 2021-01-05 地址分配方法和系统、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6710.5A CN113645319A (zh) 2020-04-27 2020-04-27 地址分配方法和系统、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5319A true CN113645319A (zh) 2021-11-12

Family

ID=78331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6710.5A Pending CN113645319A (zh) 2020-04-27 2020-04-27 地址分配方法和系统、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45319A (zh)
WO (1) WO20212182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38301B1 (en) * 2021-08-09 2022-09-06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cation-based assignment of network address informatio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7254A (zh) * 2012-02-23 2013-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管理地址资源的方法及网关设备
CN104333610A (zh) * 2014-10-29 2015-02-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IPv6地址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6170946A (zh) * 2015-03-13 2016-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通信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6453681A (zh) * 2016-10-10 2017-02-22 杭州昆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地址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10278288A (zh) * 2019-05-17 2019-09-24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预分配容器ip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15595A1 (en) * 2004-06-17 2006-01-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addresses for multiple interfaces in a device
CN100556047C (zh) * 2005-04-13 2009-10-28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IPv6网络中实现动态域名更新的方法
CN101707637B (zh) * 2009-11-27 2013-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配ip地址的方法及系统
CN106331193A (zh) * 2015-06-23 2017-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池分配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7254A (zh) * 2012-02-23 2013-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管理地址资源的方法及网关设备
CN104333610A (zh) * 2014-10-29 2015-02-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IPv6地址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6170946A (zh) * 2015-03-13 2016-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通信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6453681A (zh) * 2016-10-10 2017-02-22 杭州昆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地址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10278288A (zh) * 2019-05-17 2019-09-24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预分配容器ip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18232A1 (zh) 2021-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52494B1 (en) Techniques for exchanging dhcp information among dhcp relay agents and dhcp servers
US9847967B2 (en) DHCP proxy in a subscriber environment
US948514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for automatically finding and configuring virtual network
US8125993B2 (en) Network element having a DHCP lease timer
US8189567B2 (en) Method and nodes for registering a terminal
US8631100B2 (en) Automatic assignment of hardware addresses within computer networks
US8681695B1 (en) Single address prefix allocation within computer networks
EP3108643B1 (en) Ipoe dual-stack subscriber for routed residential gateway configuration
CN102546568B (zh) Ip终端接入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N112688814B (zh) 一种设备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EP3562099A1 (en) Scheduling method, system, controller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KR20110039451A (ko) 네트워크 어드레스 할당 방법, 장치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저장 매체
US7739394B2 (en) Bi-level addressing for internet protocol broadband access
EP3108642B1 (en) Ipoe dual-stack subscriber for bridged residential gateway configuration
US9819641B2 (en) Method of and a processing device handling a protocol address in a network
US20200274948A1 (en) Service flow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645319A (zh) 地址分配方法和系统、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547324B (zh) 一种mac地址下发方法、装置、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92629B (zh) 地址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3328942B (zh) 一种配置下发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17914826A (zh) 地址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5334034A (zh) 多接入边缘计算节点访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6208672A (zh) 调度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