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45119B - 一种云网融合架构及网吧云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云网融合架构及网吧云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45119B
CN113645119B CN202110939498.8A CN202110939498A CN113645119B CN 113645119 B CN113645119 B CN 113645119B CN 202110939498 A CN202110939498 A CN 202110939498A CN 113645119 B CN113645119 B CN 1136451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ud service
cloud
network
nodes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3949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45119A (zh
Inventor
张晖
马晓亮
蒋钫明
邬剑平
袁庆洪
许子健
钟海航
曾添
杨云东
李阳
许斯奇
李聪
李德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Guangzhou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Guangzhou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Guangzhou Branch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Guangzhou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11093949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451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451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51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451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51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44Distributed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7Provisions for optical acces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g. 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PON), ATM-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PON-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86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dimensioning or optim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多服务与多网络平面矩阵MLSNM的云网融合架构及网吧云平台。所述云网融合架构包括多个云平台节点,所述多个云平台节点分为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和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所述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与所述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用于承载不同的业务服务资源,形成不同的服务平面;所述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与所述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使用至少2种或以上的异构网络相互连接,形成不同的网络平面。本发明通过将服务、网络的平面划分层次,有效提升了云网融合架构的业务接入响应与资源部署灵活性,提升云网业务持续可靠性,同时降低运营所需的终端软硬件和维护成本,且实现了服务器对终端用户超低延时的接入响应。

Description

一种云网融合架构及网吧云平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云计算和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服务与多网络平面矩阵(MLSNM)的云网融合架构及基于此云网融合架构的网吧云平台。
背景技术
从云平台组网结构来看,当前的云平台通常采用多中心互为灾备的结构组成,以满足平台对业务级、数据级或设备级不同程度的容灾需求。这种多中心结构离不开基础网络的支撑承载,即通过网络使各中心云服务节点能够数据互通且同步,也使用户能够便捷地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获取资源和服务。这种云平台与网络的结合称之为云网融合,或云网一体化。边缘计算技术的出现,提高了云资源的服务响应速度同时降低了业务带宽需求,并且为了进一步提高业务安全性,在进行云节点组网设计时,通常会做网络冗余,即设备和链路的冗余,但一般是同构网络的简单热备份,以上云网融合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云平台的建设投资费用,会随边缘节点部署,以及节点之间网络冗余需求的提升而增加;
单纯的边缘节点部署,能提高服务的响应速度,但是节点分散覆盖面越广,则越降低了云平台资源的利用率;
行业主流的,例如两地三中心等典型云网融合架构,未对云端资源进行结构分级划分,数据备份或业务备份方式单一,未对日渐繁复的云网应用场景给出更优的,或缩减成本,或分级灾备的选择方案;
同构网络冗余的组网方式,无法保证其网络传输物理介质(如光缆、铜缆)在某一单点物理损坏的情况下,不会出现多条冗余链路同时中断,而导致业务中断的问题。
从细分的网吧行业技术发展来看,当前国内网吧主要通过运营商的城域网专线或ADSL线路连接互联网,作为网吧内网的互联网出口,以实现顾客的上网需求,其运营存在以下问题:
运营商的大带宽城域网专线或ADSL线路租用价格高,导致网吧运营的带宽租用刚性成本难以压降;
网吧用户对互联网接入带宽要求及依赖性也高,网络质量直接影响用户的上网速度体验,脱离互联网则无法运营;
网吧需经常性在本地多台终端上更新游戏软件、影视剧等资源,大量耗费维护人力、时间及开销成本;
当前行业内出现的云网吧,由于其用户终端需要经过互联网才能访问到云端桌面,网络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桌面打开的速度,及游戏或视频的连贯性等体验,容易使用户感知不佳;
网吧属于文化、公安管理的一类经营主体,各自独立的互联网出口数量庞大,安全管理难度极大。
基于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未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服务与多网络平面矩阵MLSNM(multi-layer service&network matrix)的云网融合架构,及基于此MLSNM云网融合架构的网吧电竞云平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服务与多网络平面矩阵MLSNM的云网融合架构,所述云网融合架构包括多个云平台节点,所述多个云平台节点分为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和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所述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与所述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用于承载不同的业务服务资源,形成不同的服务平面;
所述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与所述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使用至少2种或以上的异构网络相互连接,形成不同的网络平面。
可选地,所述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用于临近终端用户的接入机房部署,并用于负责承载预设的满足终端用户频繁访问并快速获取的业务服务资源,形成第一服务平面;
所述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用于在城区内若干个中心机房部署,用于负责承载预设的终端用户存储量大而时延要求不高的业务服务资源,并用于为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提供资源推送,形成第二服务平面。
可选地,所述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还用于部署与所述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同样的业务服务资源,以及在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失效时,由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作为第一服务平面的备份。
可选地,所述多个云平台节点还包括N’个次级中心云服务节点,所述N’个次级中心云服务节点还用于部署介于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与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需求响应中间等级的业务服务资源,形成次级第二服务平面。
可选地,所述X、N和N’应满足X>N>1或X>N’>N>1。
可选地,所述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之间采用直连的带宽链路互通,形成直连网络平面;
所述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采用城域网或OTN的业务接入网络互通,形成接入网络平面;
通过所述接入网络平面,使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与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之间互通,并使终端用户接入到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或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
可选地,所述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之间采用环状或全网状的组网结构互联互通;
所述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和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均通过城域网MSE接入,并运用MPLS-VPN技术使各节点接入同一个VPN内。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采用如上任意一项所述基于多服务与多网络平面矩阵MLSNM云网融合架构的网吧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吧云平台用于承载终端用户所需的业务服务资源,并为终端用户提供统一的互联网出口。
可选地,所述网吧云平台的终端用户为无盘主机,所述终端用户用于从所述网吧云平台拉取操作系统镜像启动所述无盘主机,及加载所需的业务服务资源。
可选地,所述业务服务资源分为读取资源和回写资源,在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部署所述读取资源,在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部署所述回写资源和需要更新及同步推送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的业务服务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多服务与多网络平面矩阵MLSNM云网融合架构,合理地部署中心云服务节点及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对比以往多地多中心或边缘计算等部署架构,提出了更优化的云平台节点部署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服务与多网路平面的设计,通过将服务资源规划为分级响应,配合异构网络使节点互联,进一步加强了云平台节点间的数据互通备份,与业务持续可靠性,构筑了云平台高度多点互联多活的容灾能力。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提供的MLSNM矩阵云网融合架构多服务平面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提供的MLSNM矩阵云网融合架构多网络平面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提供的网吧云平台中心云服务节点组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提供的网吧云平台下沉云服务节点组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云网融合架构及一种网吧业务云平台,所述的云网融合架构其逻辑原理已经在前述内容说明,此处将直接以网吧云平台的实施描述来一并说明所述的云网融合架构及基于此架构的网吧云平台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服务与多网络平面矩阵(MLSNM)的云网融合架构。所述的云网融合架构包括多个云平台节点,所述多个云平台节点分为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和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所述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与所述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用于承载不同的业务服务资源,形成不同的服务平面;所述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与所述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使用至少2种或以上的异构网络相互连接,形成不同的网络平面。具体地,分为可承载业务服务资源的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和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与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根据需求承载不同的业务服务资源,形成不同的服务平面;同时,所述的云网融合架构,其云平台的X+N个节点间,使用多种网络相互连接,具体应包括至少2种或以上的异构网络使节点间互联互通,形成不同的网络平面。通过将X+N个云平台节点,按照多服务平面及多网络平面的逻辑合理组合,可以形成一个多点互联多活的矩阵结构,对业务高度容灾。
其中,所述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用于临近终端用户的接入机房部署,并用于负责承载预设的满足终端用户频繁访问并快速获取的业务服务资源,形成第一服务平面。所述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用于在城区内若干个中心机房部署,用于负责承载预设的终端用户存储量大而时延要求不高的业务服务资源,并用于为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提供资源推送,形成第二服务平面。详细地,多服务平面包括:
1.承载服务资源的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在靠近终端用户的接入机房部署,负责承载终端用户需要频繁访问并快速获取的资源,形成第一服务平面,其部署的侧重原则为解决访问速度;
2.承载服务资源的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在城区内若干个中心机房部署,负责承载终端用户存储量大而时延要求不高的资源,同时为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提供资源推送,形成第二服务平面,其部署的侧重原则为资源高效利用;
3.可选的,在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部署与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同样的服务资源,以当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失效时,由中心云服务节点接管业务,作为第一服务平面的备份;
4.可选的,对于在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部署的服务资源,可进一步细分资源响应的等级,扩充出N’个次级中心云服务节点,部署介于对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与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需求响应中间等级的服务资源,形成次级第二服务平面;
5.根据业务需求部署的X个接入侧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N个或N+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以前述部署逻辑,应满足X>N>1或X>N’>N>1,且各等级服务平面可作为前一级服务平面的资源推送和备份服务平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之间采用直连的带宽链路互通,形成直连网络平面;所述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采用城域网或OTN的业务接入网络互通,形成接入网络平面;通过所述接入网络平面,使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与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之间互通,并使终端用户接入到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或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其中,直连网络平面和接入网络平面构成多网络平面,详细地,包括:
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之间采用直连的大带宽链路互通,形成直连网络平面,可使中心云服务节点之间连成整体服务器组并且数据同步互备;
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因其分散部署的特点,其之间可采用城域网或OTN等覆盖面大的业务接入网络互通(本说明后续以多协议标签交换虚拟专网技术MPLS-VPN作为接入技术方案继续阐述),形成接入网络平面,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之间数据可根据需要同步互备;
可选的,通过接入网络平面,使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与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之间互通,终端用户也通过此网络平面接入到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或中心云服务节点;
可选的,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因承载终端用户存储量大的资源,且为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推送资源,其相互之间需同步的数据量较大,因此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之间采用环状或全网状的组网结构使节点间互联互通;
可选的,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和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均通过就近的城域网MSE(多业务边缘路由器)接入,运用所述MPLS-VPN技术使各节点接入同一个VPN内,节点之间路由可达,以实现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之间同步互备,以及中心云服务节点对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的资源推送和服务备份;
可选的,当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之间的直连网路平面失效时,由于接入网路平面仍使其之间可以互通,因此接入网络平面可以作为直连网路平面的备份;
可选的,通过MPLS技术中RD/RT值的设置(MPLS为成熟网络技术,本申请不展开叙述其配置方案),可使接入网络平面为全网状或星型的逻辑组网结构,以适应资源数据的安全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多服务与多网络平面矩阵MLSNM云网融合架构,合理地部署中心云服务节点及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对比以往多地多中心或边缘计算等部署架构,提出了更优化的云平台节点部署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区分服务资源的不同属性,分别适配各有侧重的部署原则,兼顾了分散部署的资源访问便利性及接入速度,和集中部署的设备硬件资源利用率,一定程度降低了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所带来的核心网络巨大流量,与减少了云平台总体建设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服务与多网路平面的设计,通过将服务资源规划为分级响应,配合异构网络使节点互联,进一步加强了云平台节点间的数据互通备份,与业务持续可靠性,构筑了云平台高度多点互联多活的容灾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将MLSNM云网融合架构应用于网吧电竞业务服务资源的承载云平台,所构建的网吧云平台提供了全新的网吧业运营方式。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服务与多网络平面矩阵(MLSNM)云网融合架构的网吧云平台。所述的网吧云平台用于承载网吧终端用户所需的操作系统、各种电竞游戏、音视频娱乐、及各类应用程序等软件资源,并为终端用户提供统一的互联网出口。
其中,网吧云平台的终端用户为无盘主机,开机后通过连接平台拉取操作系统镜像启动主机,及加载各类所需软件;
可选的,所述业务服务资源分为读取资源和回写资源,在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部署所述读取资源,在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部署所述回写资源和需要更新及同步推送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的业务服务资源。详细地,通过细分网吧终端用户所需的读取资源和回写资源,将操作系统镜像、各类需读取的软件资源部署于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将用户需要回写存储的资源和需要更新及同步推送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的软件资源部署于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由X+N个服务节点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云平台:
1)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在靠近网吧经营密集区的接入机房部署若干读服务器(按需部署且至少1台)及汇聚交换机;
2)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在城区核心机房部署若干读、写服务器(按需部署且至少各1台),以及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出口路由器或防火墙等;
可选的,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中的操作系统镜像可根据接入的网吧需求进行定制,并可根据网吧的运营情况定制各类网管、计费的经营所需软件;
可选的,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的出口路由器或防火墙连接大带宽互联网专线,可为云平台提供互联网出口,平台下接的网吧终端用户,通过中心云服务节点的互联网出口可以实现对互联网的访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多服务与多网络平面矩阵MLSNM云网融合架构,合理地部署中心云服务节点及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对比以往多地多中心或边缘计算等部署架构,提出了更优化的云平台节点部署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区分服务资源的不同属性,分别适配各有侧重的部署原则,兼顾了分散部署的资源访问便利性及接入速度,和集中部署的设备硬件资源利用率,一定程度降低了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所带来的核心网络巨大流量,与减少了云平台总体建设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服务与多网路平面的设计,通过将服务资源规划为分级响应,配合异构网络使节点互联,进一步加强了云平台节点间的数据互通备份,与业务持续可靠性,构筑了云平台高度多点互联多活的容灾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将MLSNM云网融合架构应用于网吧电竞业务服务资源的承载云平台,所构建的网吧云平台提供了全新的网吧业运营方式,其优点还包括:
云平台提供了对网吧运维集约化,即一点接入统一运维的管理模式,网吧终端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服务资源去本地化,可有效降低网吧终端软硬件维护成本;
云平台提供了大量网吧用户所需资源,对比传统网吧,终端用户可以一定程度脱离对互联网的依赖;
云平台实现了节点服务器对终端用户超低延时的接入响应,通过万兆线路开通网吧接入,可实现终端用户到节点资源访问平均时延小于0.5毫秒,开机启动可在40秒内完成;
云平台为终端用户提供了大容量存储空间,且可按需分配和扩容;
云平台提供了统一的互联网出口,为公安部门提供了便捷易管理的安审途径;
云平台的中心云服务节点、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网络互通,可以使业务数据实时同步,业务连续高可用。
详细地,如图1、图2所示,所述网吧云平台包括承载业务服务资源的X个接入侧分区下沉云服务节点(即分区下沉节点),和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即中心平台);如图3所示,每个中心云服务节点(简称为中心节点)在城区内的中心机房部署,每个中心云服务节点至少部署1台核心交换机、1台核心路由器、1台读服务器、1台写服务器、1台出口路由器或防火墙;如图4所示,每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临近若干网吧侧的机房部署,每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部署至少1台汇聚交换机及1台读服务器,汇聚交换机下挂终端用户接入的分区接入交换机。
如图1、图4所示,所述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用于通过所述MLSNM矩阵响应第一级下沉云服务,即构成所述MLSNM矩阵的第一服务平面;所述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用于通过所述MLSNM矩阵响应第二级中心点云服务,即构成所述MLSNM矩阵的第二服务平面;其中N大于或等于2,X大于1;业务服务资源包括操作系统资源、游戏平台资源、影视剧资源、应用资源、存储资源及上网资源等。
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网吧云平台的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之间,通过高带宽光纤链路直接互连,用于形成所述MLSNM矩阵的直连网络平面;所述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与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利用运营商提供的多协议标签交换虚拟专网MPLS-VPN业务,使其同时接入一个VPN域内,各节点在VPN内路由可达,使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之间或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与中心云服务节点之间均可以数据互通,所述VPN连接用于形成所述MLSNM矩阵的接入网络平面;通过接入网络平面,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的部署可以根据网吧分布位置,就近接入城域网MSE,从而接入VPN。
如图3所示,所述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其核心交换之间通过高带宽的直连光纤对接互通,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之间可采用动态路由协议构成一个路由自治域避免环路产生;由于直连网络平面的传输效率更高,因此中心云服务节点之间的数据互通同步首选直连网络平面,即所述MLSNM矩阵架构的第一网络平面。
如图4所示,所述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与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接入同一个VPN域内,通过路由优先级的设置,中心云服务节点之间的直连网络平面路由优先级高,接入网络平面的路由优先级低,则可以使接入网络平面作为直连网络平面的备份,当直连网络平面失效时,中心云服务节点之间也可以通过接入网络平面保持数据互通,由此接入网络平面即所述MLSNM矩阵架构的第二网络平面。
所述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和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共同构成多服务平面和多网络平面MLSNM矩阵布局,并基于此布局实现平台的多点互联多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吧电竞云平台具有N+X个节点,通常情况,可以将N设置为2,后期可以根据网吧业务需求在进行扩展。以下通过N为2时构成的双服务平面、双网络平面架构的MLSNM矩阵的网吧云平台为例,继续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网吧电竞云平台的组网建设主要包括硬件设备功能划分、硬件设备性能及容量需求评估、双服务平面部署、双网络平面设置、中心云服务节点组网方式、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组网方式等。其中,中心云服务节点不仅承载业务服务资源,还用于进行私网IP地址到公网IP地址的映射转换、管理及监控服务器集群的软件运行,并用于定期或触发式下发业务服务资源的更新指令、管理及监控服务器集群和网络设备,并用于对网吧的终端用户的业务开通数据、账号、IP地址分配进行综合记录和管理,以web形式开放给网吧的管理员展示数据和操作配置等。
例如,如图3、图4所示,以覆盖1000家网吧(平均每家100台终端)的业务量为例,可在城区内建设两个中心云服务节点(北部节点、南部节点)及若干(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负载整个城区全部业务,南北中心云服务节点之间业务互备,每个中心云服务节点对其所支撑的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业务互备,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之间也可以业务互备,以保证平台业务整体安全高可用。
详细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如下:
硬件设备功能划分:
服务器集群,包括读服务器、写服务器、VM服务器和管理服务器。所述读服务器和所述写服务器用于承载业务服务资源;所述VM服务器用于管理及监控所述服务器集群的软件运行,并用于定期或触发式下发业务服务资源的更新指令;所述管理服务器用于管理及监控所述服务器集群和所述网络设备,并用于对网吧的终端用户的业务开通数据、账号、IP地址分配进行综合记录和管理,以web形式开放给网吧的管理员展示数据和操作配置。详细地:
读、写服务器:读服务器用于承载网吧终端操作系统镜像、游戏及应用软件、影视音频资源,即可供网吧终端读取的资源,响应网吧终端对系统、应用的加载读取;写服务器用于承载客户终端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所需的回写存储,响应网吧终端对数据写入的服务;读、写服务器因其承载业务资源,为构成所述MLSNM矩阵双服务平面的关键组成部件。
VM服务器:通过VMWARE平台开放若干虚拟机,平台管理系统部署于虚拟机上,分别用于管理及监控平台服务器的软件运行,对每台服务器所部署的云平台和应用软件进程状态进行监控,管理不同网吧的定制操作系统镜像,并对各服务器定期或触发式下发系统映像、游戏和应用资源的更新指令。
管理服务器:用于管理及监控网吧平台及整个业务网络的硬件设备,包括设备性能、运行状态、端口流量、故障告警等数据采集,同时对客户业务开通数据,及账号、IP地址分配进行综合记录和管理等,通过SNMP协议从各在网设备获取设备运行状态、性能信息,以web形式开放给管理员展示数据和操作配置。
网络设备,包括平台中心云服务节点出口防火墙、核心交换机、核心路由器、服务器接入交换机,以及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的汇聚交换机、客户接入交换机。详细地:
中心云服务节点出口防火墙:用于平台中心云服务节点通往互联网出口的防火墙设备,对业务平台内各设备进行防护,隔离来自互联网的非法流量和攻击;同时当网吧端终用户需对互联网访问时,进行私网IP地址到公网IP地址的映射转换。
中心云服务节点核心交换机:用于处理平台中心云服务节点内业务流量、管理流量二层快速转发的核心交换设备;采用双机堆叠提高设备可靠性,与本中心云服务节点的出口防火墙、核心路由器、服务器接入交换机分别对接;与其他中心云服务节点核心交换机对接,构成所述直连网络平面;与城域网MSE对接,构成所述接入网络平面的MPLS-VPN,作为VPN中心云服务节点侧的CE路由器(对接的城域网MSE为PE路由器);中心云服务节点核心交换机因其为直连网络平面和接入网络平面的连接点设备,为构成所述MLSNM矩阵双网络平面的关键组成部件。
中心云服务节点接入交换机:用于平台中心云服务节点内服务器群接入核心的接入交换设备,对各台服务器接入核心交换机的链路进行汇聚,并对服务器之间的直接数据流量进行二层的快速转发;
中心云服务节点核心路由器:用于处理平台中心云服务节点内网络业务数据流的动态、静态及策略路由协议的核心路由设备,作为自治域内的根路由器,处理所有业务网段对平台内服务器和互联网出口访问的三层转发;
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汇聚交换机:用于网吧所在分区内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内的汇聚交换设备,处理下挂网吧终端的二层隔离和快速转发,对区域内网吧业务去往中心云服务节点的流量进行汇聚;下挂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的服务器,处理下挂网吧终端与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读服务器之间的三层转发;与城域网MSE对接,构成所述接入网络平面的MPLS-VPN,作为VPN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侧的CE路由器(对接的城域网MSE为PE路由器);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汇聚交换机因其连接着客户接入交换机和负责响应第一级下沉云服务的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服务器,为构成所述MLSNM矩阵第一服务平面的重要组成部件。
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接入交换机:用于网吧客户所在区域进行业务接入平台的接入交换设备,对业务数据进行二层快速转发;与网吧内网交换机通过直连光纤对接,并对不同网吧的业务流量进行二层VLAN隔离;对所接入网吧业务按收敛比(本实施例内的汇聚比为4:1)汇聚后上行至分区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汇聚交换机。
硬件设备性能及容量需求评估
服务器集群:
读服务器:按一台读服务器支持3000台终端的业务量配置;须达到支持CPU 6核、内存DDR4 16G、支撑SATA/SAS RAID、12块2.5英寸SAS/SATA HDD/SSD硬盘及P460-M2磁盘控制器等参数要求;
写服务器:按一台写服务器支持2000台终端的业务量配置;须达到支持CPU 6核、内存DDR4 24G、支持SATA/SAS RAID、25块2.5英寸SAS/SATA HDD/SSD硬盘及P460-M2磁盘控制器等参数要求;
VM服务器:每中心云服务节点最少配置1台,考虑到业务安全及性能资源需求,建议每中心云服务节点配置2台形成冗余,南北两个节点平台共计4台;须达到写服务器相同参数要求;
管理服务器:每中心云服务节点配置1台,考虑到管理采集安全及处理容量,建议每中心云服务节点配置2台形成冗余,南北两个节点平台共计4台;须达到写服务器相同参数要求。
网络设备:
中心云服务节点出口防火墙设备:每中心云服务节点互联网出口配置1台运营商级别防火墙,须达到支持10GE端口、支持模块化结构、支持NAT地址映射和各类主流路由协议等参数要求;
中心云服务节点核心路由设备:每中心云服务节点2台运营商级别路由器作为业务路由器形成冗余,须达到转发性能214Mpps、支持10GE端口、支持各类主流路由协议等参数要求;
中心云服务节点核心交换设备:每中心云服务节点各2台运营商级别三层路由交换机,双机堆叠作为核心交换机,采用存储转发交换方式,须达到交换容量2.56Tbps、包转发率1080Mpps、支持40GE和10GE端口、支持模块化结构等参数要求;
中心云服务节点服务器接入交换设备:每中心云服务节点按服务器所需带宽配置若干台二层交换机,每两台双机堆叠作为接入交换机,采用存储转发交换方式,须达到交换容量2.56Tbps、包转发率1080Mpps、支持40GE和10GE端口等参数要求;
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汇聚交换设备:每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按分区接入网吧所需带宽配置若干台二层交换机,每两台双机堆叠作为接入交换机,采用存储转发交换方式,须达到交换容量2.56Tbps、包转发率1080Mpps、支持40GE和10GE端口等参数要求;
网吧接入交换设备:每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按分区覆盖范围所接入的网吧数量配置若干台二层交换机,每网吧须占用一个10GE端口,以48端口万兆交换机计算,则每36个网吧须配置一台交换机,按4:1的收敛比上联到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汇聚交换机。
双服务平面部署
所述MLSNM矩阵的双服务平面包括第一服务平面和第二服务平面,通过将业务资源以被访问需求的特性进行区分,并有针对性的分别部署于两个服务平面,以达到提升资源访问效率和节省服务器资源的目的。
所述第一服务平面在靠近终端用户的接入机房部署,承载终端用户需要频繁访问并快速获取的资源,主要通过将需快速访问获取的资源服务器下沉到近用户端,解决终端用户对资源访问速度的问题;所述第二服务平面在城区内若干个中心机房部署,主要通过将存储量大而访问要求不高的资源服务器集中部署,解决资源高效利用和业务备份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将网吧终端所需要的资源分为本地资源与云端资源,本地资源即终端的CPU、内存、显卡、网卡、声卡等计算资源,仍由网吧本地的终端设备配置提供;云端资源进一步分为读取资源和回写资源,由所述网吧云平台节点提供;也就是说,关于网吧终端所需的存储资源均由所述网吧云平台提供,本地终端为无盘工作站模式。
本实施例中,所述网吧云平台节点的读取资源包括网吧终端所需的操作系统、驱动程序、游戏及应用软件等;所述网吧云平台节点的回写资源为终端用户经过一系列使用操作后系统或应用软件所需要写入磁盘的存储资源;分别将读取资源与回写资源部署于读服务器与写服务器上,也就是说两种服务器分别为两种资源提供服务,并包括通过平台控制软件对资源数据的备份,和业务灾备等功能。详细地:
第一服务平面:
本实施例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在距离中心云服务节点较远的区域(例如郊区区域)网吧终端从所述平台中心云服务节点的读服务器加载操作系统及软件需经过接入网络平面(实际网络传输途经接入交换机、城域网的MSE、CR路由器,以及承载城域网的波分等设备,最终达到平台中心云服务节点服务器),访问时延在2-3毫秒,导致网吧终端开机启动需要4-5分钟,这个感知无法被终端用户所接受;而同样的访问时延在终端用户请求回写操作时并未带来明显的不良感知;
本实施例通过将所述读服务器下沉到所述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构成所述MSLNM矩阵的第一服务平面;终端用户的读取资源请求可以通过接入侧汇聚交换机直接转发到下沉读服务器,完成第一级云服务响应,不需要再经过所述接入网络平面的多台设备转发,网吧终端的操作系统及软件镜像可以通过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快速完成加载,访问时延缩短到0.5毫秒内,网吧终端开机启动仅需40秒,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所述写服务器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下沉到所述下沉云服务节点,以扩充第一服务平面的资源响应能力;本实施例中没有将写服务器下沉,实施过程中应考虑在服务平面功能部署中所增加的建设成本,与实际终端用户使用效果,或资源集中部署的高利用率之间选取合理的平衡点。
第二服务平面:
本实施例通过将一部分所述读服务器和全部的所述写服务器,分别部署于所述南北两个中心云服务节点,构成所述MSLNM矩阵的第二服务平面;终端用户的读写资源请求可以通过所述接入网络平面,到中心云服务节点的服务器,完成第二级云服务响应;其中所述中心云服务节点的读服务器,与所述第一服务平面的读服务器功能相同,所述中心云服务节点的写服务器,可以响应所有分区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终端用户的回写资源服务;
本实施例通过云平台的管理系统,将所述南北中心云服务节点分别与南北片区的分区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作灾备分组设置;具体的:所述南北中心云服务节点互为灾备中心,南中心云服务节点为南片分区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的首选灾备中心,北中心云服务节点为北片分区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的首选灾备中心,并且同片区的分区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可互相设置为次选灾备节点;也就是说,当某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失效时,甚至某个中心云服务节点失效时,终端用户的读取资源请求可首选向对应的中心云服务节点获得,并次选向邻近的其他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获得,同理写资源请求可首选向对应的中心云服务节点获得,次选向另一中心云服务节点获得,由此充分发挥出所述MSLNM矩阵中双服务平面的多点灾备效果;
本实施例通过云平台的管理系统,可定期或触发式对所述读、写服务器下发软件更新指令,包括操作系统、游戏及应用软件、服务器及网吧终端硬件驱动等;更新操作由中心云服务节点VM服务器负责,并推送至中心云服务节点以及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的所有读、写服务器;可能出现的情况,当第一服务平面服务器更新失败影响业务正常运行时,网吧终端可从第二服务平面获取到所需资源,例如读服务器中网吧终端操作系统镜像所需包含的网吧终端显卡驱动,进一步说明服务资源分级后,所述第二服务平面对第一服务平面的业务保护效果。
双网络平面设置
所述MLSNM矩阵的双网络平面包括直连网络平面以及在所述城域网上通过多协议标签交换虚拟专网技术MPLS-VPN构建的接入网络平面;所述直连网络平面构成平台各中心云服务节点之间互为热备的网络,即构成所述网吧云平台的内部互通网络;所述接入网络平面构成专用的平台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和网吧业务接入的承载网络,以及在所述直连网络平面出现故障时可作为平台内部互通的网络。
也就是说,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云服务节点间不仅可以通过每个中心云服务节点之间多条互为主备的横向大带宽链路实现互通,还可以通过业务接入的MPLS-VPN承载网络互通,即便某个中心云服务节点机房出现断电、宕机等极端情况,业务也可通过双网络平面切换到其他中心云服务节点继续承载运行实现业务双活;并且双服务平面结合双网络平面,共同构成了多层服务及网络平面矩阵,从而整体上实现多节点多活,业务运行超高可用。详细地:
直连网络平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直连网络平面以所述中心云服务节点核心交换机之间的直连光路建立,即所述南北中心云服务节点的核心交换机之间,通过直连光路建立横向链路,物理连接上形成安全性更高的“口”字形冗余网络结构;
因直所述连网络平面用于节点之间数据互通同步,以及当某一中心云服务节点部分组成部件失效,例如防火墙阻断时,业务流量可通过直连网络平面,迂回经另一中心云服务节点出口防火墙访问互联网,因此每个中心云服务节点所连接直连网络平面的总带宽,应与本节点所连接接入网络平面的带宽相等;
所述中心云服务节点核心交换机之间的对接使用点对点地址互联,交换机之间通过动态路由协议防止环路,本实施例中采用OSPF路由协议。
接入网络平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网络平面以所述MPLS-VPN建立,即所述中心云服务节点和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均与城域网MSE对接,通过加载城域网MSE的MPLS-VPN业务配置,即可在VPN域内连通多个中心云服务节点或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所述中心云服务节点和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均与城域网MSE对接,即所述MPLS-VPN的CE与PE之间,使用点对点地址互联;
所述南北中心云服务节点的核心交换机为所述接入网络平面VPN的CE设备,通过光纤直连的方式对接就近的城域网MSE,即所述接入网络平面VPN的PE设备;根据业务模型流量测试的情况,以所测得网吧带宽峰值接近1G(平均每网吧100台终端)计算,假设每平台节点承载网吧数量为a个,则该节点总承载合约100a台终端;另接入侧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网络的收敛比为b(可选的收敛比为4:1,即b=4),则该平台中心云服务节点的VPN入口,即所述中心云服务节点接入网络平面连接所需带宽为a/b*1G;
根据对各区域网吧地理位置分布情况,在各分区选点建设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汇聚与接入设备;所述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汇聚设备为所述接入网络平面VPN的CE设备,通过光纤直连的方式对接就近的城域网MSE,即所述接入网络平面VPN的PE设备,带宽以该汇聚设备下挂接入的网吧数量c按收敛比b(可选的收敛比为4:1,即b=4)计算上行带宽,即所述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接入网络平面连接所需带宽为c/b*1G;
所述城域网MSE作为所述接入网络平面VPN的PE设备,用于根据网吧业务的路由区分符RD(Route Distinguisher路由区分符)属性值和路由目标RT(Route Target路由目标)属性值,建立网吧业务的虚拟专用路由转发表VRF,根据所述VRF控制虚拟专用网络VPN内路由信息在各节点之间的交互;也就是说,在PE上通过设置网吧业务专属的RD和RT属性值,在每台PE上建立网吧业务虚拟专用网络转发表VRF,来灵活控制VPN内路由信息在各平台节点(Site)之间的发布和接收,从而按需规划不同中心云服务节点所承载的分区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的网吧业务需求;
所述VPN的RT属性值,其Export Target和Import Target两项参数设置相互独立;可选的,可设置多个RT值实现VPN内各个Site的访问控制;例如以中心云服务节点为主节点,可以与各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交互路由信息,以下沉云服务节点为分节点,分节点只能与主点之间交互路由信息,而分点相互之间不能交互;也就是说,中心云服务节点与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的网络结构为星型结构;
可选的,并与上述RT属性值设置相互配合的,所述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汇聚交换机作为所述接入网络平面VPN的CE设备,其接入的各网吧业务流量通过VLAN相互隔离,则可实现每个网吧的业务流量从接入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到中心云服务节点的全程隔离;网吧之间不能互访,提升了业务安全性,同时避免网吧之间利用大带宽专线从事其他违反业务规则的带宽流量经营。
中心云服务节点组网
所述中心云服务节点核心交换设备为所述云平台中心云服务节点关键组成部件,采用运营商级高端交换机双机堆叠作平台核心,上联至核心路由设备及出口防火墙,下联经服务器接入交换设备下挂服务器群,侧向连接至城域网MSE的VPN接入端口;
所述中心云服务节点服务器接入交换设备采用双中端交换机堆叠接入服务器群,上联至核心交换机,下挂各服务器;其中,所述读服务器采用40GE端口连接,以保障网吧终端启动时下载操作系统镜像的大流量需求,所述写服务器及其他服务器采用10GE端口连接;
所述中心云服务节点核心业务路由设备采用中端业务路由器控制所述中心云服务节点网络的业务路由,上联至出口防火墙,下联至核心交换机;
本实施例的中心云服务节点内各网络设备配置动态路由协议OSPF,为了简便网络规划,可以将南北节点网络设备均规划在area0中,其中北部中心云服务节点核心路由器为DR,南部中心云服务节点核心路由器为BDR,其他三层路由设备为DRother;
可选的,当中心云服务节点部署数量大于2时,也可以将所述直连网络平面上的各中心云服务节点核心交换机规划在area0,各中心云服务节点内部设备分别规划为一个area;area0内选举某两个中心云服务节点的核心交换机为DR和BDR,各中心云服务节点area内以核心路由器为DR,核心交换机为BDR;
可选的,在所述中心云服务节点核心交换机上设置,将通过VPN学习到的去往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的路由重分布到OSPF路由中,那么不同中心云服务节点核心交换机之间的直连路由优先级高,重分布的路由优先级低,可实现当中心云服务节点之间直连路由失效时,业务数据经由VPN转发;也就是说,所述接入网路平面为直连网路平面的备份;
所述中心云服务节点出口防火墙设备为所述中心云服务节点的互联网出口设备,上联至运营商城域网(即通往互联网),下联至核心路由设备及核心交换设备;
网吧终端通过所述接入网络平面连接到中心云服务节点,VPN内配置私网地址,所述出口防火墙对接互联网的端口需为网吧终端配置地址映射,以使网吧终端用户可以访问互联网;以一个网吧分配一个互联网地址的方式,即一个网吧内所有私网地址映射为一个互联网地址的方式,在所述防火墙对接互联网端口的出方向配置网吧终端地址映射;
根据网络流量的二八原则,因大部分业务流量于网吧终端到云平台服务器之间转发,互联网出口带宽可按每个网吧0.2G预设,即平台出口共需a*0.2G,后续可根据实际业务发展情况实施扩容;
所述中心云服务节点内的各交换设备基本采用了双机堆叠的模式,因此其相互之间及其与其他设备之间的连接光路,均为多条10GE链路建立负载均衡的链路聚合组,以增加链路安全性。
下沉云服务节点组网
所述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汇聚设备采用单高端三层交换机作为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的汇聚核心,上联至城域网MSE的VPN接入端口,下联经分区网吧接入交换机下挂网吧客户网络,侧向连接至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读写服务器;可选的,下沉汇聚设备可采用双机堆叠的模式提高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的网络可靠性;
所述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业务接入设备采用单中端二层交换机汇接本区的网吧客户,上联至分区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汇聚交换机,下联以10G端口与网吧内网交换机对接;可选的,如单个网吧业务量大也可申请多条10G链路聚合接入;
所述业务接入交换机,其下接网吧的接入端口之间通过VLAN隔离,业务VLAN以trunk模式,通过多条链路上联所述下沉汇聚交换机,汇聚交换机上为每个业务VLAN起三层接口,使得每个网吧的业务从接入端到平台节点全程隔离;
所述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服务器设备上联至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汇聚设备,其中读服务器采用40GE端口连接,以保障网吧终端启动时下载操作系统镜像的大流量需求;可选的,所述写服务器及其他服务器采用10GE端口连接;
所述下沉汇聚交换机下挂服务器的端口,为服务器分配业务VLAN并起三层接口,使本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下挂的网吧终端,可以与下挂的服务器,通过本交换机内的VLAN间转发,实现直接访问,极大提高了网吧终端对业务资源的请求效率;由于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网络结构简单,其下挂的服务器及网吧终端如需访问中心云服务节点或互联网,只有通过所述接入网络平面去往中心云服务节点,因此所述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汇聚交换机只需要配置一条静态默认路由,指向其上联的城域网MSE对接地址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势:
云网融合架构优化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所述多服务与多网络平面矩阵MLSNM云网融合架构,合理地部署中心云服务节点及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对比以往多地多中心或边缘计算等部署架构,提出了更优化的云平台节点部署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区分服务资源的不同属性,分别适配各有侧重的部署原则,兼顾了分散部署的资源访问便利性及接入速度,和集中部署的设备硬件资源利用率,一定程度降低了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所带来的核心网络巨大流量,有效减少了云平台总体建设成本。
业务可用性提升
当前国内网吧业务基本通过运营商的城域网专线或ADSL线路连接互联网来实现顾客的上网需求,即使是资源云化的应用也必须通过互联网线路接入,一旦互联网访问中断,网吧业务全阻断,对网吧客户和网吧经营者的感知体验影响极大;
本发明实施例充分考虑业务运行的安全性和健壮性,将网吧业务支援部署在基于所述多服务与多网路平面设计的云平台上,通过将服务资源规划为分级响应,结合异构网络使节点互联,加强了云平台节点间的数据互通备份,与业务持续可靠性,构筑了云平台高度多点互联多活的容灾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直接通过MPLS-VPN专线组成私有网络接入网吧云平台,即使是云平台互联网出口中断,平台内丰富的游戏电竞、音视频媒体、各种软件应用等资源依旧可以继续使用,对比传统网吧,终端用户可以一定程度脱离对互联网的依赖,有效保障了网吧客户的体验和网吧经营业者的营收,真正实现业务可用性提升。
网吧运营模式创新
本发明实施例将所述MLSNM云网融合架构应用于网吧电竞业务服务资源的承载云平台,构建了对网吧运营集约化,即一点接入统一运营的创新模式,可有效降低网吧终端软硬件维护成本,其优点包括:
网吧终端存储去本地化
当前网吧运营仍大多处于使用本地终端构成服务的核心资源,本地终端需要投入大量的维护成本,尤其是存储设备为终端中故障率最高的部件,在更换存储后还需要花费系统、应用安装的时间、人力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吧经营业者向所述网吧云平台租用专属服务,网吧终端开机即可从云平台节点服务器加载操作系统及所需应用,或获取游戏及影视剧资源,实现网吧终端存储去本地化。
1.网吧终端稳定及超低时延接入
本发明实施例利用运营商网络覆盖广泛的优势,通过MPLS-VPN组网承载业务接入,可以灵活实现网吧到服务器的路由策略,并使网吧之间的业务数据流相互隔离,同时VPN组网基于城域网内多业务路由器相互建立BGP邻居实现,路由自动迂回,网络访问及业务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所述网吧云平台的组网方式,将平台服务器下沉向客户接入侧,通过万兆线路开通网吧接入,实现了节点服务器对终端用户超低延时的响应,可实现终端用户到节点资源访问平均时延小于0.5毫秒,开机启动可在40秒内完成。
高效统一运营管理模式
当前国内网吧大多需在本地终端安装多种应用软件来实现运营管理,涉及的厂商多、维护复杂繁琐,需投入大量资源维持;
本发明实施例中网吧云平台可以化繁为简、实现一点接入和维护;网吧经营业者仅需向运营商申请一条MPLS-VPN接入专线,就近接入运营商远端机房,即可一揽子解决网吧用户上网、操作系统安装与更新、游戏服务加载与更新、用户认证鉴权、计时计量计费、用户行为审计、本地终端运维等问题,提升网吧顾客体验,极大降低了网吧运营管理成本。
统一便捷的安审途径
当前网吧经营业者各自向运营商申请互联网线路,网络接入点分散,对于公安部门开展信息安全审计工作难度极大;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网吧云平台提供了统一的互联网出口,对于在平台出口增加信息安审设备、终端用户上网日志记录设备,以及针对地址的有效回溯都极其容易实现,为公安部门提供了便捷易管理的安审途径。
大数据收集带来电竞行业红利
当前网吧业者经营主要依靠营收数据判断经营方向,并未能有效采用大数据指导经营的方法,缺乏对客户消费、上网行为等数据的指导,经营方向调整无法更快更准确;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将用户的游戏、上网等行为偏好、应用点击率、关注热点、在线闲忙时等而各种数据经过脱敏清洗分析,整合展现为对网吧经营业者有参考指导意义的运营数据,帮助网吧经营者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管理方式;利用行业大数据的加持,将推动电竞行业生态的健康良性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多服务与多网络平面矩阵MLSNM的云网融合架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云网融合架构包括多个云平台节点,所述多个云平台节点分为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和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所述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与所述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用于承载不同的业务服务资源,形成不同的服务平面;
所述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与所述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使用至少2种或以上的异构网络相互连接,形成不同的网络平面;
所述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之间采用直连的带宽链路互通,形成直连网络平面;
所述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采用城域网或OTN的业务接入网络互通,形成接入网络平面;
通过所述接入网络平面,使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与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之间互通,并使终端用户接入到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或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
所述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之间采用环状或全网状的组网结构互联互通;
所述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和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均通过城域网MSE接入,并运用MPLS-VPN技术使各节点接入同一个VPN内,通过路由优先级的设置,中心云服务节点之间的直连网络平面路由优先级高,接入网络平面的路由优先级低,当直连网络平面失效时,中心云服务节点之间通过接入网络平面保持数据互通;
所述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包括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汇聚交换机,所述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汇聚交换机作为所述接入网络平面VPN的CE设备,其接入的各网吧业务流量通过VLAN相互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网融合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用于临近终端用户的接入机房部署,并用于负责承载预设的满足终端用户频繁访问并快速获取的业务服务资源,形成第一服务平面;
所述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用于在城区内若干个中心机房部署,用于负责承载预设的终端用户存储量大而时延要求不高的业务服务资源,并用于为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提供资源推送,形成第二服务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云网融合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还用于部署与所述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同样的业务服务资源,以及在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失效时,由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作为第一服务平面的备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云网融合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云平台节点还包括N’个次级中心云服务节点,所述N’个次级中心云服务节点还用于部署介于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与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需求响应中间等级的业务服务资源,形成次级第二服务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云网融合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X、N和N’应满足X > N > 1或X > N’> N > 1。
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基于多服务与多网络平面矩阵MLSNM云网融合架构的网吧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吧云平台用于承载终端用户所需的业务服务资源,并为终端用户提供统一的互联网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吧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吧云平台的终端用户为无盘主机,所述终端用户用于从所述网吧云平台拉取操作系统镜像启动所述无盘主机,及加载所需的业务服务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吧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服务资源分为读取资源和回写资源,在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部署所述读取资源,在N个中心云服务节点部署所述回写资源和需要更新及同步推送X个接入侧下沉云服务节点的业务服务资源。
CN202110939498.8A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云网融合架构及网吧云平台 Active CN1136451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9498.8A CN113645119B (zh)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云网融合架构及网吧云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9498.8A CN113645119B (zh)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云网融合架构及网吧云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5119A CN113645119A (zh) 2021-11-12
CN113645119B true CN113645119B (zh) 2022-05-31

Family

ID=78422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39498.8A Active CN113645119B (zh)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云网融合架构及网吧云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451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61381A (zh) * 2022-07-14 2022-11-1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区域云网融合架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16044B2 (en) * 2014-07-31 2016-12-06 Intuit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rrelating self-reporting virtual asset data with external events to generate an external event identification database
CN107547545A (zh) * 2017-09-05 2018-01-05 北京原力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云平台系统、视频请求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处理器
MX2020008889A (es) * 2018-02-26 2020-10-12 Sinclair Broadcast Group Inc Plataforma de radiodifusion virtualizada de inquilinos multicanales de quinta (5g) generacion y convergencia.
CN110266744A (zh) * 2019-02-27 2019-09-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位置的边缘云资源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3273162B (zh) * 2019-05-23 2024-01-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网络架构
CN112291728A (zh) * 2020-10-30 2021-01-29 上海市信产通信服务有限公司 基于5g网络的私有行业应用平台实现架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5119A (zh) 2021-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17157B1 (en) Performing partial subnet initialization in a middleware machine environment
US20150350023A1 (en) Data center network architecture
US9204207B2 (en) Hierarchy of control in a data center network
CN104025513B (zh) 用于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控制层级的装置和方法
CN112003716A (zh) 一种数据中心双活实现方法
CN103095569B (zh) 一种高冗余低成本的热容灾广域网架构及其实现方法
CN113645119B (zh) 一种云网融合架构及网吧云平台
CN114900389A (zh) 一种数据中心广域网组网系统及广域网虚拟化接入方法
CN109525411A (zh) 网络功能组件集群、构架、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766335A (zh) 技术研究成果信息共享的组网系统
Quttoum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s, Management and Routing Challenges in Cloud-Service Data Center Networks: A Survey.
Headquarters Cisco data center infrastructure 2.5 design guide
CN1996880A (zh) 自适应管理网络设备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215344634U (zh) 一种网吧电竞云平台系统
Cisco Interconnecting Catalyst 3900 Switches
Cisco Interconnecting Catalyst 3900 Switches
Cisco Interconnecting Catalyst 3900 Switches
Cisco Interconnecting Catalyst 3900 Switches
Tate et al. IBM b-type Data Center Networking: Design and Best Practices Introduction
CN114785762B (zh) 云计算系统的实现方法、装置、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Tate et al. IBM SAN and SVC Stretched Cluster and VMware Solution Implementation
CN220693169U (zh) 核心网架构
CN114430415B (zh) 一种智能控制系统
CN110536188B (zh) Olt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
Wytrębowicz et al. SDN controller mechanisms for flexible and customized network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