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44985A - 基于细胞自动机和dna编码的超长距传输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细胞自动机和dna编码的超长距传输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44985A
CN113644985A CN202110706866.4A CN202110706866A CN113644985A CN 113644985 A CN113644985 A CN 113644985A CN 202110706866 A CN202110706866 A CN 202110706866A CN 113644985 A CN113644985 A CN 1136449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state
key
dna
pseud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068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浩
黄红兵
唐先锋
倪鹏程
刘乐
杨鸿珍
赵建朋
张明熙
李印宜
江昕
席丽霞
张晓光
杨允志
黄凯
陈颢
曹灿
陈巨龙
王红艳
詹鹏
冯伟东
周正
陈佟
金炜
马超
田增垚
张之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nhui Jiyuan Software Co Lt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nhui Jiyuan Software Co Lt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nhui Jiyuan Software Co Lt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11070686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449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44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49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80Optical aspects relating to the use of optical transmission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B10/03 - H04B10/70, e.g. optical power feeding or optical transmission through water
    • H04B10/85Protection from unauthorised access, e.g. eavesdrop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60Receivers
    • H04B10/61Coherent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01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chaotic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细胞自动机和DNA编码的超长距传输方法及系统,属于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包括:利用细胞自动机生成一组伪随机二值序列;将伪随机二值序列作为明文DNA加密的碱基置乱序列,利用密钥序列对明文进行加密。本发明可提高通信系统的安全性能和防窃取能力。

Description

基于细胞自动机和DNA编码的超长距传输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细胞自动机和DNA编码的超长距安全传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超长距传输在能源互联网、特高压、跨区输电等多个领域中应用广泛。在传输过程中,随着光纤链路中色散、偏振效应的大幅度提升,通信质量会发生显著的下降,且中继距离越长,通信质量下降越明显。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以其高频谱效率和灵活的调制方式在光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抑制光纤链路的色散和非线性效应对光通信系统的影响。同时,光纤网络由于其传输容量大、速率高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将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应用于超长距系统的传输,可以有效的减小信号受到的损伤,提高通信的传输质量。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接收方式,将光OFDM分为直检光OFDM(DDO-OFDM)和相干光OFDM(CO-OFDM)两种系统结构,这两种系统结构各有优势和劣势,CO-OFDM系统由于综合了相干光通信技术和OFDM技术两者的长处,具备有频谱效率高、传输速度快以及能够有效的解决色散带来的影响这一系列的特点,被视为未来光通信系统的核心方案之一。
在超长距的电力通信系统中,OPGW架空光缆所承载的业务十分重要,甚至有一些机密信息的传输。然而,架空光缆悬挂于高空,暴露在外,许多技术很容易被用来攻击光纤链路,如光纤弯曲、分裂、和消散耦合,传输数据面临极大的安全问题,一旦重要信息泄露被恶意使用,将给国民经济带来很大的损害。目前对相干OFDM系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信道容量和频谱效率上,而忽视了系统的安全性。在光传输系统中,传输的数据很容易被窃听,物理中断会导致安全性下降。因此,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加密方案来克服这一问题。
现如今,许多加密方案都是在光网络的上层实现的,安全性风险高,且密钥管理不方便。相比之下,物理层对上层是透明的,加密操作可以对上层数据提供完整的保护,同时可以直接与数字信号处理(DSP)相结合,降低复杂度,因此,物理层加密在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混沌系统因其对初值的敏感性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许多物理层加密方案都提出了利用数字混沌对数据进行加密。研究表明,时频域混沌加密、利用混沌结合导频辅助和星座变换技术、维数协调优化和最优分块方法、布朗运动置乱等方案都可以提高OFDM系统的安全性。
然而,这些方法仅限于符号维数或子载波维数,不包含直接位数据的随机性,降低了数据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增强光通信网络的安全性。
为实现以上目的,一方面,本发明采用一种基于细胞自动机和DNA编码的超长距传输方法,用于在相干接收系统的发送端对明文进行加密,包括:
利用细胞自动机生成一组伪随机二值序列;
将伪随机二值序列作为明文DNA加密的碱基置乱序列,利用密钥序列对明文进行加密。
进一步地,在所述利用细胞自动机生成一组伪随机二值序列之前,还包括:
采用四阶超混沌系统生成所述密钥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四阶超混沌系统包含四个耦合的一阶自治常微分方程,具体为: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021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022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023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024
其中,x、y、z、w为四个状态变量,A、B、C、D、k为五个常系统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常系统参数述A=35,B=6,C=12,D=7,k=2。
进一步地,所述采用四阶超混沌系统生成所述密钥序列如下: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033
其中,mod()表示取模操作,ceil()表示朝大四舍五入,m表示离散时间指数。
进一步地,所述利用细胞自动机生成一组伪随机二值序列,包括:
利用密钥Key5和密钥Key6分别选择初始状态环和状态环演变规则,对所述细胞自动机状态进行迭代更新,得到比特序列,密钥Key5和密钥Key6为所述细胞自动机内部密钥;
利用所述密钥Key1控制所述细胞生成机的迭代次数,构造所述伪随机二值序列为: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031
其中,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032
表示异或操作,f表示状态演变规则,PRBS序列为所述伪随机二值序列,Statet为t时刻所述细胞自动机的状态量,Statet+1为t+1时刻所述细胞自动机的状态量。
进一步地,所述将伪随机二值序列作为明文DNA加密的碱基置乱序列,利用密钥序列对明文进行加密,包括:
利用所述密钥Key2选择符号数据与所述伪随机二值序列进行DNA编码时的编码规则;
利用所述密钥Key3选择DNA操作规则以完成DNA操作;
利用所述密钥Key4选择解码规则实现DNA解码,实现对明文加密。
另一方面,采用一种基于细胞自动机和DNA编码的超长距传输系统,用于在相干接收系统的发送端对明文进行加密,包括:伪随机二值序列生成模块和加密模块,其中:
伪随机二值序列生成模块用于利用细胞自动机生成一组伪随机二值序列;
加密模块用于将伪随机二值序列作为明文DNA加密的碱基置乱序列,利用密钥序列对明文进行加密。
进一步地,所述密钥序列为采用采用四阶超混沌系统生成,所述四阶超混沌系统包含四个耦合的一阶自治常微分方程,具体为: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041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042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043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044
其中,x、y、z、w为四个状态变量,A、B、C、D、k为五个常系统参数;
所述采用四阶超混沌系统生成所述密钥序列如下: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045
其中,mod()表示取模操作,ceil()表示朝大四舍五入,m表示离散时间指数。
进一步地,所述伪随机二值序列生成模块包括迭代更新单元和伪随机二值序列构造单元,其中:
迭代更新单元用于利用密钥Key5和密钥Key6分别选择初始状态环和状态环演变规则,对所述细胞自动机状态进行迭代更新,得到比特序列,密钥Key5和密钥Key6为所述细胞自动机内部密钥;
伪随机二值序列构造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密钥Key1控制所述细胞生成机的迭代次数,构造所述伪随机二值序列为: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051
其中,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052
表示异或操作,f表示迭代,PRBS序列为所述伪随机二值序列,Statet为t时刻所述细胞自动机的状态量,Statet+1为t+1时刻所述细胞自动机的状态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利用细胞自动机生成的伪随机二值序列(PRBS)作为DNA加密的碱基置乱序列,结合DNA编码技术,形成了细胞自动机辅助的DNA加密方案,进一步扩大密钥空间,使系统具有更好的置乱效果和随机性,增强随机性和加密复杂性,提高通信系统的安全性能和防窃取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一种基于细胞自动机和DNA编码的超长距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相干OFDM系统加密原理图;
图3是细胞自动机原理图;
图4是利用细胞自动机生成碱基置乱序列的原理图;
图5是一种基于细胞自动机和DNA编码的超长距传输系统的结构图;
图6是实验平台的系统框图;
图7是各系统中传输信号的BER性能曲线图;
图8是传统未加密OFDM和本发明加密方案下的PAPR的CCDF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所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加以限制。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细胞自动机和DNA编码的超长距传输方法,用于在相干接收机的发送端对明文进行加密,包括如下步骤S1至S2:
S1、利用细胞自动机生成一组伪随机二值序列;
S2、将伪随机二值序列作为明文DNA加密的碱基置乱序列,利用密钥序列对明文进行加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出的基于细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on,CA)和DNA编码的相干OFDM系统加密方案,利用CA的比特随机性,采用CA辅助DNA编码对数据进行加密,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该方案在高速、远距离通信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上述步骤S1:利用细胞自动机生成一组伪随机二值序列之前,还包括:
采用四阶超混沌系统生成所述密钥序列。
本实施例利用超混沌系统来产生具有良好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的密钥序列进行加密。需要说明的是,混沌系统由于具有较高的初始灵敏度和良好的随机性,在物理层加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混沌加密方案中,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共享初始值是系统安全的重要因素,这使得非法用户难以攻破,是实现巨大密钥空间的核心。随着技术的发展,低维混沌系统的破译变得越来越容易,为了获得更高的安全性能,本实施例在加密中采用了通过引入新的状态变量来生成新的超混沌系统,表示为: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061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062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063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064
其中,超混沌系统包含四个耦合的一阶自治常微分方程,其中x、y、z、w为四个状态变量,A、B、C、D、k为五个常系统参数,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071
分别表示微分操作。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利用李雅普诺夫指数,可以证明当A=35,B=6,C=12,D=7,k=2时,系统表现出超混沌行为,此状态下超混沌系统具有良好的随机性,适合密钥生成。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通过四组不同的参数和初始从而得到四组随机性足够强的随机序列用以产生密钥,如下式所示:
xm+1,n+νxm,n+1=1-μ((1+ν)xm,n)2
其中,m是离散时间指数,n是格点索引,n=1,2,...N,N表示系统大小,μ是正参数,ν是实参数。在本实施中,N=4,n=1,则利用超混沌系统产生的四组密钥如下:
Key1=mod(ceil(x(m)·1015),8)+1
Key2=mod(ceil(y(m)·1015),8)+1
Key3=mod(ceil(z(m)·ith),3)+1
Key4=mod(ceil(w(m)·1015),8)+1
其中,mod()表示取模操作,ceil()表示朝大四舍五入,m表示离散时间指数。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步骤S1:利用细胞自动机生成一组伪随机二值序列,包括如下细分步骤:
利用密钥Key5和密钥Key6分别选择初始状态环和状态环演变规则,对所述细胞自动机状态进行迭代更新,得到比特序列,密钥Key5和密钥Key6为所述细胞自动机内部密钥;
利用所述密钥Key1控制所述细胞生成机的迭代次数,构造所述伪随机二值序列为: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072
其中,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081
表示异或操作,f表示状态演变规则,PRBS序列为所述伪随机二值序列,Statet为t时刻所述细胞自动机的状态量,Statet+1为t+1时刻所述细胞自动机的状态量。
细胞自动机CA是一个时间、空间和状态都是离散的动态系统,CA以离散时间步确定地演化,每个单元格从一个有限集合S中获取其值,称为状态集,当S∈{0,1}时它被命名为布尔型。
如图3所示,状态环是CA的状态转换模式之一,不同的状态环对应不同的CA长度。这里选择的状态集为布尔型{0,1}。将CA的边界条件设为周期性,当细胞超出其空间结构范围时,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CA的周期边界取决于其维数,一维CA是由左右边界构成的圆。一维CA的状态周期为8,因此在长度与状态周期匹配的8位CA中,有28=256种不同的全局状态。
该方法利用具有周期边界条件的一维统一的1×8细胞自动机生成随机数,利用8条规则中的一条生成随机数,该规则在熵和卡方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生成数特性。状态环的8条规则由规则编号表示为:153、30、90、165、86、105、101和150。密钥6用于确定精确的演化规则,每个CA规则的布尔表达式如表1所示:
表1各细胞自动机演化规则的布尔表达式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082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091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一个由密钥Key5产生的8比特种子序列作为细胞自动机的初始状态环。根据密钥Key6选择的状态环规则,更新CA的状态,然后通过对两个序列进行异或操作得到一个新的比特序列。随后,密钥Key1用于控制状态更新和异或操作的迭代次数。在控制迭代次数的基础上,构造具有良好随机性的碱基置乱PRBS,并与DNA编码一起实现加密。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步骤S2:所述将伪随机二值序列作为明文DNA加密的碱基置乱序列,利用密钥序列对明文进行加密,包括如下细分步骤:
利用所述密钥Key2选择符号数据与所述伪随机二值序列进行DNA编码时的编码规则;
利用所述密钥Key3选择DNA操作规则以完成DNA操作;
利用所述密钥Key4选择解码规则实现DNA解码,实现对明文加密。
需要说明的是,密钥Key2用来选择符号数据和PRBS序列之间进行DNA编码时的八条编码规则,利用密钥Key3选择DNA操作规则完成DNA操作,利用密钥Key4选择八条解码规则之一实现DNA解码。这样,CO-OFDM系统的发送端就完成了加密,信息通过光纤通道传输到相干接收机的接收端。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该加密算法是可逆的,在接收端通过逆转加密过程,完成相应的解密步骤以导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有八种不同的合理的DNA编码/解码的规则,具体的规则如表2所示:
表2 DNA编码和解码规则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092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101
在DNA编码的过程中,将二进制序列进行两两成队的划分,即每队有两个比特的长度,将每队的二进制序列根据编码和解码规则将“00”、“01”、“10”、“11”比特序列队分别映射到“A”、“T”、“G”和“C”这种的DNA序列,根据编码和解码规则,我们可以将一个比特数据流编为DNA链,之后也可以将DNA链解回比特数据。而DNA操作的各种具体规则如表3所示:
表3 DNA运算的操作规则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10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细胞自动机和DNA编码的超长距传输系统,用于在相干接收机的发送端对明文进行加密,包括:伪随机二值序列生成模块10和加密模块20,其中:
伪随机二值序列生成模块10用于利用细胞自动机生成一组伪随机二值序列;
加密模块20用于将伪随机二值序列作为明文DNA加密的碱基置乱序列,利用密钥序列对明文进行加密。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密钥序列为采用采用四阶超混沌系统生成,所述四阶超混沌系统包含四个耦合的一阶自治常微分方程,具体为: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111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112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113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114
其中,x、y、z、w为四个状态变量,A、B、C、D、k为五个常系统参数;
所述采用四阶超混沌系统生成所述密钥序列如下: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117
其中,mod()表示取模操作,ceil()表示朝大四舍五入,m表示离散时间指数。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伪随机二值序列生成模块10包括迭代更新单元和伪随机二值序列构造单元,其中:
迭代更新单元用于利用密钥Key5和密钥Key6分别选择初始状态环和状态环演变规则,对所述细胞自动机状态进行迭代更新,得到比特序列,密钥Key5和密钥Key6为所述细胞自动机内部密钥;
伪随机二值序列构造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密钥Key1控制所述细胞生成机的迭代次数,构造所述伪随机二值序列为: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115
其中,
Figure BDA0003131674200000116
表示异或操作,f表示迭代,PRBS序列为所述伪随机二值序列,Statet为t时刻所述细胞自动机的状态量,Statet+1为t+1时刻所述细胞自动机的状态量。
本实施例通过搭建如图6所示的实验平台验证本发明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分别对加密信号和原始未加密信号在背靠背(Back-To-Back,BTB)系统和80-km的SSMF(standardsingle mode fiber)上传输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实验平台的发送端Tx和接收端Rx都是通过软件离线执行的。
在发送端Tx中,对发送数据进行离线处理。IFFT/FFT大小为512,采用256个子载波、4个导频和252个补零序列,再生成200个调制格式为16QAM的OFDM符号。随后,在对加密数据进行IFFT和P/S转换后,为了防止码间干扰(ISI),添加一个长度为OFDM码长1/32的循环前缀(CP)。然后用20个符号作为训练序列,实现IQ不平衡补偿,获得信道相应。
在执行完发送端Tx的离线DSP之后,该数字信号会被传输到任意波形发生器(AWG)中以80Gsa/s的采用率完成将离散的数字信号转变为连续的模拟信号这一流程。带宽为16GHz,使用8bit量化。使用线宽小于100kHz、频偏大小约为300kHz的外腔激光器(ECL)作为光源,加密信号由单偏IQ调制器调置到光载波上,入纤功率为0dBm。光信号通过80-km的SSMF传输,通过可调光学滤波器(TOF)进行滤波。接收端接收到的光功率大小可由可调光衰减器(VOA)进行调整,在实验过程中将接收功率控制在-6dBm。通过集成相干接收机(ICR)进行相干信号的接收,使用采样率为80Gsa/s的数字存储示波器(DSO)进行记录,得到的数字信号将在接收端Rx处由软件进行离线处理得到最终的数据。通过这一模块之后计算出误码率。
接收端Rx也是通过软件离线执行操作的,在离线DSP中进行补偿光纤色散、频偏和相位噪声等操作。然后再通过使用正确的密钥进行解密得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最终计算CO-OFDM系统的误码率等性能。
在本实验中测试了光信噪比范围区间为[18dB,30dB]的误码率性能,并绘制出曲线。如图7所示,在图7中有五种不同的曲线,分别代表背靠背系统中的原始OFDM信号的BER性能、80km的SSMF系统中原始OFDM信号的BER性能、背靠背系统中的加密OFDM信号的BER性能、80km的SSMF系统中加密OFDM信号的BER性能以及非法接收数据用户的BER性能。
在实验系统中,前向纠错码(FEC)为3.8×10-3,在图中的纵坐标为-2.420。从图8中可以看出,除去非法接收用户的那条BER性能曲线,其余四条曲线基本是重合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两条结论:一是实验设备在Rx的离线DSP中能够很好的补偿经过80km的光纤系统的信号的各种损伤,所以其BER性能和背靠背系统进行比较的话并没有很多下降。二是将加密方案加入到CO-OFDM系统中去和原始OFDM信号进行比较的话,并没有对原始OFDM信号的BER性能造成很大的影响,两者的BER性能曲线基本没有差别,大致上是重合的。而非法接收用户的BER都稳定在0.5左右(图中纵坐标是log10(BER),即-0.3左右),表明未经过授权得到正确密钥的用户是无法正确恢复出数据的,表明本方案具有着很高的安全性,能够有效抵御非法窃听,可以被用作CO-OFDM系统的物理层加密方案。
在CO-OFDM系统中,评价信号的指标除了BER性能外主要就是信号的PAPR性能,较大的PAPR会对功率放大器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所以在本实验中对信号的PAPR性能也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原始OFDM信号和加密OFDM信号两者的PAPR的CCDF,并将其绘制成图,如图8所示。蓝色曲线代表了原始未加密的OFDM信号的互补累积分布函数,红色曲线代表了加密方案下的OFDM信号的互补累积分布函数。从图8中可以看出,加密信号的CCDF和原始信号的CCDF相比较是基本重合的,并没有什么显著性的差异,这就表明原始未加密的OFDM信号和加密方案下的OFDM信号两者的PAPR性能没有什么差异,本加密方案并未对系统的PAPR性能造成损失。综上所述,本物理层加密方案是有效性的实施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基于传统的DNA编码算法进行了不同的操作,引入细胞自动机的概念和模型。而密钥的产生则是基于logistic超混沌系统去产生,由于本加密方案中需要多组密钥,所以在本方案中通过多组不同参数和初值的混沌状态量去产生多组强随机性的密钥,而总密钥空间的大小也变为10138,足以抵御暴力破解,具有很大的安全性。最后通过实验去验证本加密方案,结果表明本方案具有实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而在PAPR性能上,并不会对信号原有的PAPR性能造成损伤。本方案的加密和解密操作分别都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离线DSP中进行的操作,所以具有易操作的特点,除此之外也不会对普通的CO-OFDM系统有额外的硬件要求,所以不会造成额外的成本负担。
对本加密方案的密钥空间进行分析,因为密钥空间大小决定着加密系统的安全性,密钥空间越大则安全性越高。由于我们在实验验证中是采用的是四组不同参数和初值的基于logistic超混沌系统产生密钥,所以密钥空间的大小由超混沌系统决定。由于其初值和参数的敏感性特点,所以也就是由超混沌系统的初值和参数控制的密钥空间大小。经过计算得到总的密钥空间大小为(1×1015)9×28×8≈2×10138,足以抵御大多数的穷举性暴力破解的攻击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细胞自动机和DNA编码的超长距传输方法,用于在相干接收系统的发送端对明文进行加密,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细胞自动机生成一组伪随机二值序列;
将伪随机二值序列作为明文DNA加密的碱基置乱序列,利用密钥序列对明文进行加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细胞自动机和DNA编码的超长距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利用细胞自动机生成一组伪随机二值序列之前,还包括:
采用四阶超混沌系统生成所述密钥序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细胞自动机和DNA编码的超长距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阶超混沌系统包含四个耦合的一阶自治常微分方程,具体为:
Figure FDA0003131674190000011
Figure FDA0003131674190000012
Figure FDA0003131674190000013
Figure FDA0003131674190000014
其中,x、y、z、w为四个状态变量,A、B、C、D、k为五个常系统参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细胞自动机和DNA编码的超长距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常系统参数A=35,B=6,C=12,D=7,k=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细胞自动机和DNA编码的超长距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四阶超混沌系统生成所述密钥序列如下:
Figure FDA0003131674190000015
其中,mod()表示取模操作,ceil()表示朝大四舍五入,m表示离散时间指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细胞自动机和DNA编码的超长距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细胞自动机生成一组伪随机二值序列,包括:
利用密钥Key5和密钥Key6分别选择初始状态环和状态环演变规则,对所述细胞自动机状态进行迭代更新,得到比特序列,密钥Key5和密钥Key6为所述细胞自动机内部密钥;
利用所述密钥Key1控制所述细胞生成机的迭代次数,构造所述伪随机二值序列为:
basescramblingPRBS=f(Statet⊕Statet+1)
其中,⊕表示异或操作,f表示状态演变规则,PRBS序列为所述伪随机二值序列,Statet为t时刻所述细胞自动机的状态量,Statet+1为t+1时刻所述细胞自动机的状态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细胞自动机和DNA编码的超长距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伪随机二值序列作为明文DNA加密的碱基置乱序列,利用密钥序列对明文进行加密,包括:
利用所述密钥Key2选择符号数据与所述伪随机二值序列进行DNA编码时的编码规则;
利用所述密钥Key3选择DNA操作规则以完成DNA操作;
利用所述密钥Key4选择解码规则实现DNA解码,实现对明文加密。
8.一种基于细胞自动机和DNA编码的超长距传输系统,用于在相干接收系统的发送端对明文进行加密,其特征在于,包括:伪随机二值序列生成模块和加密模块,其中:
伪随机二值序列生成模块用于利用细胞自动机生成一组伪随机二值序列;
加密模块用于将伪随机二值序列作为明文DNA加密的碱基置乱序列,利用密钥序列对明文进行加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细胞自动机和DNA编码的超长距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钥序列为采用采用四阶超混沌系统生成,所述四阶超混沌系统包含四个耦合的一阶自治常微分方程,具体为:
Figure FDA0003131674190000031
Figure FDA0003131674190000032
Figure FDA0003131674190000033
Figure FDA0003131674190000034
其中,x、y、z、w为四个状态变量,A、B、C、D、k为五个常系统参数;
所述采用四阶超混沌系统生成所述密钥序列如下:
Figure FDA0003131674190000035
其中,mod()表示取模操作,ceil()表示朝大四舍五入,m表示离散时间指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细胞自动机和DNA编码的超长距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伪随机二值序列生成模块包括迭代更新单元和伪随机二值序列构造单元,其中:
迭代更新单元用于利用密钥Key5和密钥Key6分别选择初始状态环和状态环演变规则,对所述细胞自动机状态进行迭代更新,得到比特序列,密钥Key5和密钥Key6为所述细胞自动机内部密钥;
伪随机二值序列构造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密钥Key1控制所述细胞生成机的迭代次数,构造所述伪随机二值序列为:
basescramblingPRBS=f(Statet⊕Statet+1)
其中,⊕表示异或操作,f表示迭代,PRBS序列为所述伪随机二值序列,Statet为t时刻所述细胞自动机的状态量,Statet+1为t+1时刻所述细胞自动机的状态量。
CN202110706866.4A 2021-06-24 2021-06-24 基于细胞自动机和dna编码的超长距传输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36449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06866.4A CN113644985A (zh) 2021-06-24 2021-06-24 基于细胞自动机和dna编码的超长距传输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06866.4A CN113644985A (zh) 2021-06-24 2021-06-24 基于细胞自动机和dna编码的超长距传输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4985A true CN113644985A (zh) 2021-11-12

Family

ID=78416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06866.4A Pending CN113644985A (zh) 2021-06-24 2021-06-24 基于细胞自动机和dna编码的超长距传输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449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7433A (zh) * 2021-11-30 2022-03-08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密钥与明文关联的混沌光通信系统加密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12447A1 (zh) * 2015-07-20 2017-01-26 中商交在线(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支付处理服务器、支付系统和支付方法
CN111555823A (zh) * 2020-05-09 2020-08-18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一种安全光通信跨ip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2788196A (zh) * 2021-01-27 2021-05-11 长春理工大学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动态自适应扩散的双图像加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12447A1 (zh) * 2015-07-20 2017-01-26 中商交在线(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支付处理服务器、支付系统和支付方法
CN111555823A (zh) * 2020-05-09 2020-08-18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一种安全光通信跨ip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2788196A (zh) * 2021-01-27 2021-05-11 长春理工大学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动态自适应扩散的双图像加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E LIU: "《Physical layer encryption scheme based on cellular automata and DNA encoding by hyper-chaos in a CO-OFDM system》", 《OPTICS EXPRESS》 *
王宏达: "《基于DNA 和元胞自动机的新型图像加密算法》", 《电子科技》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7433A (zh) * 2021-11-30 2022-03-08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密钥与明文关联的混沌光通信系统加密方法和系统
CN114157433B (zh) * 2021-11-30 2024-04-0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密钥与明文关联的混沌光通信系统加密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Constellation shaping chaotic encryption scheme with controllable statistical distribution for OFDM-PON
CN112422226B (zh) 基于光纤通信链路偏振模色散的密钥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2019321B (zh) 一种基于高维混沌系统的五维光概率成型加密方法
Xiao et al. A novel hybrid secure method based on DNA encoding encryption and spiral scrambling in chaotic OFDM-PON
CN105577359A (zh) 一种基于混沌序列导频映射的oofdm加密系统
Liu et al. Physical layer encryption scheme based on cellular automata and DNA encoding by hyper-chaos in a CO-OFDM system
Shen et al. Enhancing the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of OFDM-PON using modified Lorenz chaos based on the linear properties of FFT
Wu et al. Channel-based dynamic key generation for physical layer security in OFDM-PON systems
CN105577360A (zh) 一种基于混沌序列映射的oofdm加密系统
Luo et al. Secure OFDM-PON using three-dimensional selective probabilistic shaping and chaos
CN111600661B (zh) 基于实时更新的混沌密钥分发的三维加密ofdm光系统
Wang et al. Physical layer encryption in DMT based on digital multi-scroll chaotic system
CN114928435B (zh) 基于dna编码和slm的量子噪声流加密方法及系统
Bi et al. Cellular neural network encryption scheme for time synchronization and CPAs resistance in OFDM-PON
Huang et al. Secure OFDM-PON using chaotic constellation mapping and probabilistic shaping
Zhang et al. Physical layer security based on chaotic spatial symbol transforming in fiber-optic systems
Liu et al. Enhanced physical layer security and PAPR performance based on disturbance of data cluster under chaotic sequence color seeking mechanism in CO-OFDM system
CN113644985A (zh) 基于细胞自动机和dna编码的超长距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1416701B (zh) 基于矢量扰动的高安全正交模分复用接入方法和系统
Ren et al. High-security multi-slot chaos encryption with dynamic probability for 16-CAP PON
Tang et al. FBMC/OQAM security strategy based on diversity DNA encryption
Luo et al. Redundancy-Free Key Distribution Using Multiple Phase Offset for Secure Data Center
Zhong et al. Multi-dimensional disturbance secure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dynamic key hiding transmission based on power-domai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CN114337849B (zh) 基于互信息量估计神经网络的物理层保密方法及系统
CN114915351A (zh) 一种光纤电流互感器的信息可靠传输技术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