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43611A - 一种限位结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限位结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43611A
CN113643611A CN202110729909.0A CN202110729909A CN113643611A CN 113643611 A CN113643611 A CN 113643611A CN 202110729909 A CN202110729909 A CN 202110729909A CN 113643611 A CN113643611 A CN 1136436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drum
limiting
housing
connecting rod
flexible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299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跃兴
王朝纲
陈松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2990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436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43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36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限位结构及柔性显示装置,该限位结构包括壳体及可转动收容于壳体内的卷筒,其特征在于,壳体与卷筒之间形成有限位滑槽,且壳体与卷筒分别在限位滑槽内形成有第一限位部及拨动部,限位滑槽内设有活动件,当卷筒相对壳体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拨动部推动活动件朝向第一限位部移动,直至活动件抵持第一限位部而止挡拨动部于第一位置。本发明柔性显示装置通过限位结构中限位滑槽和活动件的配合来对卷筒上的拨动部进行限位,其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且限位精确,避免柔性屏在展开至最大范围后因柔性屏带动卷筒继续转动而造成弯折损坏柔性屏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限位结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限位结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显示装置为了满足小型化便于携带的需求,通常会设置成可收卷式结构,来实现柔性屏的展开或收卷;现有可收卷的柔性显示装置通常采用滚轴丝杠类结构限位,其限位精度差且结构复杂;而采用常规机械开关类限位机构,打开时多一步开锁操作,用户体验差;也有通过采用电机、舵机等电动类限位机构,其结构及控制复杂且占用较大的体积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限位结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限位结构,包括壳体及可转动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卷筒,所述壳体与所述卷筒之间形成有限位滑槽,且所述壳体与所述卷筒分别在所述限位滑槽内形成有第一限位部及拨动部,所述限位滑槽内设有活动件,当所述卷筒相对所述壳体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拨动部推动所述活动件朝向所述第一限位部移动,直至所述活动件抵持所述第一限位部而止挡所述拨动部于第一位置。
优选地,所述壳体在所述限位滑槽内还形成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间隔设置,且所述活动件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
优选地,当所述卷筒相对所述壳体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拨动部推动活动件朝向第二限位部移动,直至所述活动件抵持所述第二限位部而止挡所述拨动部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优选地,当所述卷筒相对所述壳体从第二位置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拨动部朝远离活动件的一侧移动,直至抵持于所述活动件的相对另一侧而推动所述活动件朝向第一限位部移动,并止挡于第一位置。
优选地,当所述卷筒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动时,所述拨动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当所述卷筒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动时,所述拨动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限位部及第一限位部。
优选地,所述拨动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转动过程中,所述卷筒的转动角度大于360度并小于720度。
优选地,所述拨动部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动件夹持于所述拨动部与第一限位部之间;所述拨动部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动件夹持于所述拨动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上均开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可供所述拨动部通过而止挡所述活动件。
优选地,所述活动件为滚珠,且所述滚珠的直径大于所述缺口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盖合固定并形成收容所述卷筒的内腔,所述限位滑槽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 或第二壳体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屏以及如上所述的限位结构,所述壳体侧壁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贯通槽,所述柔性屏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卷筒,另一端通过所述贯通槽伸出于所述壳体。
优选地,还包括伸缩支架,所述伸缩支架沿伸缩方向设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所述第二端通过一横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柔性屏的所述另一端;
当拉动所述横杆向外拉出时,所述柔性屏展开的同时带动所述卷筒沿第一方向转动直至所述卷筒止挡于第一位置;当所述卷筒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柔性屏卷绕在所述卷筒上,带动所述横杆靠近所述卷筒,并压缩所述伸缩支架;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伸缩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条、支撑组件以及第二固定条,所述支撑组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条和第二固定条上,所述第一固定条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固定条固定在所述横杆上;
所述支撑组件由若干连杆组依次连接组成,每一所述连杆组包括相互交叉设置并可转动连接的两个连杆,一个所述连杆组的两个连杆与相邻另一个所述连杆组的两个连杆对应铰接;所述支撑组件第一端的所述连杆组中的一个所述连杆末端铰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条上,另一个所述连杆末端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条上;所述支撑组件第二端的所述连杆组中的一个所述连杆末端铰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条上,另一个所述连杆末端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条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条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壳体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支撑组件第一端的所述连杆组中的另一个所述连杆末端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中;
所述第二固定条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平行,所述支撑组件第二端的所述连杆组中的另一个所述连杆末端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中。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并相对所述柔性屏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支撑组件的伸缩方向平行于所述中心线。
优选地,所述卷筒内的一端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出于所述卷筒并固定于所述壳体上,用以驱动所述卷筒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以卷绕或展开所述柔性屏。
本发明柔性显示装置通过限位结构中限位滑槽和活动件的配合来对卷筒上的拨动部进行限位,其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且限位精确,避免柔性屏在展开至最大范围(即沿卷筒的切线方向成水平状态)后因柔性屏带动卷筒继续转动而造成弯折损坏柔性屏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柔性显示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限位结构在收卷状态时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限位结构在展开状态时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一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柔性显示装置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8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中卷筒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卷筒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3,提供了一种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包括壳体10及可转动收容于所述壳体10内的卷筒20,其主要应用于柔性显示装置,本发明实施例以柔性显示装置进行举例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包括限位结构以及柔性屏30,卷筒20转动设置于壳体10内,并与壳体10内壁之间形成收容腔13,壳体10侧壁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贯通槽111,柔性屏3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卷筒20,另一端通过贯通槽111伸出于壳体10;壳体10与卷筒20之间还形成有限位滑槽14,限位滑槽14与卷筒20的中心轴线重合,壳体10与卷筒20分别在限位滑槽14内形成有第一限位部及拨动部21,限位滑槽14内设有可移动的活动件15;当卷筒20 相对壳体10沿第一方向(即顺时针转动)转动时,拨动部21推动活动件15 朝向第一限位部112移动,直至活动件15抵持第一限位部112而止挡拨动部 21于第一位置(如图3所示)。
也就是说,拨动部21在随着卷筒20转动的过程中同步转动,并且不会受到第一限位部112的阻挡,只能利用活动件15与第一限位部112的配合来实现对拨动部21的限位止挡。
较佳地,壳体10在限位滑槽14内还形成有第二限位部113,第一限位部 112与第二限位部112间隔设置,且活动件15设于第一限位部112与第二限位部113之间。如此,如图2所示,当不需要使用柔性屏30时,沿第二方向转动 (即逆时针转动)卷筒20,拨动部21随着卷筒20同步转动,直至拨动部21 拨动活动件15转动至第二限位部113实现限位止挡,以将柔性屏30收卷缠绕在卷筒20上,使柔性屏30收藏于收容腔13中,从而减少柔性显示装置所占用的体积,便于携带和保护。如图3所示,当需要使用柔性屏30时,拉动柔性屏 30位于壳体10之外的端部,使卷筒20沿第一方向转动(即顺时针转动),拨动部21随着卷筒20同步转动,并先转动一圈后拨动活动件15继续转动,直至拨动部21拨动活动件15转动至第一限位部112实现限位止挡,从而避免柔性屏30在展开至最大范围(即沿卷筒20的切线方向成水平状态)后因柔性屏30 带动卷筒20继续转动而造成弯折损坏柔性屏30的情况。
在从图2的收卷状态切换到图3的展开状态过程中,即卷筒20相对壳体 10从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的过程,拨动部21沿顺时针方向离开活动件15 的一侧,从而释放活动件15;当拨动部21旋转至越过第一限位部112之后,活动件15被完全释放,可在第一限位部112和第二限位部113之间自由活动。当拨动部21继续旋转至第二限位部113时,将抵持活动件15的相对另一侧,从而推动活动件15朝向第一限位部112移动,直至活动件15抵持住第一限位部112。
也就是说,当卷筒20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动时,拨动部21依次穿过第一限位部112及第二限位部113,并且当拨动部21处于第一位置时,活动件 15夹持于拨动部21与第一限位部112之间(如图2所述);当卷筒2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动时,拨动部21依次穿过第二限位部113及第一限位部112,并且当拨动部21处于第二位置时,活动件15夹持于拨动部21与第二限位部 113之间(如图3所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活动件15、拨动部21、限位部112的配合可使得卷筒在 0~360的旋转角度内自由旋转,在360~720度的旋转角度内被限位,从而将柔性屏30的拉伸长度限制在预设的范围内,即拨动部2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转动过程中,卷筒20的转动角度范围大于360度并小于720度,其转动角度的范围由第一限位部112和第二限位部113之间的间隔角度限定,并且当限位结构只采用第一限位部112时,卷筒20的转动角度范围为720度。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5和图6所示,活动件15为滚珠,第一限位部112和第二限位部均开设有一缺口114,该缺口114可供拨动部21通过而止挡活动件15,即缺口114沿壳体10轴向的间距大于拨动部21的尺寸而小于滚珠的直径。也就是说,拨动部21在随着卷筒20转动时,可穿过限位部112的缺口114从而实现全圆周往复旋转运动,并利用滚珠与第一限位部112及第二限位部113的配合来实现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的旋转限位。
也就是说,当具有第一限位部112和第二限位部113时,滚珠所在第一限位部112和第二限位部113之间的角度加上360度就是卷筒20的大致可转动范围,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限位部112和第二限位部113之间的角度可根据卷筒 20的直径大小以及柔性屏30的展开长度来设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只采用第一限位部112而省去第二限位部113,此时卷筒20的可转动范围就是两圈即720度。
进一步地,结合图4-6所示,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相互盖合固定并形成内腔,卷筒20转动设置于该内腔中,并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共同形成收容腔13,限位滑槽14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和/或第二壳体12上。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滑槽14仅仅设于第一壳体11的内壁上,从而在生产时可精确设定第一限位部112和第二限位部113之间的角度,提高限位的精确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滑槽14也可以仅设于第二壳体12上或者由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共同组成。另外,当至采用第一限位部112时,限位滑槽14为环形滑槽,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上均开设有半圆形的滑槽,第一限位部112可设于第一壳体11或第二壳体12的滑槽中任意一点位置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7和图8所示,本发明柔性显示装置还包括伸缩支架40,伸缩支架40沿伸缩方向设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固定连接壳体10,第二端通过一横杆50固定连接于柔性屏30的另一端;当卷筒20沿反向转动时,柔性屏30卷绕在卷筒20上,带动横杆50靠近卷筒20,并压缩伸缩支架40;当拉动所述横杆50向外拉出时,所述柔性屏30展开,并拉伸所述伸缩支架40以支撑所述柔性屏30。如此,当柔性屏30展开时,底部由伸缩支架40进行支撑,从而使柔性屏30在展开时保持水平状态,同时避免了柔性屏30在显示时发生晃动而影响显示效果。
具体地,伸缩支架40包括第一固定条41、支撑组件42以及第二固定条43,支撑组件4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固定条41和第二固定条43上,第一固定条 41固定在壳体10上,第二固定条43固定在横杆50上;支撑组件42由若干连杆组依次连接组成,每一连杆组包括相互交叉设置并可转动连接的两个连杆 421,一个连杆421组的两个连杆421与相邻另一个连杆421组的两个连杆421 对应铰接;支撑组件42第一端的连杆421组中的一个连杆421末端铰接在第一固定条41上,另一个连杆421末端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固定条41上;支撑组件42第二端的连杆421组中的一个连杆421末端铰接在第二固定条43 上,另一个连杆421末端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固定条43上。
较佳地,第一壳体11外壁上还设有一盖板16,盖板16与第一壳体11之间形成有空腔161,贯通槽111通过该空腔161与外界连通,伸缩支架40的第一固定条41固定安装于空腔161中,如此,当柔性屏30收卷时,伸缩支架40 可收缩叠设于空腔161中。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条41上开设有第一滑槽411,第一滑槽411沿壳体10 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支撑组件42第一端的连杆421组中的另一个连杆421 末端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滑槽411中;第二固定条43上开设有第二滑槽431,第二滑槽431与第一滑槽411平行,支撑组件42第二端的连杆421组中的另一个连杆421末端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滑槽431中。当柔性屏 30在收卷和展开过程中,支撑组件42两端对应的连杆421分别在第一滑槽411 和第二滑槽431中滑动,从而提高支撑组件42伸缩时的稳定性。
较佳地,支撑组件42的数量为两个,并相对柔性屏30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两个支撑组件42的伸缩方向平行于中心线。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组件42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或更多,从而更好的对柔性屏30进行支撑。
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9和图10所示,卷筒20内的一端设有驱动电机 24,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伸出于卷筒20并固定于壳体10上,用以驱动卷筒 20相对壳体10转动,以卷绕或展开柔性屏30。
需要说明的是,卷筒20内还设有控制电路板25和可充电的供电电源26,控制电路板25分别与供电电源26、柔性屏30以及驱动电机24电性连接,如此充分利用了卷筒20内部的空间,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以减少占用的空间。
另外,壳体10的端部还设有控制模块17,该控制模块17包括与控制电路板25电连接的数据接口(例如USB接口和HDMI接口等)以及控制按键等电子元器件,供电电源26可为控制电路板25以及与控制电路板25电连接的柔性屏30和驱动电机24等部件进行供电;控制按键可以为多个,可用于控制驱动电机24转动来收卷柔性屏30,也可以控制柔性显示装置的整体开关机等控制功能。
卷筒20包括相互盖合形成内腔的卷筒座21和卷筒盖22,驱动电机24、控制电路板25和供电电源26均设置于卷筒20的内腔中;其中,卷筒盖2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板221和第二端板222,第一端板221上沿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223,驱动电机24通过第一通孔223装入内腔中,并通过紧固件固定于第一端板221上,使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裸露在卷筒20之外,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通过一连接件241与壳体10相互固定,当驱动电机24转动驱动输出轴转动时,由于输出轴与连接件241以及壳体10相互固定,从而驱动电机24的本体带动卷筒20相对壳体10进行转动,实现对柔性屏30的收卷。
卷筒盖22的第二端板222上沿轴向开设有第二通孔224,卷筒20内部的控制电路板25通过第二通孔224利用连接线或导电环来与控制模块17的各电子元器件电性连接;另外,第一端板221和第二端板222沿轴向分别向外凸设有定位环225,两个定位环225上分别套设有轴承27,卷筒20通过两端定位环 225上的轴承27来转动安装在壳体10内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6)

1.一种限位结构,包括壳体及可转动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卷筒之间形成有限位滑槽,且所述壳体与所述卷筒分别在所述限位滑槽内形成有第一限位部及拨动部,所述限位滑槽内设有活动件,当所述卷筒相对所述壳体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拨动部推动所述活动件朝向所述第一限位部移动,直至所述活动件抵持所述第一限位部而止挡所述拨动部于第一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所述限位滑槽内还形成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间隔设置,且所述活动件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卷筒相对所述壳体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拨动部推动活动件朝向第二限位部移动,直至所述活动件抵持所述第二限位部而止挡所述拨动部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卷筒相对所述壳体从第二位置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拨动部朝远离活动件的一侧移动,直至抵持于所述活动件的相对另一侧而推动所述活动件朝向第一限位部移动,并止挡于第一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卷筒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动时,所述拨动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当所述卷筒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动时,所述拨动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限位部及第一限位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转动过程中,所述卷筒的转动角度大于360度并小于720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部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动件夹持于所述拨动部与第一限位部之间;所述拨动部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动件夹持于所述拨动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上均开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可供所述拨动部通过而止挡所述活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为滚珠,且所述滚珠的直径大于所述缺口的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盖合固定并形成收容所述卷筒的内腔,所述限位滑槽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上。
11.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屏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限位结构,所述壳体侧壁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贯通槽,所述柔性屏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卷筒,另一端通过所述贯通槽伸出于所述壳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支架,所述伸缩支架沿伸缩方向设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所述第二端通过一横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柔性屏的所述另一端;
当拉动所述横杆向外拉出时,所述柔性屏展开的同时带动所述卷筒沿第一方向转动直至所述卷筒止挡于第一位置;当所述卷筒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柔性屏卷绕在所述卷筒上,带动所述横杆靠近所述卷筒,并压缩所述伸缩支架;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条、支撑组件以及第二固定条,所述支撑组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条和第二固定条上,所述第一固定条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固定条固定在所述横杆上;
所述支撑组件由若干连杆组依次连接组成,每一所述连杆组包括相互交叉设置并可转动连接的两个连杆,一个所述连杆组的两个连杆与相邻另一个所述连杆组的两个连杆对应铰接;所述支撑组件第一端的所述连杆组中的一个所述连杆末端铰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条上,另一个所述连杆末端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条上;所述支撑组件第二端的所述连杆组中的一个所述连杆末端铰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条上,另一个所述连杆末端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条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条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壳体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支撑组件第一端的所述连杆组中的另一个所述连杆末端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中;
所述第二固定条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平行,所述支撑组件第二端的所述连杆组中的另一个所述连杆末端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并相对所述柔性屏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支撑组件的伸缩方向平行于所述中心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内的一端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出于所述卷筒并固定于所述壳体上,用以驱动所述卷筒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以卷绕或展开所述柔性屏。
CN202110729909.0A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限位结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36436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9909.0A CN113643611A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限位结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9909.0A CN113643611A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限位结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3611A true CN113643611A (zh) 2021-11-12

Family

ID=78416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29909.0A Pending CN113643611A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限位结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4361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31557A (zh) * 2022-08-22 2022-11-1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31557A (zh) * 2022-08-22 2022-11-1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33748A (zh) 柔性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2951085A (zh) 电子装置
CN212570228U (zh) 用于可卷曲显示屏的卷屏器、可卷曲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1121118A1 (zh) 电子装置
CN110401788B (zh) 终端设备
CN113643611A (zh) 一种限位结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1064874A (zh) 电子设备
EP4173519A1 (en) Umbrella rod device, electronic umbrella, and retractabledevice
CN111710241B (zh) 一种双面显示装置
CN112887465A (zh) 电子设备
CN110881068A (zh) 移动终端
CN113838380A (zh) 柔性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9461081U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213637848U (zh) 电子设备
CN115118802A (zh) 电子装置
US7396167B2 (en) Lens retracting structure
CN112987849A (zh) 电子装置
CN215186849U (zh) 折叠机构、卷曲屏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3194177B (zh) 卷轴、柔性屏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4587774U (zh)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CN114464091A (zh) 卷轴屏及电子设备
CN215679895U (zh) 一种卷轴屏卷动装置
CN114125107A (zh) 一种适用于柔性卷轴屏收拉式显示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5604376A (zh) 折叠机构、卷曲屏结构及电子设备
US2989259A (en) Automatically operated radio anten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