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42048B - 一种保护隐私的合同传输签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护隐私的合同传输签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42048B
CN113642048B CN202111095466.0A CN202111095466A CN113642048B CN 113642048 B CN113642048 B CN 113642048B CN 202111095466 A CN202111095466 A CN 202111095466A CN 113642048 B CN113642048 B CN 1136420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y
signature
contract
verification
id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954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42048A (zh
Inventor
杨宁波
朱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Gaosh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Gaos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Gaosh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Gaos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9546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420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42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20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420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20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Bioeth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合同签署,具体涉及一种保护隐私的合同传输签名方法,用户端向管理端提供信息申请可信身份凭证,管理端创建区块链可信数字身份,并向用户端发送包含公钥信息的可信身份凭证;用户端之间建立点对点传输,并通过点对点传输发送自己的可信身份凭证,用户端之间通过可信身份凭证进行身份验证,并进行签名、验签,完成合同签署;用户端存储签署合同后,基于可信身份凭证进行身份验证,并对签署合同上的签名进行验证,完成合同校验;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无法对合同隐私数据、用户隐私数据进行有效保护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保护隐私的合同传输签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合同签署,具体涉及一种保护隐私的合同传输签名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纸质合同涉及反复修改、用章流程繁琐、需快递或人工送达、归档调阅麻烦等问题,现代电子合同可以实现在线化、无纸化,具有提高效率、降低签署成本等优点。以往纸质合同“白纸黑字”无法抵赖,转变为电子合同后,电子合同平台通过作为中立第三方的角色来证明自身不会篡改合同。
但从技术上来说,电子合同平台是有可能篡改合同内容的,电子合同由电子合同平台生成然后再传输至合同签署双方,其中合同内容会被电子合同平台获取,并且在传输电子合同时如果采用社交软件或邮件,也会使得合同内容被其他平台获取,无法得到有效的隐私保护。此外,电子合同或者纸质合同在出示供人查阅时,都只能提供完整版本来保证合同内容的真实性。
现有的电子合同,存在于第三方中心化系统中,并由中心化系统进行归档存证,传输过程也经由第三方传输,可能会导致合同内容泄露。在授权公告号为CN 111224788 B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将用户公钥存储在区块链上,然后利用用户公钥验证签名的合法性,该方案可以保护合同签署过程中的隐私不被泄露,但是该方案依然将用户公钥和公钥对应用户信息存储在区块链上,因此无法保证签署合同用户的隐私。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护隐私的合同传输签名方法,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无法对合同隐私数据、用户隐私数据进行有效保护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保护隐私的合同传输签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户端向管理端提供信息申请可信身份凭证,管理端创建区块链可信数字身份,并向用户端发送包含公钥信息的可信身份凭证;
S2、用户端之间建立点对点传输,并通过点对点传输发送自己的可信身份凭证,用户端之间通过可信身份凭证进行身份验证,并进行签名、验签,完成合同签署;
S3、用户端存储签署合同后,基于可信身份凭证进行身份验证,并对签署合同上的签名进行验证,完成合同校验。
优选地,S1中用户端向管理端提供信息申请可信身份凭证,管理端创建区块链可信数字身份,并向用户端发送包含公钥信息的可信身份凭证,包括:
用户端创建公私钥、分布式数字身份DID,并提供给管理端申请可信身份凭证;
管理端调用数字身份智能合约创建区块链可信数字身份,并将由智能合约生成包含公钥信息的可信身份凭证分别发送至对应用户端。
优选地,S2中通过点对点传输发送自己的可信身份凭证,用户端之间通过可信身份凭证进行身份验证,并进行签名、验签,完成合同签署,包括:
甲方利用乙方可信身份凭证对乙方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成功后创建合同源文件,并进行签名;
乙方利用甲方可信身份凭证对甲方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成功后对签名文件进行验签,验签成功后进行签名;
甲方利用乙方可信身份凭证对乙方再一次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成功后对签名文件进行验签,验签成功后进行签名,完成合同签署。
优选地,所述甲方利用乙方可信身份凭证对乙方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成功后创建合同源文件,并进行签名,包括:
乙方通过点对点传输向甲方发送可信身份凭证,甲方去链上对乙方进行身份验证,验证身份成功后创建包含甲方可信身份凭证、乙方可信身份凭证的合同源文件;
甲方用私钥对合同源文件进行签名,得到签名文件h1,并与合同源文件通过点对点传输发送给乙方。
优选地,所述乙方利用甲方可信身份凭证对甲方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成功后对签名文件进行验签,验签成功后进行签名,包括:
乙方接收合同源文件、签名文件h1后,利用甲方可信身份凭证去链上对甲方进行身份验证,验证身份成功后从甲方可信身份凭证中提取甲方公钥,并利用甲方公钥对签名文件h1进行验签;
验证签名合法后,乙方用私钥对签名文件h1进行签名,得到签名文件h2,并通过点对点传输发送给甲方,同时将合同源文件、签名文件h1、签名文件h2存储至本地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甲方利用乙方可信身份凭证对乙方再一次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成功后对签名文件进行验签,验签成功后进行签名,完成合同签署,包括:
甲方接收签名文件h2后,利用乙方可信身份凭证去链上对乙方进行身份验证,验证身份成功后从乙方可信身份凭证中提取乙方公钥,并利用乙方公钥对签名文件h2进行验签;
验证签名合法后,甲方将合同源文件、签名文件h1、签名文件h2存储至本地服务器,完成合同签署。
优选地,S3中所述用户端存储签署合同后,基于可信身份凭证进行身份验证,并对签署合同上的签名进行验证,完成合同校验,包括:
甲方、乙方先利用乙方可信身份凭证去链上对乙方进行身份验证,验证身份成功后从乙方可信身份凭证中提取乙方公钥,并利用乙方公钥对签名文件h2进行验签;
验证签名合法后,利用甲方可信身份凭证去链上对甲方进行身份验证,验证身份成功后从甲方可信身份凭证中提取甲方公钥,并利用甲方公钥对签名文件h1进行验签,验证签名合法后,证明签名文件h2合法有效。
优选地,S2中所述用户端之间建立点对点传输,包括:
甲方随机关联云端代理服务器,并向乙方乙方出示点对点通信邀请;
乙方随机关联云端代理服务器,并在同意点对点通信邀请后,向甲方代理发起点对点通信建立请求;
甲方从甲方代理获取点对点通信建立请求后,向乙方代理发送连接响应;
乙方从乙方代理获取连接响应后,双方建立点对点传输成功。
优选地,所述双方建立点对点传输成功后,包括:
乙方通过点对点传输向甲方Aries代理发送披露合同内容请求,甲方从甲方Aries代理获取披露合同内容请求后,向乙方Aries代理发送合同内容,乙方从乙方Aries代理获取合同内容。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保护隐私的合同传输签名方法,结合区块链、分布式数字身份DID、HyperledgerAries点对点传输在实现传统电子合同签署功能的同时,能够有效保护合同隐私数据、用户隐私数据不被泄露;在查看签署合同时,能够在对合同内容进行选择性披露的情况下,保证合同内容的真实性,避免提供完整版本而造成合同隐私数据泄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合同签署方身份注册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合同签署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合同校验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点对点传输以及查看签署合同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保护隐私的合同传输签名方法,图1为合同签署方身份注册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
S1、用户端向管理端提供信息申请可信身份凭证,管理端创建区块链可信数字身份,并向用户端发送包含公钥信息的可信身份凭证。
S1中用户端向管理端提供信息申请可信身份凭证,管理端创建区块链可信数字身份,并向用户端发送包含公钥信息的可信身份凭证,包括:
用户端创建公私钥、分布式数字身份DID,并提供给管理端申请可信身份凭证;
管理端调用数字身份智能合约创建区块链可信数字身份,并将由智能合约生成包含公钥信息的可信身份凭证分别发送至对应用户端。
图2为合同签署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
S2、用户端之间建立点对点传输,并通过点对点传输发送自己的可信身份凭证,用户端之间通过可信身份凭证进行身份验证,并进行签名、验签,完成合同签署。
S2中通过点对点传输发送自己的可信身份凭证,用户端之间通过可信身份凭证进行身份验证,并进行签名、验签,完成合同签署,包括:
甲方利用乙方可信身份凭证对乙方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成功后创建合同源文件,并进行签名;
乙方利用甲方可信身份凭证对甲方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成功后对签名文件进行验签,验签成功后进行签名;
甲方利用乙方可信身份凭证对乙方再一次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成功后对签名文件进行验签,验签成功后进行签名,完成合同签署。
其中,甲方利用乙方可信身份凭证对乙方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成功后创建合同源文件,并进行签名,包括:
乙方通过点对点传输向甲方发送可信身份凭证,甲方去链上对乙方进行身份验证,验证身份成功后创建包含甲方可信身份凭证、乙方可信身份凭证的合同源文件;
甲方用私钥对合同源文件进行签名,得到签名文件h1,并与合同源文件通过点对点传输发送给乙方。
其中,乙方利用甲方可信身份凭证对甲方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成功后对签名文件进行验签,验签成功后进行签名,包括:
乙方接收合同源文件、签名文件h1后,利用甲方可信身份凭证去链上对甲方进行身份验证,验证身份成功后从甲方可信身份凭证中提取甲方公钥,并利用甲方公钥对签名文件h1进行验签;
验证签名合法后,乙方用私钥对签名文件h1进行签名,得到签名文件h2,并通过点对点传输发送给甲方,同时将合同源文件、签名文件h1、签名文件h2存储至本地服务器。
其中,甲方利用乙方可信身份凭证对乙方再一次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成功后对签名文件进行验签,验签成功后进行签名,完成合同签署,包括:
甲方接收签名文件h2后,利用乙方可信身份凭证去链上对乙方进行身份验证,验证身份成功后从乙方可信身份凭证中提取乙方公钥,并利用乙方公钥对签名文件h2进行验签;
验证签名合法后,甲方将合同源文件、签名文件h1、签名文件h2存储至本地服务器,完成合同签署。
图3为合同校验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
S3、用户端存储签署合同后,基于可信身份凭证进行身份验证,并对签署合同上的签名进行验证,完成合同校验。
S3中用户端存储签署合同后,基于可信身份凭证进行身份验证,并对签署合同上的签名进行验证,完成合同校验,包括:
甲方、乙方先利用乙方可信身份凭证去链上对乙方进行身份验证,验证身份成功后从乙方可信身份凭证中提取乙方公钥,并利用乙方公钥对签名文件h2进行验签;
验证签名合法后,利用甲方可信身份凭证去链上对甲方进行身份验证,验证身份成功后从甲方可信身份凭证中提取甲方公钥,并利用甲方公钥对签名文件h1进行验签,验证签名合法后,证明签名文件h2合法有效。
上述技术方案中,甲、乙双方在传输各自的可信身份凭证时,可以选择性披露信息,比如只披露公司的名称信息,其他备案信息选择隐藏,这样可以在披露部分信息的情况下校验公司信息是否可信,能够极大程度地保护公司隐私数据。可信身份凭证在区块链上以hash形式存储也不会泄露公司信息,整个合同签署过程中,签署双方的隐私数据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也能够校验合同签署的合法性。
图4为点对点传输以及查看签署合同的流程示意图,其中点对点传输具体包括:
甲方随机关联云端代理服务器,并向乙方乙方出示点对点通信邀请;
乙方随机关联云端代理服务器,并在同意点对点通信邀请后,向甲方代理发起点对点通信建立请求;
甲方从甲方代理获取点对点通信建立请求后,向乙方代理发送连接响应;
乙方从乙方代理获取连接响应后,双方建立点对点传输成功。
其中,查看签署合同具体包括:
双方建立点对点传输成功后,乙方通过点对点传输向甲方Aries代理发送披露合同内容请求,甲方从甲方Aries代理获取披露合同内容请求后,向乙方Aries代理发送合同内容,乙方从乙方Aries代理获取合同内容。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利用HyperledgerAries进行点对点传输,HyperledgerAries为基于去中心化身份和可验证凭据进行点对点交互,提供了交互协议、工具集,提供证书点对点传输、披露、验证支持,和身份私钥管理与证书保存支持。其中,点对点传输经由Aries代理完成,通过为分布式数字身份DID声明Aries代理服务器,建立分布式数字身份DID间的点对点通讯。通讯发起方经由代理与其他基于分布式数字身份DID锚定的代理建立连接,推送通知消息。
基于Aries的点对点传输,传输过程中代理服务器不存储任何合同信息,只执行转发功能,可以有效避免电子合同通过第三方社交软件或邮件发送导致合同信息泄露,保护合同隐私数据。
在合同签署过程中,甲方披露全部合同内容供乙方查看并签署。在合同签署后,甲、乙双方的公司领导可能只需要了解合同签署的时间、履行合同的期限等事项,并不想去看具体细则,此时就可以采用选择性披露,对部分合同内容进行披露查看,并且披露的部分合同内容是可以在区块链上进行校验的,从而能够保证披露内容的真实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

1.一种保护隐私的合同传输签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户端向管理端提供信息申请可信身份凭证,管理端创建区块链可信数字身份,并向用户端发送包含公钥信息的可信身份凭证;
S2、用户端之间建立Aries点对点传输,并通过点对点传输发送自己的可信身份凭证,用户端之间通过可信身份凭证进行身份验证,并进行签名、验签,完成合同签署;
S3、用户端存储签署合同后,基于可信身份凭证进行身份验证,并对签署合同上的签名进行验证,完成合同校验;
S2中通过点对点传输发送自己的可信身份凭证,用户端之间通过可信身份凭证进行身份验证,并进行签名、验签,完成合同签署,包括:
甲方利用乙方可信身份凭证对乙方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成功后创建合同源文件,并进行签名;
乙方利用甲方可信身份凭证对甲方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成功后对签名文件进行验签,验签成功后进行签名;
甲方利用乙方可信身份凭证对乙方再一次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成功后对签名文件进行验签,验签成功后进行签名,完成合同签署;
所述甲方利用乙方可信身份凭证对乙方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成功后创建合同源文件,并进行签名,包括:
乙方通过点对点传输向甲方发送可信身份凭证,甲方去链上对乙方进行身份验证,验证身份成功后创建包含甲方可信身份凭证、乙方可信身份凭证的合同源文件;
甲方用私钥对合同源文件进行签名,得到签名文件h1,并与合同源文件通过点对点传输发送给乙方;
所述乙方利用甲方可信身份凭证对甲方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成功后对签名文件进行验签,验签成功后进行签名,包括:
乙方接收合同源文件、签名文件h1后,利用甲方可信身份凭证去链上对甲方进行身份验证,验证身份成功后从甲方可信身份凭证中提取甲方公钥,并利用甲方公钥对签名文件h1进行验签;
验证签名合法后,乙方用私钥对签名文件h1进行签名,得到签名文件h2,并通过点对点传输发送给甲方,同时将合同源文件、签名文件h1、签名文件h2存储至本地服务器;
所述甲方利用乙方可信身份凭证对乙方再一次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成功后对签名文件进行验签,验签成功后进行签名,完成合同签署,包括:
甲方接收签名文件h2后,利用乙方可信身份凭证去链上对乙方进行身份验证,验证身份成功后从乙方可信身份凭证中提取乙方公钥,并利用乙方公钥对签名文件h2进行验签;
验证签名合法后,甲方将合同源文件、签名文件h1、签名文件h2存储至本地服务器,完成合同签署;
S3中所述用户端存储签署合同后,基于可信身份凭证进行身份验证,并对签署合同上的签名进行验证,完成合同校验,包括:
甲方、乙方先利用乙方可信身份凭证去链上对乙方进行身份验证,验证身份成功后从乙方可信身份凭证中提取乙方公钥,并利用乙方公钥对签名文件h2进行验签;
验证签名合法后,利用甲方可信身份凭证去链上对甲方进行身份验证,验证身份成功后从甲方可信身份凭证中提取甲方公钥,并利用甲方公钥对签名文件h1进行验签,验证签名合法后,证明签名文件h2合法有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隐私的合同传输签名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用户端向管理端提供信息申请可信身份凭证,管理端创建区块链可信数字身份,并向用户端发送包含公钥信息的可信身份凭证,包括:
用户端创建公私钥、分布式数字身份DID,并提供给管理端申请可信身份凭证;
管理端调用数字身份智能合约创建区块链可信数字身份,并将由智能合约生成包含公钥信息的可信身份凭证分别发送至对应用户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隐私的合同传输签名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用户端之间建立点对点传输,包括:
甲方随机关联云端代理服务器,并向乙方出示点对点通信邀请;
乙方随机关联云端代理服务器,并在同意点对点通信邀请后,向甲方代理发起点对点通信建立请求;
甲方从甲方代理获取点对点通信建立请求后,向乙方代理发送连接响应;
乙方从乙方代理获取连接响应后,双方建立点对点传输成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隐私的合同传输签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方建立点对点传输成功后,包括:
乙方通过点对点传输向甲方Aries代理发送披露合同内容请求,甲方从甲方Aries代理获取披露合同内容请求后,向乙方Aries代理发送合同内容,乙方从乙方Aries代理获取合同内容。
CN202111095466.0A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保护隐私的合同传输签名方法 Active CN1136420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95466.0A CN113642048B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保护隐私的合同传输签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95466.0A CN113642048B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保护隐私的合同传输签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2048A CN113642048A (zh) 2021-11-12
CN113642048B true CN113642048B (zh) 2023-09-26

Family

ID=78425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95466.0A Active CN113642048B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保护隐私的合同传输签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420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0321B (zh) * 2022-07-14 2022-10-14 云上人和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主实名电子身份凭证生成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2566A (zh) * 2020-09-24 2021-01-08 杭州天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障区块链电子签名隐私的方法
CN112950220A (zh) * 2021-03-10 2021-06-11 湖南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企业数字身份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3271211A (zh) * 2021-05-18 2021-08-17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身份验证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295113B1 (ko) * 2020-11-20 2021-08-31 주식회사 마크애니 영지식증명을 이용한 블록체인 기반의 전자 계약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3328854A (zh) * 2021-05-24 2021-08-31 杭州溪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2566A (zh) * 2020-09-24 2021-01-08 杭州天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障区块链电子签名隐私的方法
KR102295113B1 (ko) * 2020-11-20 2021-08-31 주식회사 마크애니 영지식증명을 이용한 블록체인 기반의 전자 계약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2950220A (zh) * 2021-03-10 2021-06-11 湖南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企业数字身份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3271211A (zh) * 2021-05-18 2021-08-17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身份验证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28854A (zh) * 2021-05-24 2021-08-31 杭州溪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yperledger Aries引入可互操作的区块链标识解决方案";平川;《链接:https://www.infoq.cn/article/e34aQpcS285qLlS_SkY6》;第1-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2048A (zh) 2021-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58110B (zh) 一种基于零知识证明的区块链隐私数据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8681965B (zh) 离线节点的区块链网络交易处理方法和装置
US7949875B2 (en) Message authentication
US5420927A (en) Method for certifying public keys in a digital signature scheme
CN108537046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在线合同签署系统及方法
CN107832624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视化签名系统和方法
CN111277562B (zh) 一种区块链网络搭建方法
CN207504911U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存证系统
CN101527632B (zh) 响应消息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930153B (zh) 基于隐藏第三方账号的区块链隐私数据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2685749A (zh) 面向移动终端的无线安全身份验证方法
US7707424B2 (en) Secure file transfer
CN116433425A (zh) 一种基于联盟链的立案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182497A (zh) V2x匿名认证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42048B (zh) 一种保护隐私的合同传输签名方法
CN111582888B (zh) 一种电子存款证明真伪的验证系统
CN113254972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安全管理方法
CN111786776A (zh) 一种基于车联网技术的安全通信管理系统
CN111865761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社交聊天信息存证方法
CN113221188A (zh) Ais数据存证方法、取证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753276A (zh) 可溯源的多方电子签约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JP3747394B2 (ja) 電子データ到達保証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CN113810391A (zh) 一种跨机房通信双向认证和加密方法
CN112508482A (zh) 基于区块链的物流快递签收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508483A (zh) 基于区块链的物流快递派送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