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40890A - 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40890A
CN113640890A CN202111015898.6A CN202111015898A CN113640890A CN 113640890 A CN113640890 A CN 113640890A CN 202111015898 A CN202111015898 A CN 202111015898A CN 113640890 A CN113640890 A CN 1136408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clear magnetic
reservoir
curve
relative permeability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158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40890B (zh
Inventor
王亮
庄文
刘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01589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408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40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08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408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08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3/00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 G01V3/18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well-logging
    • G01V3/32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well-logging operating with electron o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3/00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 G01V3/38Processing data, e.g. for analysis, for interpretation, for cor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勘探开发储层评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系统,该方法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通过转换模型一计算得到核磁毛管压力曲线;建立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和残余气饱和度的计算模型,由孔隙度和渗透率计算得到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及残余气饱和度;利用核磁毛管压力曲线通过转换模型二构建储层的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通过转换模型三构建储层的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本发明基于核磁共振测井构建获取连续的、每个深度点的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提供了一种精度高、使用便捷、耗时少,无需进行岩心相对渗透率实验测量即可连续定量获取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

Description

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 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勘探开发储层评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实际气藏多是气水共存,相对渗透率曲线是描述气相、水相在储层岩石中渗流特性的基础资料,对气藏动态描述、气田开发设计起着重要作用,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目前,相对渗透率曲线的获取方法主要有直接测定和间接计算两类:
第一类是直接测定法,包括稳态法实验和非稳态法实验,主要是通过岩心实验测量获取相对渗透率曲线,这是目前获取相对渗透率曲线主要的方法,但由于岩心数量有限,且地层具有非均质性,直接测定法得到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无法实现连续描述气藏的实际情况,同时实验测量获取相对渗透率曲线耗时长、成本高。
第二类是间接计算法,间接计算法所需要的参数众多,不同方法计算得到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差别较大,准确性较低,而且无法推广到不同气藏,适用性较低。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以弥补现有技术缺陷。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
(1)现有直接测定法得到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无法实现连续描述气藏的实际情况,同时实验测量获取相对渗透率曲线耗时长、成本高。
(2)现有间接计算法所需要的参数众多,通常需要5~8个参数,而且不同方法计算得到的相对渗透率曲线与岩心实验测量的相对渗透率曲线之间差别较大,因而适用性较低,无法推广到不同气藏。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现有方法无法得到高精度的、连续深度点的储层气相及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针对这一局限性,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提供的核磁共振T2谱计算获得核磁毛管压力曲线,进而构建得到储层气相及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结果与岩心实验测量一致,可提供准确且连续深度的储层渗流特征信息,对气藏开发和综合管理具有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系统,涉及一种连续定量评价储层流体渗流特征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系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所述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核磁共振测井仪器采集测量,并对采集数据通过反演得到核磁共振测井T2谱及对应深度的孔隙度、渗透率曲线;
步骤二,利用核磁共振测井T2谱通过转换模型一计算得到连续分布的核磁毛管压力曲线;
步骤三,应用孔隙度和渗透率计算得到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及残余气饱和度;
步骤四,利用核磁毛管压力曲线通过转换模型二构建连续分布的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
步骤五,利用核磁毛管压力曲线通过转换模型三构建连续分布的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
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核磁共振T2谱从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反演成果获得,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曲线直接从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反演成果获得,或从利用常规方法计算结果中获得。
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利用核磁共振测井T2谱通过转换模型一计算得到核磁毛管压力曲线,包括:
通过转换模型一由核磁共振测井T2谱计算得到核磁毛管压力曲线,模型一公式为: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031
式中,Pc1、Pc2、…、Pcn分别为毛管压力曲线中不同的进汞压力,单位Mpa;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032
分别为核磁共振测井T2谱中不同的横向驰豫时间,单位ms;a和b为刻度转换系数,无量纲;
针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差异,以渗透率为分类标准,将储层分为五类,其中1类、2类和3类储层根据大孔和小孔确定转换模型一的不同参数,由核磁共振T2谱计算得到核磁毛管压力曲线;
其中,所述转换模型一的参数,包括:
①1类储层类型,分类标准为:渗透率>10mD;系数a:大孔为0.701,小孔为3675;系数b:大孔为-0.218,小孔为-2.445;
②2类储层类型,分类标准为:渗透率为5~10mD;系数a:大孔为0.994,小孔为5653;系数b:大孔为-0.166,小孔为-2.392;
③3类储层类型,分类标准为:渗透率1~5mD;系数a:大孔为2.761,小孔为2450;系数b:大孔为-0.306,小孔为-2.106;
④4类储层类型,分类标准为:渗透率0.1~1mD;系数a为78.191;系数b为-0.689;
⑤5类储层类型,分类标准为:渗透率<0.1mD;系数a为459;系数b为-0.931。
进一步,步骤三中,所述应用孔隙度和渗透率计算得到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及残余气饱和度,包括:
根据实验数据建立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及残余气饱和度的计算模型,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041
式中,Swi为束缚水饱和度,%;Sor为残余气饱和度,%;K为储层渗透率,单位mD;φ为储层孔隙度,%;
进一步,步骤四中,所述利用核磁毛管压力曲线通过转换模型二构建连续分布的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包括:
(1)计算岩石孔隙中水相的流体曲折度,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042
式中,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043
为不同含水饱和度时的岩石孔隙中水相的流体曲折度,无量纲;Shg1、Shg2、…、Shgn为核磁毛管压力曲线不同进汞压力时的进汞饱和度,%;Swi为步骤三计算的束缚水饱和度,%;
(2)应用核磁毛管压力曲线和岩石孔隙中水相的流体曲折度通过转换模型二获取连续分布的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模型二公式为: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051
式中,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052
为水相在不同含水饱和度时的相对渗透率,无量纲;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053
为不同含水饱和度时孔隙中水相的流体曲折度,无量纲;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054
为毛管压力曲线不同进汞压力时的含水饱和度,Swi=100-Shgi,i=1、2、…、n,%。
进一步,步骤五中,所述利用核磁毛管压力曲线通过转换模型三构建连续分布的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包括:
(1)计算岩石孔隙中气相的流体曲折度,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055
式中,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056
为不同含水饱和度时孔隙中气相的流体曲折度,无量纲;Shg1、Shg2、…、Shgn为毛管压力曲线不同进汞压力时的进汞饱和度,%;Swi为步骤三计算的束缚水饱和度,%;Sor为步骤三计算的残余气饱和度,%;
(2)应用核磁毛管压力曲线和岩石孔隙中气相的流体曲折度,通过转换模型三获取连续分布的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模型三公式为: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061
式中,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062
为气相在不同含水饱和度时的相对渗透率,无量纲;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063
为不同含水饱和度时孔隙中气相的流体曲折度,无量纲;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064
为毛管压力曲线不同进汞压力时的含水饱和度,Swi=100-Shgi,i=1、2、…、n,%。
进一步,所述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还包括:展示曲线构建成果图像,所述成果图像包括所述核磁共振测井资料中的核磁共振T2谱,所述计算的核磁毛管压力曲线、所述构建的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和基础储层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施所述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的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利用核磁共振测井T2谱通过转换模型一计算得到储层核磁毛管压力曲线;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气饱和度与孔隙度、渗透率的关系模型,计算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及残余气饱和度;
第一构建模块,用于利用核磁毛管压力曲线通过转换模型二构建获得连续的储层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
第二构建模块,用于利用核磁毛管压力曲线通过转换模型三构建获得连续的储层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
进一步,所述构建系统进一步包括:显示模块,用于展示曲线构建成果图像,所述成果图像包括所述核磁共振测井资料中的核磁共振T2谱,所述计算的核磁毛管压力曲线、所述构建的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和基础储层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的步骤。
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应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构建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计算结果准确、合理,而且耗时少、可以连续、定量获取气相及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
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逐点构建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模型,实现了获取地层岩石连续深度的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该方法成本低、使用便捷,而且转换得到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与岩心实验结果对比表明精度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中:1、第一计算模块实现计算储层核磁毛管压力曲线;2、第二计算模块实现计算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及残余气饱和度;3、第一构建模块实现构建获得储层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4、第二构建模块实现构建获得储层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构建获得的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和岩心实验测量的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对比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构建获得的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和岩心实验测量的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对比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构建获得的气-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成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系统,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利用核磁共振测井仪器采集测量,并对采集数据通过反演得到核磁共振测井T2谱及对应深度的孔隙度、渗透率曲线;
S102:利用核磁共振测井T2谱通过转换模型一计算得到连续分布的核磁毛管压力曲线;
S103:应用孔隙度和渗透率计算得到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及残余气饱和度;
S104:利用核磁毛管压力曲线通过转换模型二构建连续分布的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
S105:利用核磁毛管压力曲线通过转换模型三构建连续分布的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系统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1,用于利用核磁共振测井T2谱计算得到储层核磁毛管压力曲线;
第二计算模块2,用于根据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气饱和度与孔隙度、渗透率的关系模型,计算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及残余气饱和度;
第一构建模块3,用于利用核磁毛管压力曲线构建获得连续的储层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
第二构建模块4,用于利用核磁毛管压力曲线构建获得连续的储层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构建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相对渗透率曲线的计算结果准确、合理,而且耗时少、可以连续、定量获取储层气相及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1)利用核磁共振测井仪器采集测量,并对采集数据通过反演得到核磁共振测井T2谱及对应深度的孔隙度、渗透率曲线。
通过对核磁共振测井采集数据进行反演得到核磁共振测井T2谱以及储层孔隙度、渗透率曲线,孔隙度和渗透率曲线也可以从常规方法计算得到。
(2)利用核磁共振测井T2谱通过转换模型一计算得到连续分布的核磁毛管压力曲线。模型一公式为: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101
式中,Pc1、Pc2、…、Pcn分别为毛管压力曲线不同的进汞压力,Mpa;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102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103
分别为核磁共振T2谱上不同的横向驰豫时间,ms;a和b为刻度转换系数,无量纲。
针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差异,以渗透率为分类标准,将储层分为五类,其中1类、2类和3类储层进一步根据大孔和小孔确定了转换模型一的不同参数,实现核磁共振T2谱计算获得核磁毛管压力曲线。
表1转换模型一的参数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104
(3)应用孔隙度和渗透率计算得到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及残余气饱和度
利用储层岩心束缚水饱和度与孔隙度、渗透率的关系,储层岩心残余气饱和度与储层渗透率的关系建立计算公式: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105
式中,Swi为束缚水饱和度,%;Sor为残余气饱和度,%;K为渗透率,mD;φ为孔隙度,%。
(4)利用核磁毛管压力曲线通过转换模型二构建连续分布的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
首先计算岩石孔隙中水相的流体曲折度,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111
式中,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112
为不同含水饱和度时的孔隙中水相的流体曲折度,无量纲;Shg1、Shg2、…、Shgn为毛管压力曲线不同进汞压力下的进汞饱和度,%;Swi为束缚水饱和度,%。
然后应用核磁毛管压力曲线和岩石孔隙中水相的流体曲折度通过转换模型二获取连续分布的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模型二公式为: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113
式中,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114
为水相在不同含水饱和度时的相对渗透率,无量纲;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115
为水相在不同含水饱和度时的孔隙中流体曲折度,无量纲;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116
为毛管压力曲线不同进汞压力下的含水饱和度,Swi=100-Shgi进汞饱和度,i=1、2、…、n,%。
(5)利用核磁毛管压力曲线通过转换模型三构建连续分布的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
首先计算岩石孔隙中气相的流体曲折度,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121
式中,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122
为不同含水饱和度时的孔隙中气相的流体曲折度,无量纲;Shg1、Shg2、…、Shgn为毛管压力曲线不同进汞压力下的进汞饱和度,%;Swi为束缚水饱和度,%;Sor为残余气饱和度,%。
然后应用核磁毛管压力曲线和岩石孔隙中气相的流体曲折度,通过转换模型三获取连续分布的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模型三公式为: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123
式中,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124
为气相在不同含水饱和度时的相对渗透率,无量纲;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125
为气相在不同含水饱和度时的孔隙中流体曲折度,无量纲;
Figure BDA0003240217620000126
为毛管压力曲线不同进汞压力下的含水饱和度,Swi=100-Shgi进汞饱和度,i=1、2、…、n,%。
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逐点构建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实现了获取连续深度的气相及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该方法成本低、使用便捷,而且构建得到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与岩心实验结果对比一致表明精度高。
图3为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构建得到的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和岩心实验测量的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对比,二者吻合程度较高;图4为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构建得到的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和岩心实验测量的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对比,二者吻合程度较高。
图5为应用核磁共振测井构建获取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成果图。图中第一道分别为自然伽马曲线(GR)、自然电位曲线(SPDH)和井径曲线(CAL);图中第二道为深度曲线(DEPTH);图中第三道分别为随钻电阻率曲线(P40H、P28H、P16H);图中第四道分别为补偿密度曲线(RHOB)、补偿中子曲线(TNPH)和补偿声波曲线(DT);图中第五道分别为核磁共振T2谱(T2_DIST)和T2谱几何均值曲线(T2LM);图中第六道为计算的核磁毛管压力曲线(PC_DIST);图中第七道分别为构建的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KRGDIST)和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KRWDIST);图中第八道为单独展示的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KRGDIST);图中第九道为单独展示的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KRWDIST);图中第十道分别为基础储层信息,包括孔隙度曲线(PORCAL)和泥质含量曲线(VCL)。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核磁共振测井仪器采集测量,并对采集数据通过反演得到核磁共振测井T2谱及对应深度的孔隙度、渗透率曲线;
步骤二,利用核磁共振测井T2谱通过转换模型一计算得到连续分布的核磁毛管压力曲线;
步骤三,应用孔隙度和渗透率计算得到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及残余气饱和度;
步骤四,利用核磁毛管压力曲线通过转换模型二构建连续分布的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
步骤五,利用核磁毛管压力曲线通过转换模型三构建连续分布的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核磁共振T2谱从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反演成果获得,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曲线直接从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反演成果获得,或从利用常规方法计算结果中获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利用核磁共振测井T2谱通过转换模型一计算得到核磁毛管压力曲线,包括:
通过转换模型一由核磁共振测井T2谱计算得到核磁毛管压力曲线,模型一公式为:
Figure FDA0003240217610000011
式中,Pc1、Pc2、…、Pcn分别为毛管压力曲线中不同的进汞压力,单位Mpa;
Figure FDA0003240217610000022
分别为核磁共振测井T2谱中不同的横向驰豫时间,单位ms;a和b为刻度转换系数,无量纲;
针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差异,以渗透率为分类标准,将储层分为五类,其中1类、2类和3类储层根据大孔和小孔确定转换模型一的不同参数,由核磁共振测井T2谱计算得到核磁毛管压力曲线;
其中,所述转换模型一的参数,包括:
①1类储层类型,分类标准为:渗透率>10mD;系数a:大孔为0.701,小孔为3675;系数b:大孔为-0.218,小孔为-2.445;
②2类储层类型,分类标准为:渗透率为5~10mD;系数a:大孔为0.994,小孔为5653;系数b:大孔为-0.166,小孔为-2.392;
③3类储层类型,分类标准为:渗透率1~5mD;系数a:大孔为2.761,小孔为2450;系数b:大孔为-0.306,小孔为-2.106;
④4类储层类型,分类标准为:渗透率0.1~1mD;系数a为78.191;系数b为-0.689;
⑤5类储层类型,分类标准为:渗透率<0.1mD;系数a为459;系数b为-0.93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应用孔隙度和渗透率计算得到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及残余气饱和度,包括:
根据实验数据建立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及残余气饱和度的计算模型,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240217610000021
式中,Swi为束缚水饱和度,%;Sor为残余气饱和度,%;K为储层渗透率,单位mD;φ为储层孔隙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利用核磁毛管压力曲线通过转换模型二构建连续分布的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包括:
(1)计算岩石孔隙中水相的流体曲折度,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240217610000031
式中,trw1、trw2、…、trwn为不同含水饱和度时的岩石孔隙中水相的流体曲折度,无量纲;Shg1、Shg2、…、Shgn为核磁毛管压力曲线不同进汞压力时的进汞饱和度,%;Swi为步骤三计算的束缚水饱和度,%;
(2)应用核磁毛管压力曲线和岩石孔隙中水相的流体曲折度通过转换模型二获取连续分布的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模型二公式为:
Figure FDA0003240217610000032
式中,Krw1、Krw2、…、Krwn为水相在不同含水饱和度时的相对渗透率,无量纲;trw1、trw2、…、trwn为不同含水饱和度时孔隙中水相的流体曲折度,无量纲;Sw1、Sw2、…、Swn为毛管压力曲线不同进汞压力时的含水饱和度,Swi=100-Shgi,i=1、2、…、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利用核磁毛管压力曲线通过转换模型三构建连续分布的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包括:
(1)计算岩石孔隙中气相的流体曲折度,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240217610000041
式中,trg1、trg2、…、trgn为不同含水饱和度时孔隙中气相的流体曲折度,无量纲;Shg1、Shg2、…、Shgn为毛管压力曲线不同进汞压力时的进汞饱和度,%;Swi为步骤三计算的束缚水饱和度,%;Sor为步骤三计算的残余气饱和度,%;
(2)应用核磁毛管压力曲线和岩石孔隙中气相的流体曲折度,通过转换模型三获取连续分布的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模型三公式为:
Figure FDA0003240217610000042
式中,Krg1、Krg2、…、Krgn为气相在不同含水饱和度时的相对渗透率,无量纲;trg1、trg2、…、trgn为不同含水饱和度时孔隙中气相的流体曲折度,无量纲;Sw1、Sw2、…、Swn为毛管压力曲线不同进汞压力时的含水饱和度,Swi=100-Shgi,i=1、2、…、n,%。
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还包括:展示曲线构建成果图像,所述成果图像包括所述核磁共振测井资料中的核磁共振T2谱,所述计算的核磁毛管压力曲线、所述构建的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和基础储层信息。
8.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的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利用核磁共振测井T2谱通过转换模型一计算得到储层核磁毛管压力曲线;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气饱和度与孔隙度、渗透率的关系模型,计算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及残余气饱和度;
第一构建模块,用于利用核磁毛管压力曲线通过转换模型二构建获得连续的储层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
第二构建模块,用于利用核磁毛管压力曲线通过转换模型三构建获得连续的储层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系统进一步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展示曲线构建成果图像,所述成果图像包括所述核磁共振测井资料中的核磁共振T2谱,所述计算的核磁毛管压力曲线、所述构建的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和基础储层信息。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的步骤。
CN202111015898.6A 2021-08-31 2021-08-31 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系统 Active CN1136408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5898.6A CN113640890B (zh) 2021-08-31 2021-08-31 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5898.6A CN113640890B (zh) 2021-08-31 2021-08-31 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0890A true CN113640890A (zh) 2021-11-12
CN113640890B CN113640890B (zh) 2022-12-02

Family

ID=78424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15898.6A Active CN113640890B (zh) 2021-08-31 2021-08-31 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4089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67653A (zh) * 2022-08-29 2022-12-13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测井渗透率谱的获取方法
CN116338812A (zh) * 2023-05-26 2023-06-27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气藏储层含水饱和度上限的确定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1637A (zh) * 2010-01-28 2011-08-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连续定量评价储集层孔隙结构的方法
CN104912550A (zh) * 2015-05-05 2015-09-16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定量计算储层产液剖面方法
CN109838230A (zh) * 2017-11-28 2019-06-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藏水淹层的定量评价方法
CN110346258A (zh) * 2019-07-17 2019-10-18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致密岩石油相相对渗透率测定的方法
CN110865011A (zh) * 2019-11-14 2020-03-0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数字成像技术计算致密岩心相对渗透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1637A (zh) * 2010-01-28 2011-08-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连续定量评价储集层孔隙结构的方法
CN104912550A (zh) * 2015-05-05 2015-09-16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定量计算储层产液剖面方法
CN109838230A (zh) * 2017-11-28 2019-06-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藏水淹层的定量评价方法
CN110346258A (zh) * 2019-07-17 2019-10-18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致密岩石油相相对渗透率测定的方法
CN110865011A (zh) * 2019-11-14 2020-03-0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数字成像技术计算致密岩心相对渗透率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C.唐纳森: "《提高石油采收率 第一分册 基础理论及分析》", 31 October 1989 *
罗兴平: "《中国石油学会第十五届测井年会论文集》", 1 September 2008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67653A (zh) * 2022-08-29 2022-12-13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测井渗透率谱的获取方法
CN116338812A (zh) * 2023-05-26 2023-06-27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气藏储层含水饱和度上限的确定方法
CN116338812B (zh) * 2023-05-26 2023-08-11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气藏储层含水饱和度上限的确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0890B (zh) 2022-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65126B1 (en) Determining continuous capillary pressure curves for subsurface earth formations using saturation and nmr log data
CN104246484B (zh) 用于从 nmr 确定润湿性的方法
CN113640890B (zh) 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构建方法、系统
CN106599449B (zh) 一种溶洞体积计算的试井解释方法
US1099636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water-filled porosity and water salinity in well cores and logs
CN108694264B (zh) 一种确定页岩气储层渗透率的方法
CN103884633A (zh) 一种确定岩石渗透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10296931B (zh) 一种致密砂岩油水相对渗透率信息的表征方法及系统
CN113919219A (zh) 基于测井大数据的地层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09100812A (zh) 基于核磁共振的岩石孔隙分形维数评价方法及装置
WO2016164507A1 (en) Oilfield reservior saturation and permeability modeling
CN106777649B (zh) 一种裂缝型储集层孔隙结构定量评价方法
CN105844011B (zh) 一种基于毛管模型的渗透率计算方法
CN106837318B (zh) 岩层稠油含量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8979629B (zh) 一种基于密度和中子和核磁共振测井的气层密度计算方法
CN103675945A (zh) 一种测定孔洞型储层的饱和度的方法及设备
Zhang et al. Research into the inversion of the induced polarization relaxation time spectrum based on the uniform amplitude sampling method
Peffer et al. In-Situ Determination of Permeability Anisotropy and its Vertical Distribution-A Case Study
Hua et al. Estimation of porosity, permeability and water saturation in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based on diagenetic facies classification method: case studies of chang 8 formation in northwest ordos basin
CN111485874A (zh) 确定水平井储层含水饱和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13109888B (zh) 一种基于多因素渗透率的火山岩高孔低渗储层储量计算方法
Fjerstad et al. Application of deuterium tracer in estimating native water saturation in the Gyda field
Zhou et al. Permeability Calculation of Sand Conglomerate Reservoirs Based 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Simoes et al. Machine learning proxy enabling interpretation of wellbore measurements
CN115271367A (zh) 高原隧道围岩分级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