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30479A - 域名的解析方法及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域名的解析方法及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30479A
CN113630479A CN202110866061.6A CN202110866061A CN113630479A CN 113630479 A CN113630479 A CN 113630479A CN 202110866061 A CN202110866061 A CN 202110866061A CN 113630479 A CN113630479 A CN 1136304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main name
cloud
mapping
resource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660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30479B (zh
Inventor
杨军
陈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y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y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6606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304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30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04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304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04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0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 H04L61/4511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using domain name system [D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06F2009/45595Network integration; Enabling network access in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域名解析的方法及相关产品,该方法通过将域名服务器架设在公有云与私有云之间,并根据公有云资源和私有云资源之间域名后缀的不同,对公有云资源的域名后缀和私有云资源的域名后缀分别进行映射配置,将表征公有云资源的域名后缀映射至公有云,将表征私有云资源的域名后缀映射至私有云。在后续的资源访问过程中,该域名服务器将作为公有云资源和私有云资源的统一寻址入口,并根据欲访问资源的域名后缀以及上述映射配置对欲访问资源的域名后缀进行配置,使云服务器节点可以同时访问云上、云下的资源,又避免了需要逐条添加主机名映射才能访问云下资源的缺点,增强了云服务器的可维护性。

Description

域名的解析方法及相关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域名的解析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混合云融合了公有云和私有云,是近年来云计算的主要模式和发展方向,它将公有云和私有云进行混合和匹配,以获得最佳的效果,这种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达到了既节约成本又保障信息安全的目的。随着云原生技术浪潮的发展,企业组织可以利用云原生技术在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环境下,构建和运行可弹性扩展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部分业务架设在公有云的云原生基础之上,在这种云上云下结合的混合云场景下,企业组织需要打通公有云和内部私有云之间的资源连接。而云上资源的默认配置一般只能访问云上资源、云下资源无法解析访问。例如,在公有云上申请的云服务器一方面需要访问公有云上的数据库服务,一方面又需要访问云下的镜像仓库服务。如果将云服务器节点的域名配置成公有云域名,则该云服务器只能访问解析云上资源;如果配置为云下域名,则云上资源无法访问解析。
为了使混合云环境下云与云之间能网络互通,当前比较常用的做法是在申请的云服务器节点上添加配置云下主机名和云下资源之间的映射。这样公有云上的云服务器节点就可以通过配置映射访问云下资源。
然而,上述方法只能针对需要访问的域名逐条添加,而且所有需要访问该云下资源的云服务器节点都需要做相同的域名映射配置。此外,如果映射的主机名有变更,所有的云服务器节点都需要同步变更该域名配置映射,可维护性较差。因此,需要研究更适用于混合云环境下的域名解析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域名的解析方法及相关产品,该方法通过将域名服务器coreDNS架设在公有云与私有云之间,并根据公有云资源和私有云资源之间域名后缀的不同,对公有云资源的域名后缀和私有云资源的域名后缀分别进行映射配置,将表征公有云资源的域名后缀映射至公有云,将表征私有云资源的域名后缀映射至私有云。在后续的资源访问过程中,该域名服务器将作为公有云资源和私有云资源的统一寻址入口,并根据欲访问资源的域名后缀以及上述映射配置对欲访问资源的域名后缀进行配置,使云服务器节点可以同时访问云上、云下的资源,又避免了需要逐条添加主机名映射才能访问云下资源的缺点,增强了云服务器的可维护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域名的解析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公有域名和私有域名均配置为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所述公有域名为公有云服务器的域名,所述私有域名为私有云服务器的域名;利用所述域名服务器将第一域名后缀配置为第一映射,所述第一域名后缀为所述公有云中资源的域名后缀,所述第一映射指示公有云的IP地址;利用所述域名服务器将第二域名后缀配置为第二映射,所述第二域名后缀为所述私有云中资源的域名后缀,所述第二映射指示私有云的IP地址;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和所述第二映射对目标资源的域名进行解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域名服务器对公有云资源的域名后缀和私有云资源的域名后缀进行映射配置,并将所述域名服务器作为公有云资源和私有云资源统一的资源解析入口。在后续的资源访问过程中,所述域名服务器将识别欲访问资源的域名后缀,判断其属于公有云资源还是私有云资源。在所述欲访问资源为公有云资源的情况下,所述域名服务器将所述欲访问资源的域名后缀按所述第一映射配置为公有云IP地址,使其能够访问顺利进入公有云并访问其中的资源;同理,在所述欲访问资源为私有云资源的情况下,所述域名服务器将所述欲访问资源的域名后缀按上述第二映射配置为私有云IP地址,使其能够访问顺利进入私有云并访问其中的资源。这样,无论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终中的云服务器节点,均能够同时访问公有云和私有云中的资源,并且克服了需要单点地根据访问需要逐条添加hosts主机名映射的缺点。在某域名对应的IP映射有变更时云服务器节点也不需要做任何改动,所有可变的配置全部封装在coreDNS中进行统一管理与维护,增强了云服务器的可维护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利用所述域名服务器将第二域名后缀配置为第二IP地址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所述域名服务器中的配置组件将第三域名后缀配置为第三映射,所述第三域名后缀指示所述其他云中资源的地址,所述第三映射指示其他云的IP地址;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和所述第二映射对资源的域名进行解析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映射、所述第二映射以及所述第三映射对所述目标资源的域名进行解析。
应理解,在云服务器需要访问的资源中,除了公有云资源和私有云资源外,还可能存在出其他的云资源。例如,公有云中的云服务器节点可能既需要访问公有云中的域名后缀形如“myhuaweicloud.com”的资源,以及私有云总域名后缀形如“myorg.com”的资源外,还可能要访问其他云的资源(即只要资源的域名后缀不为“myhuaweicloud.com”和“myorg.com”的资源均视为其他云资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所述DNS服务器中存储的配置文件为所述其他云的域名后缀配置所述第三映射。在后续的资源访问的过程中,在欲访问资源为其他云资源的情况下,所述域名服务器将所述欲访问资源的域名后缀按上述第三映射配置为其他云的IP地址,使其能够访问顺利进入其他云中并访问其中的资源,进一步扩大了云服务器可访问资源的范围。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映射、所述第二映射以及所述第三映射存储于所述配置组件中,所述利用所述域名服务器的配置组件将第三域名后缀配置为第三映射,包括:在所述第一域名后缀以及所述第二域名后缀配置完成的情况下,利用所述配置文件将所述第三域名后缀配置为所述第三映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DNS服务器中的配置文件的设置,使公有云域名后缀的配置、私有云域名后缀的配置均发生于默认的域名后缀的配置之前,以此确保配置公有云域名后缀的配置、私有云域名后缀的配置能够生效,使本方法能够有效地针对域名后缀采取正确的解析方式。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映射、所述第二映射以及所述第三映射对所述目标资源的域名进行解析包括:在所述目标资源为所述公有云中资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将所述目标资源的域名后缀配置为所述公有云的IP地址;在所述目标资源为所述私有云中资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将所述目标资源的域名后缀配置为所述私有云的IP地址;在所述目标资源为所述其他云中资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将所述目标资源的域名后缀配置为所述其他云的IP地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一映射、所述第二映射和所述第三映射与将所述公有云资源、所述私有云资源和所述其他云资源的访问一一对应,在后续资源访问时能根据欲访问资源和映射之间的关系快速进入目标云中访问。
在第一方面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域名服务器存储于Kubernetes集群内部,所述Kubernetes集群中存在至少一个容器组,所述域名服务器为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组中的pod容器进行通信时的寻址入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域名服务器(即coreDNS)置于Kubernetes集群内部,所述Kubernetes集群中的容器组pod也可以通过所述域名服务器作为资源访问时的寻址入口,进一步增强了云服务器的可维护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域名解析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配置单元,用于将公有域名和私有域名均配置为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所述公有域名为公有云服务器的域名,所述私有域名为私有云服务器的域名;映射单元,利用所述域名服务器将第一域名后缀配置为第一映射,所述第一域名后缀为所述公有云中资源的域名后缀,所述第一映射指示公有云的IP地址;所述映射单元,还用于利用所述域名服务器将第二域名后缀配置为第二映射,所述第二域名后缀为所述私有云中资源的域名后缀,所述第二映射指示私有云的IP地址;解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和所述第二映射对目标资源的域名进行解析。
在第二方面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映射单元,还用于利用所述域名服务器中的配置组件将第三域名后缀配置为第三映射,所述第三域名后缀指示所述其他云中资源的地址,所述第三映射指示其他云的IP地址;所述解析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所述第二映射以及所述第三映射对所述目标资源的域名进行解析。在第二方面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解析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目标资源为所述公有云中资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将所述目标资源的域名后缀配置为所述公有云的IP地址;在所述目标资源为所述私有云中资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将所述目标资源的域名后缀配置为所述私有云的IP地址;在所述目标资源为所述其他云中资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将所述目标资源的域名后缀配置为所述其他云的IP地址。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所述第一方面及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所述第一方面及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host映射解析访问云资源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域名的解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域名配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域名的解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描述。
本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等,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等,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等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的“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两个(项)”是指两个或三个及三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域名的解析方法及相关产品,为更清楚的描述本发明的方案。下面先介绍一些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域名的解析方法及相关产品所涉及的知识。
混合云:混合云是公有云和私有云两种服务方式的结合,这种结合可以是计算的、存储的,也可以两者兼而有之。由于安全和控制原因,并非所有的企业信息都能放置在公有云上,这样大部分已经应用云计算的企业将会使用混合云模式。很多将选择同时使用公有云和私有云,有一些也会同时建立公众云。
coreDNS:coreDNS是一种快速灵活的链接插件式的DNS服务器。它是云原生计算基金会的毕业项目,其用Go语言编写的,可用于对DNS数据进行所需的操作。
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DNS是一种组织成域层次结构的计算机和网络服务命名系统,使用的是UDP协议的53号端口,它用于TCP/IP网络,能够提供域名与IP地址的解析服务。
域名解析:域名和IP之间的转换工作称为域名解析,域名解析需要由专门的域名解析服务器来完成,整个过程是自动进行的。
域名后缀:域名后缀亦被称为顶级域名,是指代表一个域名类型的符号。不同后缀的域名有不同的含义。目前域名共分为两类:国别域名(ccTLD),例如中国的.cn、美国的.us、俄罗斯的.ru、以及国际通用域名(gTLD),例如.com、.xyz、.top、.wang、.pub、.xin、.net等1000多种,所有域名后缀作用无差异,仅外观和本身含义不同,但只有少数例如举例中的域名后缀可以在国内支持网站的备案。
Host配置:Hosts是一个没有扩展名的系统文件,是用来做域名和ip地址的映射的。当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网址时(域名),系统会首先自动从Hosts文件中寻找对应的IP地址,一旦找到,系统会立即打开对应网页,如果没有找到,则系统会再将网址提交DNS域名解析服务器进行IP地址的解析(实际上在访问过程中走的是映射后的地址,但是浏览器依然显示的域名地址)。
随着云原生技术浪潮的发展,企业组织可以利用云原生技术在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环境下,构建和运行可弹性扩展的应用。出于安全考虑,企业更愿意将数据存放在私有云中,但是同时又希望可以获得公有云的计算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混合云被越来越多的采用,它将公有云和私有云进行混合和匹配,以获得最佳的效果,这种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达到了既省钱又安全的目的。混合云融合了公有云和私有云,是近年来云计算的主要模式和发展方向。在这种云上云下结合的混合云场景下,企业组织需要打通公有云和内部私有云之间的资源连接。而云上资源的默认配置一般只能访问云上资源、云下资源无法解析访问。举个例子,在公有云上申请的ECS一方面需要访问公有云上的数据库服务(如db-01.myhuaweicloud.com),一方面又需要访问云下的镜像仓库服务(如repo-01.myorg.com)。如果将云服务器(Elastic Compute Service,ECS)节点的DNS配置成公有云DNS,则该ECS只能访问解析云上资源;如果配置为云下DNS,则该ECS节点无法访问解析云上资源。
在现有方案中,如果要实现一台ECS节点同时和两个网络的域名进行通信,当前比较快速的做法是在申请的ECS节点上添加hosts配置,加入企业云下的DNS配置映射。这样云上的ECS节点就可以通过同时访问云上云下资源,具体请参阅图1。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host映射解析访问云资源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所示的ECS节点为公有云中的云服务器,其可以通过DNS配置文件resolve.conf对自身的DNS进行配置。具体的配置指令为图中的“namesever 100.125.136.29”以及“namesever100.125.136.29”。其中,nameserver最主要的关键字,表示解析域名时使用该地址指定的主机为域名服务器。其中,为实现高可用,域名服务器是按照文件中出现的顺序来查询的,且只有当第一个nameserver(100.125.136.29)没有反应时则查询下一个nameserver(100.125.136.30)。当该云服务器节点欲访问域名为db-01.myhuaweicloud.com的公有云资源时,该云服务器将通过云内DNS对该域名进行解析,得到该资源域名对应的IP地址后进行访问。
为能成功访问云下的资源,该云服务器节点还需要利用host配置文件,通过配置hosts主机名的方式,静态添加域名与IP地址之间的映射。例如图1中的“192.168.100.101repo-01.myorg.com”,即为通过在Hosts中配置域名和IP的映射关系。通过该映射关系,当输入域名(repo-01.myorg.com)后计算机就能够迅速解析出该域名对应的IP(192.168.100.101),从而顺利访问该域名对应的资源。
然而,上述方法虽然能使云服务器同时访问云上云下的资源,但通过配置hosts主机名的方式,静态添加域名与IP地址之间的映射,只能针对需要访问的域名逐条添加,无法针对形如*.myorg.com的域名一次性添加。例如,添加“192.168.100.101repo-01.myorg.com”的映射关系后,云服务器只能访问该域名(repo-01.myorg.com)对应的资源;若要访问私有云中其特域名对应的资源,例如域名repo-02.myorg.com所对应的资源(这里假设域名repo-02.myorg.com对应的地址为192.168.100.102),则还通过上述Host文件添加该域名与IP地址之间的映射“repo-02.myorg.com 192.168.100.102”,该云服务器才能顺利访问该域名对应的资源,host的配置过程较为繁琐。此外,若有多台云服务器都有访问云下资源的需求,则该多台服务器均需要记性相应的host配置;其次,若host主机名映射有变更,所有的云服务器节点都需要同步变更,云服务器的可维护性较差。
针对上述方法中的不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域名解析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域名服务器coreDNS架设在公有云与私有云之间,并根据公有云资源和私有云资源之间域名后缀的不同,对公有云资源的域名后缀和私有云资源的域名后缀分别进行映射配置,将表征公有云资源的域名后缀映射至公有云,将表征私有云资源的域名后缀映射至私有云。在后续的资源访问过程中,该域名服务器将作为公有云资源和私有云资源的统一寻址入口,并根据欲访问资源的域名后缀以及上述映射配置对欲访问资源的域名后缀进行配置,使云服务器节点可以同时访问云上、云下的资源,又避免了需要逐条添加主机名映射才能访问云下资源的缺点,增强了云服务器的可维护性。具体请参阅图2。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域名的解析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201、服务器将公有域名和私有域名均配置为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
上述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
上述域名服务器可用于对域名的域名后缀设定解析规则,并作为DNS的解析入口。具体地,上述域名服务器可以是coreDNS组件。
上述公有域名为公有云服务器的域名。在配置时,其可以通过DNS配置文件resolve.conf对自身的DNS进行配置。在具体的配置过程中,上述服务器将上述公有云服务器的域名配置为上述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将上述域名服务器设置为公有云资源DNS的解析入口。具体地,上述公有云服务器的域名可以由配置指令“namesever+IP地址”配置为上述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其中,“namesever”表示上述云服务器节点的名称,“IP地址”表示上述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高可用,在上述配置过程中,上述云服务器节点的域名可通过多条配置指令与多个不同IP地址的域名服务器的IP进行配置,在某个域名服务器损坏而不可用时,上述云服务器还可以通过备用的域名服务器来进行完成域名解析的过程。
202、上述服务器利用上述域名服务器将第一域名后缀配置为第一映射。
上述第一域名后缀为上述公有云中资源的域名后缀,上述第一映射指示上述公有云的IP地址。应理解,后缀名可用于区分不同单位。例如域名后缀“.com”表示为commercial简称,表示作为商业用途,而域名后缀“.cn”,是中国企业自己的互联网标识。因此,在本方法中,将上述第一域名后缀配置为上述第一映射,在后续的资源访问中,可以根据欲的访问资源的域名后缀判断该资源为公有云资源或是私有云资源,并采取相应的映射关系对该资源的域名进行解析。
具体的,上述映射关系的配置过程可以通过“forward”指令完成。以域名后缀“myhuaweicloud.com”(这里假设公有云中资源对应的域名后缀为“myhuaweicloud.com”),在配置时,上述服务器可利用上述域名服务器,通过配置指令“myhuaweicloud.com:{forward100.125.136.29}”,完成上述配置。其中,“100.125.136.29”为上述公有云的IP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混合云中公有云的个数不唯一。因此,在上述配置过程中,上述公有云中资源的域名后缀可与多个公有云的IP地址进行配置,实现高可用。
203、上述服务器将利用上述域名服务器将第二域名后缀配置为第二映射。
同理,在为上述公有云的资源的域名后缀完成映射配置后,上述服务器将继续利用上述域名服务器将上述第二域名后缀配置为上述第二映射。
具体的,上述映射关系的配置过程可以通过“forward”指令完成。以域名后缀“myorg.com”(这里假设私有云中资源对应的域名后缀为“myorg.com”),在配置时,上述服务器可利用上述域名服务器,通过配置指令“myorg.com:{forward 10.10.100.101}”,完成上述配置。其中,“10.10.100.101”为上述私有云的IP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混合云中私有云的个数不唯一。因此,在上述配置过程中,上述私有云中资源的域名后缀可与多个私有云的IP地址进行配置,实现高可用。
204、上述服务器根据上述第一映射和上述第二映射对目标资源的域名进行解析。
在具体的解析过程中,当用户在输入与访问的资源的网址(网址由访问协议和域名共同组成)后,因此上述服务器将利用上述域名服务器作为该网址中域名的解析入口。上述域名服务器接收该资源的域名信息后,将自发识别该域名的域名后缀。若该域名的域名后缀为公有云资源的后缀,则该域名服务器在对该域名进行解析时,将采用上述第一映射将上述资源的域名后缀解析为第一映射对应的IP地址,使其能进入公有云访问公有云中的与该域名对应的资源;同理,若该域名的域名后缀为私有云资源的后缀,则该域名服务器在对该域名进行解析时,将采用上述第二映射将上述资源的域名后缀解析为第二映射对应的IP地址,使其能进入私有云访问私有云中的与该域名对应的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203之后,上述服务器还利用上述域名服务器将第三域名后缀配置为第三映射。该第三域名后缀指示其他云中资源的地址,上述第三映射指示上述其他云的IP地址。在云服务器需要访问的资源中,除了公有云资源和私有云资源外,还可能存在出其他的云资源。例如,公有云中的云服务器节点可能既需要访问公有云中的域名后缀形如“myhuaweicloud.com”的资源,以及私有云总域名后缀形如“myorg.com”的资源外,还可能要访问其他云的资源(即只要资源的域名后缀不为“myhuaweicloud.com”和“myorg.com”的资源均视为其他云资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所述DNS服务器中存储的配置文件为所述其他云的域名后缀配置所述第三映射。在后续的资源访问的过程中,在欲访问资源为其他云资源的情况下,所述域名服务器将所述欲访问资源的域名后缀按上述第三映射配置为其他云的IP地址,使其能够访问顺利进入其他云中并访问其中的资源,进一步扩大了云服务器可访问资源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第一映射、第二映射以及上述第三映射的配置过程中,上述第一映射和上述第二映射的配置顺序无特定要求(即上述步骤202和上述步骤203之间可以先执行步骤203后执行步骤202,也可以先执行步骤202后执行步骤203),但上述第三映射的配置需在上述第一映射和上述第二映射配置完成之后进行,否则上述第一映射和和上述第二映射将不会执行。
优选地,本方法所采用的域名服务器还存储于集群内部,该域名服务器还用于对所述集群中的容器组进行域名解析,上述集群中的容器组pod也可以通过所述域名服务器作为资源访问时的寻址入口,进一步增强了云服务器的可维护性。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域名服务器作为资源访问时域名的解析入口,在确保云服务器能同时访问云上云下资源的同时,避免了需要逐条添加主机名映射才能访问云下资源的缺点,在主机名变化后,只需通过上述域名服务器更该其对应的域名后缀的映射规则即可,无需对涉及的云服务器节点均进行变更,极大地提高了云服务器的可维护性。
为了对图2所示的域名解析的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接下来将对该方法所设计的配置流程进一步解释说明,具体请参阅图3。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域名配置的流程示意图,图2所示的DNS配置以及域名后缀的映射配置可以基于图3所示的配置流程实现。
为方便读者理解,在图3中将混合云中所包含的云服务器节点统一表示为图3中的ESC节点301。也就是说,图3中的ESC节点301可以为混合云中公有云的服务器节点,也可以为混合云中私有云的服务器节点,还可以为混合云中其他云中的服务器节点。在具体的配置过程汇中,上述ECS节点301所代表的前述三种云的云服务器节点的DNS均被配置为域名服务器(即coreDNS组件302)的IP地址。应理解,为实现高可用,在图3中,coreDNS组件302的个数可以为多个。因此,在云服务器节点的配置过程中,可以利用配置指令将某个云服务器节点的有序的配置为多个coreDNS组件的IP地址。例如图3中,指令“namesever10.0.0.101”和“namesever 10.0.0.102”表示在后续的资源访问时,在资源的域名解析过程中,将优先采用IP地址为10.10.0.101的coreDNS组件作为资源的域名解析的入口,当该coreDNS组件故障而不可用时,则接着采用备选的IP地址为10.10.0.101的coreDNS组件作为资源的域名解析的入口。
在图3中,coreDNS组件302为域名服务器,其可以对混合云中的资源的域名后缀进行映射配置。在图3中,“myhuaweicloud.com”为公有云资源的默认域名后缀,“myorg.com”为私有云资源的默认域名后缀;此外,除这两者之外的域名后缀均视为其他云资源的域名后缀。在进行配置时,上述公有云资源的域名后缀将通过图3所示的指令(即“myhuaweicloud.com:53{forward 100.125.136.29 100.1125.136.30}”)被映射为为公有云的IP地址。应理解,为实现高可用,混合云中可以包含多个公有云。因此,在上述指其中,“100.125.136.29”、“100.1125.136.30”为混合云中两个公有云的IP地址。上述私有云资源的域名后缀将通过图3所示的指令(即“myorg.com:53{forward10.10.100.10110.10.100.102}”)被映射为为私有云的IP地址,同理,“10.10.100.101”、“10.10.100.102”为混合云中两个私有云的IP地址。上述其他云资源的域名后缀(即资源域名后缀不为“myhuaweicloud.com”和“myorg.com”的域名后缀)将通过coreDNS组件提供的配置文件“/etc/resolv.conf”来完成域名后缀的配置。
在后续云服务器节点访问云中资源过程中,将自动选择上述coreDNS作为该资源的域名解析入口。若该云服务器节点欲访问的资源为公有云资源,例如图3中所示的域名为“db-01.myhuaweicloud.com”的资源,该域名所包含的域名后缀将根据前述对公有云配置的映射关系被解析为公有云的IP地址(即“100.125.136.29”或“100.1125.136.30”),使其能够顺利进行公有云中访问欲访问的资源。同理,若该云服务器节点欲访问的资源为私有云资源,例如图3中所示的域名为“repo-01.myorg.com”或域名为“aaa-01.myorg.com”的资源,该域名所包含的域名后缀将根据前述对私有云配置的映射关系被解析为私有云的IP地址(即“10.10.100.101”或“10.10.100.102”),使其能够顺利进行私有云中访问欲访问的资源。当该云服务器节点欲访问的资源的域名后缀即不为“.myhuaweicloud.com”也不为“.myorg.com”时,其域名后缀将根据上述配置文件“/etc/resolv.conf”来配置相应的IP地址,使其能够进入其他云中访问欲访问的资源。
需注意的是,在进行上述域名后缀的映射配置时,上述其他云的映射配置需在上述公有云的域名后缀映射配置和上述私有云的域名后缀配置之前,才能确保上述公有云的域名后缀映射配置和上述私有云的域名后缀配置成功执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coreDNS组件被存储于集群内部,该coreDNS组件还用于对所述集群中的容器组进行域名解析,图3中所示的容器pod303也可以通过所述域名服务器作为资源访问时的寻址入口,进一步增强了云服务器的可维护性。
接下来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域名的解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4。如图4所示,该域名的解析装置包括:
配置单元401,用于将公有域名和私有域名均配置为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上述公有域名为公有云服务器的域名,上述私有域名为私有云服务器的域名;
映射单元402,利用上述域名服务器将第一域名后缀配置为第一映射,上述第一域名后缀为上述公有云中资源的域名后缀,上述第一映射指示公有云的IP地址;
上述映射单元402,还用于利用上述域名服务器将第二域名后缀配置为第二映射,上述第二域名后缀为上述私有云中资源的域名后缀,上述第二映射指示私有云的IP地址;
解析单元403,用于根据上述第一映射和上述第二映射对目标资源的域名进行解析。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映射单元402,还用于利用上述域名服务器中的配置组件将第三域名后缀配置为第三映射,上述第三域名后缀指示上述其他云中资源的地址,上述第三映射指示其他云的IP地址;上述解析单元,具体用于根据上述第一映射、上述第二映射以及上述第三映射对上述目标资源的域名进行解析。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映射、上述第二映射以及上述第三映射存储于上述配置组件中;上述映射单元,具体用于在上述第一域名后缀以及上述第二域名后缀配置完成的情况下,利用上述配置文件将上述第三域名后缀配置为上述第三映射。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解析单元403,具体用于在上述目标资源为上述公有云中资源的情况下,根据上述第一映射将上述目标资源的域名后缀配置为上述公有云的IP地址;在上述目标资源为上述私有云中资源的情况下,根据上述第二映射将上述目标资源的域名后缀配置为上述私有云的IP地址;在上述目标资源为上述其他云中资源的情况下,根据上述第三映射将上述目标资源的域名后缀配置为上述其他云的IP地址。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域名服务器存储于Kubernetes集群内部,上述Kubernetes集群中存在至少一个容器组,所述域名服务器为上述至少一个容器组中的pod容器进行通信时的寻址入口。
应理解,以上域名的解析装置中的各个单元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例如,以上各个单元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终端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控制器的存储元件中,由处理器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各个单元的功能。此外各个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英文: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等。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50包括处理器501、存储器502以及通信接口503;该处理器501、存储器502以及通信接口503通过总线相互连接。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图2中的服务器。
存储器502包括但不限于是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EPROM)、或便携式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该存储器502用于相关指令及数据。通信接口503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处理器50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在处理器501是一个CPU的情况下,该CPU可以是单核CPU,也可以是多核CPU。上述实施例中由服务器所执行的步骤可以基于该图5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具体的,处理器501可实现图4中配置单元401、映射单元402和解析单元403的功能。
该电子设备50中的处理器501用于读取该存储器5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域名的解析方法。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服务器6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s,CPU)601(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606,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6043或数据6042的存储介质606(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606和存储介质604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604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服务器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器601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604通信,在服务器60上执行存储介质604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服务器60可以为本申请提供的域名的解析装置,也可以是图2中的服务器。
服务器6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602,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603,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605,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6041,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等等。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将公有域名和私有域名均配置为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上述公有域名为公有云服务器的域名,上述私有域名为私有云服务器的域名;利用上述域名服务器将第一域名后缀配置为第一映射,上述第一域名后缀为上述公有云中资源的域名后缀,上述第一映射指示公有云的IP地址;利用上述域名服务器将第二域名后缀配置为第二映射,上述第二域名后缀为上述私有云中资源的域名后缀,上述第二映射指示私有云的IP地址;根据上述第一映射和上述第二映射对目标资源的域名进行解析。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域名解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公有域名和私有域名均配置为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所述公有域名为公有云服务器的域名,所述私有域名为私有云服务器的域名;
利用所述域名服务器将第一域名后缀配置为第一映射,所述第一域名后缀为所述公有云中资源的域名后缀,所述第一映射指示公有云的IP地址;
利用所述域名服务器将第二域名后缀配置为第二映射,所述第二域名后缀为所述私有云中资源的域名后缀,所述第二映射指示私有云的IP地址;
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和所述第二映射对目标资源的域名进行解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域名服务器将第二域名后缀配置为第二映射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域名服务器中的配置组件将第三域名后缀配置为第三映射,所述第三域名后缀指示其他云中资源的地址,所述第三映射指示所述其他云的IP地址;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和所述第二映射对资源的域名进行解析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映射、所述第二映射以及所述第三映射对所述目标资源的域名进行解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映射、所述第二映射以及所述第三映射存储于所述配置组件中,所述利用所述域名服务器的配置组件将第三域名后缀配置为第三映射,包括:
在所述第一域名后缀以及所述第二域名后缀配置完成的情况下,再利用所述配置文件将所述第三域名后缀配置为所述第三映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映射、所述第二映射以及所述第三映射对所述目标资源的域名进行解析包括:
在所述目标资源为所述公有云中资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将所述目标资源的域名后缀配置为所述公有云的IP地址;
在所述目标资源为所述私有云中资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将所述目标资源的域名后缀配置为所述私有云的IP地址;
在所述目标资源为所述其他云中资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将所述目标资源的域名后缀配置为所述其他云的IP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域名服务器存储于Kubernetes集群内部,所述Kubernetes集群中存在至少一个容器组,所述域名服务器为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组中的pod容器进行通信时的寻址入口。
6.一种域名解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将公有域名和私有域名均配置为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所述公有域名为公有云服务器的域名,所述私有域名为私有云服务器的域名;
映射单元,利用所述域名服务器将第一域名后缀配置为第一映射,所述第一域名后缀为所述公有云中资源的域名后缀,所述第一映射指示公有云的IP地址;
所述映射单元,还用于利用所述域名服务器将第二域名后缀配置为第二映射,所述第二域名后缀为所述私有云中资源的域名后缀,所述第二映射指示私有云的IP地址;
解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和所述第二映射对目标资源的域名进行解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映射单元,还用于利用所述域名服务器中的配置组件将第三域名后缀配置为第三映射,所述第三域名后缀指示其他云中资源的地址,所述第三映射指示所述其他云的IP地址;
所述解析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所述第二映射以及所述第三映射对所述目标资源的域名进行解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析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目标资源为所述公有云中资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将所述目标资源的域名后缀配置为所述公有云的IP地址;在所述目标资源为所述私有云中资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将所述目标资源的域名后缀配置为所述私有云的IP地址;在所述目标资源为所述其他云中资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将所述目标资源的域名后缀配置为所述其他云的IP地址。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866061.6A 2021-07-29 2021-07-29 域名的解析方法及相关产品 Active CN1136304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6061.6A CN113630479B (zh) 2021-07-29 2021-07-29 域名的解析方法及相关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6061.6A CN113630479B (zh) 2021-07-29 2021-07-29 域名的解析方法及相关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0479A true CN113630479A (zh) 2021-11-09
CN113630479B CN113630479B (zh) 2023-05-23

Family

ID=78381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66061.6A Active CN113630479B (zh) 2021-07-29 2021-07-29 域名的解析方法及相关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3047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55859A (zh) * 2023-02-15 2023-05-23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访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405462A (zh) * 2023-06-07 2023-07-07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方法、容器服务系统、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85514A1 (zh) * 2022-03-29 2023-10-05 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消息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73760A1 (en) * 2010-12-30 2012-07-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omain name resolution for a hybrid cloud cluster
CN105471960A (zh) * 2015-08-03 2016-04-06 北京汉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私有云与公有云的信息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09327559A (zh) * 2018-11-08 2019-02-12 同盾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混合云平台的域名解析方法和装置
CN109587290A (zh) * 2019-01-04 2019-04-0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域名解析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866206A (zh) * 2020-06-24 2020-10-30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分布式域名解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671860A (zh) * 2020-12-15 2021-04-16 杭州溪塔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kubernetes集群的服务访问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73760A1 (en) * 2010-12-30 2012-07-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omain name resolution for a hybrid cloud cluster
CN105471960A (zh) * 2015-08-03 2016-04-06 北京汉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私有云与公有云的信息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09327559A (zh) * 2018-11-08 2019-02-12 同盾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混合云平台的域名解析方法和装置
CN109587290A (zh) * 2019-01-04 2019-04-0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域名解析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866206A (zh) * 2020-06-24 2020-10-30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分布式域名解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671860A (zh) * 2020-12-15 2021-04-16 杭州溪塔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kubernetes集群的服务访问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雷起: "基于云平台的多约束流媒体内容分发方法研究"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85514A1 (zh) * 2022-03-29 2023-10-05 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消息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155859A (zh) * 2023-02-15 2023-05-23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访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405462A (zh) * 2023-06-07 2023-07-07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方法、容器服务系统、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05462B (zh) * 2023-06-07 2023-10-20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方法、容器服务系统、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0479B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28922B (zh) 一种订阅发布方法及服务器
CN113630479A (zh) 域名的解析方法及相关产品
US20180063226A1 (en) Distributed steam processing
WO2017114206A1 (zh) 短链接处理方法、装置及短链接服务器
US9444899B2 (en) Use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logging to collect user information in an asynchronous manner
WO2017157156A1 (zh) 一种用户请求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908770A (zh) 虚拟机的运行及创建方法、虚拟机及虚拟机化管理平台
US10574724B2 (en) Automatic discovery of management nodes and generation of CLI using HA module
US20150195138A1 (en) Cloud-Based Service Resource Provisioning Based on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CN112311568B (zh) 一种虚拟网络创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256399B (zh) 基于Docker的Jupyter Lab多用户远程开发方法及系统
CN109213498A (zh) 一种互联网web前端的配置方法及服务器
CN106101055A (zh) 一种多数据库的数据访问方法及其系统和代理服务器
US20230054683A1 (en) Correspondence of external operations to containers and mutation events
CN111786984A (zh) Pod通信连接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6648838B (zh) 一种资源池管理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4936064A (zh) 一种共享内存的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758334A (zh) 云应用的访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12643B (zh) 云手机的网络配置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2019014951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using aliases
WO2021232860A1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2035805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device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301872A (zh) 基于域名的访问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4466000A (zh) 一种cdn网关回源方法及装置
CN113742372A (zh) 一种边缘节点中的数据的访问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