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26798A - 一种应用系统管理平台、方法、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系统管理平台、方法、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26798A
CN113626798A CN202110915129.5A CN202110915129A CN113626798A CN 113626798 A CN113626798 A CN 113626798A CN 202110915129 A CN202110915129 A CN 202110915129A CN 113626798 A CN113626798 A CN 1136267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system
application
target
login
cre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151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虎
周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uangyu Mingdao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uangyu Mingdao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uangyu Mingdao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1512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267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26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267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5Structures or tool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41User authentication where a single sign-on provides access to a plurality of compu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系统管理平台、方法、设备及介质,具体涉及数据识别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授权信息,根据登录授权信息创建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将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封装为软件开发工具包,并根据软件开发工具包生成目标应用系统的访问页面。由于本发明提前获取了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授权信息,所以当应用系统的访问页面被用户触发或点击后,应用系统管理平台会自动调用该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然后自动提交账号密码,完成自动登录验证,且在登录后用户就可以访问并使用该应用系统。由于不再需要人为地输入该应用系统的账号和密码,所以本发明能够解决将多个应用系统集成在导航中台后仍然需要单独登录应用系统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系统管理平台、方法、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系统管理平台、方法、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企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企业使用的软件应用系统也越来越多,例如OA(办公自动化)、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HER(人力资源管理)、BPM(业务流程管理)等。而这些应用系统大部分是根据当时业务需求而建设的,彼此之间包含着重复的信息和数据。但是,由于这些应用系统是独立运行的,相互之间无法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导致众多的信息和数据被封闭在各自的应用系统中,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对应的信息孤岛。
为了让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和数据能够共享和集成,现有解决方案是建立一个导航中台,然后将所有的应用系统连接到导航中台,从而在表面上达到应用系统的集中管理。但是,这种方案存在的缺陷在于:由于建立的导航中台没有在实际上达成数据集中、控制集中和管理集中,导致用户在访问每个应用系统时还需要单独登录。同时,这种方案同时还存在应用服务部署分散、应用系统和应用系统通讯接口繁多等问题,导致应用系统的可扩展性能力脆弱,且导航中台每增加一个应用系统,都需要成倍的增加运营成本和服务器维护成本,所以现有解决方案无法实现信息和数据能够共享,也无法实现服务器的资源共享,不能降低企业中信息化部门的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系统管理平台、方法、设备及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将多个应用系统集成在导航中台后仍然需要单独登录应用系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系统管理平台,所述平台包括有:
应用系统接入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授权信息,并根据所述登录授权信息创建所述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
应用系统登录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封装为软件开发工具包,以及根据所述软件开发工具包生成所述目标应用系统的访问页面。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平台还包括运营维护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应用系统、微服务和PASS平台进行关联,形成对应的应用系统包,以及根据所述应用系统包对所述目标应用系统进行运营监控;所述运营监控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日志服务监控、链路监控、分布式事务管理、分布式任务调度。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平台还包括应用系统创建模块,用于创建应用系统;创建应用系统的过程包括:
获取目标业务需求;
根据所述目标业务需求进行应用系统的开发,以及根据所述目标业务需求创建应用系统签名和应用系统编号;
将所创建的应用系统签名、应用系统编号与新开发的应用系统进行关联,完成所述应用系统的创建。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平台还包括应用系统部署模块,用于将所述应用系统创建模块开发创建的应用系统进行上传发布;发布应用系统的过程包括:
对所创建的应用系统进行数据初始化;
连接已有的应用系统,以及设置所创建的应用系统的登录授权信息,并在完成设置后向虚拟机上传所创建的应用系统,所述虚拟机位于所述应用系统管理平台中;
利用所述虚拟机进行应用系统分配,将所创建的应用系统上传并部署至指定区域,完成所述应用系统的上传,所述指定区域中的应用系统受运营维护模块的运营监控。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平台还包括数据管理模块,用于抽取目标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并将所抽取的数据传输至目标存储位置中进行集中存储和管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系统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授权信息,并根据所述登录授权信息创建所述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
将所述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封装为软件开发工具包,并根据所述软件开发工具包生成所述目标应用系统的访问页面。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创建应用系统:
获取目标业务需求;
根据所述目标业务需求进行应用系统的开发,以及根据所述目标业务需求创建应用系统签名和应用系统编号;
将所创建的应用系统签名、应用系统编号与新开发的应用系统进行关联,完成所述应用系统的创建。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发布所创建的应用系统:
对所创建的应用系统进行数据初始化;
连接已有的应用系统,以及设置所创建的应用系统的登录授权信息,并在完成设置后向虚拟机上传所创建的应用系统,所述虚拟机位于所述应用系统管理平台中;
利用所述虚拟机进行应用系统分配,将所创建的应用系统上传并部署至指定区域,完成所述应用系统的上传,所述指定区域中的应用系统受运营维护模块的运营监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系统管理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
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如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使得设备执行如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系统管理平台、方法、设备及介质,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应用系统管理平台可以先获取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授权信息,然后根据登录授权信息创建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同时会将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封装为软件开发工具包,并根据软件开发工具包生成目标应用系统的访问页面。由于本发明中的应用系统管理平台提前获取了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授权信息,所以当应用系统位于应用系统管理平台上的访问页面被用户触发或点击后,应用系统管理平台会自动调用该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然后自动提交账号密码,完成自动登录验证的过程,且在登录后用户就可以完整的访问并使用该应用系统的全部功能。由于整个过程不再需要人为地输入该应用系统的账号和密码,所以本发明中的应用系统管理平台能够解决将多个应用系统集成在导航中台后仍然需要单独登录应用系统的问题。同时,本发明通过应用系统管理平台提供统一的登录入口来完成授权功能,使得应用系统本身可以不关注登录授权的业务,而只需要专注应用系统本身的业务即可,从而能够辅助开发人员快速地构建应用业务的开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系统管理平台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创建应用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布应用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系统管理平台的整体架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系统管理平台的使用原理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系统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系统管理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系统管理平台,所述平台包括有:
应用系统接入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授权信息,并根据登录授权信息创建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
应用系统登录模块,用于将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封装为软件开发工具包,以及根据软件开发工具包生成目标应用系统的访问页面。
根据上述记载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系统管理平台可以先获取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授权信息,然后根据登录授权信息创建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同时会将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封装为软件开发工具包SDK,并根据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生成目标应用系统的访问页面。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应用系统管理平台提前获取了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授权信息,所以当应用系统位于应用系统管理平台上的访问页面被用户触发或点击后,应用系统管理平台会自动调用该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然后自动提交账号密码,完成自动登录验证的过程,且在登录后用户就可以完整的访问并使用该应用系统的全部功能。由于整个过程不再需要人为地输入该应用系统的账号和密码,所以本实施例中的应用系统管理平台能够解决将多个应用系统集成在导航中台后仍然需要单独登录应用系统的问题。同时,本实施例通过应用系统管理平台提供统一的登录入口来完成授权功能,使得应用系统本身可以不关注登录授权的业务,而只需要专注应用系统本身的业务即可,从而能够辅助开发人员快速地构建应用业务的开发。
由于在传统业务应用系统部署方面,每个应用系统都需要运维人员单独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中来维护每个应用系统的运行情况,这样造成运维管理成本成倍增长,并且无法对所有的应用系统进行运行监控、服务治理、日志监控等统一管理。所以,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解决应用系统整合时的部署和运维问题,本实施例中的应用系统管理平台还提供了运营维护模块,运营维护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应用系统、微服务和PASS平台进行关联,形成对应的应用系统包,以及根据所述应用系统包对所述目标应用系统进行运营监控;所述运营监控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日志服务监控、链路监控、分布式事务管理、分布式任务调度。本实施例将应用系统、微服务、PASS平台进行深度整合关联,然后只需要将整合关联后的应用系统包上传至应用系统管理平台后,利用应用系统管理平台即可完成应用系统的自动化部署、微服务集群、服务的配置管理,以及对应用系统进行日志服务监控、链路监控、分布式事务管理、分布式任务调度等运营监控。同时,用户还可以在应用系统管理平台上进行应用系统的发布和用户授权管理,使得用户在统一的登录页面登录后就能进行应用系统的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整合关联是指:应用系统管理平台提供了整合PASS平台的能力,即应用系统管理平台通过接口直接对接PASS平台部署的一些调用接口,使得PASS平台相当于应用系统管理平台上的一个应用系统。通过整合关联,本实施例中的应用系统既不需要单独登录和访问,也不需要在应用系统管理平台上直接将docker镜像推送到PASS平台,从而可以对PASS平台进行自动化部署。本实施例中的微服务是指组成或构成单个应用系统的许多松散耦合且可独立部署的较小组件或服务。
由于在传统系统整合用户登录授权方面,没有统一的用户数据管理平台和业务处理,只是将各个业务应用系统在页面上整合在一起,用户的数据还是独立存在单个业务应用系统上。所以,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中的应用系统管理平台还提供了数据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用于抽取目标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并将所抽取的数据传输至目标存储位置中进行集中存储和管理。本实施例通过将企业用户的数据抽取到应用系统平台进行统一管理,能够达成数据的集中处理,从而完成用户的统一登录授权等业务处理。其中,目标存储位置可以是服务器。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应用系统管理平台还包括应用系统创建模块;其中,应用系统创建模块用于创建应用系统。如图2所示,应用系统创建模块创建应用系统的过程包括:
S100,获取目标业务需求;
S100,根据目标业务需求进行应用系统的开发,以及根据目标业务需求创建应用系统签名和应用系统编号;
S120,将所创建的应用系统签名、应用系统编号与新开发的应用系统进行关联,完成应用系统的创建。
根据上述记载,在完成应用系统开发后,本实施例中的应用系统管理平台还提供应用系统部署模块,用于将应用系统创建模块开发创建的应用系统进行上传发布。如图3所示,发布应用系统的过程包括:
S200,对所创建的应用系统进行数据初始化;
S210,连接已有的应用系统,以及设置所创建的应用系统的登录授权信息,并在完成设置后向虚拟机上传所创建的应用系统,虚拟机位于应用系统管理平台中;
S220,利用虚拟机进行应用系统分配,将所创建的应用系统上传并部署至指定区域,完成应用系统的上传,指定区域中的应用系统受运营维护模块的运营监控。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系统管理平台,该平台的整体架构示意图如图 4所示,该平台的整体架构主要分为三层,即分为基础设施层、控制模块层和业务中台层。其中,业务中台层主要负责应用系统的统一登录、应用系统的授权、应用系统的管理和平台整体监控等关于页面交互的业务处理。控制模块层主要负责应用系统的运行包、服务器资源管理、服务器弹性调度、应用系统运行监控等业务处理。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服务器硬件、硬盘存储、平台网络等资源。
根据上述记载,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对应用系统管理平台的使用方式,如图 5所示,用户首先统一登录应用系统管理平台,然后用户可以在应用系统管理平台中选择要访问或使用的应用系统;然后再根据所选择的应用系统进行对应的应用业务处理。其中,可以选择的应用系统包括:基于平台软件开发工具包SDK开发的新应用系统、平台自带的应用系统和平台接入的已有的应用系统。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系统管理平台,可以先获取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授权信息,然后根据登录授权信息创建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同时会将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封装为软件开发工具包,并根据软件开发工具包生成目标应用系统的访问页面。由于本发明中的应用系统管理平台提前获取了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授权信息,所以当应用系统位于应用系统管理平台上的访问页面被用户触发或点击后,应用系统管理平台会自动调用该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然后自动提交账号密码,完成自动登录验证的过程,且在登录后用户就可以完整的访问并使用该应用系统的全部功能。由于整个过程不再需要人为地输入该应用系统的账号和密码,所以本发明中的应用系统管理平台能够解决将多个应用系统集成在导航中台后仍然需要单独登录应用系统的问题。同时,本发明中的应用系统管理平台通过应用系统管理平台提供统一的登录入口来完成授权功能,使得应用系统本身可以不关注登录授权的业务,而只需要专注应用系统本身的业务即可,从而能够辅助开发人员快速地构建应用业务的开发。本发明中的应用系统管理平台的接口支持用户导入数据、用户数据透传等功能,并且提供用户信息数据抽取同步功能,从而达到对以前系统用户适配和管理。本发明中的应用系统管理平台将应用系统、微服务、PASS平台进行深度整合关联,提供了应用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化运营、服务监控和服务治理等功能。本发明中的应用系统管理平台提供了对企业已有应用系统的整合功能,通过应用系统管理平台可以将已有应用系统整合到平台进行统一管理,使已有应用系统通过平台开放协议就可以完成应用系统登录和校验。平台支持的开放协议包括oAuth2、ladp等。
如图6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系统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获取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授权信息,并根据登录授权信息创建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
S20,将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封装为软件开发工具包,并根据软件开发工具包生成目标应用系统的访问页面。
本方法首先获取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授权信息,然后根据登录授权信息创建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同时会将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封装为软件开发工具包,并根据软件开发工具包生成目标应用系统的访问页面。由于本方法提前获取了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授权信息,所以当应用系统位于应用系统管理平台上的访问页面被用户触发或点击后,应用系统管理平台会自动调用该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然后自动提交账号密码,完成自动登录验证的过程,且在登录后用户就可以完整的访问并使用该应用系统的全部功能。由于整个过程不再需要人为地输入该应用系统的账号和密码,所以本方法能够解决将多个应用系统集成在导航中台后仍然需要单独登录应用系统的问题。同时,本方法通过提供统一的登录入口来完成授权功能,使得应用系统本身可以不关注登录授权的业务,而只需要专注应用系统本身的业务即可,从而能够辅助开发人员快速地构建应用业务的开发。
由于在传统业务应用系统部署方面,每个应用系统都需要运维人员单独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中来维护每个应用系统的运行情况,这样造成运维管理成本成倍增长,并且无法对所有的应用系统进行运行监控、服务治理、日志监控等统一管理。所以,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解决应用系统整合时的部署和运维问题,本方法将目标应用系统、微服务和PASS平台进行关联,形成对应的应用系统包,以及根据所述应用系统包对所述目标应用系统进行运营监控;所述运营监控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日志服务监控、链路监控、分布式事务管理、分布式任务调度。本方法将应用系统、微服务、PASS平台进行深度整合关联,然后只需要将整合关联后的应用系统包上传至应用系统管理平台后,利用应用系统管理平台即可完成应用系统的自动化部署、微服务集群、服务的配置管理,以及对应用系统进行日志服务监控、链路监控、分布式事务管理、分布式任务调度等运营监控。同时,用户还可以在应用系统管理平台上进行应用系统的发布和用户授权管理,使得用户在统一的登录页面登录后就能进行应用系统的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整合关联是指:应用系统管理平台提供了整合PASS平台的能力,即应用系统管理平台通过接口直接对接PASS平台部署的一些调用接口,使得PASS平台相当于应用系统管理平台上的一个应用系统。通过整合关联,本实施例中的应用系统既不需要单独登录和访问,也不需要在应用系统管理平台上直接将docker镜像推送到PASS平台,从而可以对PASS平台进行自动化部署。本实施例中的微服务是指组成或构成单个应用系统的许多松散耦合且可独立部署的较小组件或服务。
由于在传统系统整合用户登录授权方面,没有统一的用户数据管理平台和业务处理,只是将各个业务应用系统在页面上整合在一起,用户的数据还是独立存在单个业务应用系统上。所以,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本方法还抽取了目标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并将所抽取的数据传输至目标存储位置中进行集中存储和管理。本实施例通过将企业用户的数据抽取到应用系统平台进行统一管理,能够达成数据的集中处理,从而完成用户的统一登录授权等业务处理。其中,目标存储位置可以是服务器。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本方法创建应用系统的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
S100,获取目标业务需求;
S100,根据目标业务需求进行应用系统的开发,以及根据目标业务需求创建应用系统签名和应用系统编号;
S120,将所创建的应用系统签名、应用系统编号与新开发的应用系统进行关联,完成应用系统的创建。
根据上述记载,在完成应用系统开发后,本方法还可以将应用系统创建模块开发创建的应用系统进行上传发布。如图3所示,发布应用系统的过程包括:
S200,对所创建的应用系统进行数据初始化;
S210,连接已有的应用系统,以及设置所创建的应用系统的登录授权信息,并在完成设置后向虚拟机上传所创建的应用系统,虚拟机位于应用系统管理平台中;
S220,利用虚拟机进行应用系统分配,将所创建的应用系统上传并部署至指定区域,完成应用系统的上传,指定区域中的应用系统受运营维护模块的运营监控。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系统管理方法,可以先获取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授权信息,然后根据登录授权信息创建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同时会将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封装为软件开发工具包,并根据软件开发工具包生成目标应用系统的访问页面。由于本方法提前获取了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授权信息,所以当应用系统位于应用系统管理平台上的访问页面被用户触发或点击后,应用系统管理平台会自动调用该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然后自动提交账号密码,完成自动登录验证的过程,且在登录后用户就可以完整的访问并使用该应用系统的全部功能。由于整个过程不再需要人为地输入该应用系统的账号和密码,所以本方法能够解决将多个应用系统集成在导航中台后仍然需要单独登录应用系统的问题。同时,本方法通过应用系统管理平台提供统一的登录入口来完成授权功能,使得应用系统本身可以不关注登录授权的业务,而只需要专注应用系统本身的业务即可,从而能够辅助开发人员快速地构建应用业务的开发。本方法中的应用系统管理平台的接口支持用户导入数据、用户数据透传等功能,并且提供用户信息数据抽取同步功能,从而达到对以前系统用户适配和管理。本方法将应用系统、微服务、PASS平台进行深度整合关联,提供了应用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化运营、服务监控和服务治理等功能。本方法提供了对企业已有应用系统的整合功能,通过应用系统管理平台可以将已有应用系统整合到平台进行统一管理,使已有应用系统通过平台开放协议就可以完成应用系统登录和校验。平台支持的开放协议包括oAuth2、ladp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其上存储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当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图6所述的方法。图7示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1000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7所示,电子设备1000包括: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电源1030、显示单元1040、输入单元1060。
处理器1010是电子设备10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各个部件,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数据,执行电子设备1000的各种功能,从而对电子设备1000进行整体监控。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010调用存储器1020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图6所述的方法。可选的,处理器10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0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存储器、可以在单一芯片上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它们也可以在独立的芯片上分别实现。
存储器10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各种应用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电子设备10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 10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等。
电子设备10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030(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0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
显示单元10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电子设备1000的各种菜单等,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要用于显示电子设备1000中各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及显示界面中显示的文本、图片等对象。显示单元104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050。显示面板1050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等形式来配置。
输入单元1060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或字符等信息。输入单元1060可包括触控面板1070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080。其中,触控面板1070,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摸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070上或在触控面板1070附近的操作)。
具体的,触控面板1070可以检测用户的触摸操作,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这些信号转换成触点坐标,发送给处理器1010,并接收处理器10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070。其他输入设备108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机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当然,触控面板1070可覆盖显示面板1050,当触控面板1070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0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0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050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7中,触控面板1070与显示面板1050 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电子设备10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070与显示面板1050集成而实现电子设备10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电子设备1000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例如压力传感器、重力加速度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等。当然,根据具体应用中的需要,上述电子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等其它部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使得上述设备能够执行本申请中如图6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图7仅仅是计算机设备的举例,并不构成对该设备的限定,该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上各部分按照功能划分为各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为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应用至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中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1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1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1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1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1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1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应用系统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包括有:
应用系统接入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授权信息,并根据所述登录授权信息创建所述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
应用系统登录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封装为软件开发工具包,以及根据所述软件开发工具包生成所述目标应用系统的访问页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系统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还包括运营维护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应用系统、微服务和PASS平台进行关联,形成对应的应用系统包,以及根据所述应用系统包对所述目标应用系统进行运营监控;所述运营监控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日志服务监控、链路监控、分布式事务管理、分布式任务调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系统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还包括应用系统创建模块,用于创建应用系统;创建应用系统的过程包括:
获取目标业务需求;
根据所述目标业务需求进行应用系统的开发,以及根据所述目标业务需求创建应用系统签名和应用系统编号;
将所创建的应用系统签名、应用系统编号与新开发的应用系统进行关联,完成所述应用系统的创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系统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还包括应用系统部署模块,用于将所述应用系统创建模块开发创建的应用系统进行上传发布;发布应用系统的过程包括:
对所创建的应用系统进行数据初始化;
连接已有的应用系统,以及设置所创建的应用系统的登录授权信息,并在完成设置后向虚拟机上传所创建的应用系统,所述虚拟机位于所述应用系统管理平台中;
利用所述虚拟机进行应用系统分配,将所创建的应用系统上传并部署至指定区域,完成所述应用系统的上传,所述指定区域中的应用系统受运营维护模块的运营监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系统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还包括数据管理模块,用于抽取目标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并将所抽取的数据传输至目标存储位置中进行集中存储和管理。
6.一种应用系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授权信息,并根据所述登录授权信息创建所述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
将所述目标应用系统的登录接口封装为软件开发工具包,并根据所述软件开发工具包生成所述目标应用系统的访问页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系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创建应用系统:
获取目标业务需求;
根据所述目标业务需求进行应用系统的开发,以及根据所述目标业务需求创建应用系统签名和应用系统编号;
将所创建的应用系统签名、应用系统编号与新开发的应用系统进行关联,完成所述应用系统的创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系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发布所创建的应用系统:
对所创建的应用系统进行数据初始化;
连接已有的应用系统,以及设置所创建的应用系统的登录授权信息,并在完成设置后向虚拟机上传所创建的应用系统,所述虚拟机位于所述应用系统管理平台中;
利用所述虚拟机进行应用系统分配,将所创建的应用系统上传并部署至指定区域,完成所述应用系统的上传,所述指定区域中的应用系统受运营维护模块的运营监控。
9.一种应用系统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
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指令,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使得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915129.5A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应用系统管理平台、方法、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36267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15129.5A CN113626798A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应用系统管理平台、方法、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15129.5A CN113626798A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应用系统管理平台、方法、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26798A true CN113626798A (zh) 2021-11-09

Family

ID=78384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15129.5A Pending CN113626798A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应用系统管理平台、方法、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2679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61770A (zh) * 2023-02-23 2023-06-30 杭州幂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平台的自动化api鉴权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8975A (zh) * 2018-12-29 2019-05-17 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 开源系统中的跨平台访问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535652A (zh) * 2019-07-01 2019-12-03 广州昆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将各业务系统数据集成展示和统一登录的系统和方法
CN111045656A (zh) * 2020-03-12 2020-04-21 大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构建政务服务中台体系基础架构的方法和系统
CN111652583A (zh) * 2020-06-03 2020-09-11 湖南微克曼弥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信息化技术研发管理系统
CN111913734A (zh) * 2020-08-06 2020-11-10 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服务技术体系的在线开发平台
CN112019560A (zh) * 2020-09-07 2020-12-01 长沙誉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端到端的零信任安全网关系统
CN112712741A (zh) * 2020-12-31 2021-04-27 中孚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管理实训系统、方法及终端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8975A (zh) * 2018-12-29 2019-05-17 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 开源系统中的跨平台访问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535652A (zh) * 2019-07-01 2019-12-03 广州昆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将各业务系统数据集成展示和统一登录的系统和方法
CN111045656A (zh) * 2020-03-12 2020-04-21 大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构建政务服务中台体系基础架构的方法和系统
CN111652583A (zh) * 2020-06-03 2020-09-11 湖南微克曼弥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信息化技术研发管理系统
CN111913734A (zh) * 2020-08-06 2020-11-10 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服务技术体系的在线开发平台
CN112019560A (zh) * 2020-09-07 2020-12-01 长沙誉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端到端的零信任安全网关系统
CN112712741A (zh) * 2020-12-31 2021-04-27 中孚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管理实训系统、方法及终端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61770A (zh) * 2023-02-23 2023-06-30 杭州幂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平台的自动化api鉴权方法及系统
CN116361770B (zh) * 2023-02-23 2024-01-16 杭州幂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平台的自动化api鉴权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59718B (zh) 一种云计算环境下企业级应用软件的微服务架构
CN105793820B (zh) 用于管理虚拟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26227B (zh) 向云迁移私有构架服务
CN106850621A (zh) 一种基于容器云技术快速搭建Hadoop集群的方法
JP2023036828A (ja) マルチテナントapiゲートウェイにおいてテナント分離を提供するためのマイクロサービスコンテナの活用
CN102447743B (zh) 云企业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08369537A (zh) 启用fpga的计算实例
CN104246738B (zh) 本地迁移
CN105024865B (zh) 云联合即服务
CN107562472A (zh) 基于docker容器的微服务系统及方法
CN112560244A (zh) 一种基于Docker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及方法
JP6871943B2 (ja) モバイルクラウドサービスのための予め形成された命令
CN104932926B (zh) 智能操作系统平台中实现设备与驱动动态匹配的系统及方法
KR102339757B1 (ko) 로봇 프로세스 자동화를 위한 로봇 스케줄링
CN108304250A (zh) 用于确定运行机器学习任务的节点的方法和装置
CN112585919A (zh) 利用基于云的应用管理技术来管理应用配置状态的方法
CN107329799A (zh) 一种融合Docker容器与KVM虚拟化技术的系统
Zhao et al. A service framework for scientific workflow management in the cloud
CN106233252A (zh) 用于定制软件的动态更新安装器
CN106663021A (zh) 虚拟化环境中的智能gpu调度
CN102291445A (zh) 一种基于虚拟化资源的云计算管理系统
CN107533503A (zh) 在部署期间选择虚拟化环境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74001A (zh) 微服务管理平台
CN109766196A (zh) 一种任务调度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462891A (zh) 利用现有订阅为服务提供订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