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25898A - 触控区域确定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触控区域确定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25898A
CN113625898A CN202110880357.3A CN202110880357A CN113625898A CN 113625898 A CN113625898 A CN 113625898A CN 202110880357 A CN202110880357 A CN 202110880357A CN 113625898 A CN113625898 A CN 1136258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area
row
column
trigge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803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宇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8035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258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25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2589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9128 priority patent/WO2023011363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7Touch pads, in which fingers can move on a su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触控区域确定方法和电子设备,属于触控技术领域。该方法由电子设备执行,电子设备包括触控板和至少一个天线单元,触控板上间隔设置多个触控单元,至少一个天线单元设置于触控板,且每个天线单元位于多个触控单元中至少两个触控单元之间;方法包括:在检测到多个触控单元中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数目小于或等于预设数目的情况下,基于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区域确定补偿区域;根据补偿区域以及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区域确定目标触控区域;其中,至少一个天线单元的区域中包括补偿区域。

Description

触控区域确定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触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区域确定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通信(例如,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等)对天线的方向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于电子设备四周和背面的波束指向要求,都可以通过常规天线实现,但由于电子设备的屏幕的电磁特性,使得电子设备朝向屏幕的波束却难以实现。
目前,可在电子设备的屏幕上设置天线,然而,由于天线无法感应用户触控,容易导致触控精确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控区域确定方法和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现有在电子设备的屏幕触控精确性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区域确定方法,由电子设备执行,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触控板和至少一个天线单元,所述触控板上间隔设置多个触控单元,所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设置于所述触控板,且每个天线单元位于所述多个触控单元中至少两个触控单元之间;
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多个触控单元中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数目小于或等于预设数目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区域确定补偿区域;
根据所述补偿区域以及所述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区域确定目标触控区域;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的区域中包括所述补偿区域。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的触控区域确定方法中,在检测到多个触控单元中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数目小于或等于预设数目的情况下,需要根据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区域来确定补偿区域,然后利用补偿区域与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区域确定目标触控区域,实现触控区域的确定,这样,可对由于触控板上天线单元设置无法感应触摸造成的触控精度下降进行补充,即可根据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区域来确定补偿区域,即是至少一个天线单元中被触摸的天线单元的区域,目标触控区域是根据补偿区域以及被触发的查监控单元的区域确定,如此,可提高触控区域确定的精确性,从而提高触控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触控单元与天线单元的分布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触控单元与天线单元的分布图之二;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触控单元与天线单元的分布图之三;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区域确定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单元与手指的触摸关系图之一;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单元与手指的触摸关系图之二;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单元与手指的触摸关系图之三;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单元与手指的触摸关系图之四;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区域确定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单元与天线单元的相对位置图之一;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单元与天线单元的相对位置图之二;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单元与天线单元的相对位置图之三;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单元与天线单元的相对位置图之四;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区域确定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区域确定方法的过程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实施例的触控区域确定方法,由电子设备执行,电子设备包括触控板和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20,触控板上间隔设置多个触控单元110,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20设置于触控板,且每个天线单元120位于多个触控单元110中至少两个触控单元110之间。
电子设备的屏幕包括许多层,例如,显示层、触控层等,显示层相对触控层,更靠近电子设备的内部,上述触控板可以理解为屏幕的触控层。在触控板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触控单元110,触控板中的触控单元110用于感应用户在触控板上的触摸等。另外,在触控板上还设置有天线单元120,天线单元120的数量可以一个(如图2所示)或多个(如图3和图4所示),每个天线单元120分别是位于至少两个触控单元110之间。作为一个示例,若天线单元120的数量为多个,则多个天线单元120间隔设置,且每两个相邻天线单元120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触控单元110间隔开。这样,无需在电子设备的屏幕上开缺口来设置天线单元120,而是在触控板上设置有多个触控单元110,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20是设置在触控板上,且每个天线单元120是位于多个触控单元110中至少两个触控单元110之间,如此,可确保电子设备屏幕的完整性。与此同时,通过在触控板上设置天线单元120,可使电子设备形成屏幕朝向的波束,即能实现天线单元120通过屏幕向外发射波束,以增强通信性能等。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检测到多个触控单元110中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目小于或等于预设数目的情况下,基于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区域确定补偿区域;
步骤102:根据补偿区域以及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区域确定目标触控区域;
其中,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20的区域中包括补偿区域。
可以理解,用户在触摸触控单元110的情况下,该触控单元110会被触发,控制单元在检测到多个触控单元110中被触发的单元的数目小于或等于预设数目的情况下,可以表示用户触摸到了触控板上的天线单元120的区域,即可以表示触摸到天线区域,在这种情况下,触摸到的区域除了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区域外,还应该包括上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20中的一个或多个天线单元120的区域,然而天线单元120的区域不具备触控感应,为提高触控精度,在本实施例中,可对触控区域进行补偿,即基于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区域确定补偿区域,该补充区域属于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20的区域,即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20中一个或多个天线单元120的区域,可以理解是被触摸的天线单元120(一个或多个)的区域。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目标触控区域可以包括触控板中补偿区域以及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区域。
在本实施例的触控区域确定方法中,在检测到多个触控单元110中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目小于或等于预设数目的情况下,需要根据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区域来确定补偿区域,然后利用补偿区域与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区域确定目标触控区域,实现触控区域的确定,这样,可对由于触控板上天线单元120设置无法感应触摸(即导致对应区域的触控缺失)造成的触控精度下降进行补充,即可根据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区域来确定补偿区域,即是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20中被触摸的天线单元120的区域,目标触控区域是根据补偿区域以及被触发的查监控单元的区域确定,如此,可提高触控区域确定的精确性,从而提高触控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数目是正整数,通过经验统计,用户使用电子设备触控屏幕时,人手和屏幕接触面积最小可以为4mm直径圆,正常接触可以为9mm的直径圆,触控单元110的面积可以是4*4mm,间距为0.5mm,这样大小的单元可以很好构成波束朝向屏幕正向方的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毫米波天线。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用户人手接触屏幕时正常会至少有四个单元感应单接触,当在屏幕的触控板上设置天线单元120时,这种情况下对于人手正常触摸屏幕的影响很小,因为正常接触状态下,接触面一般可以达到9mm的直径圆,触发的单元数目较多,且使用者对精度的反馈需求更小。但对使用者轻触屏幕(例如,触摸最小接触面积)存在一定的影响,可以用本实施例的方式对这场景下屏幕触控精度进行补偿。若触摸最小接触面积,触摸到天线单元120时触控单元110触发总数才是3个,可通过触控单元110的触发数目是否为3来判断使用者是否触摸到了天线单元120,若触控单元110的触发数据并非3,可以说明使用者并未触摸到天线单元120或者此时使用者并非轻触屏幕,可无需借助补偿算法,若触控单元110的触发数据为3,可以表示触摸到了天线单元120。在以上经验的基础上,上述预设数目可以设置为3。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天线单元120为独立的天线单元120,触控板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多个子区域呈N行M列分布,每两个相邻子区域间隔设置,每个天线单元120分布于一个子区域中,N和M为大于1的整数。
即触控板划分大小为N行M列的子区域,可以理解包括N*M个子区域,每个天线单元120占一个子区域,若天线单元120数量为一,该天线单元120位于N*M个子区域中的一个子区域即可,若天线单元120数量为多个,每两个相邻天线单元120通过至少一个触控单元110隔开,这样可避免天线单元120距离太近导致触控精度低的问题,天线单元120间隔开,相邻天线单元120之间设置至少一个触控单元110,通过触控单元110来感应用户的触控,提高触控灵敏性和触控精度。
作为一个示例,若天线单元120数量为多个,多个天线单元120分布在多行子区域或多列子区域,任意两行子区域中分布的天线单元120的数量相同,或任意两列子区域中分布的天线单元120的数量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天线单元120所在的子区域与触控单元110所在的子区域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补偿区域包括一个子区域,每个触控单元110分布在一个子区域中;
在检测到多个触控单元110中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目小于或等于预设数目的情况下,基于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区域确定补偿区域,包括:
在检测到多个触控单元110中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目等于预设数目的情况下,若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分布在触控板的第i行、第i+1行、第j列和第j+1列中,则将如下一项确定为补偿区域:
触控板的第i+1行第j+1列的子区域;
触控板的第i+1行第j列的子区域;
触控板的第i行第j列的子区域;
触控板的第i行第j+1列的子区域;
其中,1≤i≤N,1≤j≤M。
在本实施例中,在天线单元120独立设置的情况下,若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目等于预设数目,可以认为触摸到天线区域,在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分布在触控板的第i行、第i+1行、第j列和第j+1列中,则可以将第i+1行第j+1列的子区域、第i+1行第j列的子区域、第i行第j列的子区域和第i行第j+1列的子区域中的一项作为补偿区域,利用补偿区域确定目标触控区域,从而可提高目标触控区域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检测到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目等于预设数目的情况下,若第i行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大于第i+1行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且第j列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大于第j+1列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则补偿区域为触控板中第i+1行第j+1列的子区域,其中,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包括触控板的第i行第j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触控板的第i行第j+1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以及触控板的第i+1行第j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
在天线单元120独立设置的情况下,若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目等于预设数目,由于被触发的单元分布在触控板的第i行、第i+1行、第j列和第j+1列中,若第i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大于第i+1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且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大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可以表示触控的天线区域在第i+1行第j+1列的子区域。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比较第i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与第i+1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以及比较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以确定补偿区域,并在第i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大于第i+1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且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大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的情况下,将触控板中第i+1行第j+1列的子区域确定为补偿区域,提高补偿区域确定的准确性,通过补偿区域可确定目标触控区域,从而提高目标触控区域的准确性,以提供触控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检测到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目等于预设数目的情况下,若第i行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大于第i+1行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且第j列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小于第j+1列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则补偿区域为触控板中第i+1行第j列的子区域,其中,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包括触控板的第i行第j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触控板的第i行第j+1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以及触控板的第i+1行第j+1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
在天线单元120独立设置的情况下,若被触发的单元的数目等于预设数目,由于被触发的单元分布在触控板的第i行、第i+1行、第j列和第j+1列中,若第i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大于第i+1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且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小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可以表示触控的天线区域在第i+1行第j列的子区域。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比较第i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与第i+1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以及比较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以确定补偿区域,并在第i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大于第i+1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且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小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的情况下,将触控板中第i+1行第j列的子区域确定为补偿区域,提高补偿区域确定的准确性,通过补偿区域可确定目标触控区域,从而提高目标触控区域的准确性,以提供触控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检测到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目等于预设数目的情况下,若第i行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小于第i+1行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且第j列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大于第j+1列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则补偿区域为触控板中第i行第j+1列的子区域,其中,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包括触控板的第i行第j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触控板的第i+1行第j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以及触控板的第i+1行第j+1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
在天线单元120独立设置的情况下,若被触发的单元的数目等于预设数目,由于被触发的单元分布在触控板的第i行、第i+1行、第j列和第j+1列中,若第i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小于第i+1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且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大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可以表示触控的天线区域在第i行第j+1列的子区域。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比较第i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与第i+1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以及比较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以确定补偿区域,并在第i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小于第i+1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且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大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的情况下,将触控板中第i行第j+1列的子区域确定为补偿区域,提高补偿区域确定的准确性,通过补偿区域可确定目标触控区域,从而提高目标触控区域的准确性,以提供触控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检测到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目等于预设数目的情况下,若第i行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小于第i+1行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且第j列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小于第j+1列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则补偿区域为触控板中第i行第j列的子区域,其中,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包括触控板的第i行第j+1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触控板的第i+1行第j列的子区域中应的触控单元110以及触控板的第i+1行第j+1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
在天线单元120独立设置的情况下,若被触发的单元的数目等于预设数目,由于被触发的单元分布在触控板的第i行、第i+1行、第j列和第j+1列中,若第i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小于第i+1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且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小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可以表示触控的天线区域在第i行第j列的子区域。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比较第i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与第i+1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以及比较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以确定补偿区域,并在第i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小于第i+1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且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小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的情况下,将触控板中第i行第j列的子区域确定为补偿区域,提高补偿区域确定的准确性,通过补偿区域可确定目标触控区域,从而提高目标触控区域的准确性,以提供触控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20包括至少一行天线或至少一列天线,任意一行天线或任意一列天线中包括多个子天线单元120,且同一行或同一列天线中的多个子天线单元120依次连接,触控板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多个子区域呈N行M列分布,每两个相邻子区域之间间隔设置,N和M为大于1的整数,每个触控单元110位于一个子区域中,任意一行天线或任意一列天线位于触控板的一行或一列的子区域,补偿区域包括至少两个子天线单元120的区域,若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20的天线行数或天线列数至少为2,则相邻两行天线之间或相邻两列天线之间通过至少一行或至少一列的触控单元110间隔;
在检测到多个触控单元110中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目小于或等于预设数目的情况下,基于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区域确定补偿区域,包括:
在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目小于预设数目的情况下,若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分布在触控板的第p行、第p+1行和第q列中,则基于q确定补偿区域,补偿区域包括:
位于触控板的第p行第q+1列的子区域以及位于触控板的第p+1行第q+1列的子区域,或者
位于触控板的第p行第q-1列的子区域以及位于触控板的第p+1行第q-1列的子区域;
其中,1≤p≤N,1≤q≤M。
需要说明的是,q-1为正整数。由于多个天线单元120成行或成列设置且相连,若被触发的单元的数目小于预设数目,可以表示触摸到天线区域,触发的触控单元110位于第q列,其右侧即为第q+1列,其左侧为第q-1列,补偿区域包括位于触控板的第p行第q+1列的子区域以及位于触控板的第p+1行第q+1列的子区域,表示触控的天线区域位于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的右侧,补偿区域包括位于触控板的第p行第q-1列的子区域以及位于触控板的第p+1行第q-1列的子区域,表示触控的天线区域位于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的左侧。
在本实施例中,当人手轻触控板时,一般会有四个触控单元110感应到人手的触碰,当人手触摸到天线单元120时,由于该结构的特殊性,此时只有两个触控单元110感应到人手(还有两个是天线),所以可以通过感应到的触控单元110数目是否小于预设数目(例如,可以为3)对人手是否触摸到了天线单元120做一个区分,例如,若感应到的触控单元110数目小于预设数目,可以认为触摸到天线区域,否则,认为触控发生在非天线区域。若感应到的触控单元110数目小于预设数目,在被触发的单元分布在触控板的第p行、第p+1行和第q列中的情况下,可基于q确定补偿区域,即根据触发的单元分布在的列数,确定补偿区域,以提高补偿区域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任一行天线所在的一行子区域的行号或任一列天线所在的一列子区域的列号为预设值的整数倍,在q-1为预设值的正整数倍的情况下,补偿区域为触控板的第p行第q-1列的子区域以及触控板的第p+1行第q-1列的子区域,其中,预设值为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每两行相邻天线之间的行差均相同或每两列相邻天线之间的列差均相同,相邻两行天线之间的行差或者相邻两列天线之间的列差为预设值。例如,预设值可以取3,相邻两行天线之间的行差为3或相邻两列天线之间的列差为3。
若q-1不为预设值的整数倍,表示q-1不可以被预设值整除,可认为触控的天线单元120在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右侧,即可将触控板的第p行第q+1列的子区域以及触控板的第p+1行第q+1列的子区域确定为补偿区域,可提高补偿区域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任一行天线所在的一行子区域的行号或任一列天线所在的一列子区域的列号为预设值的整数倍,在q-1不为预设值的正整数倍的情况下,补偿区域为触控板的第p行第q+1列的子区域以及触控板的第p+1行第q+1列的子区域,其中,预设值为正整数。
若q-1为预设值的整数倍,表示q-1可以被预设值整除,可认为触控的天线单元120在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左侧,即可将触控板的第p行第q-1列的子区域以及触控板的第p+1行第q-1列的子区域确定为补偿区域,可提高补偿区域的准确性。
下面一个具体实施例对上述触控区域确定方法的过程加以具体说明,上述天线单元120可以是毫米波天线,触控板划分为N行M列的子区域,即包括N*M个子区域,*表示乘号,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随着屏幕技术的发展,全面屏已经成为当下手机的主流设计,而在手机屏幕上开缺口用来放置天线的做法不仅损坏全面屏的完整性,也非常影响手机的美观性。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屏幕里使用部分区域来设置天线单元120,在不破坏屏幕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波束指向屏幕正向的天线,并配合相应的方式来确定目标触控区域,以对设置天线单元120区域的触控单元110缺失造成的触控精度下降进行补偿,确保触控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以天线单元120独立设置,天线单元120数量为一为例,如图2所示。手机屏幕里的触控板上设置有多个触控单元110,每个触控单元110占一个子区域,且设置一个天线单元120,占用一个子区域,触控单元110面积可以4*4mm或者更小,触控单元110间距可以为0.5mm,这样大小的触控单元110可以较好地构成波束朝向屏幕正向方的5G毫米波天线。另外,使用者使用触控屏幕时,人手和屏幕接触面积最小为4mm直径圆,如图1中小圆圈所示,正常接触为9mm的直径圆,如图2中大圆圈所示。如图2中圆圈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可知,人手接触屏幕时正常会至少有四个单元感应单接触。当从触控板上抽出部分区域用以设置天线单元120时,如2图黑色方块所示,这种情况下对于人手正常触摸屏幕的影响很小,因为正常接触状态下,接触面为9mm的直径圆,触发的单元数目较多,且使用者对精度的反馈需求更小。但对使用者轻触屏幕(最小接触面积)存在一定的影响,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对这场景下屏幕触控精度进行补偿,即提供一种实施例的目标触控区域确定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轻触屏幕的场景下,手指和屏幕的等效接触面积大约为直径4mm的等效圆,在这种前提下触控单元110和手指的触摸关系可以至少包括四种,第一种触摸关系如图5所示,手指触摸在一个触控单元110,第二种触摸关系如图6所示,手指触摸在两个触控单元110,第三种触摸关系如图7所示,手指触摸在三个个触控单元110以及一个天线单元120,第四种触摸关系如图8所示,手指触摸在四个触控单元110。
可以看出,其中只有触摸到天线单元120(黑色方块)时触控单元110触发总数才是3个,从在触控补偿算法(即目标触控区域确定方法)中,可通过触控单元110的触发数目是否为3来判断使用者是否触摸到了天线单元120。在本实施例中,如果触控单元110的触发数目并非为3,这说明使用者并未触摸到天线单元120或者此时使用者并非轻触屏幕,无论哪一种情况触控阵列可以正常运转,无需借助补充算法进行触控补偿,可以理解,直接将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区域作为目标触控区域即可。在触控单元110的触发数目为3的情况下,可以表示使用者触摸到天线单元120,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目标触控区域确定方法可确定触摸到的天线单元120的区域即补偿区域,然后确定目标触控区域,如图9所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目标触控区域确定方法的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901:判断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目是否等于3;
若不等于3,表示没有触摸到天线区域或为非轻触摸,可以理解,触控发生在非天线区域或人手正常触摸屏幕,可无需进行触控补充,直接将感应的触控单元110的区域确定为目标触控区域即可,若等于3,可以表示触摸到天线区域,则执行步骤902;
步骤902:判断第i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大于第i+1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
也即是扫描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位于第i行和第i+1行,可通过判断第i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是否大于第i+1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来确定触摸的天线单元120位于哪一行。
若第i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大于第i+1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表示触摸的天线单元120位于第i+1行,则执行步骤903;
步骤903:判断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是否大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
通过判断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是否大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来确定触摸的天线单元120位于哪一列。若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大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表示触摸的天线单元120位于第j+1行,则可执行步骤904;
步骤904:确定触控板中第i+1行第j+1列的子区域为补偿区域。
即如图10所示,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为第i行第j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触控板的第i行第j+1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以及触控板的第i+1行第j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将其与补偿区域一起作为目标触控区域,实现目标触控区域的确定,即实现触控精度补充。
若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小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表示触摸的天线单元120位于第j行,则可执行步骤909;
步骤905:确定触控板中第i+1行第j列的子区域为补偿区域。
即如图11所示,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为第i行第j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触控板的第i行第j+1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以及触控板的第i+1行第j+1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将其与补偿区域一起作为目标触控区域,实现目标触控区域的确定,即实现触控精度补充。
若第i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小于第i+1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表示触摸的天线单元120位于第i行,则执行步骤906;
步骤906:判断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是否大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
通过判断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是否大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来确定触摸的天线单元120位于哪一列。若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大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表示触摸的天线单元120位于第j+1行,则可执行步骤907;
步骤907:确定触控板中第i行第j+1列的子区域为补偿区域。
即如图12所示,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为第i行第j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触控板的第i+1行第j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以及触控板的第i+1行第j+1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将其与补偿区域一起作为目标触控区域,实现目标触控区域的确定,即实现触控精度补充。
若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小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表示触摸的天线单元120位于第j行,则可执行步骤908;
步骤908:确定触控板中第i行第j列的子区域为补偿区域。
即如图13所示,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为第i行第j+1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触控板的第i+1行第j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以及触控板的第i+1行第j+1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将其与补偿区域一起作为目标触控区域,实现目标触控区域的确定,即实现触控精度补充。
也即是触摸到的天线单元120的区域可以包括四种情况,即如图10-图13所示的四种情况。也即是,此时天线单元120相对与正常的触控单元110可能是右下、左下、右上和左上四种可能的相对位置关系,其中i代表了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所在的行位置信息,j代表了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所在的列位置信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判断行触控单元110触发数目的大小关系,可以分辨出是天线单元120是位于哪一行,例如,当i行感应到的触控单元110数目大于i+1行的时候,可以确定天线单元120位于i+1行,则将天线单元120的相对位置可能性锁定图10和图11对应的两种情况。然后在继续判断列触控单元110触发数目的大小关系,可以分辨出是天线单元120是位于哪一列,如此,即可确定触摸的天线单元120所在的行与列,即可确定其所在的区域。通过上述方法,可从图10-图13对应的四种场景中分辨出具体的使用场景,弥补了触控板抽取部分区域设置天线区域而降低的触摸精度。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天线单元120是独立设置的,其数量为多个,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天线单元120的数量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可按照图2所示的方式设置多个天线单元120,可以在屏幕中实现毫米波阵列天线。由于天线单元120都是间隔排列,根据以上所示可知,轻触场景下人手和屏幕的接触面积一般为直径4mm的圆,所以轻触场景下不存在同时接触两个天线单元120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手指轻触的触控精度进行补偿的方案可以与上一实施例的补偿方案类似,同样可以使用上一实施例的方法进行精度补偿。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抽取了更多的子区域设置天线单元120,所以该实施例可以获得更高的天线增益。并且每个天线单元120都是独立的,在后续的电路馈电幅度和相位进行特殊的设置,可以实现屏幕正朝向的波束扫描,波束赋形等复杂功能。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由于子区域的尺寸限制,单个的子区域只能构成毫米波天线或是组成毫米波天线阵列。为了克服这个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成行或成列的抽出子区域设置天线单元120,以成列设置天线单元120为例,如图3所示,并可将同一列的天线单元120连接,这样可以获得更长的天线走线,得到更低频的谐振,损失的触控精度可以通过本实施例的触控区域确定方法进行补偿,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区域确定方法的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1401:判断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目是否小于3;
若否,可以表示触控发生在非天线区域,可无需进行触控补充,直接将感应的触控单元110的区域确定为目标触控区域即可,若小于3,可以表示触摸到天线区域,可执行步骤1402;
步骤1402:判断q-1是否能被预设值整除;
也即是扫描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位于第p行、第p+1行和第q列,可通过判断q-1是否能被预设值整除,来确定触摸的天线单元120位于哪一列。
若能被整除,表示天线区域在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左侧,可执行步骤1403;
步骤1403:将触控板的第p行第q-1列的子区域以及触控板的第p+1行第q-1列的子区域确定为补偿区域;
若不能被整除,表示天线区域在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右侧,可执行步骤1404;
步骤1404:将触控板的第p行第q+1列的子区域以及触控板的第p+1行第q+1列的子区域确定为补偿区域。
可以理解,当人手轻触屏幕的触控板时,正常会有四个触控单元110感应到人手的触碰,当人手触摸到天线单元120时,由于该结构的特殊性,此时只有两个触控单元110感应到人手,另外触摸到的是两个子天线单元120,从而可以通过感应到的触控单元110数目(即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目)是否小于3来判断人手是否触摸到了天线单元120。当人手触摸到天线单元120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行触摸信息可以通过触控单元110的正常反馈得到,关键是如何区分天线单元120位于感应到的触控单元110的左侧还是右侧这两种情况,本实施例采用的方法是,在编号为预设值(例如,可以为3)乘以n(n为正整数)的列设置天线单元120,这样可以运用数学关系分辨以上两种情况,弥补触摸精度。在本实施中,可获得更长的天线长度,实现更低频率的天线,而且可弥补触控精度。
可选地,如图1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500,包括处理器1501,存储器1502,存储在存储器1502上并可在处理器15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1501执行时实现上述触控区域确定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1500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设备。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图16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16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1601、网络模块1602、音频输出单元1603、输入单元1604、传感器1605、显示单元1606、用户输入单元1607、接口单元1608、存储器1609、以及处理器16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16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6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16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由电子设备执行,电子设备包括触控板和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20,触控板上间隔设置多个触控单元110,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20设置于触控板,且每个天线单元120位于多个触控单元110中至少两个触控单元110之间。
电子设备的屏幕包括许多层,例如,显示层、触控层等,显示层相对触控层,更靠近电子设备的内部,上述触控板可以理解为屏幕的触控层。在触控板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触控单元110,触控板中的触控单元110用于感应用户在触控板上的触摸等。另外,在触控板上还设置有天线单元120,天线单元120的数量可以一个(如图2所示)或多个(如图3和图4所示),每个天线单元120分别是位于至少两个触控单元110之间。作为一个示例,若天线单元120的数量为多个,则多个天线单元120间隔设置,且每两个相邻天线单元120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触控单元110间隔开。这样,无需在电子设备的屏幕上开缺口来设置天线单元120,而是在触控板上设置有多个触控单元110,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20是设置在触控板上,且每个天线单元120是位于多个触控单元110中至少两个触控单元110之间,如此,可确保电子设备屏幕的完整性。与此同时,通过在触控板上设置天线单元120,可使电子设备形成屏幕朝向的波束,即能实现天线单元120通过屏幕向外发射波束,以增强通信性能等。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检测到多个触控单元110中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目小于或等于预设数目的情况下,基于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区域确定补偿区域;
步骤102:根据补偿区域以及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区域确定目标触控区域;
其中,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20的区域中包括补偿区域。
可以理解,用户在触摸触控单元110的情况下,该触控单元110会被触发,控制单元在检测到多个触控单元110中被触发的单元的数目小于或等于预设数目的情况下,可以表示用户触摸到了触控板上的天线单元120的区域,即可以表示触摸到天线区域,在这种情况下,触摸到的区域除了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区域外,还应该包括上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20中的一个或多个天线单元120的区域,然而天线单元120的区域不具备触控感应,为提高触控精度,在本实施例中,可对触控区域进行补偿,即基于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区域确定补偿区域,该补充区域属于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20的区域,即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20中一个或多个天线单元120的区域,可以理解是被触摸的天线单元120(一个或多个)的区域。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目标触控区域可以包括触控板中补偿区域以及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区域。
在本实施例的触控区域确定方法中,在检测到多个触控单元110中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目小于或等于预设数目的情况下,需要根据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区域来确定补偿区域,然后利用补偿区域与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区域确定目标触控区域,实现触控区域的确定,这样,可对由于触控板上天线单元120设置无法感应触摸(即导致对应区域的触控缺失)造成的触控精度下降进行补充,即可根据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区域来确定补偿区域,即是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20中被触摸的天线单元120的区域,目标触控区域是根据补偿区域以及被触发的查监控单元的区域确定,如此,可提高触控区域确定的精确性,从而提高触控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数目是正整数,通过经验统计,用户使用电子设备触控屏幕时,人手和屏幕接触面积最小可以为4mm直径圆,正常接触可以为9mm的直径圆,触控单元110的面积可以是4*4mm,间距为0.5mm,这样大小的单元可以很好构成波束朝向屏幕正向方的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毫米波天线。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用户人手接触屏幕时正常会至少有四个单元感应单接触,当在屏幕的触控板上设置天线单元120时,这种情况下对于人手正常触摸屏幕的影响很小,因为正常接触状态下,接触面一般可以达到9mm的直径圆,触发的单元数目较多,且使用者对精度的反馈需求更小。但对使用者轻触屏幕(例如,触摸最小接触面积)存在一定的影响,可以用本实施例的方式对这场景下屏幕触控精度进行补偿。若触摸最小接触面积,触摸到天线单元120时触控单元110触发总数才是3个,可通过触控单元110的触发数目是否为3来判断使用者是否触摸到了天线单元120,若触控单元110的触发数据并非3,可以说明使用者并未触摸到天线单元120或者此时使用者并非轻触屏幕,可无需借助补偿算法,若触控单元110的触发数据为3,可以表示触摸到了天线单元120。在以上经验的基础上,上述预设数目可以设置为3。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天线单元120为独立的天线单元120,触控板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多个子区域呈N行M列分布,每两个相邻子区域间隔设置,每个天线单元120分布于一个子区域中,N和M为大于1的整数。
即触控板划分大小为N行M列的子区域,可以理解包括N*M个子区域,每个天线单元120占一个子区域,若天线单元120数量为一,该天线单元120位于N*M个子区域中的一个子区域即可,若天线单元120数量为多个,每两个相邻天线单元120通过至少一个触控单元110隔开,这样可避免天线单元120距离太近导致触控精度低的问题,天线单元120间隔开,相邻天线单元120之间设置至少一个触控单元110,通过触控单元110来感应用户的触控,提高触控灵敏性和触控精度。
作为一个示例,若天线单元120数量为多个,多个天线单元120分布在多行子区域或多列子区域,任意两行子区域中分布的天线单元120的数量相同,或任意两列子区域中分布的天线单元120的数量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天线单元120所在的子区域与触控单元110所在的子区域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补偿区域包括一个子区域,每个触控单元110分布在一个子区域中;
在检测到多个触控单元110中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目小于或等于预设数目的情况下,基于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区域确定补偿区域,包括:
在检测到多个触控单元110中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目等于预设数目的情况下,若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分布在触控板的第i行、第i+1行、第j列和第j+1列中,则将如下一项确定为补偿区域:
触控板的第i+1行第j+1列的子区域;
触控板的第i+1行第j列的子区域;
触控板的第i行第j列的子区域;
触控板的第i行第j+1列的子区域;
其中,1≤i≤N,1≤j≤M。
在本实施例中,在天线单元120独立设置的情况下,若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目等于预设数目,可以认为触摸到天线区域,在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分布在触控板的第i行、第i+1行、第j列和第j+1列中,则可以将第i+1行第j+1列的子区域、第i+1行第j列的子区域、第i行第j列的子区域和第i行第j+1列的子区域中的一项作为补偿区域,利用补偿区域确定目标触控区域,从而可提高目标触控区域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检测到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目等于预设数目的情况下,若第i行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大于第i+1行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且第j列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大于第j+1列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则补偿区域为触控板中第i+1行第j+1列的子区域,其中,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包括触控板的第i行第j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触控板的第i行第j+1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以及触控板的第i+1行第j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
在天线单元120独立设置的情况下,若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目等于预设数目,由于被触发的单元分布在触控板的第i行、第i+1行、第j列和第j+1列中,若第i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大于第i+1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且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大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可以表示触控的天线区域在第i+1行第j+1列的子区域。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比较第i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与第i+1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以及比较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以确定补偿区域,并在第i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大于第i+1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且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大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的情况下,将触控板中第i+1行第j+1列的子区域确定为补偿区域,提高补偿区域确定的准确性,通过补偿区域可确定目标触控区域,从而提高目标触控区域的准确性,以提供触控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检测到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目等于预设数目的情况下,若第i行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大于第i+1行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且第j列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小于第j+1列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则补偿区域为触控板中第i+1行第j列的子区域,其中,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包括触控板的第i行第j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触控板的第i行第j+1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以及触控板的第i+1行第j+1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
在天线单元120独立设置的情况下,若被触发的单元的数目等于预设数目,由于被触发的单元分布在触控板的第i行、第i+1行、第j列和第j+1列中,若第i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大于第i+1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且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小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可以表示触控的天线区域在第i+1行第j列的子区域。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比较第i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与第i+1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以及比较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以确定补偿区域,并在第i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大于第i+1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且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小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的情况下,将触控板中第i+1行第j列的子区域确定为补偿区域,提高补偿区域确定的准确性,通过补偿区域可确定目标触控区域,从而提高目标触控区域的准确性,以提供触控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检测到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目等于预设数目的情况下,若第i行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小于第i+1行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且第j列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大于第j+1列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则补偿区域为触控板中第i行第j+1列的子区域,其中,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包括触控板的第i行第j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触控板的第i+1行第j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以及触控板的第i+1行第j+1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
在天线单元120独立设置的情况下,若被触发的单元的数目等于预设数目,由于被触发的单元分布在触控板的第i行、第i+1行、第j列和第j+1列中,若第i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小于第i+1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且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大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可以表示触控的天线区域在第i行第j+1列的子区域。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比较第i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与第i+1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以及比较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以确定补偿区域,并在第i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小于第i+1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且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大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的情况下,将触控板中第i行第j+1列的子区域确定为补偿区域,提高补偿区域确定的准确性,通过补偿区域可确定目标触控区域,从而提高目标触控区域的准确性,以提供触控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检测到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目等于预设数目的情况下,若第i行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小于第i+1行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且第j列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小于第j+1列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则补偿区域为触控板中第i行第j列的子区域,其中,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包括触控板的第i行第j+1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触控板的第i+1行第j列的子区域中应的触控单元110以及触控板的第i+1行第j+1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110。
在天线单元120独立设置的情况下,若被触发的单元的数目等于预设数目,由于被触发的单元分布在触控板的第i行、第i+1行、第j列和第j+1列中,若第i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小于第i+1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且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小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可以表示触控的天线区域在第i行第j列的子区域。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比较第i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与第i+1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以及比较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以确定补偿区域,并在第i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小于第i+1行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且第j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小于第j+1列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量的情况下,将触控板中第i行第j列的子区域确定为补偿区域,提高补偿区域确定的准确性,通过补偿区域可确定目标触控区域,从而提高目标触控区域的准确性,以提供触控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20包括至少一行天线或至少一列天线,任意一行天线或任意一列天线中包括多个子天线单元120,且同一行或同一列天线中的多个子天线单元120依次连接,触控板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多个子区域呈N行M列分布,每两个相邻子区域之间间隔设置,N和M为大于1的整数,每个触控单元110位于一个子区域中,任意一行天线或任意一列天线位于触控板的一行或一列的子区域,补偿区域包括至少两个子天线单元120的区域,若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20的天线行数或天线列数至少为2,则相邻两行天线之间或相邻两列天线之间通过至少一行或至少一列的触控单元110间隔;
在检测到多个触控单元110中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目小于或等于预设数目的情况下,基于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区域确定补偿区域,包括:
在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数目小于预设数目的情况下,若被触发的触控单元110分布在触控板的第p行、第p+1行和第q列中,则基于q确定补偿区域,补偿区域包括:
位于触控板的第p行第q+1列的子区域以及位于触控板的第p+1行第q+1列的子区域,或者
位于触控板的第p行第q-1列的子区域以及位于触控板的第p+1行第q-1列的子区域;
其中,1≤p≤N,1≤q≤M。
需要说明的是,q-1为正整数。由于多个天线单元120成行或成列设置且相连,若被触发的单元的数目小于预设数目,可以表示触摸到天线区域,触发的触控单元110位于第q列,其右侧即为第q+1列,其左侧为第q-1列,补偿区域包括位于触控板的第p行第q+1列的子区域以及位于触控板的第p+1行第q+1列的子区域,表示触控的天线区域位于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的右侧,补偿区域包括位于触控板的第p行第q-1列的子区域以及位于触控板的第p+1行第q-1列的子区域,表示触控的天线区域位于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的左侧。
在本实施例中,当人手轻触控板时,一般会有四个触控单元110感应到人手的触碰,当人手触摸到天线单元120时,由于该结构的特殊性,此时只有两个触控单元110感应到人手(还有两个是天线),所以可以通过感应到的触控单元110数目是否小于预设数目(例如,可以为3)对人手是否触摸到了天线单元120做一个区分,例如,若感应到的触控单元110数目小于预设数目,可以认为触摸到天线区域,否则,认为触控发生在非天线区域。若感应到的触控单元110数目小于预设数目,在被触发的单元分布在触控板的第p行、第p+1行和第q列中的情况下,可基于q确定补偿区域,即根据触发的单元分布在的列数,确定补偿区域,以提高补偿区域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任一行天线所在的一行子区域的行号或任一列天线所在的一列子区域的列号为预设值的整数倍,在q-1为预设值的正整数倍的情况下,补偿区域为触控板的第p行第q-1列的子区域以及触控板的第p+1行第q-1列的子区域,其中,预设值为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每两行相邻天线之间的行差均相同或每两列相邻天线之间的列差均相同,相邻两行天线之间的行差或者相邻两列天线之间的列差为预设值。例如,预设值可以取3,相邻两行天线之间的行差为3或相邻两列天线之间的列差为3。
若q-1不为预设值的整数倍,表示q-1不可以被预设值整除,可认为触控的天线单元120在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右侧,即可将触控板的第p行第q+1列的子区域以及触控板的第p+1行第q+1列的子区域确定为补偿区域,可提高补偿区域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任一行天线所在的一行子区域的行号或任一列天线所在的一列子区域的列号为预设值的整数倍,在q-1不为预设值的正整数倍的情况下,补偿区域为触控板的第p行第q+1列的子区域以及触控板的第p+1行第q+1列的子区域,其中,预设值为正整数。
若q-1为预设值的整数倍,表示q-1可以被预设值整除,可认为触控的天线单元120在触发的触控单元110的左侧,即可将触控板的第p行第q-1列的子区域以及触控板的第p+1行第q-1列的子区域确定为补偿区域,可提高补偿区域的准确性。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16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16041和麦克风16042,图形处理器16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1606可包括显示面板16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6061。用户输入单元1607包括触控面板16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6072。触控面板16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16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16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存储器16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处理器16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61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触控区域确定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触控区域确定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触控区域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电子设备执行,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触控板和至少一个天线单元,所述触控板上间隔设置多个触控单元,所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设置于所述触控板,且每个天线单元位于所述多个触控单元中至少两个触控单元之间;
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多个触控单元中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数目小于或等于预设数目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区域确定补偿区域;
根据所述补偿区域以及所述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区域确定目标触控区域;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的区域中包括所述补偿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天线单元为独立的天线单元,所述触控板划分为多个子区域,所述多个子区域呈N行M列分布,每两个相邻子区域间隔设置,每个天线单元分布于一个子区域中,所述N和M为大于1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区域包括一个子区域,每个触控单元分布在一个子区域中;
所述在检测到所述多个触控单元中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数目小于或等于预设数目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区域确定补偿区域,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多个触控单元中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数目等于所述预设数目的情况下,若所述被触发的触控单元分布在所述触控板的第i行、第i+1行、第j列和第j+1列中,则将如下一项确定为所述补偿区域:
所述触控板的第i+1行第j+1列的子区域;
所述触控板的第i+1行第j列的子区域;
所述触控板的第i行第j列的子区域;
所述触控板的第i行第j+1列的子区域;
其中,1≤i≤N,1≤j≤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到所述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数目等于所述预设数目的情况下,若所述第i行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数量大于所述第i+1行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数量,且所述第j列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数量大于所述第j+1列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数量,则所述补偿区域为所述触控板中第i+1行第j+1列的子区域,其中,所述被触发的触控单元包括所述触控板的第i行第j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所述触控板的第i行第j+1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以及所述触控板的第i+1行第j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到所述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数目等于所述预设数目的情况下,若所述第i行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数量大于所述第i+1行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数量,且所述第j列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数量小于所述第j+1列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数量,则所述补偿区域为所述触控板中第i+1行第j列的子区域,其中,所述被触发的触控单元包括所述触控板的第i行第j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所述触控板的第i行第j+1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以及所述触控板的第i+1行第j+1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到所述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数目等于所述预设数目的情况下,若所述第i行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数量小于所述第i+1行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数量,且所述第j列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数量大于所述第j+1列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数量,则所述补偿区域为所述触控板中第i行第j+1列的子区域,其中,所述被触发的触控单元包括所述触控板的第i行第j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所述触控板的第i+1行第j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以及所述触控板的第i+1行第j+1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到所述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数目等于所述预设数目的情况下,若所述第i行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数量小于所述第i+1行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数量,且所述第j列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数量小于所述第j+1列的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数量,则所述补偿区域为所述触控板中第i行第j列的子区域,其中,所述被触发的触控单元包括所述触控板的第i行第j+1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所述触控板的第i+1行第j列的子区域中应的触控单元以及所述触控板的第i+1行第j+1列的子区域中的触控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包括至少一行天线或至少一列天线,任意一行天线或任意一列天线中包括多个子天线单元,且同一行或同一列天线中的多个子天线单元依次连接,所述触控板划分为多个子区域,所述多个子区域呈N行M列分布,每两个相邻子区域之间间隔设置,所述N和M为大于1的整数,每个触控单元位于一个子区域中,任意一行天线或任意一列天线位于所述触控板的一行或一列的子区域,所述补偿区域包括至少两个子天线单元的区域,若所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的天线行数或天线列数至少为2,则相邻两行天线之间或相邻两列天线之间通过至少一行或至少一列的触控单元间隔;
所述在检测到所述多个触控单元中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数目小于或等于预设数目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区域确定补偿区域,包括:
在所述被触发的触控单元的数目小于所述预设数目的情况下,若所述被触发的触控单元分布在所述触控板的第p行、第p+1行和第q列中,则基于所述q确定所述补偿区域,所述补偿区域包括:
位于所述触控板的第p行第q+1列的子区域以及位于所述触控板的第p+1行第q+1列的子区域,或者
位于所述触控板的第p行第q-1列的子区域以及位于所述触控板的第p+1行第q-1列的子区域;
其中,1≤p≤N,1≤q≤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任一行天线所在的一行子区域的行号或任一列天线所在的一列子区域的列号为预设值的整数倍,在q-1为所述预设值的正整数倍的情况下,所述补偿区域为所述触控板的第p行第q-1列的子区域以及所述触控板的第p+1行第q-1列的子区域,其中,所述预设值为正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任一行天线所在的一行子区域的行号或任一列天线所在的一列子区域的列号为预设值的整数倍,在q-1不为所述预设值的正整数倍的情况下,所述补偿区域为所述触控板的第p行第q+1列的子区域以及所述触控板的第p+1行第q+1列的子区域,其中,所述预设值为正整数。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区域确定方法的步骤。
CN202110880357.3A 2021-08-02 2021-08-02 触控区域确定方法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36258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0357.3A CN113625898A (zh) 2021-08-02 2021-08-02 触控区域确定方法和电子设备
PCT/CN2022/109128 WO2023011363A1 (zh) 2021-08-02 2022-07-29 触控区域确定方法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0357.3A CN113625898A (zh) 2021-08-02 2021-08-02 触控区域确定方法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25898A true CN113625898A (zh) 2021-11-09

Family

ID=78382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80357.3A Pending CN113625898A (zh) 2021-08-02 2021-08-02 触控区域确定方法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25898A (zh)
WO (1) WO202301136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11363A1 (zh) * 2021-08-02 2023-02-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控区域确定方法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02457B1 (ko) * 2014-04-23 2021-01-1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장치의 터치 영역 손상에 따른 동작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7450788B (zh) * 2017-09-19 2020-12-1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07561759A (zh) * 2017-09-19 2018-01-0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11857430B (zh) * 2020-07-22 2024-0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625898A (zh) * 2021-08-02 2021-11-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控区域确定方法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11363A1 (zh) * 2021-08-02 2023-02-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控区域确定方法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11363A1 (zh) 2023-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81635B (zh) 一种分屏防误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EP3005065B1 (en) Adaptive sensing component resolution based on touch location authentication
US8169418B2 (en) Display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that detect and respond to the size and/or angular orientation of user input objects
US8860693B2 (en) Image processing for camera based motion tracking
US8514190B2 (en) Display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that detect and respond to the contour and/or height profile of user input objects
US8135171B2 (en) Multipoint track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US20140267128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localized force and proximity sensing
US20140267137A1 (en) Proximity sensing using driven ground plane
CN111610882B (zh) 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160291719A1 (en) Force enhanced input device with shielded electrodes
WO2023011363A1 (zh) 触控区域确定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3045976A1 (zh) 对象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US10303295B2 (en) Modifying an on-screen keyboard based on asymmetric touch drift
CN113126868B (zh) 未读消息标识清除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021313B (zh) 一种图片浏览方法及终端
CN113099036B (zh) 毫米波天线模组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825254A (zh) 一种触摸装置及其交互方法
CN114416264A (zh) 消息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12162689B (zh) 输入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9720553B2 (en) Input device including fold over sensor substrate
CN114222355A (zh) 终端省电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764862A (zh) 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253884A (zh) 触控方法、触控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698735B (zh) 信息输入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966418B (zh) 应用程序关闭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