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23824B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23824B
CN113623824B CN202110850386.5A CN202110850386A CN113623824B CN 113623824 B CN113623824 B CN 113623824B CN 202110850386 A CN202110850386 A CN 202110850386A CN 113623824 B CN113623824 B CN 1136238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temperature
heating
air conditioner
air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5038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23824A (zh
Inventor
姬安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Chongqi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Chongqi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Chongqi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5038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238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23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238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238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238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3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introduction of outside air to the roo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7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20Heat-exchange fluid 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空调器包括风机、压缩机以及用于引入室外新风的新风装置,该控制方法包括:在开启制热模式的情况下,判断是否接收到新风装置的开启信号;基于接收到开启信号,开启新风装置,并确定新风装置对空调器所在房间的环境温度的影响系数;根据影响系数,调节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压缩机的运行参数以及风机的运行参数中的至少一项。在开启制热模式并开启新风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新风装置对环境温度的影响系数,对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压缩机的运行参数以及风机的运行参数中的至少一项进行调节,降低新风对环境温度的影响,在对房间进行换新风的同时,保证房间温度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随着用户对空调器的新风功能接受度的增加,所需使用的新风量也逐渐增大,较大的新风量对室内舒适性的影响较为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该空调器包括风机、压缩机以及用于引入室外新风的新风装置,该控制方法包括:在开启制热模式的情况下,判断是否接收到新风装置的开启信号;基于接收到开启信号,开启新风装置,并确定新风装置对空调器所在房间的环境温度的影响系数;根据影响系数,调节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压缩机的运行参数以及风机的运行参数中的至少一项。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设置有风机、压缩机和新风装置,该新风装置连通室外环境,能够从室外环境向空调器所在房间内引入室外新风。
在用户具有制热需求时,发出制热模式的开启信号。空调器接收到制热模式的开启信号,控制空调器进入制热模式。
进一步地,判断空调器是否开启新风模式,在新风模式开启后,空调器的新风装置开始工作,以实现向房间内引入新风,提高空气质量。并且,由于引入新风,而室外的新风温度低于房间内当前的环境温度,或者室外环境湿度比室内环境湿度大,所以会对当前的制热效果有所影响。因此,在新风模式开启后确定新风装置对空调器所在房间的环境温度的影响系数,并基于该影响系数对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压缩机的运行参数以及风机的运行参数中的至少一项进行调节。
通过上述方式,在开启制热模式并开启新风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新风装置对环境温度的影响系数,对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压缩机的运行参数以及风机的运行参数中的至少一项进行调节,从而降低新风对环境温度的影响,在对房间进行换新风的同时,保证房间温度的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新风模式可以在空调器开机的同时就开启,也可以在空调器开机后运行的过程中开启。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确定新风装置对空调器所在房间的环境温度的影响系数的步骤,包括:采集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和出风温度;根据预存的出风风量、出风温度与影响系数的对应关系,以及采集到的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和出风温度,确定新风装置对空调器所在房间的环境温度的影响系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预先存储有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出风温度与其对环境温度的影响参数的对应关系数据表,通过查表的方式可查询到所采集的当前的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和出风温度所对应的影响参数。由此,能够确定出新风装置的开启对房间的环境温度的影响程度,从而基于该影响程度,对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压缩机的运行参数以及风机的运行参数中的至少一项进行调节,实现将由于引入室外新风而增加的冷量抵消,保证房间内的环境温度的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新风装置的出风温度包括新风装置的进风口温度或出风口温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影响系数,调节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的步骤,包括:在制热模式的防冷风运行阶段,基于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降低新风装置的转速变化率,从而调节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制热模式的防冷风运行阶段为空调器制热的开始阶段,在该阶段下如果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表明开启新风装置后对房间内的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则大量的低温新风有可能吹至用户,也会对制热效果有很大影响。
因此,如果在制热模式的防冷风运行阶段新风装置的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控制新风装置的新风风机的转速变化率减小,也就是说,如果新风模式的目标风档(即用户设定风档)对应的转速变化率为第一变化率,那么将按照小于第一变化率的速率控制新风风机的转速,使得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逐渐增加,而不是相关技术中的使新风风机的转速快速增加。
通过上述方式,既能够实现换新风,又能够降低防冷风运行阶段,低温新风对制热的影响程度,避免因新风的引入破坏防冷风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降低新风装置的转速的变化率的步骤,包括:根据空调器的蒸发器的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新风装置的当前转速,直至达到新风装置的目标转速。
相关技术中,在制热模式下开启新风模式时,新风装置的转速会迅速上升到新风装置的目标风档所对应的转速,这样会导致低温新风快速进入房间,影响制热效果。
考虑到上述问题,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新风装置的当前转速,随着空调器的蒸发器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也就是说,新风装置的当前转速与蒸发器的温升保持一致,避免低温新风过多、过快地进入房间,以保证开启新风模式后的防冷风制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新风装置包括用于加热引入的室外新风的加热组件,根据影响系数,调节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的步骤,包括:基于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控制加热组件工作,以提高新风装置的出风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新风装置设置有加热组件,用于对引入的室外新风进行加热,能够提高引入房间的室外新风的温度。
在新风装置的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表明开启新风装置后对房间内的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则控制加热组件工作,以提高新风装置的出风温度,避免出风温度过低而影响对房间的制热,能够达到在换新风的同时,保证制热效果的目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控制加热组件工作的步骤,包括:在制热模式的防冷风运行阶段,控制加热组件工作,其中随着空调器的蒸发器的温度越高,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越大;在制热模式的升温运行阶段或稳定运行阶段,控制加热组件工作,其中随着空调器所在房间环境的环境温度越高,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越大。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制热模式的防冷风运行阶段,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与蒸发器的温度及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相关,具体地,蒸发器的温度越高,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越大,新风装置的出风温度越高;出风风量越大,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越大,以使新风装置的出风温度适应制热温度,使环境温度达到较好的人体舒适度。
在制热模式的升温运行阶段或稳定运行阶段,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与空调器所在房间的环境温度及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相关,具体地,环境温度越高,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越大,新风装置的出风温度越高;出风风量越大,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越大,以使新风装置的出风温度适应环境温度,使环境温度达到较好的人体舒适度。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节能及加热组件功率优化控制,优选出风温度等于瞬时状态下空调器所在房间的环境温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影响系数,调节压缩机的运行参数的步骤,包括:在制热模式的升温运行阶段,基于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对压缩机的目标温度进行补偿,并根据补偿后的目标温度调节压缩机的频率;或者,在制热模式的升温运行阶段,基于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对空调器的制热量进行补偿,并根据补偿后的制热量调节压缩机的频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制热模式的升温运行阶段,如果新风装置的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表明开启新风装置后对房间内的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则通过提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低温新风对制热的影响。
具体地,一种情况为对压缩机的目标温度进行补偿,该目标温度即为计算温度,利用该计算温度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计算。通过对压缩机的计算温度进行补偿,实现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提高。
另一种情况为对压缩机的制热量(即制热能力)进行补偿,增加压缩机的目标制热量,从而实现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提高。
通过上述两种方式达到提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目的,从而实现制热补偿,避免由于引入新风而导致房间温升速度变慢以及房间极差增大,既能够保持房间内较高的温度,又能够兼顾换新风。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对压缩机的目标温度进行补偿的步骤,包括:根据空调器的设定温度和预存的第一温度补偿值,确定目标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预先存储有用于对压缩机的目标温度进行补偿的第一温度补偿值。在判定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后,即可直接利用该第一温度补偿值对压缩机的目标温度进行补偿,具体为,将空调器的设定温度(即用户设定的舒适温度)与该第一温度补偿值的差值作为目标温度,从而达到提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目的,实现在新风模式下的制热补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不需要补偿,则该第一温度补偿值为0。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对压缩机的目标温度进行补偿的步骤,包括:根据影响系数,确定第二温度补偿值;根据第二温度补偿值和空调器的设定温度,确定目标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预先存储有影响系数与第二温度补偿值的对应关系,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出第二温度补偿值。进一步地,利用该第二温度补偿值对压缩机的目标温度进行补偿,具体为,将空调器的设定温度与该第二温度补偿值的差值作为目标温度,从而达到提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目的,实现在新风模式下的制热补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影响系数越大,第二温度补偿值越大,其中影响系数为零时,第二温度补偿值为零。
在该技术方案中,出风风量和出风温度对房间内的环境温度的影响系数与第二温度补偿值成正比。具体地,影响系数越大,第二温度补偿值越大,则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增大的越多。影响系数越小,第二温度补偿值越小,则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增大的越小。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对压缩机运行频率的精准地控制,提高制热补偿的可靠性,提高制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出风风量和出风温度对环境温度没有影响或者影响极小,则确定影响系数为零,那么第二温度补偿值为零,也即不对压缩机的目标温度进行补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对压缩机的制热量进行补偿的步骤,包括:根据空调器的设定温度,确定压缩机的初始制热量;根据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出风温度和出风湿度,确定处理新风装置的冷负荷的所需热量;根据初始制热量和所需热量,确定压缩机的制热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空调器的设定温度和环境温度,确定压缩机的初始制热量。检测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出风温度和出风湿度,根据出风风量、出风温度和出风湿度计算新风装置的冷负荷。进一步地,确定出抵消新风装置的冷负荷的所需热量,将所需热量补偿至压缩机的初始制热量上,从而实现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提高。
通过上述方式,达到提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目的,从而实现制热补偿,避免由于引入新风而造成房间内环境温度的降低,既能够保持房间内较高的温度,又能够兼顾换新风。
需要说明的是,所需热量可以与新风装置的冷负荷相等,也可以稍大于新风装置的冷负荷,也即所需热量与新风装置的冷负荷的差值小于一定阈值,以避免抵消不到位,以及制热量过多的问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影响系数,调节风机的运行参数的步骤,包括:在制热模式的防冷风运行阶段、升温运行阶段或稳定运行阶段,基于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根据影响系数,确定风机的目标转速;控制风机按照目标转速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表明开启新风装置后对房间内的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则需要控制风机的转速增大,以提高风量,从而抵消由于引入室外新风而增加的冷量。具体地,根据该影响系数,确定用于对风机的转速进行补偿的转速补偿值,其中影响系数与转速补偿值可以预先存储有对应关系。进一步地,利用该转速补偿值与风机初始转速的加和,作为目标转速,从而达到提高风机转速的目的,实现在新风模式下的制热补偿,避免由于引入新风而导致房间温升速度变慢以及房间极差增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影响系数,调节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的步骤,包括:在制热模式的稳定运行阶段,基于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判断空调器是否存在新增冷负荷;基于空调器存在新增冷负荷,增大新风装置的转速,从而增大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制热模式的稳定运行阶段,当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通过判断压缩机频率是否上升等因素判定空调器有无新增冷负荷,如果不存在,则保持新风装置的当前运行状态;如果存在,则将新风装置的当前转速增大,从而增大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
通过上述方式,解决在稳定制热阶段出现的空气闷热、干燥等问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该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增大新风装置的转速经过第一时长后,降低新风装置的转速。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将新风装置的当前转速增大第一时长后,再将新风装置的当前转速降低,以避免通入新风产生较大噪声而影响用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确定第一时长的步骤,包括:根据空调器所在空间的体积和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确定预设时长;根据预设时长确定第一时长,其中第一时长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长。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将新风装置的当前转速增大后,根据空调器所在空间的体积与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的比值,计算新风风机需要运行的时间(即预设时长),在经过小于新风风机需要运行的时间的时长后降低转速,从而避免室外大量的较低温度的新风影响房间的制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该控制方法,还包括:基于未接收到开启信号,且处于制热模式的稳定运行阶段的情况下,根据制热模式的运行时长,控制新风装置间歇开启。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制热模式的稳定运行阶段,容易出现空气闷热、干燥的问题,所以如果当前没有接收到开启新风装置的开启信号,则自动按照预设方式控制新风装置进行间歇运行,以使房间进行换新风,避免室内空气不流通给用户带来的沉闷感,保证房间温度的舒适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制热模式的运行时长,控制新风装置间歇开启的步骤,包括:基于制热模式每持续运行第二时长,控制新风装置开启并运行第三时长。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稳定运行阶段每持续运行第二时长后控制新风装置开启,并在第三时长后关闭,在稳定运行阶段持续第二时长后继续开启新风装置,并以此循环,实现对房间内换新风。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室内制热的同时,利用新风装置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避免室内空气不流通,提高室内空气微流动性和空气新鲜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确定第三时长的步骤,包括:根据空调器所在空间的体积和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确定第三时长。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将新风装置开启后,获取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根据空调器所在空间的体积与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的比值,计算新风风机需要运行的时间(即第三时长),使得新风装置在持续开启第三时长后关闭,以达到较好的换新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该空调器包括风机、压缩机以及用于引入室外新风的新风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在开启制热模式的情况下,判断是否接收到新风装置的开启信号;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接收到开启信号,开启新风装置,并确定新风装置对空调器所在房间的环境温度的影响系数;根据影响系数,调节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压缩机的运行参数以及风机的运行参数中的至少一项。
通过上述方式,在开启制热模式并开启新风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新风装置对环境温度的影响系数,对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压缩机的运行参数以及风机的运行参数中的至少一项进行调节,从而降低新风对环境温度的影响,在对房间进行换新风的同时,保证房间温度的舒适性。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因此该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风机;压缩机;新风装置,用于引入室外新风;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或指令;控制器,控制器执行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包括压缩机、风机、新风装置、存储器以及控制器,程序或指令被控制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该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新风装置包括:加热组件,用于加热引入的室外新风。
在该技术方案中,新风装置设置有加热组件,用于对引入的室外新风进行加热,能够提高引入房间的室外新风的温度。
在制热模式下,控制加热组件工作,以提高新风装置的出风温度,避免出风温度过低而影响对房间的制热,能够达到在换新风的同时,提高制热效果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可读存储介质,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该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四;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五;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新风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新风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1为图10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1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新风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与相关技术的风量曲线对比图之一;
图1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与相关技术的风量曲线对比图之二。
其中,图7至图1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600新风装置,602新风风道,604新风管,606新风出风口,608新风进风口,610新风风轮,612室内风道风轮,614室外风道电机,616室内风道电机,618新风净化网,702空调主机,704空调出风口,7022空调风轮,7024旋流导风板,7026旋流风叶,7028微孔导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该空调器包括风机、压缩机以及用于引入室外新风的新风装置,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其中,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2,在开启制热模式的情况下,判断是否接收到新风装置的开启信号,基于接收到开启信号进入步骤104,否则继续进行判断;
步骤104,开启新风装置,并确定新风装置对空调器所在房间的环境温度的影响系数;
步骤106,根据影响系数,调节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压缩机的运行参数以及风机的运行参数中的至少一项。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设置有风机、压缩机和新风装置,该新风装置连通室外环境,能够从室外环境向空调器所在房间内引入室外新风。
在用户具有制热需求时,发出制热模式的开启信号。空调器接收到制热模式的开启信号,控制空调器进入制热模式。
进一步地,判断空调器是否开启新风模式,在新风模式开启后,空调器的新风装置开始工作,以实现向房间内引入新风,提高空气质量。并且,由于引入新风,而室外的新风温度低于房间内当前的环境温度,或者室外环境湿度比室内环境湿度大,所以会对当前的制热效果有所影响。因此,在新风模式开启后确定新风装置对空调器所在房间的环境温度的影响系数,并基于该影响系数对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压缩机的运行参数以及风机的运行参数中的至少一项进行调节。
通过上述方式,在开启制热模式并开启新风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新风装置对环境温度的影响系数,对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压缩机的运行参数以及风机的运行参数中的至少一项进行调节,从而降低新风对环境温度的影响,在对房间进行换新风的同时,保证房间温度的舒适性。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调节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压缩机的运行参数以及风机的运行参数中的至少一项的步骤,包括:调节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压缩机的运行参数以及风机的运行参数中的至少一项,直至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空调器的设定温度(即用户设定的舒适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调节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压缩机的运行参数以及风机的运行参数中的至少一项的调节并不一定是仅进行一次,而是在整个开启制热模式以及新风模式的工作过程中,只要是判断出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即进行制热补偿,直至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空调器的设定温度,从而保证房间温度的舒适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确定新风装置对空调器所在房间的环境温度的影响系数的步骤,包括:采集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和出风温度;根据预存的出风风量、出风温度与影响系数的对应关系,以及采集到的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和出风温度,确定新风装置对空调器所在房间的环境温度的影响系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预先存储有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出风温度与其对环境温度的影响参数的对应关系数据表,通过查表的方式可查询到所采集的当前的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和出风温度所对应的影响参数。由此,能够确定出新风装置的开启对房间的环境温度的影响程度,从而基于该影响程度,对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压缩机的运行参数以及风机的运行参数中的至少一项进行调节,实现将由于引入室外新风而增加的冷量抵消,保证房间内的环境温度的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新风装置的出风温度包括新风装置的进风口温度或出风口温度。
实施例二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根据影响系数,调节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的步骤,包括:在制热模式的防冷风运行阶段,基于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降低新风装置的转速变化率,从而调节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制热模式的防冷风运行阶段为空调器制热的开始阶段,在该阶段下如果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表明开启新风装置后对房间内的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则大量的低温新风有可能吹至用户,也会对制热效果有很大影响。
因此,如果在制热模式的防冷风运行阶段新风装置的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控制新风装置的新风风机的转速变化率减小,也就是说,如果新风模式的目标风档(即用户设定风档)对应的转速变化率为第一变化率,那么将按照小于第一变化率的速率控制新风风机的转速,使得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逐渐增加,而不是相关技术中的使新风风机的转速快速增加。
通过上述方式,既能够实现换新风,又能够降低防冷风运行阶段,低温新风对制热的影响程度,避免因新风的引入破坏防冷风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防冷风功能是指空调器开启制热时,当室外机吸取足够的热量传达到室内机的蒸发器的时候,室内机蒸发器的盘管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蒸发器的温度较高时,控制风机吹出热风,实现防冷风。
实施例三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降低新风装置的转速的变化率的步骤,包括:根据空调器的蒸发器的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新风装置的当前转速,直至达到新风装置的目标转速。
相关技术中,在制热模式下开启新风模式时,新风装置的转速会迅速上升到新风装置的目标风档所对应的转速,这样会导致低温新风快速进入房间,影响制热效果。
考虑到上述问题,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新风装置的当前转速,随着空调器的蒸发器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也就是说,新风装置的当前转速与蒸发器的温升保持一致,避免低温新风过多、过快地进入房间,以保证开启新风模式后的防冷风制热效果。
示例性地,在开启新风模式后,判断新风装置的新风风机所处风档,若新风风机为自动风、中风或者高风,则通过与空调器的蒸发器温度关联,当蒸发器温度满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时,新风风机由静止(或微风)转至低风,蒸发器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温度范围时,新风风机由低风转至中风,蒸发器温度满足第三预设温度范围时,新风风机由中风转至高风。
若新风风机所处风档为低风,则默认运行微风,当蒸发器温度满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时,新风风机由微风转至低风并稳定运行。
其中,第一预设温度范围为25℃≤T<30℃,第二预设温度范围为30℃≤T<38℃,第二预设温度范围为38℃≤T,T为蒸发器温度。
实施例四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降低新风装置的转速的变化率的步骤,包括:根据预设变化率增大新风装置的当前转速,直至达到新风装置的目标转速,预设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新风模式的目标风档对应的转速变化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预先存储有不同设定风档对应的预设变化率,在制热模式的防冷风运行阶段开启新风模式后,将新风模式的设定风档对应的转速变化率减小至其对应的预设变化率,从而使得新风装置的当前转速逐渐增大,避免低温新风过多、过快地进入房间,以提高新风模式下的制热效果。
实施例五
在该实施例中,新风装置包括用于加热引入的室外新风的加热组件,上述根据影响系数,调节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的步骤,包括:基于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控制加热组件工作,以提高新风装置的出风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新风装置设置有加热组件,用于对引入的室外新风进行加热,能够提高引入房间的室外新风的温度。
在新风装置的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表明开启新风装置后对房间内的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则控制加热组件工作,以提高新风装置的出风温度,避免出风温度过低而影响对房间的制热,能够达到在换新风的同时,保证制热效果的目的。
实施例六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加热组件工作的步骤,包括:在制热模式的防冷风运行阶段,控制加热组件工作,其中随着空调器的蒸发器的温度越高,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越大;在制热模式的升温运行阶段或稳定运行阶段,控制加热组件工作,其中随着空调器所在房间环境的环境温度越高,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越大。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制热模式的防冷风运行阶段,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与蒸发器的温度及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相关,具体地,蒸发器的温度越高,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越大,新风装置的出风温度越高;出风风量越大,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越大,以使新风装置的出风温度适应制热温度,使环境温度达到较好的人体舒适度。
在制热模式的升温运行阶段或稳定运行阶段,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与空调器所在房间的环境温度及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相关,具体地,环境温度越高,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越大,新风装置的出风温度越高;出风风量越大,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越大,以使新风装置的出风温度适应环境温度,使环境温度达到较好的人体舒适度。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节能及加热组件功率优化控制,优选出风温度等于瞬时状态下空调器所在房间的环境温度。
实施例七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压缩机按照第二频率运行的步骤,包括:在制热模式的升温运行阶段,基于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对压缩机的目标温度进行补偿,并根据补偿后的目标温度调节压缩机的频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制热模式的升温运行阶段,如果新风装置的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表明开启新风装置后对房间内的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则通过提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低温新风对制热的影响。具体地,对压缩机的目标温度进行补偿,该目标温度即为计算温度,利用该计算温度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计算。通过对压缩机的计算温度进行补偿,实现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提高。
通过上述方式,达到提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目的,从而实现制热补偿,避免由于引入新风而导致房间温升速度变慢以及房间极差增大,既能够保持房间内较高的温度,又能够兼顾换新风。
需要说明的是,对压缩机的目标温度的补偿可以为0补偿,也即,未进行补偿,在进行了补偿的情况下,按照补偿后的目标温度计算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未进行补偿的情况下,按照原有的目标温度计算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实施例八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对压缩机的目标温度进行补偿的步骤,包括:根据空调器的设定温度和预存的第一温度补偿值,确定目标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预先存储有用于对压缩机的目标温度进行补偿的第一温度补偿值。在判定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后,即可直接利用该第一温度补偿值对压缩机的目标温度进行补偿,具体为,将空调器的设定温度(即用户设定的舒适温度)与该第一温度补偿值的差值作为目标温度,从而达到提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目的,实现在新风模式下的制热补偿。
需要说明的是,预先存储的第一温度补偿值可以与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有关,例如,预先存储有第一温度补偿值与设定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差值的对应关系,示例性地,当设定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差值为2℃,第一温度补偿值为2℃。通过将第一温度补偿值限定为与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相关,能够实现更加精准地补偿,以提高房间温度的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不需要补偿,则该第一温度补偿值为0。
实施例九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对压缩机的目标温度进行补偿的步骤,包括:根据影响系数,确定第二温度补偿值;根据第二温度补偿值和空调器的设定温度,确定目标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预先存储有影响系数与第二温度补偿值的对应关系,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出第二温度补偿值。进一步地,利用该第二温度补偿值对压缩机的目标温度进行补偿,具体为,将空调器的设定温度与该第二温度补偿值的差值作为目标温度,从而达到提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目的,实现在新风模式下的制热补偿。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与影响系数对应的第二温度补偿值的步骤,包括:基于影响系数处于第一预设范围,确定第二温度补偿值处于第一补偿数值范围;基于影响系数处于第二预设范围,确定第二温度补偿值处于第二补偿数值范围;基于影响系数处于第三预设范围,确定第二温度补偿值处于第三补偿数值范围;其中,第二预设范围内的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范围内的数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范围内的数值,第一补偿数值范围为[0.5,2),第二补偿数值范围为[2,3.5),第三补偿数值范围为[3.5,5)。
在另一些技术方案中,影响系数可以为具体的温度值,第二温度补偿值与影响系数对应的具体温度值相等。例如,若新风模式开启后,出风风量为60方、出风温度为15℃,新风装置对环境温度的影响系数为1℃,则第二温度补偿值为1℃,如果空调器的设定温度为26℃,用于计算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计算温度即为27℃。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对房间内的环境温度的影响系数,还与空调器所在房间的体积有关,但是,由于空调器型号是依据所在房间的体积确定的,所以可以根据空调器的型号设置上述对应关系。
在上述实施例中,影响系数越大,第二温度补偿值越大,其中影响系数为零时,第二温度补偿值为零。
在该技术方案中,出风风量和出风温度对房间内的环境温度的影响系数与第二温度补偿值成正比。具体地,影响系数越大,第二温度补偿值越大,则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增大的越多。影响系数越小,第二温度补偿值越小,则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增大的越小。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对压缩机运行频率的精准地控制,提高制热补偿的可靠性,提高制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出风风量和出风温度对环境温度没有影响或者影响极小,则确定影响程度为零,那么第二温度补偿值为零,也即不对压缩机的目标温度进行补偿。
实施例十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根据影响系数,调节压缩机的运行参数的步骤,包括:在制热模式的升温运行阶段,基于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对空调器的制热量进行补偿,并根据补偿后的制热量调节压缩机的频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制热模式的升温运行阶段,如果新风装置的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表明开启新风装置后对房间内的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则通过提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低温新风对制热的影响。对压缩机的制热量(即制热能力)进行补偿,增加压缩机的目标制热量,从而实现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提高。
通过上述方式,达到提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目的,从而实现制热补偿,避免由于引入新风而导致房间温升速度变慢以及房间极差增大,既能够保持房间内较高的温度,又能够兼顾换新风。
实施例十一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对压缩机的制热量进行补偿的步骤,包括:根据空调器的设定温度,确定压缩机的初始制热量;根据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出风温度和出风湿度,确定处理新风装置的冷负荷的所需热量;根据初始制热量和所需热量,确定压缩机的制热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空调器的设定温度和环境温度,确定压缩机的初始制热量。检测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出风温度和出风湿度,根据出风风量、出风温度和出风湿度计算新风装置的冷负荷。进一步地,确定出抵消新风装置的冷负荷的所需热量,将所需热量补偿至压缩机的初始制热量上,从而实现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提高。
通过上述方式,达到提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目的,从而实现制热补偿,避免由于引入新风而造成房间内环境温度的降低,既能够保持房间内较高的温度,又能够兼顾换新风。
需要说明的是,所需热量可以与新风装置的冷负荷相等,也可以稍大于新风装置的冷负荷,也即所需热量与新风装置的冷负荷的差值小于一定阈值,以避免抵消不到位,以及制热量过多的问题。
实施例十二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根据影响系数,调节风机的运行参数的步骤,包括:在制热模式的防冷风运行阶段、升温运行阶段或稳定运行阶段,基于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根据影响系数,确定风机的目标转速;控制风机按照目标转速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表明开启新风装置后对房间内的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则需要控制风机的转速增大,以提高风量,从而抵消由于引入室外新风而增加的冷量。具体地,根据该影响系数,确定用于对风机的转速进行补偿的转速补偿值,其中影响系数与转速补偿值可以预先存储有对应关系。进一步地,利用该转速补偿值与风机初始转速的加和,作为目标转速,从而达到提高风机转速的目的,实现在新风模式下的制热补偿,避免由于引入新风而导致房间温升速度变慢以及房间极差增大。
需要说明的是,预先存储的转速补偿值可以与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有关,通过将转速补偿值限定为与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相关,能够实现更加精准地补偿,以提高房间温度的舒适性。
实施例十三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根据影响系数,调节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的步骤,包括:在制热模式的稳定运行阶段,基于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判断空调器是否存在新增冷负荷;基于空调器存在新增冷负荷,增大新风装置的转速,从而增大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制热模式的稳定运行阶段,在制热模式的稳定运行阶段,当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通过判断压缩机频率是否上升等因素判定空调器有无新增冷负荷,如果不存在,则保持新风装置的当前运行状态;如果存在,则将新风装置的当前转速增大,从而增大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
通过上述方式,解决在稳定制热阶段出现的空气闷热、干燥等问题。
示例性地,将新风装置的新风风机的转速由当前风档转至向上一级风档,以增大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需要说明的是,上一级风档对应的转速均大于当前风档对应的转速。
实施例十四
在该实施例中,该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增大新风装置的转速经过第一时长后,降低新风装置的转速。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将新风装置的当前转速增大第一时长后,再将新风装置的当前转速降低,以避免通入新风产生较大噪声而影响用户。
在该实施例中,确定第一时长的步骤,包括:根据空调器所在空间的体积和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确定预设时长;根据预设时长确定第一时长,其中第一时长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长。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将新风装置的当前转速增大后,根据空调器所在空间的体积与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的比值,计算新风风机需要运行的时间(即预设时长),在经过小于新风风机需要运行的时间的时长后降低转速,从而避免室外大量的较低温度的新风影响房间的制热效果。
实施例十五
在该实施例中,该控制方法,还包括:基于未接收到开启信号,且处于制热模式的稳定运行阶段的情况下,根据制热模式的运行时长,控制新风装置间歇开启。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制热模式的稳定运行阶段,容易出现空气闷热、干燥的问题,所以如果当前没有接收到开启新风装置的开启信号,则自动按照预设方式控制新风装置进行间歇运行,以使房间进行换新风,避免室内空气不流通给用户带来的沉闷感,保证房间温度的舒适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制热模式的运行时长,控制新风装置间歇开启的步骤,包括:基于制热模式每持续运行第二时长,控制新风装置开启并运行第三时长。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稳定运行阶段每持续运行第二时长后控制新风装置开启,并在第三时长后关闭,在稳定运行阶段持续第二时长后继续开启新风装置,并以此循环,实现对房间内换新风。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室内制热的同时,利用新风装置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避免室内空气不流通,提高室内空气微流动性和空气新鲜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确定第三时长的步骤,包括:根据空调器所在空间的体积和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确定第三时长。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将新风装置开启后,获取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根据空调器所在空间的体积与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的比值,计算新风风机需要运行的时间(即第三时长),使得新风装置在持续开启第三时长后关闭,以达到较好的换新风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时长的范围为大于或等于60min且小于或等于150min。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稳定运行阶段持续60min至150min之后房间内的空气质量较差,所以在60min至150min之后,开启新风装置实现对房间内空气的换新。
实施例十六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其中,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202,空调器工作在制热模式的防冷风运行阶段;
步骤204,判断新风模式是否开启,若新风模式未开启进入步骤206,若新风模式开启进入步骤208;
步骤206,维持空调器主机运行参数不变,并返回步骤204;
步骤208,控制新风静止,并获取空调器的蒸发器温度;
步骤210,判断蒸发器温度是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若是,进入步骤212,否则返回步骤208;
步骤212,控制新风装置的新风风机由静止转至低风,并进入步骤214;
步骤214,判断蒸发器温度是否处于第二预设温度范围,若是,进入步骤216,否则返回步骤212;
步骤216,控制新风风机由低风转至中风,并进入步骤218;
步骤218,判断蒸发器温度是否处于第三预设温度范围,若是,进入步骤220,否则返回步骤216;
步骤220,控制新风风机由中风转至高风。
在该实施例中,当空调器在制热模式的防冷风运行阶段,判断新风装置是否开启,若新风装置关闭,则不进行其他操作;若新风装置开启,判断新风装置的新风风机所处风档,若新风风机为自动风、中风或者高风,则通过与空调器的蒸发器温度关联,当蒸发器温度满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时,新风风机由静止(或微风)转至低风,蒸发器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温度范围时,新风风机由低风转至中风,蒸发器温度满足第三预设温度范围时,新风风机由中风转至高风。
若新风风机所处风档为低风,则默认运行微风,当蒸发器温度满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时,新风风机由微风转至低风并稳定运行。
其中,第一预设温度范围为25℃≤T<30℃,第二预设温度范围为30℃≤T<38℃,第二预设温度范围为38℃≤T,T为蒸发器温度。
通过上述方式,在空调制热且用户开启新风后,在空调防冷风运行阶段,控制新风风机的转速逐渐增加,避免因新风的引入破坏防冷风效果。
实施例十七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其中,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302,空调器工作在制热模式的升温运行阶段;
步骤304,判断新风模式是否开启,若新风模式未开启进入步骤306,若新风模式开启进入步骤308;
步骤306,维持空调器主机运行参数不变,并返回步骤304;
步骤308,获取新风量的大小以及新风温度;
步骤310,确定新风量以及新风温度对房间温度的影响系数;
步骤312,若影响系数在第一预设程度范围,对空调计算温度进行第一预设温度补偿;
步骤314,提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步骤316,若影响系数在第二预设程度范围,对空调计算温度进行第二预设温度补偿;
步骤318,提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及提高空调器主机转速;
步骤320,若影响系数在第三预设程度范围,对空调计算温度进行第三预设温度补偿;
步骤322,提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至最大频率,以及提高空调器主机转速至最大转速;
步骤324,判断房间温度是否达到设定温度,若达到进入步骤326,若未达到返回步骤308;
步骤326,判断新风模式是否关闭,若关闭进入步骤328,否则进入步骤330;
步骤328,取消温度补偿运行;
步骤330,维持温度补偿运行。
在该实施例中,当空调器解除防冷风而处于正常制热模式,且房间处于温升阶段时,若新风运行,获取新风装置的新风量以及新风温度,根据新风量和新风温度,确定新风对房间温度的影响系数,若新风影响系数在第一预设程度范围,对压缩机频率的计算温度进行第一预设温度补偿,若新风影响系数在第二预设程度范围,对压缩机频率的计算温度进行第二预设温度补偿,若新风影响系数在第三预设程度范围,对压缩机频率的计算温度进行第三预设温度补偿。其中温度补偿为空调主机额外新增补偿,补偿温度与新风影响系数正相关,如果新风影响系数为温度值,则补偿温度与新风影响系数相同。
直到房间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或者新风模式关闭后停止温度补偿。
其中,上述第一预设温度T1的范围为0.5≤T1<2.0,上述第二预设温度T2的2.0≤T2<3.5,上述第三预设温度T3的3.5≤T3<5。
通过上述方式,在空调制热且用户开启新风后,在房间温升阶段,不会因为开启新风,导致房间温升速度变慢以及房间极差增大。
实施例十八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四。其中,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402,空调器工作在制热模式的升温运行阶段;
步骤404,判断新风模式是否开启,若新风模式未开启进入步骤406,若新风模式开启进入步骤408;
步骤406,维持空调器主机运行参数不变,并返回步骤404;
步骤408,获取新风量、新风温度以及新风湿度;
步骤410,根据新风量和新风温度计算处理新风冷负荷所需热量;
步骤412,若所需热量在第一预设范围,提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步骤414,若所需热量在第二预设范围,提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及增大空调器的出风口的导风板的导风角度;
步骤416,判断房间温度是否达到设定温度,若达到进入步骤418,若未达到返回步骤408;
步骤418,判断新风模式是否关闭,若关闭进入步骤420,否则进入步骤422;
步骤420,取消温度补偿运行;
步骤422,维持温度补偿运行。
在该实施例中,当空调器解除防冷风而处于正常制热模式,且房间处于温升阶段时,若新风模式未开启,维持空调器主机运行参数不变。若新风模式开启,对空调器主机运行参数进行补偿修正,具体地,获取新风量、新风温度及新风湿度,计算处理新风冷负荷所需热量,根据所需热量所处预设区间进行热量补偿,若所需热量在第一预设范围,仅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修正,频率修正方式按照同风量下,频率与能力(即制热量)的关系曲线进行调整;若所需热量在第二预设范围,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及空调器的出风口的导风板进行修正,频率修正方式按照同风量下,频率与能力的关系曲线进行调整,导风角度修正方式由制热模式默认出风角度往最大出风角度调整,从而增大空调器主机的出风量。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预设范围内的数值大于第一预设范围内的数值。
直到房间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或者新风模式关闭后停止温度补偿。
在开启制热模式以及新风模式的情况下,通过能力补偿的方式增大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或空调器主机转速,从而达到既不影响房间温升速度及人体舒适度,又可以保证新风效果的目的。
实施例十九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五。其中,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502,空调器工作在制热模式的稳定运行阶段;
步骤504,判断新风模式是否开启,若新风模式未开启进入步骤506,若新风模式开启进入步骤518;
步骤506,新风静止,并获取空调稳定运行时间;
步骤508,判断空调稳定运行时间是否满足预设时间,若满足则进入步骤510,否则返回步骤506;
步骤510,控制新风风机由静止转为低风;
步骤512,获取新风装置的新风量,并计算新风风机需要运行时间;
步骤514,判断新风风机运行时间是否达到所需时间,若达到则进入步骤516,否则返回步骤510;
步骤516,控制新风风机由低风转为静止;
步骤518,新风维持运行,并获取空调器制热稳定运行时间内空调器的负荷变化;
步骤520,判断空调器是否有新增负荷,若有则进入步骤522,否则返回步骤518;
步骤522,获取新风风机转速,将新风风机转速由当前风档转至向上一级风档;
步骤524,获取新风装置的新风量,并计算新风风机需要运行时间;
步骤526,判断新风风机运行时间是否达到所需时间,若达到则进入步骤528,否则返回步骤522;
步骤528,将新风风机转速降至原先风档。
在该实施例中,当房间达到一定温度或舒适温度后,空调处于制热稳定运行阶段,判断新风是否运行,若新风静止,在空调稳定运行满足预设时间后,控制新风风机由静止转为低风,获取此时新风量,计算新风风机需要运行时间,满足新风风机运行时间后由低风转为静止,后期循环运行。
若判断新风运行,则判断在预设时间阈值内空调有无新增冷负荷,若无,维持当前运行状态;若有,获取新风风机转速,将新风风机转速由当前风档转至向上一级风档,获取此时新风量,计算新风风机需要运行时间,满足新风风机运行时间后降至原先风档。
其中,新风风机需要运行时间=房间体积除以新风量/2,预设时间t的范围为60min≤t≤150min。
通过上述方式,在空调制热且用户开启新风后,在稳定制热阶段,能够解决制热闷、干等痛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或者该空调器的控制装置中的用于执行加载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执行加载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空调器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该空调器包括风机、压缩机以及用于引入室外新风的新风装置。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6000的示意框图,其中,该空调器的控制装置6000包括:
判断模块6002,用于在开启制热模式的情况下,判断是否接收到新风装置的开启信号;
控制模块6004,控制模块6004用于:基于接收到开启信号,开启新风装置,并确定新风装置对空调器所在房间的环境温度的影响系数;根据影响系数,调节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压缩机的运行参数以及风机的运行参数中的至少一项。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设置有风机、压缩机和新风装置,该新风装置连通室外环境,能够从室外环境向空调器所在房间内引入室外新风。
在用户具有制热需求时,发出制热模式的开启信号。空调器接收到制热模式的开启信号,控制空调器进入制热模式。
进一步地,判断空调器是否开启新风模式,在新风模式开启后,空调器的新风装置开始工作,以实现向房间内引入新风,提高空气质量。并且,由于引入新风,而室外的新风温度低于房间内当前的环境温度,或者室外环境湿度比室内环境湿度大,所以会对当前的制热效果有所影响。因此,在新风模式开启后确定新风装置对空调器所在房间的环境温度的影响系数,并基于该影响系数对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压缩机的运行参数以及风机的运行参数中的至少一项进行调节。
通过上述方式,在开启制热模式并开启新风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新风装置对环境温度的影响系数,对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压缩机的运行参数以及风机的运行参数中的至少一项进行调节,从而降低新风对环境温度的影响,在对房间进行换新风的同时,保证房间温度的舒适性。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因此该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风机、压缩机、新风装置和空调主机,新风装置与室外环境连通,用于引入室外新风,空调主机包括存储器和控制器,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或指令,控制器执行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其中,存储器和控制器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它方式连接。控制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控制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芯片。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包括压缩机、风机、新风装置、存储器以及控制器,程序或指令被控制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该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8、图9、图10、图11以及图12所示(其中,图11为图10中A部分的放大图),空调器的新风装置600包括:新风风道602、新风管604、新风出风口606、新风进风口608、新风风轮610、室内风道风轮612、室外风道电机614、室内风道电机616、新风净化网618。
其中,室外风道电机614驱动新风风轮610转动、室内风道电机616驱动室内风道风轮612转动,使室外新风从新风进风口608进入新风风道602,再经新风管604、新风出风口606进入房间内,增大新风风量,实现对房间的换新风。如图14和图15所示,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新风装置600,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明显提高风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新风装置600还包括:加热组件,用于加热引入的室外新风,能够提高引入房间的室外新风的温度。
在制热模式下,控制加热组件工作,以提高新风装置的出风温度,避免出风温度过低而影响对房间的制热,能够达到在换新风的同时,提高制热效果的目的。
并且,在室外新风进入新风风道602后可通过新风净化网618实现对室外新风的净化,使净化后的室外新风进入房间,提高室外新风的空气质量。
如图7、图8和图13所示,空调器还包括:空调主机702和空调出风口704,空调主机702包括空调风轮7022、旋流导风板7024、旋流风叶7026、微孔导风板7028,其中。旋流导风板7024和旋流风叶7026用于空调出风口704的出风进行导流,以保证出风方向。微孔导风板7028能够降低风压、分散气流,能够有效避免冷风直吹,实现无风感。
本发明第五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其中,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发明提供的可读存储介质,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该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风机、压缩机以及用于引入室外新风的新风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开启制热模式的情况下,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新风装置的开启信号;
基于接收到所述开启信号,开启所述新风装置,并确定所述新风装置对所述空调器所在房间的环境温度的影响系数;
根据所述影响系数,调节所述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所述压缩机的运行参数以及所述风机的运行参数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根据所述影响系数,调节所述风机的运行参数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制热模式的防冷风运行阶段、升温运行阶段或稳定运行阶段,基于所述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根据所述影响系数,确定所述风机的目标转速;
控制所述风机按照所述目标转速运行;
所述根据所述影响系数,调节所述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制热模式的稳定运行阶段,基于所述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判断所述空调器是否存在新增冷负荷;
基于所述空调器存在新增冷负荷,增大所述新风装置的转速,从而增大所述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
在增大所述新风装置的转速经过第一时长后,降低所述新风装置的转速;
确定所述第一时长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空调器所在空间的体积和所述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确定预设时长;
根据所述预设时长确定所述第一时长,其中所述第一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新风装置对所述空调器所在房间的环境温度的影响系数的步骤,包括:
采集所述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和出风温度;
根据预存的出风风量、出风温度与影响系数的对应关系,以及采集到的所述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和出风温度,确定所述新风装置对所述空调器所在房间的环境温度的影响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影响系数,调节所述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制热模式的防冷风运行阶段,基于所述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降低所述新风装置的转速变化率,从而调节所述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所述新风装置的转速的变化率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空调器的蒸发器的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所述新风装置的当前转速,直至达到所述新风装置的目标转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包括用于加热引入的所述室外新风的加热组件,所述根据所述影响系数,调节所述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控制所述加热组件工作,以提高所述新风装置的出风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加热组件工作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制热模式的防冷风运行阶段,控制所述加热组件工作,其中随着所述空调器的蒸发器的温度越高,所述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越大;
在所述制热模式的升温运行阶段或稳定运行阶段,控制所述加热组件工作,其中随着所述空调器所在房间环境的环境温度越高,所述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越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影响系数,调节所述压缩机的运行参数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制热模式的升温运行阶段,基于所述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对所述压缩机的目标温度进行补偿,并根据补偿后的目标温度调节所述压缩机的频率;或者,
在所述制热模式的升温运行阶段,基于所述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对所述压缩机的制热量进行补偿,并根据补偿后的制热量调节所述压缩机的频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压缩机的目标温度进行补偿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空调器的设定温度和预存的第一温度补偿值,确定所述目标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压缩机的目标温度进行补偿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影响系数,确定第二温度补偿值;
根据所述第二温度补偿值和所述空调器的设定温度,确定所述目标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影响系数越大,所述第二温度补偿值越大,其中所述影响系数为零时,所述第二温度补偿值为零。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压缩机的制热量进行补偿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空调器的设定温度,确定所述压缩机的初始制热量;
根据所述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出风温度和出风湿度,确定处理所述新风装置的冷负荷的所需热量;
根据所述初始制热量和所述所需热量,确定所述压缩机的制热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未接收到所述开启信号,且处于所述制热模式的稳定运行阶段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制热模式的运行时长,控制所述新风装置间歇开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制热模式的运行时长,控制所述新风装置间歇开启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制热模式每持续运行第二时长,控制所述新风装置开启并运行第三时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三时长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空调器所在空间的体积和所述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确定所述第三时长。
15.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风机、压缩机以及用于引入室外新风的新风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在开启制热模式的情况下,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新风装置的开启信号;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
基于接收到所述开启信号,开启所述新风装置,并确定所述新风装置对所述空调器所在房间的环境温度的影响系数;
根据所述影响系数,调节所述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所述压缩机的运行参数以及所述风机的运行参数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根据所述影响系数,调节所述风机的运行参数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制热模式的防冷风运行阶段、升温运行阶段或稳定运行阶段,基于所述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根据所述影响系数,确定所述风机的目标转速;
控制所述风机按照所述目标转速运行;
所述根据所述影响系数,调节所述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制热模式的稳定运行阶段,基于所述影响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判断所述空调器是否存在新增冷负荷;
基于所述空调器存在新增冷负荷,增大所述新风装置的转速,从而增大所述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
在增大所述新风装置的转速经过第一时长后,降低所述新风装置的转速;
确定所述第一时长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空调器所在空间的体积和所述新风装置的出风风量,确定预设时长;
根据所述预设时长确定所述第一时长,其中所述第一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时长。
16.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17.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机;
压缩机;
新风装置,用于引入室外新风;
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或指令;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执行所述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包括:
加热组件,用于加热引入的所述室外新风。
19.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110850386.5A 2021-07-27 2021-07-27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6238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0386.5A CN113623824B (zh) 2021-07-27 2021-07-27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0386.5A CN113623824B (zh) 2021-07-27 2021-07-27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23824A CN113623824A (zh) 2021-11-09
CN113623824B true CN113623824B (zh) 2023-01-20

Family

ID=78381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50386.5A Active CN113623824B (zh) 2021-07-27 2021-07-27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238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4771B (zh) * 2021-12-30 2023-10-13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4508830B (zh) * 2022-01-25 2024-05-07 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控制空调运行的方法、空调、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96717B (zh) * 2022-02-08 2023-03-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空调控制方法、装置、新风空调、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076997B (zh) * 2022-04-22 2023-11-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以及控制装置
CN115164373B (zh) * 2022-05-24 2024-07-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空调温度补偿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5789896A (zh) * 2022-12-16 2023-03-1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15978753B (zh) * 2022-12-20 2024-05-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空调的出风温度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58824A (en) * 1986-05-23 1989-08-2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ir conditioner
CN103574812A (zh) * 2013-11-26 2014-02-12 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直通风机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13348A (zh) * 2017-03-30 2017-06-09 沈阳师范大学 一种节能、环保的厨房补充新风装置
CN107642886A (zh) * 2017-10-02 2018-01-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新风机与空调联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357373A (zh) * 2018-10-25 2019-02-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344536A (zh) * 2020-11-06 2021-02-09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80159A (zh) * 2021-02-23 2021-06-0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下出风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和下出风新风空调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58824A (en) * 1986-05-23 1989-08-2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ir conditioner
CN103574812A (zh) * 2013-11-26 2014-02-12 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直通风机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13348A (zh) * 2017-03-30 2017-06-09 沈阳师范大学 一种节能、环保的厨房补充新风装置
CN107642886A (zh) * 2017-10-02 2018-01-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新风机与空调联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357373A (zh) * 2018-10-25 2019-02-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344536A (zh) * 2020-11-06 2021-02-09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80159A (zh) * 2021-02-23 2021-06-0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下出风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和下出风新风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23824A (zh) 2021-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23824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23835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78662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8488920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10895010A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07726567B (zh) 新风机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新风机及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08266864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8302716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0345616A (zh) 室内风机转速的调节方法、调节装置和空调器
CN112413733A (zh) 一种新风空调运行控制方法及新风空调器
CN111336594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电子设备
CN110410961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6152374A (zh)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室内机
CN113432248A (zh) 一种空调及空调风扇的转速调节方法
CN108278734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1629752B (zh) 空调机控制方法
CN112325451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3606726B (zh) 空调器噪音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13623834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JP2933265B2 (ja) 回転制御式除湿機を備えた環境装置
CN113959073A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JPH11304285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2611047A (zh) 冬季夜间的新风换气方法、存储介质、控制装置
CN115235000B (zh) 一种除湿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3310179A (zh) 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方法、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