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23009A - 一种高速透平转子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速透平转子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23009A
CN113623009A CN202110872705.2A CN202110872705A CN113623009A CN 113623009 A CN113623009 A CN 113623009A CN 202110872705 A CN202110872705 A CN 202110872705A CN 113623009 A CN113623009 A CN 1136230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body
movable blade
rotor
stage movable
oil b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727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剑
侯明军
孙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C Dongfang Turb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C Dongfang Turb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C Dongfang Turb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C Dongfang Turb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7270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230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23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230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5/00Blades; Blade-carrying members; Heating, heat-insulating, cooling or antivibration means on the blades or the members
    • F01D5/02Blade-carrying members, e.g. rotors
    • F01D5/04Blade-carrying members, e.g. rotors for radial-flow machines or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2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other groups
    • F01D25/16Arrangement of bearings; Supporting or mounting bearings in 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2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other groups
    • F01D25/18Lubrica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2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other groups
    • F01D25/18Lubricating arrangements
    • F01D25/183Seal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5/00Blades; Blade-carrying members; Heating, heat-insulating, cooling or antivibration means on the blades or the members
    • F01D5/02Blade-carrying members, e.g. rotors
    • F01D5/027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urbine Rotor Nozzle Sea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透平转子结构,本发明所公开的转子结构能够适用于多种支撑件结构,通过更换轴承安装固定结构及位置,可使得转子适应各种轴承形式,应用范围更广。在工作转速达到一定值时,通过降低转子在高转速下的应力值以及提高转子临界转速,可使得转子更好适应高转速要求,提高机组运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高速透平转子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透平转子结构。
背景技术
中小功率等级透平机组体积小、运输安装灵活方便、初始制造成本少,但却共同面临效率较低、经济性差的困境。要提高一台透平机组的运行效率,往往需要增加通流级数或提高机组运行转速。提高通流级数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机组效率,但是级数的增加意味着要增加动、静叶片数量以及增加机组长度,特别对于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机组,这将会极大的增加机组的制造成本。通过适当增加机组转速可保证机组运行效率的同时控制机组尺寸以及制造成本。
因此,现有的透平转子结构还存在亟待改进之处,需要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内容中提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透平转子结构,该结构可适应高转速下的不同功率透平机组以及各类轴承形式,保证机组高运行效率和广泛应用范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速透平转子结构,包括转子体,转子体的中部设置有动叶组和向心叶轮,动叶组和向心叶轮的内外侧均设置有气封结构,最外层气封结构的外侧设置有挡油结构,挡油结构外侧设置有用于配合电磁轴承的轴套结构;位于转子体前部的轴套结构的前侧依次设置有传感器护套、第一轴承护套、联轴器和锁紧结构;位于转子体后部的轴套结构的后侧依次设置有传感器护套、推力盘、第二轴承护套和测速结构。
上述公开的高速透平转子结构,采用电磁轴承作为转子体的支撑件,当启动运行时,电磁轴承与轴套结构之间通过电磁力作用实现支撑,整个转子体悬浮于电磁轴承之间。工质依次流过向心叶轮、动叶组从而推动转子转动。
进一步的,本技术方案中采用的动叶组可选择多种可行的方案,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动叶组至少包括均采用双T型叶根的第一级动叶、第二级动叶和第三级动叶,第一级到第三级动叶的直径逐渐增加且从转子体的后部往前部依次设置。采用如此方案时,工质依次流过向心叶轮、第一级动叶、第二级动叶和第三级动叶,最终将工质的内能转化为转子体的动能。
进一步的,为了保持向心叶轮的轴向位置,以及保持转子体的平衡,对向心叶轮的设置处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向心叶轮外侧设置有平衡盘结构,平衡盘结构上设置有气封结构,且平衡盘结构上设置有若干用于调整转子体不平衡量的平衡螺塞结构。
上述内容公开了采用电磁轴承作为转子体支撑的技术方案,本发明还公开了另一种技术方案,即采用滑动轴承作为转子体支撑。下面进行说明:
一种高速透平转子结构,包括转子体,转子体的中部设置有动叶组和向心叶轮,动叶组和向心叶轮的内外侧均设置有气封结构,最外层气封结构的外侧设置有挡油结构,挡油结构外侧设置有轴颈且轴颈处设置滑动轴承;位于转子体前部的滑动轴承的前侧依次设置有溢油护套、挡油锥、联轴器和锁紧结构;位于转子体后部的滑动轴承的后侧依次设置有挡油锥、推力盘、第一定位套、第二轴承护套和测速结构。
上述公开的高速透平转子结构,通过滑动轴承作为转子体的支撑件,当转子体转动时,由于滑动轴承本身的结构特性能够使转子体的转动顺畅,工质的内能可充分转化为转子体的动能。由于采用了滑动轴承,需要润滑油脂提供润滑,但同时需要对润滑油脂进行限制以减少润滑油脂的损耗,并避免润滑油脂对其他部件造成污染,故采用了溢油护套和挡油锥,将润滑油脂限制在转子体上,避免润滑油脂往联轴器方向或气封齿方向移动对联轴器以及连接部件或造成污染。
进一步的,本技术方案中采用的动叶组可选择多种可行的方案,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动叶组至少包括均采用双T型叶根的第一级动叶、第二级动叶和第三级动叶,第一级到第三级动叶的直径逐渐增加且从转子体的后部往前部依次设置。采用如此方案时,工质依次流过向心叶轮、第一级动叶、第二级动叶和第三级动叶,最终将工质的内能转化为转子体的动能。
进一步的,为了保持向心叶轮的轴向位置,以及保持转子体的平衡,对向心叶轮的设置处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向心叶轮外侧设置有平衡盘结构,平衡盘结构上设置有气封结构,且平衡盘结构上设置有若干用于调整转子体不平衡量的平衡螺塞结构。
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滚动轴承作为支撑件的方案,现进行说明:
一种高速透平转子结构,包括转子体,转子体的中部设置有动叶组和向心叶轮,动叶组和向心叶轮的内外侧均设置有气封结构,最外层气封结构的外侧设置有挡油结构,挡油结构外侧设置有滚动轴承;位于转子体前部的滚动轴承的前侧依次设置有挡油锥、联轴器和锁紧结构;位于转子体后部的滚动轴承的后侧依次设置有挡油锥、第二定位套、第二轴承护套和测速结构。
此处公开的高速透平转子结构,直接设置滚动轴承作为转子体的支撑件,通过滚动轴承的转动特性使转子体能够顺畅转动,便于将工质的内能转化为转子体的内能。由于采用了滚动轴承,需要润滑油脂提供润滑,但同时需要对润滑油脂进行限制以减少润滑油脂的损耗,并避免润滑油脂对其他部件造成污染,故采用了挡油锥,将润滑油脂限制在转子体上,避免润滑油脂往联轴器方向或气封齿方向移动对联轴器以及连接部件或对动叶组和向心叶轮造成污染。
进一步的,本技术方案中采用的动叶组可选择多种可行的方案,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动叶组至少包括均采用双T型叶根的第一级动叶、第二级动叶和第三级动叶,第一级到第三级动叶的直径逐渐增加且从转子体的后部往前部依次设置。采用如此方案时,工质依次流过向心叶轮、第一级动叶、第二级动叶和第三级动叶,最终将工质的内能转化为转子体的动能。
进一步的,为了保持向心叶轮的轴向位置,以及保持转子体的平衡,对向心叶轮的设置处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向心叶轮外侧设置有平衡盘结构,平衡盘结构上设置有气封结构,且平衡盘结构上设置有若干用于调整转子体不平衡量的平衡螺塞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公开的转子结构能够适用于多种支撑件结构,通过更换轴承安装固定结构及位置,可使得转子适应各种轴承形式,应用范围更广。在工作转速达到一定值时,通过降低转子在高转速下的应力值以及提高转子临界转速,可使得转子更好适应高转速要求,提高机组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电磁轴承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滑动轴承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滚动轴承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挡油锥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气封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各标记的含义为:1、锁紧结构;2、联轴器;3、第一轴承护套;4、转子体;5、传感器护套;6、轴套结构;7、挡油锥;8、气封齿;9、平衡螺塞;10、第三级动叶;11、第二级动叶;12、第一级动叶;13、向心叶轮;14、平衡盘;15、螺钉;16、压板;17、推力盘;18、第二轴承护套;19、测速结构;20、挡油锥套;21、溢油护套;22、第一定位套;23、轴颈;24、第二定位套;25、滚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释。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发明,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发明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实施例1
针对现有的透平转子结构存在效率低下、经济性差的情况,本实施例进行优化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具体的,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速透平转子结构,包括转子体4,转子体4的中部设置有动叶组和向心叶轮13,动叶组和向心叶轮13的内外侧均设置有气封结构,最外层气封结构的外侧设置有挡油结构,挡油结构外侧设置有用于配合电磁轴承的轴套结构6;位于转子体4前部的轴套结构6的前侧依次设置有传感器护套5、第一轴承护套3、联轴器2和锁紧结构1;位于转子体4后部的轴套结构6的后侧依次设置有传感器护套5、推力盘17、第二轴承护套18和测速结构19。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动叶组和向心叶轮13可采用钛合金材料制成。
上述公开的高速透平转子结构,采用电磁轴承作为转子体4的支撑件,当启动运行时,电磁轴承与轴套结构6之间通过电磁力作用实现支撑,整个转子体4悬浮于电磁轴承之间。工质依次流过向心叶轮13、动叶组从而推动转子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动叶组内的各个动叶之间、动叶组与向心叶轮13之间设置气封结构,可起到更好的气封效果。
优选的,所述的轴套结构6可采用硅钢套,与转子体4采用过盈配合的形式进行套接。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动叶组可选择多种可行的方案,本实施例进行优化并采用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动叶组包括均采用双T型叶根的第一级动叶12、第二级动叶11和第三级动叶10,第一级到第三级动叶10的直径逐渐增加且从转子体4的后部往前部依次设置。采用如此方案时,所述向心叶轮13和各级动叶组成做功的通流部分,工质依次流过向心叶轮13、第一级动叶12、第二级动叶11和第三级动叶10,最终将工质的内能转化为转子体4的动能。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采用流体作为工质,可采用但不限于如下物质作为工质:氦气、空气、CO2、水蒸气等多种气体。
为了保持向心叶轮13的轴向位置,以及保持转子体4的平衡,对向心叶轮13的设置处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向心叶轮13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设置于转子体4上,向心叶轮13外侧设置有平衡盘14结构,平衡盘14结构上设置有气封结构,且平衡盘14结构上设置有若干用于调整转子体4不平衡量的平衡螺塞9结构。
优选的,平衡盘14过盈套接在转子体4上,并对向心叶轮13进行轴向限位。转子体4上还设置有压板16,压板16对平衡盘14进行轴向限位,所述的压板16通过螺钉15与转子体4连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气封结构包括若干高度不同的气封齿8,用以密封工质防止泄漏以及提高通流效率。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锁紧结构1为锁紧螺母,测速结构19为测速螺母。所述的锁紧螺母将联轴器2抵紧固定于转子体4上,而传感器护套5、第一轴承护套3均过盈配合设置于转子体4上,通过联轴器2进行轴向定位;而推力盘17、第二轴承护套18则过盈配合在转子体4上,通过测速螺母进行轴向限位,并相互抵紧使相邻的其他部件实现轴向定位。
本实施例公开的转子结构运转时,其原理如下:
当透平机组启动后,转子体4通过左右两侧的硅钢套和径向电磁轴承间的电磁力悬浮起来,工质分别流过向心叶轮13、第一级动叶12、第而级动叶、第三级动叶10,推动转子体4旋转,实现工质的内能向转子动能的转化,转子体4的动能通过联轴器2向被驱动装置传递;工质流至向心叶轮13背部及第三级动叶10后部后,通过平衡盘14及转子体4外圆上的气封齿8进行密封,防止工质的外漏,在转子体4运转过程中,转子体4上的轴向气动力通过推力盘17传递给轴向电磁轴承,并通过轴向电磁轴承的电磁力克服,实现转子体4轴向的稳定限位;转子体4转动过程中通过传感器护套5进行转子体4轴向及径向位移的监测,通过测速螺母进行转子体4转速的监测,通过联轴器2进行机组胀差的监测,以防止机组出现异常时进行紧急停机保护。
实施例2
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公开了采用电磁轴承作为转子体支撑的技术方案,本发明还公开了另一种技术方案,即采用滑动轴承作为转子体支撑。下面进行说明: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一种高速透平转子结构,包括转子体4,转子体4的中部设置有动叶组和向心叶轮13,动叶组和向心叶轮13的内外侧均设置有气封结构,最外层气封结构的外侧设置有挡油结构,挡油结构外侧设置有轴颈23且轴颈23处设置滑动轴承;位于转子体4前部的滑动轴承的前侧依次设置有溢油护套21、挡油锥、联轴器2和锁紧结构1;位于转子体4后部的滑动轴承的后侧依次设置有挡油锥、推力盘17、第一定位套22、第二轴承护套18和测速结构19。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动叶组和向心叶轮13可采用钛合金材料制成。
上述公开的高速透平转子结构,通过滑动轴承作为转子体4的支撑件,当转子体4转动时,由于滑动轴承本身的结构特性能够使转子体4的转动顺畅,工质的内能可充分转化为转子体4的动能。由于采用了滑动轴承,需要润滑油脂提供润滑,但同时需要对润滑油脂进行限制以减少润滑油脂的损耗,并避免润滑油脂对其他部件造成污染,故采用了溢油护套21和挡油锥7,将润滑油脂限制在转子体4上,避免润滑油脂往联轴器2方向或气封齿8方向移动对联轴器以及连接部件或对动叶组和向心叶轮13造成污染。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挡油锥7上也设置有至少两层倾斜设置的挡环结构,挡环结构朝向滑动轴承轴颈23倾斜,在高速转动下通过离心作用使润滑油脂回落至滑动轴承轴颈23处。
在本实施例中,动叶组内的各个动叶之间、动叶组与向心叶轮13之间设置气封结构,可起到更好的气封效果。
本技术方案中采用的动叶组可选择多种可行的方案,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动叶组至少包括均采用双T型叶根的第一级动叶12、第二级动叶11和第三级动叶10,第一级到第三级动叶10的直径逐渐增加且从转子体4的后部往前部依次设置。采用如此方案时,工质依次流过向心叶轮13、第一级动叶12、第二级动叶11和第三级动叶10,最终将工质的内能转化为转子体4的动能。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采用流体作为工质,可采用但不限于如下物质作为工质:氦气、空气、CO2、水蒸气等多钟气体。
优选的,平衡盘14过盈套接在转子体4上,并对向心叶轮13进行轴向限位。转子体4上还设置有压板16,压板16对平衡盘14进行轴向限位。
本实施例中,气封结构包括若干高度不同的气封齿8,用以密封工质防止泄漏以及提高通流效率。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锁紧结构1为锁紧螺母,测速结构19为测速螺母。所述的锁紧螺母将联轴器2抵紧固定于转子体4上,而溢油护套21、挡油锥套20均过盈配合设置于转子体4上,通过联轴器2进行轴向定位;而推力盘17、第一定位套22则过盈配合在转子体4上,通过测速螺母进行轴向限位,并相互抵紧使相邻的其他部件实现轴向定位。
为了保持向心叶轮13的轴向位置,以及保持转子体4的平衡,对向心叶轮13的设置处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向心叶轮13外侧设置有平衡盘14结构,平衡盘14结构上设置有气封结构,且平衡盘14结构上设置有若干用于调整转子体4不平衡量的平衡螺塞9结构。
本实施例公开的转子结构运转时,其原理如下:
实施例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二转子通过滑动轴承轴颈23进行径向支撑,滑动轴承轴颈23两侧分别设置挡油锥7、挡油锥套20,用来对滑动轴承润滑油进行端部密封,同时设置溢油护套21用来减少润滑油沿轴向的流动,在转子运转过程中,转子体4上的轴向气动力通过推力盘17传递给轴向滑动轴承,实现转子轴向的稳定限位;转子转动过程中通过推力盘17、滑动轴承轴颈23进行转子轴向及径向位移的监测,以防止机组出现异常时进行紧急停机保护。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公开了采用滚动轴承作为支撑件的方案,现进行说明: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高速透平转子结构,包括转子体4,转子体4的中部设置有动叶组和向心叶轮13,动叶组和向心叶轮13的内外侧均设置有气封结构,最外层气封结构的外侧设置有挡油结构,挡油结构外侧设置有滚动轴承25;位于转子体4前部的滚动轴承25的前侧依次设置有挡油锥、联轴器2和锁紧结构1;位于转子体4后部的滚动轴承25的后侧依次设置有挡油锥、第二定位套24、第二轴承护套18和测速结构19。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动叶组和向心叶轮13可采用钛合金材料制成。
此处公开的高速透平转子结构,直接设置滚动轴承25作为转子体4的支撑件,通过滚动轴承25的转动特性使转子体4能够顺畅转动,便于将工质的内能转化为转子体4的内能。由于采用了滚动轴承25,需要润滑油脂提供润滑,但同时需要对润滑油脂进行限制以减少润滑油脂的损耗,并避免润滑油脂对其他部件造成污染,故采用了挡油锥,将润滑油脂限制在转子体4上,避免润滑油脂往联轴器2方向或气封齿8方向移动对联轴器以及连接部件或对动叶组和向心叶轮13造成污染。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挡油锥7上也设置有至少两层倾斜设置的挡环结构,挡环结构朝向滑动轴承轴颈23倾斜,在高速转动下通过离心作用使润滑油脂回落至滑动轴承轴颈23处。
在本实施例中,动叶组内的各个动叶之间、动叶组与向心叶轮13之间设置气封结构,可起到更好的气封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挡油锥7作为挡油结构,挡油锥7将润滑用的油脂限制在气封结构所在的转子体4节段上,避免了润滑油脂进入到轴套结构6处造成污染影响电磁轴承的运行效果。
本技术方案中采用的动叶组可选择多种可行的方案,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动叶组至少包括均采用双T型叶根的第一级动叶12、第二级动叶11和第三级动叶10,第一级到第三级动叶10的直径逐渐增加且从转子体4的后部往前部依次设置。采用如此方案时,工质依次流过向心叶轮13、第一级动叶12、第二级动叶11和第三级动叶10,最终将工质的内能转化为转子体4的动能。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采用流体作为工质,可采用但不限于如下物质作为工质:氦气、空气、CO2、水蒸气等多钟气体。
优选的,平衡盘14过盈套接在转子体4上,并对向心叶轮13进行轴向限位。转子体4上还设置有压板16,压板16对平衡盘14进行轴向限位。
本实施例中,气封结构包括若干高度不同的气封齿8,用以密封工质防止泄漏以及提高通流效率。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锁紧结构1为锁紧螺母,测速结构19为测速螺母。所述的锁紧螺母将联轴器2抵紧固定于转子体4上,而溢油护套21、挡油锥套20均过盈配合设置于转子体4上,通过联轴器2进行轴向定位;而推力盘17、第二定位套24则过盈配合在转子体4上,通过测速螺母进行轴向限位,并相互抵紧使相邻的其他部件实现轴向定位。
为了保持向心叶轮13的轴向位置,以及保持转子体4的平衡,对向心叶轮13的设置处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向心叶轮13外侧设置有平衡盘14结构,平衡盘14结构上设置有气封结构,且平衡盘14结构上设置有若干用于调整转子体4不平衡量的平衡螺塞9结构。
本实施例公开的转子结构运转时,其原理如下:
实施例三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三转子通过滚动轴承25进行径向支撑,滑动轴承润滑油的端部密封通过挡油锥7实现,在转子运转过程中,转子体4上的轴向气动力由转子体4右侧的滚动轴承25承担,实现转子体4轴向的稳定限位;转子体4转动过程中通过第二定位套24进行转子体4轴向位移的监测,以防止机组出现异常时进行紧急停机保护。
以上即为本实施例列举的实施方式,但本实施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方式相互任意组合得到其他多种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施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Claims (10)

1.一种高速透平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体(4),转子体(4)的中部设置有动叶组和向心叶轮(13),动叶组和向心叶轮(13)的内外侧均设置有气封结构,最外层气封结构的外侧设置有挡油结构,挡油结构外侧设置有用于配合电磁轴承的轴套结构(6);位于转子体(4)前部的轴套结构(6)的前侧依次设置有传感器护套(5)、第一轴承护套(3)、联轴器(2)和锁紧结构(1);位于转子体(4)后部的轴套结构(6)的后侧依次设置有传感器护套(5)、推力盘(17)、第二轴承护套(18)和测速结构(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透平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叶组至少包括均采用双T型叶根的第一级动叶(12)、第二级动叶(11)和第三级动叶(10),第一级到第三级动叶(10)的直径逐渐增加且从转子体(4)的后部往前部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透平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向心叶轮(13)外侧设置有平衡盘(14)结构,平衡盘(14)结构上设置有气封结构,且平衡盘(14)结构上设置有若干用于调整转子体(4)不平衡量的平衡螺塞(9)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透平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油结构包括挡油锥(7)。
5.一种高速透平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体(4),转子体(4)的中部设置有动叶组和向心叶轮(13),动叶组和向心叶轮(13)的内外侧均设置有气封结构,最外层气封结构的外侧设置有挡油结构,挡油结构外侧设置有轴颈(23)且轴颈(23)处设置滑动轴承;位于转子体(4)前部的滑动轴承的前侧依次设置有溢油护套(21)、挡油锥、联轴器(2)和锁紧结构(1);位于转子体(4)后部的滑动轴承的后侧依次设置有挡油锥、推力盘(17)、第一定位套(22)、第二轴承护套(18)和测速结构(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透平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叶组至少包括均采用双T型叶根的第一级动叶(12)、第二级动叶(11)和第三级动叶(10),第一级到第三级动叶(10)的直径逐渐增加且从转子体(4)的后部往前部依次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透平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向心叶轮(13)外侧设置有平衡盘(14)结构,平衡盘(14)结构上设置有气封结构,且平衡盘(14)结构上设置有若干用于调整转子体(4)不平衡量的平衡螺塞(9)结构。
8.一种高速透平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体(4),转子体(4)的中部设置有动叶组和向心叶轮(13),动叶组和向心叶轮(13)的内外侧均设置有气封结构,最外层气封结构的外侧设置有挡油结构,挡油结构外侧设置有滚动轴承(25);位于转子体(4)前部的滚动轴承(25)的前侧依次设置有挡油锥、联轴器(2)和锁紧结构(1);位于转子体(4)后部的滚动轴承(25)的后侧依次设置有挡油锥、第二定位套(24)、第二轴承护套(18)和测速结构(1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速透平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叶组至少包括均采用双T型叶根的第一级动叶(12)、第二级动叶(11)和第三级动叶(10),第一级到第三级动叶(10)的直径逐渐增加且从转子体(4)的后部往前部依次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速透平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向心叶轮(13)外侧设置有平衡盘(14)结构,平衡盘(14)结构上设置有气封结构,且平衡盘(14)结构上设置有若干用于调整转子体(4)不平衡量的平衡螺塞(9)结构。
CN202110872705.2A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高速透平转子结构 Pending CN1136230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2705.2A CN113623009A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高速透平转子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2705.2A CN113623009A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高速透平转子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23009A true CN113623009A (zh) 2021-11-09

Family

ID=78381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72705.2A Pending CN113623009A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高速透平转子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2300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27792A (en) * 1988-08-22 1992-07-07 Ebara Corporation Centrifugal pump having magnet bearing
CN101265814A (zh) * 2008-04-30 2008-09-17 冀江 一种复合式透平膨胀机
JP2009209731A (ja) * 2008-03-03 2009-09-17 Ihi Corp タービン軸の軸力測定方法及び過給機
CN107906045A (zh) * 2017-12-15 2018-04-13 南通大通宝富风机有限公司 一种单级高速离心鼓风机转子
CN110966229A (zh) * 2019-12-23 2020-04-07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一种同轴一体径轴混流湿空气透平压气机转子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27792A (en) * 1988-08-22 1992-07-07 Ebara Corporation Centrifugal pump having magnet bearing
JP2009209731A (ja) * 2008-03-03 2009-09-17 Ihi Corp タービン軸の軸力測定方法及び過給機
CN101265814A (zh) * 2008-04-30 2008-09-17 冀江 一种复合式透平膨胀机
CN107906045A (zh) * 2017-12-15 2018-04-13 南通大通宝富风机有限公司 一种单级高速离心鼓风机转子
CN110966229A (zh) * 2019-12-23 2020-04-07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一种同轴一体径轴混流湿空气透平压气机转子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01754B (zh) 燃气涡轮发动机框架组件
US11255221B2 (en) Lube system for geared turbine section
JP5080814B2 (ja) ガスタービンエンジン組立体、差動スクイーズ油膜ダンパ軸受組立体及びガスタービンエンジン
EP3236023A1 (en) Gas bearing seal
CA2730117A1 (en) Wind driven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U2020414869B2 (en) Parallel bearing and rotor system
CN103225624A (zh) 双壳体对称式径向剖分多级离心泵
US10890247B2 (en) Lubrication fluid collection in a gearbox of a gas turbine engine
CN107013399B (zh) 一种采用齿轮传动的定桨贯流式水轮机
US20190226585A1 (en) Hydrodynamic Intershaft Piston Ring Seal
EP3351725A1 (en) Rotor thrust balanced turbine engine
CN110268174B (zh) 具有预加载流体动力学保持架引导件的滚子元件轴承
CN113623009A (zh) 一种高速透平转子结构
CN214063735U (zh) 油润滑的半直驱风力发电机转子支撑轴承的密封结构
CN108608015A (zh) 一种气涡轮驱动高速水润滑动静压轴承转子系统
CN110878760B (zh) 用于涡轮机械的密封组件
CN210829412U (zh) 一种径向式汽轮机主轴端部轴承结构
CN209539406U (zh) 磁悬浮透平发电机组
CN110821570B (zh) 一种无主轴的燃气涡轮
CN111396197A (zh) 一种燃气轮机空气分离器
CN111963484A (zh) 一种用于小型涡轮发动机的高集成度扩压器结构
WO2024083253A1 (zh) 一种风电机齿轮箱润滑装置及齿轮箱
US20130064646A1 (en) Steam turbine
CN112145659A (zh) 油润滑的半直驱风力发电机转子支撑轴承的密封结构
CN212003353U (zh) 一种燃气轮机空气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