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13218A -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13218A
CN113613218A CN202110893922.XA CN202110893922A CN113613218A CN 113613218 A CN113613218 A CN 113613218A CN 202110893922 A CN202110893922 A CN 202110893922A CN 113613218 A CN113613218 A CN 1136132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able device
mobile terminal
target program
data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939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平
穆振东
徐军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89392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132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13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32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该方法包括:可穿戴设备将传感器检测到的可穿戴设备的当前状态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传感器安装在可穿戴设备内;移动终端判断当前状态信息是否符合触发条件,触发条件为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的加速度值达到加速度预设值或陀螺仪传感器检测的角度值达到角度预设值;若当前状态信息符合触发条件,则移动终端获取用户操作移动终端中的第一目标程序时产生的操作数据,并将操作数据转发至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调用第二目标程序,并根据操作数据对第二目标程序执行相应操作,第二目标程序与第一目标程序对应。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可穿戴设备交互不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终端设备得到普及和应用,可穿戴设备是指能够直接穿在用户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其还能通过软件支持来实现强大的功能。
主流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目前,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的技术正处于新兴阶段,尤其是目前已经出现了多种具有显示屏的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戒指等,这些可穿戴设备都会配备(触控)显示屏。但为了实现可穿戴,可穿戴设备的显示屏的尺寸通常比较小,用户在可穿戴设备的显示屏上进行操作交互时十分不便,影响了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可穿戴设备交互不便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可穿戴设备将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当前状态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可穿戴设备内;
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当前状态信息是否符合触发条件,所述触发条件为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的加速度值达到加速度预设值或陀螺仪传感器检测的角度值达到角度预设值;
若所述当前状态信息符合触发条件,则所述移动终端获取用户操作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第一目标程序时产生的操作数据,并将所述操作数据转发至所述可穿戴设备;
所述可穿戴设备调用第二目标程序,并根据所述操作数据对所述第二目标程序执行相应操作,所述第二目标程序与所述第一目标程序对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当用户需要对可穿戴设备进行操作时,可以通过晃动、转动可穿戴设备等方式,使可穿戴设备的传感器检测到的当前状态信息满足触发条件,此时,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例如手机)上进行操作,移动终端会将用户在第一目标程序上的的操作数据发送至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会自动调用与第一目标程序对应的第二目标程序执行相应的操作,由此实现了对可穿戴设备的操作和控制,而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的触控显示屏的尺寸通常较大,用户操作更加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穿戴设备交互不便的问题。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可穿戴设备将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当前状态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可穿戴设备判断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否在预设距离范围内;
若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则所述可穿戴设备建立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可穿戴设备建立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可穿戴设备将自身的第一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将自身的第二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信息进行对比,以判断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二用户信息是否匹配;
若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二用户信息匹配,则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所述当前状态信息;
所述可穿戴设备建立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可穿戴设备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通信连接建立请求;
所述移动终端在接收到所述通信连接建立请求后,且接收到针对所述通信连接建立请求的确认指令时,根据所述通信连接建立请求建立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获取用户操作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第一目标程序时产生的操作数据,并将所述操作数据转发至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目标程序对所述操作数据进行封装,以获得封装数据;
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封装数据包和所述第一目标程序的源程序信息通过网络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每次完成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交互作业之后,自动生成一交互记录并存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或所述移动终端中,其中所述交互记录至少包括用户的唯一用户名、身份证号或手机号中的至少一种;
当所述可穿戴设备获取到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交互记录中的至少一条相吻合,或所述移动终端获取到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交互记录中的至少一条相吻合,则自动建立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当前距离,根据所述当前距离确定对应的距离等级;
根据所述距离等级在预设传输表格中选择对应的传输方式以实现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其中所述传输方式包括NFC传输、蓝牙传输以及移动网络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距离等级按照距离由近至远的顺序,依次包括第一距离等级、第二距离等级以及第三距离等级,对应的传输方式依次为NFC传输、蓝牙传输以及移动网络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在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进行交互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实时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速率判断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是否存在数据延迟;
若存在,则自动检测除当前传输方式之外的其它传输方式对应的数据传输速率,并将当前传输方式切换为数据传输速率最高的传输方式。
进一步地,判断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是否存在数据延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若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小于预设传输速率,则开始计时以得到第一时间;
若所述第一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间阈值,则判定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存在第一程度数据延迟;
若所述第一时间小于第二预设时间阈值且大于第一预设时间阈值,则判定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存在第二程度数据延迟;
若所述第一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阈值,则判定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不存在数据延迟。
进一步地,所述可穿戴设备使用时的流畅度为:
Figure BDA0003195865790000041
其中,L为可穿戴设备使用时的流畅度,a为第一系数,β为第二系数,t1为发生第一程度数据延迟的总时长,t2为发生第二程度数据延迟的总时长。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可穿戴设备交互不便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可穿戴设备和移动终端;
所述可穿戴设备用于将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当前状态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可穿戴设备内;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判断所述当前状态信息是否符合触发条件,所述触发条件为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的加速度值达到加速度预设值或陀螺仪传感器检测的角度值达到角度预设值;
若所述当前状态信息符合触发条件,则所述移动终端用于获取用户操作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第一目标程序时产生的操作数据,并将所述操作数据转发至所述可穿戴设备;
所述可穿戴设备用于调用第二目标程序,并根据所述操作数据对所述第二目标程序执行相应操作,所述第二目标程序与所述第一目标程序对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装置,当用户需要对可穿戴设备进行操作时,可以通过晃动、转动可穿戴设备等方式,使可穿戴设备的传感器检测到的当前状态信息满足触发条件,此时,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例如手机)上进行操作,移动终端会将用户在第一目标程序上的的操作数据发送至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会自动调用与第一目标程序对应的第二目标程序执行相应的操作,由此实现了对可穿戴设备的操作和控制,而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的触控显示屏的尺寸通常较大,用户操作更加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穿戴设备交互不便的问题。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可穿戴设备用于判断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否在预设距离范围内;
若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则所述可穿戴设备用于建立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可穿戴设备用于将自身的第一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将自身的第二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信息进行对比,以判断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二用户信息是否匹配;
若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二用户信息匹配,则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所述当前状态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可穿戴设备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通信连接建立请求;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通信连接建立请求后,且接收到针对所述通信连接建立请求的确认指令时,根据所述通信连接建立请求建立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目标程序对所述操作数据进行封装,以获得封装数据;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将所述封装数据包和所述第一目标程序的源程序信息通过网络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建立连接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信息传输的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数据传输控制的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判断是否发生数据延迟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包括步骤S101~S104:
S101,所述可穿戴设备将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当前状态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可穿戴设备内。
其中,可穿戴设备例如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的触控显示屏的尺寸通常比较小。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等触控显示屏的尺寸比较大的终端设备。
可穿戴设备内置传感器,常见的传感器如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等。可以理解的,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可穿戴设备的加速度、通过陀螺仪传感器检测可穿戴设备的角度。
需要指出的是,具体实施时,可通过设置传感集线器(Sensor Hub),传感集线器集成了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力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环境光感传感器等,能够节省可穿戴设备内部的布置空间。
通过传感集线器检测可穿戴设备的状态,从而获取可穿戴设备的当前状态信息,然后可穿戴设备将当前状态信息可以通过wifi、蓝牙等无线通信方式发送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
S102,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当前状态信息是否符合触发条件,所述触发条件为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的加速度值达到加速度预设值或陀螺仪传感器检测的角度值达到角度预设值。
其中,通过判断当前状态信息是否符合触发条件来判断用户是否需要对可穿戴设备进行操作,当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的加速度值达到加速度预设值或陀螺仪传感器检测的角度值达到角度预设值,表示用户此时需要对可穿戴设备进行操作。
S103,若所述当前状态信息符合触发条件,则所述移动终端获取用户操作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第一目标程序时产生的操作数据,并将所述操作数据转发至所述可穿戴设备。
其中,若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的加速度值达到加速度预设值或陀螺仪传感器检测的角度值达到角度预设值,表示用户此时需要对可穿戴设备进行操作。此时,用户可以直接在移动终端中,对移动终端中的第一目标程序进行操作,移动终端会获取用户操作第一目标程序时产生的操作数据。第一目标程序例如是某个图像编辑软件,用户使用该图像编辑软件对某个图片进行编辑操作。
S104,所述可穿戴设备调用第二目标程序,并根据所述操作数据对所述第二目标程序执行相应操作,所述第二目标程序与所述第一目标程序对应。
其中,第二目标程序与第一目标程序对应的意思是两者是同一款软件,例如第二目标程序与第一目标程序是相同的图像编辑软件。可穿戴设备首先会调用第二目标程序,然后根据用户操作第一目标程序时产生的操作数据第二目标程序执行相应操作,例如进行相同的图片编辑操作。
具体的,所述移动终端获取用户操作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第一目标程序时产生的操作数据,并将所述操作数据转发至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目标程序对所述操作数据进行封装,以获得封装数据;
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封装数据包和所述第一目标程序的源程序信息通过网络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当用户需要对可穿戴设备进行操作时,可以通过晃动、转动可穿戴设备等方式,使可穿戴设备的传感器检测到的当前状态信息满足触发条件,此时,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例如手机)上进行操作,移动终端会将用户在第一目标程序上的的操作数据发送至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会自动调用与第一目标程序对应的第二目标程序执行相应的操作,由此实现了对可穿戴设备的操作和控制,而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的触控显示屏的尺寸通常较大,用户操作更加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穿戴设备交互不便的问题。
此外,作为一个具体示例,请参阅图2,在步骤S101,所述可穿戴设备将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当前状态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S1011,所述可穿戴设备判断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否在预设距离范围内。
其中,可穿戴设备判断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否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可以通过距离传感器、蓝牙、近场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方式进行检测。
需要指出的是,当可穿戴设备通过蓝牙、NFC或者其他方式来检测在预设范围内的存在多个移动终端时,可以将距离最近的移动终端作为后续交互的电子设备,也可以提供选择窗口供用户选择其中一个移动终端作为后续交互的电子设备。
具体的,可穿戴设备通过蓝牙、NFC检测周围是否存在移动终端,也就是说,将蓝牙或者NFC的检测范围作为上述预设的距离范围。或者,通过蓝牙或者NFC检测信号强度超过预设值的移动终端,其中信号强度超过预设值所对应的范围即为预设的距离范围。或者,通过蓝牙或者NFC检测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的移动终端,若检测到,则将检测到的移动终端作为后续交互的电子设备。
此外,在可穿戴设备检测在预设的距离范围之内是否存在移动终端时,还可以通过集成在可穿戴设备中的距离传感器来实现。具体的,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是否存在其他电子设备,然后通过蓝牙或者NFC来确定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子设备是否为移动终端,若是,则将该移动终端作为后续交互的电子设备。
S1012,若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则所述可穿戴设备建立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建立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可穿戴设备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通信连接建立请求;
所述移动终端在接收到所述通信连接建立请求后,且接收到针对所述通信连接建立请求的确认指令时,根据所述通信连接建立请求建立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通信连接。
其中,可以直接建立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也就是说,在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移动终端在其预设的距离范围之内的情况下,直接发送通信连接建立请求给移动终端;在移动终端在接收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通信连接建立请求之后,根据通信连接建立请求中包含的设备地址,建立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可以理解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和移动终端备之间的通信连接的建立,还可以在相应的信号强度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才建立连接,因为在信号强度(例如NFC信号或蓝牙信号)较弱的情况下,可穿戴电子设备和移动终端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可能不稳定并且通过二者之间的通信连接传输数据的数据传输速度也较慢,从而影响二者之间的数据交互。
此外,作为一个具体示例,请参阅图3,在步骤S1012,所述可穿戴设备建立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S1013,所述可穿戴设备将自身的第一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
其中,第一用户信息用于识别用户在使用可穿戴设备时的身份信息,第一用户信息可以包括唯一的用户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
S1014,所述移动终端将自身的第二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信息进行对比,以判断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二用户信息是否匹配。
其中,第二用户信息用于识别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时的身份信息。同样,第二用户信息可以包括唯一的用户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
S1015,若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二用户信息匹配,则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所述当前状态信息。
其中,只有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二用户信息匹配,移动终端才会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当前状态信息,确保信息交互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由于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每次在建立连接时,均需要经过较为繁琐的判断识别、身份验证之后才能建立起二者之间的连接。此种方式无疑限制了用户在后续使用中的便利性。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请参阅图4,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在每次完成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交互作业之后,自动生成一交互记录并存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或所述移动终端中。
在本步骤中,交互记录至少包括用户的唯一用户名、身份证号或手机号中的至少一种。与此同时,上述的交互记录,可存储于可穿戴设备或移动终端中,或同时存储于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中。
S202,当所述可穿戴设备获取到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交互记录中的至少一条相吻合,或所述移动终端获取到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交互记录中的至少一条相吻合,则自动建立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连接。
可以理解的,在实际使用时,用户登录可穿戴设备或移动终端中的任意一种设备时,当获取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交互记录中的至少一条相吻合时,则自动建立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连接。例如,登录移动终端时,若用户的身份证号与存在于交互记录中,则说明该用户之前已经成功使用过该可穿戴设备,因此可直接建立二者之间的连接。
可以理解的,该设置可实现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的快速连接,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实施例三:
在实际应用中,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可能会由于距离等多种因素导致数据传输不稳定的情况发生,进而影响用户的实际体验。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请参阅图5,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01,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当前距离,根据所述当前距离确定对应的距离等级。
其中,所述距离等级按照距离由近至远的顺序,依次包括第一距离等级、第二距离等级以及第三距离等级。
S302,根据所述距离等级在预设传输表格中选择对应的传输方式以实现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方式包括NFC传输、蓝牙传输以及移动网络数据传输。如上所述,距离等级按照距离由近至远的顺序,依次包括第一距离等级、第二距离等级以及第三距离等级。
其中,第一距离等级对应的传输方式为NFC传输,第二距离等级对应的传输方式为蓝牙传输,第三距离等级对应的传输方式为移动网络数据传输。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所检测到的实际距离,对应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进行传输,以保证数据传输效率。
进一步的,由于在实际应用中,不可避免地会由于外在的诸多因素,导致数据传输卡滞甚至中断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请参阅图6,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提出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011,实时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
S3012,根据所述数据传输速率判断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是否存在数据延迟。
例如,若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的当前数据传输方式为NFC传输,且通过NFC传输的当前数据传输速率小于预设的NFC传输最低速率,则可判定当前通过NFC传输存在数据延迟。
S3013,若存在,则自动检测除当前传输方式之外的其它传输方式对应的数据传输速率,并将当前传输方式切换为数据传输速率最高的传输方式。
可以理解的,由于数据延迟会导致用户将无法正常使用可穿戴设备进行体验。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自动检测除当前传输方式之外的其它传输方式所对应的数据传输速率。在本实施例中,也即自动检测蓝牙传输与移动网络数据传输分别对应的数据传输速率。然后比较蓝牙传输与移动网络数据传输分别对应的数据传输速率,选择数据传输速率最高的传输方式并进行切换,以保证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的正常数据传输,保证用户进行可穿戴设备体验的正常进行。
实施例四:
由于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数据传输方式的切换,会发生额外的功耗。为了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数据传输切换,延长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
请参阅图7,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出一种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是否发生数据延迟的判断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01,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是否小于预设传输速率。
S402,开始计时以得到第一时间。
S403,若第一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间阈值,则判定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存在第一程度数据延迟。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二预设时间阈值大于第一预设时间阈值。若第一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间阈值,说明数据延迟时间较长,也即第一程度数据延迟为较为严重的数据延迟。此时无疑需要执行上述第三实施例中的步骤S3013以保证正常的数据传输。
S404,若第一时间小于第二预设时间阈值且大于第一预设时间阈值,则判定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存在第二程度数据延迟。
如上所述,若第一时间小于第二预设时间阈值且大于第一预设时间阈值,说明此时仅发生的为非常轻微的数据延迟,数据传输仍能维持,不至于到中断的程度。此时为了尽可能减少因数据传输方式切换而产生的额外的功耗,因此不进行数据传输方式的切换,以在保证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能进行数据传输的前提下,尽可能延长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
S405,若第一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阈值,则判定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不存在数据延迟。
作为补充的,每个可穿戴设备在与对应的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可穿戴设备使用时的流程度进行评价。
在本发明中,上述可穿戴设备使用时的流畅度表示为:
Figure BDA0003195865790000131
其中,L为可穿戴设备使用时的流畅度,a为第一系数,β为第二系数,t1为发生第一程度数据延迟的总时长,t2为发生第二程度数据延迟的总时长。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8,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装置,包括可穿戴设备10和移动终端20。
所述可穿戴设备10用于将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可穿戴设备10的当前状态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20,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可穿戴设备10内;
所述移动终端20用于判断所述当前状态信息是否符合触发条件,所述触发条件为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的加速度值达到加速度预设值或陀螺仪传感器检测的角度值达到角度预设值;
若所述当前状态信息符合触发条件,则所述移动终端20用于获取用户操作所述移动终端20中的第一目标程序时产生的操作数据,并将所述操作数据转发至所述可穿戴设备10;
所述可穿戴设备10用于调用第二目标程序,并根据所述操作数据对所述第二目标程序执行相应操作,所述第二目标程序与所述第一目标程序对应。
本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设备10用于判断所述移动终端20与所述可穿戴设备10之间的距离是否在预设距离范围内;
若所述移动终端20与所述可穿戴设备10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则所述可穿戴设备10用于建立与所述移动终端20之间的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设备10用于将自身的第一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20;
所述移动终端20用于将自身的第二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信息进行对比,以判断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二用户信息是否匹配;
若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二用户信息匹配,则所述移动终端20用于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10发送的所述当前状态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设备10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20发送通信连接建立请求;
所述移动终端20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通信连接建立请求后,且接收到针对所述通信连接建立请求的确认指令时,根据所述通信连接建立请求建立与所述可穿戴设备10的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20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目标程序对所述操作数据进行封装,以获得封装数据;
所述移动终端20用于将所述封装数据包和所述第一目标程序的源程序信息通过网络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10。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装置,当用户需要对可穿戴设备进行操作时,可以通过晃动、转动可穿戴设备等方式,使可穿戴设备的传感器检测到的当前状态信息满足触发条件,此时,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例如手机)上进行操作,移动终端会将用户在第一目标程序上的的操作数据发送至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会自动调用与第一目标程序对应的第二目标程序执行相应的操作,由此实现了对可穿戴设备的操作和控制,而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的触控显示屏的尺寸通常较大,用户操作更加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穿戴设备交互不便的问题。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的方法。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
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可穿戴设备将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当前状态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可穿戴设备内;
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当前状态信息是否符合触发条件,所述触发条件为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的加速度值达到加速度预设值或陀螺仪传感器检测的角度值达到角度预设值;
若所述当前状态信息符合触发条件,则所述移动终端获取用户操作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第一目标程序时产生的操作数据,并将所述操作数据转发至所述可穿戴设备;
所述可穿戴设备调用第二目标程序,并根据所述操作数据对所述第二目标程序执行相应操作,所述第二目标程序与所述第一目标程序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将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当前状态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可穿戴设备判断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否在预设距离范围内;
若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则所述可穿戴设备建立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可穿戴设备建立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可穿戴设备将自身的第一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将自身的第二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信息进行对比,以判断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二用户信息是否匹配;
若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二用户信息匹配,则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所述当前状态信息;
所述可穿戴设备建立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可穿戴设备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通信连接建立请求;
所述移动终端在接收到所述通信连接建立请求后,且接收到针对所述通信连接建立请求的确认指令时,根据所述通信连接建立请求建立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获取用户操作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第一目标程序时产生的操作数据,并将所述操作数据转发至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目标程序对所述操作数据进行封装,以获得封装数据;
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封装数据包和所述第一目标程序的源程序信息通过网络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每次完成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交互作业之后,自动生成一交互记录并存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或所述移动终端中,其中所述交互记录至少包括用户的唯一用户名、身份证号或手机号中的至少一种;
当所述可穿戴设备获取到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交互记录中的至少一条相吻合,或所述移动终端获取到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所述交互记录中的至少一条相吻合,则自动建立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当前距离,根据所述当前距离确定对应的距离等级;
根据所述距离等级在预设传输表格中选择对应的传输方式以实现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其中所述传输方式包括NFC传输、蓝牙传输以及移动网络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距离等级按照距离由近至远的顺序,依次包括第一距离等级、第二距离等级以及第三距离等级,对应的传输方式依次为NFC传输、蓝牙传输以及移动网络数据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进行交互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实时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速率判断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是否存在数据延迟;
若存在,则自动检测除当前传输方式之外的其它传输方式对应的数据传输速率,并将当前传输方式切换为数据传输速率最高的传输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是否存在数据延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若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小于预设传输速率,则开始计时以得到第一时间;
若所述第一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间阈值,则判定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存在第一程度数据延迟;
若所述第一时间小于第二预设时间阈值且大于第一预设时间阈值,则判定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存在第二程度数据延迟;
若所述第一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阈值,则判定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不存在数据延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使用时的流畅度为:
Figure FDA0003195865780000031
其中,L为可穿戴设备使用时的流畅度,a为第一系数,β为第二系数,t1为发生第一程度数据延迟的总时长,t2为发生第二程度数据延迟的总时长。
9.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穿戴设备和移动终端;
所述可穿戴设备用于将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当前状态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可穿戴设备内;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判断所述当前状态信息是否符合触发条件,所述触发条件为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的加速度值达到加速度预设值或陀螺仪传感器检测的角度值达到角度预设值;
若所述当前状态信息符合触发条件,则所述移动终端用于获取用户操作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第一目标程序时产生的操作数据,并将所述操作数据转发至所述可穿戴设备;
所述可穿戴设备用于调用第二目标程序,并根据所述操作数据对所述第二目标程序执行相应操作,所述第二目标程序与所述第一目标程序对应。
10.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893922.XA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Pending CN1136132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3922.XA CN113613218A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3922.XA CN113613218A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3218A true CN113613218A (zh) 2021-11-05

Family

ID=78306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93922.XA Pending CN113613218A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13218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1431A (zh) * 2013-02-26 2013-09-04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智能传输文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81187A (zh) * 2012-10-19 2014-05-0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文件传输的方法及终端
CN107124515A (zh) * 2017-05-15 2017-09-01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解锁方法及装置
US20200064906A1 (en) * 2016-12-29 2020-02-27 InBody Co., Ltd. Wearab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CN112153640A (zh) * 2020-06-24 2020-12-29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控制方法、系统、用户终端、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81147A (zh) * 2020-09-29 2021-01-05 北京歌尔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小程序的可穿戴设备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207052A (zh) * 2021-01-28 2021-08-03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连接方法及装置、蓝牙耳机、通信系统、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1187A (zh) * 2012-10-19 2014-05-0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文件传输的方法及终端
CN103281431A (zh) * 2013-02-26 2013-09-04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智能传输文件的方法和装置
US20200064906A1 (en) * 2016-12-29 2020-02-27 InBody Co., Ltd. Wearab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CN107124515A (zh) * 2017-05-15 2017-09-01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12153640A (zh) * 2020-06-24 2020-12-29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控制方法、系统、用户终端、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81147A (zh) * 2020-09-29 2021-01-05 北京歌尔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小程序的可穿戴设备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207052A (zh) * 2021-01-28 2021-08-03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连接方法及装置、蓝牙耳机、通信系统、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文涛;刘威;黄慧明;: "基于可穿戴加速度传感器的机械臂控制系统", 信息技术, no. 09, 18 September 2018 (2018-09-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51439B1 (ko) 에이디비 인터페이스를 이용한 스마트폰의 성능 측정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5549858A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用户终端
KR102441850B1 (ko) 서비스 처리 방법 및 이동 통신 단말
CN107708223B (zh)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163366A (zh) 无线网络连接方法和装置
CN109819489B (zh) 一种终端主叫方法及终端
US11381100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ulti-mode charging, mobil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US10735054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communication rights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CN111510482B (zh) 失败网络请求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KR101712762B1 (ko) 테마 어플리케이션을 로딩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US1138864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13099342A (zh) 一种无线耳机开盖回连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5577775A (zh) 双通道下载方法和装置
CN111132047A (zh) 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KR102472405B1 (ko) 차량용 avn과 사용자 단말기 간 멀티 미러링 방법
CN113613218A (zh)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N110891262A (zh) 一种蓝牙配对的方法、系统和终端设备
WO2023011289A1 (zh) 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Wi-Fi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10086814A (zh) 一种数据获取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485709B (zh) 应用优化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3766468B (zh) 智能卡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96007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1294470B (zh) 呼叫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82141B (zh) 一种获取终端装置状态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3051116A1 (zh) 分布式实现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