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10937A - 万能路径绘图数据特征编码和解码方法、终端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万能路径绘图数据特征编码和解码方法、终端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10937A
CN113610937A CN202110792185.4A CN202110792185A CN113610937A CN 113610937 A CN113610937 A CN 113610937A CN 202110792185 A CN202110792185 A CN 202110792185A CN 113610937 A CN113610937 A CN 1136109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arget
feature
graph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921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10937B (zh
Inventor
高孝敏
王美玉
于立民
李伟
尤帅
垢元培
孙宇佳
常素彩
王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Geological Brigade Of Hebei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Geological Brigade Of Hebei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Geological Brigade Of Hebei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filed Critical Second Geological Brigade Of Hebei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Priority to CN20211079218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109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10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09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109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09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9/00Image co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Gener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万能路径绘图数据特征编码和解码方法、终端及介质,其解码方法包括:响应于用户的绘图触发操作,生成数据输入框;响应于用户向数据输入框输入至少一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的操作,存储至少一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至少一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包括至少一个首标记和至少一个数据体;首标记用于指示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要素;数据体包括至少一个数据行和至少一个尾标记行;数据行包括图形点坐标和第二特征码,第二特征码用于指示组合图形的分段线形或者独立图形的类别;尾标记行指示目标图形的填充方式或者闭合方式以及目标图形的尾部参数。本申请具有提高绘图效率并节省计算机存储空间的效果。

Description

万能路径绘图数据特征编码和解码方法、终端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平面制图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万能路径绘图数据特征编码和解码方法、终端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许多行业中需要在计算机上绘制平面图形,例如地质勘探的矿产分布图、规划设计的方案图、建筑施工的勘测图等。为了满足用户的绘图需求,各类绘图应用程序应运而生,用户通过鼠标、键盘、触屏等方式绘制图形。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通过鼠标、键盘、触屏等方式绘制多个图形时,需要人工重复操作,其操作繁琐、绘图效率低下,并且点击鼠标、键盘、屏幕会产生大量代码,占用计算机存储空间,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率。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绘图效率并节省计算机存储空间,本申请提供一种万能路径绘图数据特征编码和解码方法、终端及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万能路径绘图数据特征编码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万能路径绘图数据特征编码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绘图触发操作,生成数据输入框;
响应于用户向所述数据输入框输入至少一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的操作,存储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包括至少一个首标记和至少一个数据体;
所述首标记包括第一特征码和特征要素值,所述第一特征码和所述特征要素值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要素;
所述数据体包括至少一个数据行和至少一个尾标记行;所述数据行包括图形点坐标和第二特征码,所述第二特征码用于指示组合图形的分段线形或者独立图形的类别;所述尾标记行包括第三特征码和尾部参数值,所述第三特征码用于指示目标图形的填充方式或者闭合方式,所述尾部参数值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图形的尾部参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首标记和数据体的数据结构对待绘制的目标图形进行绘图特征数据编码,直接输入编码后的绘图特征数据即可实现目标图形的自动绘制目标图形,当绘制多个目标图形时,也无需人工重复拖动鼠标、触发键盘、触摸屏等操作,从而提高绘图效率,同时可以减少点击鼠标、键盘、屏幕而产生的大量代码,节省计算机存储空间,进而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率。
可选的,所述首标记的数据格式为(XA,YA)(TA)或者(TA)(XA,YA);其中,XA和YA值为特征要素值,TA值为第一特征码;
所述数据行的数据格式为(XB,YB)(TB)或者(TB)(XB,YB);其中,(XB,YB)为图形点坐标,TB值为第二特征码;
所述尾标记行的数据格式为(XC,YC)(TC)或者(TC)(XC,YC);其中,XC和YC值为尾部参数值,TC值为第三特征码。
可选的,若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图形为M个目标图形,M≥2且M为整数,则所述M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包括M个首标记和M个数据体,所述M个目标图形、所述M个首标记和所述M个数据体之间一一对应,每个数据体均包括至少一个数据行和一个尾标记行。
可选的,所述M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按照预设顺序排列,第i个目标图形的数据体位于所述第i个目标图形的首标记与第i+1个目标图形的首标记之间,其中,i=1,2,……,M。
可选的,若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图形包括N个绘图特征要素的数据均相同的目标图形,N≥2且N为整数,则所述N个绘图特征要素的数据均相同的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包括一个首标记和一个数据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N个绘图特征要素的数据均相同的目标图形可共用一个首标记,减少对目标图形编码时产生的代码量,从而节省计算机存储空间,进而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率。
可选的,若所述N个绘图特征要素的数据均相同的目标图形的图形类别和大小均相同,则所述数据体包括至少两个数据行和一个尾标记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N个绘图特征要素的数据均相同的目标图形的图形类别和大小也均相同时,N个目标图形可共用一个首标记和尾标记行,进一步减少对目标图形进行编码时产生的代码量,从而进一步节省计算机存储空间,进而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万能路径绘图数据解码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万能路径绘图数据解码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绘图启动操作,调用.NET Framework的GeometryGroup类,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作为方法参数,生成所述至少一个图形形状;
调用.NET Framework的Path类为所述至少一个图形形状生成路径并添加属性,生成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图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用.NET Framework的GeometryGroup类和.NETFramework的Path类对待绘制的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进行数据解码,从而实现自动绘制目标图形,进而提高绘图效率。
可选的,若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图形为M个目标图形,且M≥2,则所述调用.NETFramework的GeometryGroup类,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作为方法参数,生成至少一个图形形状包括:
基于所述M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中的首标记或者尾标记行将所述M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划分为M个绘图特征数据;
调用.NET Framework的GeometryGroup类,将划分后的M个绘图特征数据作为方法参数,生成M个图形形状。
可选的,若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图形为M个目标图形,M≥2且M为整数,则所述调用.NET Framework的GeometryGroup类,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作为方法参数,生成至少一个图形形状包括:
基于所述M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中的首标记或者尾标记行将所述M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划分为M个绘图特征数据包;
调用.NET Framework的GeometryGroup类,将划分后的M个绘图特征数据包作为方法参数,生成M个图形形状;
所述调用.NET Framework的Path类为所述至少一个图形形状生成路径并添加属性,生成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图形包括:
调用.NET Framework的Path类为所述M个图形形状生成路径并添加属性,生成所述M个目标图形。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终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万能路径绘图数据特征编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组合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的数据格式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组合图形的绘制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三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的数据格式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具有相同首标记的三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的数据格式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两个绘图特征要素的数据均相同但大小不同的正五边形的绘制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N个绘图特征要素的数据、图形类别和大小均相同的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的数据格式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两个绘图特征要素的数据且大小均相同的正五边形的绘制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部分目标图形的绘制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万能路径绘图数据特征解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终端300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万能路径绘图数据特征编码方法。该万能路径绘图数据特征编码方法可由智能终端执行,该智能终端可以为服务器也可以为终端设备,其中该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终端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计算机等,但并不局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万能路径绘图数据特征编码方法方法的主要流程描述如下(步骤S101~S102):
步骤S101,响应于用户的绘图触发操作,生成数据输入框;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通过智能终端的鼠标、键盘、触摸屏等方式触发绘图按键,以产生绘图触发操作,智能终端响应于该绘图触发操作,生成并显示数据输入框。
步骤S102,响应于用户向数据输入框输入至少一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的操作,存储至少一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通过键盘、触屏等输入方式向数据输入框内输入至少一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智能终端存储用户输入的至少一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
至少一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包括至少一个首标记和至少一个数据体。其中,首标记由至少两行数据行构成,每行数据行均包含第一特征码和特征要素值,第一特征码和特征要素值共同指示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要素。绘图特征要素包括但不限于物体类别和绘图颜色,首标记需同时包含绘图颜色和物体类别这两类绘图特征要素。
物体类别对应的第一特征码为物体码,物体类别对应的特征要素值包括目标图形的物体大类和物体编码,物体大类指待绘制的目标图形所属的物体类型,物体编码是指待绘制的目标图形在其所属物体大类中的编号。
绘图颜色对应的第一特征码为颜色码,绘图颜色对应的特征要素值包括目标图形的填充颜色和边线颜色。填充颜色是指填充待绘制的目标图形中闭合区域的颜色,边线颜色是指待绘制的目标图形的线形颜色。
可选的,首标记采用(XA,YA)(TA)的数据格式,其中,XA、YA、TA值均采用int值类型。XA、YA值表示特征要素值,TA值表示第一特征码。具体的,颜色码、物体码以及对应的第一特征码的取值可详见表1。
表1
Figure BDA0003161413380000051
当首标记包括(XA1,YA1)(901)和(XA2,YA2)(902)时,XA1和YA1中的一个值表示物体大类,另一个值表示物体编码;XA2和YA2中的一个值表示填充颜色,另一个值表示边线颜色。
例如:当首标记为(2,6)(901)和(1,3)(902)时,在(2,6)(901)中,2表征物体大类为建筑类,6表征物体编码为第6号,901表征物体码;在(1,3)(902)中,1表征填充颜色为黄色,3表征边线颜色为红色,902表征颜色码。
如果首标记不包含物体类别这类绘图要素时,则按异常处理;如果标记不包含绘图颜色这类绘图要素时,则默认边线颜色为画布颜色的对比色(例如:画布颜色为白色,则边线颜色默认为黑色),且不填充颜色或填充默认颜色。
需要注意的是,首标记也可以采用(TA)(XA,YA)格式,TA、XA、YA值所表示含义与前述一致,对此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数据体包括至少一个数据行和至少一个尾标记行。数据行包括图形点坐标和第二特征码,第二特征码用于指示组合图形的分段线形或者独立图形的类别。如果待绘制图形是地质图形,图形点坐标可由地理坐标转换而来。地理坐标转换可采用TRANSDAT pro23.25等现有的地理坐标转换工具。
可选的,数据行采用(XB,YB)(TB)的数据格式,XB和YB值均采用double值类型,TB值采用int值类型。(XB,YB)表示图形点坐标,TB值表示第二特征码。
可选的,尾标记行采用(XC,YC)(TC)的数据格式,其中XC与YC值均采用double值类型,TC值采用int值类型。XC、YC值表示尾部参数值、TC值表示第三特征码。
需要注意的是,数据行也可以采用(TB)(XB,YB)格式,尾标记行也可以采用(TC)(XC,YC)格式,其中,XB、YB、TB、XC、YC、TC所表示含义与前述一致,对此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为方便理解,以下分别对组合图形、独立图形的含义进行具体说明。
组合图形可以是由多段拓展线形或者多段连接线形组合而成的图形,还可以是由至少一段拓展线形和至少一段连接线形组合而成的图形。
其中,拓展线形是在实线类型的图形基础上衍生出的带有虚线的线形,其包含虚线类、虚实类和实虚类,各类中的虚线部分可实现线段隐形的效果,各类拓展线形所对应的第二特征码及解释说明可详见表2。
表2
Figure BDA0003161413380000061
连接线形是指可由不同类型的线首尾相连所构成的复合线形,其包含控制贝塞尔曲线、辅助贝塞尔曲线、三点贝塞尔曲线、三点抛物、三点圆弧、折线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线条均可通过连续输入多组有效的二维图形点坐标和第二特征码而形成多段连续的线。
部分连接线形所对应的第二特征码及解释说明详见表2。结合表2,以下对部分连接线形进行进一步说明。
(1)折线:第二特征码为14,形成独立折线时,至少需要两个数据行(首部点、绘制点);形成多种线形的连接折线时,至少需要一个数据行,通过借用前一相邻点,再输入一个绘制点,可构成一条由每单个绘制点分段的折线。需要说明的是,输入多个绘制点也可构成矩形或多边形。
(2)三点圆弧:第二特征码为15,形成独立圆弧时,至少需要三个数据行(首部点、绘制点一、绘制点二);形成多种线形的连接圆弧时,至少需要两个数据行,通过借用前一相邻点,再输入两个绘制点,可构成一条由每两个绘制点分段的圆弧线。
(3)三点抛物线:第二特征码为16,形成独立曲线时,至少需要三个数据行(首部点、绘制点一、绘制点二);形成多种线形的连接曲线时,至少需要两个数据行,通过借用前一相邻点,再输入两个绘制点,可构成一条由每两个绘制点分段的抛物线。
(4)三点贝塞尔曲线:第二特征码为17,形成独立曲线时,至少需要三个数据行(首部点、绘制点一、绘制点二);形成多种线形的连接曲线时,至少需要两个数据行,通过借用前一相邻点,再输入两个绘制点,可构成一条由每两个绘制点分段的三阶贝塞尔曲线。
(5)辅助贝塞尔曲线:第二特征码为18,形成独立曲线时,至少需要四个数据行(首部辅助点、前点、绘制点、尾部辅助点);形成多种线形的连接曲线时,至少需要一个数据行,通过将前相邻点的上一点作为辅助点,借用前相邻点,输入一个或多个绘制点,再借用下段曲线相邻点作为辅助点,可构成一条由每单个绘制点分段的三阶贝塞尔曲线。
(6)控制贝塞尔曲线:第二特征码为19,形成独立曲线时,至少需要四个数据行(首部点、控制点一、控制点二、绘制点);形成多种线形的连接曲线时,至少需要三个数据行,通过借用前相邻点,再输入控制点一、控制点二、绘制点,可构成一条由每单个绘制点分段的三阶贝塞尔曲线。
(7)禁用类:特征码为20,按异常处理。
图2示出了一种组合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的数据格式,该组合图形由多段分段线形组成。如图2所示,首标记位于数据体之前,数据体内包含一个数据块,数据块包含尾标记行和多个数据行,数据块内对应多段分段线形。如果多个相邻的数据行的第二特征码相同,则该多个相邻的数据行属于同一分段线形。
例如,图2中前三行数据行中的第二特征码均为TB1,可见,前三行数据行属于同一分段线形,其中(XB1,YB1)、(XB2,YB2)、(XB3,YB3)为该分段线形上的三个图形点坐标。
需要说明的是,该组合图形的多段分段线形可以均是连接线形,也可以均是拓展线形,还可以是连接线形与拓展线形的组合。
现有一如图3所示的待绘制的组合图形,该组合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具体如下:
(1,3)(901);
(2,4)(902);
(X1,Y1)(14);
(X2,Y2)(14);
(X3,Y3)(15);
(X4,Y4)(15);
(X5,Y5)(16);
(X6,Y6)(16);
(X7,Y7)(17);
(X8,Y8)(18);
(X9,Y9)(18);
(Xk1,Yk1)(19);
(Xk2,Yk2)(19);
(X10,Y10)(19);
(X11,Y11)(14);
(X12,Y12)(54);
(X13,Y13)(-7)。
其中,(1,3)(901)和(2,4)(902)为此组合图形的首标记;
(X1,Y1)(14)、(X2,Y2)(14)为此组合图形的第一段分段线形,本段线形为折线;
(X3,Y3)(15)、(X4,Y4)(15)为此组合图形的第二段分段线形,本段线形为三点圆弧,其中三点弧线将(X2,Y2)作为起点;
(X5,Y5)(16)、(X6,Y6)(16)为此组合图形的第三段分段线形,本段线形为三点抛物线,其中三点抛物线将(X4,Y4)作为起点;
(X7,Y7)(17)、(X8,Y8)(17)为此组合图形的第四段分段线形,本段线形为三点贝塞尔曲线,其中,三点贝塞尔曲线将(X6,Y6)作为起点;
(X9,Y9)(18)为此组合图形的第五段分段线形,本段线形为辅助贝塞尔曲线;
(Xk1,Yk1)(19)、(Xk2,Yk2)(19)、(X10,Y10)(19)为此组合图形的第六段分段线形,本段线形为控制贝塞尔曲线;
(X11,Y11)(14)为此组合图形的第七段分段线形,本段线形为折线,
(X12,Y12)(54)、(X13,Y13)(-7)为此组合图形的第八段线形,本段线形为虚实类,本线形第一段为虚线,第二段为实线;
(X1,Y1)(14)、(X13,Y13)(-7)两点重合,即图形闭合,其中,(X13,Y13)(-7)为此组合图形的尾标记行。
本实施例中,独立图形是指不相互连接的个体独立的图形,其包括但不限于箭头、多向椭圆、多向圆形、正多角形、正多边形、矩形、椭圆,对此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部分独立图形所对应的第二特征码及解释说明详见表2。以下结合表2对部分独立图形进行进一步说明。
(1)椭圆:第二特征码为1,至少需要两个数据行,由紧邻的一个或多个中心点坐标(Xo,Yo)、尾部参数值X代表横轴半径,Y代表竖轴半径。可绘制一个或多个形状相同、独立的椭圆形。
(2)矩形:第二特征码为2,至少需要两个数据行,由紧邻的一个或多个中心点坐标(Xo,Yo)、尾部参数值X代表宽度,Y代表高度。可绘制一个或多个形状相同、独立的矩形。
(3)正多边形:第二特征码为3,至少需要两个数据行,由紧邻的一个或多个中心点坐标(Xo,Yo)、尾部参数值X代表半径,Y代表边数。可绘制一个或多个形状相同、独立的正多边形。
(4)正多角形:第二特征码为4,至少需要两个数据行,由紧邻的一个或多个中心点坐标(Xo,Yo)、尾部参数值X代表半径,Y代表边数。可绘制一个或多个形状相同、独立的正多角形。
(5)多向圆形(或子区形状):第二特征码为5,至少需要两个数据行,由紧邻的一个或多个中心点坐标(Xo,Yo)、尾部参数值X代表半径,Y代表方位。可绘制一个或多个形状相同、独立的圆形或圆形子区形状。
(6)多向椭圆(或子区形状):第二特征码为6,至少需要三个数据行,由紧邻的一个或多个中心点坐标(Xo,Yo)、尾部参数值X代表旋转角度,Y代表方位或者X代表横轴半径,Y代表竖轴半径。可绘制一个或多个形状相同、独立的椭圆或椭圆子区形状。
(7)箭头:第二特征码为7,至少需要三个数据行,由紧邻的一组或多组起点坐标(Xo,Yo)和终点坐标(Xz,Yz)、尾部参数值X代表箭柄的宽度,Y代表箭头的形式。可绘制一个或多个形状相同、独立的箭头形状。
(8)待扩展类:第二特征码预留为8-13,输入此区间特征码暂按异常处理。
本实施例中,尾标记行位于数据体中所有数据行之后,其包括第三特征码和尾部参数值。第三特征码用于指示目标图形的填充方式或者闭合方式,尾部参数值用于指示目标图形的尾部参数,其中尾部参数可以是半径、角度、方位等参数。尾标记行所对应的第三特征码及解释说明可详见表3。
表3
Figure BDA0003161413380000101
以下以正五边形为例对独立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进行具体说明。该正五边形的半径是10,中心点坐标是(100,100),该正五边形的绘图特征数据具体如下:
(1,3)(901);
(2,4)(902);
(100,100)(3);
(10,5)(-7)。
其中,正五边形的首标记为(1,3)(901)和(2,4)(902),数据行为(100,100)(3),尾标记行为(10,5)(-7)。
虽然首标记设置了对正五边形填充颜色,但是尾标记行的第三特征码是-7,通过查询表3可知,-7指示此正五边形采用线段闭合但不填充颜色,此时遵从第三特征码不填充颜色。
在本实施例中,若至少一个目标图形为M个目标图形,M≥2且M为整数,则M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包括M个首标记和M个数据体,每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均包括一个首标记和一个数据体,M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按照预设顺序排列,该预设顺序是由用户输入M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的先后顺序;第i个目标图形的数据体位于第i个目标图形的首标记与第i+1个目标图形的首标记之间,其中,i=1,2,……,M,且每个数据体均包括至少一个数据行和一个尾标记行。
图4示出了三个目标图形的数据格式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三个目标图形的数据格式包括三个首标记和三个数据体,第一个目标图形的数据体位于第一个目标图形的首标记与第二个目标图形的首标记之间,其中,(Xn1,Yn1)(Tn1)与(XC1,YC1)(TC1)之间、(Xn2,Yn2)(Tn2)与(XC2,YC2)(TC2)之间、(Xn3,Yn3)(Tn3)与(XC3,YC3)(TC3)之间可以存在多行数据行且每个数据体均包括一个尾标记行,三个目标图形的尾标记行分别为(XC1,YC1)(TC1)、(XC2,YC2)(TC2)和(XC3,YC3)(TC3)。
一些实施例中,当至少一个目标图形包括N个绘图特征要素的数据均相同的目标图形时,N≥2且N为整数,绘图特征要素的数据均相同表示这N个目标图形的首标记是相同的,此时,为了减少代码量,该N个目标图形可以共用一个首标记,也就是说,该N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包括一个首标记和一个数据体。
图5示出了具有相同首标记的三个目标图形的数据格式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这三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仅包含一个首标记和一个数据体,其中,数据体包括多个数据块,每个数据块对应其中一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且每个数据块的末行为尾标记行。
现有如图6所示的两个待绘制的正五边形。这两个正五边形的绘图特征要素的数据均相同但大小不同,两个正五边形的绘图特征数据具体如下:
(1,3)(901);
(2,4)(902);
(100,100)(3);
(30,6)(-7);
(100,150)(3);
(50,6)(-7)。
由于两个正五边形的半径R1、R2不同,因此二者不能共用尾标记行。后四行数据行构成一数据体,该数据体包括两个数据块,每个数据块对应一正五边形的绘图特征数据,第一个数据块为(100,100)(3);(30,6)(-7);第二个数据块为(100,150)(3);(50,6)(-7)。
进一步地,如果N个绘图特征要素的数据均相同的目标图形的图形类别、大小均相同,还可以共用尾标记行,此时,数据体包括至少两个数据行和一个尾标记行。
图7示出了N个绘图特征要素的数据、图形类别和大小均相同的目标图形的数据格式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XA1,YA1)(TA1)、(XA2,YA2)(TA2)为N个目标图形共用的首标记;(XC,YC)(TC)为N个目标图形共用的尾标记行。
现有如图8所示的两个待绘制的正五边形,其中两个正五边形的绘图特征要素的数据且大小均相同,两个正五边形的绘图特征数据具体如下:
(1,3)(901);
(2,4)(902);
(100,100)(3);
(100,150)(3);
(50,6)(-7);
由于两个正五边形的首标记相同,因此二者可共用首标记(1,3)(901)和(2,4)(902)。
由于两个正五边形的半径R相同,因此二者可共用尾标记行(50,6)(-7),在首标记与尾标记行之间存在两行数据行,每行数据行均对应其中一个正五边形的绘图特征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上述共用首标记的情况,N个目标图形既可以是独立图形,又可以是组合图形;对于上述共用首标记和尾标记行的情况,N个目标图形仅能是独立图形。
此外,图9示出了部分目标图形的绘制示意图。下面分别对图9中各目标图形的绘制要求进行说明。
(1)三点坐标构成一条折线,如图9_a所示。
(2)三点坐标绘制一条折线,再采用等腰直角封闭构成菱形并填充颜色,如图9_b所示。
(3)四点坐标绘制一条折线采用对称封闭构成多边形并填充颜色,再通过拓展线形的虚实类改变边线样式,如图9_c所示。
(4)三点坐标绘制一条折线采用曲线封闭构成扇形并填充颜色,如图9_d所示。
(5)两对不同的圆心坐标和一对横竖轴半径参数绘制具有重叠区域的对称半填充图形,重叠区不填色,如图9_e所示。
(6)两段连续圆弧采用对称封闭构成花生形状并填充颜色,如图9_f所示。
(7)利用多向椭圆指定中心坐标、旋转角度和方位代号绘制倾斜的填充椭圆,如图9_g所示。
(8)三点坐标绘制抛物线采用对称封闭构成叶子形状并填充颜色,如图9_h所示。
(9)通过中心坐标、半径和边数(取负值)参数构成倒立的多边形,如图9_i中左图所示。通过中心坐标、半径和边数(取正值)参数构成正立的多边形,如图9_i中右图所示。
(10)通过绘制折线和抛物线采用曲线封闭形成的子弹形状,如图9_j所示。
(11)通过绘制两段三点贝塞尔曲线采用曲线封闭而得到的假山状图形,如图9_k所示。
(12)三点坐标绘制圆弧采用线段封闭,再通过拓展线形的实虚类改变边线样式,形成西瓜瓣状图形,如图9_l所示。
(13)两对角点坐标和一对高宽参数值构成具有重叠区域的对称半填充图形,重叠区不填色,如图9_m所示。
(14)通过中心坐标、半径和边数(取负值)参数构成倒立的多角形,如图9_n中左图所示。通过中心坐标、半径和边数(取正值)参数构成正立的多角形,如图9_n中右图所示。
(15)通过绘制多段辅助贝塞尔曲线采用对称线封闭形成音波形状,如图9_o所示。
(16)通过绘制一段控制贝塞尔曲线采用对称线封闭形成麻花形状,如图9_p所示。
(17)利用多向椭圆绘制半个椭圆再采用对称线封闭形成心形,如图9_q所示。
(18)通过指定起点、终点坐标和线宽度、方式代号参数可绘制不同样式的箭头,如图9_r所示。
(19)通过指定一个中心点坐标和外圈大圆半径绘制的钻孔符号,如图9_s所示。
(20)利用多向椭圆指定不同的方位代号可绘制不同的椭圆子区形状,如图9_t所示。
(21)由多段三点圆弧组合构成的花边状图形,如图9_u所示。
(22)由多段折线闭合填充构成的长城状图形,如图9_v所示。
针对上述万能路径绘图数据特征编码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万能路径绘图数据特征解码方法。该解码方法也有智能终端执行,前述已对智能终端进行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0所示,该解码方法的主要流程描述如下(步骤S201~S202):
步骤S201:响应于用户的绘图启动操作,调用.NET Framework的GeometryGroup类,将至少一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作为方法参数,生成至少一个图形形状;
步骤S202:调用.NET Framework的Path类为至少一个图形形状生成路径并添加属性,生成至少一个目标图形。
在本实施中,该解码方法应用于安装有Microsoft Visual Studio软件的智能终端。绘图启动操作是指用户向数据输入框内输入绘图特征数据后,通过键盘等输入设备点击确认按键的操作,智能终端响应于该确认操作,通过函数类接口调用.NET Framework的GeometryGroup类和.NET Framework的Path类将用户输入的至少一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绘制成对应的目标图形。
一些实施例中,若至少一个目标图形为M个目标图形,M≥2且M为整数,则先基于M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中的首标记或者尾标记行将M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划分为M个绘图特征数据包,然后调用.NET Framework的GeometryGroup类,将划分后的M个绘图特征数据包作为方法参数,生成M个图形形状,再调用.NET Framework的Path类为M个图形形状生成路径并添加绘图颜色和物体类别等属性,生成M个目标图形。
例如:当M=3时,如图4所示,识别首标记和尾标记行的位置,并可依据首标记或尾标记行将三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划分为三个绘图特征数据包,此时,调用.NETFramework的GeometryGroup类,将划分后的三个绘图特征数据包作为方法参数,生成三个图形形状,然后通过调用.NET Framework的Path类为三个图形形状生成路径并添加绘图颜色和物体类别等属性,生成三个目标图形。
一些实施例中,若至少一个目标图形包括N个绘图特征要素的数据均相同的目标图形,N≥2且N为整数,则先基于N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中的尾标记行将N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划分为N个绘图特征数据包,然后调用.NET Framework的GeometryGroup类,将划分后的N个绘图特征数据包作为方法参数,生成N个图形形状,再调用.NETFramework的Path类为N个图形形状生成路径并添加绘图颜色和物体类别等属性,生成N个目标图形。
例如:当N=3时,如图5所示,三个目标图形共用首标记,根据每个数据块的尾标记行将三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划分为三个绘图特征数据包。此时,调用.NETFramework的GeometryGroup类,将划分后的三个绘图特征数据包作为方法参数,生成三个图形形状;调用.NET Framework的Path类为三个图形形状生成路径并添加绘图颜色和物体类别等属性,生成三个目标图形。
进一步地,若N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要素的数据、图形类别和大小均相同,则先基于N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中的第二特征码将N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划分为N个绘图特征数据包,然后调用.NET Framework的GeometryGroup类,将划分后的N个绘图特征数据包作为方法参数,生成N个图形形状,再调用.NET Framework的Path类为N个图形形状生成路径并添加绘图颜色和物体类别等属性,生成N个目标图形。
如图7所示,N个目标图形共用首标记和尾标记行,根据第二特征码将N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划分成N个绘图特征数据包。此时,调用.NET Framework的GeometryGroup类,将划分后的N个绘图特征数据包作为方法参数,生成N个图形形状;调用.NET Framework的Path类为N个图形形状生成路径并添加绘图颜色和物体类别等属性,生成N个目标图形。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300的结构框图。智能终端3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PC机、服务器等设备。如图11所示,智能终端300包括存储器301、处理器302和通信总线303;存储器301、处理器302通过通信总线303相连。存储器301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302加载并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万能路径绘图数据特征编码方法和/或万能路径绘图数据特征解码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存储器301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30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以及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万能路径绘图数据特征编码和解码方法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无万能路径绘图数据特征编码和解码方法中涉及到的数据等。
处理器302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302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01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01内的数据,执行本申请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处理器302可以为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和微处理器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地,对于不同的设备,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器302功能的电子器件还可以为其它,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通信总线303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通信总线303可以是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通信总线303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1中仅用一个双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万能路径绘图数据特征编码和/或万能路径绘图数据特征解码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组合。具体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U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讲台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光盘、磁碟、机械编码设备以及上述任意组合。
另外,需要理解的是,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申请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前述申请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申请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万能路径绘图数据特征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绘图触发操作,生成数据输入框;
响应于用户向所述数据输入框输入至少一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的操作,存储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包括至少一个首标记和至少一个数据体;
所述首标记包括第一特征码和特征要素值,所述第一特征码和所述特征要素值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要素;
所述数据体包括至少一个数据行和至少一个尾标记行;所述数据行包括图形点坐标和第二特征码,所述第二特征码用于指示组合图形的分段线形或者独立图形的类别;所述尾标记行包括第三特征码和尾部参数值,所述第三特征码用于指示目标图形的填充方式或者闭合方式,所述尾部参数值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图形的尾部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首标记的数据格式为(XA,YA)(TA)或者(TA)(XA,YA);其中,XA和YA值为特征要素值,TA值为第一特征码;
所述数据行的数据格式为(XB,YB)(TB)或者(TB)(XB,YB);其中,(XB,YB)为图形点坐标,TB值为第二特征码;
所述尾标记行的数据格式为(XC,YC)(TC)或者(TC)(XC,YC);其中,XC和YC值为尾部参数值,TC值为第三特征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图形为M个目标图形,M≥2且M为整数,则所述M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包括M个首标记和M个数据体,所述M个目标图形、所述M个首标记和所述M个数据体之间一一对应,每个数据体均包括至少一个数据行和一个尾标记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按照预设顺序排列,第i个目标图形的数据体位于所述第i个目标图形的首标记与第i+1个目标图形的首标记之间,其中,i=1,2,……,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图形包括N个绘图特征要素的数据均相同的目标图形,N≥2且N为整数,则所述N个绘图特征要素的数据均相同的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包括一个首标记和一个数据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N个绘图特征要素的数据均相同的目标图形的图形类别和大小均相同,则所述数据体包括至少两个数据行和一个尾标记行。
7.一种万能路径绘图数据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绘图启动操作,调用.NET Framework的GeometryGroup类,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作为方法参数,生成所述至少一个图形形状;
调用.NET Framework的Path类为所述至少一个图形形状生成路径并添加属性,生成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图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图形为M个目标图形,M≥2且M为整数,则所述调用.NET Framework的GeometryGroup类,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作为方法参数,生成至少一个图形形状包括:
基于所述M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中的首标记或者尾标记行将所述M个目标图形的绘图特征数据划分为M个绘图特征数据包;
调用.NET Framework的GeometryGroup类,将划分后的M个绘图特征数据包作为方法参数,生成M个图形形状;
所述调用.NET Framework的Path类为所述至少一个图形形状生成路径并添加属性,生成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图形包括:
调用.NET Framework的Path类为所述M个图形形状生成路径并添加属性,生成所述M个目标图形。
9.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110792185.4A 2021-07-13 2021-07-13 万能路径绘图数据特征编码和解码方法、终端及介质 Active CN1136109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2185.4A CN113610937B (zh) 2021-07-13 2021-07-13 万能路径绘图数据特征编码和解码方法、终端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2185.4A CN113610937B (zh) 2021-07-13 2021-07-13 万能路径绘图数据特征编码和解码方法、终端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0937A true CN113610937A (zh) 2021-11-05
CN113610937B CN113610937B (zh) 2023-09-08

Family

ID=78337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92185.4A Active CN113610937B (zh) 2021-07-13 2021-07-13 万能路径绘图数据特征编码和解码方法、终端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1093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27A (zh) * 1994-04-07 1996-02-28 索尼公司 图像生成的方法与设备
US20100322527A1 (en) * 2009-06-17 2010-12-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of encoding and decoding a graphics path sequence into a layered scheme
US20180367163A1 (en) * 2017-06-15 2018-12-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based on layered polar code
CN111246046A (zh) * 2020-03-27 2020-06-05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图案编码方法及装置、图案解码方法及装置
CN111860484A (zh) * 2020-07-22 2020-10-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标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35706A (zh) * 2019-06-04 2020-12-04 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 编码、解码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27A (zh) * 1994-04-07 1996-02-28 索尼公司 图像生成的方法与设备
US20100322527A1 (en) * 2009-06-17 2010-12-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of encoding and decoding a graphics path sequence into a layered scheme
US20180367163A1 (en) * 2017-06-15 2018-12-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based on layered polar code
CN112035706A (zh) * 2019-06-04 2020-12-04 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 编码、解码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46046A (zh) * 2020-03-27 2020-06-05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图案编码方法及装置、图案解码方法及装置
CN111860484A (zh) * 2020-07-22 2020-10-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标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0937B (zh) 2023-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6111A (zh) 使用3d光栅化算法的2d/3d线条渲染
CN105637563B (zh) 在屏幕上显示3d场景图的方法
US10452788B2 (en) Modeling a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having multiple materials
CN106990961B (zh) 一种WebGL图形渲染引擎的建立方法
CN103810739A (zh) 一种图像文字变形动画的生成方法
CN101989178A (zh) 多叉树数据结构的立体环状可视化方法
CN108305315B (zh) 一种基于wpf的三维地形高效渐变着色方法
CN109543125B (zh) 电力调度数据网中网络元素的绘制方法和装置
US20230298237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90019333A1 (en) Vector Graphics Rendering Techniques
CN110428504B (zh) 文本图像合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24063094A (ja) 画像処理のための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150325022A1 (en) Technique for processing a character string for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on a man/machine interface
CN106157353B (zh) 一种文字渲染方法和文字渲染装置
CN106296782B (zh) 一种文字渲染方法和文字渲染装置
CN113610937A (zh) 万能路径绘图数据特征编码和解码方法、终端及介质
CN102496140A (zh) 一种基于多层嵌套笼体的实时交互式图像变形方法
CN110502305B (zh) 一种动态界面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WO2014016894A1 (ja) 形状データ生成方法及び装置
US20230351696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13436307B (zh) 基于osgEarth影像数据到UE4场景的映射算法
CN105446688A (zh) 一种Direct3D11在WIN7系统下显示R5G6B5格式纹理图像的方法与装置
CN111462343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akai et al. Interactive four-dimensional space visualization using five-dimensional homogeneous processing for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CN111260745A (zh) 一种基于最优传输理论的边采样及边捆绑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