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10464B - 一种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10464B
CN113610464B CN202110885538.5A CN202110885538A CN113610464B CN 113610464 B CN113610464 B CN 113610464B CN 202110885538 A CN202110885538 A CN 202110885538A CN 113610464 B CN113610464 B CN 1136104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vehicles
distribution
internet
unman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855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10464A (zh
Inventor
宋柱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agon Totem Technology Hefei Co ltd
Sichuan Zhibenx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88553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104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10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04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104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04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设置车联网配送信息统计模块用以执行车联网中,各个车辆的配送负载统计,并综合配送负载模块的配送负载计算,得出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的分布式配送任务执行情况,同时通过四层架构的无人配送车智慧管理以及对各个区域设置差异化的管理指令,实现对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的运行监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
背景技术
车联网属于物联网业态在汽车领域的具体应用形式,由于车辆天然具有机械性能与网络互联需求,因此,在车辆网络中应用物联网从而形成具有物联网特征的车联网,完全符合物联网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车辆自动驾驶的技术诉求。物联网是一个以互联网为主体,兼容各项信息技术,为社会不同领域提供可定制信息化服务的具有泛在化属性的信息基础平台。物联网的概念和内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不同阶段人们信息化需求的不断演进,因其接入对象的广泛性、运用技术的复杂性、服务内容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同社会群体理解和追求上的差异性,很难用已有概念和标准来准确完整地给出权威定义。然而,车联网概念的出现,因其服务对象和应用需求明确、运用技术和领域相对集中、实施和评价标准较为统一、社会应用和管理需求较为确定,引起了业界的普遍关注,已被认为是物联网中最能够率先突破应用领域的重要分支,并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源于物联网的车联网,以车辆为基本信息单元,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拓展信息交互方式,进而实现智能交通管理,使物联网技术这一原本宽泛的概念在现代交通环境中得以具体体现。本文立足物联网基础理论和模型,以构建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智能交通系统为背景,对车联网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通信架构及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车联网的成功实施依赖于多项基础性技术。只有掌握车联网的关键技术,实现V2X信息交互,才能有效地将车联网与无人驾驶技术紧密地有机结合。传感器技术。无人汽车实现智能操作离不开大量的数据支持,这些数据由车载的各种传感器进行采集,最终传输给中央处理器进行信息的融合、筛选、处理。各类传感器通过采集系统组成一个庞大的数据采集系统,动态采集一切车联网所需要的数据,如车辆位置、交通状况、障碍信息环境参数等。经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后作为各项业务数据为车辆提供优质服务。人机交互技术。目前车载导航娱乐终端不利于车联网的发展和应用,所以要开发一个开放、智能的车载终端平台,并且能搭载Android,iPhone、iPad等系统产品终端。人机交互技术包括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操作方式。RFID(射频识别)技术。作为网路通信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可以自动识别车辆、道路等对象,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融合,提取与交通拥堵和行驶安全的内容,便于路径优化和行驶安全控制。车联网采用有源RFID(更远的读写距离),具有主观感知、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防水防磁、小巧轻便、数据储存量大优点。将RFID运用于车联网技术中,能准确的将高速行驶的物体识别出来,并且迅速的读取相应的信息,便捷车联网中各车辆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相互传输。5G技术。5G网络弥补了传统移动通信网络存在的传输带宽不足、网络时延较大的缺陷,其具有高速度、低时延、大联接的优点。5G车联网与自动驾驶结合,可显著降低系统响应时间,进一步提升整车的性能,提高信息传输的精准性和降低对高精度传感器的依赖,从而降低成本。同时5G网络为无人驾驶和车联网技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能够有效的提高无人车的智能化和探测的精准度,从而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大数据与云计算。大量数据被采集后,车联网系统通过云平台软硬件,进行数据快速传递和实时处理,完成精准的信息反馈,以便对突发事故进行路线的调整规划,为用户提供更加合理的路线。例如,传统的导航几乎就是基于一条静态道路的数据分析,但实际道路路况绝大多数都是动态变化的,因此不符合无人驾驶汽车的要求。而基于云计算的“云导航”能够实现对动态道路的导航。信息安全技术。车联网的应用伴随着大量数据的传输,显示了用户和车辆的个人信息,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车联网的安全防护环节众多,包括终端设备和通信设备间的信息传递安全防护、数据、功能安全防护、云端管理和信息平台的管理安全防护,同时还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防止网络攻击,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通常地,从技术角度区分,车联网技术主要有电子标签技术、位置定位技术、无线传输技术、数字广播技术、网络服务平台技术。从系统交互角度,主要有车与车通信系统、车与人通信系统、车与路通信系统、车与综合信息平台通信系统、路与综合信息平台通信系统。车与车通信系统强调物与物之间的端到端通信。这种端到端的通信使得任何一个车辆既可以成为服务器,也可以作为通信终端。车与路通信系统使得车辆能够提前获取道路基础设施的运营状况,如某条道路是否在维修,某个桥洞是否积水过多等信息,以方便车辆的顺畅通行。车与综合信息平台通信系统是汇集车辆行驶状态等信息,提供路况、车辆监控等综合统计性信息以及出行提醒、安全行驶等个性化信息的综合性平台。路与综合信息平台通信系统目的是维护道路基础设施的运营状况,以及时更换老化和运营状况不佳设备。从应用角度区分,车联网技术可以分为监控应用系统、行车安全系统、动态路况信息系统、交通事件保障系统等。监控应用系统主要用于政府部门或者车辆管理部门的运营监控和决策支持,主要分为两类系统:道路基础设施安全情况监控以及车辆行驶状况监控。道路基础设施安全情况的监控主要是通过定时获取道路、桥梁上安装的监控设备传回的检测信息,查看基础设施的破坏程度、应用状况等,为交通基础设施的维护提供重要参考。车辆行驶状况监控主要是监控车辆的行驶路线、行驶参数,如油耗,车况等信息,为城市车流量分布提供可视化,为拥堵缓解提供辅助决策。行车安全系统主要指车辆行驶过程安全监测以及分析车辆行驶行为后的安全建议。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车联网信息的交互,可以获取前方道路状况,规避安全交通事故等。如在雾天高速公路上前方发生事故之后的主动规避等。另外通过上传和分析车辆的油耗、行驶状态等参数,在服务器端进行车辆信息挖掘,主动提供一些车辆行驶安全建议,如是否需要去保养,是否需要更换某零部件。动态路况信息系统主要利用行驶车辆的运行速度和GPS定位技术,获取道路行驶状况信息,实现路况动态信息的发布。交通事件保障系统主要利用车辆事故检测和报告机制,为事故的检测、规避、疏导等提供辅助支持。
简言之,车联网以车、路、道路基础设施为基本节点和信息源,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信息交互,从而实现“车-人-路-城市”的和谐统一。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的发展,应用车联网技术的概念车、系统原型已蓬勃开展。车联网在无人驾驶汽车上的应用车联网实际上是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汽车发展基础配套设施,也是实现智能交通的必要前提,是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的基础和关键技术。整个过程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信息、环境参数、道路拥堵、事故信息及各种多媒体应用领域等重要信息组成,并且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完成信息的处理,实现网络化交互性控制。无人驾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与交通设施之间的信息交换是双向传递的。无人驾驶汽车收到交通信号灯指示的同时,主动向智能交通信号灯发出行驶请求,中央信息系统可根据请求指令,结合当前交通状况做出相应的反馈调整指令,并且通过交通信号灯中的LED阵列传递到无人驾驶汽车的智能系统,智能系统根据当前路况及时规划出一条最优行驶路线。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设置车联网配送信息统计模块用以执行车联网中,各个车辆的配送负载统计,并综合配送负载模块的配送负载计算,得出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的分布式配送任务执行情况,同时通过四层架构的无人配送车智慧管理以及对各个区域设置差异化的管理指令,实现对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的运行监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优于现有技术的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所述系统包括:
车联网配送信息统计模块,用于接收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上传的各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配送信息,并执行配送信息统计,获取配送统计信息,并发送至配送负载模块;
配送负载模块,用于基于配送统计信息统计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中尚未执行配送的未配送货物负载信息,并将所述未配送货物负载信息反馈至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
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每个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均安装有物联网采集器,用于采集对应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配送信息;
所述配送信息至少包含每个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配送的物品类型ID以及物品统计数量ID,所述配送信息被直接发送至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
多个区域物流管理节点,每个所述区域物流管理节点,用于基于区域内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所属区域标识,确定属于本区域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并管理本区域下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
以及,所述每个所述区域物流管理节点还基于物联网采集本区域下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并基于采集的区域下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确定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k为各个区域的区域标识;
所述多个所述区域物流管理节点还向无人配送车智慧管理系统调节层传输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k为各个区域的区域标识;
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所述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用于接收所述多个所述区域物流管理节点向无人配送车智慧管理系统调节层传输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并对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进行排序,获取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和次高的两个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
所述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还基于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1,向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请求第一管理指令,并接收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发送的第一管理指令;
以及,
基于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次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2,向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请求第二管理指令,并接收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发送的第二管理指令;
其中,所述第一管理指令来自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的第一管理指令池,所述第二管理指令来自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的第二管理指令池;所述第一管理指令用于控制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区域的配额调整或区域控制,所述第二管理指令用于控制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次高区域的配额调整或区域控制;
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用于基于上传的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配送信息以及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1、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次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2,执行无人配送车智慧管理系统管理;
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还用于存储和更新第一管理指令池以及第二管理指令池,并基于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的指令请求,按照特定策略选取第一管理指令和第二管理指令。
较佳地,其中所述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还存储自身的无人驾驶配送车ID与所属区域标识。
较佳地,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至少包括:
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在一个运营周期内已行驶的路程;
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在一个运营周期内允许行驶的配额总路程;
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在一个运营周期内已行驶的路程占允许行驶的配额总路程的比例K1;
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权重参考值W1。
较佳地,所述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用于基于上传的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配送信息以及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1、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次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2,执行无人配送车智慧管理系统管理,至少包括:向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发送对应的第一管理指令和第二管理指令。
较佳地,所述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各个模块采用物联网方式进行通信。
同时,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的实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操作车联网配送信息统计模块接收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上传的各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配送信息,并执行配送信息统计,获取配送统计信息,并发送至配送负载模块;
步骤二:操作配送负载模块基于配送统计信息统计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中尚未执行配送的未配送货物负载信息,并将所述未配送货物负载信息反馈至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
步骤三:操作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以及其中每个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均安装的物联网采集器,采集对应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配送信息;
所述配送信息至少包含每个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配送的物品类型ID以及物品统计数量ID,所述配送信息被直接发送至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
步骤四:操作多个区域物流管理节点基于区域内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所属区域标识,确定属于本区域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并管理本区域下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
以及,所述每个所述区域物流管理节点还基于物联网采集本区域下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并基于采集的区域下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确定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k为各个区域的区域标识;
所述多个所述区域物流管理节点还向无人配送车智慧管理系统调节层传输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k为各个区域的区域标识;
步骤五:操作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接收所述多个所述区域物流管理节点向无人配送车智慧管理系统调节层传输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并对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进行排序,获取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和次高的两个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所述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还基于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1,向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请求第一管理指令,并接收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发送的第一管理指令;
以及,
基于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次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2,向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请求第二管理指令,并接收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发送的第二管理指令;
其中,所述第一管理指令来自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的第一管理指令池,所述第二管理指令来自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的第二管理指令池;所述第一管理指令用于控制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区域的配额调整或区域控制,所述第二管理指令用于控制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次高区域的配额调整或区域控制;
步骤六:操作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基于上传的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配送信息以及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1、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次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2,执行无人配送车智慧管理系统管理;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还用于存储和更新第一管理指令池以及第二管理指令池,并基于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的指令请求,按照特定策略选取第一管理指令和第二管理指令。
较佳地,所述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还存储自身的无人驾驶配送车ID与所属区域标识。
较佳地,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至少包括:
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在一个运营周期内已行驶的路程;
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在一个运营周期内允许行驶的配额总路程;
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在一个运营周期内已行驶的路程占允许行驶的配额总路程的比例K1;
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权重参考值W1。
较佳地,所述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用于基于上传的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配送信息以及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1、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次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2,执行无人配送车智慧管理系统管理,至少包括:向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发送对应的第一管理指令和第二管理指令。
较佳地,所述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各个模块采用物联网方式进行通信。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设置车联网配送信息统计模块用以执行车联网中,各个车辆的配送负载统计,并综合配送负载模块的配送负载计算,得出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的分布式配送任务执行情况,同时通过四层架构的无人配送车智慧管理,对各个区域设置差异化的管理指令,实现对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的运行监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示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车联网配送信息统计模块与配送负载模块互联的一种基本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示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系统结构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示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车联网智慧平台车联网配送信息统计模块与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互联的一种基本系统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示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配送负载模块与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互联的一种较佳实施例;
图5是本发明示出的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与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进行互联的一种优选显示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描述本发明所请求保护的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的若干实施例和有益效果,以有助于对本发明进行更细致的审查和分解。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方法和相应装置,但这些关键词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关键词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管理指令等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管理指令,类似地,第二管理指令等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管理指令。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如说明书附图1-4所示,说明书附图1-4为本发明所请求保护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及其具体内含模块互联关系的实施例之一,所述系统包括:
车联网配送信息统计模块,用于接收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上传的各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配送信息,并执行配送信息统计,获取配送统计信息,并发送至配送负载模块;
作为一种可叠加的实施例,所述车联网配送信息统计模块,用于接收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上传的各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配送信息,并执行配送信息统计,获取配送统计信息,并发送至配送负载模块,具体包括:
各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配送信息,至少包含每个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配送的物品类型ID以及物品统计数量ID,被发送至车联网配送信息统计模块,所述车联网配送信息统计模块将具有相同物品类型ID的物品统计数量ID执行累加,获取各个物品类型ID的物品统计数量,并存储于负载统计表中,发送至配送负载模块;其中,所述配送统计信息至少包含所述负载统计表;
配送负载模块,用于基于配送统计信息统计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中尚未执行配送的未配送货物负载信息,并将所述未配送货物负载信息反馈至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
作为一种可叠加的实施例,所述配送负载模块,用于基于配送统计信息统计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中尚未执行配送的未配送货物负载信息,并将所述未配送货物负载信息反馈至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具体包括:
配送负载模块基于接收到的至少包含所述负载统计表的配送统计信息,以及系统预存的各个物品类型ID配送配额,计算并获取各个物品类型ID的未配送配额,所述各个物品类型ID的未配送配额为尚未分配和进行配送的各个物品类型ID的物品配送配额,将所述各个物品类型ID的未配送配额存入未配送货物负载信息,并将所述未配送货物负载信息反馈至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
以及,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每个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均安装有物联网采集器,用于采集对应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配送信息;
所述配送信息至少包含每个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配送的物品类型ID以及物品统计数量ID,所述配送信息被直接发送至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
多个区域物流管理节点,每个所述区域物流管理节点,用于基于区域内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所属区域标识,确定属于本区域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并管理本区域下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
以及,所述每个所述区域物流管理节点还基于物联网采集本区域下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并基于采集的区域下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确定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k为各个区域的区域标识;
作为一种可叠加的实施例,每台无人驾驶配送车均被系统预设特定配额的运营里程,并在配额到期未另行更改、重新分配、进行更新等情况下,进行无人驾驶配送车的休眠或等待。例如,无人驾驶配送车A被预设20KM配额的运营里程,该配额表征了对应无人驾驶配送车在物联网状态下的无人驾驶配送持久运行能力,或表征了对应无人驾驶配送车在物联网状态下的无人驾驶最佳抗损耗开销能力,也即,在每运营20KM后,暂停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运行,等待一段特定时长后,重新分配配额,能够使得对应的无人驾驶配送车保持最佳的折旧损耗,提升无人驾驶配送车的抗损耗能力,降低系统中无人驾驶配送车的故障置换率和损耗折旧周期。
作为一种可叠加的实施例,所述每个所述区域物流管理节点还基于物联网采集本区域下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并基于采集的区域下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确定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具体为:所述每个所述区域物流管理节点统计本区域内的无人驾驶配送车数量cout,并采集每台无人驾驶配送车上送的行驶信息,基于每台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在一个运营周期内已行驶的路程、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在一个运营周期内允许行驶的配额总路程、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在一个运营周期内已行驶的路程占允许行驶的配额总路程的比例K1以及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权重参考值W1,计算其区域内配额消耗值comsu(i),其中,i为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的无人驾驶配送车ID,作为一种可叠加的实施例,comsu(i)=K1*W1。随后,区域物流管理节点将属于本区域的所有无人驾驶配送车区域内配额消耗值comsu(i)进行累加,得到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也即,M=(Σcomsu(i),i为本区域内无人驾驶配送车ID)。
作为一种可叠加的实施例,所述一个运营周期可为1周,或1天,或由系统管理员确定的所述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运行的周期。
所述多个所述区域物流管理节点还向无人配送车智慧管理系统调节层传输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k为各个区域的区域标识;
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所述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用于接收所述多个所述区域物流管理节点向无人配送车智慧管理系统调节层传输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并对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进行排序,获取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和次高的两个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
所述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还基于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1,向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请求第一管理指令,并接收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发送的第一管理指令;
以及,
基于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次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2,向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请求第二管理指令,并接收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发送的第二管理指令;
其中,所述第一管理指令来自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的第一管理指令池,所述第二管理指令来自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的第二管理指令池;所述第一管理指令用于控制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区域的配额调整或区域控制,所述第二管理指令用于控制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次高区域的配额调整或区域控制;
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用于基于上传的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配送信息以及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1、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次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2,执行无人配送车智慧管理系统管理;
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还用于存储和更新第一管理指令池以及第二管理指令池,并基于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的指令请求,按照特定策略选取第一管理指令和第二管理指令。
作为一种可叠加的实施例,所述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还用于存储和更新第一管理指令池以及第二管理指令池,并基于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的指令请求,按照特定策略选取第一管理指令和第二管理指令,具体为: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存储和更新第一管理指令池,其中,第一管理指令池至少包含;用于指示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1执行区域内无人驾驶配送车停机特定时长的指令、用于指示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1执行对区域内无人配送车无差别增加配额的指令,其中,配额的增加可以基于特定单位,例如每次增加10KM,或基于特定的比例,例如每次增加10%,或由系统管理人员手动确定或预置于系统中;以及,用于指示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1执行对区域内无人配送车差别增加配额的指令,作为一种可叠加的实施例,所述用于指示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1执行对区域内无人配送车差别增加配额的指令,具体为:依据各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权重参考值W1,基于特定的初始配额分配值以及各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权重参考值W1,执行对区域内无人配送车差别增加配额。例如,特定的初始配额分配值为1KM,作为一种可叠加的实施例,系统可设定区域内各个无人配送车差别增加配额为1KM*W1*100%,其中,W1为各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权重参考值W1,且其值可能不同。
且,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存储和更新第二管理指令池,其中,第二管理指令池至少包含;用于指示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2执行对区域内无人配送车无差别增加配额的指令,其中,配额的增加可以基于特定单位,例如每次增加10KM,或基于特定的比例,例如每次增加10%,或由系统管理人员手动确定或预置于系统中;以及,用于指示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2执行对区域内无人配送车差别增加配额的指令,作为一种可叠加的实施例,所述用于指示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1执行对区域内无人配送车差别增加配额的指令,具体为:依据各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权重参考值W1,基于特定的初始配额分配值以及各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权重参考值W1,执行对区域内无人配送车差别增加配额。例如,特定的初始配额分配值为1KM,作为一种可叠加的实施例,系统可设定区域内各个无人配送车差别增加配额为1KM*W1*100%,其中,W1为各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权重参考值W1,且其值可能不同。
作为一种可叠加的实施例,按照特定策略选取第一管理指令和第二管理指令,可以为:按照系统管理员从第一管理指令池以及第二管理指令池选择的第一管理指令和第二管理指令,将其作为选取的第一管理指令和第二管理指令;或,从第一管理指令池以及第二管理指令池按照特定排序轮换选取第一管理指令和第二管理指令;或,基于特定的规避策略,从第一管理指令池以及第二管理指令池删除特定管理指令后,随机从对应指令池的剩余管理指令中选取第一管理指令和第二管理指令,或,仅参照以上方法从第二管理指令池中选取指令,而总是从第一管理指令池中选取用于指示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1执行区域内无人驾驶配送车停机特定时长的指令。
作为一种可叠加的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还存储自身的无人驾驶配送车ID与所属区域标识。
作为另一种可叠加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至少包括:
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在一个运营周期内已行驶的路程;
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在一个运营周期内允许行驶的配额总路程;
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在一个运营周期内已行驶的路程占允许行驶的配额总路程的比例K1;
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权重参考值W1。
作为另一种可叠加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用于基于上传的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配送信息以及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1、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次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2,执行无人配送车智慧管理系统管理,至少包括:向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发送对应的第一管理指令和第二管理指令。
如说明书附图5所示,说明书附图5为本发明示出的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与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进行互联的一种优选显示实施例示意图。
作为另一种可叠加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各个模块采用物联网方式进行通信。
同时,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的实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操作车联网配送信息统计模块接收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上传的各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配送信息,并执行配送信息统计,获取配送统计信息,并发送至配送负载模块;
作为一种可叠加的实施例,所述车联网配送信息统计模块,用于接收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上传的各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配送信息,并执行配送信息统计,获取配送统计信息,并发送至配送负载模块,具体包括:
各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配送信息,至少包含每个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配送的物品类型ID以及物品统计数量ID,被发送至车联网配送信息统计模块,所述车联网配送信息统计模块将具有相同物品类型ID的物品统计数量ID执行累加,获取各个物品类型ID的物品统计数量,并存储于负载统计表中,发送至配送负载模块;其中,所述配送统计信息至少包含所述负载统计表;
步骤S104:操作配送负载模块基于配送统计信息统计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中尚未执行配送的未配送货物负载信息,并将所述未配送货物负载信息反馈至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
作为一种可叠加的实施例,所述配送负载模块,用于基于配送统计信息统计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中尚未执行配送的未配送货物负载信息,并将所述未配送货物负载信息反馈至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具体包括:
配送负载模块基于接收到的至少包含所述负载统计表的配送统计信息,以及系统预存的各个物品类型ID配送配额,计算并获取各个物品类型ID的未配送配额,所述各个物品类型ID的未配送配额为尚未分配和进行配送的各个物品类型ID的物品配送配额,将所述各个物品类型ID的未配送配额存入未配送货物负载信息,并将所述未配送货物负载信息反馈至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
步骤S106:操作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以及其中每个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均安装的物联网采集器,采集对应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配送信息;
所述配送信息至少包含每个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配送的物品类型ID以及物品统计数量ID,所述配送信息被直接发送至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
步骤S108:操作多个区域物流管理节点基于区域内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所属区域标识,确定属于本区域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并管理本区域下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
以及,所述每个所述区域物流管理节点还基于物联网采集本区域下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并基于采集的区域下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确定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k为各个区域的区域标识;
所述多个所述区域物流管理节点还向无人配送车智慧管理系统调节层传输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k为各个区域的区域标识;
步骤S110:操作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接收所述多个所述区域物流管理节点向无人配送车智慧管理系统调节层传输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并对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进行排序,获取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和次高的两个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所述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还基于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1,向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请求第一管理指令,并接收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发送的第一管理指令;
以及,
基于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次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2,向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请求第二管理指令,并接收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发送的第二管理指令;
其中,所述第一管理指令来自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的第一管理指令池,所述第二管理指令来自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的第二管理指令池;所述第一管理指令用于控制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区域的配额调整或区域控制,所述第二管理指令用于控制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次高区域的配额调整或区域控制;
步骤S112:操作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基于上传的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配送信息以及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1、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次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2,执行无人配送车智慧管理系统管理;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还用于存储和更新第一管理指令池以及第二管理指令池,并基于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的指令请求,按照特定策略选取第一管理指令和第二管理指令。
作为另一种可叠加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还存储自身的无人驾驶配送车ID与所属区域标识。
作为另一种可叠加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至少包括:
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在一个运营周期内已行驶的路程;
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在一个运营周期内允许行驶的配额总路程;
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在一个运营周期内已行驶的路程占允许行驶的配额总路程的比例K1;
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权重参考值W1。
作为另一种可叠加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用于基于上传的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配送信息以及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1、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次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2,执行无人配送车智慧管理系统管理,至少包括:向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发送对应的第一管理指令和第二管理指令。
作为另一种可叠加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各个模块采用物联网方式进行通信。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设置车联网配送信息统计模块用以执行车联网中,各个车辆的配送负载统计,并综合配送负载模块的配送负载计算,得出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的分布式配送任务执行情况,同时通过四层架构的无人配送车智慧管理,实施无人驾驶配送车网络切片管理,对各个区域设置差异化的管理指令,实现对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的运行监控。
在所有上述实施方式中,为实现一些特殊的数据传输、读/写功能的要求,上述方法操作过程中及其相应装置可以增加装置、模块、器件、硬件、引脚连接或存储器、处理器差异来扩展功能。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方法,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方法步骤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或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方法的各个步骤、装置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逻辑或物理上分开的,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方法步骤及其实现、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方法和装置可以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装置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NV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更清晰地解释、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所述平台包括:
车联网配送信息统计模块,用于接收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上传的各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配送信息,并执行配送信息统计,获取配送统计信息,并发送至配送负载模块;
配送负载模块,用于基于配送统计信息统计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中尚未执行配送的未配送货物负载信息,并将所述未配送货物负载信息反馈至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
以及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每个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均安装有物联网采集器,用于采集对应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配送信息;
所述配送信息至少包含每个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配送的物品类型ID以及物品统计数量ID,所述配送信息被直接发送至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
多个区域物流管理节点,每个所述区域物流管理节点,用于基于区域内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所属区域标识,确定属于本区域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并管理本区域下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
以及,所述每个所述区域物流管理节点还基于物联网采集本区域下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并基于采集的区域下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确定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k为各个区域的区域标识;
所述多个所述区域物流管理节点还向无人配送车智慧管理系统调节层传输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
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所述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用于接收所述多个所述区域物流管理节点向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传输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并对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进行排序,获取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和次高的两个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
所述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还基于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1,向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请求第一管理指令,并接收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发送的第一管理指令;
以及,
基于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次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2,向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请求第二管理指令,并接收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发送的第二管理指令;
其中,所述第一管理指令来自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的第一管理指令池,所述第二管理指令来自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的第二管理指令池;所述第一管理指令用于控制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区域的配额调整或区域控制,所述第二管理指令用于控制区域行驶配额消 耗率M(k)次高区域的配额调整或区域控制;
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用于基于上传的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配送信息以及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1、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次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2,执行无人配送车智慧管理系统管理;
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还用于存储和更新第一管理指令池以及第二管理指令池,并基于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的指令请求,按照特定策略选取第一管理指令和第二管理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其中,所述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还存储自身的无人驾驶配送车ID与所属区域标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其中,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至少包括:
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在一个运营周期内已行驶的路程;
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在一个运营周期内允许行驶的配额总路程;
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在一个运营周期内已行驶的路程占允许行驶的配额总路程的比例K1;
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权重参考值W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用于基于上传的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配送信息以及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1、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次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2,执行无人配送车智慧管理系统管理,至少包括:向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发送对应的第一管理指令和第二管理指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各个模块采用物联网方式进行通信。
6.一种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的实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操作车联网配送信息统计模块接收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上传的各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配送信息,并执行配送信息统计,获取配送统计信息,并发送至配送负载模块;
步骤二:操作配送负载模块基于配送统计信息统计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中尚未执行配送的未配送货物负载信息,并将所述未配送货物负载信息反馈至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
步骤三:操作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以及其中每个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均安装的物联网 采集器,采集对应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配送信息;
所述配送信息至少包含每个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配送的物品类型ID以及物品统计数量ID,所述配送信息被直接发送至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
步骤四:操作多个区域物流管理节点基于区域内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所属区域标识,确定属于本区域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并管理本区域下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
以及,所述每个所述区域物流管理节点还基于物联网采集本区域下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并基于采集的区域下的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确定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k为各个区域的区域标识;
所述多个所述区域物流管理节点还向无人配送车智慧管理系统调节层传输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
步骤五:操作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接收所述多个所述区域物流管理节点向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传输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并对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进行排序,获取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和次高的两个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所述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还基于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1,向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请求第一管理指令,并接收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发送的第一管理指令;
以及,
基于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次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2,向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请求第二管理指令,并接收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发送的第二管理指令;
其中,所述第一管理指令来自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的第一管理指令池,所述第二管理指令来自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的第二管理指令池;所述第一管理指令用于控制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区域的配额调整或区域控制,所述第二管理指令用于控制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次高区域的配额调整或区域控制;
步骤六:操作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基于上传的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配送信息以及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1、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次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2,执行无人配送车智慧管理系统管理;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还用于存储和更新第一管理指令池以及第二管理指令池,并基于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的指令请求,按照特定策略选取第一管理指令和第二管理指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的实现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无人驾驶配送车还存储自身的无人驾驶配送车ID与所属区域标识。
8.如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的实现方法,其中,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至少包括:
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在一个运营周期内已行驶的路程;
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在一个运营周期内允许行驶的配额总路程;
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在一个运营周期内已行驶的路程占允许行驶的配额总路程的比例K1;
所述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权重参考值W1。
9.如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端,用于基于上传的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行驶信息、配送信息以及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最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1、获取的区域行驶配额消耗率M(k)次高区域及其对应的区域物流管理节点P2,执行无人配送车智慧管理系统管理,至少包括:向无人配送车智慧系统管理层发送对应的第一管理指令和第二管理指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各个模块采用物联网方式进行通信。
CN202110885538.5A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 Active CN1136104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5538.5A CN113610464B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5538.5A CN113610464B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0464A CN113610464A (zh) 2021-11-05
CN113610464B true CN113610464B (zh) 2022-08-26

Family

ID=78339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85538.5A Active CN113610464B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1046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59120A1 (de) * 2007-12-07 2009-06-10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einer Route und Vorrichtung dazu
CN105025077A (zh) * 2015-05-28 2015-11-04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车载物联网运营系统
CN105743986A (zh) * 2016-03-29 2016-07-06 安徽中凯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智慧城市动态视频监控系统
EP3469435B1 (en) * 2016-06-21 2022-04-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of route directi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CN107886284A (zh) * 2017-12-26 2018-04-06 青岛道合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慧托盘的大宗商品供应链物联网管理系统
US20190244518A1 (en) * 2018-02-06 2019-08-08 Cavh Llc Connected automated vehicle highwa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hared mobility
CN108399518A (zh) * 2018-02-08 2018-08-14 优荑众创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物联网包装管理系统及方法
US11922361B2 (en) * 2019-07-26 2024-03-05 Fuji Corporation Distribution system
CN110430277A (zh) * 2019-08-13 2019-11-08 山东浪潮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车联网应用系统
CN112565322A (zh) * 2019-09-26 2021-03-26 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车联网的智慧城市多级网络系统
CN111050303B (zh) * 2019-12-13 2022-12-06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山东分中心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车联网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2908011B (zh) * 2021-01-29 2022-03-2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能耗的无人驾驶HD Map数据分发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0464A (zh) 2021-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uo et al. A new framework of intelligent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CN108364494B (zh) 道路交通智能管理方法、系统及平台
CN106297291B (zh) 城市快速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US10121382B2 (en) Data flow control order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sensor managing apparatus
CN101123551B (zh) 一种基于通信和网格计算技术的智能公交系统
CN103247169B (zh) 一种基于社交网络的车辆信息发布方法
CN113496602B (zh) 智能路侧工具箱
CN109416874B (zh) 车道调度方法、车道信息获取方法、车辆及管理设备
CN108563717A (zh) 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共享单车故障识别与应用系统
CN109993964A (zh) 基于Hadoop技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CN108564791A (zh) 交通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设备
CN111583699A (zh) 一种智慧化公交汽车监控系统
CN111653092A (zh) 一种车路协同智慧公交管理监控系统
CN112002138A (zh) 一种基于车载机的智慧出行系统
CN105844945A (zh) 云平台环境下无监督学习的实时公交动态调度方法
CN110769054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监控平台及方法
CN108702383A (zh) 一种交通业务获取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JP2022542641A (ja) 動的なイベントの特定および流布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7395757B (zh) 基于acp方法和社会物理信息系统的平行车联网系统
CN114419897A (zh) 一种基于v2x技术的城市交通cim系统及其展示方法
Al-Turjman et al. Overview of IoT Solutions for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CN113610464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联网智慧平台
CN110853374B (zh) 一种基于无人驾驶技术的共享汽车调度方法及系统
Das et al. Smart urban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
CN115909716A (zh) 基于网联云控平台的交通路口调度系统、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7

Address after: No. 3-2, 3rd Floor, Building B2, No. 1666, Section 2, Chenglong Avenue, Chengd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Longquanyi District), Sichuan Province, 610199

Patentee after: Sichuan Zhibenx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00 floor 1, building 2, phase I, e-commerce Park, Jinggang Road, Shu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ragon totem Technology (Hefei)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7

Address after: 230000 floor 1, building 2, phase I, e-commerce Park, Jinggang Road, Shu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ragon totem Technology (Hefei)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o. 2188 Longxiang Avenu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