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09342A - 数据存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存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09342A
CN113609342A CN202110956134.0A CN202110956134A CN113609342A CN 113609342 A CN113609342 A CN 113609342A CN 202110956134 A CN202110956134 A CN 202110956134A CN 113609342 A CN113609342 A CN 1136093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bits
optimal
repeated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561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95613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093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09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93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1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从输入数据S的一个起点位置按序增量取得索引数据串Ck,使用该索引数据串Ck扫描输入数据S的剩余位,记录与Ck相同的数据段的起点位置Lm,以及数据长度、重复次数和Ck,最后得到最佳重复数据的位置的集合,将所述集合中的数据确定为数据分割点,为所述最佳重复数据分配一个标签,根据最佳重复数据的Lm位置,用所述标签替代数据S中每一个与最佳重复数据重复的数据段,生成一级标签数据串S1存储。

Description

数据存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数据存储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有限的存储资源存储信息量更大的数据是IT界人士的长期追求目标,其中,减少数据的存储量是一种重要的方式。通常的减少数据存储量的方法是在应用层面,或者在应用意义上化简数据,就能够用少量数据表达大量信息,从而实现数据存储的高效率。例如,在应用意义上,杂乱的数据无法表达正确的信息,只有将其进行格式化组装,才能使数据变为信息,但是,从存储角度看,采用相同格式组装的数据存储过程中,其“格式”就会导致重复存储,将其化简后存储,应用时组装,既不影响数据的使用,有能够节省存储资源。但是,这种方法实践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某个特定的应用环境下有效,但是在随机性的应用环境就会受到很大限制。
无论对于什么样的系统,减少重复数据的存储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减少数据重复的关键,在于如何获知哪些数据是重复的,以及为这些数据分配一个长度更小的能够替代这些数据的标签,这也是无瑕疵地恢复数据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存储数据的数据存储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存储方法,包括:
A、对待存储的数据S,从一个方向确定一个起点位置i;
B、判断位置i是否为输入数据S的尾部,如果是,输出失败信息,结束;否则转步骤C;
C、使用位置i到数据S尾部的数据生成待处理数据串Si,Ck=Si的前k位,1≤k≤[j/2],令j等于Si的长度;其中,[]为取小数点前面整数部分的取整计算符号;
D、使用Ck从Si的k+1位起扫描剩余位,记录Ck,与Ck相同的数据段的起点位置Lm,以及数据长度、重复次数;令k=k+1,Ck=Si的前k位,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
E、判断k是否小于[j/2],如果是,则转步骤F;否则转步骤G;
F、使用Ck从Si大于k位的Lm位置起扫描k位数据,记录Ck,与Ck相同的数据段的起点位置Lm,以及数据长度、重复次数;令k=k+1,Ck=Si的前k位,转步骤E;
G、根据扫描得到的数据长度、重复次数和Ck得到最佳重复数据,将所述最佳重复数据的Lm位置确定为数据分割点。
H、为所述最佳重复数据分配一个标签,根据最佳重复数据的Lm位置,用所述标签替代数据S中每一个与最佳重复数据重复的数据段,生成一级标签数据串S1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数据存储方法,包括:
A、对待存储的数据S,从一个方向确定一个起点位置i;
B、判断位置i是否为输入数据S的尾部,如果是,转步骤H;否则转步骤C;
C、使用位置i到数据S尾部的数据生成待处理数据串Si,Ck=Si的前k位,1≤k≤[j/2],令j等于Si的长度;其中,[]为取小数点前面整数部分的取整计算符号;
D、使用Ck从Si的k+1位起扫描剩余位,记录Ck,与Ck相同的数据段的起点位置Lm,以及数据长度、重复次数;令k=k+1,Ck=Si的前k位,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
E、判断k是否小于[j/2],如果是,则转步骤F;否则转步骤G;
F、使用Ck从Si大于k位的Lm位置起扫描k位数据,记录Ck,与Ck相同的数据段的起点位置Lm,以及数据长度、重复次数;令k=k+1,Ck=Si的前k位,转步骤E;
G、根据扫描得到的数据长度、重复次数和Ck得到最佳重复数据,将所述最佳重复数据的Lm位置确定为数据分割点,保存所述数据长度、重复次数、Ck和对应的所述最佳数据分割点Lm,i=i+1,转步骤B;
H、从保存的所述数据长度、重复次数、Ck和对应的所述最佳数据分割点Lm中,找到最优值的数据分割点Lm;
I、为所述最佳重复数据分配一个标签,根据最佳重复数据的Lm位置,用所述标签替代数据S中每一个与最佳重复数据重复的数据段,生成一级标签数据串S1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采用了一种简单的方式实现了要求较高的复杂操作,能够找到最优的数据分割点,进而使待存储数据中的重复数据段用数据位数更少的标签替代,从而能够有效减少存储数据的长度,达到高效存储数据的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优点参考具体实施方式部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存储方法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存储方法第二实施例流程图;
图3-1、图3-2是说明图1和图2所述实施例的数据分割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存储方法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1所述实施例的作用是在一个带存储的数据序列中找到最大长度的重复数据段,以便实现基于标签的数据压缩存储。按照图1,在步骤11将待压缩处理的数据序列,即数据S读入到计算机内存,对于输入的数据S,从一个方向确定一个起点i。通常以数据S的首部起确定一个起点i,起点i的位置原则上可以是输入数据尾部位置以外的任意位置,通常,所述起点i通常靠近首部,越偏离首部或靠近尾部越失去实际的意义但是这样预处理数据S的速度快,所以起点i最好是数据S首部的第一个位置,即i=1,即从数据S首部第一个数据为起点。
在步骤12,判断位置i是否为输入数据S的尾部,如果是,说明起点i的位置被设置在了数据S的尾部,这时已经完全没有了分割数据S的意义,通常在步骤13输出一个失败信息,结束分割过程;否则在步骤14,使用位置i到数据S尾部的数据生成待处理数据串Si。为了方便重复数据的定位查找,令j等于Si的长度,定位索引数据串Ck取Si的前k位。通常1≤k≤[j/2];其中,[]为取小数点前面整数部分的取整计算符号。所述K的最佳位数为2,k越小,定位重复数据段越有效但是速度慢,k越大,定位重复数据段越快,但是定位重复数据段越无效。
在步骤15,以Ck为索引,从Si的k+1位起扫描剩余位,查找与Ck相同的数据段,如果找到这样的数据段,则记录与Ck相同的数据段的起点位置Lm,以及数据长度、重复次数和Ck,首次重复次数为1,然后将k增加1位,即令k=k+1,建立新的索引数据串,使其增加1位数据,即令Ck=Si的前k位,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然后进行步骤16。如果没有找到这样的数据段,则要结束扫描操作,考虑到程序的连续性,本例中令k=[j/2],然后进行步骤16执行终止操作。此处也可以直接终止程序。
在步骤16,判断k是否小于[j/2],如果是,说明索引数据串Ck的长度小于Si的剩余位,Si的剩余位还有可能存在与Ck相同的数据段,此时转步骤17;否则已经没有必要继续查询,需要结束本次操作,因此转步骤18继续操作。
在步骤17,使用Ck从Si大于k位的Lm位置起扫描k位数据。也就是说,继续的扫描起点只有可能是上次扫描是发现的重复数据段的起点,不可能是其它的起点。因此,以Ck为索引,从Si大于k位的Lm位置起,查找与Ck相同的数据段,如果找到这样的数据段,则记录与Ck相同的数据段的起点位置Lm,以及数据长度、重复次数和Ck,令k=k+1,建立新的索引数据串,即令Ck=Si的前k位,生成新的索引数据串Ck,最后转步骤16继续后续操作;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如果没有找到这样的数据段,继续的扫描也不可能找到重复的数据段,此时结束操作,具体可以通过令k=[j/2],然后进行步骤16的方式直接终止程序。
在步骤18,根据扫描得到的数据长度、重复次数和Ck得到最佳重复数据,将所述最佳重复数据的Lm位置确定为数据分割点。将最高压缩率的数据段的起点作为确定最佳分割点,所述最高压缩率为数据长度和重复次数之积的最大值。但是,当最高压缩率的数据段有多个时,以最长数据段的起点作为确定最佳分割点。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标准确定最佳分割点,如以数据段的大小为标准,或者数据段的大小以及重复次数都大于预先设定的值,等等。
在步骤19、为所述最佳重复数据分配一个标签,根据最佳重复数据的Lm位置,用所述标签替代数据S中每一个与最佳重复数据重复的数据段,生成一级标签数据串S1存储。
需要说明,如果起始的k值过大,可能导致重复数据段的查找失败,即没有找到过重复的数据段,此时,在步骤18将输出空集作为数据分割点,当然这样导致处理后的数据是一个极限的情况,即没有经过压缩处理。
图3-1是说明图1所述实施例的数据分割示意图。
按照图3-1,i=1,即从首部第一个数据为起点,k=2,即Ck=“01”,此时,S1=数据S,即S1的内容与S的内容完全相同。
用Ck,即“01”作为索引,扫描S1,得到的相同数据段的起点分别为:i、a、b、c、d、e、f,,即长度为2的数据段“01”在S1中重复6次,出现7次,可认为总重复次数为7;此时,令k=k+1=3,Ck=Si的前k位,即Ck=“101”。此时,使用Ck从Si大于3位的Lm位置起扫描3位数据,m=1。用新的Ck,即“101”作为索引,扫描S1的剩余位,得到的相同数据段的起点分别为:i、a、b、c、e,,即长度为3的数据段“101”在S1中重复4次,出现5次,可认为总重复次数为5;以此类推,最后得到的结果如下表1:
最后将所述最佳重复数据的Lm位置确定为数据分割点。如果将最高压缩率的数据段的起点作为确定最佳分割点,所述最高压缩率为数据长度和重复次数之积的最大值,则表中的第四行,起点i、b、c、e为最佳的数据分割点。如果以最大数据段为标准,则表1中的第五行,
表1:
Figure BDA0003220511490000041
起点i、c、e为最佳的数据分割点。
说明:图3-1和图3-2中,箭头的个数,表示该起点的数据段重复的次数。例如图3-1中位置b的数据“1”上面有三个箭头,表示位置b为起点的数据段重复3次。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存储方法第二实施例流程图。
按照图2,在步骤31将待存储处理的数据序列,即数据S读入到计算机内存,对于数据S,从一个方向确定一个起点i。通常以数据S的流入方向为首部,从首部起确定一个起点i,本例中,起点i是首部的第一个位置,即i=1。
在步骤32,判断位置i是否为输入数据S的尾部,如果是,说明起点i的位置被设置在了数据S的尾部,这是已经完全没有了分割数据S的意义,经步骤33提示,是扫描完毕还是设置i失误,然后转步骤39结束分割过程;否则在步骤34,使用位置i到数据S尾部的数据生成待处理数据串Si。令j等于Si的长度,定位索引数据串Ck取Si的前k位。本例中,所述K的最佳位数为2。
在步骤35,以Ck为索引,从Si的k+1位起扫描剩余位,查找与Ck相同的数据段,如果找到这样的数据段,则记录与Ck相同的数据段的起点位置Lm,以及数据长度、重复次数和Ck,首次的重复次数记为1,然后将k增加1位,即令k=k+1,建立新的索引数据串,使其增加1位数据,即令Ck=Si的前k位,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然后进行步骤36。如果没有找到这样的数据段,则要结束扫描操作,考虑到程序的连续性,本例中令k=[j/2],然后进行步骤36,此处也可以直接终止程序。
在步骤36,判断k是否小于[j/2],如果是,说明索引数据串Ck的长度小于Si的剩余位,Si的剩余位还有可能存在与Ck相同的数据段,此时转步骤37;否则已经没有必要继续查询,需要结束本次操作,因此转步骤18继续操作。
在步骤37,使用Ck从Si大于k位的Lm位置起扫描k位数据。也就是说,继续的扫描起点只有可能是上次扫描是发现的重复数据段的起点,不可能是其它的起点。因此,以Ck为索引,从Si大于k位的Lm位置起的剩余位,查找与Ck相同的数据段,如果找到这样的数据段,则记录与Ck相同的数据段的起点位置Lm,以及数据长度、重复次数和Ck,令k=k+1,建立新的索引数据串,即令Ck=Si的前k位,生成新的索引数据串Ck,最后转步骤36继续后续操作;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如果没有找到这样的数据段,继续的扫描也不可能找到重复的数据段,此时结束操作,具体可以通过令k=[j/2],然后进行步骤36的方式直接终止程序。
在步骤38,根据扫描得到的数据长度、重复次数和Ck得到最佳重复数据,将所述最佳重复数据的Lm位置确定为数据分割点。将最高压缩率的数据段的起点作为确定最佳分割点,所述最高压缩率为数据长度和重复次数之积的最大值。但是,当最高压缩率的数据段有多个时,以最长数据段的起点作为确定最佳分割点。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标准确定最佳分割点,如以数据段的大小为标准,或者数据段的大小以及重复次数都大于预先设定的值,等等;令i=i+1,转步骤32。
在步骤39,从保存的所述数据长度、重复次数、Ck和对应的所述最佳数据分割点Lm中,找到最优值的数据分割点Lm。
在步骤40、为所述最佳重复数据分配一个标签,根据最佳重复数据的Lm位置,用所述标签替代数据S中每一个与最佳重复数据重复的数据段,生成一级标签数据串S1存储。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步骤35、37等的k的增值操作也可以根据需求一次产生较大的增值,以提高扫描速度,但是,这要以精度和遗漏为代价。
在一个优化的实施例中,在步骤34中,增加一个子步骤,在数据S中,取其首部到Ck尾部的数据形成一个子串S’,循环判断Si的前k位数据是否为S’的前位子串,如果是,令k=k+1;否则,定位索引数据串Ck取Si的前k位,继续后操作。这样,步骤34变为:
“步骤341,使用位置i到数据S尾部的数据生成待处理数据串Si;
步骤342,在数据S中,取其首部到Ck尾部的数据形成一个子串S’;
步骤343,判断Si的前k位数据是否为S’的前位子串,如果是,令k=k+1;转步骤342,否则,定位索引数据串Ck取Si的前k位,令j等于Si的长度。”
所述前位子串,是指判断Si的前k位数据,与从S’第n位开始的任何一组n位数据相同,n为正整数。例如,设k=3,Si的前3位数据为“101”,而S’为“101010001010”,则“101”与S’第2位,即S’右侧第2位开始的3位数据相同,因此,Si的前3位数据为“101”是S’的前位子串。
如果Si的前k位数据是否为S’的前位子串,说明该k位数据已经经过扫描,需要增加一位数据继续判断,这样就能极大优化本实施例,提高本实施例的运行效率。
下面结合图3-2,对图2所示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3-2与图3-1相比,i的值后移一位,即i=2,从第2位起取2位开始扫描。假设k=2,此时,Ck=“10”,S2=数据S去除最右一位剩余的部分,即去除数据S第1位“1”后剩余的部分。
用Ck,即“10”作为索引,扫描S2,得到的相同数据段的起点分别为:i、a、b、c、d、e,即长度为2的数据段“01”在S2中重复5次,出现6次,可认为总重复次数为6;此时,令k=k+1=3,Ck=S2的前3位,即Ck=“101”。此时,使用Ck从S2大于3位的Lm位置起扫描3位数据,m=1。用新的Ck,即“101”作为索引,扫描S1的剩余位,得到的相同数据段的起点分别为:i、b、c、e,,即长度为3的数据段“101”在S1中重复3次,出现4次,可认为总重复次数为4;以此类推,最后得到的结果如下表2:
最后将所述最佳重复数据的Lm位置确定为数据分割点。如果将最高压缩率的数据段的起点作为确定最佳分割点,所述最高压缩率为数据长度和重复次数之积的最大值,则表2中的第二、三行,起点为“i、b、c、e”和“i、c、e”二组分割点为最佳的数据分割点。如果以最大数据段为标准,则表中的第三行,起点“i、c、e”为最佳的数据分割点。本例中,当有两个以上的数据长度和重复次数之积相同时,以数据段最长者为优。
表2:
Figure BDA0003220511490000061
综合参考表1和表2,表1的最佳分割点数据为:
Figure BDA0003220511490000062
表2的最佳分割点数据为:
Figure BDA0003220511490000063
如果仅考虑表1、表2的结果,则最终的最优数据分割点为:
Figure BDA0003220511490000064

Claims (5)

1.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对待存储的数据S,从一个方向确定一个起点位置i;
B、判断位置i是否为输入数据S的尾部,如果是,输出失败信息,结束;否则转步骤C;
C、使用位置i到数据S尾部的数据生成待处理数据串Si,Ck=Si的前k位,1≤k≤[j/2],令j等于Si的长度;其中,[]为取小数点前面整数部分的取整计算符号;
D、使用Ck从Si的k+1位起扫描剩余位,记录Ck,与Ck相同的数据段的起点位置Lm,以及数据长度、重复次数;令k=k+1,Ck=Si的前k位,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
E、判断k是否小于[j/2],如果是,则转步骤F;否则转步骤G;
F、使用Ck从Si大于k位的Lm位置起扫描k位数据,记录Ck,与Ck相同的数据段的起点位置Lm,以及数据长度、重复次数;令k=k+1,Ck=Si的前k位,转步骤E;
G、根据扫描得到的数据长度、重复次数和Ck得到最佳重复数据,将所述最佳重复数据的Lm位置确定为数据分割点;
H、为所述最佳重复数据分配一个标签,根据最佳重复数据的Lm位置,用所述标签替代数据S中每一个与最佳重复数据重复的数据段,生成一级标签数据串S1存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最高压缩率的数据段的起点作为确定最佳分割点,所述最高压缩率为数据长度和重复次数之积的最大值,当最高压缩率的数据段有多个时,以最长数据段的起点作为确定最佳分割点。
3.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对待存储的数据S,从一个方向确定一个起点位置i;
B、判断位置i是否为输入数据S的尾部,如果是,转步骤H;否则转步骤C;
C、使用位置i到数据S尾部的数据生成待处理数据串Si,Ck=Si的前k位,1≤k≤[j/2],令j等于Si的长度;其中,[]为取小数点前面整数部分的取整计算符号;
D、使用Ck从Si的k+1位起扫描剩余位,记录Ck,与Ck相同的数据段的起点位置Lm,以及数据长度、重复次数;令k=k+1,Ck=Si的前k位,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
E、判断k是否小于[j/2],如果是,则转步骤F;否则转步骤G;
F、使用Ck从Si大于k位的Lm位置起扫描k位数据,记录Ck,与Ck相同的数据段的起点位置Lm,以及数据长度、重复次数;令k=k+1,Ck=Si的前k位,转步骤E;
G、根据扫描得到的数据长度、重复次数和Ck得到最佳重复数据,将所述最佳重复数据的Lm位置确定为数据分割点,保存所述数据长度、重复次数、Ck和对应的所述最佳数据分割点Lm,i=i+1,转步骤B;
H、从保存的所述数据长度、重复次数、Ck和对应的所述最佳数据分割点Lm中,找到最优值的数据分割点Lm;
I、为所述最佳重复数据分配一个标签,根据最佳重复数据的Lm位置,用所述标签替代数据S中每一个与最佳重复数据重复的数据段,生成一级标签数据串S1存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最高压缩率的数据段的起点作为确定最佳分割点,所述最高压缩率为数据长度和重复次数之积的最大值,当最高压缩率的数据段有多个时,以最长数据段的起点作为确定最佳分割点。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步骤C中,对于数据S,取其首部到Ck尾部的数据形成一个子串S’,循环判断Si的前k位数据是否为S’的前位子串,如果是,令k=k+1;否则,继续后操作。
CN202110956134.0A 2021-08-19 2021-08-19 数据存储方法 Pending CN1136093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6134.0A CN113609342A (zh) 2021-08-19 2021-08-19 数据存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6134.0A CN113609342A (zh) 2021-08-19 2021-08-19 数据存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09342A true CN113609342A (zh) 2021-11-05

Family

ID=78341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56134.0A Pending CN113609342A (zh) 2021-08-19 2021-08-19 数据存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09342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8849A (zh) * 2006-08-11 2007-03-14 白杰 数据字典的生成方法、装置和数据字典的优化方法
CN1997011A (zh) * 2006-07-26 2007-07-11 白杰 数据分割方法和数据分割装置
CN102902757A (zh) * 2012-09-25 2013-01-30 姚明东 一种电子商务字典自动生成方法
JP2013149061A (ja) * 2012-01-19 2013-08-01 Nec Corp 文書類似性評価システム、文書類似性評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3347047A (zh) * 2013-06-07 2013-10-09 吴昊 一种基于网络字典的无损数据压缩方法
CN113035282A (zh) * 2021-05-27 2021-06-25 江苏数字产权交易有限公司 基于标签数据生长基因的数据序列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7011A (zh) * 2006-07-26 2007-07-11 白杰 数据分割方法和数据分割装置
CN1928849A (zh) * 2006-08-11 2007-03-14 白杰 数据字典的生成方法、装置和数据字典的优化方法
JP2013149061A (ja) * 2012-01-19 2013-08-01 Nec Corp 文書類似性評価システム、文書類似性評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2902757A (zh) * 2012-09-25 2013-01-30 姚明东 一种电子商务字典自动生成方法
CN103347047A (zh) * 2013-06-07 2013-10-09 吴昊 一种基于网络字典的无损数据压缩方法
CN113035282A (zh) * 2021-05-27 2021-06-25 江苏数字产权交易有限公司 基于标签数据生长基因的数据序列处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禅的师兄: "在字符串中找出重复字符串", Retrieved from the Internet <URL: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145502/article/details/108230965?ops_request_misc.html>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47684B2 (en) Memory-based history search
JP3889762B2 (ja) データ圧縮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装置
US5655129A (en) Character-string retrieval system and method
US8659451B2 (en) Indexing compressed data
US8554561B2 (en) Efficient indexing of documents with similar content
US7580925B2 (en) Efficient storage and search of word lists and other text
US20050192994A1 (en) Data compre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0595064A2 (en) Method and means providing static dictionary structures for compressing character data and expanding compressed data
CN102246163A (zh) 数据库中的索引压缩
JP2009512099A (ja) トライでの再始動可能なハッシュ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6940708A (zh) 一种基于二分查找法实现ip范围定位的方法及系统
US7225198B2 (en) Data compiling method
CN113609342A (zh) 数据存储方法
CN109446198B (zh) 一种基于双数组的trie树节点压缩方法及装置
CN111814009B (zh) 一种基于搜索引擎检索信息的模式匹配方法
CN114070901B (zh) 基于多数据对齐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装置和设备
US2009008326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pressing Data
CN108614879A (zh) 小文件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13691352A (zh) 数据分割方法
CN112527949B (zh) 数据存储与检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722949B1 (en) Im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609341A (zh) 数据字典的生成方法
US6734813B2 (en) Data receiving device for receiving serial data according to over-sampling
US20090292699A1 (en) Nucleotide and amino acid sequence compression
CN111628778B (zh) 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无损压缩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