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09055A - 一种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09055A
CN113609055A CN202110712537.0A CN202110712537A CN113609055A CN 113609055 A CN113609055 A CN 113609055A CN 202110712537 A CN202110712537 A CN 202110712537A CN 113609055 A CN113609055 A CN 1136090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criptor
cache
internal
value
poi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125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09055B (zh
Inventor
王正浩
陈贝
冯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Yunhai Guochuang Cloud Computing Equipment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Yunhai Guochuang Cloud Computing Equipment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Yunhai Guochuang Cloud Computing Equipment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Yunhai Guochuang Cloud Computing Equipment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125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09055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10712537.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36090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09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90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090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90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8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in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memory systems, e.g. virtual memory systems
    • G06F12/0802Addressing of a memory level in which the access to the desired data or data block requires associative addressing means, e.g. caches
    • G06F12/0806Multiuser, multiprocessor or multiprocessing cach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8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in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memory systems, e.g. virtual memory systems
    • G06F12/0802Addressing of a memory level in which the access to the desired data or data block requires associative addressing means, e.g. caches
    • G06F12/0866Addressing of a memory level in which the access to the desired data or data block requires associative addressing means, e.g. caches for peripheral storage systems, e.g. disk cache
    • G06F12/0871Allocation or management of cache sp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26PCI expr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由前端驱动程序发送的通知,则读取可用环形队列中的当前指针,将存储在后端设备的本地指针的值与当前指针的值进行比较;若是本地指针的值与当前指针的值不相等,则读取本地指针到当前指针之间位置对应的全部表项,并将读取到的全部表项存储到后端设备的内部第一缓存中;响应于检测到内部第一缓存为非空状态,则从内部第一缓存中读取表项并基于表项获取描述符,并将描述符存储到后端设备的内部第二缓存中;以及响应于检测到内部第二缓存为非空状态,则从内部第二缓存中读取描述符,并将描述符分发至业务模块。本发明还公开了对应的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一种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虚拟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虚拟化技术完全由软件来模拟真实的硬件设备,Hypervisor(虚拟机管理程序)是运行在真实主机硬件上用于管理虚拟机的系统软件,虚拟机管理程序需要截获所有Guest VM(客户虚拟机)发出的请求指令,模拟响应这些指令的行为,这种实现方式称为完全虚拟化。完全虚拟化会带来很多额外的开销,适配各种真实设备也对虚拟化设备的开发带来很多困难。
半虚拟化通过底层硬件辅助的方式,将部分无需虚拟化的指令通过硬件来完成,虚拟机管理程序只负责完成部分指令的虚拟化,这需要客户虚拟机配合实现前端驱动程序,虚拟机管理程序实现后端设备,二者协作从而实现高效的虚拟化的过程。
Virtio是一套基于软件实现的虚拟化技术,现有Virtqueue(虚拟队列)的设计适合前端驱动程序和软件实现的后端设备进行交互。后端设备通过虚拟的PCIe接口对Virtqueue进行访问,本质上是通过内存映射后直接通过CPU访问内存,与前端驱动程序访问Available Ring(可用环形队列)和Descriptor Table(描述符表)的方式没有本质区别。而硬件实现的后端设备访问Virtqueue则需要通过实际的PCIe接口以DMA(Direct MemoryAccess,直接存储器访问)的方式来实现,在现有技术流程中每获取一个描述符都至少需要一个读可用环形队列的操作和一个读描述符表的操作,成为明显的性能瓶颈。在获取多个描述符组成的描述符链时,需要在每获取到一个描述符的内容后才能知道是否存在与之链接的下一条描述符,然后再发起对下一条描述符的读操作。这种逐条获取描述符的方式在硬件实现时不但会引入更多的读延时,而且实际上浪费了PCIe的带宽资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根据硬件实现Virtio后端设备的特点,将后端设备获取Virtqueue描述符的流程拆散,各个流程之间的读操作和处理过程相互独立,避免了通过PCIe发起的读操作阻塞后续流程,更充分地利用了PCIe的带宽,提高了Virtio接口的性能。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响应于后端设备接收到由前端驱动程序发送的通知,则读取可用环形队列中的当前指针,将存储在所述后端设备的本地指针的值与所述当前指针的值进行比较;若是存储在所述后端设备的本地指针的值与所述当前指针的值不相等,则读取所述本地指针到所述当前指针之间位置对应的全部表项,并将读取到的全部表项存储到所述后端设备的内部第一缓存中;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内部第一缓存为非空状态,则从所述内部第一缓存中读取表项并基于所述表项获取描述符,并将所述描述符存储到所述后端设备的内部第二缓存中;以及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内部第二缓存为非空状态,则从所述内部第二缓存中读取描述符,并将所述描述符分发至业务模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若是存储在所述后端设备的本地指针的值与所述当前指针的值相等,则认为所述通知为无效通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读取所述本地指针到所述当前指针之间位置对应的全部表项还包括:将所述本地指针的值更新为所述当前指针的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内部第一缓存不为非空状态,则认为所述内部第一缓存中没有未处理的表项;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内部第二缓存不为非空状态,则认为所述内部第二缓存中没有未处理的描述符;响应于所述内部第一缓存中没有未处理的表项且所述内部第二缓存中没有未处理的描述符,则认为对所述通知对应的全部描述符获取完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从所述内部第一缓存中读取表项并基于所述表项获取描述符包括:从所述内部第一缓存中读取一个表项,并基于所述表项存储的描述符表的表项编号计算出描述符在所述描述符表中的存储地址;基于所述存储地址通过PCIe接口发起读取描述符的操作;将所述读取完毕的表项从所述第一缓存中删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从所述内部第二缓存中读取描述符,并将所述描述符分发至业务模块包括:从所述内部第二缓存中读取一个描述符,并判断所述描述符是否存在下一条标记或间接描述符标记;若是所述描述符存在下一条标记或间接描述符标记,基于下一条标记或间接描述符标记获取对应的描述符,并将所述对应的描述符存储到所述内部第二缓存中;将所述描述符分发至业务模块并将所述描述符从所述第二缓存中删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若是所述描述符不存在下一条标记或间接描述符标记,将所述描述符分发至业务模块并将所述描述符从所述第二缓存中删除。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装置,包括:第一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后端设备接收到由前端驱动程序发送的通知,则读取可用环形队列中的当前指针,将存储在所述后端设备的本地指针的值与所述当前指针的值进行比较;第二模块,配置用于若是存储在所述后端设备的本地指针的值与所述当前指针的值不相等,则读取所述本地指针到所述当前指针之间位置对应的全部表项,并将读取到的全部表项存储到所述后端设备的内部第一缓存中;第三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内部第一缓存为非空状态,则从所述内部第一缓存中读取表项并基于所述表项获取描述符,并将所述描述符存储到所述后端设备的内部第二缓存中;以及第四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内部第二缓存为非空状态,则从所述内部第二缓存中读取描述符,并将所述描述符分发至业务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方法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根据硬件实现Virtio后端设备的特点,将后端设备获取Virtqueue描述符的流程拆散,各个流程之间的读操作和处理过程相互独立,避免了通过PCIe发起的读操作阻塞后续流程,更充分地利用了PCIe的带宽,提高了Virtio接口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装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在现有技术流程中每获取一个描述符都至少需要一个读可用环形队列的操作和一个读描述符表的操作,成为明显的性能瓶颈。在获取多个描述符组成的描述符链时,需要在每获取到一个描述符的内容后才能知道是否存在与之链接的下一条描述符,然后再发起对下一条描述符的读操作。这种逐条获取描述符的方式在硬件实现时不但会引入更多的读延时,而且实际上浪费了PCIe的带宽资源。现有技术的具体流程如下:
现有技术中,后端设备接收到通知后,首先会读取可用环形队列中的avail_idx(当前指针),将avail_idx与后端设备存储的last_avail_idx(本地指针)进行比较,如果二者不相等,说明可用唤醒队列中有新的表项需要读取;如果二者相等,说明没有新的表项需要读取,该通知是一次无效通知。
后端设备确定可用环形队列中有新的表项后,会读取可用环形队列中last_avail_idx位置的表项,并根据表项存储的描述符表的表项编号计算出描述符在描述符表中的存储地址,然后读取描述符。后端设备获取到描述符后,需要根据描述符中的标记信息判断该描述符是否存在下一条描述符,如果存在,则根据该描述符中下一条描述符的编号计算出下一条描述符在描述符表中的存储地址,然后读取下一条描述符,重复判断该描述符是否存在下一条描述符的操作,直至读回的描述符不存在下一条描述符,此时说明已经获取了一条可用环形队列表项信息所指向的所有描述符。
如果后端设备获取到的描述符中带有间接描述符标记,则根据该描述符中携带的地址和长度读取该描述符指向的数据缓存中的描述符。间接描述符和下一条描述符标记是互斥的,不会同时出现在同一条描述符的标记中。
获取了一条可用环形队列表项信息所指向的所有描述符之后,将last_avail_idx的值加1,使其指向可用环形队列的下一条表项位置。重复上述步骤直到avail_idx与last_avail_idx相等,说明后端设备已经获取了本次通知的所有可用描述符。
本发明为了解决在Virtio后端设备硬件实现的场景中,硬件后端设备获取Virtqueue描述符的性能低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方法的实施例。图1示出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S01、响应于后端设备接收到由前端驱动程序发送的通知,则读取可用环形队列中的当前指针,将存储在后端设备的本地指针的值与当前指针的值进行比较;
S02、若是存储在后端设备的本地指针的值与当前指针的值不相等,则读取本地指针到当前指针之间位置对应的全部表项,并将读取到的全部表项存储到后端设备的内部第一缓存中;
S03、响应于检测到内部第一缓存为非空状态,则从内部第一缓存中读取表项并基于表项获取描述符,并将描述符存储到后端设备的内部第二缓存中;以及
S04、响应于检测到内部第二缓存为非空状态,则从内部第二缓存中读取描述符,并将描述符分发至业务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硬件实现Virtio后端设备的特点,将后端设备获取Virtqueue描述符的流程拆散,各个流程之间的读操作和处理过程相互独立,避免了通过PCIe发起的读操作阻塞后续流程,更充分地利用了PCIe的带宽,提高了Virtio接口的性能。
Virtio是一种半虚拟化技术,Virtio为客户虚拟机和虚拟机管理程序定义了一套统一的交互接口来实现不同的虚拟设备,并简化了新设备的开发工作,其中用于数据传输的接口被成为Virtqueue(虚拟队列)。
Virtio设备硬件化是今年来随着智能网卡技术发展出现的一个新的方向,通过智能网卡硬件来实现Virtio后端设备,将很多本该由虚拟机管理程序通过软件来实现工作卸载到智能网卡上由专用硬件来处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释放被虚拟机管理程序所占用的计算资源,同时在虚拟机管理、资源池化等方面也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Virtqueue是Virtio前端驱动程序与后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的接口,是Virtio技术的核心。Virtqueue由Descriptor Table(描述符表)、Available Ring(可用环形队列)和Used Ring(已用环形队列)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的存储空间均由前端驱动程序分配,存储在客户虚拟机中,虚拟机管理程序中的后端设备通过内存映射可以直接访问Virtqueue。
描述符表存放数据描述符,每个描述符包含一个独立且连续的数据缓存的信息,描述符的内容包括数据缓存的地址、数据长度、描述符标记、下一条描述符的编号。描述符在描述符表中依次存放并从0开始编号。多个描述符可以串联起来组成多个分散的数据空间。
间接描述符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描述符,如果一个描述符带有间接描述符标记,意味着这个描述符对应的数据缓存空间存储的不是普通的数据,而是描述符信息。这些描述符信息通常被串联起来指向多个分散的数据空间。
可用环形队列存放可用数据缓存对应的描述符的编号,如果是有多个串联的描述符组成的数据缓存,则可用环形队列中仅存放第一个描述符的编号。此外,可用环形队列中还包含一个idx域(即指针),指向可用环形队列中下一个存放可用描述符编号的位置,在该位置之前的可用描述符中存放的描述符编号都被视为是可用描述符。
已用环形队列中每条表项存放的是后端设备已使用过的描述符的编号和对应的数据长度信息。如果是有多个串联的描述符组成的数据缓存,则已用环形队列中仅存放第一个描述符的编号。此外,已用环形队列中还包含一个idx域,指向已用环形队列中存放易用描述符信息的表项,在该位置之前的已用环形队列中存放的表项都被视为是已用描述符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当客户虚拟机中有待发送数据或为接收数据分配好缓存后,前端驱动将该缓存的地址和长度组成描述符写入到描述附表中,然后将描述符的编号写入到可用环形队列的当前位置,并将当前指针的值加1。其中,当前指针为可用环形队列中包含的一个idx域,指向环形可用队列中下一个存放可用描述符编号的位置。如果需要分配多个缓存,前端驱动会重复上述动作。可用环形队列更新完成后,前端驱动会通过Virtio的通知机制向后端设备发起通知,通知后端设备获取新的描述符。
硬件后端设备接收到前端驱动程序发送来的通知后,通过PCIe接口读取可用环形队列中的当前指针,将当前指针与后端设备存储的本地指针进行比较,如果二者不相等,说明可用环形队列中有新的表项需要读取,从本地指针位置到当前指针的上一位置的所有表项均为新的有效表项;如果二者相等,则说明没有新的表项需要读取,该通知是一次无效通知。其中,本地指针是后端设备维护的一个本地变量,与当前指针一样指向的是可用环形队列的表项位置,后端设备每读取一个可用环形队列表项,就会将本地指针加一,直到本地指针的值等于当前指针,说明后端设备已经获取所有新的可用环形队列表项。
硬件后端设备确定可用环形队列中有新的表项后,通过PCIe接口一次性获取从可用环形队列的本地指针位置至当前指针的上一位置的全部表项,即发起读取数量为当前指针与本地指针值的差个的表项的读操作,然后开始等待下一次通知。硬件后端设备将读回的可用环形队列的表项存储到后端设备的内部第一缓存中。
硬件后端设备检测到内部第一缓存中存在未处理的可用环形队列的表项,即内部第一缓存为非空状态,由内部第一缓存读出1个表项,并根据表项存储的描述符表的表项编号计算出描述符在描述符表中的存储地址,通过PCIe接口发起读取描述符操作。硬件后端设备将读回的描述符表的描述符存储到后端设备的内部第二缓存中。
硬件后端设备检测到内部第二缓存中存在未处理的描述符,由内部第二缓存读出一个描述符。如果存在下一条标记,则根据该描述符中下一条描述符的编号计算出下一条描述符在描述符表中的存储地址,发起下一条描述符的读操作;如果存在间接描述符标记,则根据该描述符中携带的地址和长度,向该描述符指向的数据缓存中的描述符发起读操作;如果不存在下一条标记和间接描述符标记,则将该描述符分发至业务模块使用。硬件后端设备将读回的描述符存储到与内部第二缓存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若是存储在后端设备的本地指针的值与当前指针的值相等,则认为通知为无效通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读取本地指针到当前指针之间位置对应的全部表项还包括:将本地指针的值更新为当前指针的值。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响应于检测到内部第一缓存不为非空状态,则认为内部第一缓存中没有未处理的表项;响应于检测到内部第二缓存不为非空状态,则认为内部第二缓存中没有未处理的描述符;响应于内部第一缓存中没有未处理的表项且内部第二缓存中没有未处理的描述符,则认为对通知对应的全部描述符获取完成。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从内部第一缓存中读取表项并基于表项获取描述符包括:从内部第一缓存中读取一个表项,并基于表项存储的描述符表的表项编号计算出描述符在描述符表中的存储地址;基于存储地址通过PCIe接口发起读取描述符的操作;将读取完毕的表项从第一缓存中删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从内部第二缓存中读取描述符,并将描述符分发至业务模块包括:从内部第二缓存中读取一个描述符,并判断描述符是否存在下一条标记或间接描述符标记;若是描述符存在下一条标记或间接描述符标记,基于下一条标记或间接描述符标记获取对应的描述符,并将对应的描述符存储到内部第二缓存中;将描述符分发至业务模块并将描述符从第二缓存中删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若是描述符不存在下一条标记或间接描述符标记,将描述符分发至业务模块并将描述符从第二缓存中删除。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方法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均可以相互交叉、替换、增加、删减,因此,这些合理的排列组合变换之于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方法也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且不应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在实施例之上。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装置。图2示出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装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如下模块:第一模块S11,配置用于响应于后端设备接收到由前端驱动程序发送的通知,则读取可用环形队列中的当前指针,将存储在后端设备的本地指针的值与当前指针的值进行比较;第二模块S12,配置用于若是存储在后端设备的本地指针的值与当前指针的值不相等,则读取本地指针到当前指针之间位置对应的全部表项,并将读取到的全部表项存储到后端设备的内部第一缓存中;第三模块S13,配置用于响应于检测到内部第一缓存为非空状态,则从内部第一缓存中读取表项并基于表项获取描述符,并将描述符存储到后端设备的内部第二缓存中;以及第四模块S14,配置用于响应于检测到内部第二缓存为非空状态,则从内部第二缓存中读取描述符,并将描述符分发至业务模块。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图3示出的是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如下装置:至少一个处理器S21;以及存储器S22,存储器S22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S23,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图4示出的是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S31有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方法的计算机程序S32。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来完成,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方法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程序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等。上述计算机程序的实施例,可以达到与之对应的前述任意方法实施例相同或者相类似的效果。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还可以被实现为由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此外,上述方法步骤以及系统单元也可以利用控制器以及用于存储使得控制器实现上述步骤或单元功能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明白的是,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这种可互换性,已经就各种示意性组件、方块、模块、电路和步骤的功能对其进行了一般性的描述。这种功能是被实现为软件还是被实现为硬件取决于具体应用以及施加给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种具体应用以各种方式来实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定不应被解释为导致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设计中,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可以将功能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通过计算机可读介质来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该通信介质包括有助于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位置传送到另一个位置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够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设备、磁盘存储设备或其它磁性存储设备,或者是可以用于携带或存储形式为指令或数据结构的所需程序代码并且能够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任何连接都可以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来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发送软件,则上述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均包括在介质的定义。如这里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多功能盘(DVD)、软盘、蓝光盘,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内容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以上是本发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注意,在不背离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根据这里描述的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权利要求的功能、步骤和/或动作不需以任何特定顺序执行。此外,尽管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元素可以以个体形式描述或要求,但除非明确限制为单数,也可以理解为多个。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支持例外情况,单数形式“一个”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和/或”是指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相关联地列出的项目的任意和所有可能组合。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后端设备接收到由前端驱动程序发送的通知,则读取可用环形队列中的当前指针,将存储在所述后端设备的本地指针的值与所述当前指针的值进行比较;
若是存储在所述后端设备的本地指针的值与所述当前指针的值不相等,则读取所述本地指针到所述当前指针之间位置对应的全部表项,并将读取到的全部表项存储到所述后端设备的内部第一缓存中;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内部第一缓存为非空状态,则从所述内部第一缓存中读取表项并基于所述表项获取描述符,并将所述描述符存储到所述后端设备的内部第二缓存中;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内部第二缓存为非空状态,则从所述内部第二缓存中读取描述符,并将所述描述符分发至业务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是存储在所述后端设备的本地指针的值与所述当前指针的值相等,则认为所述通知为无效通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读取所述本地指针到所述当前指针之间位置对应的全部表项还包括:
将所述本地指针的值更新为所述当前指针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内部第一缓存不为非空状态,则认为所述内部第一缓存中没有未处理的表项;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内部第二缓存不为非空状态,则认为所述内部第二缓存中没有未处理的描述符;
响应于所述内部第一缓存中没有未处理的表项且所述内部第二缓存中没有未处理的描述符,则认为对所述通知对应的全部描述符获取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内部第一缓存中读取表项并基于所述表项获取描述符包括:
从所述内部第一缓存中读取一个表项,并基于所述表项存储的描述符表的表项编号计算出描述符在所述描述符表中的存储地址;
基于所述存储地址通过PCIe接口发起读取描述符的操作;
将所述读取完毕的表项从所述第一缓存中删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内部第二缓存中读取描述符,并将所述描述符分发至业务模块包括:
从所述内部第二缓存中读取一个描述符,并判断所述描述符是否存在下一条标记或间接描述符标记;
若是所述描述符存在下一条标记或间接描述符标记,基于下一条标记或间接描述符标记获取对应的描述符,并将所述对应的描述符存储到所述内部第二缓存中;
将所述描述符分发至业务模块并将所述描述符从所述第二缓存中删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是所述描述符不存在下一条标记或间接描述符标记,将所述描述符分发至业务模块并将所述描述符从所述第二缓存中删除。
8.一种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后端设备接收到由前端驱动程序发送的通知,则读取可用环形队列中的当前指针,将存储在所述后端设备的本地指针的值与所述当前指针的值进行比较;
第二模块,配置用于若是存储在所述后端设备的本地指针的值与所述当前指针的值不相等,则读取所述本地指针到所述当前指针之间位置对应的全部表项,并将读取到的全部表项存储到所述后端设备的内部第一缓存中;
第三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内部第一缓存为非空状态,则从所述内部第一缓存中读取表项并基于所述表项获取描述符,并将所述描述符存储到所述后端设备的内部第二缓存中;以及
第四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内部第二缓存为非空状态,则从所述内部第二缓存中读取描述符,并将所述描述符分发至业务模块。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0712537.0A 2021-06-25 一种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Active CN1136090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2537.0A CN113609055B (zh) 2021-06-25 一种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2537.0A CN113609055B (zh) 2021-06-25 一种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09055A true CN113609055A (zh) 2021-11-05
CN113609055B CN113609055B (zh) 2024-06-07

Family

ID=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85714A (zh) * 2022-03-01 2022-07-22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传输时延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7834570A (zh) * 2024-03-04 2024-04-05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传输系统的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834570B (zh) * 2024-03-04 2024-06-07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传输系统的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49694A1 (en) * 2015-11-20 2017-05-25 Cisco Technology, Inc. Shim layer used with a virtual machine virtual nic and a hardware platform physical nic
US20170322828A1 (en) * 2016-05-09 2017-11-09 Cavium,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irtio based optimization of data packet paths between a virtual machine and a network device for live virtual machine migration
US20190044893A1 (en) * 2018-06-30 2019-02-07 Intel Corporation Technologies for buffering received network packet data
CN109901909A (zh) * 2019-01-04 2019-06-18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用于虚拟化系统的方法及虚拟化系统
US20210165675A1 (en) * 2019-12-02 2021-06-03 Xiao Wang Live migration for hardware accelerated para-virtualized io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49694A1 (en) * 2015-11-20 2017-05-25 Cisco Technology, Inc. Shim layer used with a virtual machine virtual nic and a hardware platform physical nic
US20170322828A1 (en) * 2016-05-09 2017-11-09 Cavium,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irtio based optimization of data packet paths between a virtual machine and a network device for live virtual machine migration
US20190044893A1 (en) * 2018-06-30 2019-02-07 Intel Corporation Technologies for buffering received network packet data
CN109901909A (zh) * 2019-01-04 2019-06-18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用于虚拟化系统的方法及虚拟化系统
US20210165675A1 (en) * 2019-12-02 2021-06-03 Xiao Wang Live migration for hardware accelerated para-virtualized io devic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85714A (zh) * 2022-03-01 2022-07-22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传输时延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4785714B (zh) * 2022-03-01 2023-08-22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传输时延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7834570A (zh) * 2024-03-04 2024-04-05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传输系统的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834570B (zh) * 2024-03-04 2024-06-07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传输系统的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54733B (zh) 用于存储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552233B1 (en) Virtual machine migration using free page hinting
US20190146952A1 (en) Managing data in storage according to a log structure
AU2014235300B2 (en) Multi-layered storage administration for flexible placement of data
US9880941B2 (en) Sharing an accelerator context across multiple processes
US9836397B2 (en) Direct memory access of dynamically allocated memory
US10129357B2 (en) Managing data storage in distributed virtual environment
CN110119304B (zh) 一种中断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3455363B (zh) 一种虚拟机的指令处理方法、装置及物理主机
US11397622B2 (en) Managed computing resource placement as a service for dedicated hosts
GB2604687A (en) Content-aware node selection for container creation
US10983949B2 (en) File system quota versioning
US11226778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anaging metadata migration
CN111857539A (zh) 用于管理存储系统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JP6974510B2 (ja) データ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デバイス及び媒体
US11010307B2 (en) Cache management
WO2019139795A1 (en) Fast instantiation of virtual machines in distributed computing systems
CN109857553A (zh) 内存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2631994A (zh) 数据迁移方法及系统
CN116633900A (zh) 逻辑地址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26657A (zh) 中断管理和数据收发管理的方法、装置及智能网卡
CN113609055A (zh) 一种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2764668A (zh) 扩展gpu存储器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3609055B (zh) 一种后端设备获取描述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5203133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归约服务器及映射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