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08155B - 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及控制方法、磁共振成像系统 - Google Patents
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及控制方法、磁共振成像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608155B CN113608155B CN202110971909.1A CN202110971909A CN113608155B CN 113608155 B CN113608155 B CN 113608155B CN 202110971909 A CN202110971909 A CN 202110971909A CN 113608155 B CN113608155 B CN 11360815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irdcage coil
- radio frequency
- coil
- birdcage
- magnetic reson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595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9000011734 sod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633 nuclear im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YZCKVEUIGOORGS-OUBTZVSYSA-N Deuterium Chemical compound [2H] YZCKVEUIGOORGS-OUBTZVS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PXGOKWXKJXAPGV-UHFFFAOYSA-N Fluorine Chemical compound FF PXGOKWXKJXAPG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Hydrogen Chemical compound [H][H]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DGAQECJNVWCQMB-PUAWFVPOSA-M Ilexoside XXIX Chemical compound C[C@@H]1CC[C@@]2(CC[C@@]3(C(=CC[C@H]4[C@]3(CC[C@@H]5[C@@]4(CC[C@@H](C5(C)C)OS(=O)(=O)[O-])C)C)[C@@H]2[C@]1(C)O)C)C(=O)O[C@H]6[C@@H]([C@H]([C@@H]([C@H](O6)CO)O)O)O.[Na+] DGAQECJNVWCQMB-PUAWFVPOSA-M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07 MRI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81 NMR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8980 Neopla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Phosphorus Chemical compound [P]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489713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GND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489717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GND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5 deuter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149 energy metabol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1 fluori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37 fluori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03 metabol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21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18 over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75 patholog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98 phosphorus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74 phosphoru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8 so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 G01R33/34046—Volume type coils, e.g. bird-cage coils; Quadrature bird-cage coils; Circularly polarised coils
- G01R33/34076—Birdcage coil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6—Electrical details, e.g. matching or coupling of the coil to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及控制方法、磁共振成像系统。其中,该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包括同轴嵌套设置的第一鸟笼线圈和第二鸟笼线圈;其中,第一鸟笼线圈包括沿轴向排列的四个第一端环,以及与四个第一端环连接的多个第一腿结构;第二鸟笼线圈包括沿轴向排列的两个第二端环,以及与两个第一端环连接的多个第二腿结构;第一鸟笼线圈用于发射和接收与三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二鸟笼线圈用于发射和接收与一种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一鸟笼线圈与第二鸟笼线圈对应的核素不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同时实现四核素磁共振成像所需频率的信号的均匀激发和采集,提高四核素成像的准确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共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及控制方法、磁共振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通过对静磁场中的扫描对象施加某种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使扫描对象中的核素受到激励而发生磁共振现象,停止射频脉冲后,核素在弛豫过程中产生MR信号,通过对MR信号的接收、空间编码和图像重建等处理过程,即产生扫描对象的磁共振图像。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研究已经从单纯获取高质量解剖图像,发展到可以进行多核成像,对组织中的1H、19F、31P、23Na、13C等一些生理或病理的指标进行量化,能够同时挖掘多种核素信号变化所蕴含的生物信息,定性定量分析肿瘤分子靶点过表达,能量代谢异常,离子紊乱及结构功能等不同层次的多元异质信号改变。
当前大多数多核磁共振成像的获取是通过不断更换线圈装置,实现多个单核采集,再将多个单核采集的图像进行配准。受采集时间和成像对象位置移动及其性质变化的影响,会导致信号的不准确共配,这种不同步性会导致图像配准失败率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及控制方法、磁共振成像系统,以同时实现四核素磁共振成像所需频率的信号的均匀激发和采集,同时或同步提供四种谐振频率,同时或同步获取四核素的图像,提高四核素成像的准确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核磁共振射频线圈装置,包括:同轴嵌套设置的第一鸟笼线圈和第二鸟笼线圈;
其中,第一鸟笼线圈包括沿轴向排列的四个第一端环,以及与四个第一端环连接的多个第一腿结构;多个第一腿结构沿轴向延伸且沿周向排列;第二鸟笼线圈包括沿轴向排列的两个第二端环,以及与两个第一端环连接的多个第二腿结构;多个第二腿结构沿轴向延伸且沿周向排列;
第一鸟笼线圈用于发射和接收与三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二鸟笼线圈用于发射和接收与一种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一鸟笼线圈对应的核素与第二鸟笼线圈对应的核素不同。
进一步地,第一鸟笼线圈设置有第一调谐失谐控制电路;第二鸟笼线圈设置有第二调谐失谐控制电路;
其中,第一调谐失谐控制电路控制第一鸟笼线圈为调谐状态时,第二调谐失谐控制电路控制第二鸟笼线圈为失谐状态;
第二调谐失谐控制电路控制第二鸟笼线圈为调谐状态时,第一调谐失谐控制电路控制第一鸟笼线圈为失谐状态。
进一步地,四个第一端环包括沿轴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外端环、第一内端环、第二内端环和第二外端环;第一外端环和第一内端环,及其之间的第一腿结构形成第一子鸟笼线圈;第一内端环和第二内端环,及其之间的第一腿结构形成第二子鸟笼线圈;第二内端环和第二外端环,及其之间的第一腿结构形成第三子鸟笼线圈;
第一子鸟笼线圈用于发射和接收与两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二子鸟笼线圈用于发射和接收与一种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三子鸟笼线圈用于发射和接收与两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一子鸟笼线圈对应的核素和第三子鸟笼线圈对应的核素相同;第一子鸟笼线圈对应的核素和第二子鸟笼线圈对应的核素不同。
进一步地,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还包括:功率合成器、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第一低噪声放大器、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功率分配器、90度移相器、第一巴伦结构和双谐振电路;
其中,功率合成器用于同时接收与两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激励信号;功率合成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的第三端与功率分配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依次经90度移相器、第一巴伦结构和双谐振电路与第一子鸟笼线圈电连接;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依次经第一巴伦结构和双谐振电路与第一子鸟笼线圈电连接;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以及高通滤波器的输入端,均与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低通滤波器用于输出对应一种核素的磁共振信号;高通滤波器用于输出对应一种核素的磁共振信号。
进一步地,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还包括:第二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第一90度正交功分器和第二巴伦结构;
其中,第二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的第一端用于接收与一种核素对应的频率的激励信号;第二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的第三端与第一90度正交功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90度正交功分器的两个输出端经第二巴伦结构与第二子鸟笼线圈电连接;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用于输出对应一种核素的磁共振信号。
进一步地,第一子鸟笼线圈用于发射和接收与1H和19F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二子鸟笼线圈用于发射和接收与23Na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二鸟笼线圈用于发射和接收与31P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
进一步地,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还包括:第三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第三低噪声放大器、第二90度正交功分器和第三巴伦结构;
其中,第三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的第一端用于接收与一种核素对应的频率的激励信号;第三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三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的第三端与第二90度正交功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90度正交功分器的两个输出端经第三巴伦结构与第二鸟笼线圈电连接;第三低噪声放大器用于输出对应一种核素的磁共振信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任一扫描周期内,第一鸟笼线圈发射和接收与三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
在任一扫描周期内,第二鸟笼线圈发射和接收与一种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其中,第一鸟笼线圈和第二鸟笼线圈分时工作。
进一步地,在任一扫描周期内,第一鸟笼线圈发射和接收与三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包括:
在任一扫描周期内,第一调谐失谐控制电路控制第一鸟笼线圈为调谐状态时,第一鸟笼线圈发射和接收与三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二调谐失谐控制电路控制第二鸟笼线圈为失谐状态;
在任一扫描周期内,第二鸟笼线圈发射和接收与一种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包括:
在任一扫描周期内,第二调谐失谐控制电路控制第二鸟笼线圈为调谐状态时,第二鸟笼线圈发射和接收与一种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一调谐失谐控制电路控制第一鸟笼线圈为失谐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包括同轴嵌套设置的第一鸟笼线圈和第二鸟笼线圈;其中,第一鸟笼线圈包括沿轴向排列的四个第一端环,以及与四个第一端环连接的多个第一腿结构;多个第一腿结构沿轴向延伸且沿周向排列;第二鸟笼线圈包括沿轴向排列的两个第二端环,以及与两个第一端环连接的多个第二腿结构;多个第二腿结构沿轴向延伸且沿周向排列;第一鸟笼线圈用于发射和接收与三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二鸟笼线圈用于发射和接收与一种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一鸟笼线圈对应的核素与第二鸟笼线圈对应的核素不同。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双层嵌套鸟笼式收发一体线圈结构实现四核素磁共振成像所需频率的信号的均匀激发和采集,以实现同时或同步提供四种谐振频率,同时或同步获取四核素的图像,提高四核素成像的准确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鸟笼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鸟笼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鸟笼线圈的等效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鸟笼线圈的等效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前端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前端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前端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鸟笼线圈的1H、19F、23Na的S参数分布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鸟笼线圈的31P的S参数分布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中心区域所产生的23Na磁场分布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中心区域所产生的1H磁场分布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中心区域所产生的19F磁场分布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中心区域所产生的31P磁场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鸟笼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鸟笼线圈的结构示意图。该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可适用于任意磁场强度的磁共振成像系统。该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包括:同轴嵌套设置的第一鸟笼线圈10和第二鸟笼线圈20。
其中,第一鸟笼线圈10可位于第二鸟笼线圈20的内部,或者,第一鸟笼线圈10可位于第二鸟笼线圈20的外部。图1示例性的画出第一鸟笼线圈10位于第二鸟笼线圈20的外部的情况。
其中,第一鸟笼线圈10包括沿轴向Z排列的四个第一端环11,以及与四个第一端环11连接的多个第一腿结构12;多个第一腿结构12沿轴向Z延伸且沿周向V排列。可根据需要设置第一腿结构12的数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第一腿结构12可为8个、16个等。多个第一腿结构12可沿周向V等间隔排列。四个第一端环11可平行排列。
其中,第二鸟笼线圈20包括沿轴向Z排列的两个第二端环21,以及与两个第一端环21连接的多个第二腿结构22;多个第二腿结构22沿轴向Z延伸且沿周向V排列。可根据需要设置第二腿结构22的数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第二腿结构22可为8个、16个等。多个第二腿结构22可沿周向V等间隔排列。两个第二端环21可平行排列。
其中,第一鸟笼线圈10用于发射和接收与三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二鸟笼线圈20用于发射和接收与一种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一鸟笼线圈10对应的核素与第二鸟笼线圈20对应的核素不同。
其中,第一鸟笼线圈10和第二鸟笼线圈20构成双层嵌套鸟笼式收发一体线圈结构,用于四核素成像所需频率的信号的均匀激发和采集,以实现同时或同步提供四种谐振频率,同时或同步获取四核素的图像,提高四核素成像的准确率。该四核素可包括下述中的四种:1H(氢)、19F(氟)、23Na(钠)、31P(磷)、2H(氘)、13C(碳)等。第一鸟笼线圈10可同时发射与三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一鸟笼线圈10可同时接收与三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可选的,四个第一端环包括沿轴向Z依次排列的第一外端环11-1、第一内端环11-2、第二内端环11-3和第二外端环11-4;第一外端环11-1和第一内端环11-2,及其之间的第一腿结构12形成第一子鸟笼线圈101;第一内端环11-2和第二内端环11-3,及其之间的第一腿结构12形成第二子鸟笼线圈102;第二内端环11-3和第二外端环11-4,及其之间的第一腿结构12形成第三子鸟笼线圈103。第一子鸟笼线圈101和第三子鸟笼线圈103可同为高通鸟笼线圈,或低通鸟笼线圈,或带通鸟笼线圈,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第二子鸟笼线圈102可为高通鸟笼线圈,或低通鸟笼线圈,或带通鸟笼线圈,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可选的,第一子鸟笼线圈101用于发射和接收与一种核素或两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一子鸟笼线圈101对应的核素和第三子鸟笼线圈103对应的核素相同;第一子鸟笼线圈101对应的核素和第二子鸟笼线圈102对应的核素不同。可通过调节第一鸟笼线圈10的两个内端环沿轴向Z的距离,以及相邻的内端环和外端环沿轴向Z的距离,降低与三种不同核素对应的信号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电磁干扰。可通过调节第一鸟笼线圈10的第一腿结构12和第二鸟笼线圈20的第二腿结构22沿周向V错开的距离或角度,以降低内层鸟笼线圈和外层鸟笼线圈之间的电磁干扰。在任一扫描周期内,第一鸟笼线圈10和第二鸟笼线圈20分时工作,以降低内层鸟笼线圈和外层鸟笼线圈之间的电磁干扰。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包括同轴嵌套设置的第一鸟笼线圈和第二鸟笼线圈;其中,第一鸟笼线圈包括沿轴向排列的四个第一端环,以及与四个第一端环连接的多个第一腿结构;多个第一腿结构沿轴向延伸且沿周向排列;第二鸟笼线圈包括沿轴向排列的两个第二端环,以及与两个第一端环连接的多个第二腿结构;多个第二腿结构沿轴向延伸且沿周向排列;第一鸟笼线圈用于发射和接收与三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二鸟笼线圈用于发射和接收与一种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一鸟笼线圈对应的核素与第二鸟笼线圈对应的核素不同。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双层嵌套鸟笼式收发一体线圈结构实现四核素磁共振成像所需频率的信号的激发和采集,以实现同时或同步提供四种谐振频率,同时或同步获取四核素的图像,提高四核素成像的准确率。
其中,第一子鸟笼线圈101、第二子鸟笼线圈102和第三子鸟笼线圈103可同时工作。第一子鸟笼线圈101、第二子鸟笼线圈102和第三子鸟笼线圈103构成的整体可同时发射与三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停止发射之后,第一子鸟笼线圈101、第二子鸟笼线圈102和第三子鸟笼线圈103构成的整体可同时接收与三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一子鸟笼线圈101和第三子鸟笼线圈103可关于第二子鸟笼线圈102对称设置。第一子鸟笼线圈101和第三子鸟笼线圈103的结构相同。通过调整优化第一鸟笼线圈10的内外端环之间的腿长比例,以及相邻端环之间的距离,解决第一鸟笼线圈10对应的三种不同核素之间的电磁干扰问题。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鸟笼线圈的等效电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鸟笼线圈的等效电路结构示意图;第一鸟笼线圈10设置有第一调谐失谐控制电路13;第二鸟笼线圈20设置有第二调谐失谐控制电路23。
其中,第一调谐失谐控制电路13控制第一鸟笼线圈10为调谐状态时,第二调谐失谐控制电路23控制第二鸟笼线圈20为失谐状态;第二调谐失谐控制电路23控制第二鸟笼线圈20为调谐状态时,第一调谐失谐控制电路13控制第一鸟笼线圈10为失谐状态,以降低内层鸟笼线圈和外层鸟笼线圈之间的电磁干扰。
其中,第二调谐失谐控制电路23控制第二鸟笼线圈20为失谐状态(即第二鸟笼线圈20的谐振频率偏移工作频率)时,第一调谐失谐控制电路13控制第一鸟笼线圈10为调谐状态时,第一鸟笼线圈10可同时发射与三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停止发射之后,可同时接收与三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本发明实施例以1H、19F、23Na核素为例。在实际应用中该三种核素可包括1H、2H、19F、23Na、31P、13C等不同的核素。第一调谐失谐控制电路13控制第一鸟笼线圈10为失谐状态(即第一鸟笼线圈10的谐振频率偏移工作频率)时,第一鸟笼线圈10无法工作,无法发射和接收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
其中,第一调谐失谐控制电路13控制第一鸟笼线圈10为失谐状态时,第二调谐失谐控制电路23控制第二鸟笼线圈20为调谐状态时,第二鸟笼线圈20可发射与一种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停止发射之后,可接收与一种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本发明实施例以31P核素为例。在实际应用中该一种核素可包括1H、2H、19F、23Na、31P、13C等不同的核素。第二调谐失谐控制电路23控制第二鸟笼线圈20为失谐状态时,第二鸟笼线圈20无法工作,无法发射和接收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
可选的,如图4所示,第一调谐失谐控制电路13可包括与第一腿结构12对应设置的第一二极管D1和两个电感,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经一电感接地(如图4中的GND1、GND2、GND3或GND4);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经另一电感与一控制信号输入端(如图4中的TD1、TD2、TD3或TD4)电连接;通过向控制信号输入端(如图4中的TD1、TD2、TD3或TD4)输入高电平或低电平,以控制第一二极管D1导通或关断,以控制第一鸟笼线圈10为调谐状态或失谐状态。示例性的,若控制第一调谐失谐控制电路13中的第一二极管D1导通,则第一鸟笼线圈10为失谐状态;若控制第一调谐失谐控制电路13中的第一二极管D1关断,则第一鸟笼线圈10为调谐状态。第一调谐失谐控制电路13中的第一二极管D1可设置于第一内端环11-2和第二内端环11-3之间的第一腿结构12上。
可选的,如图5所示,第二调谐失谐控制电路23可包括与第二腿结构22对应设置的第一二极管D1和两个电感,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经一电感接地(如图5中的GND5、GND6、GND7或GND8);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经另一电感与一控制信号输入端(如图5中的TD5、TD6、TD7或TD8)电连接;通过向控制信号输入端(如图5中的TD5、TD6、TD7或TD8)输入高电平或低电平,以控制第一二极管D1导通或关断,以控制第二鸟笼线圈20为调谐状态或失谐状态。第二调谐失谐控制电路23中的第一二极管D1可设置于第二腿结构22上。示例性的,若控制第二调谐失谐控制电路23中的第一二极管D1导通,则第二鸟笼线圈20为失谐状态;若控制第二调谐失谐控制电路23中的第一二极管D1关断,则第二鸟笼线圈20为调谐状态。
其中,第二调谐失谐控制电路23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第一调谐失谐控制电路13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相同或类似。
需要说明的是,符号相同的电气节点电连接,如图4中的节点N1、N2、N3、N4,如图5中的节点N5、N6。
需要说明的是,可通过在端环上设置电容,以形成高通鸟笼线圈。可通过在腿结构上设置电容,以形成低通鸟笼线圈。可通过在端环和腿结构上设置电容,以形成带通鸟笼线圈。图4示例性的画出第一子鸟笼线圈101和第三子鸟笼线圈103同为高通鸟笼线圈,第二子鸟笼线圈102为低通鸟笼线圈的情况。图5示例性的画出第二鸟笼线圈20为高通鸟笼线圈的情况。
可选的,第一子鸟笼线圈101用于发射和接收与两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二子鸟笼线圈102用于发射和接收与一种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三子鸟笼线圈103用于发射和接收与两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一子鸟笼线圈101对应的核素和第三子鸟笼线圈103对应的核素相同;第一子鸟笼线圈101对应的核素和第二子鸟笼线圈102对应的核素不同。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前端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还包括:第一前端电路。该第一前端电路包括功率合成器31、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32、第一低噪声放大器33、低通滤波器34、高通滤波器35、功率分配器36、90度移相器37、第一巴伦结构38和双谐振电路39。图6中的第一前端电路适用于可发射和接收与两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的鸟笼线圈。
其中,功率合成器31用于同时接收与两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激励信号;功率合成器31的输出端与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32的第一端N11电连接;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32的第二端N12与第一低噪声放大器33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32的第三端N13与功率分配器36的输入端电连接;功率分配器36的第一输出端依次经90度移相器37、第一巴伦结构38和双谐振电路39与第一子鸟笼线圈101电连接;功率分配器36的第二输出端依次经第一巴伦结构38和双谐振电路39与第一子鸟笼线圈101电连接;低通滤波器34的输入端,以及高通滤波器35的输入端,均与第一低噪声放大器33的输出端电连接;低通滤波器34用于输出对应一种核素的磁共振信号;高通滤波器35用于输出对应一种核素的磁共振信号。
其中,第一前端电路可在第一子鸟笼线圈101为发射模式时,产生正交激励信号给第一子鸟笼线圈101。功率合成器31可用于将两个输入端输入的两路信号合成一路信号,并输出。功率合成器31可包括威尔金森(Wilkinson)功分器。功率分配器36可用于在第一子鸟笼线圈101为发射模式时,将输入的一路信号分成两路等分信号分别输出至两个输出端。功率分配器36可包括威尔金森(Wilkinson)功分器。90度移相器37可使其输出的信号的相位与其输入的信号的相位相差90度。90度移相器37可包括负90度移相器。负90度移相器可使其输出的信号的相位滞后其输入的信号的相位90度。第一巴伦结构38可抑制共模干扰。双谐振电路39可用于实现与两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信号的准确激发与接收,实现双频匹配,解决了1H、19F两个核素间电磁干扰的问题。双谐振电路39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可与第一子鸟笼线圈101的两个正交激励端口A和B电连接。可通过使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32的第一端N11和第三端N13连通,第二端N12和第三端N13断开,以使第一子鸟笼线圈101进入发射模式。可通过使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32的第一端N11和第三端N13断开,第二端N12和第三端N13连通,以使第一子鸟笼线圈101进入接收模式。
其中,第二功率合成器31的第一输入端可与第一激励信号源71的输出端TX-1H电连接;功率合成器31的第一二输入端可与第二激励信号源72的输出端TX-19F电连接。控制电路73可与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32的第四端N14电连接。图像重建模块80可与低通滤波器34的输出端和高通滤波器35的输出端电连接。
结合图6和图4所示,要使第一子鸟笼线圈101和第三子鸟笼线圈103发射射频能量,先将第一激励信号源71的输出端TX-1H和第二激励信号源72的输出端TX-19F输出的两路激励信号经功率合成器31合成为一路,之后进入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32,控制电路73向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32的第四端N14输入高电平,例如可以是+5V,以控制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32中的二极管(如图6中的D3、D4、D5和D6)导通,以使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32的第一端N11和第三端N13连通,第二端N12和第三端N13隔离,功率合成器31输出的信号经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32的第一端N11传输至第三端N13,此时利用功率分配器36将输入信号一分为二,一路信号通过90度移相器37使其与另一路信号的相差为90度,形成两路正交激励信号,并经第一巴伦结构38和双谐振电路39后,进入四端环第一鸟笼线圈10谐振器的两个正交激励端口A和B,具体可用于实现1H/19F高通鸟笼结构的正交激励模式。要使第一子鸟笼线圈101和第三子鸟笼线圈103接收射频能量,先控制电路73向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32的第四端N14输入低电平,例如可以是-30V,以控制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32中的二极管(如图6中的D3、D4、D5和D6)不导通,以使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32的第一端N11和第三端N13隔离,第二端N12和第三端N13连通,MRI信号将从第一鸟笼线圈10出来,经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32(TR-Switch)中的移相器,经过第一低噪声放大器33进行磁共振信号的放大,再分别经低通滤波器34和高通滤波器35传至图像重建模块80的RX-19F端与RX-1H端,完成图像重建。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子鸟笼线圈101用于发射和接收与1H和19F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二子鸟笼线圈102用于发射和接收与23Na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二鸟笼线圈20用于发射和接收与31P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
其中,1H对应的频率可为128.2MHz。19F对应的频率可为120.9MHz。23Na对应的频率可为33.9MHz。31P对应的频率可为51.9MHz。由于1H对应的频率和19F对应的频率的差值较小,带宽较小,易于通过硬件实现双频匹配,故可将第一子鸟笼线圈101或第二子鸟笼线圈102设置为双核线圈,发射和接收与1H和19F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23Na对应的频率和31P对应的频率差值较大,带宽较大,较难通过硬件实现双频匹配。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见图6,双谐振电路39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电感L1、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其中,双谐振电路39的第一端经第一电容C1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电连接;双谐振电路39的第二端经第三电容C3与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电容C2与第一电感L1并联;双谐振电路39的第三端经第四电容C4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电连接;双谐振电路39的第四端经第三电容C3与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电连接。功率分配器36的第一输出端依次经90度移相器37、第一巴伦结构38与双谐振电路39的第一端电连接;双谐振电路39的第三端和第四端与分别可与第一子鸟笼线圈101的两个正交激励端口A和B电连接;功率分配器36的第二输出端依次经第一巴伦结构38与双谐振电路39的第二端电连接。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见图6,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32可包括: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二电感L2、第二移相器321、第三移相器32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和第六二极管D6。其中,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32的第一端N11与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电连接;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经第二电感L2与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32的第四端N14电连接;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32的第四端N14经第九电容C9接地;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经串联的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与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与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32的第三端N13电连接;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经第二移相器321与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电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接地;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32的第二端N12与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电连接;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经第三移相器322与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电连接;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经第六二极管D6接地。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前端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还包括:第二前端电路。该第二前端电路包括:第二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51、第二低噪声放大器52、第一90度正交功分器53和第二巴伦结构54。图7中的第二前端电路适用于可发射和接收与一种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的鸟笼线圈。
其中,第二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51的第一端用于接收与一种核素对应的频率的激励信号;第二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51的第二端与第二低噪声放大器52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51的第三端与第一90度正交功分器53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90度正交功分器53的两个输出端经第二巴伦结构54与第二子鸟笼线圈102电连接;第二低噪声放大器52用于输出对应一种核素的磁共振信号。
其中,可通过使第二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51的第一端N11和第三端N13连通,第二端N12和第三端N13断开,以使第二子鸟笼线圈102进入发射模式。可通过使第二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51的第一端N11和第三端N13断开,第二端N12和第三端N13连通,以使第二子鸟笼线圈102进入接收模式。第一90度正交功分器53可在第二子鸟笼线圈102为发射模式时,将其输入的一路信号转换成90度相位差的两路等分信号,并输出。第一90度正交功分器53的两个输出端经第二巴伦结构54分别与第二子鸟笼线圈102的两个正交激励端口C和D电连接。
可选的,第二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51的第一端可与第三激励信号源74的输出端TX-23Na电连接。控制电路73可与第二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51的第四端N14电连接。
结合图7和图4所示,要使第二子鸟笼线圈102发射射频能量,可使控制电路73向第二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51的第四端N14输入高电平,例如可以是+5V,第二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51中的二极管导通,使第二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51的第一端N11和第三端N13连通,第二端N12和第三端N13断开;同时23Na激励信号从第三激励信号源74出来,之后进入第二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51开关,进而经第二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51的第一端N11传输至第三端N13,进入第一90度正交功分器53,使激励信号产生90度相位差的两路等分输入信号,形成两路正交激励信号,并进入线圈的激励端口C、D,实现低通23Na鸟笼正交激励。要使第二子鸟笼线圈102接收射频能量,可使控制电路73向第二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51的第四端N14输入低电平,例如可以是-30V,第二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51中的二极管不导通,MRI信号从23Na鸟笼线圈102谐振器出来,经过第二低噪声放大器52进行磁共振信号的放大,至图像重建模块80的RX-23Na接收端,完成图像重建。通过调节第一腿结构12上电容器的容值,使其谐振至磁场强度为3T的系统下23Na工作频率(33.9MHz)。可通过调节优化第二子鸟笼线圈102的端环和腿的导线宽度及长度,以保证获得目标频率下最优发射场均匀性及高发射率。
可选的,第一调谐失谐控制电路13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如图4中的TD1、TD2、TD3或TD4)可与控制电路73电连接。在第二子鸟笼线圈102上(例如可以是23Na鸟笼线圈)中引入第一调谐失谐控制电路,由图4中控制信号输入端TD1至TD4控制,当TD1、TD2、TD3、TD4输入+5V的电压,使对应第一腿结构12上的二极管导通,三核素的谐振频率均发生偏移,从而使第一鸟笼线圈失谐。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前端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还包括:第三前端电路。该第三前端电路包括第三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61、第三低噪声放大器62、第二90度正交功分器63和第三巴伦结构64。
其中,第三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61的第一端用于接收与一种核素对应的频率的激励信号;第三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61的第二端与第三低噪声放大器62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三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61的第三端与第二90度正交功分器63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90度正交功分器63的两个输出端经第三巴伦结构64与第二鸟笼线圈20电连接;第三低噪声放大器62用于输出对应一种核素的磁共振信号。
其中,可通过使第三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61的第一端N11和第三端N13连通,第二端N12和第三端N13断开,以使第二鸟笼线圈20进入发射模式。可通过使第三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61的第一端N11和第三端N13断开,第二端N12和第三端N13连通,以使第二鸟笼线圈20进入接收模式。第二90度正交功分器63可在第二鸟笼线圈20为发射模式时,将其输入的一路信号转换成90度相位差的两路等分信号,并输出。第二90度正交功分器63的两个输出端经第三巴伦结构64分别与第二鸟笼线圈20的两个正交激励端口E和F电连接。
可选的,第三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61的第一端可与第四激励信号源75的输出端TX-31P电连接。控制电路73可与第三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61的第四端N14电连接。
结合图8和图5所示,要使第二鸟笼线圈20在发射模式发射射频能量,可使控制电路73向第三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61的第四端N14输入高电平,例如可以是+5V,第三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61中的二极管导通,使第三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61的第一端N11和第三端N13连通,第二端N12和第三端N13断开;同时31P激励信号从第四激励信号源75出来,之后进入第三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61开关,进而经第三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61的第一端N11传输至第三端N13,进入第二90度正交功分器63,使激励信号产生90度相位差的两路等分输入信号,形成两路正交激励信号,并进入第二鸟笼线圈20的激励端口E、F,实现低通31P鸟笼正交激励。要使第二鸟笼线圈20接收射频能量,可使控制电路73向第三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61的第四端N14输入低电平,例如可以是-30V,第三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61中的二极管不导通,MRI信号从第二鸟笼线圈20(31P谐振器)出来,经过第三低噪声放大器62进行磁共振信号的放大,至图像重建模块80的RX-31P接收端,完成图像重建。
其中,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32、第二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51和第三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61结构相同或类似。可选的,第二调谐失谐控制电路23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如图5中的TD5、TD6、TD7或TD8)可与控制电路73电连接。通过完成各核素对应的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设计,控制射频线圈的发射和接收状态,实现了激发和采集的快速切换,使发射接收分时工作。通过功分器和移相器实现各通道激励源的幅值和相位调控,形成鸟笼线圈的正交激励模式。通过设计多个独立调谐失谐控制电路分别控制各核素线圈的工作状态,减小内外鸟笼的各核素间干扰,减少由其他环路的铜成分引起的残留干扰和屏蔽效应。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见图1,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还可包括屏蔽层90。屏蔽层90可位于第一鸟笼线圈10和第二鸟笼线圈20的外侧。屏蔽层90可为纯铜屏蔽层,示例性的,屏蔽层90的直径可为20cm,长度可为23cm,厚度可为0.15mm。屏蔽层90可用于降低干扰信号的幅度,保护射频信号对外的辐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磁共振成像系统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
其中,可选的,磁共振成像系统还包括:控制电路73。可选的,磁共振成像系统还包括:第一激励信号源71、和第二激励信号源72、第三激励信号源74和第四激励信号源75。可选的,磁共振成像系统还包括:图像重建模块80。控制电路73可设置于图像重建模块80中。该磁共振成像系统为磁共振多核成像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成像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也具备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控制方法基于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实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710、在任一扫描周期内,第一鸟笼线圈发射和接收与三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
其中,第一鸟笼线圈10在发射模式时,第一鸟笼线圈10同时发射与三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一鸟笼线圈10在接收模式时,第一鸟笼线圈10同时接收与三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以提高成像的速度和准确度。第一鸟笼线圈10分时接收发射,具体可通过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32和第二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51进行模式切换,结合图5和图6所示。
步骤720、在任一扫描周期内,第二鸟笼线圈发射和接收与一种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其中,第一鸟笼线圈和第二鸟笼线圈分时工作。
其中,第二鸟笼线圈20分时接收发射,具体可通过第三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61进行模式切换,如图7所示。在任一扫描周期内,第一鸟笼线圈10和第二鸟笼线圈20分时工作,以降低内层鸟笼线圈和外层鸟笼线圈之间的电磁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基于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实现,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也具备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控制方法。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810、在任一扫描周期内,第一调谐失谐控制电路控制第一鸟笼线圈为调谐状态时,第一鸟笼线圈发射和接收与三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二调谐失谐控制电路控制第二鸟笼线圈为失谐状态。
其中,可控制第一调谐失谐控制电路13中的第一二极管D1导通,使第一鸟笼线圈10为失谐状态;可控制第一调谐失谐控制电路13中的第一二极管D1关断,使第一鸟笼线圈10为调谐状态。可控制第二调谐失谐控制电路23中的第一二极管D1导通,使第二鸟笼线圈20为失谐状态;可控制第二调谐失谐控制电路23中的第一二极管D1关断,使第二鸟笼线圈10为调谐状态。
步骤820、在任一扫描周期内,第二调谐失谐控制电路控制第二鸟笼线圈为调谐状态时,第二鸟笼线圈发射和接收与一种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一调谐失谐控制电路控制第一鸟笼线圈为失谐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备四频收发一体的双层嵌套式鸟笼正交模式的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以1H、19F、23Na、31P为例,可实现四核成像所需频率的信号激发采集链。外层可为同时具备三频1H、19F、23Na的四端环高低通混合鸟笼线圈结构,通过调节优化内外端环的距离,解决了这三种不同核素间相互作用以及电磁干扰。内层可为31P的高通鸟笼结构,通过在两鸟笼结构的射频链路中引入失谐控制电路,并且调整两个鸟笼线圈的相对位置,减小内外层31P核素与1H、19F、23Na核素之间的电磁耦合,实现对感兴趣区域的1H、19F、31P、23Na信号的均匀激发与采集。可利用1H成像完成对B0的匀场,在不需要重新定位的前提下完成非1H核素的激发采集,同时提供解剖学和生理或代谢图像。在感兴趣区域内,包括在线圈等中心处,能够提供均匀的B1场。
示例性的,高低通混合的8腿1H/19F/23Na核素的四端环混合鸟笼线圈10的直径为18cm,相当于第一外端环11-1和第二外端环11-4沿轴向的距离可为18cm,制作端环和腿结构的导线的宽度可为8mm。23Na核素的第二子鸟笼线圈102可采用低通结构,其鸟笼腿长可为13cm,相当于第一内端环11-2和第二内端环11-3沿轴向的距离可为13cm。1H/19F核素的第一子鸟笼线圈101和第三子鸟笼线圈103可采用高通结构,其鸟笼腿长可为25mm,相当于第一外端环11-1和第一内端环11-2沿轴向的距离可为25mm,第二内端环11-3和第二外端环11-4沿轴向的距离可为25mm。8腿的高通31P鸟笼线圈20的直径可为18cm,腿长可为212mm,厚度可为0.15mm。为了减少由外层1H/19F/23Na四端环线圈10引起的寄生参数和屏蔽效果,将内层31P高通鸟笼20阵列沿方位角方向偏移了45度。
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嵌套鸟笼式四核素磁共振射频线圈装置进行了仿真实验,经过仿真实验证明结构可行。通过给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加载水模负载模型,其S参数结果如图12和图13,其中,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鸟笼线圈的1H、19F、23Na的S参数分布图,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鸟笼线圈的31P的S参数分布图,横轴表示谐振频率,纵轴表示反射系数。图12中的曲线(S1,1)为23Na的S参数分布曲线;图12中的曲线(S3,3)为1H、19F的S参数分布曲线。如图12中的标记1所示,23Na的反射系数为-13.17044dB;如图12中的标记2所示,19F的反射系数为-8.777925dB;如图12中的标记3所示,1H的反射系数为-8.885005dB。图13中的曲线为31P的S参数分布曲线。如图13中的标记1所示,31P的反射系数为-25.51067dB。仿真结果证明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能够产生1H/19F(128.2MHz/120.6MHz)/23Na(33.9MHz)/31P(51.9MHz)四个谐振频率,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嵌套鸟笼式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可行,当内层31P鸟笼线圈20失谐时,外层四端环高低通混合式鸟笼线圈10实现了1H、19F、23Na核素的同时谐振,反之当外层1H、19F、23Na四端环高低通混合式鸟笼线圈10失谐时,内层31P鸟笼线圈20开始工作,产生31P的谐振频率。
该嵌套鸟笼式四核素磁共振射频线圈装置在中心区域均产生较为均匀的磁场分布,如图14、图15、图16和图17所示,其中,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中心区域所产生的23Na磁场分布图,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中心区域所产生的1H磁场分布图,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中心区域所产生的19F磁场分布图,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中心区域所产生的31P磁场分布图。方向X、方向Y和方向Z可两两互相垂直。
其中,技术方案:第一子鸟笼线圈101用于发射和接收与两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二子鸟笼线圈102用于发射和接收与一种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相比于技术方案:第一子鸟笼线圈101用于发射和接收与一种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二子鸟笼线圈102用于发射和接收与两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仿真效果更好。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8)
1.一种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嵌套设置的第一鸟笼线圈和第二鸟笼线圈;
其中,所述第一鸟笼线圈包括沿轴向排列的四个第一端环,以及与四个第一端环连接的多个第一腿结构;所述多个第一腿结构沿轴向延伸且沿周向排列;所述第二鸟笼线圈包括沿轴向排列的两个第二端环,以及与两个第一端环连接的多个第二腿结构;所述多个第二腿结构沿轴向延伸且沿周向排列;
所述第一鸟笼线圈用于发射和接收与三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所述第二鸟笼线圈用于发射和接收与一种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所述第一鸟笼线圈对应的核素与所述第二鸟笼线圈对应的核素不同;
所述四个第一端环包括沿轴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外端环、第一内端环、第二内端环和第二外端环;所述第一外端环和所述第一内端环,及其之间的第一腿结构形成第一子鸟笼线圈;所述第一内端环和所述第二内端环,及其之间的第一腿结构形成第二子鸟笼线圈;所述第二内端环和所述第二外端环,及其之间的第一腿结构形成第三子鸟笼线圈;
所述第一子鸟笼线圈用于发射和接收与两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所述第二子鸟笼线圈用于发射和接收与一种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所述第三子鸟笼线圈用于发射和接收与两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所述第一子鸟笼线圈对应的核素和所述第三子鸟笼线圈对应的核素相同;所述第一子鸟笼线圈对应的核素和所述第二子鸟笼线圈对应的核素不同;
所述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 还包括:功率合成器、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第一低噪声放大器、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功率分配器、90度移相器、第一巴伦结构和双谐振电路;
其中,所述功率合成器用于同时接收与两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激励信号;所述功率合成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功率分配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依次经所述90度移相器、所述第一巴伦结构和所述双谐振电路与所述第一子鸟笼线圈电连接;所述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依次经所述第一巴伦结构和所述双谐振电路与所述第一子鸟笼线圈电连接;所述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以及所述高通滤波器的输入端,均与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低通滤波器用于输出对应一种核素的磁共振信号;所述高通滤波器用于输出对应一种核素的磁共振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鸟笼线圈设置有第一调谐失谐控制电路;所述第二鸟笼线圈设置有第二调谐失谐控制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调谐失谐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鸟笼线圈为调谐状态时,所述第二调谐失谐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二鸟笼线圈为失谐状态;
所述第二调谐失谐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二鸟笼线圈为调谐状态时,所述第一调谐失谐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鸟笼线圈为失谐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还包括:第二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第一90度正交功分器和第二巴伦结构;
其中,所述第二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的第一端用于接收与一种核素对应的频率的激励信号;所述第二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90度正交功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90度正交功分器的两个输出端经所述第二巴伦结构与所述第二子鸟笼线圈电连接;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用于输出对应一种核素的磁共振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鸟笼线圈用于发射和接收与1H和19F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所述第二子鸟笼线圈用于发射和接收与23Na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所述第二鸟笼线圈用于发射和接收与31P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还包括:第三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第三低噪声放大器、第二90度正交功分器和第三巴伦结构;
其中,所述第三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的第一端用于接收与一种核素对应的频率的激励信号;所述第三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发射接收模式转换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90度正交功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90度正交功分器的两个输出端经所述第三巴伦结构与所述第二鸟笼线圈电连接;所述第三低噪声放大器用于输出对应一种核素的磁共振信号。
6.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
7.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任一扫描周期内,第一鸟笼线圈发射和接收与三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
在任一扫描周期内,第二鸟笼线圈发射和接收与一种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其中,所述第一鸟笼线圈和所述第二鸟笼线圈分时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任一扫描周期内,第一鸟笼线圈发射和接收与三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包括:
在任一扫描周期内,第一调谐失谐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鸟笼线圈为调谐状态时,第一鸟笼线圈发射和接收与三种不同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二调谐失谐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二鸟笼线圈为失谐状态;
在任一扫描周期内,第二鸟笼线圈发射和接收与一种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包括:
在任一扫描周期内,第二调谐失谐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二鸟笼线圈为调谐状态时,第二鸟笼线圈发射和接收与一种核素对应的频率的射频能量;第一调谐失谐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鸟笼线圈为失谐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71909.1A CN113608155B (zh) | 2021-08-23 | 2021-08-23 | 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及控制方法、磁共振成像系统 |
PCT/CN2021/124406 WO2023024229A1 (zh) | 2021-08-23 | 2021-10-18 | 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及控制方法、磁共振成像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71909.1A CN113608155B (zh) | 2021-08-23 | 2021-08-23 | 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及控制方法、磁共振成像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08155A CN113608155A (zh) | 2021-11-05 |
CN113608155B true CN113608155B (zh) | 2022-09-27 |
Family
ID=78341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971909.1A Active CN113608155B (zh) | 2021-08-23 | 2021-08-23 | 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及控制方法、磁共振成像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608155B (zh) |
WO (1) | WO202302422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37458B (zh) * | 2021-11-23 | 2022-08-12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一种双核射频线圈系统 |
CN115047387B (zh) * | 2022-02-22 | 2024-07-12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超高磁场下磁共振系统的双调谐射频线圈及其设计方法 |
CN115542210B (zh) * | 2022-11-25 | 2023-03-17 |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 一种高信噪比、短收发切换时间的dnp磁传感器 |
CN117054940B (zh) * | 2023-08-15 | 2024-03-26 | 浙江大学 | 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多核检测线圈组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20871B1 (en) * | 2001-03-02 | 2002-07-16 | Varian, Inc. | Multiple tuned birdcage coils |
US7714581B2 (en) * | 2006-04-19 | 2010-05-11 |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 RF coil assembly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spectroscopy systems |
US8169221B2 (en) * | 2007-10-31 | 2012-05-01 | Griswold Mark A | Multi-frequency excitation coils for MRI |
US8035384B2 (en) * | 2008-10-23 | 2011-10-11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Hybrid birdcage-TEM radio frequency (RF) coil for multinuclear MRI/MRS |
US20130314088A1 (en) * | 2012-04-19 | 2013-11-28 | New York University | Multi-channel coil arrangement |
US9689939B2 (en) * | 2012-10-10 | 2017-06-27 | University Of Georgi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 Split birdcage coil, devices, and methods |
CN110488211A (zh) * | 2019-08-31 | 2019-11-22 | 宽腾(杭州)医疗影像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mri mrs的可调鸟笼式射频线圈 |
CN111426997A (zh) * | 2020-04-27 | 2020-07-17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四核射频线圈电路 |
CN212433380U (zh) * | 2020-04-27 | 2021-01-29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四核射频线圈电路 |
-
2021
- 2021-08-23 CN CN202110971909.1A patent/CN113608155B/zh active Active
- 2021-10-18 WO PCT/CN2021/124406 patent/WO202302422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024229A1 (zh) | 2023-03-02 |
CN113608155A (zh) | 2021-1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608155B (zh) | 磁共振多核射频线圈装置及控制方法、磁共振成像系统 | |
RU2616649C2 (ru) | Многорезонансная передающая/приемная антенна для генерирования mr-томограммы | |
US8193812B2 (en) | Transceive surface coil array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spectroscopy | |
US4691163A (en) | Dual frequency surface probes | |
US7012429B1 (en)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using coils having distributed transmission line elements with outer and inner conductors | |
US7042222B2 (en) | Phased array knee coil | |
US7123012B2 (en) | Multiple tuned radio frequency coil for resonance imaging and spectroscopic analysis | |
US8217653B2 (en) | Multi-channel RF coil system with multi-channel RF coil transceiver detecting more than one frequency at the same time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
CN104769451B (zh) | 用于磁共振成像的z分段的射频天线 | |
US20230204697A1 (en) | Quad-core radio-frequency coil circuit | |
JP2006507913A (ja) | 縮退型のかご型コイル及び送信/受信装置、並びにその方法 | |
JP2013526954A (ja) | Mrirfコイルアレイの複数のチャネルの減結合 | |
US11112471B2 (en) | Inductively feeding an RF coil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
CN111133326A (zh) | 用于同时成像和b0匀场的磁共振线圈 | |
US20230009401A1 (en) | High frequency coil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ignals of other nuclides with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 |
WO2023092700A1 (zh) | 双核射频线圈系统 | |
CN110703169A (zh) | 多通道射频线圈装置及核磁共振成像系统 | |
KR102345856B1 (ko) | 자기공명영상시스템 내에서 타핵종 핵자기공명신호를 얻을 수 있는 고주파코일장치 및 동작방법 | |
CN212433380U (zh) | 四核射频线圈电路 | |
US20230078150A1 (en) | Double-resonant coil, array of double-resonant coils, and use thereof | |
EP4055403B1 (en) | Magnetic resonance volume coil with multiple independent transmit/receive channels | |
CN114019436A (zh) | 一种磁共振线圈 | |
KR101081339B1 (ko) | 자기공명영상 장치용 rf 코일 어셈블리 | |
CN117075011B (zh) | 一种用于磁共振多核成像的自适应射频切换系统及其方法 | |
CN113504494B (zh) | 支持三核素成像的四端环鸟笼射频线圈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