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96845A - 一种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装置、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装置、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96845A
CN113596845A CN202110859595.6A CN202110859595A CN113596845A CN 113596845 A CN113596845 A CN 113596845A CN 202110859595 A CN202110859595 A CN 202110859595A CN 113596845 A CN113596845 A CN 1135968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fei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identification code
upper compu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595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勇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Zhongy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Zhong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Zhongy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Zhong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5959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968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968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684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12Detection or prevention of fraud
    • H04W12/126Anti-theft arrangements, e.g. protection against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clon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30/00IoT infrastructure
    • G16Y30/10Security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9Identity-dependent
    • H04W12/71Hardware ident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装置、系统及方法,物联卡和无线通信模块连接,防伪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触发开关与防伪模块连接;物联卡,用于提供入网认证;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和外部网络进行通信;触发开关,用于开启和关闭与上位机和检测设备的通信,当开启时,上位机生成物联卡对应的识别码,检测设备进行防伪检测;防伪模块,用于写入识别码进行存储。在识别时通过ICCID号和识别码组合进行防伪认证,防伪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装置、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装置、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芯片防伪是指将防伪芯片贴于外包装,或者内置于产品内,用智能手机安装该防伪芯片对应的APP软件,软件自动读出防伪芯片内容的一种防伪方法。
现有的防伪芯片多使用单独的防伪码进行防伪,这样容易被修改使得防伪效果不能满足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装置、系统及方法,旨在识别时通过ICCID号和识别码组合进行防伪认证,使得防伪效果更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装置,包括触发开关、防伪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物联卡,所述物联卡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防伪模块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触发开关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
所述物联卡,用于提供入网认证;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和外部网络进行通信;
所述触发开关,用于开启和关闭与上位机和检测设备的通信,当开启时,上位机生成物联卡对应的识别码,检测设备进行防伪检测;
所述防伪模块,用于写入识别码进行存储。
其中,所述识别码的识别内容包括触发位置、触发时间和物品信息。
其中,所述防伪模块包括写入模块、存储模块和加密模块,所述加密模块与所述写入模块连接,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加密模块连接;所述写入模块用于获取识别码,所述加密模块,用于生成密钥并对识别码进行加密,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加密后的信息。
其中,所述密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送到上位机进行存储。
其中,所述触发开关可以采用NFC或者蓝牙的方式进行触发。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系统,包括: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装置、上位机和检测终端,所述上位机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用于识别物联卡的ICCID号,并写入识别码;所述检测终端和所述上位机连接,用于启动所述触发开关,读取ICCID号和识别码进行判断。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方法,包括:启动触发开关,无线通信模块和上位机建立连接;
上位机读取物联卡的ICCID号,并生成对应的识别码;
将ICCID号和识别码进行关联存储;
上位机下发识别码到防伪模块;
检测终端启动触发开关,无线通信模块和检测终端连接;
检测终端获取ICCID号和识别码,并上传至上位机比对进行防伪认证。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装置、系统及方法,包括触发开关、防伪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物联卡,所述物联卡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防伪模块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触发开关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物联卡,用于提供入网认证;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和外部网络进行通信;所述触发开关,用于开启和关闭与上位机和检测设备的通信,当开启时,上位机生成物联卡对应的识别码,检测设备进行防伪检测;所述防伪模块,用于写入识别码进行存储。启动触发开关,无线通信模块和上位机建立连接;上位机读取物联卡的ICCID号,并生成对应的识别码;将ICCID号和识别码进行关联存储;上位机下发识别码到防伪模块;检测终端启动触发开关,无线通信模块和检测终端连接;检测终端获取ICCID号和识别码,并上传至上位机比对进行防伪认证。从而可以在识别时通过ICCID号和识别码组合进行防伪认证,防伪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系统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方法的流程图。
1-触发开关、2-防伪模块、3-无线通信模块、4-物联卡、5-上位机、6-检测终端、7-警报器、21-写入模块、22-存储模块、23-加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装置:包括触发开关1、防伪模块2、无线通信模块3和物联卡4,所述物联卡4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连接,所述防伪模块2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连接,所述触发开关1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连接;
所述物联卡4,用于提供入网认证;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用于和外部网络进行通信;
所述触发开关1,用于开启和关闭与上位机5和检测设备的通信,当开启时,上位机5生成物联卡4对应的识别码,检测设备进行防伪检测;
所述防伪模块2,用于写入识别码进行存储。
在本实施方式中,物联卡4作为物联网技术的核心,被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自动售卖机、移动支付、智慧垃圾分类等需要无线联网的智能终端设备。物联卡4的运营需要通过统一的网络,一般运营商在将物联卡4发售给企业法人后,为每个企业开通一个“流量池”,企业所拥有的物联卡4在使用过程中消耗的是“流量池”中的流量。运营商可以通过后台管理、控制,甚至定位物联卡4。一旦“流量池”中的流量耗尽,而企业又没有及时续费,那么运营商就会通过后台管理使物联卡4无法联网。物联卡4具有唯一的ICCID号,从而可以基于这个号进行防伪识别。通过物联卡4可以使得设备可以在无线的条件下进行远距离连接,可以通过3G/4G的方式入网。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主要基于3G或者4G通信协议制造,可以进行远距离入网,所述触发开关1,可以开启和关闭与上位机5和检测设备的通信,即对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进行控制,当开启时,上位机5生成物联卡4对应的识别码,检测设备进行防伪检测;上位机5首先读取物联卡4的ICCID号,然后基于防伪设备当前所处的位置、时间等信息,加上随机码生成一个识别码,然后通过无线的方式下发到所述防伪模块2进行存储,从而可以在识别时通过ICCID号和识别码组合进行防伪认证,防伪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识别码的识别内容包括触发位置、触发时间和物品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触发位置、触发时间具有唯一性,可以进一步提高防伪效果,并对应记录防伪设备的信息,从而可以对物品进行防伪认证。
进一步的,所述防伪模块2包括写入模块21、存储模块22和加密模块23,所述加密模块23与所述写入模块21连接,所述存储模块22与所述加密模块23连接;所述写入模块21用于获取识别码,所述加密模块23,用于生成密钥并对识别码进行加密,所述存储模块22,用于存储加密后的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密后的信息可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性,避免仿冒。
进一步的,所述密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3传送到上位机5进行存储。
在本实施方式中,密钥通过上位机5保存,从而可以在无线通信模块3中对密钥相关的信息进行删除,从而进一步提高防伪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开关1可以采用NFC或者蓝牙的方式进行触发。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NFC或者蓝牙的方式可以近场对所述触发开关1进行开启,可以减小功耗。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芯片防伪系统还包括警报器7,所述警报器与所述检测终端6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警报器7可以在防伪认证出现异常时发出警报,从而可以及时通知工作人员处理。
第二方面,请参阅图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系统,包括: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装置、上位机5和检测终端6,所述上位机5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连接,用于识别物联卡4的ICCID号,并写入识别码;所述检测终端6和所述上位机5连接,用于启动所述触发开关1,读取ICCID号和识别码进行判断。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属上位机5为总服务器,用于对所有防伪装置进行控制,所述检测终端6为需要进行防伪认证的移动设备,可以通过网络和上位机5连接进行防伪认证。
第三方面,请参阅图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方法,包括:
S101启动触发开关1,无线通信模块3和上位机5建立连接;
S102上位机5读取物联卡4的ICCID号,并生成对应的识别码;
S103将ICCID号和识别码进行关联存储;
S104上位机5下发识别码到防伪模块2;
S105检测终端6启动触发开关1,无线通信模块3和检测终端6连接;
S106检测终端6获取ICCID号和识别码,并上传至上位机5比对进行防伪认证;
S107当检测终端6获取ICCID号和识别码与上位机5存储的信息不匹配时,发出警报。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触发开关、防伪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物联卡,所述物联卡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防伪模块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触发开关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
所述物联卡,用于提供入网认证;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和外部网络进行通信;
所述触发开关,用于开启和关闭与上位机和检测设备的通信,当开启时,上位机生成物联卡对应的识别码,检测设备进行防伪检测;
所述防伪模块,用于写入识别码进行存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码的识别内容包括触发位置、触发时间和物品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伪模块包括写入模块、存储模块和加密模块,所述加密模块与所述写入模块连接,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加密模块连接;所述写入模块用于获取识别码,所述加密模块,用于生成密钥并对识别码进行加密,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加密后的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送到上位机进行存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发开关可以采用NFC或者蓝牙的方式进行触发。
6.一种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上位机和检测终端,所述上位机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用于识别物联卡的ICCID号,并写入识别码;所述检测终端和所述上位机连接,用于启动所述触发开关,读取ICCID号和识别码进行判断。
7.一种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启动触发开关,无线通信模块和上位机建立连接;
上位机读取物联卡的ICCID号,并生成对应的识别码;
将ICCID号和识别码进行关联存储;
上位机下发识别码到防伪模块;
检测终端启动触发开关,无线通信模块和检测终端连接;
检测终端获取ICCID号和识别码,并上传至上位机比对进行防伪认证。
CN202110859595.6A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装置、系统及方法 Withdrawn CN1135968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9595.6A CN113596845A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装置、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9595.6A CN113596845A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装置、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6845A true CN113596845A (zh) 2021-11-02

Family

ID=78251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59595.6A Withdrawn CN113596845A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装置、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9684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012272A1 (en)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a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on method based on nfc
CN102314731A (zh) 移动支付方法和用于实现该移动支付方法的设备
CN103731266B (zh) 一种用于对电子凭证进行认证的方法及系统
JP4977543B2 (ja) 制御装置、制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3812649A (zh) 机卡接口的安全访问控制方法与系统、手机终端
CN107392001B (zh) 一种授权方法、系统及卡片
US20130287211A1 (en) System for accessing a service and corresponding portable device and method
KR101162196B1 (ko) 알에프아이디 태그에 동적 아이디 할당방법 및 시스템과이를 위한 알에프아이디 태그, 알에프아이디 단말기,기록매체
KR101164450B1 (ko) 알에프아이디 태그에 동적 아이디 할당방법 및 시스템과이를 위한 알에프아이디 태그, 알에프아이디 단말기,기록매체
CN107657199A (zh) 行动装置、验证装置及其验证方法
CN202870898U (zh) 一种基于射频的商品信息识别系统
US10511946B2 (en) Dynamic secure messaging
EP2530631A1 (en) A method for accessing at least one service, corresponding communicating device and system
CN113596845A (zh) 一种基于远程无线通信的智能芯片防伪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3731827B (zh) 一种用于电子凭证认证的手持音频通信设备及方法
KR101517964B1 (ko) 동적 생성된 토큰 코드를 이용한 근거리 거래 방법
KR101162227B1 (ko) 알에프아이디 단말기
KR101413110B1 (ko) 토큰 코드를 이용한 금융거래 처리 방법
CN105103180B (zh) 用于处理移动信用卡的发行的方法
KR101077860B1 (ko) 알에프아이디 태그
CN115860017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0830831B (zh) 一种有效保护iptv机顶盒预付费账户安全的方法
KR101077867B1 (ko) 알에프아이디 단말기
KR101213245B1 (ko) 무선단말
KR101462258B1 (ko) 결제수단 매핑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2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