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96809A - 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96809A
CN113596809A CN202110870054.3A CN202110870054A CN113596809A CN 113596809 A CN113596809 A CN 113596809A CN 202110870054 A CN202110870054 A CN 202110870054A CN 113596809 A CN113596809 A CN 1135968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tural language
equipment
list
wave propagation
propagation r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700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96809B (zh
Inventor
宋洪博
俞凯
林永楷
樊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p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p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p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p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7005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968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96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6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96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68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1/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sonic, ultra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进行自然语言编码的语音广播,用于询问声波传播范围内是否存在第二设备;当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自然语言编码的响应时,向第二设备发送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列表的获取请求;第一设备基于接收到的设备列表进行识别,以发现第一设备声波传播范围内和/或声波传播范围外的至少一台第三设备。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系统。本发明实施例发现过程中不需要人为介入,体验更智能;整个过程去中心化,使传统的通信协议,转换为通过自然语言编码的报文信息,并通过调制为人类可理解的音频信息,帮助用户了解发现的过程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语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如何发现设备,是使用智能设备的第一步,现有的发现设备的方法有很多:蓝牙、Wifi、传统声波等。
1、蓝牙:新设备A首先要开启蓝牙广播,设备B与新设备A通信,需要配对,配对过程需要人工确认操作,配对成功后才能进行通信。
2、Wifi:设备需要获取Wifi的密码才能连接Wifi,与局域网内的设备进行通信,设置密码也需要人工配置。
3、传统声波通信:通过声波调制信息,进行设备通信。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1、蓝牙:配过过程需要人工操作;如果较近距离内和较远距离,分别存在一个相同名称的蓝牙设备,不容易区分哪个是目标设备。
2、Wifi:设备需要配网,才能与其他已联网的设备进行通信,配网过程对老人等不熟悉配网的用户很不友好。
3、传统声波通信:虽然可以进行设备通信,但是发出的声音是通过调制的声音信号,不是人可以理解的自然语言信息,不同厂商的设备需要适配该协议,而且此类协议的通用性有限;传统方式调制后的声波,是人类不能理解的声音,设备交互过程人类不能得知进行到什么步骤或出现什么异常。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设备发现配网过程中需要用户区分操作,用户无法理解适配过程中的信息,无法发现距离较远的其他设备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包括:
第一设备进行自然语言编码的语音广播,用于询问声波传播范围内是否存在第二设备;
当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自然语言编码的响应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列表的获取请求,其中,所述设备列表包括:与所述第二设备配对过的至少一台第三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接收到的所述设备列表进行识别,以发现所述第一设备声波传播范围内和/或声波传播范围外的至少一台第三设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包括:
第二设备实时监听声波传播范围内的语音广播,当发现第一设备的语音广播时,向所述第一设备发出响应;
所述第二设备至少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通信协议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通信网络,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列表的获取请求;
将所述设备列表基于所述通信网络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第一设备的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系统,包括:
语音广播程序模块,用于第一设备进行自然语言编码的语音广播,用于询问声波传播范围内是否存在第二设备;
请求获取程序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自然语言编码的响应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列表的获取请求,其中,所述设备列表包括:与所述第二设备配对过的至少一台第三设备;
设备发现程序模块,用于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接收到的所述设备列表进行识别,以发现所述第一设备声波传播范围内和/或声波传播范围外的至少一台第三设备。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第二设备的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包括:
监听程序模块,用于第二设备实时监听声波传播范围内的语音广播,当发现第一设备的语音广播时,向所述第一设备发出响应;
请求接收程序模块,用于所述第二设备至少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通信协议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通信网络,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列表的获取请求;
信息发送程序模块,用于将所述设备列表基于所述通信网络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声波只能近距传播,房间以外或远距的非法设备,无法通过声波伪装成合法设备;发现过程中不需要人为介入,通过设备之间的通信则可以获取到全部可信的设备,体验更智能;如果设备相距较远,可以通过类似路由的方式,通过设备间接通信。整个过程去中心化,设备和设备之间通信,相关信息不用上报给中心设备,信息分布式地存储到每一个参与发现的设备中。使传统的通信协议,转换为通过自然语言编码的报文信息,并通过调制为人类可理解的音频信息,帮助用户了解发现的过程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实际应用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第一设备,包括如下步骤:
S11:第一设备进行自然语言编码的语音广播,用于询问声波传播范围内是否存在第二设备;
S12:当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自然语言编码的响应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列表的获取请求,其中,所述设备列表包括:与所述第二设备配对过的至少一台第三设备;
S13: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接收到的所述设备列表进行识别,以发现所述第一设备声波传播范围内和/或声波传播范围外的至少一台第三设备。
家庭中使用的智能设备越来越多,第一步是如何发现并使用设备;现有的智能设备很多采用C/S架构,需要连接wifi后接收服务端的指令才能使用。智能设备的配网流程比较繁琐,对老人等不善于操作的用户很不友好。在本实施方式中,既可以支持C/S架构,也可以支持P2P架构。其中,C/S架构:只要一台设备连接上网,新设备可以通过发现新设备的方式,与之前的设备通信,并获取其他设备的wifi密码,连接wifi;P2P架构:智能设备之间可以通过声波直接通信,而不需要连接wifi,也就省去了配网流程;由于设备是通过声波通信,是近距通信,从而避免与家庭外部的钓鱼设备通信,导致安全隐患。
对于步骤S11,例如,第一设备是用户刚买的智能音箱,或者智能空调,又或者可以是带有智能语音交互功能的其他电子设备,在此不做限定。以第一设备是智能音箱为例,用户买回家后,给智能音箱插上电源。此时,智能音箱初次上电启动,智能音箱自我检测,发现不能联网,就会自动进入“广播”状态,询问周围是否有其他设备。
例如,“询问周围是否有其他设备”是一个智能音箱自我检测后启动的一个“交互意图”,会根据内置存储的词表和语法生成自然语言文本,可以是中文,也可以是英文或是其他语言;以中文为例,会以通常的结构为“主+谓+宾”来将设备本身的意图组成自然语言文本,然后进行语音合成,从而生成相应的语音广播,例如“我是新设备,周围有哪些设备”。该语音广播用于询问智能音箱声波传播范围内是否有其他设备(例如,智能电视、或者带有智能语音交互功能的空调、冰箱等设备),并且所进行的语音广播,用户也听得懂,用户可以知晓设备具体在干什么。
对于步骤S12,随着第一设备智能音箱的语音广播的传播,在第一设备声波传播范围内的第二设备(例如,智能电视)接收到语音广播后,可以通过自然语言编码来解析第一设备语音广播的意图,理解“周围有哪些设备”的意图。第二设备理解后,会对第一设备的智能音箱做出响应,同样使用自然语言编码,生成“我是设备B”。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设备自然语言编码的响应包括:第二设备信息;
所述当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自然语言编码的响应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列表的获取请求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通信协议以及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向所述第二设备建立通信网络;
基于所述通信网络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列表的获取请求。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设备在做出响应的同时,还需要带上自身的设备信息,这样第一设备的智能音箱可以知晓发现做出响应的是哪一台智能设备,同时,用户也可以知道发现过程中,哪一台设备做出了响应。第一设备的智能音箱在接收到第二设备做出的响应后,根据第二设备做提供的设备信息向第二设备建立通信网络。这样,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就可以进行通信交互了。
第一设备的智能音箱向第二设备的智能电视发送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列表的获取请求,获取请求中包含了与第二设备的智能电视配对过的至少一台第三设备,例如,老人的子女为家中老人购买了一批智能家居,客厅的智能电视、智能空调,走廊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厕所的智能电灯。并且将这些智能家居都配置连接好。这样,每台智能设备中都会有自身的设备列表,记录着各自已配对过的设备。
例如:
智能电视的设备列表记录着“智能空调”、“智能扫地机器人”;
智能扫地机器人的设备列表记录着“智能电灯”、“智能电视”、“智能空调”的配置信息。
如果智能电视和智能扫地机器人都在智能音箱的声波传播范围内,智能电视会向智能音箱发送的配置列表中有“智能空调”、“智能扫地机器人”的配置信息;智能扫地机器人会向智能音箱发送的配置列表中有“智能电灯”、“智能电视”、“智能空调”的配置信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设备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通信协议、所述第二设备信息以及补充识别信息,向所述第二设备建立通信网络,其中,所述补充识别信息用于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第一设备鉴权。
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到安全因素,虽然声波的传播范围较小,可以避免外部(屋外)设备的访问,但多加一层用于鉴权的补充识别信息更加有保障,提升设备发现的安全性。
对于步骤S13,智能音箱接收到做出响应的第二设备发送的设备列表,对设备列表进行识别,读取其中的设备配置信息。
例如,第一设备的智能音箱的声波传播范围只能传到“客厅的智能电视、智能空调,走廊的智能扫地机器人”,通过上述步骤反馈的配置列表,第二设备以“智能电视”为例,第一设备的智能音箱可以发现其声波传播范围内的“智能空调”、“智能扫地机器人”;第二设备以智能扫地机器人为例,第一设备的智能音箱可以发现其声波传播范围内的“智能电视”、“智能空调”,也可以发现其声波传播范围外的“厕所的智能电灯”。总的来说,发现交互十分便捷,如图2所示。交互过程用户也非常容易理解,例如:
智能音箱:我是新设备,周围有哪些设备;
智能电视:我是智能电视,设备标识是xxx;
智能音箱:已收到;请智能电视同步已记录的设备信息;
智能电视:发送数据xxx;
智能音箱:已收到。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发现所述第一设备声波传播范围内和/或声波传播范围外的至少一台第三设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设备直接与发现的声波传播范围内的至少一台第三设备建立通信和/或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设备作为中继与发现的声波传播范围外的至少一台第三设备建立通信。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发现第三设备之后,第一设备可以与第三设备建立通信,传输数据或指令。声波传播范围内的建立通信方式与第二设备类似,在此不做赘述。对于与声波传播范围外的第三设备建立通信,可以利用第二设备作为中继。例如:
客厅中的“智能音箱”要发现厕所的“智能电灯”,但由于声波传输的局限,只能先发现走廊中的“智能扫地机器人”,然后通过“智能扫地机器人”存储的设备信息发现“智能电灯”,后续“智能音箱”的通信可以利用“智能扫地机器人”作为中继,和厕所的“智能电灯”通信。更具体的,在智能音箱发现智能电灯后,就可以实现,用户在客体说“打开厕所电灯”,此时处于厕所的智能电灯可能是听不到的,但是走廊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听到了,因为走廊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发现过智能电灯这个设备,它有可达的链路,这样,用户的控制语音指令可以经由走廊的智能扫地机器人转达给厕所的智能电灯。
通过该实施方式可以看出,由于声波只能近距传播,房间以外或远距的非法设备,无法通过声波伪装成合法设备;发现过程中不需要人为介入,通过设备之间的通信则可以获取到全部可信的设备,体验更智能;如果设备相距较远,可以通过类似路由的方式,通过设备间接通信。整个过程去中心化,设备和设备之间通信,相关信息不用上报给中心设备,信息分布式地存储到每一个参与发现的设备中。使传统的通信协议,转换为通过自然语言编码的报文信息,并通过调制为人类可理解的音频信息,帮助用户了解发现的过程提升用户体验。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第二设备,包括如下步骤:
S21:第二设备实时监听声波传播范围内的语音广播,当发现第一设备的语音广播时,向所述第一设备发出响应;
S22:所述第二设备至少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通信协议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通信网络,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列表的获取请求;
S23:将所述设备列表基于所述通信网络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设备也需要适配的相应的功能,与第一设备成功交互。
对于步骤S21,第二设备实施监听声波传播范围内的语音广播,例如,带有智能语音交互的智能电视、智能音箱、智能空调等都可以做到。在日常使用时,这些设备处于实时监听的状态,来监听用户的语音,同样的,也就可以监听到声波传播范围内的语音广播,不需要特定的品牌、厂商,只需要带有智能语音交互功能即可,从而实现向发出语音广播的第一设备做出响应。
对于步骤S22,第二设备只需要适配有自然语言编码的通信协议即可与第一设备建立通信网络,对于第二设备来说无需额外安装其他硬件,只需要在软件层面适配自然语言编码的通信协议即可。从而实现与第一设备建立通信网络。
对于步骤S23,将第二设备自身与其他第三设备配对过的设备列表基于所述通信网络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从而辅助第一设备实现设备的发现。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三设备的通信请求;
所述第二设备作为中继与所述第三设备建立通信,以使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三设备通信。
在第一设备发现其声波传播范围外的第三设备时,第二设备仅作为中继即可帮助第一设备发现其声波传播范围外的第三设备。
通过该实施方式可以看出,对于与第一设备交互的第二设备来说,只需要有语音交互功能,可以实施监听,并且搭载了自然语言编码的通信协议即可与第一设备进行发现交互,对于属于智能语音设备的第二设备来说要求较低,同时也无需更新硬件,从而体现出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的普适性。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可执行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并配置在终端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系统10包括:语音广播程序模块11,请求获取程序模块12和设备发现程序模块13。
其中,语音广播程序模块11用于第一设备进行自然语言编码的语音广播,用于询问声波传播范围内是否存在第二设备;请求获取程序模块12用于当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自然语言编码的响应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列表的获取请求,其中,所述设备列表包括:与所述第二设备配对过的至少一台第三设备;设备发现程序模块13用于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接收到的所述设备列表进行识别,以发现所述第一设备声波传播范围内和/或声波传播范围外的至少一台第三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第一设备进行自然语言编码的语音广播,用于询问声波传播范围内是否存在第二设备;
当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自然语言编码的响应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列表的获取请求,其中,所述设备列表包括:与所述第二设备配对过的至少一台第三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接收到的所述设备列表进行识别,以发现所述第一设备声波传播范围内和/或声波传播范围外的至少一台第三设备。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可执行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并配置在终端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系统20包括:监听程序模块21,请求接收程序模块22和信息发送程序模块23。
其中,监听程序模块21用于第二设备实时监听声波传播范围内的语音广播,当发现第一设备的语音广播时,向所述第一设备发出响应;请求接收程序模块22用于所述第二设备至少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通信协议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通信网络,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列表的获取请求;信息发送程序模块23用于将所述设备列表基于所述通信网络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第二设备实时监听声波传播范围内的语音广播,当发现第一设备的语音广播时,向所述第一设备发出响应;
所述第二设备至少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通信协议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通信网络,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列表的获取请求;
将所述设备列表基于所述通信网络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指令存储在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当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
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装置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装置。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但不限于:
(1)移动通信设备:这类设备的特点是具备移动通信功能,并且以提供话音、数据通信为主要目标。这类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多媒体手机、功能性手机,以及低端手机等。
(2)超移动个人计算机设备:这类设备属于个人计算机的范畴,有计算和处理功能,一般也具备移动上网特性。这类终端包括:PDA、MID和UMPC设备等,例如平板电脑。
(3)便携式娱乐设备:这类设备可以显示和播放多媒体内容。该类设备包括:音频、视频播放器,掌上游戏机,电子书,以及智能玩具和便携式车载导航设备。
(4)其他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电子装置。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包括:
第一设备进行自然语言编码的语音广播,用于询问声波传播范围内是否存在第二设备;
当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自然语言编码的响应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列表的获取请求,其中,所述设备列表包括:与所述第二设备配对过的至少一台第三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接收到的所述设备列表进行识别,以发现所述第一设备声波传播范围内和/或声波传播范围外的至少一台第三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设备自然语言编码的响应包括:第二设备信息;
所述当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自然语言编码的响应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列表的获取请求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通信协议以及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向所述第二设备建立通信网络;
基于所述通信网络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列表的获取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当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自然语言编码的响应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列表的获取请求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通信协议、所述第二设备信息以及补充识别信息,向所述第二设备建立通信网络,其中,所述补充识别信息用于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第一设备鉴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发现所述第一设备声波传播范围内和/或声波传播范围外的至少一台第三设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设备直接与发现的声波传播范围内的至少一台第三设备建立通信和/或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设备作为中继与发现的声波传播范围外的至少一台第三设备建立通信。
5.一种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包括:
第二设备实时监听声波传播范围内的语音广播,当发现第一设备的语音广播时,向所述第一设备发出响应;
所述第二设备至少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通信协议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通信网络,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列表的获取请求;
将所述设备列表基于所述通信网络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三设备的通信请求;
所述第二设备作为中继与所述第三设备建立通信,以使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三设备通信。
7.一种用于第一设备的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系统,包括:
语音广播程序模块,用于第一设备进行自然语言编码的语音广播,用于询问声波传播范围内是否存在第二设备;
请求获取程序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自然语言编码的响应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列表的获取请求,其中,所述设备列表包括:与所述第二设备配对过的至少一台第三设备;
设备发现程序模块,用于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接收到的所述设备列表进行识别,以发现所述第一设备声波传播范围内和/或声波传播范围外的至少一台第三设备。
8.一种用于第二设备的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包括:
监听程序模块,用于第二设备实时监听声波传播范围内的语音广播,当发现第一设备的语音广播时,向所述第一设备发出响应;
请求接收程序模块,用于所述第二设备至少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通信协议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通信网络,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列表的获取请求;
信息发送程序模块,用于将所述设备列表基于所述通信网络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9.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0870054.3A 2021-07-30 2021-07-30 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35968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0054.3A CN113596809B (zh) 2021-07-30 2021-07-30 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0054.3A CN113596809B (zh) 2021-07-30 2021-07-30 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6809A true CN113596809A (zh) 2021-11-02
CN113596809B CN113596809B (zh) 2023-10-13

Family

ID=78252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70054.3A Active CN113596809B (zh) 2021-07-30 2021-07-30 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9680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09031B1 (en) * 2013-12-17 2017-03-28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Propagating state information to network nodes
CN107026943A (zh) * 2017-03-30 2017-08-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语音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09769234A (zh) * 2018-12-13 2019-05-17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配网的方法、装置、智能家居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198242A (zh) * 2019-06-06 2019-09-0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语音设备的配网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118539A (zh) * 2019-06-20 2020-12-22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之间设备信息交互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09031B1 (en) * 2013-12-17 2017-03-28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Propagating state information to network nodes
CN107026943A (zh) * 2017-03-30 2017-08-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语音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09769234A (zh) * 2018-12-13 2019-05-17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配网的方法、装置、智能家居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198242A (zh) * 2019-06-06 2019-09-0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语音设备的配网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118539A (zh) * 2019-06-20 2020-12-22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之间设备信息交互的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6809B (zh) 2023-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8683B (zh) 物联网云音乐音箱及其音频数据播放方法
WO2017028396A1 (zh) 多媒体播放设备的连接方法、主设备、控制终端及系统
CN106557034B (zh) 一种基于即时通信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
WO2021057610A1 (zh) 设备连接方法、系统、平台及相应设备
WO2011087370A1 (en) Method for pairing computer and video conference appliances
EP3139376B1 (en) Voice recogni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5791351A (zh) 基于dlna技术实现屏幕推送的方法及系统
CN105681444A (zh) 智能终端远程控制目标wifi音箱的方法
CN105100950A (zh) 智能电视移动端切换、电视端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系统
WO2020133495A1 (zh) 一种智能设备管理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WO2016023270A1 (zh) 一种基于电力网络的家庭组网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8632140A (zh) 一种基于小程序的声音处理系统、方法及服务器
US2020021384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890094A (zh) 物联网设备语音控制方法及语音服务端
CN106251609B (zh) 智能机器人及其联网方法、网络分享方法和装置
CN106603669A (zh) 分布式主从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US20230156466A1 (en) Bluetooth Networking Method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Related Device
CN112423053B (zh) 一种音频共享方法、系统、遥控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96959A (zh) 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3596809B (zh) 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及系统
CN112684995A (zh) 跨屏输入方法及装置
JP2016142959A (ja) コンテンツ情報プログラム、コンテンツ再生装置、及びコンテンツ再生システム
CN114125990B (zh) 用于设备的组网方法及系统
CN113518297A (zh) 音箱交互方法、装置、系统和音箱
JP2019503088A (ja) マルチメディア情報再生方法及びシステム、採集デバイス、標準サー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