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96806A - 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96806A
CN113596806A CN202110777404.1A CN202110777404A CN113596806A CN 113596806 A CN113596806 A CN 113596806A CN 202110777404 A CN202110777404 A CN 202110777404A CN 113596806 A CN113596806 A CN 1135968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vitation
terminals
time
newly ad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774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96806B (zh
Inventor
李冬卉
王懿
郭瑜
明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7740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968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96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68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968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68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04W8/265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for initial activation of new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已有终端检测到邀请行为的邀请时刻、新增终端首次执行目标操作的激活时刻和已有终端和新增终端分别连接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确定具有相同网络标识的关联终端,任意一组关联终端包括已有终端中的第一终端和新增终端中的第二终端,并确定各组关联终端中第二终端的激活时刻与第一终端的邀请时刻的间隔时长;在任一组关联终端的间隔时长小于参考时长,且该组关联终端满足来源判断条件的情况下,将其中的第二终端归因至Wi‑Fi指纹对应的新增终端。该方法可在邀请链路中存在难以确定归因指纹的步骤甚至邀请链路不完整的场景下,实现对新增终端的准确归因。

Description

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大数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应用程序,应用程序的推广方通常会发起邀请活动进行推广,即通过引导老用户邀请新用户(或称拉新)使用应用程序。为了获知邀请活动的实际推广效果以及新增用户对应的老用户,推广方需要确定新增终端的来源(或称归因)。
在相关技术中,常通过预设的邀请码绑码关系、H5页面的网络信息、已有终端的剪切板信息等归因指纹确定新增终端的来源(即对新增终端进行归因)。但是在实际邀请活动的邀请链路中,通常存在口头推荐、自行下载等难以确定归因指纹的步骤,或者因新用户跳出到其他页面自行下载安装包、剪切板被刷新等用户行为导致邀请链路不完整,从而导致无法确定终端来源,最终影响归因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已有终端检测到邀请行为的邀请时刻、新增终端首次执行目标操作的激活时刻以及所述已有终端和所述新增终端分别连接的无线保真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所述已有终端在检测到所述邀请行为之前已经执行过所述目标操作;
确定至少一组具有相同网络标识的关联终端,任意一组关联终端包括所述已有终端中的第一终端和所述新增终端中的第二终端,并确定各组关联终端中第二终端的激活时刻与第一终端的邀请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长;
在任一组关联终端对应的所述间隔时长小于参考时长,且所述任一组关联终端满足来源判断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任一组关联终端中的第二终端归因至Wi-Fi指纹对应的新增终端。
可选的,获取所述已有终端和所述新增终端分别连接的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包括:
获取所述已有终端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第一网络连接记录,并从所述第一网络连接记录中提取所述已有终端连接的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以及,
获取所述新增终端在第二时间段内的第二网络连接记录,并从所述第二网络连接记录中提取所述新增终端连接的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
可选的,所述网络标识被周期性获取,在获取所述邀请时刻和所述激活时刻的任一周期内:
所述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包括所述邀请时刻、所述激活时刻或所述任一周期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为所述激活时刻,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的终止时间点为所述任一周期的终止时刻。
可选的,所述确定各组关联终端中第二终端的激活时刻与第一终端的邀请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长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各组关联终端的终端信息记录至关联关系表,所述关联关系表中记录的任一组关联终端的终端信息包括:公共网络标识、所述任一组关联终端对应的间隔时长、以及所述任一组关联终端中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其中,所述公共网络标识为所述任一组关联终端中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连接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
可选的,还包括:
确定所述关联关系表记录的第一公共网络标识,所述关联关系表中记录的所述第一公共网络标识的标识数量占所述关联关系表中记录的全部公共网络标识的标识总量的比例不大于预设的比例阈值;
当所述第一公共网络标识指示的各组关联终端对应的所述间隔时长小于所述参考时长时,确定各组关联终端对应的所述间隔时长小于所述参考时长。
可选的,判断各组关联终端对应的所述间隔时长是否小于参考时长且是否满足来源判断条件,包括:
确定全部关联终端中的其他新增终端和临近关联终端,所述其他新增终端为被归因至不同于所述Wi-Fi指纹的其他归因指纹的新增终端,所述临近关联终端为对应的所述间隔时长小于参考时长的关联终端;
在所述其他新增终端中的第二终端与所述临近关联终端中的第二终端之间的终端重合度不大于预设的重合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临近关联终端满足来源判断条件。
可选的,
还包括:获取全部关联终端中的第二终端首次执行所述目标操作的操作记录,并根据所述操作记录确定全部关联终端对应的平均操作指标以及所述临近关联终端对应的临近操作指标;
所述确定所述临近关联终端满足来源判断条件,包括:若所述临近操作指标与所述平均操作指标之间的指标偏差小于预设的偏差阈值,则确定所述临近关联终端满足来源判断条件。
可选的,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调研消息,所述调研消息用于向用户询问在所述第二终端中首次执行所述目标操作的方式;
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调研结果,确定将所述关联终端中的第二终端归因至Wi-Fi指纹的新增终端的准确度。
可选的,还包括:
确定有效邀请终端,所述有效邀请终端为与被归因至Wi-Fi指纹的新增终端属于同一组关联终端的已有终端;
为所述有效邀请终端在所述邀请时刻所登录的用户账号分配预设资源。
可选的,还包括:
获取被归因至所述Wi-Fi指纹的新增终端接收到的邀请信息,所述邀请信息至少记录有该邀请消息的发送方终端与该新增终端之间的邀请关系;
将所述邀请信息发送至用户分析系统,所述用户分析系统用于根据所述邀请关系调整该新增终端所对应用户的用户画像;和/或,
将所述邀请信息发送至内容推荐系统,所述内容推荐系统用于根据所述邀请关系调整针对该新增终端的推荐内容。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终端来源的确定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已有终端检测到邀请行为的邀请时刻、新增终端首次执行目标操作的激活时刻以及所述已有终端和所述新增终端分别连接的无线保真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所述已有终端在检测到所述邀请行为之前已经执行过所述目标操作;
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至少一组具有相同网络标识的关联终端,任意一组关联终端包括所述已有终端中的第一终端和所述新增终端中的第二终端,并确定各组关联终端中第二终端的激活时刻与第一终端的邀请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长;
归因单元,被配置为在任一组关联终端对应的所述间隔时长小于参考时长,且所述任一组关联终端满足来源判断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任一组关联终端中的第二终端归因至Wi-Fi指纹对应的新增终端。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还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已有终端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第一网络连接记录,并从所述第一网络连接记录中提取所述已有终端连接的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以及,
获取所述新增终端在第二时间段内的第二网络连接记录,并从所述第二网络连接记录中提取所述新增终端连接的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
可选的,所述网络标识被周期性获取,在获取所述邀请时刻和所述激活时刻的任一周期内:
所述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包括所述邀请时刻、所述激活时刻或所述任一周期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为所述激活时刻,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的终止时间点为所述任一周期的终止时刻。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还连接记录单元,所述记录单元被配置为:
将所述各组关联终端的终端信息记录至关联关系表,所述关联关系表中记录的任一组关联终端的终端信息包括:公共网络标识、所述任一组关联终端对应的间隔时长、以及所述任一组关联终端中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其中,所述公共网络标识为所述任一组关联终端中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连接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
可选的,还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关联关系表记录的第一公共网络标识,所述关联关系表中记录的所述第一公共网络标识的标识数量占所述关联关系表中记录的全部公共网络标识的标识总量的比例不大于预设的比例阈值;
时长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公共网络标识指示的各组关联终端对应的所述间隔时长小于所述参考时长时,确定各组关联终端对应的所述间隔时长小于所述参考时长。
可选的,所述归因单元还被配置为:
确定全部关联终端中的其他新增终端和临近关联终端,所述其他新增终端为被归因至不同于所述Wi-Fi指纹的其他归因指纹的新增终端,所述临近关联终端为对应的所述间隔时长小于参考时长的关联终端;
在所述其他新增终端中的第二终端与所述临近关联终端中的第二终端之间的终端重合度不大于预设的重合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临近关联终端满足来源判断条件。
可选的,
还包括记录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全部关联终端中的第二终端首次执行所述目标操作的操作记录,并根据所述操作记录确定全部关联终端对应的平均操作指标以及所述临近关联终端对应的临近操作指标;
所述归因单元还被配置为:若所述临近操作指标与所述平均操作指标之间的指标偏差小于预设的偏差阈值,则确定所述临近关联终端满足来源判断条件。
可选的,还包括:
消息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调研消息,所述调研消息用于向用户询问在所述第二终端中首次执行所述目标操作的方式;
准确度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调研结果,确定将所述关联终端中的第二终端归因至Wi-Fi指纹的新增终端的准确度。
可选的,还包括:
有效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有效邀请终端,所述有效邀请终端为与被归因至Wi-Fi指纹的新增终端属于同一组关联终端的已有终端;
资源分配单元,被配置为为所述有效邀请终端在所述邀请时刻所登录的用户账号分配预设资源。
可选的,还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被归因至所述Wi-Fi指纹的新增终端接收到的邀请信息,所述邀请信息至少记录有该邀请消息的发送方终端与该新增终端之间的邀请关系;
第一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邀请信息发送至用户分析系统,所述用户分析系统用于根据所述邀请关系调整该新增终端所对应用户的用户画像;和/或,
第二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邀请信息发送至内容推荐系统,所述内容推荐系统用于根据所述邀请关系调整针对该新增终端的推荐内容。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出一种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和/或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和/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基于下述事实:通过口头推荐等线下邀请方式进行邀请的老用户和新用户通常距离较近,而新终端和老终端通常会连接至同一Wi-Fi网络,且新用户在接收到邀请信息后通常在较短时间内即会下载、安装并首次运行目标应用程序。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已有终端和新增终端所连接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将处于同一Wi-Fi网络下的已有终端和新增终端进行关联,从而确定出关联终端;进一步的,通过第一终端检测到邀请行为的邀请时刻和第二终端首次运行目标应用程序的激活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长,确定与已有设备处于同一Wi-Fi网络下且在较短时间间隔内激活应用程序的新增终端,并将这部分新增终端归因至Wi-Fi指纹对应的新增终端。从而通过与用户邀请行为弱相关的Wi-Fi网络和间隔时长,对新增终端进行归因,显然,即使在邀请链路中存在难以确定归因指纹的步骤甚至在邀请链路不完整的场景下,本方案仍然能够实现对新增终端的准确归因。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来源的确定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来源的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应用程序,应用程序的推广方通常会采用信息流、搜索广告、积分墙、厂商预装、邀请活动等进行推广。其中,邀请活动,即通过引导老用户邀请新用户(或称邀请)使用应用程序的过程。例如,应用程序的推广方可以向老用户所使用的已有终端推送邀请消息,由老用户将该邀请消息所包含的应用程序的相关信息推荐给他人,后者可以根据该相关信息在自己所使用的终端中下载、安装并运行应用程序,从而成为应用程序的新增用户,该用户使用的终端即为应用程序的新增终端。
为了获知邀请活动的实际推广效果以及新增用户对应的老用户,推广方需要对新增终端进行归因。所谓归因,就是通过各种指纹或技术手段判断应用程序的新增终端的来源,换言之,就是确定新增终端是通过上述哪种渠道实现新增的。
在相关技术中,常通过预设的邀请码绑码关系、H5页面的网络信息、已有终端的剪切板信息等归因指纹进行归因。但是在实际邀请活动的邀请链路中,通常存在口头推荐、新用户自行下载等难以确定归因指纹的步骤,或者因新用户跳出到其他页面自行下载安装包、剪切板被刷新等用户行为导致邀请链路不完整,从而无法准确地确定新增终端的来源,最终影响对终端进行归因的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通过获取已有终端和新增终端所连接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确定连接同一Wi-Fi网络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并通过获取已有终端的邀请时刻和新增终端的激活时刻,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间隔时长,实现对新增终端进行归因。通过本方案,能够在邀请链路中存在难以确定归因指纹的步骤甚至邀请链路不完整等场景下,实现对新增终端的准确归因。
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来源的确定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网络10、业务服务器11、若干电子设备,比如第一手机12、第二手机13和第三手机14、归因服务器15等。
业务服务器11和归因服务器15可以为包含一独立主机的物理服务器,或者该业务服务器11可以为主机集群承载的虚拟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业务服务器11可以运行某一应用程序的业务服务器侧的程序,以实现该应用的相关业务功能,比如当该业务服务器11运行直播平台的程序时,可以实现为该直播平台的服务端,从而可由业务服务器11通过与第一手机12、第二手机13和/或第三手机14上运行的客户端进行配合,实现直播节目的录制及分发方案。归因服务器15也可以与业务服务器11上运行的业务服务器侧的程序、第一手机12、第二手机13和/或第三手机14上运行的业务客户端侧的程序等进行配合,实现对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案。当然,上述归因服务器15与业务服务器11可以实现在同一物理设备中,如在同一服务器设备中实现的不同实例等;或者,上述归因服务器15的下述功能也可以由业务服务器11实现,从而将业务服务器11实现为归因服务器15,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来源的确定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归因功能,还可以作为诸多其他功能的集成化功能平台,比如检测邀请行为、安装并运行目标应用程序、获取邀请时刻和激活时刻、确定关联终端、确定间隔时长、确定来源判断条件是否满足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第一手机12、第二手机13和第三手机14只是用户可以使用的一种类型的电子设备。实际上,用户显然还可以使用诸如下述类型的电子设备:平板设备、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PDAs,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可穿戴设备(如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在运行过程中,该电子设备可以运行某一应用的客户端侧的程序,以实现该应用的相关业务功能,比如当该电子设备运行直播平台的程序时,可以实现为该直播平台的客户端,例如第一手机12可以实现主播客户端,第二手机13和第三手机14可以实现观众客户端,其中,第二手机13可以为已有终端、第三手机14可以为响应于第二手机13的邀请行为产生的新增终端。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任一客户端的应用程序可以被预先安装在电子设备上,使得该客户端可以在该电子设备上被启动并运行;当然,当采用诸如HTML5技术的在线“客户端”时,无需在电子设备上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即可获得并运行该客户端。
而对于网络10,可以为有线或无线网络,第二手机13和第三手机14通过Wi-Fi网络与网络10直接相连。
图2是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应用于归因服务器,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获取已有终端检测到邀请行为的邀请时刻、新增终端首次执行目标操作的激活时刻以及所述已有终端和所述新增终端分别连接的无线保真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所述已有终端在检测到所述邀请行为之前已经执行过所述目标操作。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对于目标应用程序的具体形式并不进行限制,如在终端为手机的情况下,目标应用程序可以为通过在手机中安装.apk、.ipa、.pxl等格式的安装包形成的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或者在终端为电脑的情况下,目标应用程序也可以为通过在电脑中安装.exe、.msi等格式的安装包形成的APP,或者还可以为运行在手机、电脑等终端中的网页版应用程序。类似的,对于应用程序所实现的业务功能,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其中,已有终端为已经运行有处于激活状态的目标应用程序的终端设备,如该目标应用程序已经被打开并运行过,或者登录过已注册的用户账号等。而新增终端为首次运行(即激活)该目标应用程序的终端设备,如首次安装、首次打开运行,或者首次登录已注册的用户账号等。可以理解的是,本方案中的已有终端和新增终端是与当前时刻相关的概念:若当前时刻之前已经进行过归因处理,则在前一次归因结束时刻之前激活的目标应用程序所在的设备,即为已有终端;而在前一次归因结束时刻至当前时刻之间激活的目标应用程序所在的设备,即为新增终端。如在每天凌晨24:00对前一天产生的新增终端进行归因处理的情况下,在今天凌晨24:00,可以将前一天凌晨24:00之前已经激活的目标应用程序所在的设备作为已有终端,而将在前一天凌晨24:00至当前时刻之间新激活的目标应用程序所在的设备作为新增终端。
本实施例所述的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可以在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业务服务器提供业务功能时实施,或者也可以在该业务服务器暂停提供业务服务时实施,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例如,可以周期性实施本实施例的下述方案,如在每天实施的情况下,可以在每天凌晨的00:30对前一天的全部新增终端进行下述归因处理等。如可以从今天凌晨的00:30开始,对昨天凌晨00:00-24:00的全部新增终端进行归因处理;从明天凌晨的00:30开始,对今天凌晨00:00-24:00的全部新增终端进行归因处理等。
在本实施例中,已有终端和新增终端均连接至Wi-Fi网络,其中,任一已有终端或新增终端所连接的任一Wi-Fi可以构成ESS(Extend Service Set,扩展服务集),从而可以将ESS的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作为该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其中,任一Wi-Fi网络所对应的SSID即为该Wi-Fi网络管理者为该Wi-Fi网络设置的网络名称,如“abcdefg”、“办公室123456”、“小白家的wifi”等,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用户可能实施的邀请行为在目标应用程序中预置埋点,该埋点可以被埋设在邀请行为的触发位置,如在邀请行为为链接复制行为的情况下,该埋点可以埋设在该链接处、或者埋设在剪贴板处等,不再赘述。当上述已有终端对应的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中实施邀请行为时,已有终端可以在检测到邀请行为后通知该埋点或者该埋点也可以通过中断触发、事件订阅等方式获知该操作,从而埋点可以在已有终端检测到邀请行为的情况下,将检测到邀请行为的时刻作为邀请时刻,发送至业务服务器或者归因服务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埋点发送邀请时刻”,本质上是埋点通过已有终端向服务端发送包含邀请时刻的消息。
其中,任一已有终端可以在检测到邀请行为的情况下,将邀请时刻发送至业务服务器,从而业务服务器可以在接收到任一已有终端发送的邀请时刻后即将该邀请时刻发送至归因服务器。或者,为减少业务服务器的非业务开销,也可以在接收到归因服务器针对邀请时刻的获取请求后,将当前保存的邀请时刻统一返回至归因服务器。当然,由于归因处理周期通常较长,这段时间内的邀请时刻及邀请行为的相关信息均保存在业务服务器中,势必会占用业务服务器的存储空间或设备内存,因此业务服务器可以在接收到已有终端发送的预设数量的邀请时刻后,将其批量发送至归因服务器,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类似的,业务服务器可以在确定或接收到新增终端发送的激活时刻后,可以将激活时刻立即发送至归因服务器,也可以周期性发送至归因服务器,还可以等待归因服务器请求获取,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归因服务器可以从终端的网络连接记录中获取设备所连接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例如,归因服务器可以获取已有终端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第一网络连接记录,并从获取到的第一网络连接记录中提取已有终端连接的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以及,获取新增终端在第二时间段内的第二网络连接记录,并从获取到的第二网络连接记录中提取新增终端连接的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因为终端连接Wi-Fi网络时产生的网络连接记录通常都会记录有该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而且同一终端通常并不会仅连接一个Wi-Fi网络,而是会随着位置变动在多个Wi-Fi网络之间实现连接切换(或称网络漫游),因此已有终端在第一时间段内或者新增终端在第二时间段内通常会连接至少一个Wi-Fi网络,所以该通过获取网络连接记录获取到已有终端和新增终端在响应时间段内分别连接的完整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从而能够避免遗漏网络标识。
进一步的,在网络标识被周期性获取(如周期性对新增终端进行归因处理)的情况下,上述归因服务器通常可以获取到任一周期内的至少一个邀请时刻和至少一个激活时刻。此时,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可以包括该周期内的邀请时刻、激活时刻或该周期的起始时刻,上述第一时间段的终止时间点可以为该周期的终止时刻。换言之,归因服务器可以获取已有终端在邀请时刻至该周期的终止时刻内的网络连接记录、可以获取已有终端在激活时刻至该任一周期的终止时刻内的网络连接记录,或者获取该任一周期的起始时刻至终止时刻内的第一网络连接记录。类似的,上述第二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可以为该周期内的激活时刻,终止时间点可以为该周期的终止时刻;换言之,归因服务器可以获取新增终端在激活时刻至该任一周期的终止时刻内的网络连接记录。
步骤204,确定至少一组具有相同网络标识的关联终端,任意一组关联终端包括所述已有终端中的第一终端和所述新增终端中的第二终端,并确定各组关联终端中第二终端的激活时刻与第一终端的邀请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长。
在本实施例中,归因服务器可以根据网络标识确定出多组关联终端,任意一组关联终端包括一个第一终端和一个第二终端,其中,该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具有相同的网络标识。在任一已有终端的多个网络标识与多个新增终端的网络标识相同的情况下,该已有终端可以同时归属于多组关联终端,即该已有终端与上述多个新增终端分别构成多组关联终端。另外,上述间隔时长可以为时长的绝对值,如一组关联终端中的已有终端的邀请时刻为上午9:00,而该关联终端中的新增终端的激活时刻为上午9:40,则间隔时长为40min;类似的,若该关联终端中的新增终端的激活时刻为上午10:20,则间隔时长为80min等,不再赘述。当然,上述间隔时长也可以以秒(s)或小时(h)等作为时间单位,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在确定上述间隔时长后,归因服务器还可以根据确定出的关联客户端建立关联关系表。例如,归因服务器可以将各组关联终端的终端信息记录至关联关系表,该关联关系表中记录的任一组关联终端的终端信息可以包括:公共网络标识、该组关联终端对应的间隔时长、以及该组关联终端中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其中,上述公共网络标识为该组关联终端中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连接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步骤确定出的任意一组关联终端唯一对应于该关联关系表中的一条表项。通过建立上述关联关系表,可以将存在关联关系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对应记录在同一条表项中,避免终端之间对应关系的混乱,保证后续处理的有序进行。
因为任一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能同时对应于多个相同的终端标识,所以为避免无效表项占用存储空间,可以对所包含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与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均相同的多条表项进行删除处理,仅保留其中任一表项或者仅保留其中间隔时长最小的表项。例如,在第一终端A(终端标识为ID_Ea)在第一时间段内连接了SSID为“ID_N1”、“ID_N2”和“ID_N3”的Wi-Fi网络,而第二终端B(终端标识为ID_Eb)在第二时间段内连接了SSID为“ID_N2”、“ID_N3”和“ID_N4”的Wi-Fi网络的情况下,建立的关联关系表中即存在表项1“ID_Ea,ID_Eb,ID_N2,间隔时长1”和表项2“ID_Ea,ID_Eb,ID_N3,间隔时长2”。此时,可以在对应关系表中仅保留表项1或仅保留表项2,或者在间隔时长1大于间隔时长2的情况下,仅保留表项2,而在间隔时长1小于间隔时长2的情况下,仅保留表项1,以尽量在关联关系表中仅保存关键表项。
在将Wi-Fi网络对应的SSID作为网络标识的情况下,因为SSID即为该Wi-Fi网络的网络名称,而不同区域的Wi-Fi网络很可能具有相同的网络名称,所以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可能存在重名的情况。而由于不同Wi-Fi网络所对应地理位置的不同,极有可能导致地理位置相隔很远的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连接至具有相同网络标识的Wi-Fi网络,但很显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连接的并非同一Wi-Fi网络,而第一终端通常也并不会针对第二终端实施邀请行为,所以第二终端成为新增终端的原因并非第一终端的邀请行为。
因此,为了规避重名的Wi-Fi网络可能导致的归因错误,归因服务器可以将重名Wi-Fi网络在上述关联关系表中对应的表项删除。例如,归因服务器可以确定关联关系表记录的第一公共网络标识,其中,该关联关系表中记录的第一公共网络标识的标识数量占关联关系表中记录的全部公共网络标识的标识总量的比例不大于预设的比例阈值;此时归因服务器可以在第一公共网络标识指示的各组关联终端对应的间隔时长小于参考时长时,确定各组关联终端对应的间隔时长小于参考时长。因为重名的Wi-Fi网络相对于未重名的Wi-Fi网络通常具有更多的连接记录,因此上述关联关系表中占比较大的网络标识的标识数量也较多,进而通过设置合理的比例阈值(即上述“预设的比例阈值”),可以将重名的Wi-Fi网络(即标识占比大于比例阈值)和非重名的Wi-Fi网络(即标识占比小于比例阈值)进行区分,从而后续步骤仅针对非重名的Wi-Fi网络下的第二终端进行归因处理,相当于在上述关联关系表中删除了重名Wi-Fi网络所对应的表项。另外,上述预设比例可以根据应用程序类型、用户行为规律等实际业务信息进行确定,如可以设置为5%、10%、3%等,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因为重名的Wi-Fi网络对应的网络标识往往同时对应于大量关联表项,所以根据所对应表项的数量确定出可能重名的高频网络标识,进而将这部分高频网络标识对应的全部表项删除,能够一定程度上剔除关联关系表中的重名网络标识可能带来的归因误差,有助于提升归因准确度。
步骤206,在任一组关联终端对应的所述间隔时长小于参考时长,且所述任一组关联终端满足来源判断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任一组关联终端中的第二终端归因至Wi-Fi指纹对应的新增终端。
因为各组关联终端对应的间隔时长可能不同,所以上述各组关联终端中间隔时长小于参考时长的间隔时长对应的关联终端满足来源判断条件,即为间隔时长小于该参考时长的全部或预设部分的关联终端满足来源判断条件。例如,在参考时长为30min的情况下,则间隔时长不大于30min的全部关联终端可能均满足来源判断条件,也可能仅有部分关联终端满足来源判断条件,如仅有间隔时长小于10min的全部关联终端、间隔时长小于15min的全部关联终端和间隔时长介于10min~15min之间的部分关联终端等部分关联终端满足来源判断条件,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小于参考时长的间隔时长对应的关联终端是否满足来源判断条件,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例如,归因服务器可以确定全部关联终端中的临近关联终端——即对应的间隔时长小于参考时长的关联终端,以及全部关联终端中的其他关联终端——即被归因至不同于上述Wi-Fi指纹的其他归因指纹的新增终端(下称重合终端);然后,归因服务器可以在其他新增终端中的第二终端与临近关联终端中的第二终端之间的终端重合度不大于预设的重合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上述临近关联终端满足来源判断条件。其中,上述其他归因指纹可以为信息流、搜索广告、积分墙、厂商预装等,对应的归因方式可以为监控剪贴板、追溯媒体渠道等,采用其他归因指纹对应的归因方式对新增终端进行归因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见相关技术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另外,上述终端重合度可以为重合终端的个数占全部新增终端个数的比例,而重合度阈值可以根据具体业务场景进行设置,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如可以设置为50%,70%、20%等。
又例如,归因服务器可以获取全部关联终端中的第二终端首次执行目标操作的操作记录,并根据该操作记录确定全部关联终端对应的平均操作指标以及前述临近关联终端对应的临近操作指标;此时,若临近操作指标与平均操作指标之间的指标偏差小于预设的偏差阈值,则可以确定临近关联终端满足上述来源判断条件。其中,上述操作记录可以记录有登陆时长、作品观看数量、作品分享数量等操作信息,进而归因服务器可以根据全部新增终端的操作信息确定全部新增终端的第一平均操作指标,并进一步确定小于参考时长的间隔时长对应的全部关联终端中的第一终端的第二平均操作指标,进而通过比较上述第一平均操作指标和第二平均操作指标,确定上述指标偏差。其中,上述平均操作参数可以为多个终端各自对应操作指标的算数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等,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再例如,上述重合度与指标偏差也可以同时计算,并根据二者共同确定上述小于参考时长的间隔时长对应的关联终端满足来源判断条件。如可以先获取其他归因指纹对应的归因结果,并在小于参考时长的间隔时长对应的全部关联终端中,确定属于归因结果指示的其他关联终端的重合终端;然后,在重合终端占新增终端的比例不大于预设的重合度阈值的情况下,获取目标应用程序在新增终端中的操作记录,并根据该操作记录确定新增终端与小于参考时长的间隔时长对应的全部关联终端中的第一终端之间的指标偏差;再对该指标偏差进行判断:若该指标偏差不小于预设的偏差阈值,则可以确定小于所述参考时长的间隔时长对应的关联终端满足来源判断条件。通过该方式,能够保证通过更严苛的判断条件判断出满足来源判断条件的新增终端,从而有助于实现更准确的终端归。
在一实施例中,在将该关联终端中的第二终端归因至Wi-Fi指纹对应的新增终端之后,可以进一步判断该归因结果的准确性。如可以向第二终端发送调研消息,该调研消息用于向用户询问在第二终端中首次实施上述目标操作的方式,从而第二终端可以向用户展示该消息,并根据检测到的用户针对该消息实施的答复操作生成调研结果,并将该调研结果返回至归因服务器。相应的,归因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二终端返回的调研结果,确定该关联终端中的第二终端归因至Wi-Fi指纹的新增终端的准确度。其中,上述调研消息中可以包括多个备选安装方式,如可以包括信息流、搜索广告、积分墙、厂商预装、老用户邀请等,从而用户可以在上述备选安装方式中选择自己在第一终端中实际安装目标应用程序的方式,并提交调研结果以完成调研。可见,选择上述老用户邀请方式的用户所对应的第二终端,即为Wi-Fi指纹对应的真实的新增终端,因此可以将有效调研结果中选择老用户邀请方式的终端数量占有效调研终端数量的比例,作为上述归因准确度。例如,在发出S0份调研消息,收回S1份有效调研消息的情况下,若其中有S2份选择老用户邀请方式,则归因准确度可以为S2/S1。
进一步的,为鼓励老用户实施邀请行为,以邀请到更多的新用户,可以将对老用户进行奖励。如可以确定有效邀请终端,其中,该有效邀请终端为与被归因至Wi-Fi指纹的新增终端属于同一组关联终端的已有终端,然后为有效邀请终端在邀请时刻所登录的用户账号分配预设资源。其中,上述预设资源可以为积分、虚拟货币、优惠券、代金券等,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当然,为同时激励新用户,也可以向Wi-Fi指纹对应的新增终端所登录的用户账号分配预设资源,和/或向这部分用户账号发送邀请提示信息,以便新用户实施推荐操作向他人推荐该目标应用程序,从而实现二次新增,更进一步的扩大用户范围、提升分享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在完成上述归因之后,归因服务器可以将归因结果对应的邀请信息发送至其他系统进行二次利用,以使用归因结果指导开展后续业务。例如,归因服务器可以先获取被归因至Wi-Fi指纹的新增终端接收到的邀请信息,该邀请信息至少记录有该邀请消息的发送方终端与该新增终端之间的邀请关系;然后可以将该邀请信息发送至用户分析系统,从而用户分析系统可以根据该邀请信息调整该新增终端所对应用户的用户画像,以便实现对新增用户的精准画像。和/或,归因服务器也可以将上述邀请信息发送至内容推荐系统,以便内容推荐系统根据该邀请信息调整针对该新增终端的推荐内容,从而有助于实现更加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内容推荐,进而为新增终端呈现更优的推荐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已有终端和新增终端所连接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将处于同一Wi-Fi网络下的已有终端和新增终端进行关联,从而确定出关联终端;进一步的,通过第一终端检测到邀请行为的邀请时刻和第二终端首次运行目标应用程序的激活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长,确定与已有设备处于同一Wi-Fi网络下且在较短时间间隔内激活应用程序的新增终端,并将这部分新增终端归因至Wi-Fi指纹对应的新增终端。从而通过与用户邀请行为弱相关的Wi-Fi网络和间隔时长,对新增终端进行归因,显然,即使在邀请链路中存在难以确定归因指纹的步骤甚至在邀请链路不完整的场景下,本方案仍然能够实现对新增终端的准确归因。
图3是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测试用例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应用于归因服务器,如具备归因功能的业务服务器等。下面结合图3对本公开所述的终端来源的确定过程进行详细说明,该过程可以包括下述步骤301-308。
步骤301,获取前一日的已有终端的终端信息和新增终端的终端信息。
在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营和推广过程中,任一时刻都可能产生新增终端(对应新增用户),所以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对这段时间内的新增终端进行一次归因处理,以分析这部分新增终端的新增方式,从而有助于实现对不同邀请途径的识别和相应的奖励。其中,上述归因处理可以是周期性进行的(即上述一段时间为固定时长),如每日、每星期、每月、每季度、每年等。另外,上述目标应用程序可以为直播应用程序、视频播放应用程序、即时通讯应用程序等,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本实施例以每日对前一日的新增终端进行归因处理为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归因服务器可以在每日凌晨的固定时刻(如凌晨00:30、凌晨1:00等)开始对前一日产生的新增终端进行归因处理。
首先需要获取前一日的已有终端和新增终端的终端信息。其中,已有终端即为已经运行有处于激活状态的目标应用程序的终端设备,如该目标应用程序已经被打开并运行过,或者登录过已注册的用户账号等。而新增终端为首次运行(即激活)该目标应用程序的终端设备,如首次安装、首次打开运行,或者首次登录已注册的用户账号等。可以理解的是,本方案中的已有终端和新增终端是与当前时刻相关的概念:在当日进行处理时,上述已有终端即为前一日00:00之前已经被激活的终端,而新增终端为前一日内(即前一日的00:00-24:00)内激活的终端。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已有终端的设备信息可以包括已有终端的终端标识、已有终端检测到邀请行为的时刻(即上述邀请时刻)和已有终端在第一时间段内所连接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其中,邀请时刻可以由预置在目标应用程序中的埋点发送至业务服务器,如该埋点可以预置在邀请行为对应的操作位置处,如在邀请行为为链接复制行为的情况下,该埋点可以埋设在该链接处,或者埋设在剪贴板处等,不再赘述。从而埋点可以在已有终端检测到用户实施的预设的邀请行为或者该埋点通过中断触发、事件订阅等方式获知该操作的情况下,向业务服务器发送邀请时刻(即检测到上述邀请行为的时刻),当然,也可以同时发送已有终端的终端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任一已有终端可以在检测到邀请行为的情况下,将邀请时刻发送至业务服务器,从而业务服务器可以在接收到任一已有终端发送的邀请时刻后即将该邀请时刻发送至归因服务器。或者,为减少业务服务器的非业务开销,也可以在接收到归因服务器的针对邀请时刻的获取请求后,将当前保存的邀请时刻统一返回至归因服务器。当然,由于归因处理周期通常较长,这段时间内的邀请时刻及邀请行为的相关信息均保存在业务服务器中,势必会占用业务服务器的存储空间或设备内存,因此业务服务器可以在接收到至少一个已有终端发送的预设数量的邀请时刻后,将其批量发送至归因服务器,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网络标识可以为已有终端所连接Wi-Fi网络的SSID,即Wi-Fi网络的管理者为该网络设置的网络名称,如“abcdefg”、“办公室123456”、“小白家的wif i”等。已有终端在前一日内所连接Wi-Fi网络的连接记录中按照时间顺序记录有其所连接Wi-Fi网络的SSID,因此归因服务器可以直接向业务服务器请求获取该网络连接记录,以由业务服务器将自身已接收到的已有终端的网络连接记录返回至归因服务器,或者由业务服务器向各个已有终端请求获取后返回至归因服务器。其中,上述第一时间段可以为前一日00:00-前一日24:00,也可以为前一日的邀请时刻至前一日24:00,还可以为前一日的激活时刻至前一日24:00,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此时归因服务器并不需要获取全部已有终端的网络连接记录,而只需要根据接收到的邀请时刻确定实施邀请行为的已有终端,并相应的获取这部分已有终端的网络连接记录即可(因为只有这部分已有终端对应的用户实施了邀请行为),从而大大减少需要获取的已有终端网络连接记录的数量。
类似的,新增终端的终端信息可以包括新增终端的终端标识、新增终端首次运行目标应用程序的时刻(即上述激活时刻)和新增终端在第二时间段内所连接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其中,上述激活时刻可以为新增终端首次打开目标应用程序的时刻、在目标应用程序中首次注册或首次登陆用户账号的时刻等,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而上述第二时间段可以为前一日的激活时刻至前一日24:00,网络标识可以为新增终端所连接Wi-Fi网络的SSID,即Wi-Fi网络的客户端为Wi-Fi网络设置的网络名称。归因服务器通过获取新增终端在第二时间段段内的网络连接记录而获取新增终端对应的上述网络标识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见已有终端的上述处理过程,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有终端或新增终端中的任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可以用于唯一标识该终端,如可以为该终端的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DFA(Identifier For Advertising,广告标识符)、UDID(Unique DeviceIde ntifier,唯一设备标识码)或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通用唯一识别码)等,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另外,因为前一日可能存在多个已有终端实施邀请行为,并存在多个设备首次运行目标应用程序成为新增终端,所以归因服务器可以通过上述方式获取前一日内实施邀请行为的全部已有终端的终端信息,以及前一日内全部新增终端的终端信息,以尽量保证归因结果的全面性。
步骤302,利用终端对应的SSID关联已有终端中的第一终端和新增终端中的第二终端。
获取到的已有终端和新增终端的终端信息中,包含已有终端和新增终端所连接Wi-Fi网络的SSID,所以归因服务器可以通过该SSID分别在已有终端和新增终端中确定对应相同SSID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例如,归因服务器可以依次查询获取到的各个已有终端和新增终端分别对应的SSID,并将同一SSID对应的已有终端和新增终端分别确定为该SSID对应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或者,也可以通过SSID分别建立关于已有终端和新增终端的结构化数据索引,从而通过该数据索引实现已有终端和新增终端的SSID的快速匹配,以加快SSID的匹配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终端用户在空间位置上的灵活性(如用户走动等),上述SSID匹配的过程中,可以并不关注各个SSID对应的Wi-Fi网络的实际连接时刻,而只需终端在前一日内连接至该Wi-Fi网络即可。
对于上述过程中确定出的任意一对相互关联(均对应于同一SSID)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将其称为关联终端,即一组关联终端包括对应于同一SSID的一个第一终端和一个第二终端。进一步的,因为任意一组关联终端中的第一终端的终端信息包含该第一终端的邀请时刻、第二终端的终端信息包含该第二终端的激活时刻,所以归因服务器可以计算各组关联终端对应的间隔时长,即第二终端的激活时刻与第一终端的邀请时刻之间的时间差。
如对于任意一组关联终端,若其中第一终端的邀请时刻为前一日13:00,则在第二终端的激活时刻为前一日13:30的情况下,该组关联终端的间隔时长为30min;而在第二终端的激活时刻为前一日12:40的情况下,该组关联终端的间隔时长为-20min。可以理解的是,因为对于存在真实邀请关系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来说,第一终端的邀请时刻必然早于第二终端的激活时刻,所以可以将上述间隔时长为负数或零的关联终端删除,仅使用剩余的间隔时长大于零的关联终端参与后续处理过程,从而在避免干扰的同时也减轻后续处理工作量。
步骤303,建立对应于关联终端的关联关系表。
此时,可以根据确定出的关联终端生成关联关系表。例如,可以在关联关系表中生成对应于各组关联终端的表项,其中任意一组关联终端可以与关联关系表中的一个表项唯一对应。其中,任意一组关联终端对应的表项中可以记录该组关联终端中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共同对应的公共网络标识,以及第二终端的激活时刻与第一终端的邀请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长。示例性的,关联关系表可以如下表1所示。
表1
序号 第一终端标识 第二终端标识 公共的SSID 间隔时长(分)
1 ID_T1_1 ID_T2_1 SSID1 12
2 ID_T1_2 ID_T2_2 SSID2 3
3 ID_T1_2 ID_T2_2 SSID3 3
4 ID_T1_4 ID_T2_4 SSID4 65
5 ID_T1_5 ID_T2_5 SSID4 1
... ... ... ... ...
其中,表1中的“第一终端标识”为关联终端中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第二终端标识”为关联终端中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公共的SSID”为关联终端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共同连接过的Wi-Fi网络的SSID,“间隔时长”为第二终端的激活时刻与第一终端的邀请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值。因为在间隔时长为负数或零的关联终端中,第一终端不可能向第二终端实施邀请行为,所以表1中仅记录有间隔时长为正数的关联终端对应的表项,即该对应关系表可以仅针对间隔时长为正数的关联终端而创建。
进一步的,为减少后续处理过程中的参数干扰,可以对关联关系表进行初步处理。例如,可能存在任一已有终端和任一新增终端在前一日内均连接了两个相同名称的Wi-Fi网络,此时该已有终端和新增终端可能在关联关系表中对应于两条表项,如表项2和表项3所示。但可以理解的是,虽然存在两条表项,但表项2和表项3对应于同一组关联终端,因此可以择一保留,如删除表项2或删除表项3。
步骤304a,确定并滤除关联关系表中的高频表项。
因为SSID为Wi-Fi网络的网络名称,而不同地理位置处的Wi-Fi网络很可能具有相同的网络名称,所以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通常存在重名现象。由于不同Wi-Fi网络所对应地理位置的不同,极有可能导致地理位置相隔很远的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连接至具有相同网络标识的Wi-Fi网络(如位于北京的某一Wi-Fi网络和位于广州的另一Wi-Fi网络重名,但二者实际上并非同一网络)。显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连接的并非同一Wi-Fi网络,而第一终端通常也并不会针对第二终端实施邀请行为,所以第二终端成为新增终端的原因往往并非第一终端的邀请行为。
为了避免上述Wi-Fi网络重名引起的归因错误,归因服务器可以将重名网络在上述关联关系表中对应的高频表项删除。例如,归因服务器可以先确定关联关系表中的第一公共SSID,该第一公共SSID的标识数量占关联关系表中记录的全部公共SSID的标识总量的比例不大于预设的比例阈值,此时可以在关联关系表中删除第一公共SSID所在的表项,并将剩余表项用于在下述步骤306中判断关联终端是否满足来源判断条件。其中,上述预设比例可以根据应用程序类型、用户行为规律等实际业务信息进行确定,如可以设置为5%、10%、3%等,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因为重名的Wi-Fi网络对应的网络标识往往同时对应于大量关联表项,所以根据所对应表项的数量确定出可能重名的网络标识,进而将这部分网络标识对应的全部表项删除,从而剔除关联关系表中的重名网络标识可能带来的归因误差,有助于提升归因准确度。
步骤304b,获取其他归因指纹的归因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归因服务器可以获取其他归因指纹的归因结果,即获取通过其他归因方式确定出的归因结果。其中,上述其他归因指纹可以为信息流、搜索广告、积分墙、厂商预装等,对应的归因方式可以为监控剪贴板、追溯媒体渠道等,采用其他归因指纹对应的归因方式对新增终端进行归因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见相关技术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通过其他归因方式确定归因结果的具体实施,可以由归因服务器、前述业务服务器或者其他设备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其他归因方式进行归因处理的处理对象,也是前一日的已有终端和新增终端,即应当保证其他归因方式的处理对象与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归因处理的方式(下称本方案归因方式)的处理对象应当相同,以尽量保证终端重合度的真实有效。
步骤305,计算关联终端的终端重合度和指标偏差。
一方面,归因服务器可以先统计各个间隔时长对应的表项,然后依次统计不超出各个间隔时长的全部关联终端与上述其他归因方式指示的其他关联终端的重合终端,进而计算该重合终端占新增终端的比例,作为关联终端的终端重合度。显然,该方式能够计算出各个间隔时长分别对应的终端重合度:如间隔时长5min对应的终端重合度,为间隔时长不大于5min的全部新增终端与其他归因方式的归因结果所指示新增终端之间的终端重合度;间隔时长30min对应的重合度,为间隔时长不大于30min的全部新增终端与其他归因方式的归因结果所指示新增终端之间的终端重合度等,不再赘述。任一间隔时长对应的终端重合度可以用于表征:其他归因方式的归因结果确定出的间隔时长不超出该间隔时长的新增终端,与本方案归因方式确定出的间隔时长不超出该间隔时长的新增终端的重合程度。该重合度越高,表明越多的新增终端同时被其他归因方式和本方案归因方式识别出;该重合度越低,表明越少的新增终端同时被其他归因方式和本方案归因方式识别出。
另一方面,归因服务器可以获取全部关联终端中的第二终端首次执行目标操作的操作记录,并根据该操作记录确定全部关联终端对应的平均操作指标以及前述临近关联终端对应的临近操作指标。其中,上述操作记录可以记录有登陆时长、作品观看数量、作品分享数量等操作信息,进而归因服务器可以根据全部新增终端的操作信息确定全部新增终端的第一平均操作指标,并进一步确定小于参考时长的间隔时长对应的全部关联终端中的第一终端的第二平均操作指标,进而通过比较上述第一平均操作指标和第二平均操作指标确定上述指标偏差。
步骤306,确定归因时间窗,以确定归因至Wi-Fi指纹的第二终端。
计算得到上述终端重合度和指标偏差之后,可以根据终端重合度和/或指标偏差确定小于某一时长的间隔时长对应的关联终端知否满足来源判断条件,进而确定归因时间窗。下面以1min为间隔时长的最小粒度为例进行说明。
例如,假设前一日全部新增终端的数量为10万、其他归因方式确定出的归因结果识别出其中的6万,若本方案归因方式确定出间隔时长不大于32min的全部关联终端有5万(对应于5万个第二终端),其中与其他归因方式确定出的归因结果识别出的新增终端存在3万的重合终端,则间隔时长32min对应的终端重合度为3万/5万=60%。同时,若本方案归因方式确定出间隔时长不大于33min的全部关联终端有6万(对应于6万个第二终端),其中与其他归因方式确定出的归因结果识别出的新增终端存在3.1万的重合终端,则间隔时长33min对应的终端重合度为3.1万/6万=51.7%。假设预设的重合度阈值为55%,则因为51.7%<55%<60%,所以可以确定间隔时长不大于32min的关联终端满足来源判断条件,从而可以确定这部分关联终端为归因至Wi-Fi指纹的第二终端。
又例如,假设计算出全部新增终端的平均登录时长为25min,若本方案归因方式确定出的间隔时长不大于20min的新增终端的平均登录时长为23min,则间隔时长20min对应的指标偏差为23/25=92%;若本方案归因方式确定出的间隔时长不大于21min的新增终端的平均登录时长为15min,则间隔时长21min对应的指标偏差为15/25=60%。假设预设的相似度阈值为80%,则因为60%<80%<92%,所以可以确定间隔时长不大于20min的关联终端满足来源判断条件,从而可以将这部分关联终端归因至Wi-Fi指纹。
或者,也可以综合上述终端重合度和指标偏差的判断结果,将二者归因的第二终端的交集作为归因至Wi-Fi指纹的第二终端,即作为最终的归因结果,具体过程不再赘述。
步骤307a,确定并发送邀请信息。
在完成上述归因之后,归因服务器可以将归因结果对应的邀请信息发送至其他系统进行二次利用,以使用归因结果指导开展后续业务。例如,归因服务器可以先获取上述Wi-Fi指纹对应的新增终端的邀请信息,该邀请信息可以至少记录有该新增终端对应的第一终端与该新增终端之间的邀请关系;然后可以将该邀请信息发送至用户分析系统,从而用户分析系统可以根据该邀请信息调整该新增终端所对应用户的用户画像,从而实现对新增用户的精准画像。和/或,归因服务器也可以将上述邀请信息发送至内容推荐系统,从而内容推荐系统可以根据该邀请信息调整针对该新增终端的推荐内容,从而为新增终端呈现更优的推荐效果。
另外,为鼓励老用户实施邀请行为,以邀请到更多的新用户,可以将对老用户进行奖励。如可以确定有效邀请终端,其中,该有效邀请终端为与被归因至Wi-Fi指纹的新增终端属于同一组关联终端的已有终端,然后为有效邀请终端在邀请时刻所登录的用户账号分配预设资源。其中,上述预设资源可以为积分、虚拟货币、优惠券、代金券等,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当然,为同时激励新用户,也可以向Wi-Fi指纹对应的新增终端所登录的用户账号分配预设资源,和/或向这部分用户账号发送邀请提示信息,以便新用户实施推荐操作向他人推荐该目标应用程序,从而实现二次新增,更进一步的扩大用户范围、提升分享效果。
步骤307b,向时间窗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调研消息。
步骤308,根据调研结果确定第二终端的归因准确度。
在将该关联终端中的第二终端归因至Wi-Fi指纹对应的新增终端之后,可以进一步判断该归因结果的准确性。如可以向第二终端发送调研消息,该调研消息用于向用户询问在第二终端中首次实施上述目标操作的方式,从而第二终端可以向用户展示该消息,并根据检测到的用户针对该消息实施的答复操作生成调研结果,并将该调研结果返回至归因服务器。相应的,归因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返回的调研结果,确定该关联终端中的第二终端归因至因至Wi-Fi指纹的新增终端的准确度。
其中,上述调研消息中可以包括多个备选安装方式,如可以包括信息流、搜索广告、积分墙、厂商预装、老用户邀请等,从而用户可以在上述备选安装方式中选择自己在第一终端中实际安装目标应用程序的实际方式,并提交调研结果以完成调研。可见,选择上述老用户邀请方式的用户所对应的第二终端,即为Wi-Fi指纹对应的真实的新增终端,因此可以将有效调研结果中选择老用户邀请方式的终端数量占有效调研终端数量的比例,作为上述归因准确度。例如,在发出10000份调研消息,收回4000份有效调研结果的情况下,若其中有3500份有效调研结果表明新用户通过老用户邀请的方式激活该目标应用程序,则相应的Wi-Fi指纹的归因准确度为3500/4000=87.5%。
与前述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地,本公开还提出了终端来源的确定装置的实施例。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来源的确定装置的示意框图。本实施例所示的终端来源的确定装置可以为包含一独立主机的物理服务器、主机集群承载的虚拟服务器、云服务器等。该装置可以适用于归因实例,所述归因实例对应于运行在终端中的目标应用程序,所述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可以是安装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也可以是集成在浏览器中的网页版应用等。
如图4所示,所述终端来源的确定装置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401,被配置为获取已有终端检测到邀请行为的邀请时刻、新增终端首次执行目标操作的激活时刻以及所述已有终端和所述新增终端分别连接的无线保真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所述已有终端在检测到所述邀请行为之前已经执行过所述目标操作;
确定单元402,被配置为确定至少一组具有相同网络标识的关联终端,任意一组关联终端包括所述已有终端中的第一终端和所述新增终端中的第二终端,并确定各组关联终端中第二终端的激活时刻与第一终端的邀请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长;
归因单元403,被配置为在任一组关联终端对应的所述间隔时长小于参考时长,且所述任一组关联终端满足来源判断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任一组关联终端中的第二终端归因至Wi-Fi指纹对应的新增终端。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401还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已有终端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第一网络连接记录,并从所述第一网络连接记录中提取所述已有终端连接的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以及,
获取所述新增终端在第二时间段内的第二网络连接记录,并从所述第二网络连接记录中提取所述新增终端连接的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
可选的,所述网络标识被周期性获取,在获取所述邀请时刻和所述激活时刻的任一周期内:
所述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包括所述邀请时刻、所述激活时刻或所述任一周期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为所述激活时刻,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的终止时间点为所述任一周期的终止时刻。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402还连接记录单元404,所述记录单元404被配置为:
将所述各组关联终端的终端信息记录至关联关系表,所述关联关系表中记录的任一组关联终端的终端信息包括:公共网络标识、所述任一组关联终端对应的间隔时长、以及所述任一组关联终端中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其中,所述公共网络标识为所述任一组关联终端中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连接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
可选的,还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405,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关联关系表记录的第一公共网络标识,所述关联关系表中记录的所述第一公共网络标识的标识数量占所述关联关系表中记录的全部公共网络标识的标识总量的比例不大于预设的比例阈值;
时长确定单元406,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公共网络标识指示的各组关联终端对应的所述间隔时长小于所述参考时长时,确定各组关联终端对应的所述间隔时长小于所述参考时长。
可选的,所述归因单元403还被配置为:
确定全部关联终端中的其他新增终端和临近关联终端,所述其他新增终端为被归因至不同于所述Wi-Fi指纹的其他归因指纹的新增终端,所述临近关联终端为对应的所述间隔时长小于参考时长的关联终端;
在所述其他新增终端中的第二终端与所述临近关联终端中的第二终端之间的终端重合度不大于预设的重合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临近关联终端满足来源判断条件。
可选的,
还包括记录获取单元407,被配置为获取全部关联终端中的第二终端首次执行所述目标操作的操作记录,并根据所述操作记录确定全部关联终端对应的平均操作指标以及所述临近关联终端对应的临近操作指标;
所述归因单元403还被配置为:若所述临近操作指标与所述平均操作指标之间的指标偏差小于预设的偏差阈值,则确定所述临近关联终端满足来源判断条件。
可选的,还包括:
消息发送单元408,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调研消息,所述调研消息用于向用户询问在所述第二终端中首次执行所述目标操作的方式;
准确度确定单元409,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调研结果,确定将所述关联终端中的第二终端归因至Wi-Fi指纹的新增终端的准确度。
可选的,还包括:
有效确定单元410,被配置为确定有效邀请终端,所述有效邀请终端为与被归因至Wi-Fi指纹的新增终端属于同一组关联终端的已有终端;
资源分配单元411,被配置为为所述有效邀请终端在所述邀请时刻所登录的用户账号分配预设资源。
可选的,还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412,被配置为获取被归因至所述Wi-Fi指纹的新增终端接收到的邀请信息,所述邀请信息至少记录有该邀请消息的发送方终端与该新增终端之间的邀请关系;
第一发送单元413,被配置为将所述邀请信息发送至用户分析系统,所述用户分析系统用于根据所述邀请关系调整该新增终端所对应用户的用户画像;和/或,
第二发送单元414,被配置为将所述邀请信息发送至内容推荐系统,所述内容推荐系统用于根据所述邀请关系调整针对该新增终端的推荐内容。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框图。例如,电子设备5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5,电子设备5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502,存储器504,电源组件506,多媒体组件508,音频组件5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512,传感器组件514,以及通信组件518。
处理组件502通常控制电子设备5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5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5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5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5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508和处理组件5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5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电子设备5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电子设备5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5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506为电子设备5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5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电子设备5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508包括在电子设备5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5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电子设备5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5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5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电子设备5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504或经由通信组件518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5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512为处理组件5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5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电子设备5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514可以检测到电子设备5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电子设备5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514还可以检测电子设备500或电子设备5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电子设备5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电子设备5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电子设备5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5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5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5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图像采集组件516可以用于采集被摄对象的图像数据,以形成关于被摄对象的图像,并可以对该图像进行必要的处理。该图像采集组件516可以包括相机模组,相机模组中的图像传感器(Sensor)通过镜头感应来自被摄对象的光线,将得到的感光数据提供给图像信号处理器(ISP,Image Signal Processing),由后者根据感光数据生成对应于被摄对象的图像。其中,上述图像传感器可以为CMOS传感器或CCD传感器,当然,也可以为红外传感器、深度传感器等;相机模组可以内置在电子设备500中,也可以为电子设备500的外接模组;上述ISP可以内置在相机模组中,也可以外挂在上述电子设备中(不在相机模组内)。
通信组件518被配置为便于电子设备5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电子设备5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运营商网络(如2G、3G、4G或5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518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518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5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800的处理器8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和/或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和/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公开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公开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已有终端检测到邀请行为的邀请时刻、新增终端首次执行目标操作的激活时刻以及所述已有终端和所述新增终端分别连接的无线保真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所述已有终端在检测到所述邀请行为之前已经执行过所述目标操作;
确定至少一组具有相同网络标识的关联终端,任意一组关联终端包括所述已有终端中的第一终端和所述新增终端中的第二终端,并确定各组关联终端中第二终端的激活时刻与第一终端的邀请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长;
在任一组关联终端对应的所述间隔时长小于参考时长,且所述任一组关联终端满足来源判断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任一组关联终端中的第二终端归因至Wi-Fi指纹对应的新增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已有终端和所述新增终端分别连接的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包括:
获取所述已有终端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第一网络连接记录,并从所述第一网络连接记录中提取所述已有终端连接的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以及,
获取所述新增终端在第二时间段内的第二网络连接记录,并从所述第二网络连接记录中提取所述新增终端连接的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标识被周期性获取,在获取所述邀请时刻和所述激活时刻的任一周期内:
所述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包括所述邀请时刻、所述激活时刻或所述任一周期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为所述激活时刻,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的终止时间点为所述任一周期的终止时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各组关联终端中第二终端的激活时刻与第一终端的邀请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长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各组关联终端的终端信息记录至关联关系表,所述关联关系表中记录的任一组关联终端的终端信息包括:公共网络标识、所述任一组关联终端对应的间隔时长、以及所述任一组关联终端中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其中,所述公共网络标识为所述任一组关联终端中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连接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所述关联关系表记录的第一公共网络标识,所述关联关系表中记录的所述第一公共网络标识的标识数量占所述关联关系表中记录的全部公共网络标识的标识总量的比例不大于预设的比例阈值;
当所述第一公共网络标识指示的各组关联终端对应的所述间隔时长小于所述参考时长时,确定各组关联终端对应的所述间隔时长小于所述参考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各组关联终端对应的所述间隔时长是否小于参考时长且是否满足来源判断条件,包括:
确定全部关联终端中的其他新增终端和临近关联终端,所述其他新增终端为被归因至不同于所述Wi-Fi指纹的其他归因指纹的新增终端,所述临近关联终端为对应的所述间隔时长小于参考时长的关联终端;
在所述其他新增终端中的第二终端与所述临近关联终端中的第二终端之间的终端重合度不大于预设的重合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临近关联终端满足来源判断条件。
7.一种终端来源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已有终端检测到邀请行为的邀请时刻、新增终端首次执行目标操作的激活时刻以及所述已有终端和所述新增终端分别连接的无线保真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所述已有终端在检测到所述邀请行为之前已经执行过所述目标操作;
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至少一组具有相同网络标识的关联终端,任意一组关联终端包括所述已有终端中的第一终端和所述新增终端中的第二终端,并确定各组关联终端中第二终端的激活时刻与第一终端的邀请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长;
归因单元,被配置为在任一组关联终端对应的所述间隔时长小于参考时长,且所述任一组关联终端满足来源判断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任一组关联终端中的第二终端归因至Wi-Fi指纹对应的新增终端。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
CN202110777404.1A 2021-07-09 2021-07-09 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5968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7404.1A CN113596806B (zh) 2021-07-09 2021-07-09 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7404.1A CN113596806B (zh) 2021-07-09 2021-07-09 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6806A true CN113596806A (zh) 2021-11-02
CN113596806B CN113596806B (zh) 2022-10-28

Family

ID=78246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77404.1A Active CN113596806B (zh) 2021-07-09 2021-07-09 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96806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5274A (zh) * 2010-04-07 2011-10-12 苹果公司 用于邀请用户到在线会话的设备和方法
US20130332526A1 (en) * 2012-06-10 2013-12-12 Apple Inc. Creating and sharing image streams
CN103677889A (zh) * 2012-09-14 2014-03-26 邻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在移动电子设备上安装应用的方法
US20140248959A1 (en) * 2009-03-03 2014-09-04 Mobilitie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aming us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20160156783A1 (en) * 2014-12-01 2016-06-02 T-Mobile U.S.A., Inc. Sip ims call forking to multiple associated devices
CN106131929A (zh) * 2016-08-03 2016-11-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WiFi接入点信息清理方法及装置
CN106469385A (zh) * 2015-08-17 2017-03-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邀请方法和装置
CN107045688A (zh) * 2016-02-05 2017-08-15 上海行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精确识别目标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209876A (zh) * 2014-11-20 2017-09-26 阿托姆票务有限责任公司 协同票务系统
CN108601061A (zh) * 2018-07-02 2018-09-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接入、家居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介质
CN109876455A (zh) * 2019-03-18 2019-06-14 北京智明星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游戏app中新用户邀请判别方法及设备
CN110378743A (zh) * 2019-07-24 2019-10-25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邀请方法、终端设备、服务器及介质
CN110413707A (zh) * 2019-07-22 2019-11-05 百融云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互联网中欺诈团伙关系的挖掘与排查方法及其系统
CN110737852A (zh) * 2019-09-04 2020-01-31 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1400678A (zh) * 2020-03-06 2020-07-10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2118477A (zh) * 2020-09-21 2020-12-22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礼物展示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131225A (zh) * 2020-09-25 2020-12-25 广州虎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应用安装来源的方法、装置及溯源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48959A1 (en) * 2009-03-03 2014-09-04 Mobilitie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aming us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2215274A (zh) * 2010-04-07 2011-10-12 苹果公司 用于邀请用户到在线会话的设备和方法
US20130332526A1 (en) * 2012-06-10 2013-12-12 Apple Inc. Creating and sharing image streams
CN103677889A (zh) * 2012-09-14 2014-03-26 邻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在移动电子设备上安装应用的方法
CN107209876A (zh) * 2014-11-20 2017-09-26 阿托姆票务有限责任公司 协同票务系统
US20160156783A1 (en) * 2014-12-01 2016-06-02 T-Mobile U.S.A., Inc. Sip ims call forking to multiple associated devices
CN106469385A (zh) * 2015-08-17 2017-03-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邀请方法和装置
CN107045688A (zh) * 2016-02-05 2017-08-15 上海行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精确识别目标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131929A (zh) * 2016-08-03 2016-11-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WiFi接入点信息清理方法及装置
CN108601061A (zh) * 2018-07-02 2018-09-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接入、家居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介质
CN109876455A (zh) * 2019-03-18 2019-06-14 北京智明星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游戏app中新用户邀请判别方法及设备
CN110413707A (zh) * 2019-07-22 2019-11-05 百融云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互联网中欺诈团伙关系的挖掘与排查方法及其系统
CN110378743A (zh) * 2019-07-24 2019-10-25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邀请方法、终端设备、服务器及介质
CN110737852A (zh) * 2019-09-04 2020-01-31 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1400678A (zh) * 2020-03-06 2020-07-10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2118477A (zh) * 2020-09-21 2020-12-22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礼物展示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131225A (zh) * 2020-09-25 2020-12-25 广州虎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应用安装来源的方法、装置及溯源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6806B (zh) 2022-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78445B (zh) 资源文件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7862514B (zh) 公交卡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
US2018027667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ssociation relationship
CN107483973A (zh) 在直播间执行活动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24795B (zh) 入群申请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60976A (zh)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04244B (zh)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814942B (zh) 一种参数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395624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338971A (zh) 应用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31466A (zh) 群组展示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8241515B (zh) 应用快捷方式建立方法及终端
CN108280342A (zh) 应用同步方法和装置、用于应用同步的装置
CN114520830A (zh) 一种消息的推送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3596806B (zh) 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842688B (zh) 一种内容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28603A (zh) 一种服务提供方法及装置
CN105893128A (zh) 一种应用程序调用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4428737A (zh) 基于微服务体系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463833A (zh) Web应用的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13885914A (zh) 应用程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81034A (zh) 一种分配资源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47633B (zh) 密码输入方法及装置
CN109542644B (zh)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调用方法及装置
CN107193622B (zh) 代码编译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