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96379A - 视频通话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视频通话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96379A
CN113596379A CN202110815387.6A CN202110815387A CN113596379A CN 113596379 A CN113596379 A CN 113596379A CN 202110815387 A CN202110815387 A CN 202110815387A CN 113596379 A CN113596379 A CN 1135963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on
video call
electronic device
angle
target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153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um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um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m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um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1538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963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96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63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2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detecting the failure of a recording device, monitoring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the number of times a movie has been viewed, the storage spac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l hard disk
    • H04N21/44213Monitoring of end-user related data
    • H04N21/44218Detecting physical presence or behaviour of the user, e.g. using sensors to detect if the user is leaving the room or changes his face expression during a TV progr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 H04N21/478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 users, e.g. cha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5Control of camera direction for changing a field of view, e.g. pan, tilt or based on tracking of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视频通话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视频通话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视频通话过程中,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一现实场景中目标用户的头部运动数据,其中,第一现实场景为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现实场景;根据头部运动数据,确定目标用户的头部转动的转动参数;若转动参数满足预设转动条件,将转动参数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其中,第二电子设备用于根据转动参数调整第二现实场景中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图像采集装置拍摄的图像用于视频通话中传输至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显示,第二现实场景为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现实场景。如此,可以使目标用户获得较为真实的通话体验,增强了视频通话过程中双方产生面对面聊天的感受。

Description

视频通话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视频通话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视频通话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用户可以借助携带有摄像头的电子设备与他人进行视频通话。但是,通过视频通话的方式进行交流,给用户的体验比较刻板,无法让通话双方产生面对面聊天的感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视频通话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频通话方法,应用于视频通话系统中的第一电子设备,所述视频通话系统还包括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视频通话过程中,获取第一现实场景中目标用户的头部运动数据,所述第一现实场景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现实场景;根据所述头部运动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头部转动的转动参数;若所述转动参数满足预设转动条件,将所述转动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转动参数调整第二现实场景中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所述图像采集装置拍摄的图像用于所述视频通话中传输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显示,所述第二现实场景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现实场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频通话装置,应用于视频通话系统中的第一电子设备,所述视频通话系统还包括第二电子设备,所述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参数确定模块以及参数发送模块。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在视频通话过程中,获取第一现实场景中目标用户的头部运动数据,所述第一现实场景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现实场景;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头部运动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头部转动的转动参数;参数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转动参数满足预设转动条件,将所述转动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转动参数调整第二现实场景中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所述图像采集装置拍摄的图像用于所述视频通话中传输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显示,所述第二现实场景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现实场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视频通话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视频通话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在视频通话过程中,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一现实场景中目标用户的头部运动数据,其中,第一现实场景为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现实场景;根据头部运动数据,确定目标用户的头部转动的转动参数;若转动参数满足预设转动条件,将转动参数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其中,第二电子设备用于根据转动参数调整第二现实场景中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图像采集装置拍摄的图像用于视频通话中传输至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显示,第二现实场景为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现实场景。如此,可以使第一现实场景中的目标用户通过调整自身头部的转动,来观看到第二现实场景中不同视角的画面,进而使得目标用户可以获得较为真实的通话体验,增强了视频通话过程中双方产生面对面聊天的感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视频通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视频通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所示步骤S34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子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视频通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所示步骤S52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子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视频通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通话装置的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视频通话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保存或者携带实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视频通话方法的程序代码的存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网络视频通话的相关技术中,视频通话双方的摄像头的拍摄角度都是固定的,这就导致用户只能看到通话对端固定角度的视频画面,进而导致给用户的体验比较刻板,无法让通话双方产生面对面聊天的感受。
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一种视频通话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可以判断第一现实场景中目标用户的头部运动数据是否满足预设转动条件,在满足预设转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转动参数,并将转动参数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电子设备于根据转动参数调整第二现实场景中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下面对该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视频通话方法的应用环境进行介绍。
请参照图1,图1示出了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场景的一种网络结构图,应用场景可以包括视频通话系统10,视频通话系统10可以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01、第二电子设备102、第一图像采集装置201以及第二图像采集装置202。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以与第二电子设备102进行数据交互,交互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视频、音频、文字、图像等。
其中,第一图像采集装置201与第一电子设备101对应,第一图像采集装置201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101自身携带的,也可以是独立的图像采集装置,通过无线通信(如WiFi、紫蜂网络、蓝牙等)或者有线通信的方式将拍摄的视频数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101;第二图像采集装置202与第二电子设备102对应,第二图像采集装置202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102自身携带的,也可以是独立的图像采集装置,通过无线通信或者有线通信的方式将拍摄的视频数据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10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图像采集装置201和第二图像采集装置202可以是摄像头或深度摄像头等,第一电子设备101和第二电子设备102可以为移动终端设备,例如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车载电脑、穿戴式移动终端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请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通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视频通话系统中的第一电子设备,所述视频通话系统还包括第二电子设备。下面将结合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视频通话方法进行详细阐述。该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在视频通话过程中,获取第一现实场景中目标用户的头部运动数据,所述第一现实场景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现实场景。
在本实施例中,为实现用户通过头部转动,进而调整通话对端的拍摄视角,可以通过获取用户的头部运动数据,并对头部运动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实现对视频通话对端的拍摄视角的调整。
其中,视频通话可以应用于视频会议场景,可以应用于普通视频聊天场景;第一电子设备端可以包括第一图像采集装置以及第三图像采集装置,其中,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可以用于拍摄包含目标用户的视频数据,即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的头部数据;第一现实场景可以是第三图像采集装置可以拍摄到的现实场景;目标用户可以是位于上述视频通话的第一现实场景的用户,目标用户的数量可以是1个或多个,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头部运动数据可以是在预设时长内,通过第一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包含目标用户的头部的视频数据。其中,预设时长可以是预先设置的,如1秒或2秒等,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调整,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显示指定信息,其中,指定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启用指定模式进行视频通话,该指定模式用于在视频通话中通过转动头部的方式,调整第二现实场景中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在接收到启用指定模式的指令后,才在视频通话过程中,获取第一现实场景中目标用户的头部运动数据。例如,在进行视频通话之前,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显示“是否启动视频随动模式”,若接收到用户选择“是”的指令,即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启动视频随动模式,并且在视频随动模式下,实时监测目标用户的头部运动数据。如此,可以由用户选择是否需要进行视频随动模式,当用户所处的现实场景中的部分场景不方便被观看到时,用户则可以不选择视频随动模式,对应地,则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在视频通话过程中,则是保持固定的,有效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
步骤S220:根据所述头部运动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头部转动的转动参数。
基于此,在获取到目标用户的头部运动数据后,可以基于头部运动数据确定目标用户的头部转动的转动参数。其中,转动参数可以仅包含转动角度,也可以仅包含转动方向,还可以同时包含转动角度以及转动方向,本实施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头部运动数据为预设时长内的包含目标用户的头部的视频数据,其中,视频数据由多帧图像构成。因此,可以根据人脸识别算法,识别出每帧图像中目标用户的人脸位置区域,提取人脸位置区域的多个数据点,并获取每个数据点至第一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若检测到连续多帧的图像中人脸位置区域的大部分数据点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的距离发生变化,根据变化的距离确定目标用户的头部转动的参数。具体地,若检测到人脸位置区域的左边的多个数据点距离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的距离变大,人脸位置区域的右边的多个数据点距离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的距离变小,以及人脸位置区域的上部和下部的多个数据点距离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的距离变化在预设距离内,即,变化不大,此时则可以确定目标用户的头部转动的转动方向为向左转动;进一步地,可以获取人脸位置区域中眼部区域相对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变化的第一距离,以及双眼之间的第二距离,基于第一距离以及第二距离,确定眼部区域的转动角度,并将该转动角度作为目标用户头部转动的转动角度。例如,若获取到的第一距离为h,第二距离为2r,进而可以确定转动角度的反正弦函数值则为arcsin(h/r),最后,再根据该转动角度的反正弦函数值确定转动角度。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若第一图像采集装置为深度摄像头,则可以通过深度摄像头配套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组件,实时监测目标用户头部转动的方向及角度。
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参与视频通话的目标用户可以随身佩戴姿态传感器,姿态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到目标用户的姿态信息,其中,姿态信息可以包括目标用户的头部的姿态信息,基于此,第一电子设备则可以根据实时检测到的目标用户的头部姿态信息的变化,进而确定目标用户头部转动的转动方向以及转动角度。
步骤S230:若所述转动参数满足预设转动条件,将所述转动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转动参数调整第二现实场景中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所述图像采集装置拍摄的图像用于所述视频通话中传输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显示,所述第二现实场景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现实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参与视频通话的用户在视频通话的过程中的头部转动,可能仅是用户调整坐姿,或者是对视频通话内容表示赞同或反对地点头或摇头,其目的并非是想通过转动头部来调整视频通话对端的拍摄视角进行调整,若此时根据用户的头部运动的转动参数调整视频通话对端的拍摄视角,则会造成视频画面频繁转动,进而导致参与视频通话的用户在观看视频画面时晕眩等问题。
因此,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在确定目标用户的头部转动的转动参数后,还可以进一步判断转动参数是否满足预设转动条件,在转动参数满足预设转动条件后,再将转动参数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以实现对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的调整;也就是说,通过转动参数来判断目标用户的头部转动的目的是否为调整第二电子设备端的拍摄视角,在确定转动参数满足预设转动条件后,即可以确定目标用户的头部转动的目的是为了调整第二电子设备端的拍摄视角,以查看第二电子设备端更多视角的视频画面。其中,第二电子设备端可以包括第二图像采集装置以及第四图像采集装置,其中,第二现实场景可以是第四图像采集装置可以拍摄到的现实场景,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可以用于拍摄包含位于第二现实场景中用户的视频数据,即用于获取第二现实场景中用户的头部数据;预设转动条件可以是转动角度大于预设角度阈值;也可以是转动方向为预设方向;还可以是转动方向为预设方向的同时,转动角度也达到预设角度阈值,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示例性地,预设角度阈值可以是5度,当检测到目标用户的头部的转动角度大于5度时,则判定该目标用户的头部运动的转动参数满足预设转动条件;或者,预设方向为向左转动,若检测到目标用户的头部的转动方向为向左转动,则判定该目标用户的头部运动的转动参数满足预设转动条件;又或者,预设方向为向左转动,预设角度阈值为5度,若检测到目标用户的头部转动方向为向左转动,且转动角度大于5度,则判定目标用户的头部运动的转动参数满足预设转动条件。
基于此,在确定转动参数满足预设转动条件后,将所述转动参数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对应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该转动参数,并根据转动参数,并根据转动参数调整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具体地,在一些实施方式汇总,转动参数包含转动方向以及转动角度,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转动参数,控制第二图像采集装置也向转动参数中的转动方向,转动目标用户的转动参数中包含的转动角度,例如,转动参数中的转动方向是向左转,转动角度是转动15度,对应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调整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向左转动15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动参数仅包含转动方向,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控制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向转动参数中包含的转动方向转动指定角度,其中,指定角度可以是提前预设的,例如,转动参数中的转动方向是向左转,指定角度为20度,对应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调整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向左转动15度。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转动参数仅包含转动角度,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控制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向预设转动方向转动目标用户的转动参数中包含的转动角度,其中,预设转动方向可以是提前预设的,例如,转动参数中的转动角度是15度,预设转动方向为向右转动,对应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调整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右转动15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也可以接受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转动参数,作为第二转动参数,并根据第二转动参数,调整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现实场景中目标用户的头部运动的转动参数满足预设转动条件时,基于该转动参数,调整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如此,可以使第一现实场景中的目标用户通过调整自身头部的转动,来观看到第二现实场景中不同视角的画面,进而使得目标用户可以获得较为真实的通话体验,增强了视频通话过程中双方产生面对面聊天的感受。
请参照图3,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通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视频通话系统中的第一电子设备,所述视频通话系统还包括第二电子设备。下面将结合图3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视频通话方法进行详细阐述。该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0:在视频通话过程中,获取第一现实场景中目标用户的头部运动数据,所述第一现实场景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现实场景。
步骤S320:根据所述头部运动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头部转动的转动参数,所述转动参数包括头部转动的转动角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310-步骤S320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阅前述实施例中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30:判断所述转动角度是否大于第一角度阈值。
步骤S340:若所述转动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阈值,判定所述转动参数满足所述预设转动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用户可能由于视频通话时间较长,改变自身坐姿时,导致头部存在细微的转动,或者,是对视频通话内容表示赞同或反对地点头或摇头,并非是想查看视频通话对端的其他视角的画面,上述情况中用户头部的转动角度一般比较小,因此,可以在确定目标用户的头部转动的转动角度后,可以判断该转动角度是否大于第一角度阈值,进而来判断目标用户转动头部的目的是否为想调整视频通话对端的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以查看不同角度的视频通话内容。也就是说,当目标用户的头部转动的转动角度大于第一角度阈值时,可以判定目标用户是想查看视频通话对端的第二现实场景中其他视角的画面,进而判定转动参数满足预设转动条件。其中,第一角度阈值可以是预先设置的,如5度,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对其进行调整,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4,步骤S340可以包括:
步骤S341:若所述转动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阈值,判断所述转动角度是否小于第二角度阈值,所述第二角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角度阈值。
步骤S342:若所述转动角度小于所述第二角度阈值,判定所述转动角度满足所述预设转动条件。
步骤S343:若所述转动角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角度阈值,判定所述转动角度不满足所述预设转动条件。
在实际应用中,若视频通话应用于多人视频会议的场景,目标用户可能在视频会议的过程中,转头与邻座的参会人员进行讨论,可能会导致目标用户的头部转动的转动角度比较大,如90度。也就是说,此时目标用户转动头部的目的并非是想查看视频通话对端的第二现实场景中的其他视角的画面,若此时仍根据目标用户的转动角度调整视频通话对端的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则可能会导致原本的视频会议内容需要展示的画面未被拍摄到,影响视频会议的流程。
因此,可以在确定目标用户的头部转动的转动角度大于第一角度阈值的情况下,进一步判断转动角度是否小于第二角度阈值,也就是说,进一步判断目标用户转动头部的目的是否为想查看视频通话对端的其他视角的画面,还是说因为进行其他事项操作导致的头部转动。其中,
可选地,当转动角度大于第一角度阈值,且转动角度小于第二角度阈值时,可以判定转动角度满足预设转动条件;当转动角度大于第一角度阈值,但转动角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角度阈值时,可以判定转动角度不满足预设转动条件,代表目标用户当前时因为进行其他事项操作导致的头部转动。第一角度阈值可以是预先设置的,如30度,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对其进行调整,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S350:将所述转动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350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阅前述实施例中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60:若所述转动角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角度阈值,判定所述转动角度不满足所述预设转动条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目标用户的头部转动的转动角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角度阈值时,可以判定转动角度不满预设转动条件,代表,此时目标用户进行头部转动并非是为了查看视频通话对端的第二现实场景中的其他视角的画面,因此,在转动角度不满足预设转动条件时,可以不用将目标用户的转动参数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也就是说,此时不用根据目标用户的头部转动去调整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判断目标用户的头部转动的转动参数是否大于第一角度阈值,以及是否小于第二角度阈值,来判断目标用户的转动参数是否满足预设转动条件,在满足预设转动条件时,再对视频通话对端的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进行调整。如此,可以避免因目标用户应操作其他事项导致头部转动,进而导致对视频通话对端的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的误调整的问题,提高了对视频通话对端的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的调整的准确性。
请参照图5,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通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视频通话系统中的第一电子设备,所述视频通话系统还包括第二电子设备。下面将结合图5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视频通话方法进行详细阐述。该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0:检测所述第一现实场景中存在的用户。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是根据第一现实场景中的目标用户的头部转动参数,来调整第二现实场景中的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因此,可以先检测第一现实场景中是否存在用户。其中,检测方式可以有多种,可以通过对第一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每帧图像进行人脸识别,若存在每帧图像中存在人脸信息,则确定第一现实场景中存在用户;或者,也可以对第一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音频分析,若存在有除可控音源外的音源,则确定第一现实场景中存在用户。
步骤S520:若存在多个用户,从所述多个用户中确定具有控制权限的用户作为目标用户,所述控制权限用于用户通过转动头部的方式,调整所述第二现实场景中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
进一步地,在确定第一现实场景中存在用户后,若存在多个用户,则可以从多个用户中确定具有控制权限的用户作为目标用户,即,确定出一个目标用户,以使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该目标用户的头部转动的转动参数,来调整第二现实场景中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6,步骤S520可以包括:
步骤S521:检测所述多个用户中是否存在用户正在进行发言。
在本实施例中,当存在多个用户时,可以通过对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音频分析,即判断是否存在除可控音源外的其他音源,进而判断是否存在用户正在进行发言。
步骤S522:若存在用户正在进行发言,将正在发言的用户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
基于此,若判定存在用户正在进行发言,再判断正在发言的用户的数量,若仅存在一个用户正在进行发言,则将这一个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若存在多个用户同时进行发言,则可以获取正在进行发言的多个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如人脸图像或者声纹特征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将正在进行发言的多个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将与预存生物特征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作为目标用户,其中,预存生物特征信息可以是当前视频通话中第一电子终端的视频通话发起者或者视频通话请求接收者的生物特征信息,也可以是提前预存的某个参加视频通话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若确定第一现实场景中存在多个用户,且多个用户当前均未进行发言,此时,可以直接获取多个用户中每个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将每个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将与预存生物特征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作为目标用户。例如,当前的视频通话场景应用在视频会议的场景下,若第一现实场景中存在多名参会人员,预存生物特征信息可以是在创建视频会议时,提前录入的会议主持人的生物特征信息,也就是说,在该视频会议通话过程中,第一现实场景中仅有该会议主持人有上述控制权限。此时,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获取到第一现实场景下的多名参会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并将每名参会人员到的生物特征信息与提前录入的会议主持人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将匹配成功的参会人员作为目标用户。
步骤S530:在视频通话过程中,获取第一现实场景中目标用户的头部运动数据,所述第一现实场景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现实场景。
步骤S540:根据所述头部运动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头部转动的转动参数。
步骤S550:若所述转动参数满足预设转动条件,将所述转动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530-步骤S550可以参阅前述实施例中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从第一现实场景中多个用户中确定出具有控制权限用户作为目标用户,再根据目标用户的头部运动数据,调整第二现实场景中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如此,可以防止因第一现实场景中存在多个用户时,导致第一电子设备无法确定根据哪一个用户的头部运动数据去调整第二现实场景中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或者,多个用户中任一用户头部转动,第一电子设备均对应发送转动参数至第二电子设备调整第二现实场景中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等问题的发生,仅根据具有控制权限的目标用户的头部运动数据去调整视频通话对端的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提高了对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的调整的准确性。
请参照图7,图7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通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视频通话系统中的第一电子设备,所述视频通话系统还包括第二电子设备。下面将结合图7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视频通话方法进行详细阐述。该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10:在视频通话过程中,检测所述目标用户相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运动距离。
在实际应用中,当若视频通话中的图像或者文字较小时,用户可能会将身体向前倾,来看清视频通话中的内容。基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判断目标用户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运动距离,来调整拍摄参数,以使第一电子设备中视频通话的画面内容可以达到目标用户可以看清楚的尺寸大小。
具体地,可以在视频通话过程中,检测目标用户相对第一电子设备的运动距离,也就是说,可以检测当前时刻目标用户相对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相对距离,以及预设时长前目标用户相对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相对距离,获取第一相对距离与第二相对距离之间的差值,该差值即为目标用户相对第一电子设备的运动距离。
步骤S720:根据所述运动距离,确定目标拍摄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拍摄参数可以是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焦距。在获取到运动距离后,可以根据该运动距离调整针对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焦距。具体地,可以判断该运动距离是否为负数,若为负数,则判定目标用户的运动方向为靠近第一电子设备的方向,对应地,调大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焦距,其中,调大的数值可以是基于该运动距离以及预设调焦表确定得到,将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当前的焦距数值加上调大的数值,即为目标数值,并将该目标数值作为目标拍摄参数;若为正数,则判定目标用户的运动方向为远离第一电子设备的方向,对应地,调小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焦距,其中,调小的数值可以是基于该运动距离以及预设调焦表确定得到,将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当前的焦距数值减去调小的数值,即为目标数值,并将该目标数值作为目标拍摄参数。其中,预设调焦表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不同的运动距离对应调整焦距的数值,具体地,运动距离位于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之间的距离区间,则调整第一数值的焦距,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若运动距离位于第二阈值与第三阈值之间的距离区间,则调整第二数值的焦距,第二阈值大于第二阈值,距离区间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S730:将所述目标拍摄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二现实场景中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参数调整至所述目标拍摄参数。
基于此,在确定目标拍摄参数后,可以将该目标拍摄参数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端,对应地,第二电子设备段接收该目标拍摄参数,将第二现实场景中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焦距调整至目标拍摄参数中的数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将所述目标拍摄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前,可以判断目标拍摄参数是否满足预设调整条件,在满足预设调整条件时,再将目标拍摄参数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其中,判断目标拍摄参数是否满足预设调整条件,可以是判断目标拍摄参数中的目标数值是否大于第一参数值;若目标数值大于第一参数值,判定目标拍摄参数满足预设调整条件;若目标数值小于或等于第一参数值,判定目标拍摄参数不满足预设调整条件。以及,在判定目标数值大于第一参数值,再判断目标数值是否小于第二参数值,其中,第二参数值大于第一参数值,若目标数值小于第二参数值,判定目标拍摄参数满足预设调整条件;若目标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二参数值,判定目标拍摄参数不满足预设调整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目标用户相对第一电子设备的运动距离进行分析,来调整第二现实场景中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参数。如此,当目标用户靠近第一电子设备时,可以看到放大的细节更多的视频画面;当目标用户远离第一电子设备时,可以看到缩小的视野更广的视频画面,更好地满足目标用户对视频通话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了视频通话过程中的通话的真实感,增强了视频通话过程中双方产生面对面聊天的感受。
请参照图8,其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通话装置800的结构框图,应用于视频通话系统中的第一电子设备,所述视频通话系统还包括第二电子设备。该装置800可以包括:数据获取模块810、参数确定模块820和参数发送模块830。
数据获取模块810用于在视频通话过程中,获取第一现实场景中目标用户的头部运动数据,所述第一现实场景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现实场景。
参数确定模块820用于根据所述头部运动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头部转动的转动参数。
参数发送模块830用于若所述转动参数满足预设转动条件,将所述转动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转动参数调整第二现实场景中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所述图像采集装置拍摄的图像用于所述视频通话中传输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显示,所述第二现实场景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现实场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参数包括头部转动的转动角度,视频通话装置800可以包括:角度判断模块。其中,角度判断模块可以用于:在所述若所述转动参数满足预设转动条件,将所述转动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前,判断所述转动角度是否大于第一角度阈值;若所述转动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阈值,判定所述转动参数满足所述预设转动条件;若所述转动角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角度阈值,判定所述转动角度不满足所述预设转动条件。
在该方式下,角度判断模块还可以包括:角度判断单元。其中,角度判断单元可以用于:若所述转动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阈值,判断所述转动角度是否小于第二角度阈值,所述第二角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角度阈值;若所述转动角度小于所述第二角度阈值,判定所述转动角度满足所述预设转动条件;若所述转动角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角度阈值,判定所述转动角度不满足所述预设转动条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视频通话装置800可以包括:检测模块以及确定模块。其中,检测模块可以用于在所述获取第一现实场景中目标用户的头部运动数据之前,检测所述第一现实场景中存在的用户。确定模块可以用于若存在多个用户,从所述多个用户中确定具有控制权限的用户作为目标用户,所述控制权限用于用户通过转动头部的方式,调整所述第二现实场景中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
在该方式下,确定模块可以包括:发言检测单元以及目标用户确定单元。其中,发言检测单元可以用于检测所述多个用户中是否存在用户正在进行发言。目标用户确定单元可以用于若存在用户正在进行发言,将正在发言的用户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视频通话装置800可以包括:距离检测模块、参数确定模块以及参数发送模块。其中,距离检测模块可以用于检测所述目标用户相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运动距离。参数确定模块可以用于根据所述运动距离,确定目标拍摄参数。参数发送模块可以用于将所述目标拍摄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二现实场景中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参数调整至所述目标拍摄参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视频通话装置800可以包括:提示模块以及指令执行模块。其中,提示模块可以用于在所述获取第一现实场景中目标用户的头部运动数据之前,显示指定信息,所述指定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启用指定模式进行视频通话,所述指定模式用于在所述视频通话中通过转动头部的方式,调整所述第二现实场景中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指令执行模块可以用于若接收到用于启用所述指定模式的指令,执行所述在视频通话过程中,获取第一现实场景中目标用户的头部运动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模块相互之间的耦合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形式的耦合。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在视频通话过程中,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一现实场景中目标用户的头部运动数据,其中,第一现实场景为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现实场景;根据头部运动数据,确定目标用户的头部转动的转动参数;若转动参数满足预设转动条件,将转动参数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其中,第二电子设备用于根据转动参数调整第二现实场景中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图像采集装置拍摄的图像用于视频通话中传输至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显示,第二现实场景为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现实场景。如此,可以使第一现实场景中的目标用户通过调整自身头部的转动,来观看到第二现实场景中不同视角的画面,进而使得目标用户可以获得较为真实的通话体验,增强了视频通话过程中双方产生面对面聊天的感受。
下面将结合图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进行说明。
参照图9,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900的结构框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可以由该电子设备900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9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901、存储器902、以及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902中并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01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前述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
处理器901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处理器901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9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902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902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8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901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901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集成到处理器901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902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存储器902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902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实现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下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还可以存储电子设备900在使用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上述的各种对应关系)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所显示或讨论的模块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请参考图10,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框图。该计算机可读介质1000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000可以是诸如闪存、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硬盘或者ROM之类的电子存储器。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000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900具有执行上述方法中的任何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1010的存储空间。这些程序代码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读出或者写入到这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程序代码1010可以例如以适当形式进行压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视频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视频通话系统中的第一电子设备,所述视频通话系统还包括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视频通话过程中,获取第一现实场景中目标用户的头部运动数据,所述第一现实场景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现实场景;
根据所述头部运动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头部转动的转动参数;
若所述转动参数满足预设转动条件,将所述转动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转动参数调整第二现实场景中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所述图像采集装置拍摄的图像用于所述视频通话中传输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显示,所述第二现实场景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现实场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参数包括头部转动的转动角度,在所述若所述转动参数满足预设转动条件,将所述转动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转动角度是否大于第一角度阈值;
若所述转动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阈值,判定所述转动参数满足所述预设转动条件;
若所述角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角度阈值,判定所述转动参数不满足所述预设转动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转动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阈值,判定所述转动参数满足所述预设转动条件,包括:
若所述转动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阈值,判断所述转动角度是否小于第二角度阈值,所述第二角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角度阈值;
若所述转动角度小于所述第二角度阈值,判定所述转动角度满足所述预设转动条件;
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转动角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角度阈值,判定所述转动角度不满足所述预设转动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第一现实场景中目标用户的头部运动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现实场景中存在的用户;
若存在多个用户,从所述多个用户中确定具有控制权限的用户作为目标用户,所述控制权限用于用户通过转动头部的方式,调整所述第二现实场景中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存在多个用户,从所述多个用户中确定具有控制权限的用户作为目标用户,包括:
检测所述多个用户中是否存在用户正在进行发言;
若存在用户正在进行发言,将正在发言的用户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
6.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目标用户相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运动距离;
根据所述运动距离,确定目标拍摄参数;
将所述目标拍摄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二现实场景中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参数调整至所述目标拍摄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第一现实场景中目标用户的头部运动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指定信息,所述指定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启用指定模式进行视频通话,所述指定模式用于在所述视频通话中通过转动头部的方式,调整所述第二现实场景中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
若接收到用于启用所述指定模式的指令,执行所述在视频通话过程中,获取第一现实场景中目标用户的头部运动数据。
8.一种视频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视频通话系统中的第一电子设备,所述视频通话系统还包括第二电子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在视频通话过程中,获取第一现实场景中目标用户的头部运动数据,所述第一现实场景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现实场景;
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头部运动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头部转动的转动参数;
参数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转动参数满足预设转动条件,将所述转动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转动参数调整第二现实场景中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视角,所述图像采集装置拍摄的图像用于所述视频通话中传输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显示,所述第二现实场景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现实场景。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815387.6A 2021-07-19 2021-07-19 视频通话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5963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15387.6A CN113596379A (zh) 2021-07-19 2021-07-19 视频通话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15387.6A CN113596379A (zh) 2021-07-19 2021-07-19 视频通话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6379A true CN113596379A (zh) 2021-11-02

Family

ID=78248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15387.6A Pending CN113596379A (zh) 2021-07-19 2021-07-19 视频通话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96379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1821A (zh) * 2016-04-01 2016-06-2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视频通话方法及装置
CN109040652A (zh) * 2018-10-08 2018-12-18 北京小鱼在家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头的调整方法、装置、视频通话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47743A (zh) * 2019-12-30 2020-05-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399124A (zh) * 2019-08-14 2021-02-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视频通讯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1821A (zh) * 2016-04-01 2016-06-2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视频通话方法及装置
CN109040652A (zh) * 2018-10-08 2018-12-18 北京小鱼在家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头的调整方法、装置、视频通话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99124A (zh) * 2019-08-14 2021-02-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视频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11147743A (zh) * 2019-12-30 2020-05-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28938B (zh) 一种视频通话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075491B2 (en) Directing communications using gaze interaction
US9912907B2 (en) Dynamic video and sound adjustment in a video conference
US10771736B2 (en) Compositing and transmitting contextual information during an audio or video call
CN110401810B (zh) 虚拟画面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661264B2 (en) Multi-display video communication medium,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US11102450B2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images
US10142588B2 (en) Information-processing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storage mediu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0413108B (zh) 虚拟画面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80652B (zh) 视频播放的控制方法、装置、增强现实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531910B2 (en)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US11553157B2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images
US2020019590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image,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346605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ference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940787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ye-to-eye contact function
CN111835617B (zh) 用户头像调整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596379A (zh) 视频通话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74880B (zh) 联合直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09100193A (ja) 選択支援装置および選択支援システム
US20230230416A1 (en) Establishing privat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JP6550951B2 (ja) 端末、ビデオ会議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4373464A (zh) 文本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91507A (zh) 视频画面的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01341B (zh) 摄像头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40114311A1 (en) Video and audio splitting that simulates in-person conversations during remote conferenc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