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96180A - 分布式多端对接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分布式多端对接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96180A
CN113596180A CN202111093869.1A CN202111093869A CN113596180A CN 113596180 A CN113596180 A CN 113596180A CN 202111093869 A CN202111093869 A CN 202111093869A CN 113596180 A CN113596180 A CN 1135961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
information
nodes
identity
t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938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96180B (zh
Inventor
赖楚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pacetime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pacetime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pacetime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pacetime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9386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961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96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61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961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61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1Adding application-functional data or data for application control, e.g. adding meta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5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hash chains, e.g. blockchains or hash tre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多端对接方法及装置,通过由Y个可信节点与唯一出块节点组成的分布式存储区块链系统来对第一元信息和所述第二元信息进行链接存储,其中,所述第一元信息唯一对应第一身份标签,所述第二元信息唯一对应第二身份标签及目的地;响应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标签请求,发送第一身份标签给第一端,发送第二身份标签给第二端;基于所述第二端的需求,生成包含所述第二身份标签及目的地的任务;将所述任务转发给所述第一端,并将对应所述第一端的第一身份标签转发给所述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基于所述第二身份标签及目的地完成任务,实现对用户信息的去中心化管理,同时,用户可以基于本方案实现多端之间的对接操作。

Description

分布式多端对接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多端对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为了提升用户体验,越来越多的服务需要线上对接完成,在现有技术中,实现线上对接之前,需要用户注册对接用到的信息,然而,由于中心化的数据管理,难以监管,会存在大量的用户信息被盗取或者被不当使用,对用户带来损失和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布式多端对接方法及装置,可以在实现对接的同时,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多端对接方法,包括:
从N个节点中随机产生包括M个节点的选举委员会,根据选举委员会从所述M个节点中选举产生唯一出块节点,其中M和N均为正整数,M小于N;
所述选举委员会从所述N个节点选举产生Y个可信节点,与所述唯一出块节点共同组成分布式存储区块链系统,其中,Y大于M且小于N;
基于所述唯一出块节点接收第一端的第一元信息和第二端的第二元信息,对所述第一元信息和所述第二元信息进行链接存储,其中,所述第一元信息唯一对应第一身份标签,所述第二元信息唯一对应第二身份标签及目的地;
响应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标签请求,发送第一身份标签给第一端,发送第二身份标签给第二端;
基于所述第二端的需求,生成包含所述第二身份标签及目的地的任务;
将所述任务转发给所述第一端,并将对应所述第一端的第一身份标签转发给所述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基于所述第二身份标签及目的地完成任务。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对所述第一元信息和所述第二元信息进行链接存储,包括:
根据唯一出块节点对第一元信息进行打包处理形成第一当前区块,对第二元信息进行打包处理形成第二当前区块;
基于所述唯一出块节点广播所述第一当前区块和所述第二当前区块至分布式存储区块链系统与相应的前一区块链接存储。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发送第一身份标签给第一端,发送第二身份标签给第二端之前,还包括:
基于所述唯一出块节点接收第一端的权益,生成对应所述第一端的第一身份标签;
基于所述唯一出块节点接收第二端的权益,生成对应所述第二端的第二身份标签。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向接收任务的所述第一端提供权益。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端对针对所述第一端线下的评价数据,转发所述评价数据至验证端进行验证处理,获取验证结果;
对所述验证结果进行链接存储。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端对针对所述第一端线下的评价数据;
若所述评价数据为否定评价,转发所述评价数据至验证端进行验证处理,获取验证结果;
基于Y个可信节点一致赋予所述唯一出块节点验证权;
根据所述唯一出块节点的验证权对所述验证结果进行复审处理,获取复审结果;
基于所述唯一出块节点对所述复审结果进行链接存储。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若所述复审结果为真,触发智能合约降低所述第一身份标签的信誉等级,若所述复审结果为假,触发智能合约降低所述第二身份标签的信誉等级。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基于预设规则和所述信誉等级,获取所述第一端接收任务的时间;
根据所述时间将所述任务转发给所述第一端。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多端对接装置,包括:
随机模块,用于从N个节点中随机产生包括M个节点的选举委员会,根据选举委员会从所述M个节点中选举产生唯一出块节点,其中M和N均为正整数,M小于N;
选举模块,用于所述选举委员会从所述N个节点选举产生Y个可信节点,与所述唯一出块节点共同组成分布式存储区块链系统,其中,Y大于M且小于N;
信息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唯一出块节点接收第一端的第一元信息和第二端的第二元信息,对所述第一元信息和所述第二元信息进行链接存储,其中,所述第一元信息唯一对应第一身份标签,所述第二元信息唯一对应第二身份标签及目的地;
标签模块,用于响应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标签请求,发送第一身份标签给第一端,发送第二身份标签给第二端;
任务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端的需求,生成包含所述第二身份标签及目的地的任务;
执行模块,用于将所述任务转发给所述第一端,并将对应所述第一端的第一身份标签转发给所述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基于所述第二身份标签及目的地完成任务。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多端对接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本发明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涉及的所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涉及的所述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多端对接方法及装置,通过由Y个可信节点与唯一出块节点组成的分布式存储区块链系统来对用户的信息进行存储,实现对用户信息的去中心化管理,同时,用户可以基于本方案实现多端之间的对接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多端对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各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多端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多端对接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多端对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所示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装置。本申请的执行主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网络设备等。其中,用户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及上述提及的电子设备等。网络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单个网络服务器、多个网络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组或基于云计算的由大量计算机或网络服务器构成的云,其中,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由一群松散耦合的计算机组成的一个超级虚拟计算机。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6,具体如下:
S101,从N个节点中随机产生包括M个节点的选举委员会,根据选举委员会从所述M个节点中选举产生唯一出块节点,其中M和N均为正整数,M小于N。
可以理解的是,参见图2,区块链有多个节点,本实施例是从多个节点找到唯一出块节点,来对数据进行打包形成区块。首先需要随机产生出包括M个节点的选举委员会,然后再利用选举委员会从M个节点中选举产生唯一出块节点,后续由唯一出块节点来对数据打包,计算量较现有技术中的打包方式少,且效率较大程度的提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N个节点中随机产生包括M个节点的选举委员会可以是根据预设选举模型来进行选择,预设选举模型如下:
首先将参与的参与的N个节点设定为:
Figure 149440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29672DEST_PATH_IMAGE002
Figure 467606DEST_PATH_IMAGE003
的私钥和公钥,
Figure 825907DEST_PATH_IMAGE004
Figure 298476DEST_PATH_IMAGE003
对Message的签名,随机数生成算法开始之前
Figure 411926DEST_PATH_IMAGE005
已经广播到每个节点。每一轮
Figure 274839DEST_PATH_IMAGE003
广播的信息
Figure 499147DEST_PATH_IMAGE006
Figure 498327DEST_PATH_IMAGE007
是让接收到
Figure 782678DEST_PATH_IMAGE008
的节点确任
Figure 195205DEST_PATH_IMAGE009
是参与第T轮的信息的根据。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为对本预设选举模型进行的提前设定。
在预设选举模型设定好之后,在第 T 轮, 每个节点
Figure 160887DEST_PATH_IMAGE010
会提出一个固定长度
Figure 342470DEST_PATH_IMAGE012
的二进制数
Figure 532143DEST_PATH_IMAGE013
,L的选择依赖于总节点个数n,
Figure 381367DEST_PATH_IMAGE014
,每一轮根据这一轮的随机数
Figure 947478DEST_PATH_IMAGE016
Figure 186829DEST_PATH_IMAGE017
通过以下的步骤P1 对节点排序,从而选出前 M个节点。再通过步骤P2生成T+1 轮的随机数
Figure 547403DEST_PATH_IMAGE018
。每一轮随机数是固定长度位 R 的二进制数。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为本预设选举模型的框架。
可以理解的是,经过以上多轮次的随机选举,可以选出前 M个节点作为选举委员会。
其中,步骤P1(根据当前轮次的随机数
Figure 934522DEST_PATH_IMAGE016
Figure 242007DEST_PATH_IMAGE019
进行排序)具体包括:
每个节点接收到并确认所有节点提出的
Figure 132603DEST_PATH_IMAGE020
,根据约定的哈希函数Hash(哈希函数Hash可根据需要的哈希结果长度选择,这里不限制Hash的选择范围),这里约定哈希后的结果长度为
Figure 867340DEST_PATH_IMAGE021
,计算:
Figure 476176DEST_PATH_IMAGE022
Figure 649669DEST_PATH_IMAGE023
Figure 598033DEST_PATH_IMAGE024
其中,
Figure 565989DEST_PATH_IMAGE025
是对二进制数 s 去掉最左边l位的运算,
Figure 662121DEST_PATH_IMAGE026
是相同长度的二进制数a,b的逐位异或。
Figure 311408DEST_PATH_IMAGE027
Figure 176596DEST_PATH_IMAGE028
Figure 253137DEST_PATH_IMAGE029
Figure 836565DEST_PATH_IMAGE030
Figure 86280DEST_PATH_IMAGE031
Figure 9237DEST_PATH_IMAGE032
其中,
Figure 318996DEST_PATH_IMAGE033
是将 s左移r位的运算,
Figure 389720DEST_PATH_IMAGE034
为截取数字s第a位到第b-1位后的结果, qConstant 是共识网络可约定的任意常数。
最后根据
Figure 380810DEST_PATH_IMAGE035
升序排序选择出前M个做为当前轮次的委员会。如果出现相同的情况,比较
Figure 220590DEST_PATH_IMAGE036
在多数节点到达的先后顺序决定排序,平均到达时间更早的优先级高。
步骤P2(组合P1中排序的首位和末位形成下一轮次的随机数
Figure 638933DEST_PATH_IMAGE018
)具体包括:
步骤P1中同时记录升序排序的末位我们称对应生成的节点为Last,升序排序的首位节点为First,α为混合比例:
Figure 931374DEST_PATH_IMAGE037
Figure 788471DEST_PATH_IMAGE038
Figure 420441DEST_PATH_IMAGE039
可以理解的是,本步骤可以生成 T+1 轮的随机数
Figure 72002DEST_PATH_IMAGE018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通过预设选举模型采用多轮次的随机选取,从任意N个节点随机选出M个节点为委员会,所有N个节点都有参与选择的过程,而且选择的过程不会被少数参与者联合操控选择的结果。
S102,所述选举委员会从所述N个节点选举产生Y个可信节点,与所述唯一出块节点共同组成分布式存储区块链系统,其中,Y大于M且小于N。
可以理解的是,本方案形成有分布式存储区块链系统,分布式存储区块链系统由Y个可信节点与唯一出块节点组成,后续的数据利用分布式存储区块链系统进行存储。
S103,基于所述唯一出块节点接收第一端的第一元信息和第二端的第二元信息,对所述第一元信息和所述第二元信息进行链接存储,其中,所述第一元信息唯一对应第一身份标签,所述第二元信息唯一对应第二身份标签及目的地。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利用步骤S101-S102得到的分布式存储区块链系统来对流转信息进行存储。
其中,第一元信息代表第一端的唯一第一身份标签,第二元信息代表第二端的唯一第二身份标签,可以理解的是,一个用户对应一个元信息,这样在对接过程中才可以对接准确。
在实际应用中,对所述第一元信息和所述第二元信息进行链接存储,可以是:
根据唯一出块节点对第一元信息进行打包处理形成第一当前区块,对第二元信息进行打包处理形成第二当前区块;
基于所述唯一出块节点广播所述第一当前区块和所述第二当前区块至分布式存储区块链系统与相应的前一区块链接存储。
可以理解的是,利用唯一出块节点来对数据进行打包,只需要一个节点即可完成操作,相较现有技术中的所有节点都需要执行打包操作,节省了大量计算量,提高效率。
S104,响应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标签请求,发送第一身份标签给第一端,发送第二身份标签给第二端。
可以理解的是,在对接之前,需要先给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用户配发第一身份标签和第二身份标签,后需要可以利用配发的唯一标签来进行对接操作。
在实际应用中,在发送第一身份标签给第一端,发送第二身份标签给第二端之前,还包括:
基于所述唯一出块节点接收第一端的权益,生成对应所述第一端的第一身份标签;
基于所述唯一出块节点接收第二端的权益,生成对应所述第二端的第二身份标签。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获取第一身份标签和第二身份标签,需要向分布式存储区块链系统的唯一出块节点支付权益。
S105,基于所述第二端的需求,生成包含所述第二身份标签及目的地的任务。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端可以为需求端,第一端可以为满足第二端需求的执行端,第二端有需求之后,可以发布需求,然后服务器会获取到第二端的第二身份标签以及目的地,目的地可以为第二端预先设置的,第一端可以按照目的地完成第二端的需求。
S106,将所述任务转发给所述第一端,并将对应所述第一端的第一身份标签转发给所述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基于所述第二身份标签及目的地完成任务。
可以理解的是,服务器在生成任务后,将任务转发给完成该任务的第一端,而第一端完成该任务时,需要得知第二端的第二身份标签及目的地,然后按照第二身份标签及目的地完成任务。
另外,为了更好的实现对接,还可以将接收第一端的第一身份标签转发给第二端,第二端可以通过第一身份标签与第一端对接,实现查看任务的进度等功能。
此外,还可以向接收任务的所述第一端提供权益。
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用户的信息都存储在由Y个可信节点与唯一出块节点组成的分布式存储区块链系统中,对数据进行去中心化管理,防止数据被篡改、被盗取以及被不当使用,同时用户之间可以通过本方法实现多端之间的对接操作,提高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对各端进行监管,提高服务质量,该分布式多端对接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端对针对所述第一端线下的评价数据,转发所述评价数据至验证端进行验证处理,获取验证结果;
对所述验证结果进行链接存储。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端和第二端完成对接后,可能存在第二端对第一端满意或者不满意的情形,分布式存储区块链系统可以获取到该评价数据存储,用于后续的判断。
在实际应用中,评价数据可以包括肯定性评价数据和否定性评价数据,为了确保评价数据的准确性,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端对针对所述第一端线下的评价数据;
若所述评价数据为否定评价,转发所述评价数据至验证端进行验证处理,获取验证结果;
基于Y个可信节点一致赋予所述唯一出块节点验证权;
根据所述唯一出块节点的验证权对所述验证结果进行复审处理,获取复审结果;
基于所述唯一出块节点对所述复审结果进行链接存储。
可以理解的是,本方式采用分布式存储区块链系统中的唯一出块节点对验证结果进行复审处理,来得到复审结果,并基于唯一出块节点对所述复审结果进行打包上链,确保复审结果的正确性。
另外,本方式采用多个节点中的唯一出块节点来对验证结果进行复审处理,确保复审结果正确性的同时,较大程度降低了分布式存储区块链系统的计算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
若所述复审结果为真,触发智能合约降低所述第一身份标签的信誉等级,若所述复审结果为假,触发智能合约降低所述第二身份标签的信誉等级。
另外,还可以基于预设规则和所述信誉等级,获取所述第一端接收任务的时间,根据所述时间将所述任务转发给所述第一端。
可以理解的是,信誉等级越低,其接收任务的时间间隔越久,以此来对第一端和第二端进行监管。
参见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多端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分布式多端对接装置包括:
随机模块,用于从N个节点中随机产生包括M个节点的选举委员会,根据选举委员会从所述M个节点中选举产生唯一出块节点,其中M和N均为正整数,M小于N;
选举模块,用于所述选举委员会从所述N个节点选举产生Y个可信节点,与所述唯一出块节点共同组成分布式存储区块链系统,其中,Y大于M且小于N;
信息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唯一出块节点接收第一端的第一元信息和第二端的第二元信息,对所述第一元信息和所述第二元信息进行链接存储,其中,所述第一元信息唯一对应第一身份标签,所述第二元信息唯一对应第二身份标签及目的地;
标签模块,用于响应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标签请求,发送第一身份标签给第一端,发送第二身份标签给第二端;
任务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端的需求,生成包含所述第二身份标签及目的地的任务;
执行模块,用于将所述任务转发给所述第一端,并将对应所述第一端的第一身份标签转发给所述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基于所述第二身份标签及目的地完成任务。
图3所示实施例的装置对应地可用于执行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多端对接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分布式多端对接设备40包括:处理器41、存储器42和计算机程序;其中
存储器42,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该存储器还可以是闪存(flash)。所述计算机程序例如是实现上述方法的应用程序、功能模块等。
处理器4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方法中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具体可以参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存储器42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41集成在一起。
当所述存储器42是独立于处理器41之外的器件时,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
总线43,用于连接所述存储器42和处理器4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通信介质。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例如,可读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可读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可读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简称: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通信设备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执行指令,该执行指令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使得设备实施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在上述设备的实施例中,应理解,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分布式多端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N个节点中随机产生包括M个节点的选举委员会,根据选举委员会从所述M个节点中选举产生唯一出块节点,其中M和N均为正整数,M小于N;
所述选举委员会从所述N个节点选举产生Y个可信节点,与所述唯一出块节点共同组成分布式存储区块链系统,其中,Y大于M且小于N;
基于所述唯一出块节点接收第一端的第一元信息和第二端的第二元信息,对所述第一元信息和所述第二元信息进行链接存储,其中,所述第一元信息唯一对应第一身份标签,所述第二元信息唯一对应第二身份标签及目的地;
响应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标签请求,发送第一身份标签给第一端,发送第二身份标签给第二端;
基于所述第二端的需求,生成包含所述第二身份标签及目的地的任务;
将所述任务转发给所述第一端,并将对应所述第一端的第一身份标签转发给所述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基于所述第二身份标签及目的地完成任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元信息和所述第二元信息进行链接存储,包括:
根据唯一出块节点对第一元信息进行打包处理形成第一当前区块,对第二元信息进行打包处理形成第二当前区块;
基于所述唯一出块节点广播所述第一当前区块和所述第二当前区块至分布式存储区块链系统与相应的前一区块链接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第一身份标签给第一端,发送第二身份标签给第二端之前,还包括:
基于所述唯一出块节点接收第一端的权益,生成对应所述第一端的第一身份标签;
基于所述唯一出块节点接收第二端的权益,生成对应所述第二端的第二身份标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接收任务的所述第一端提供权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端对针对所述第一端线下的评价数据,转发所述评价数据至验证端进行验证处理,获取验证结果;
对所述验证结果进行链接存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端对针对所述第一端线下的评价数据;
若所述评价数据为否定评价,转发所述评价数据至验证端进行验证处理,获取验证结果;
基于Y个可信节点一致赋予所述唯一出块节点验证权;
根据所述唯一出块节点的验证权对所述验证结果进行复审处理,获取复审结果;
基于所述唯一出块节点对所述复审结果进行链接存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复审结果为真,触发智能合约降低所述第一身份标签的信誉等级,若所述复审结果为假,触发智能合约降低所述第二身份标签的信誉等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预设规则和所述信誉等级,获取所述第一端接收任务的时间;
根据所述时间将所述任务转发给所述第一端。
9.一种分布式多端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随机模块,用于从N个节点中随机产生包括M个节点的选举委员会,根据选举委员会从所述M个节点中选举产生唯一出块节点,其中M和N均为正整数,M小于N;
选举模块,用于所述选举委员会从所述N个节点选举产生Y个可信节点,与所述唯一出块节点共同组成分布式存储区块链系统,其中,Y大于M且小于N;
信息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唯一出块节点接收第一端的第一元信息和第二端的第二元信息,对所述第一元信息和所述第二元信息进行链接存储,其中,所述第一元信息唯一对应第一身份标签,所述第二元信息唯一对应第二身份标签及目的地;
标签模块,用于响应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标签请求,发送第一身份标签给第一端,发送第二身份标签给第二端;
任务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端的需求,生成包含所述第二身份标签及目的地的任务;
执行模块,用于将所述任务转发给所述第一端,并将对应所述第一端的第一身份标签转发给所述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基于所述第二身份标签及目的地完成任务。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111093869.1A 2021-09-17 2021-09-17 分布式多端对接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5961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93869.1A CN113596180B (zh) 2021-09-17 2021-09-17 分布式多端对接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93869.1A CN113596180B (zh) 2021-09-17 2021-09-17 分布式多端对接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6180A true CN113596180A (zh) 2021-11-02
CN113596180B CN113596180B (zh) 2021-12-14

Family

ID=78242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93869.1A Active CN113596180B (zh) 2021-09-17 2021-09-17 分布式多端对接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9618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2447A (zh) * 2020-09-21 2020-12-25 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算力网络信任评估与保障算法
CN112306978A (zh) * 2020-12-24 2021-02-02 大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信数据授权方法、亮证授权方法及业务接入方法
US20210176041A1 (en) * 2019-12-06 2021-06-10 Sasken Technologies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sensus in a permissioned blockchai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176041A1 (en) * 2019-12-06 2021-06-10 Sasken Technologies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sensus in a permissioned blockchain
CN112132447A (zh) * 2020-09-21 2020-12-25 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算力网络信任评估与保障算法
CN112306978A (zh) * 2020-12-24 2021-02-02 大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信数据授权方法、亮证授权方法及业务接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6180B (zh) 2021-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37375B (zh) 一种区块链共识方法及系统
KR102566892B1 (ko) 블록체인 합의 방법, 디바이스 및 시스템
CN108765159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上链与状态处理方法、装置及互联系统
CN111698094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系统的共识方法及区块链系统
WO2023016428A1 (zh) 一种拜占庭容错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960797B (zh) 区块生成及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619019B (zh) 数据的分布式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12348518B (zh) 一种区块链交易证明的方法及装置
CN113850600B (zh)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共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16429A1 (zh) 一种可再投票的二元共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70311A (zh) 区块链的共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448694B (zh) 一种提高事务处理能力的区块链共识方法
CN110990790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2929424B (zh) 网关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02440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密钥的联盟链跨链交易方法和装置
CN112995167A (zh) 基于Kafka机制的用电信息采集方法、区块链网络及用户端
CN113596180B (zh) 分布式多端对接方法及装置
CN113596182B (zh) 一种分布式多端服务方法及装置
CN116980281A (zh) 节点选取方法、装置、第一节点、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2131602B (zh) 基于可信计算进行节点间信任关系快速扩展的方法、装置及相关产品
CN113556405B (zh) 隐私信息的分布式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3542439B (zh) 一种分布式的数据存储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13901525A (zh) 多方对接方法及装置
CN113922993B (zh) 一种分布式采集数据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949711B (zh) 分布式过程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