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96092A - 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系统、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系统、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96092A
CN113596092A CN202110721715.6A CN202110721715A CN113596092A CN 113596092 A CN113596092 A CN 113596092A CN 202110721715 A CN202110721715 A CN 202110721715A CN 113596092 A CN113596092 A CN 1135960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cloud
sub
users
intelli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217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水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2171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960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96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60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系统、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启动第一智能设备;将主用户的主用户ID与第一智能设备绑定,并将主用户ID存储到云端;由主用户建立包括主用户、一个或多个子用户的用户组,其中一个或多个子用户共享第一智能设备的权限,并将一个或多个子用户的子用户ID存储到云端;将与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使用习惯信息存储到云端;以及识别使用第一智能设备的用户的用户ID,从云端获取与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使用习惯信息并使用用户使用习惯信息来设置第一智能设备。

Description

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系统、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物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系统、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的丰富,网络带宽的提升,人们的使用习惯和场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以家庭为单位的设备使用过程中,不同的个体可能存在不同的使用习惯,比如孩子需要空调凉一点,老人则需要空调暖一点,这样的场景如何让男主人和女主人既能满足共同的需求又能满足各自不同的习惯,是一个既存的待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智能设备无差别服务用户,然而一直未有在多个用户所构成的集合内相互分享使用智能设备的场景下对不同用户提供适应性功能服务且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系统、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其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在用户绑定设备后,通过分享设备权限至用户(组)中来使设备在一个用户组中共享,并支持用户组中不同用户对设备不同的习惯采集和存储,从而解决在多个用户所构成的集合内相互分享使用智能设备的场景下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即既满足了多个用户分享的需求也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包括:
启动第一智能设备;
将主用户的主用户ID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绑定,并将所述主用户ID存储到云端;
由所述主用户建立包括主用户、一个或多个子用户的用户组,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用户共享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权限,并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用户的子用户ID存储到所述云端;
将与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使用习惯信息存储到所述云端;以及
识别使用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用户的用户ID,从所述云端获取与所述用户ID相对应的所述用户使用习惯信息并使用所述用户使用习惯信息来设置所述第一智能设备。
进一步地,该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用户组中的任意用户使用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时,参考场景引擎逻辑来联动第二智能设备。
进一步地,该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还包括:
所述识别使用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用户的用户ID,从所述云端获取与所述用户ID相对应的所述用户使用习惯信息并使用所述用户使用习惯信息来设置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包括:
当所述用户ID被识别为所述主用户ID时,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向所述主用户提供主用户控制权限并利用与所述主用户ID相对应的所述用户使用习惯信息来设置所述第一智能设备;以及
当所述用户ID被识别为所述子用户ID时,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向所述子用户提供相应子用户控制权限并利用与所述子用户ID相对应的所述用户使用习惯信息来设置所述第一智能设备。
进一步地,该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用户具有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绑定权限、解绑权限。
进一步地,该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主用户添加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用户至所建立的所述用户组,或者从所建立的所述用户组中删除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用户。
进一步地,该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还包括:
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用户共享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权限包括:
所述用户组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用户共享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控制权、信息查看权,以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用户对所述第一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和信息查看。
进一步地,该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使用习惯信息包括温度设置信息、湿度设置信息、风速设置信息、风向设置信息、定时设置信息、空气净化等级设置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系统,包括:
设备启动模块,用于启动第一智能设备;
设备绑定模块,用于将主用户的主用户ID与所述智能设备绑定,并将所述主用户ID存储到云端;
用户组建立模块,用于由所述主用户建立包括主用户、一个或多个子用户的用户组,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用户共享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权限,并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用户的子用户ID存储到所述云端;
用户习惯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将与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使用习惯信息存储到所述云端;以及
用户习惯信息设置模块,用于识别使用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用户的用户ID,从所述云端获取与所述用户ID相对应的所述用户使用习惯信息并使用所述用户使用习惯信息来设置所述第一智能设备。
第三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在用户绑定设备后,通过分享设备权限至用户(组)中来使设备在一个用户组中共享,并支持用户组中不同用户对设备不同的习惯采集和存储,从而解决在多个用户所构成的集合内相互分享使用智能设备的场景下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即既满足了多个用户分享的需求也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使用的各种术语或短语具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一般含义,即便如此,本发明仍然希望在此对这些术语或短语作更详尽的说明和解释。如果本文涉及的术语和短语有与公知含义不一致的,则以本发明所表述的含义为准;并且如果在本申请中没有定义,则其具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
现有技术中,智能设备无差别服务用户,然而一直未有在多个用户所构成的集合内相互分享使用智能设备的场景下对不同用户提供适应性功能服务且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方案。
针对于此,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其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所提出的该方法在用户绑定设备后,通过分享设备权限至用户(组)中来使设备在一个用户组中共享,并支持用户组中不同用户对设备不同的习惯采集和存储,从而解决在多个用户所构成的集合内相互分享使用智能设备的场景下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即既满足了多个用户分享的需求也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下面结合图1描述本发明的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的流程图。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该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启动第一智能设备;
S2:将主用户的主用户ID与第一智能设备绑定,并将主用户ID存储到云端;
S3:由主用户建立包括主用户、一个或多个子用户的用户组,其中一个或多个子用户共享第一智能设备的权限,并将一个或多个子用户的子用户ID存储到云端;
S4:将与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使用习惯信息存储到云端;以及
S5:识别使用第一智能设备的用户的用户ID,从云端获取与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使用习惯信息并使用用户使用习惯信息来设置第一智能设备。
针对S1,具体地,该智能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设备:智能空调、智能加湿器、智能窗户、智能冰箱、智能电灯、智能热水器等。然而,显而易见地,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并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更多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设备。
针对S2,具体地,主用户可以指首次绑定智能设备的用户。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该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还可以包括:主用户具有与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绑定权限、解绑权限。
具体地,具有绑定权限/解绑权限的主用户可以绑定/解除绑定设备,即,建立/解除设备与人的关系。更具体地,绑定设备可以指将设备与用户建立一对一的关系,解除绑定设备可以指是解除设备与用户的一对一关系。
更具体地,绑定权限、解绑权限不能与子用户共享。
针对S3,具体地,主用户可以通过包括但不限于建群的方式来建立/解散一个或多个用户组(例如,家庭组、公司组、社团组等)。
此外,具体地,用户ID包括子用户ID和主用户ID,其均通过智能设备或APP存储到云端。
更具体地,用户ID的形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唯一设备信息、人脸身份信息、声纹身份信息、虹膜身份信息、指纹身份信息或人体运动规律身份信息等。然而,显而易见地,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并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更多的用户ID。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该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还可以包括:由主用户添加一个或多个子用户至所建立的用户组,或者从所建立的用户组中删除一个或多个子用户。
具体地,主用户可以邀请/删除用户组内的任意成员,并且当将自己从用户组内移除时,用户组解散。此外,用户组内除主用户以外的任意成员(即,子用户)可以向主用户申请加入用户组,并且可以主动退出用户组。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该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子用户共享第一智能设备的权限包括:用户组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用户共享第一智能设备的控制权、信息查看权,以使一个或多个子用户对第一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和信息查看。
针对S3,具体地,当智能设备收到主用户的权限分享请求之后,可以请求云端通过智能设备或者APP将权限分享给其他用户。基于此,本发明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了配套的权限功能分享,满足了其用户组的设备分享需求。
更具体地,其他用户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组内的一个或多个子用户、用户组外的其他用户。
更具体地,控制权、信息查看权可以与子用户共享。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该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还可以包括:用户使用习惯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温度设置信息、湿度设置信息、风速设置信息、风向设置信息、定时设置信息或空气净化等级设置信息等。然而,显而易见地,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并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智能设备来采集更多用户使用习惯信息。
针对S5,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该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还可以包括:识别使用第一智能设备的用户的用户ID,从云端获取与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使用习惯信息并使用用户使用习惯信息来设置第一智能设备,包括:当用户ID被识别为主用户ID时,第一智能设备向主用户提供主用户控制权限并利用与主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使用习惯信息来设置第一智能设备;以及当用户ID被识别为子用户ID时,第一智能设备向子用户提供相应子用户控制权限并利用与子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使用习惯信息来设置第一智能设备。
具体地,识别用户ID的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唯一设备信息识别、人脸身份识别、声纹身份信息识别、虹膜身份信息识别、指纹身份信息识别或人体运动规律身份信息识别等。然而,显而易见地,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并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更多的用户ID识别方式。
更具体地,例如,当识别到用户为老人时(可能为主用户,也可能为子用户),利用与该老人相对应的用户使用习惯信息来设置智能设备(例如,将空调设置成24℃,风速较弱等)。基于此,本发明针对用户组内的不同用户,提供了不同的适应性服务,满足了个性化需求。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该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还可以包括:当用户组中的任意用户使用第一智能设备时,参考场景引擎逻辑来联动第二智能设备。
具体地,例如,当用户组中的任意用户使用智能空调时,可以同时自动地关闭智能窗户等。
需要说明的是,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顺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另一方面,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系统。
下面结合图2对本发明提供的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系统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系统与上文描述的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该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系统1包括:设备启动模块10,用于启动第一智能设备;设备绑定模块20,用于将主用户的主用户ID与智能设备绑定,并将主用户ID存储到云端;用户组建立模块30,用于由主用户建立包括主用户、一个或多个子用户的用户组,其中一个或多个子用户共享第一智能设备的权限,并将一个或多个子用户的子用户ID存储到云端;用户习惯信息存储模块40,用于将与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使用习惯信息存储到云端;以及用户习惯信息设置模块50,用于识别使用第一智能设备的用户的用户ID,从云端获取与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使用习惯信息并使用用户使用习惯信息来设置第一智能设备。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系统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其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类似,故此处不再详述,具体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的介绍。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可以集成于一体,也可以分离部署。上述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又一方面,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该智能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3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320、存储器(memory)330和通信总线340,其中,处理器310,通信接口320,存储器330通过通信总线3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310可以调用存储器3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该方法包括:启动第一智能设备;将主用户的主用户ID与第一智能设备绑定,并将主用户ID存储到云端;由主用户建立包括主用户、一个或多个子用户的用户组,其中一个或多个子用户共享第一智能设备的权限,并将一个或多个子用户的子用户ID存储到云端;将与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使用习惯信息存储到云端;以及识别使用第一智能设备的用户的用户ID,从云端获取与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使用习惯信息并使用用户使用习惯信息来设置第一智能设备。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3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该方法包括:启动智能设备;将主用户的主用户ID与智能设备绑定,并将主用户ID存储到云端;建立包括主用户、一个或多个子用户的用户组,并将一个或多个子用户的子用户ID存储到云端;将智能设备的多个权限分享至用户组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用户;将与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使用习惯信息存储到云端;以及从云端获取并识别用户ID,并利用与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使用习惯信息来设置智能设备。
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此外,在本发明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它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此外,在本发明中,参考术语“实施例”、“本实施例”、“又一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启动第一智能设备;
将主用户的主用户ID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绑定,并将所述主用户ID存储到云端;
由所述主用户建立包括主用户、一个或多个子用户的用户组,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用户共享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权限,并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用户的子用户ID存储到所述云端;
将与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使用习惯信息存储到所述云端;以及
识别使用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用户的用户ID,从所述云端获取与所述用户ID相对应的所述用户使用习惯信息并使用所述用户使用习惯信息来设置所述第一智能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用户组中的任意用户使用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时,参考场景引擎逻辑来联动第二智能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使用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用户的用户ID,从所述云端获取与所述用户ID相对应的所述用户使用习惯信息并使用所述用户使用习惯信息来设置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包括:
当所述用户ID被识别为所述主用户ID时,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向所述主用户提供主用户控制权限并利用与所述主用户ID相对应的所述用户使用习惯信息来设置所述第一智能设备;以及
当所述用户ID被识别为所述子用户ID时,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向所述子用户提供相应子用户控制权限并利用与所述子用户ID相对应的所述用户使用习惯信息来设置所述第一智能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主用户具有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绑定权限、解绑权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由所述主用户添加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用户至所建立的所述用户组,或者从所建立的所述用户组中删除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用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用户共享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权限包括:
所述用户组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用户共享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控制权、信息查看权,以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用户对所述第一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和信息查看。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使用习惯信息包括温度设置信息、湿度设置信息、风速设置信息、风向设置信息、定时设置信息、空气净化等级设置信息。
8.一种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启动模块,用于启动第一智能设备;
设备绑定模块,用于将主用户的主用户ID与所述智能设备绑定,并将所述主用户ID存储到云端;
用户组建立模块,用于由所述主用户建立包括主用户、一个或多个子用户的用户组,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用户共享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权限,并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用户的子用户ID存储到所述云端;
用户习惯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将与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使用习惯信息存储到所述云端;以及
用户习惯信息设置模块,用于识别使用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用户的用户ID,从所述云端获取与所述用户ID相对应的所述用户使用习惯信息并使用所述用户使用习惯信息来设置所述第一智能设备。
9.一种智能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的步骤。
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的步骤。
CN202110721715.6A 2021-06-28 2021-06-28 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系统、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5960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1715.6A CN113596092A (zh) 2021-06-28 2021-06-28 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系统、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1715.6A CN113596092A (zh) 2021-06-28 2021-06-28 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系统、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6092A true CN113596092A (zh) 2021-11-02

Family

ID=78244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21715.6A Pending CN113596092A (zh) 2021-06-28 2021-06-28 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系统、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96092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13551A1 (en) * 2008-06-13 2009-12-17 At & T Lab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sonalized hold
US20140123254A1 (en) * 2012-11-01 2014-05-01 Alpha Sun & Sport - AS&S, LLC Website relationship and sharing account
CN105809000A (zh) * 2016-03-07 2016-07-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278728A (zh) * 2017-01-04 2018-07-13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注册使用的空调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361638A (zh) * 2017-12-27 2019-02-19 广州Tcl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控制权限共享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032096A (zh) * 2019-03-13 2019-07-19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家庭智能化场景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231776A (zh) * 2019-05-05 2019-09-13 四川蓝光嘉宝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设备的个性化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158252A (zh) * 2019-12-26 2020-05-1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以及系统和空调设备
WO2020248284A1 (zh) * 2019-06-14 2020-12-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访问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13551A1 (en) * 2008-06-13 2009-12-17 At & T Lab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sonalized hold
US20140123254A1 (en) * 2012-11-01 2014-05-01 Alpha Sun & Sport - AS&S, LLC Website relationship and sharing account
CN105809000A (zh) * 2016-03-07 2016-07-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278728A (zh) * 2017-01-04 2018-07-13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注册使用的空调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361638A (zh) * 2017-12-27 2019-02-19 广州Tcl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控制权限共享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032096A (zh) * 2019-03-13 2019-07-19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家庭智能化场景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231776A (zh) * 2019-05-05 2019-09-13 四川蓝光嘉宝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设备的个性化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0248284A1 (zh) * 2019-06-14 2020-12-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访问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158252A (zh) * 2019-12-26 2020-05-1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以及系统和空调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96326B (zh) 一种企业im的群组创建方法及装置
CN104219328B (zh)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分享系统及分享方法
US8798544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ing coinciding multiple pairing criteria
CN103744881B (zh) 一种问答平台的问题分发方法和问题分发系统
EP1244273A3 (en) Biometric authenticated vlan
CN103916306B (zh) 实现即时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DE202015009885U1 (de) Priorisierung von Nachrichten
CN106708858A (zh) 一种信息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02104592A (zh) 网络策略服务器之间的会话迁移
CN109756453A (zh) 一种集群系统中组成员信息的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809369B (zh) 分组设置设备访问权限的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10110509A (zh) 权限管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US2011013800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offline based simple social network service
CN108107743A (zh) 控制权限的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08205621A (zh) 权限分配方法及装置
WO2018232944A1 (zh) 一种小区家庭互动服务端及数据处理方法
CN104065618A (zh) 一种控制用户权限的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07295118A (zh) 联系人查找方法和装置
WO2014033666A1 (en) Sharing social network feeds via proxy relationships
DE102014105037A1 (de) Verfahren und System zum Bedienen von Haushaltsgeräten mittels Sprachsteuerung
CN109697776A (zh) 一种无人健身房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8156124B (zh) 一种分层的安全数据管理系统
CN113596092A (zh) 设备云端控制的分享方法、系统、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110131A (zh) 一种防止社交网络中陌生人骚扰的方法与系统
CN108632087B (zh) 一种基于路由器的上网管理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