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95984B - 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95984B
CN113595984B CN202110726716.XA CN202110726716A CN113595984B CN 113595984 B CN113595984 B CN 113595984B CN 202110726716 A CN202110726716 A CN 202110726716A CN 113595984 B CN113595984 B CN 1135959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oded image
receiving
transmission
catalo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267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95984A (zh
Inventor
程飞
汪冠春
胡一川
褚瑞
李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aiy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Laiy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aiy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Laiy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aiy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Laiy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aiy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2671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959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95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59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959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59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04L63/123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received data contents, e.g. message integ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5Conversion or adaptation of application format or content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RPA及AI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当前待传输的第一数据;根据所述当前待传输的第一数据,生成并展示第一编码图像;在当前待传输的剩余数据为空的情况下,生成并展示第二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二编码图像用于向接收端指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结束;获取所述接收端展示的第三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三编码图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的接收结果。本公开利用PRA和AI技术,将待传输的数据生成第一编码图像,并向接收端展示,以使接收端对第一编码图像进行解析,并读取第一数据。由此,实现了数据在不同网络域之间的快速传输,有效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和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简称RPA)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简称RPA),是通过特定的“机器人软件”,模拟人在计算机上的操作,按规则自动执行流程任务。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技术科学。
根据国家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的要求,不同密级的网络之间不能直接连通,必须实行物理隔离,否则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尤其是在政务服务领域,不同的网络域因为行政要求或物理因素等各类原因,无法打通网络之间的壁垒。然而现实的业务生产中,需要有数据信息在这些网络之间进行传输。当前大部分的解决方案仍旧采用人工输入的方式,重复度高,性价比低,且大大增加了基层员工工作负担。因此,研究如何实现数据信息在不同网络域之间的高效传输,显得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出的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不同网络域之间的数据传输,采用人工输入方式重复度高,性价比低,员工工作负担重的问题。
本公开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确定当前待传输的第一数据;
根据所述当前待传输的第一数据,生成并展示第一编码图像;
在当前待传输的剩余数据为空的情况下,生成并展示第二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二编码图像用于向接收端指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结束;
获取所述接收端展示的第三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三编码图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的接收结果。
本公开另一方式实施例提出的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获取发送端展示的第一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一编码图像包括当前待传输的第一数据的编码信息;
获取所述发送端展示的第二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二编码图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结束;
根据所述第一编码图像,读取所述第一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接收结果,生成并展示第三编码图像。
本公开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当前待传输的第一数据;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待传输的第一数据,生成并展示第一编码图像;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在当前待传输的剩余数据为空的情况下,生成并展示第二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二编码图像用于向接收端指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结束;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接收端展示的第三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三编码图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的接收结果。
本公开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RPA和AI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发送端展示的第一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一编码图像包括当前待传输的第一数据的编码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发送端展示的第二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二编码图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结束;
读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编码图像,读取所述第一数据;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接收结果,生成并展示第三编码图像。
本公开又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电子设备,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前所述的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公开又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所述的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公开又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所述的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RPA系统首先将待传输的数据生成第一编码图像,并向接收端展示,以使接收端对第一编码图像进行解析,并读取第一数据。由此,实现了数据在不同网络域之间的快速传输。本公开采用编码图像作为数据信息载体,有效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
本公开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公开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另一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要素。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本公开实施例针对不同网络域之间的数据传输,采用人工输入方式重复度高,性价比低,员工工作负担重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RPA技术可以通过用户使用界面,智能理解所在电子设备的已有应用,将重复的、基于规则、大批量的常规操作自动化,如自动重复读取邮件、读取Office组件、操作数据库及网页、客户端软件等,采集数据并进行繁琐的计算,以大批量生成文件和报告,从而通过RPA技术能够大幅降低人力成本的投入,有效提高办公效率。因此,在数据传输的场景中,可以在用于数据传输的电子设备中配置RPA系统,从而RPA系统即可根据设定的程序,自动对数据进行传输。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公开提供的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公开实施例的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可由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的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装置执行,该装置可配置于电子设备中。
如图1所示,该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确定当前待传输的第一数据。
其中,第一数据可以是任意格式的数据。比如,可以为字符、文字、图片等,本公开对比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括图片时,可以使用光学字符识别服务对图片进行识别,以获取图片对应的文本内容。
其中,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CharacterRecognition,简称OCR),是通过扫描等光学输入方式将各种票据、报刊、书籍、文稿及其它印刷品的文字转化为图像信息,再利用文字识别技术将图像信息转化为可以使用的计算机输入技术。可应用于银行票据、大量文字资料、档案卷宗、文案的录入和处理领域。适合于银行、税务等行业大量票据表格的自动扫描识别及长期存储。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在发送端建立传输目录,并将待传输的数据放入传输目录下。RPA程序启动后会保持运行状态,使发送端自动监控传输目录下是否存在待传输的数据。当传输目录下存在多个待传输的数据时,可以按照放入传输目录的先后顺序,将待传输的数据依次作为第一数据进行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只是举例说明,不能作为对本公开实施例中待传输的第一数据的限定。
步骤102,根据当前待传输的第一数据,生成并展示第一编码图像。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送端可以将第一数据以字节流的形式加载内存,采用任意类型的编码方式编译生成第一编码图像。
比如,第一编码图像可以为条形码图像、二维码图像、三维码图像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一个编码图像所能承载的数据容量有限。因此,当发送端对第一数据进行编译生成第一编码图像时,可以根据第一数据的文件大小,将第一数据编译生成一个或多个第一编码图像,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发送端可以为具有摄像组件和展示界面的任意类型的电子设备。比如可以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本公开对比不做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送端生成的第一编码图像可以为不大于展示界面的任意尺寸。比如,可以为展示界面的四分之一大小,或者,可以为展示界面的三分之一大小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此外,发送端展示第一编码图像时,可以在展示界面的任意位置。比如,可以在展示界面的中心位置,或者,可以在展示界面的上部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发送端将第一数据编译生成多个第一编码图像时,可以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将多个第一编码图像逐一向接收端展示,同时接收端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拍摄发送端的展示界面,从而逐一获取多个第一编码图像。
比如,发送端每隔1秒按序展示一个第一编码图像,则接收端每隔1秒拍摄一次发送端的展示界面,从而按序获取多个第一编码图像。
步骤103,在当前待传输的剩余数据为空的情况下,生成并展示第二编码图像,其中,第二编码图像用于向接收端指示第一数据传输结束。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发送端将第一数据编译生成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编码图像依次展示完后,可以生成指示第一数据传输完毕的第二编码图像,并向接收端展示,以使接收端开始对拍摄的第一编码图像进行处理。
步骤104,获取接收端展示的第三编码图像,其中,第三编码图像用于指示第一数据的接收结果。
其中,接收结果可以为接收成功或接收失败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公开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接收端展示的第三编码图像,可以首先拍摄第三编码图像,然后调用编码图像识别服务,对第三编码图像进行处理,以确定第三编码图像的尺寸、位置和解析内容。其中,编码图像识别服务可以是训练好的AI模型。
本公开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其他的编码图像产生干扰,发送端和接收端对获取的编码图像均可以使用训练后的AI模型进行识别,以判断编码图像的尺寸、编码图像在展示界面中的位置、编码图像的解析内容等是否正确,只对AI模型判定正确的编码图像进行处理。
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可以为具有摄像组件和展示界面的任意类型的电子设备。比如可以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本公开对比不做限定。接收端可以对拍摄到的发送端的展示界面进行解析,以确定第一数据的接收结果。
比如,接收端可以逐个对拍摄到的展示界面进行解析,以获取展示界面中的编码图像,并确定编码图像的类型。当接收端接收到用于指示第一数据传输完毕的第二编码图像时,可以统计实际接收到的所有第一编码图像的个数。由于接收端可以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拍摄发送端的展示界面,因而根据接收端从接收到第一个第一编码图像,到接收到第二编码图像的时间长度,可以确定接收端应该接收到的第一编码图像的个数。接收端可以比较实际接收到的第一编码图像的个数与应该接收到的第一编码图像的个数,若两者相同,可以确定接收结果为接收成功;若两者不同,可以确定接收结果为接收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数据的接收结果为接收成功时,发送端可以将传输目录中的第一数据移动至接收成功的目录下,然后对传输目录中的下一数据进行传输。当第一数据的接收结果为接收失败时,发送端可以按照上述步骤对第一数据进行重新传输。当第一数据的重传次数达到预先设置的上限次数时,发送端可以将该数据移动至接收失败的目录下,然后对传输目录中的下一数据进行传输。此外,发送端可以对接收失败的数据生成接收失败提醒消息,以便后期进行跟踪排查。
本公开实施例中,首先将待传输的第一数据生成第一编码图像,并向接收端展示;然后在待传输的剩余数据为空的情况下,生成第二编码图像,并向接收端展示,以使接收端对第一编码图像进行解析;最后,获取接收端展示的第三编码图像,以确定第一数据的接收结果。本公开采用编码图像作为数据信息载体,实现了数据在不同网络域之间的快速传输,有效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
上述实施例,通过将待传输的数据生成第一编码图像,并向接收端展示,以使接收端对第一编码图像进行解析,并读取第一数据。由此,实现了数据在不同网络域之间的快速传输。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端可以向接收端发送身份信息及第一数据的属性信息,进而由接收端验证发送端的身份,并且根据第一数据的属性信息确定接收到的第一数据是否正确。下面结合图2,对上述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确定当前待传输的第一数据。
步骤201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照本公开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2,根据发送端的身份标识,生成并展示第七编码图像,其中,第七编码图像用于指示接收端验证发送端的身份。
其中,发送端的身份标识,可以为能够表明发送端身份的任意标识。比如,可以为发送端的MAC地址、IP地址等,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另外,生成的第七编码图像,还可以包括时间戳,以使接收端明确发送端开始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间。
本公开实施例中,RPA程序启动后会保持运行状态,接收端可以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拍摄发送端的展示界面。比如,接收端可以每隔1秒拍摄一次发送端的展示界面,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之后,接收端可以对拍摄到的展示界面进行解析,以获取展示界面中的编码图像,并读取编码图像的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可以根据第七编码图像解析发送端的身份标识,进而对发送端的身份进行验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只是举例说明,不能作为对本公开实施例中身份标识、第七编码图像等的限定。
步骤203,获取接收端展示的第六编码图像,其中,第六编码图像包括接收端持有的秘钥对的公钥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接收端验证发送端的身份后,可以生成一对包括公钥和私钥的秘钥对。然后将公钥编译生成第六编码图像,并向发送端展示,以使发送端使用公钥对待传输的第一数据进行加密,从而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步骤204,根据第一数据的属性信息,生成并展示第四编码图像。
其中,第一数据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数据的文件名称、文件大小、文件类型等,本公开对比不作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数据的文件名称、文件大小、文件类型等属性信息生成第四编码图像,并向接收端展示,可以使接收端根据第四编码图像解析第一数据的属性信息。进而,接收端在接收到第一数据之后,可以根据属性信息对第一数据的文件名称和文件类型进行还原,并对第一数据的文件大小进行校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只是举例说明,不能作为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数据的属性信息的限定。
步骤205,获取接收端展示的第五编码图像,其中,第五编码图像用于向发送端指示确认接收第一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接收端解析得到第一数据的属性信息后,可以生成确认接收第一数据的第五编码图像,并向发送端展示,以使发送端传输第一数据。
步骤206,基于公钥对第一数据进行加密,生成并展示第一编码图像。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送端首先采用接收端的公钥对第一数据进行加密,然后将加密后的数据编译生成第一编码图像,并向接收端展示,一方面实现了接收端在接收到第一编码图像后,可以采用私钥对第一数据进行解密,另一方面保证了第一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步骤207,在当前待传输的剩余数据为空的情况下,生成并展示第二编码图像,其中,第二编码图像用于向接收端指示第一数据传输结束。
步骤207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照本公开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8,获取接收端展示的第三编码图像,其中,第三编码图像用于指示第一数据的接收结果。
其中,接收结果可以为接收成功或接收失败。
比如,当接收端接收到用于指示第一数据传输完毕的第二编码图像时,可以对接收到的第一编码图像进行解析,然后采用私钥对第一数据进行解密,最后确定接收到的第一数据的文件大小。接收端可以比较接收到的第一数据的文件大小与属性信息中的第一数据的文件大小,若两者相同,可以确定接收结果为接收成功;若两者不同,可以确定接收结果为接收失败。
本公开实施例中,RPA系统首先根据发送端的身份标识,生成并展示第七编码图像;然后,当接收端验证发送端的身份后,生成一对包括公钥和私钥的秘钥对,并将公钥编译生成第六编码图像向发送端展示;然后,将第一数据的文件名称、文件大小、文件类型等属性信息生成第四编码图像,并向接收端展示;然后,当接收端解析得到第一数据的属性信息后,生成确认接收第一数据的第五编码图像,并向发送端展示;然后,发送端采用接收端的公钥对第一数据进行加密,并生成第一编码图像向接收端展示;然后,在待传输的剩余数据为空的情况下,生成第二编码图像,并向接收端展示,以使接收端对第一编码图像进行解析;最后,获取接收端展示的第三编码图像,以确定第一数据的接收结果。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使接收端验证发送端的身份,并对待传输的第一数据进行加密,有效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装置。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装置300,包括:确定模块310、第一生成模块320、第二生成模块330、获取模块340。
其中,确定模块310,用于确定当前待传输的第一数据。
第一生成模块320,用于根据当前待传输的第一数据,生成并展示第一编码图像。
第二生成模块330,用于在当前待传输的剩余数据为空的情况下,生成并展示第二编码图像,其中,第二编码图像用于向接收端指示第一数据传输结束。
获取模块340,用于获取接收端展示的第三编码图像,其中,第三编码图像用于指示第一数据的接收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生成模块310,具体用于:根据发送端的身份标识,生成并展示第七编码图像,其中,第七编码图像用于指示接收端验证发送端的身份;获取接收端展示的第六编码图像,其中,第六编码图像包括接收端持有的秘钥对的公钥信息;根据第一数据的属性信息,生成并展示第四编码图像;获取接收端展示的第五编码图像,其中,第五编码图像用于向发送端指示确认接收第一数据;基于公钥对第一数据进行加密,生成并展示第一编码图像。
获取模块340,具体用于:拍摄第三编码图像;调用编码图像识别服务,对第三编码图像进行处理,以确定第三编码图像的尺寸、位置和解析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上述各模块的功能及具体实现原理,可参照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装置,首先根据发送端的身份标识,生成并展示第七编码图像;然后,当接收端验证发送端的身份后,生成一对包括公钥和私钥的秘钥对,并将公钥编译生成第六编码图像向发送端展示;然后,将第一数据的文件名称、文件大小、文件类型等属性信息生成第四编码图像,并向接收端展示;然后,当接收端解析得到第一数据的属性信息后,生成确认接收第一数据的第五编码图像,并向发送端展示;然后,发送端采用接收端的公钥对第一数据进行加密,并生成第一编码图像向接收端展示;然后,在待传输的剩余数据为空的情况下,生成第二编码图像,并向接收端展示,以使接收端对第一编码图像进行解析;最后,获取接收端展示的第三编码图像,以确定第一数据的接收结果。本公开实施例中,采用编码图像作为数据信息载体,并且通过使接收端验证发送端的身份,并对待传输的第一数据进行加密,实现了数据在不同网络域之间的高效、安全传输。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公开实施例的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可由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的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装置执行,该装置可配置于电子设备中。
如图4所示,该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获取发送端展示的第一编码图像,其中,第一编码图像包括当前待传输的第一数据的编码信息。
其中,第一编码图像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照本公开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可以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拍摄发送端的展示界面,从而逐次获取多个第一编码图像。
在本公开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发送端展示的第一编码图像,可以首先拍摄第一编码图像,然后调用编码图像识别服务,对第一编码图像进行处理,以确定第一编码图像的尺寸、位置和解析内容。其中,编码图像识别服务可以是训练好的AI模型。
步骤402,获取发送端展示的第二编码图像,其中,第二编码图像用于指示第一数据传输结束。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编码图像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照本公开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03,根据第一编码图像,读取第一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可以对接收到的第一编码图像进行解析,以读取第一数据,并将第一数据以字节流的方式写入本地文件。
步骤404,根据第一数据的接收结果,生成并展示第三编码图像。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三编码图像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照本公开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中,首先获取由待传输的第一数据生成第一编码图像;然后在第一数据传输结束的情况下,对第一编码图像进行解析,读取第一数据;最后根据第一数据的接收结果,生成第三编码图像并向发送端展示。本公开采用编码图像作为数据信息载体,实现了数据在不同网络域之间的快速传输,有效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
图5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获取发送端展示的第七编码图像,其中,第七编码图像包括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信息。
其中,身份标识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照本公开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可以根据第七编码图像解析发送端的身份标识,进而对发送端的身份进行验证。
步骤502,确定秘钥对的公钥和私钥。
步骤503,根据秘钥对的公钥,生成并展示第六编码图像,以使发送端基于公钥对第一数据进行加密,并生成第一编码图像。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接收端验证发送端的身份后,可以生成一对包括公钥和私钥的秘钥对。然后将公钥编译生成第六编码图像,并向发送端展示,以使发送端使用公钥对待传输的第一数据进行加密,从而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步骤504,获取发送端展示的第四编码图像,其中,第四编码图像包括第一数据的属性信息。
其中,第一数据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数据的文件名称、文件大小、文件类型等,本公开对比不作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可以根据第四编码图像解析第一数据的属性信息。进而,接收端在接收到第一数据之后,可以根据属性信息对第一数据的文件名称和文件类型进行还原,并对第一数据的文件大小进行校验。
步骤505,生成并展示第五编码图像,其中,第五编码图像用于指示发送端传输第一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接收端解析得到第一数据的属性信息后,可以生成确认接收第一数据的第五编码图像,并向发送端展示,以使发送端传输第一数据。
步骤506,获取发送端展示的第一编码图像,其中,第一编码图像包括当前待传输的第一数据的编码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送端首先采用接收端的公钥对第一数据进行加密,然后将加密后的数据编译生成第一编码图像,并向接收端展示,一方面实现了接收端在接收到第一编码图像后,可以采用私钥对第一数据进行解密,另一方面保证了第一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步骤507,获取发送端展示的第二编码图像,其中,第二编码图像用于指示第一数据传输结束。
其中,第二编码图像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照本公开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508,根据第一编码图像,读取第一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可以对接收到的第一编码图像进行解析,以读取第一数据,并将第一数据以字节流的方式写入本地文件。
步骤509,基于私钥对加密后的第一数据进行解密。
步骤510,根据第一数据的接收结果,生成并展示第三编码图像。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三编码图像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照本公开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中,RPA系统首先根据发送端的身份标识,生成并展示第七编码图像;然后,当接收端验证发送端的身份后,生成一对包括公钥和私钥的秘钥对,并将公钥编译生成第六编码图像向发送端展示;然后,将第一数据的文件名称、文件大小、文件类型等属性信息生成第四编码图像,并向接收端展示;然后,当接收端解析得到第一数据的属性信息后,生成确认接收第一数据的第五编码图像,并向发送端展示;然后,发送端采用接收端的公钥对第一数据进行加密,并生成第一编码图像向接收端展示;然后,在待传输的剩余数据为空的情况下,生成第二编码图像,并向接收端展示,以使接收端对第一编码图像进行解析;最后,获取接收端展示的第三编码图像,以确定第一数据的接收结果。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使接收端验证发送端的身份,并对待传输的第一数据进行加密,有效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装置。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装置60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610、第二获取模块620、读取模块630、第一生成模块640。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610,用于获取发送端展示的第一编码图像,其中,第一编码图像包括当前待传输的第一数据的编码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620,用于获取发送端展示的第二编码图像,其中,第二编码图像用于指示第一数据传输结束。
读取模块630,用于根据第一编码图像,读取第一数据。
第一生成模块640,用于根据第一数据的接收结果,生成并展示第三编码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上述各模块的功能及具体实现原理,可参照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装置,首先获取由待传输的第一数据生成第一编码图像;然后在第一数据传输结束的情况下,对第一编码图像进行解析,读取第一数据;最后根据第一数据的接收结果,生成第三编码图像并向发送端展示。本公开采用编码图像作为数据信息载体,实现了数据在不同网络域之间的快速传输,有效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装置70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710、第二获取模块720、读取模块730、第一生成模块740、第三获取模块750、第二生成模块760、确定模块770、第三生成模块780、解析模块790、第四获取模块7100。
在本公开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获取模块710,具体用于:拍摄第一编码图像;调用编码图像识别服务,对第一编码图像进行处理,以确定第一编码图像的尺寸、位置和解析内容。
在本公开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获取模块720用于获取发送端展示的第二编码图像,其中,第二编码图像用于指示第一数据传输结束。
在本公开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读取模块730用于根据第一编码图像,读取第一数据。
在本公开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生成模块740,用于根据第一数据的接收结果,生成并展示第三编码图像。
在本公开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获取模块750用于获取发送端展示的第四编码图像,其中,第四编码图像包括第一数据的属性信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生成模块760用于生成并展示第五编码图像,其中,第五编码图像用于指示发送端传输第一数据。
在本公开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770用于确定秘钥对的公钥和私钥。
在本公开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生成模块780用于根据秘钥对的公钥,生成并展示第六编码图像,以使发送端基于公钥对第一数据进行加密,并生成第一编码图像。
在本公开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解析模块790用于基于私钥对加密后的第一数据进行解密。
在本公开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四获取模块7100用于获取发送端展示的第七编码图像,其中,第七编码图像包括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附图7中的数据传输装置700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装置600,第一获取模块710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获取模块610,第二获取模块720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获取模块620,读取模块730与上述实施例中的读取模块630,第一生成模块740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生成模块640可以具有相同的功能和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上述各模块的功能及具体实现原理,可参照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装置,RPA系统首先根据发送端的身份标识,生成并展示第七编码图像;然后,当接收端验证发送端的身份后,生成一对包括公钥和私钥的秘钥对,并将公钥编译生成第六编码图像向发送端展示;然后,将第一数据的文件名称、文件大小、文件类型等属性信息生成第四编码图像,并向接收端展示;然后,当接收端解析得到第一数据的属性信息后,生成确认接收第一数据的第五编码图像,并向发送端展示;然后,发送端采用接收端的公钥对第一数据进行加密,并生成第一编码图像向接收端展示;然后,在待传输的剩余数据为空的情况下,生成第二编码图像,并向接收端展示,以使接收端对第一编码图像进行解析;最后,获取接收端展示的第三编码图像,以确定第一数据的接收结果。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使接收端验证发送端的身份,并对待传输的第一数据进行加密,有效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上述电子设备800包括:
存储器810及处理器820,连接不同组件(包括存储器810和处理器820)的总线830,存储器810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处理器820执行程序时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
总线830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电子设备800典型地包括多种电子设备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电子设备800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器810还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84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850。电子设备800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860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8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8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830相连。存储器8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公开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870的程序/实用工具88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810中,这样的程序模块870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870通常执行本公开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电子设备8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89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891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8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8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892进行。并且,电子设备8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893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893通过总线830与电子设备8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8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器82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810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实施过程和技术原理参见前述对本公开实施例的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如前的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RPA系统首先将待传输的第一数据生成第一编码图像,并向接收端展示;然后在待传输的剩余数据为空的情况下,生成第二编码图像,并向接收端展示,以使接收端对第一编码图像进行解析;最后,获取接收端展示的第三编码图像,以确定第一数据的接收结果。本公开采用编码图像作为数据信息载体,实现了数据在不同网络域之间的快速传输,有效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其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再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
一种可选实现形式中,本实施例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电子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电子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电子设备上部分在远程电子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电子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电子设备的情形中,远程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电子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电子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方案,RPA系统首先将待传输的第一数据生成第一编码图像,并向接收端展示;然后在待传输的剩余数据为空的情况下,生成第二编码图像,并向接收端展示,以使接收端对第一编码图像进行解析;最后,获取接收端展示的第三编码图像,以确定第一数据的接收结果。本公开采用编码图像作为数据信息载体,实现了数据在不同网络域之间的快速传输,有效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发明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4)

1.一种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当前待传输的第一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属性信息,生成并展示第四编码图像,所述属性信息包括文件名称、文件大小、文件类型,以使接收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之后,根据所述属性信息对所述第一数据的文件名称和文件类型进行还原,并对所述第一数据的文件大小进行校验;
获取所述接收端展示的第五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五编码图像用于向发送端指示确认接收所述第一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生成并展示第一编码图像;
在当前待传输的剩余数据为空的情况下,生成并展示第二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二编码图像用于向接收端指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结束,以使所述接收端开始对所述第一编码图像进行处理;
获取所述接收端展示的第三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三编码图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的接收结果,其中,所述接收结果为接收成功或接收失败;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发送端建立传输目录,并将待传输的数据放入所述传输目录下;
所述RPA保持运行状态,使所述发送端自动监控传输目录下是否存在待传输的数据,当存在多个待传输的数据时,按照放入传输目录的先后顺序,将待传输的数据依次作为第一数据;
当所述接收结果为接收成功时,所述发送端将所述传输目录中的第一数据移动至接收成功的目录下,然后对传输目录中的下一数据进行传输;当所述接收结果为接收失败时,发送端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重新传输,当所述第一数据的重传次数达到预先设置的上限次数时,所述发送端将所述第一数据移动至接收失败的目录下,然后对所述传输目录中的下一数据进行传输;
其中,所述获取所述接收端展示的第三编码图像,包括:
拍摄所述第三编码图像;
调用训练好的AI模型,对所述第三编码图像进行处理,以确定所述第三编码图像的尺寸、位置和解析内容是否正确,只对所述AI模型判定正确的编码图像进行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待传输的第一数据,生成并展示第一编码图像,包括:
获取所述接收端展示的第六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六编码图像包括所述接收端持有的秘钥对的公钥信息;
基于所述公钥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加密,生成并展示第一编码图像。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生成并展示第七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七编码图像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验证所述发送端的身份。
4.一种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发送端展示的第四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四编码图像包括第一数据的属性信息,所述属性信息包括文件名称、文件大小、文件类型,以使接收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之后,根据所述属性信息对所述第一数据的文件名称和文件类型进行还原,并对所述第一数据的文件大小进行校验;
生成并展示第五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五编码图像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传输所述第一数据;
获取发送端展示的第一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一编码图像包括当前待传输的所述第一数据的编码信息;
获取所述发送端展示的第二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二编码图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结束,以使所述接收端开始对所述第一编码图像进行处理;
根据所述第一编码图像,读取所述第一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接收结果,生成并展示第三编码图像,其中,所述接收结果为接收成功或接收失败;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发送端建立传输目录,并将待传输的数据放入所述传输目录下;
所述RPA保持运行状态,使所述发送端自动监控传输目录下是否存在待传输的数据,当存在多个待传输的数据时,按照放入传输目录的先后顺序,将待传输的数据依次作为第一数据;
当所述接收结果为接收成功时,所述发送端将所述传输目录中的第一数据移动至接收成功的目录下,然后对传输目录中的下一数据进行传输;当所述接收结果为接收失败时,发送端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重新传输,当所述第一数据的重传次数达到预先设置的上限次数时,所述发送端将所述第一数据移动至接收失败的目录下,然后对所述传输目录中的下一数据进行传输;
其中,所述获取发送端展示的第一编码图像,包括:
拍摄所述第一编码图像;
调用训练好的AI模型,对所述第一编码图像进行处理,以确定所述第一编码图像的尺寸、位置和解析内容是否正确,只对所述AI模型判定正确的编码图像进行处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发送端展示的第一编码图像之前,还包括:
确定秘钥对的公钥和私钥;
根据所述秘钥对的公钥,生成并展示第六编码图像,以使所述发送端基于所述公钥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加密,并生成第一编码图像;
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编码图像,读取所述第一数据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私钥对加密后的所述第一数据进行解密。
6.如权利要求4-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发送端展示的第七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七编码图像包括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信息。
7.一种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当前待传输的第一数据;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属性信息,生成并展示第四编码图像;获取接收端展示的第五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五编码图像用于向发送端指示确认接收所述第一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生成并展示第一编码图像,所述属性信息包括文件名称、文件大小、文件类型,以使所述接收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之后,根据所述属性信息对所述第一数据的文件名称和文件类型进行还原,并对所述第一数据的文件大小进行校验;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在当前待传输的剩余数据为空的情况下,生成并展示第二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二编码图像用于向接收端指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结束,以使所述接收端开始对所述第一编码图像进行处理;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接收端展示的第三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三编码图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的接收结果,其中,所述接收结果为接收成功或接收失败;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拍摄所述第三编码图像;
调用训练好的AI模型,对所述第三编码图像进行处理,以确定所述第三编码图像的尺寸、位置和解析内容是否正确,只对所述AI模型判定正确的编码图像进行处理;
所述装置还用于:在发送端建立传输目录,并将待传输的数据放入所述传输目录下;所述RPA保持运行状态,使所述发送端自动监控传输目录下是否存在待传输的数据,当存在多个待传输的数据时,按照放入传输目录的先后顺序,将待传输的数据依次作为第一数据;当所述接收结果为接收成功时,所述发送端将所述传输目录中的第一数据移动至接收成功的目录下,然后对传输目录中的下一数据进行传输;当所述接收结果为接收失败时,发送端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重新传输,当所述第一数据的重传次数达到预先设置的上限次数时,所述发送端将所述第一数据移动至接收失败的目录下,然后对所述传输目录中的下一数据进行传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成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接收端展示的第六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六编码图像包括所述接收端持有的秘钥对的公钥信息;
基于所述公钥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加密,生成并展示第一编码图像。
9.如权利要求7-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生成模块,所述第三生成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生成并展示第七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七编码图像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验证所述发送端的身份。
10.一种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发送端展示的第一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一编码图像包括当前待传输的第一数据的编码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发送端展示的第二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二编码图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结束,以使接收端开始对所述第一编码图像进行处理;
读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编码图像,读取所述第一数据;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接收结果,生成并展示第三编码图像,其中,所述接收结果为接收成功或接收失败;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拍摄所述第一编码图像;调用训练好的AI模型,对所述第一编码图像进行处理,以确定所述第一编码图像的尺寸、位置和解析内容是否正确,只对所述AI模型判定正确的编码图像进行处理;
所述装置,还用于:在发送端建立传输目录,并将待传输的数据放入所述传输目录下;所述RPA保持运行状态,使所述发送端自动监控传输目录下是否存在待传输的数据,当存在多个待传输的数据时,按照放入传输目录的先后顺序,将待传输的数据依次作为第一数据;当所述接收结果为接收成功时,所述发送端将所述传输目录中的第一数据移动至接收成功的目录下,然后对传输目录中的下一数据进行传输;当所述接收结果为接收失败时,发送端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重新传输,当所述第一数据的重传次数达到预先设置的上限次数时,所述发送端将所述第一数据移动至接收失败的目录下,然后对所述传输目录中的下一数据进行传输;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发送端展示的第四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四编码图像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属性信息,所述属性信息包括文件名称、文件大小、文件类型,以使接收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之后,根据所述属性信息对所述第一数据的文件名称和文件类型进行还原,并对所述第一数据的文件大小进行校验;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并展示第五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五编码图像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传输所述第一数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秘钥对的公钥和私钥;
第三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秘钥对的公钥,生成并展示第六编码图像,以使所述发送端基于所述公钥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加密,并生成第一编码图像;
解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私钥对加密后的所述第一数据进行解密。
12.如权利要求10-11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发送端展示的第七编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七编码图像包括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信息。
13.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2110726716.XA 2021-06-29 2021-06-29 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5959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6716.XA CN113595984B (zh) 2021-06-29 2021-06-29 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6716.XA CN113595984B (zh) 2021-06-29 2021-06-29 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5984A CN113595984A (zh) 2021-11-02
CN113595984B true CN113595984B (zh) 2024-01-12

Family

ID=78244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26716.XA Active CN113595984B (zh) 2021-06-29 2021-06-29 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9598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8472A (zh) * 2014-04-29 2014-09-10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049425A (zh) * 2015-06-28 2015-11-11 南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物理隔离传输方法
CN107005714A (zh) * 2016-12-30 2017-08-0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与设备
CN107454038A (zh) * 2016-05-30 2017-12-08 北京军源合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通过二维码进行数据加密传输的方法
CN108055116A (zh) * 2017-10-25 2018-05-18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二维码双工通信方法
CN111130958A (zh) * 2019-12-18 2020-05-08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15774A (zh) * 2020-08-07 2020-12-22 北京来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结合rpa和ai的文字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06785B2 (en) * 2013-03-15 2018-02-27 Sonic Ip,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media for transcoding video data according to encoding parameters indicated by received metadata
TWI553504B (zh) * 2015-09-24 2016-10-1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雲端加密系統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8472A (zh) * 2014-04-29 2014-09-10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049425A (zh) * 2015-06-28 2015-11-11 南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物理隔离传输方法
CN107454038A (zh) * 2016-05-30 2017-12-08 北京军源合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通过二维码进行数据加密传输的方法
CN107005714A (zh) * 2016-12-30 2017-08-0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与设备
CN108055116A (zh) * 2017-10-25 2018-05-18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二维码双工通信方法
CN111130958A (zh) * 2019-12-18 2020-05-08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15774A (zh) * 2020-08-07 2020-12-22 北京来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结合rpa和ai的文字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二维码的数据传输系统设计;陶孙杰;余涛;;计算机科学(S2);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5984A (zh) 202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40040A (zh) 一种应用协议报文的自动化解析方法和装置
CN107665233A (zh) 数据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049425A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物理隔离传输方法
CN112217906A (zh) 结合ai和rpa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27395B (zh) 文本识别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4917586A (zh) 传输数据的校验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422588B (zh) 一种物联网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3246830A (zh) 客户端脚本的加密处理方法及装置和解密处理方法及装置
KR20160023832A (ko) 거대 문자 라이브러리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와 문자 디스플레이 방법 및 장치
CN111162880B (zh)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95549A (zh) 一种应用拉活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404904A (zh) 一种内外网物理隔离的数据安全交换方法及装置
CN113595984B (zh) 结合rpa和ai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012925B (zh) 页面数据生成方法、数据复核方法及数据交易录入系统
CN104394230A (zh) 一种信息呈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4416597A (zh) 测试用例记录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7592294A (zh) 数据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12767225A (zh) 前端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2333121B (zh) Http附件发送和接收方法、服务器及终端设备
CN112732835A (zh) 基于区块链的异构数据存储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182057A (zh) 课堂互动跨平台同步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938293B (zh) 基于区块链的nginx数据溯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31369A (zh) App使用情况的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557240B (zh) 批阅作业的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836598A (zh) 基于近场通信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