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92513B - 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92513B
CN113592513B CN202110855043.8A CN202110855043A CN113592513B CN 113592513 B CN113592513 B CN 113592513B CN 202110855043 A CN202110855043 A CN 202110855043A CN 113592513 B CN113592513 B CN 1135925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counterfeiting
access
product
counterfeit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550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92513A (zh
Inventor
李映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85504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925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92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25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925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25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 G06Q30/0185Product, service or business identity frau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5Retrieval from the web using information identifiers, e.g.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URL]
    • G06F16/9554Retrieval from the web using information identifiers, e.g.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URL] by using bar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37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multi-dimensional cod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防伪系统给每个产品提供一个明暗码组,所述明暗码组是按“N明码+M暗码”(其中N≥0且M≥1)方式构成的所述明码和所述暗码的组合,其中所述暗码采用网络可变ID方式,一组所述暗码对应一组网页ID;用户按顺序或随机打开一个所述暗码,扫码访问后,所述防伪系统判断所述访问是否为首次访问,若所述访问系首次访问,可推定所述产品为正品,若所述访问非首次访问,可推定所述产品非正品。本发明解决了防伪码易被采集及规模复制、相关核心数据易被非法获取、非购买者的防伪查询给最终购买者的真伪认定造成困扰、防伪码易遭到穷举破译、经销商及二手承让用户无法验证真伪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二维码是比较普遍使用的防伪追溯技术。二维码防伪追溯技术是指运用二维码技术及无线通信网络技术,以二维码为信息载体,对每一件商品的信息进行跟踪、采集、管理等,实现一品一码,从而建立商品信息管理数据链和整个流通过程监管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只需通过手机终端中安装的识读软件轻松扫码,即可实时方便地查询商品信息,有效辨识真假。
二维码防伪追溯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静态防伪明码、内容可变的防伪网址明码、可统计访问次数的内容可变的防伪网址明码(非首次查询即可能为假货)、与区块链结合使用的防伪二维码等阶段。
与此同时,二维码防伪还发展出了一些其他技术。比如,通过遮挡部分或全部二维码而形成的暗码,以红包诱使最终用户扫描包装内的暗码来使得外部明码失效的返利暗码。
另外,在二维码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三维码、四维码等多维码技术。
但是,目前的防伪技术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1)二维码明码易被采集及规模复制,用于假冒伪劣产品之上,混淆视听,误导消费者。
2)二维码明码信息易被各类二维码采集设备读取,造成相关商品的核心数据容易被其他人员非法获取,从而降低了防伪的安全性。如果不法商家进一步建造伪网页进行虚假的防伪认证,消费者更是无法识别。
3)在最终购买者进行防伪查询前,二维码明码可能已被非购买者防伪查询过了,导致网页显示并非首次查询,从而给正品的真伪认定带来困扰。
4)二维码明码被大量收集后,容易遭到穷举破译。
5)暗码只能帮助最终用户认定产品的真伪,经销商及二手承让用户无法确认产品的真伪。
6)防伪系统的数据库可能遭到侵袭,数据被篡改后,假冒伪劣产品也可得到防伪系统的正品认证。
7)基于区块链的二维码防伪技术,以及多维码技术,都存在技术门槛过高,或使用成本高昂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前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伪追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方法和系统。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方法,该方法包括:
防伪系统给每一个产品提供一个明暗码组。明暗码组是按“N明码+M暗码”(其中N≥0且M≥1)方式构成的明码和暗码的组合,其中暗码采用网络可变ID方式,一组暗码对应一组网页ID。
用户按顺序或随机打开一个暗码,扫码访问后,防伪系统判断该访问是否为首次访问,若该访问系首次访问,可推定该产品为正品,若该访问非首次访问,可推定该产品非正品。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系统,该系统包括:
明暗码组,该明暗码组是按“N明码+M暗码”(其中N≥0且M≥1)方式构成的明码和暗码的组合,其中暗码采用网络可变ID方式,一组暗码对应一组网页ID。
防伪系统,用于给每一个产品提供一个明暗码组,然后在用户按顺序或随机打开一个暗码,扫码访问后,判断该访问是否为首次访问,若该访问系首次访问,可推定该产品为正品,若该访问非首次访问,可推定该产品非正品。
本发明通过明暗码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防伪码易被采集及规模复制、相关商品的核心数据容易被其他人员非法获取、非购买者的防伪查询给最终购买者的真伪认定造成困扰、防伪码易遭到穷举破译、经销商及二手承让用户无法确认产品的真伪等问题。
本发明的明暗码组配合用户已打开的暗码位置对比使用时,如果用户的打开方式是随机的,已打开的暗码的位置及打开的时间具有不可预测性,如果用户的打开方式是按顺序的,仍然具有时间上的不可预测性,因此,大幅度地提高了仿制明暗码组的难度与成本,从而降低了产品被仿冒的风险。
本发明的明暗码相结合的方式,使用的是二维码技术时,可以在提高了防伪性能的同时,保持较低的技术门槛及低廉的成本;与多维码技术、区块链技术等结合使用时,可以起到增加信息容量、防止数据篡改、降低普通人获取区块链数据的门槛、提高防伪水平的作用。这样,就方便了人们根据不同的防伪需求进行合适的选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并不限制其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进行任何适当的修改或变型,从而获得所有其它实施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方法,该方法包括:
防伪系统给每一个产品提供一个明暗码组。明暗码组是按“N明码+M暗码”(其中N≥0且M≥1)方式构成的明码和暗码的组合,其中暗码采用网络可变ID方式,一组暗码对应一组网页ID。
用户按顺序或随机打开一个暗码,扫码访问后,防伪系统判断该访问是否为首次访问,若该访问系首次访问,可推定该产品为正品,若该访问非首次访问,可推定该产品非正品。
本实施例中,明暗码组中不一定有明码。当N=0时,没有明码,所有二维码均为暗码,此时,该商品没有用于公开展示的信息。当N≠0时,存在至少一个明码,用于展示商品的公开信息。N的数值可根据需要展示的信息的数量及单个明码的信息容量来确定。暗码用于商品非公开信息的展示和/或防伪认证。M的数值可根据该产品通常的流转次数及需要存储的信息量共同确定。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各个暗码的功能是一样的,都可以供经销商或用户使用,仅是出于强调其应用场景的多样性而做了刻意区分。在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中未做特别说明的地方,为叙述的简洁,统一使用“用户”。图1为针对每一个产品使用明暗码组的时候,整个防伪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步骤1所示,防伪系统会给每个产品提供一个明暗码组,这个明暗码组是直接给到商品制造商的。而每个明暗码组又对应一组网页ID,所以,产品、明暗码组、网页ID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每一个产品上的明暗码组都是唯一的,每一个新打开的暗码都是第一次被扫码,扫码后进入的页面都是第一次被访问。图1的步骤2是指产品在制造商、分销商、用户之间的流转。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各个暗码的功能是一样的,都可以供经销商或用户使用。图1中仅是出于强调其应用场景的多样性而做了刻意区分。在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中未做特别说明的地方,为叙述的简洁,统一使用“用户”。图1中的步骤3表示用户打开了暗码,通过扫码访问了网页。如果用户新打开一个暗码后,发现通过扫描该暗码访问的网址非首次被访问,就说明该暗码不是第一次被扫码了,该产品就有很大的可能性不是正品。反之,如果该访问是首次访问,则说明该产品是正品。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防伪码易被采集及规模复制、相关商品的核心数据容易被其他人员非法获取、非购买者的防伪查询给最终购买者的真伪认定造成困扰、防伪码易遭到穷举破译、经销商及二手承让用户无法确认产品的真伪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方法,还包括:
防伪系统给每一个产品提供一个明暗码组时,同时记录各网页ID对应的暗码位置,当用户按顺序或随机打开一个暗码并扫码访问后,防伪系统向该用户提供已访问过的暗码的位置,该用户对比该产品上的暗码实际打开的位置与防伪系统提供的已访问过的暗码的位置是否一致,若一致,可推定该产品为正品,若不一致,可推定该产品非正品。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增加了一个判断产品真伪的依据,即可以通过对比产品上的明暗码组中已经打开的暗码的位置与防伪系统提供的已经打开的暗码的位置是否一致来判断产品是否为正品。防伪系统在记录各网页ID对应的暗码位置时,可能需要同时记录明暗码组的图形式样,也可能是预先约定了暗码的序号,或者指定了暗码的样式及序号。总之,当防伪系统将记录的位置特征提供给用户时,用户能据此确认被访问过的暗码的位置即可。当用户随机地打开暗码时,已打开的暗码的位置及打开的时间均具有不可预测性,当用户按顺序打开暗码时,仍然具有时间上的不可预测性,因此,大幅度地提高了仿制明暗码组的难度与成本,从而降低了产品被仿冒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方法,还包括:
当防伪系统判断用户的访问是首次访问时,该用户获得授权,可向防伪系统提交成为该产品的合法所有者的申请,经当前合法所有者确认后,由防伪系统标记为该产品的新的当前合法所有者。该用户应在防伪系统中注册或有账户。
在本实施例中,防伪系统需要注册后使用,用户需要提交相关的信息。本实施例考虑的是不同价值的商品的不同需求。有的商品价值低,流转快,没必要过多控制,只要确保其能有效验证真伪即可。而本实施例则可满足高价值商品的需求,通过注册乃至一系列的实名认证来加强其验证真伪的有效性,以及对商品流转过程的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方法,还包括:
当防伪系统判断该访问是首次访问时,防伪系统将之前已经访问过的暗码对应的网络ID置为失效。
在本实施例中,后码打开前码作废,也就是暗码始终只有一个是在线可访问的,以防止被打开的暗码地址被复制。在应用中,可以设置为,后码打开对应ID访问,前码前ID访问内容改为提示客户“该码已经被访问。若您是首次打开该暗码,则该产品可能为伪品”。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方法,明暗码组中有至少一个暗码是内码,当用户扫描该内码时,防伪系统将该明暗码组中的暗码全部置为失效。尤其特别地是,该内码可以部分或全部是返利码。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内码的暗码是被放置在内包装中的。当内码被扫描时,就表明最终用户已经打开了包装,产品即将或已被使用,外包装上的明暗码组已无存在必要,可将其中的暗码全部置为失效。当内码是返利码时,可以更好地吸引该最终用户扫描。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方法,明暗码组均使用二维码。
在本实施例中,明暗码组全部使用二维码,可以在提高了防伪性能的同时,保持较低的技术门槛及低廉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方法,明暗码组中的部分码或全部码为多维码。
在本实施例中,明暗码组全部或部分使用多维码,可以起到增加信息容量,提高防伪水平的作用。另外,多维码较二维码成本更高,但其被仿制的成本也更高,可以降低产品被仿冒的风险。本实施例与前述明暗码全部使用二维码的实施例,在各方面都有较多的差异,方便人们根据不同的防伪需求进行合适的选择。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方法还包括:
防伪系统会将生成的防伪数据分发到区块链的各个节点。
在本实施例中,明暗码组与区块链技术结合使用,可以确保防伪数据的安全。图1中防伪应用层左侧的粗箭头表示防伪系统将数据上传区块链,步骤4表示向区块链的各个节点分发数据。这些节点,可以是商品制造商的服务器,防伪系统提供商的服务器,也可以是各个具有公信力的机构的服务器。防伪系统的数据库遭到侵袭亦不鲜见。数据被篡改后,假冒伪劣产品也可得到防伪系统的正品认证,这就会给合法商家及用户带来利益的损害。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方法,区块链中至少有一个节点支持防伪数据的快捷查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中防伪系统层右侧的粗箭头代表的步骤5所示的,用户可以通过快捷查询的方式直接查询存储在区块链中的原始的防伪数据。所谓的快捷查询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短信、微信公众号、网页、邮件等查询方式。用户查到的数据直接来自于区块链中保存的防伪系统在生成数据时即存储的原始数据。这样,即便防伪系统本身的数据遭到篡改且未及时恢复,也不影响用户对产品的防伪认证的结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系统,该系统包括:
明暗码组,该明暗码组是按“N明码+M暗码”(其中N≥0且M≥1)方式构成的明码和暗码的组合,其中暗码采用网络可变ID方式,一组暗码对应一组网页ID。
防伪系统,用于给每一个产品提供一个明暗码组,然后在用户按顺序或随机打开一个暗码,扫码访问后,判断该访问是否为首次访问,若该访问系首次访问,可推定该产品为正品,若该访问非首次访问,可推定该产品非正品。
本实施例中,明暗码组中不一定有明码。当N=0时,没有明码,所有二维码均为暗码,此时,该商品没有用于公开展示的信息。当N≠0时,存在至少一个明码,用于展示商品的公开信息。N的数值可根据需要展示的信息的数量及单个明码的信息容量来确定。暗码用于商品非公开信息的展示和/或防伪认证。M的数值可根据该产品通常的流转次数及需要存储的信息量共同确定。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各个暗码的功能是一样的,都可以供经销商或用户使用,仅是出于强调其应用场景的多样性而做了刻意区分。在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中未做特别说明的地方,为叙述的简洁,统一使用“用户”。图1为针对每一个产品使用明暗码组的时候,整个防伪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步骤1所示,防伪系统会给每个产品提供一个明暗码组,这个明暗码组是直接给到商品制造商的。而每个明暗码组又对应一组网页ID,所以,产品、明暗码组、网页ID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每一个产品上的明暗码组都是唯一的,每一个新打开的暗码都是第一次被扫码,扫码后进入的页面都是第一次被访问。图1的步骤2是指产品在制造商、分销商、用户之间的流转。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各个暗码的功能是一样的,都可以供经销商或用户使用。图1中仅是出于强调其应用场景的多样性而做了刻意区分。在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中未做特别说明的地方,为叙述的简洁,统一使用“用户”。图1中的步骤3表示用户打开了暗码,通过扫码访问了网页。如果用户新打开一个暗码后,发现通过扫描该暗码访问的网址非首次被访问,就说明该暗码不是第一次被扫码了,该产品就有很大的可能性不是正品。反之,如果该访问是首次访问,则说明该产品是正品。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防伪码易被采集及规模复制、相关商品的核心数据容易被其他人员非法获取、非购买者的防伪查询给最终购买者的真伪认定造成困扰、防伪码易遭到穷举破译、经销商及二手承让用户无法确认产品的真伪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系统,还包括:
暗码位置对比模块,当防伪系统给每一个产品提供一个明暗码组时,用于同时记录各网页ID对应的暗码位置;当该用户按顺序或随机打开一个暗码,扫码访问后,向防伪系统传送提供给该用户的已访问过的暗码的位置,该用户对比该产品上的暗码实际打开的位置与防伪系统提供的已访问过的暗码的位置是否一致,若一致,可推定该产品为正品,若不一致,可推定该产品非正品。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增加了一个判断产品真伪的依据,即可以通过对比产品上的明暗码组中已经打开的暗码的位置与防伪系统提供的已经打开的暗码的位置是否一致来判断产品是否为正品。防伪系统在记录各网页ID对应的暗码位置时,可能需要同时记录明暗码组的图形式样,也可能是预先约定了暗码的序号,或者指定了暗码的样式及序号。总之,当防伪系统将记录的位置特征提供给用户时,用户能据此确认被访问过的暗码的位置即可。当用户随机地打开暗码时,已打开的暗码的位置及打开的时间具有不可预测性,当用户按顺序打开暗码时,仍然具有时间上的不可预测性,因此,大幅度地提高了仿制明暗码组的难度与成本,从而降低了产品被仿冒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系统,还包括:
当前合法所有者认证模块,当防伪系统判断该访问是首次访问时,授权该用户向防伪系统提交成为该产品的合法所有者的申请,经当前合法所有者确认后,标记该用户为该产品的新的当前合法所有者。该用户应在防伪系统中注册或有账户。
在本实施例中,防伪系统需要注册后使用,用户需要提交相关的信息。本实施例考虑的是不同价值的商品的不同需求。有的商品价值低,流转快,没必要过多控制,只要确保其能有效验证真伪即可。而本实施例则可满足高价值商品的需求,通过注册乃至一系列的实名认证来加强其验证真伪的有效性,以及对商品流转过程的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系统,还包括:
已访问ID失效模块,当防伪系统判断该访问是首次访问时,将之前已经访问过的暗码对应的网络ID置为失效。
在本实施例中,后码打开前码作废,也就是暗码始终只有一个是在线可访问的,以防止被打开的暗码地址被复制。在应用中,可以设置为,后码打开对应ID访问,前码前ID访问内容改为提示客户“该码已经被访问。若您是首次打开该暗码,则该产品可能为伪品”。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系统,明暗码组中有至少一个暗码是内码,当用户扫描该内码时,防伪系统将该明暗码组中的暗码全部置为失效。尤其特别地是,该内码部分或全部是返利码。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内码的暗码是被放置在内包装中的。当内码被扫描时,就表明最终用户已经打开了包装,产品即将或已被使用,外包装上的明暗码组已无存在必要,可将其中的暗码全部置为失效。当内码是返利码时,可以更好地吸引该最终用户扫描。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系统,明暗码组均使用二维码。
在本实施例中,明暗码组全部使用二维码,可以在提高了防伪性能的同时,保持较低的技术门槛及低廉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系统,明暗码组中的部分码或全部码为多维码。
在本实施例中,明暗码组全部或部分使用多维码,可以起到增加信息容量,提高防伪水平的作用。另外,多维码较二维码成本更高,但其被仿制的成本也更高,可以降低产品被仿冒的风险。本实施例与前述明暗码全部使用二维码的实施例,在各方面都有较多的差异,方便人们根据不同的防伪需求进行合适的选择。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系统还包括:
防伪数据分发模块,用于将所述防伪系统生成的防伪数据分发到区块链的各个节点。
在本实施例中,明暗码组与区块链技术结合使用,可以确保防伪数据的安全。图1中防伪应用层左侧的粗箭头表示防伪系统将数据上传区块链,步骤4表示向区块链的各个节点分发数据。这些节点,可以是商品制造商的服务器,防伪系统提供商的服务器,也可以是各个具有公信力的机构的服务器。防伪系统的数据库遭到侵袭亦不鲜见。数据被篡改后,假冒伪劣产品也可得到防伪系统的正品认证,这就会给合法商家及用户带来利益的损害。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系统,区块链中至少有一个节点支持防伪数据的快捷查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中防伪系统层右侧的粗箭头代表的步骤5所示的,用户可以通过快捷查询的方式直接查询存储在区块链中的原始的防伪数据。所谓的快捷查询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短信、微信公众号、网页、邮件等查询方式。用户查到的数据直接来自于区块链中保存的防伪系统在生成数据时即存储的原始数据。这样,即便防伪系统本身的数据遭到篡改且未及时恢复,也不影响用户对产品的防伪认证的结果。

Claims (18)

1.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伪系统给每一个产品提供一个明暗码组,所述明暗码组是按“N明码+M暗码”(其中N≥0且M≥1)方式构成的所述明码和所述暗码的组合,其中所述暗码采用网络可变ID方式,一组所述暗码对应一组网页ID;
用户按顺序或随机打开一个所述暗码,扫码访问后,所述防伪系统判断所述访问是否为首次访问,若所述访问系首次访问,可推定所述产品为正品,若所述访问非首次访问,可推定所述产品非正品;
所述防伪系统给每一个所述产品提供一个所述明暗码组时,同时记录各所述网页ID对应的所述暗码位置,当所述用户如所述按顺序或随机打开一个所述暗码,扫码访问后,所述防伪系统向所述用户提供已访问过的所述暗码的所述位置,所述用户对比所述产品上的所述暗码实际打开的所述位置与所述防伪系统提供的已访问过的所述暗码的所述位置是否一致,若一致,可推定所述产品为正品,若不一致,可推定所述产品非正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防伪系统判断所述访问是首次访问时,所述用户获得授权,可向所述防伪系统提交成为所述产品的合法所有者的申请,经当前合法所有者确认后,由所述防伪系统标记为所述产品的新的所述当前合法所有者,所述用户应在所述防伪系统中注册或有账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防伪系统判断所述访问是首次访问时,所述防伪系统将之前已经访问过的所述暗码对应的所述网络ID置为失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明暗码组中有至少一个所述暗码是内码,当所述用户扫描所述内码时,所述防伪系统将所述明暗码组中的所述暗码全部置为失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码部分或全部是返利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明暗码组均使用二维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明暗码组中的部分码或全部码为多维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伪系统会将生成的防伪数据分发到区块链的各个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区块链中至少有一个所述节点支持所述防伪数据的快捷查询。
10.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明暗码组,所述明暗码组是按“N明码+M暗码”(其中N≥0且M≥1)方式构成的所述明码和所述暗码的组合,其中所述暗码采用网络可变ID方式,一组所述暗码对应一组网页ID;
防伪系统,用于给每一个产品提供一个所述明暗码组,然后在用户按顺序或随机打开一个所述暗码,扫码访问后,判断所述访问是否为首次访问,若所述访问系首次访问,可推定所述产品为正品,若所述访问非首次访问,可推定所述产品非正品;暗码位置对比模块,当所述防伪系统给每一个所述产品提供一个所述明暗码组时,用于同时记录各所述网页ID对应的所述暗码位置;当所述用户如所述按顺序或随机打开一个所述暗码,扫码访问后,向所述防伪系统传送提供给所述用户的已访问过的所述暗码的所述位置,所述用户对比所述产品上的所述暗码实际打开的所述位置与所述防伪系统提供的已访问过的所述暗码的所述位置是否一致,若一致,可推定所述产品为正品,若不一致,可推定所述产品非正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前合法所有者认证模块,当所述防伪系统判断所述访问是首次访问时,授权所述用户向所述防伪系统提交成为所述产品的合法所有者的申请,经当前合法所有者确认后,标记所述用户为所述产品的新的所述当前合法所有者,所述用户应在所述防伪系统中注册或有账户。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已访问ID失效模块,当所述防伪系统判断所述访问是首次访问时,将之前已经访问过的所述暗码对应的所述网络ID置为失效。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明暗码组中有至少一个所述暗码是内码,当所述用户扫描所述内码时,所述防伪系统将所述明暗码组中的所述暗码全部置为失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码部分或全部是返利码。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明暗码组均使用二维码。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明暗码组中的部分码或全部码为多维码。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防伪数据分发模块,用于将所述防伪系统生成的防伪数据分发到区块链的各个节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区块链中至少有一个所述节点支持所述防伪数据的快捷查询。
CN202110855043.8A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35925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5043.8A CN113592513B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5043.8A CN113592513B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2513A CN113592513A (zh) 2021-11-02
CN113592513B true CN113592513B (zh) 2024-04-09

Family

ID=78250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55043.8A Active CN113592513B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9251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02348A (ja) * 2002-09-04 2004-04-02 Showa Information Systems Co Ltd 二次元コードの認識方法
CN102722824A (zh) * 2012-06-06 2012-10-10 李利民 一种利用条形码鉴别商品真伪的方法
CN104766113A (zh) * 2015-05-07 2015-07-08 上海中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明暗码防伪标贴及其防伪方法
CN105654164A (zh) * 2015-11-24 2016-06-08 上海透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识别码、使用组合识别码的产品及产品监控方法
CN106209877A (zh) * 2016-07-19 2016-12-07 井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区块链后台为认证核心的防伪认证系统
CN108665288A (zh) * 2018-05-11 2018-10-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验证物品真伪的方法和验证物品真伪的系统
CN110348855A (zh) * 2019-03-18 2019-10-18 王政铭 一种任意个明码暗码组构成的码群防伪技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02348A (ja) * 2002-09-04 2004-04-02 Showa Information Systems Co Ltd 二次元コードの認識方法
CN102722824A (zh) * 2012-06-06 2012-10-10 李利民 一种利用条形码鉴别商品真伪的方法
CN104766113A (zh) * 2015-05-07 2015-07-08 上海中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明暗码防伪标贴及其防伪方法
CN105654164A (zh) * 2015-11-24 2016-06-08 上海透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识别码、使用组合识别码的产品及产品监控方法
CN106209877A (zh) * 2016-07-19 2016-12-07 井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区块链后台为认证核心的防伪认证系统
CN108665288A (zh) * 2018-05-11 2018-10-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验证物品真伪的方法和验证物品真伪的系统
CN110348855A (zh) * 2019-03-18 2019-10-18 王政铭 一种任意个明码暗码组构成的码群防伪技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2513A (zh) 202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69776A (zh)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产品认证防伪方法
KR100969730B1 (ko) 무선 주파수 식별 시스템 및 방법과, 복수의 무선 주파수식별 태그를 포함한 멀티코어 태그
RU2222049C2 (ru) Способ проверки подлинности носителя данных
Choi et al. An RFID-based anti-counterfeiting system
NL1037554C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f an individual by employing biometric data features associated with the individual as well as a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erforming said method.
CN103279731A (zh) 二维码防伪方法及其防伪验证方法
CN103077467A (zh) 一种验证产品真伪的方法和系统
CN112651010A (zh) 一种滑动验证码的验证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介质
CN113610545A (zh) 产品防伪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05965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大数据处理系统
EP1979851A1 (en) The method of authentication of the items put into circulation
Al-Zahrani et al. Secure real-tim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 against malicious QR code links
CN105590227A (zh) 一种商品真伪的动态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10114718A1 (en) Secure partitioning
CN113592513B (zh) 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方法和系统
CN105117917A (zh) 一种基于rfid编码的艺术品安全鉴别方法
CN116561822A (zh) 产品的防伪方法、组件及系统
KR100773582B1 (ko) 보안이 개선된 쿠폰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 처리 방법
CN106228379A (zh) 防伪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16091087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和nfc的量子加密防伪溯源方法及终端
KR20110111661A (ko) 복제 방지를 위한 rfid 태그, 이를 이용한 복제 방지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0084329A (zh) 央信码的套码方法
CN111612964B (zh) 基于区块链的票据凭证防伪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951032A (zh) 第三方物品防伪认证方法
CN112417424A (zh) 一种电力终端的认证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