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90280A - 一种信道任务管理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道任务管理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90280A
CN113590280A CN202110773662.2A CN202110773662A CN113590280A CN 113590280 A CN113590280 A CN 113590280A CN 202110773662 A CN202110773662 A CN 202110773662A CN 113590280 A CN113590280 A CN 1135902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sk
time domain
domain symbol
state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7366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90280B (zh
Inventor
牛国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7366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902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90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02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902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02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8Program initiating; Program switching, e.g. by interrupt
    • G06F9/4806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 G06F9/4843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by program, e.g. task dispatcher, supervisor, operating system
    • G06F9/4881Scheduling strategies for dispatcher, e.g. round robin, multi-level priority que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06F16/2358Change logging, detection, and not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1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9024Graphs; Linked lis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3Query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道任务管理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信道用于传送时域符号,方法包括:时域符号创建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其中,状态指示符组至少包括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和地址;基于第一时域符号对应的第一任务的状态发生变更,获取与第一时域符号相邻的第二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从第二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确定第二任务的地址,并将第二任务更新至信道的任务链表。

Description

一种信道任务管理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任务管理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终端物理层,新空口(New Radio,NR)上行信号对延时的约束有很大差异。
到了5G NR时代,如果NR的上行信道调度固件都等到发送空口时间之后再下发给硬件,会给硬件带来巨大的挑战,大大提高硬件成本和设计复杂度。如果固件根据获取的信息,有调度信号就配置硬件,很可能后续会有新的调度信号覆盖该配置,甚至可能配置信道会被取消。为了应对这种复杂的调度场景,现在普遍的方案是固件使用带定时器的单向链表来配置硬件。
固件使用链表控制硬件是比较通用的方法,但是链表相当于把任务按照前后顺序窜起来,如果相对某项任务修改,通用办法是从链表头按顺序从第一个任务往后检索直到检索成功,但是这种方案在链表较长的场景下,检索效率较低,完成链表更新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任务管理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提高了任务链表的更新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任务管理方法,其中所述信道用于传送时域符号,所述方法包括:
为所述时域符号创建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其中,所述状态指示符组至少包括所述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的地址;
基于第一时域符号对应的第一任务的状态发生变更,获取与所述第一时域符号相邻的第二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
从所述第二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确定第二任务的地址,并将所述第二任务更新至所述信道的任务链表。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状态指示符组还包括:所述信道的信道类型、以及所述时域符号在所属时隙中的索引。
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
基于确定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为空闲,且针对所述信道的调度指令指示所述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已创建,将所述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变更为已创建未执行。
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
基于确定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为已创建未执行,且所述信道在执行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将所述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变更为已执行。
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
基于确定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为已执行,且所述信道的所述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被释放,将所述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变更为空闲。
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
基于确定所述信道未执行第一发送任务且接收到第二发送任务,获取所述第二发送任务的启动时刻;
基于确定从当前时刻到所述启动时刻的时长超过所述信道执行所述第二发送任务所需的时长,将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从所述第一发送任务变更为所述第二发送任务。
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
创建所述状态指示符组的队列,其中,所述队列被保存于终端本地。
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
从所述状态指示符组的队列中,查询当前时域符号的前一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得到第一任务状态;
基于所述第一任务状态,执行将所述第二发送任务更新至所述任务链表的第一更新操作;和/或,
从所述状态指示符组的队列中,查询当前时域符号的下一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得到第二任务状态;
基于所述第二任务状态,执行将所述第二发送任务更新至所述任务链表的第二更新操作。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任务状态,执行将所述第二发送任务更新至所述任务链表的第一更新操作,包括:
基于确定所述第一任务状态为空闲,将所述第二发送任务设置为所述任务链表中的第一个任务;
基于确定所述第一任务状态为非空闲,从所述状态指示符组的队列中,获取为所述上一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地址,以及所述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发送任务的地址;
在所述任务链表中,将所述上一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地址,指向所述第二发送任务的地址。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二任务状态,执行将所述第二发送任务更新至所述任务链表的第二更新操作,包括:
基于确定所述第二任务状态为空闲,将所述第二发送任务设置为所述任务链表中的最后一个任务;
基于确定所述第二任务状态为非空闲,从所述状态指示符组的队列中,获取所述下一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地址,以及所述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发送任务的地址;
在所述任务链表中,将所述第二发送任务的地址,指向所述下一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地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创建模块,用于为时域符号创建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其中,所述状态指示符组至少包括所述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和地址;
管理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时域符号对应的第一任务的状态发生变更,获取与所述第一时域符号相邻的第二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从所述第二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确定第二任务的地址,并将所述第二任务更新至信道的任务链表;所述信道用于传送时域符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总线;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多个程序,以实现上述信道任务管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信道任务管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任务管理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其中信道用于传送时域符号,方法包括:为时域符号创建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其中,状态指示符组至少包括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和地址;基于第一时域符号对应的第一任务的状态发生变更,获取与第一时域符号相邻的第二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从第二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确定第二任务的地址,并将第二任务更新至信道的任务链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针对每个时域符号创建相应的状态指示符组,从而可以利用状态指示符组中包括的时域符号对应任务的状态和地址,将任务快速更新至任务链表,提高了任务链表的更新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任务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时间单位关系及状态指示符组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任务实现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任务变更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任务管理方法,通过终端实现,其中信道用于传送时域符号。具体的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道任务管理方法具体可以通过终端的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的方式来实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任务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 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信道任务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01、为时域符号创建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其中,状态指示符组至少包括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和地址。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针对时域符号创建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其中,不同的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中,包括该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和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状态指示符组的颗粒度可以是每个时隙下的每个时域符号都创建,也可以是只在信道任务发生变更的时刻,为当前时域符号配置。子帧、时隙和时域符号都是5G NR 3GPP协议中定义的时间单位,1个子帧等于1ms,根据载波不同,1个子帧等于n个时隙,其中,n属于{1,2,4,8},1个时隙等于14个时域符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可以分为三种,分别为:空闲、已创建未执行,以及已执行。其中,任务的状态为空闲,表示对应时域符号并未对应任务,任务的状态为已创建未执行,表示对应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已经创建,但还未执行,任务的状态为已执行,表示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被执行。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每个状态指示符组中,记录的为对应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和地址,此外,还包括:信道的信道类型、以及在时域符号在所属时隙中的索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信道的信道类型可以为PUSCH、 PUCCH、PRACH,以及SRS四种信道中任意一种,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于一个时域符号其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中,不仅可以包括上述信息,还可以包括其对应的任务的上一个任务的地址和/或下一个任务的地址,以及其他需要特定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S102、基于第一时域符号对应的第一任务的状态发生变更,获取与第一时域符号相邻的第二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将第一时域符号对应的第一任务的状态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可以获取与第一时域符号相邻的第二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第一时域符号不是任务链表中第一个时域符号,也不是最后一个时域符号的情况下,实际上与第一时域符号相邻的时域符号可以包括:第一时域符号的上一时域符号,以及第一时域符号的下一个时域符号。当然,在第一时域符号为第一个时域符号或最后一个时域符号的情况下,第一时域符号相邻的时域符号仅为第一时域符号的上一时域符号或下一时域符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于第二时域符号,终端同样可以创建其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第二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的结构,与第一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103、从第二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确定第二任务的地址,并将第二任务更新至信道的任务链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获取到第二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之后,即可从第二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确定第二任务的地址,并将第二任务更新至信道的任务链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中包括第二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地址,即第二任务的地址,终端从中得到第二任务的地址,即可在第一任务的状态变更时,直接将第二任务快速更新到任务链表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基于确定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为空闲,且针对信道的调度指令指示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已创建,将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变更为已创建未执行。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前时域符号可以为任意一个时域符号,在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为空闲,即表示当前时域符号还未存在对应的任务,在此情况下,如果针对信道的调度指令指示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已创建,实际上就将一个任务配置给了当前时域符号,因此,可以在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中,将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可以由空闲变更为任务已创建未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基于确定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为已创建未执行,且信道在执行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将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变更为已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基于确定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为已执行,且信道的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被释放,将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变更为空闲。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任务实现过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初始时刻,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中,记录的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为空闲,终端在通过物理层固件收到来自高层的信道调度指令指示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已创建,即将任务的状态变更为已创建未执行,在当前时域符号上执行对应的任务,并变更任务的状态为已执行,之后,在执行完成之后,该任务被释放,变更任务的状态为空闲。
以下将详述终端将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第一发送任务变更为第二发送任务的相关过程。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执行以下步骤实现发送任务变更:基于确定信道未执行第一发送任务且接收到第二发送任务,获取第二发送任务的启动时刻;基于确定在从当前时刻到启动时刻的时长超过信道执行第二发送任务所需的时长,将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从第一发送任务变更为第二发送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于任意一个发送任务,终端可以直接获取到其时间信息,例如,子帧索引、时隙索引、起始时域符号和时域符号个数等,即终端可以直接获得第二发送任务的开启时刻。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允许将第一发送任务替换为第二发送任务的前提,一个是还未执行第一发送任务,即任务的状态还是已创建未执行,另一个是从当前时刻到第二发送任务的启动时刻之间的时长,足够允许执行第二发送任务。终端针对当前时域符号将第一发送任务变更为第二发送任务,包括将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中,第一发送任务的相关信息变更为第二发送任务的相关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果当前时刻到第二发送任务的启动时刻的时长,不足够允许执行第二发送任务,是不可能在当前时域符号上实现第二发送任务的,任务变更是不被允许的,此时,将放弃第二发送任务的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果当前时刻到第二发送任务的启动时刻的时长,不足够执行第二发送任务,终端还可以输出相应的错误提示信息进行报错。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创建状态指示符组的队列,其中,队列被保存于终端本地,而不会被发送到基站端。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从状态指示符组的队列中,查询当前时域符号的上一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得到第一任务状态;基于第一任务状态,执行将第二发送任务更新至任务链表的第一更新操作;和/ 或,从状态指示符组的队列中,查询当前时域符号的下一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得到第二任务状态;基于第二任务状态,执行将第二发送任务更新至任务链表的第二更新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从状态指示符组的队列中当前时域符号的上一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中,查询到第一任务状态,基于第一任务状态执行的第一更新操作,实际上是确定第二发送任务在任务链表中之前的任务情况,从而执行前向的关联操作,同样的,终端可以从状态指示符组的队列中当前时域符号的下一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中,查询到第二任务状态,基于第二任务状态执行的第二更新操作,实际上是确定第二发送任务在任务链表中之后的任务情况,从而执行后向的关联操作。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基于第一任务状态,执行将第二发送任务更新至任务链表的第一更新操作,包括:基于确定第一任务状态为空闲,将第二发送任务设置为任务链表中的第一个任务;基于确定第一任务状态为非空闲,从状态指示符组的队列中,获取上一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地址,以及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第二发送任务的地址;在任务链表中,将上一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地址,指针第二发送任务的地址。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基于第二任务状态,执行将第二发送任务更新至任务链表的第二更新操作,包括:基于确定第二任务状态为空闲,将第二发送任务设置为任务链表中的最后一个任务;基于确定第二任务状态为非空闲,从状态指示符组的队列中,获取下一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地址,以及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第二发送任务的地址;在任务链表中,将第二发送任务的地址,指向下一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地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任务变更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终端需要将子帧索引为2、时隙索引为1的时域符号13中的发送任务替换为待处理任务,终端可以获取待处理任务的启动时刻,判断待处理任务启动时刻和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长是否足够完成处理,如果否,则放弃,如果是,则在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即状态指示符组[2][1][13]中写入待处理任务的任务信息,之后,终端可以查看该时域符号上一时域符号,即子帧索引为2、时隙索引为1 的时域符号12,其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即状态指示符组[2][1][12],以及该时域符号下一时域符号,即子帧索引为2、时隙索引为2的时域符号0,其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即状态指示符组[2][2][0],每个状态指示符组的基本元素如图2最后一列所示。终端可以获取状态指示符组[2][1][12]的信息,如果状态指示符组[2][1][12]内的任务的状态为空闲,则配置状态指示符组[2][1][13]对应的待处理任务为任务链表中第一个任务,如果非空闲,则通过读取状态指示符组 [2][1][12]获取上一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地址,并在任务链表中,将该地址指向待处理任务的地址。此外,终端还获取状态指示符组[2][2][0]的信息,如果状态指示符组[2][2][0]中任务的状态为空闲,则配置状态指示符组[2][1][13]对应新任务的Next指针指向空指针,如果非空闲,则通过读取状态指示符组[2][2][0] 获取下一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地址,并在任务链表中,将待处理任务的地址指向该地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任务管理方法,其中信道用于传送时域符号,方法包括:为时域符号创建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其中,状态指示符组至少包括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和地址;基于第一时域符号对应的第一任务的状态发生变更,获取与第一时域符号相邻的第二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从第二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确定第二任务的地址,并将第二任务更新至信道的任务链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道任务管理方法,针对每个时域符号创建相应的状态指示符组,从而可以利用状态指示符组中包括的时域符号对应任务的状态和地址,将任务快速更新至任务链表,提高了任务链表的更新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包括:
创建模块501,用于为时域符号创建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其中,所述状态指示符组至少包括所述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和地址;
管理模块502,用于基于第一时域符号对应的第一任务的状态发生变更,获取与所述第一时域符号相邻的第二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从殴第二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确定第二任务的地址,并将所述第二任务更新至信道的任务链表。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状态指示符组还包括:所述信道的信道类型,以及所述时域符号在所属时隙中的索引。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管理模块502,还用于基于确定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为空闲,且针对所述信道的调度指令指示所述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已创建,将所述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变更为已创建未执行。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管理模块502,还用于基于确定所述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已创建未执行,且所述信道在执行所述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将所述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变更为已执行。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管理模块502,还用于基于确定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为已执行,且所述信道的所述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被释放,将所述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变更为空闲。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管理模块502,还用于基于确定所述信道未执行第一发送任务且接收到第二发送任务,获取所述第二发送任务的启动时刻;基于确定从当前时刻到所述启动时刻的时长超过所述信道执行所述第二发送任务所需的时长,将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从所述第一发送任务变更为所述第二发送任务。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创建模块501,还用于创建所述状态指示符组的队列,其中,所述队列被保存于终端本地。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管理模块502,还用于从所述状态指示符组的队列中,查询当前时域符号的上一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得到第一任务状态;基于所述第一任务状态,执行将所述第二发送任务更新至所述任务链表的第一更新操作;和/或,从所述状态指示符组的队列中,查询所述当前时域符号下一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得到第二任务状态;基于所述第二任务状态,执行将所述第二发送任务更新至所述任务链表的第二更新操作。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管理模块502,具体用于基于确定所述第一任务状态为空闲,将所述第二发送任务设置为所述任务链表中的第一个任务;基于去顶所述第一任务状态为非空闲,从所述状态指示符组的队列中,获取所述上一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地址,以及所述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发送任务的地址;在所述任务链表中,将所述上一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地址,指向所述第二发送任务的地址。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管理模块502,具体用于基于确定所述第二任务状态为空闲,将所述第二发送任务设置为所述任务链表中的最后一个任务;基于确定所述第二任务状态为非空闲,从所述状态指示符组的队列中,获取所述下一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地址,以及所述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发送任务的地址;在所述任务链表中,将所述第二发送任务的地址,指针指向所述下一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地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包括处理器601、存储器602和通信总线603;
所述通信总线603,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601和所述存储器602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处理器60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602中存储的一个或多个程序,以实现上述信道任务管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为时域符号创建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其中,状态指示符组至少包括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和地址;基于第一时域符号对应的第一任务的状态发生变更,获取与第一时域符号相邻的第二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从第二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确定第二任务的地址,并将第二任务更新至信道的任务链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针对每个时域符号创建相应的状态指示符组,从而可以利用状态指示符组中包括的时域符号对应任务的状态和地址,将任务快速更新至任务链表,提高了任务链表的更新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信道任务管理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 (Random-Access Memory,RAM);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也可以是包括上述存储器之一或任意组合的各自设备,如移动电话、计算机、平板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示意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实现流程示意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实现流程示意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实现流程示意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实现流程示意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信道任务管理方法,其中所述信道用于传送时域符号,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为所述时域符号创建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其中,所述状态指示符组至少包括所述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和地址;
基于第一时域符号对应的第一任务的状态发生变更,获取与所述第一时域符号相邻的第二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
从所述第二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确定第二任务的地址,并将所述第二任务更新至所述信道的任务链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指示符组还包括:
所述信道的信道类型,以及所述时域符号在所属时隙中的索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确定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为空闲,且针对所述信道的调度指令指示所述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已创建,将所述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变更为已创建未执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确定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为已创建未执行,且所述信道在执行所述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将所述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变更为已执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确定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为已执行,且所述信道的所述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被释放,将所述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变更为空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确定所述信道未执行第一发送任务且接收到第二发送任务,获取所述第二发送任务的启动时刻;
基于确定从当前时刻到所述启动时刻的时长超过所述信道执行所述第二发送任务所需的时长,将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从所述第一发送任务变更为所述第二发送任务。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创建所述状态指示符组的队列,其中,所述队列被保存于终端本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状态指示符组的队列中,查询当前时域符号的上一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得到第一任务状态;
基于所述第一任务状态,执行将所述第二发送任务更新至所述任务链表的第一更新操作;和/或
从所述状态指示符组的队列中,查询所述当前时域符号的下一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得到第二任务状态;
基于所述第二任务状态,执行将所述第二发送任务更新至所述任务链表的第二更新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任务状态,执行将所述第二发送任务更新至所述任务链表的第一更新操作,包括:
基于确定所述第一任务状态为空闲,将所述第二发送任务设置为所述任务链表中的第一个任务;
基于确定所述第一任务状态为非空闲,从所述状态指示符组的队列中,获取所述上一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地址,以及所述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发送任务的地址;
在所述任务链表中,将所述上一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地址,指向所述第二发送任务的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任务状态,执行将所述第二发送任务更新至所述任务链表的第二更新操作,包括:
基于确定所述第二任务状态为空闲,将所述第二发送任务设置为所述任务链表中的最后一个任务;
基于确定所述第二任务状态为非空闲,从所述状态指示符组的队列中,获取所述下一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地址,以及所述当前时域符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发送任务的地址;
在所述任务链表中,将所述第二发送任务的地址,指向所述下一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地址。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创建模块,用于为时域符号创建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其中,所述状态指示符组至少包括所述时域符号对应的任务的状态和地址;
管理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时域符号对应的第一任务的状态发生变更,获取与所述第一时域符号相邻的第二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从所述第二时域符号对应的状态指示符组确定第二任务的地址,并将所述第二任务更新至信道的任务链表。
1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总线;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多个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信道任务管理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信道任务管理方法。
CN202110773662.2A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信道任务管理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5902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3662.2A CN113590280B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信道任务管理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3662.2A CN113590280B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信道任务管理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0280A true CN113590280A (zh) 2021-11-02
CN113590280B CN113590280B (zh) 2024-03-26

Family

ID=78246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73662.2A Active CN113590280B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信道任务管理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90280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9148A (zh) * 2016-09-30 2018-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参考信号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9644482A (zh) * 2017-07-21 2019-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660323A (zh) * 2017-10-11 2019-04-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csi-rs的时域位置的方法、基站和用户终端
CN109936639A (zh) * 2017-12-15 2019-06-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调用方法及服务器
CN110710302A (zh) * 2018-01-12 2020-0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信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800367A (zh) * 2019-09-29 2020-02-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直连通信操作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971377A (zh) * 2018-09-30 2020-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20150957A1 (zh) * 2019-01-24 2020-07-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非授权频谱的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1886894A (zh) * 2018-04-04 2020-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12204932A (zh) * 2018-05-31 2021-01-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检视路线通信
US20210029707A1 (en) * 2019-07-26 2021-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domain bundling of reference signals based on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 (tci) state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9148A (zh) * 2016-09-30 2018-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参考信号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9644482A (zh) * 2017-07-21 2019-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660323A (zh) * 2017-10-11 2019-04-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csi-rs的时域位置的方法、基站和用户终端
CN109936639A (zh) * 2017-12-15 2019-06-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调用方法及服务器
CN110710302A (zh) * 2018-01-12 2020-0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信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886894A (zh) * 2018-04-04 2020-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12204932A (zh) * 2018-05-31 2021-01-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检视路线通信
CN110971377A (zh) * 2018-09-30 2020-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20150957A1 (zh) * 2019-01-24 2020-07-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非授权频谱的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US20210029707A1 (en) * 2019-07-26 2021-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domain bundling of reference signals based on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 (tci) states
CN110800367A (zh) * 2019-09-29 2020-02-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直连通信操作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0280B (zh) 202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34892B (zh) Harq-ack反馈时间的确定方法、指示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JP2021513290A (ja) リソース選択方法及び端末デバイス
WO2021129556A1 (zh) Csi-rs指示的方法及设备
CN112612262A (zh) 车载设备的产线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00169929A1 (en) System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0535954B (zh) 门锁固件的升级方法、升级系统、智能网关和存储介质
CN102915249A (zh) 远程地实现固件升级的方法和装置
US11576153B2 (en)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2D device
CN107041170A (zh)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6327143B (zh) 用于流程中的节点的方法和装置
CN113590280A (zh) 一种信道任务管理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596447A (zh) Ecu刷写数据长度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3162796B (zh) 一种设备更新方法、装置及设备更新系统
CN105338517B (zh) 发送消息的方法、移动宽带设备和主机
CN112398585A (zh) 码本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5357661B (zh) Sim卡号码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12911659B (zh) 一种基于nr的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10351053B (zh) 资源确定方法和设备
CN103236901B (zh) 一种传输指令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39320B (zh) 多卡通讯终端的业务冲突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终端
CN109753325B (zh) 桌面未读数更新方法、装置、应用及终端
CN112616192A (zh) 事件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182377A (zh) 消息推送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N117407369B (zh) 操作日志记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525380B (zh) 一种信令消息收发方法、介质和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