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90258A - 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90258A
CN113590258A CN202110682326.7A CN202110682326A CN113590258A CN 113590258 A CN113590258 A CN 113590258A CN 202110682326 A CN202110682326 A CN 202110682326A CN 113590258 A CN113590258 A CN 1135902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disk
storage device
virtual machine
cloud hard
clo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8232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东
李宪状
郭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Inspur Dat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Inspur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Inspur Dat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Inspur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8232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902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90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02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06F2009/4557Distribution of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s; Migration and load balanc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将云平台的第一区域分别连接至第一存储装置和第二存储装置,并将云平台的第二区域连接至第二存储装置;在第一存储装置中划分部分存储空间作为第一区域的虚拟机的云硬盘;将云硬盘从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通过第二区域纳管第二存储装置的克隆云硬盘,并通过克隆云硬盘为第二区域创建克隆虚拟机以完成虚拟机的迁移。本发明实现了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管理网、业务网不通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虚拟机的迁移;本发明的虚拟机迁移方法效率更高,简化了迁移流程,支持在线迁移,操作简便;并且可以兼容多种存储后端,兼容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计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指基于互联网相关服务,通过虚拟化方式实现IT资源共享的新型计算模式。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网络统一管理和调度计算、存储、网络、软件等资源,实现资源整合与配置优化,以服务方式满足不同用户随时获取并扩展、按需使用并付费,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等各类需求。随着全球云计算市场的迅猛发展,OpenStack平台正逐渐被各大公司及企事业单位所使用,作为云管理软件来管理相关资源。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跨OpenStack Region迁移虚拟机技术方案有:
(1)手工重新部署虚拟机业务,其优点是和物理机部署方式一致,通用性强;缺点是需要重新部署,效率低,操作复杂,需要较多人工干预;
(2)镜像迁移(冷迁移),通过工具直接镜像被迁移的云主机,可以将原来的环境原封不动地迁移到新环境;缺点是制作镜像麻烦,迁移流程复杂,需要停机;
(3)在线迁移,通过第三方工具迁移,停机时间短或不需要停机,迁移过程可以保证数据实时同步;缺点是费用较高,一般需要在待迁移的虚拟机操作系统里安装代理程序。
由此可见,当前主流的跨平台云迁移存在诸多弊端,亟需一种方便、高效的虚拟机迁移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企业面临的痛点。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代理跨平台的在线虚拟机迁移方案,实现方便、高效的跨平台云迁移。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跨平台云迁移虚拟机不够方便、高效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云平台的第一区域分别连接至第一存储装置和第二存储装置,并将云平台的第二区域连接至第二存储装置;
在第一存储装置中划分部分存储空间作为第一区域的虚拟机的云硬盘;
将云硬盘从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
通过第二区域纳管第二存储装置的克隆云硬盘,并通过克隆云硬盘为第二区域创建克隆虚拟机以完成虚拟机的迁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云硬盘从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包括:
响应于虚拟机处于开机状态,对云硬盘中的已有数据做快照,并将快照复制到第二存储装置中以作为克隆云硬盘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云硬盘从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还包括:
响应于虚拟机处于关机状态,直接将云硬盘从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克隆云硬盘为第二区域创建克隆虚拟机以完成虚拟机的迁移包括:
通过调用云平台的API而利用克隆云硬盘为第二区域创建克隆虚拟机以完成虚拟机的迁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云硬盘从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还包括:
通过dd命令将云硬盘从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区域纳管第二存储装置的克隆云硬盘包括:
通过第二区域的Cinder服务纳管克隆云硬盘。
在一些实施例中,云平台为基于OpenStack的云平台。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虚拟机迁移系统,包括:
连接模块,配置用于将云平台的第一区域分别连接至第一存储装置和第二存储装置,并将云平台的第二区域连接至第二存储装置;
云硬盘模块,配置用于在第一存储装置中划分部分存储空间作为第一区域的虚拟机的云硬盘;
克隆云硬盘模块,配置用于将云硬盘从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以及
虚拟机迁移模块,配置用于通过第二区域纳管第二存储装置的克隆云硬盘,并通过克隆云硬盘为第二区域创建克隆虚拟机以完成虚拟机的迁移。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方法。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共享的第二存储装置分别连接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并通过第一存储装置和第二存储装置共同挂载到一个宿主机,使得数据可以直接从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第二存储装置,在宿主机上完成了云硬盘的克隆,实现了直接通过存储网络拷贝云硬盘数据,使得数据流不经过管理网和业务网,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管理网、业务网不通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虚拟机的迁移;相比于传统的需要经过网络将虚拟机的云硬盘数据拷贝到目的主机,并最终写入到目的存储的方式,本发明的虚拟机迁移方法效率更高,简化了迁移流程,支持在线迁移,操作简便;并且可以兼容多种存储后端,兼容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虚拟机迁移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虚拟机迁移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虚拟机迁移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执行虚拟机迁移方法的计算机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的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的实施例。图1示出的是本发明提供的虚拟机迁移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将云平台的第一区域分别连接至第一存储装置和第二存储装置,并将云平台的第二区域连接至第二存储装置;
步骤S20、在第一存储装置中划分部分存储空间作为第一区域的虚拟机的云硬盘;
步骤S30、将云硬盘从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
步骤S40、通过第二区域纳管第二存储装置的克隆云硬盘,并通过克隆云硬盘为第二区域创建克隆虚拟机以完成虚拟机的迁移。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共享的第二存储装置分别连接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并通过第一存储装置和第二存储装置共同挂载到一个宿主机,使得数据可以直接从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第二存储装置,在宿主机上完成了云硬盘的克隆,实现了直接通过存储网络拷贝云硬盘数据,使得数据流不经过管理网和业务网,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管理网、业务网不通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虚拟机的迁移;相比于传统的需要经过网络将虚拟机的云硬盘数据拷贝到目的主机,并最终写入到目的存储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虚拟机迁移方法效率更高,简化了迁移流程,支持在线迁移,操作简便;并且可以兼容多种存储后端,兼容性好。
传统的另一种迁移方式,需要将源虚拟机制作成镜像,并将镜像转换成目的平台支持的格式,然后上传镜像到目的平台,最后在目的平台用镜像创建出虚拟机,这个过程操作繁琐且中间过程虚拟机停机时间长,效率低下。本发明实施例简化了这一流程,大大提高了效率。并且,本发明实施例的虚拟机迁移方法可以跨云平台区域、跨主机、跨存储来迁移虚拟机,操作简便,兼容性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云平台为基于OpenStack的云平台。
OpenStack是一个开源的云计算管理平台项目,是一系列软件开源项目的组合。OpenStack为私有云和公有云提供可扩展的弹性的云计算服务,项目是为了提供实施简单、可大规模扩展、丰富、标准统一的云计算管理平台。OpenStack提供了一个部署云的操作平台或工具集,其宗旨在于帮助组织运行虚拟计算、网络或存储服务的云,为公有云、私有云,也为大云、小云提供可扩展的、灵活的云计算解决方案。Openstack的主要目标是简化资源的管理和分配,把计算、网络、存储三大项虚拟成三大资源池。OpenStack开源项目由社区负责维护,包括OpenStack计算(代号为Nova)、OpenStack存储(代号为Cinder)、OpenStack网络服务(代号为Neutron)以及OpenStack镜像服务(代号为Glance)等服务。
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指region。每个region都有一个完整的OpenStack部署环境,有各自的一套服务的endpoint(服务入口)。不同的region共享一套keystone(提供了用户目录与他们能访问的OpenStack服务之间的映射)和horizon来提供访问控制与web操作,regions之间完全隔离,但是多个regions之间共享同一个keystone和dashboard(实时连续桌面信息检索引擎)。horizon为OpenStack提供一个web前端的管理界面,通过horizone所提供的dashboard服务,管理员可以使用通过web界面对OpenStack整体云环境进行管理,并可以直观看到各种操作结果与运行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云硬盘从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包括:响应于虚拟机处于开机状态,对云硬盘中的已有数据做快照,并将快照复制到第二存储装置中以作为克隆云硬盘的数据。
本实施例的虚拟机迁移方法支持开机的虚拟机迁移,通过对虚拟机的云硬盘做快照,可以对快照数据进行迁移,从而实现对虚拟机迁移。在整个迁移的过程中,无需在源虚拟机里安装任何形式的代理程序或驱动来辅助迁移,避免了在虚拟机里安装代理程序造成的安全威胁,也避免了在虚拟机里安装的代理程序对虚拟机里正在运行的业务系统造成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云硬盘从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还包括:响应于虚拟机处于关机状态,直接将云硬盘从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
本实施例的虚拟机迁移方法既可以迁移关机的虚拟机,也可以迁移开机的虚拟机。迁移开机的虚拟机时,因为虚拟机会持续向硬盘写入数据,为了保持数据的一致性,需要先做快照,再进行云硬盘的迁移。如果是对关机的虚拟机进行迁移,则无需做快照。本实施例的虚拟机迁移方法可支持多种块存储后端,包括iscsi、ceph等多种块存储后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克隆云硬盘为第二区域创建克隆虚拟机以完成虚拟机的迁移包括:通过调用云平台的API而利用克隆云硬盘为第二区域创建克隆虚拟机以完成虚拟机的迁移。
本实施例中,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是一些预先定义的接口(如函数、HTTP接口),或指软件系统不同组成部分衔接的约定。API用来提供应用程序与开发人员基于某软件或硬件得以访问的一组例程,而又无需访问源码,或理解内部工作机制的细节。该接口是为程序员在编程时使用的,系统和应用程序通过这个接口,可在执行中访问系统中的资源和取得OS(操作系统)的服务,它也是程序能取得操作系统服务的唯一途径。大多数操作系统的程序接口是由一组系统调用组成,每一个系统调用都是一个能完成特定功能的子程序。应用程序接口又称为应用编程接口,是一组定义、程序及协议的集合,通过API接口实现计算机软件之间的相互通信。API的一个主要功能是提供通用功能集。API同时也是一种中间件,为各种不同平台提供数据共享。程序设计的实践中,编程接口的设计首先要使软件系统的职责得到合理划分,良好的接口设计可以降低系统各部分的相互依赖,提高组成单元的内聚性,降低组成单元间的耦合程度,从而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云硬盘从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还包括:通过dd命令将云硬盘从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
本实施例中,dd是一个Unix和类Unix系统上的命令,主要功能为转换和复制文件。在Unix上,硬件的设备驱动(如硬盘)和特殊设备文件(如/dev/zero和/dev/random)就像普通文件一样,出现在文件系统中;只要在各自的驱动程序中实现了对应的功能,dd也可以读取自和/或写入到这些文件。这样,dd也可以用在备份硬件的引导扇区、获取一定数量的随机数据等任务中。dd程序也可以在复制时处理数据,例如转换字节序、或在ASCII与EBCDIC编码间互换。dd可以在文件、设备、分区和卷之间复制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区域纳管第二存储装置的克隆云硬盘包括:通过第二区域的Cinder服务纳管克隆云硬盘。
本实施例中,Cinder表示块存储服务,为虚拟机实例提供持久化存储。Cinder调用不同存储接口驱动,将存储设备转化成块存储池,用户无需了解存储实际部署的位置或设备类型。Cinder的核心功能是对卷的管理,允许对卷、卷的类型、卷的快照、卷备份进行处理,可以避免单节点故障,为运行实例而提供的持久性块存储,主要为虚拟机提供块存储服务。操作对象是磁盘,直接挂载到主机,一般用于主机的直接存储空间和数据库应用,DAS和SAN都可以提供块存储。适用于数据库。管理块设备,为虚拟机管理SAN设备源。但是它本身不是块设备源,需要一个存储后端来提供实际的块设备源(如iSCSI、FC等)。Cinder相当于一个管家,当虚拟机需要块设备时,询问管家去哪里获取具体的块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虚拟机迁移系统。图2示出的是本发明提供的虚拟机迁移系统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一种虚拟机迁移系统包括:连接模块,配置用于将云平台的第一区域分别连接至第一存储装置和第二存储装置,并将云平台的第二区域连接至第二存储装置;云硬盘模块20,配置用于在第一存储装置中划分部分存储空间作为第一区域的虚拟机的云硬盘;克隆云硬盘模块30,配置用于将云硬盘从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以及虚拟机迁移模块40,配置用于通过第二区域纳管第二存储装置的克隆云硬盘,并通过克隆云硬盘为第二区域创建克隆虚拟机以完成虚拟机的迁移。
本发明实施例的虚拟机迁移系统,通过将共享的第二存储装置分别连接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并通过第一存储装置和第二存储装置共同挂载到一个宿主机,使得数据可以直接从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第二存储装置,在宿主机上完成了云硬盘的克隆,实现了直接通过存储网络拷贝云硬盘数据,使得数据流不经过管理网和业务网,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管理网、业务网不通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虚拟机的迁移;相比于传统的需要经过网络将虚拟机的云硬盘数据拷贝到目的主机,并最终写入到目的存储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虚拟机迁移系统效率更高,简化了迁移流程,支持在线迁移,操作简便;并且可以兼容多种存储后端,兼容性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克隆云硬盘模块30进一步配置用于响应于虚拟机处于开机状态,对云硬盘中的已有数据做快照,并将快照复制到第二存储装置中以作为克隆云硬盘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克隆云硬盘模块30进一步还配置用于响应于虚拟机处于关机状态,直接将云硬盘从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
在一些实施例中,虚拟机迁移模块40包括克隆虚拟机创建模块,配置用于通过调用云平台的API而利用克隆云硬盘为第二区域创建克隆虚拟机以完成虚拟机的迁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克隆云硬盘模块30进一步还配置用于通过dd命令将云硬盘从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
在一些实施例中,虚拟机迁移模块40包括克隆云硬盘纳管模块,配置用于通过第二区域的Cinder服务纳管克隆云硬盘。
在一些实施例中,云平台为基于OpenStack的云平台。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虚拟机迁移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31,该计算机程序指令31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将云平台的第一区域分别连接至第一存储装置和第二存储装置,并将云平台的第二区域连接至第二存储装置;
在第一存储装置中划分部分存储空间作为第一区域的虚拟机的云硬盘;
将云硬盘从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
通过第二区域纳管第二存储装置的克隆云硬盘,并通过克隆云硬盘为第二区域创建克隆虚拟机以完成虚拟机的迁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云硬盘从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包括:响应于虚拟机处于开机状态,对云硬盘中的已有数据做快照,并将快照复制到第二存储装置中以作为克隆云硬盘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云硬盘从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还包括:响应于虚拟机处于关机状态,直接将云硬盘从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克隆云硬盘为第二区域创建克隆虚拟机以完成虚拟机的迁移包括:通过调用云平台的API而利用克隆云硬盘为第二区域创建克隆虚拟机以完成虚拟机的迁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云硬盘从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还包括:通过dd命令将云硬盘从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区域纳管第二存储装置的克隆云硬盘包括:通过第二区域的Cinder服务纳管克隆云硬盘。
在一些实施例中,云平台为基于OpenStack的云平台。
应当理解,在相互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上针对根据本发明的虚拟机迁移方法阐述的所有实施方式、特征和优势同样地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虚拟机迁移系统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402和处理器401,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该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方法。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执行虚拟机迁移方法的计算机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硬件结构示意图。以如图4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为例,在该计算机设备中包括一个处理器401以及一个存储器402,并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403和输出装置404。处理器401、存储器402、输入装置403和输出装置404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4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输入装置403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虚拟机迁移系统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404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存储器402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虚拟机迁移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存储器40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虚拟机迁移方法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4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40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4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本地模块。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处理器4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的非易失性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虚拟机迁移方法。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写可编程ROM(EEPROM)或快闪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该RAM可以充当外部高速缓存存储器。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RAM可以以多种形式获得,比如同步RAM(D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速率SDRAM(DDRSDRAM)、增强SDRAM(ESDRAM)、同步链路DRAM(SLDRAM)、以及直接Rambus RAM(DRRAM)。所公开的方面的存储设备意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其它合适类型的存储器。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明白的是,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这种可互换性,已经就各种示意性组件、方块、模块、电路和步骤的功能对其进行了一般性的描述。这种功能是被实现为软件还是被实现为硬件取决于具体应用以及施加给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种具体应用以各种方式来实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定不应被解释为导致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
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以利用被设计成用于执行这里功能的下列部件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者这些部件的任何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是可替换地,处理器可以是任何传统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和/或任何其它这种配置。
以上是本发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注意,在不背离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根据这里描述的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权利要求的功能、步骤和/或动作不需以任何特定顺序执行。此外,尽管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元素可以以个体形式描述或要求,但除非明确限制为单数,也可以理解为多个。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支持例外情况,单数形式“一个”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和/或”是指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相关联地列出的项目的任意和所有可能组合。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云平台的第一区域分别连接至第一存储装置和第二存储装置,并将所述云平台的第二区域连接至所述第二存储装置;
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中划分部分存储空间作为所述第一区域的虚拟机的云硬盘;
将所述云硬盘从所述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所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
通过所述第二区域纳管所述第二存储装置的所述克隆云硬盘,并通过所述克隆云硬盘为所述第二区域创建克隆虚拟机以完成所述虚拟机的迁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云硬盘从所述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所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包括:
响应于所述虚拟机处于开机状态,对所述云硬盘中的已有数据做快照,并将所述快照复制到所述第二存储装置中以作为所述克隆云硬盘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云硬盘从所述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所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虚拟机处于关机状态,直接将所述云硬盘从所述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所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克隆云硬盘为所述第二区域创建克隆虚拟机以完成所述虚拟机的迁移包括:
通过调用所述云平台的API而利用所述克隆云硬盘为所述第二区域创建克隆虚拟机以完成所述虚拟机的迁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云硬盘从所述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所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还包括:
通过dd命令将所述云硬盘从所述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所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二区域纳管所述第二存储装置的所述克隆云硬盘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区域的Cinder服务纳管所述克隆云硬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平台为基于OpenStack的云平台。
8.一种虚拟机迁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模块,配置用于将云平台的第一区域分别连接至第一存储装置和第二存储装置,并将所述云平台的第二区域连接至所述第二存储装置;
云硬盘模块,配置用于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中划分部分存储空间作为所述第一区域的虚拟机的云硬盘;
克隆云硬盘模块,配置用于将所述云硬盘从所述第一存储装置克隆到所述第二存储装置以得到克隆云硬盘;以及
虚拟机迁移模块,配置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区域纳管所述第二存储装置的所述克隆云硬盘,并通过所述克隆云硬盘为所述第二区域创建克隆虚拟机以完成所述虚拟机的迁移。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682326.7A 2021-06-20 2021-06-20 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Pending CN1135902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2326.7A CN113590258A (zh) 2021-06-20 2021-06-20 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2326.7A CN113590258A (zh) 2021-06-20 2021-06-20 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0258A true CN113590258A (zh) 2021-11-02

Family

ID=78244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82326.7A Pending CN113590258A (zh) 2021-06-20 2021-06-20 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90258A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5570A (zh) * 2019-09-03 2021-03-05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云平台资源迁移方法及其装置、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5570A (zh) * 2019-09-03 2021-03-05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云平台资源迁移方法及其装置、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14706B1 (en) Backup and recovery of raw disks [RDM] in virtual environment using snapshot technology
US11553034B2 (en) Server computer management system for supporting highly available virtual desktops of multiple different tenants
CN109344000B (zh) 区块链网络服务平台、恢复工具及其故障处理方法、存储介质
US9575991B2 (en) Enabling coarse-grained volume snapshots for virtual machine backup and restore
US10642633B1 (en) Intelligent backups with dynamic proxy in virtualized environment
US9946578B2 (en) Managing the persistent data of a pre-installed application in an elastic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
US20190235904A1 (en) Cloning services in virtualized computing systems
US10445186B1 (en) Associating a guest application within a virtual machine to create dependencies in backup/restore policy
CN112099918A (zh) 容器化环境中的集群的实时迁移
US10740133B2 (en) Automated data migration of services of a virtual machine to containers
JP2020024733A (ja) データボリュームの動的な構成
CN109314721B (zh) 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多个集群的管理
US20200026786A1 (en) Management and synchronization of batch workloads with active/active sites using proxy replication engines
AU2015229864A1 (en) Reducing data volume durability state for block-based storage
US10754741B1 (en) Event-driven replication for migrating computing resources
US11442897B2 (en) Optimizing content storage through stubbing
US10146634B1 (en) Image restore from incremental backup
US9733869B1 (en) Provisioning a slave for data storage using metadata with updated references
US11709692B2 (en) Hot growing a cloud hosted block device
US20190227888A1 (en) Handling node failure in multi-node data storage systems
US11151093B2 (en) Distributed system control for on-demand data access in complex, heterogenous data storage
CN113590258A (zh) 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US11977559B2 (en) Providing instant and distributed access to a source blob via copy-on-read blobs and link blobs
CN115485677A (zh) 在分布式数据存储环境中的安全数据复制
US20210034245A1 (en) Techniques for capturing virtual machine snapshots using data storage system snapsho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