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87177A - 基于供汽耦合供暖的热电联产调峰系统及负荷调节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供汽耦合供暖的热电联产调峰系统及负荷调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87177A
CN113587177A CN202110834956.1A CN202110834956A CN113587177A CN 113587177 A CN113587177 A CN 113587177A CN 202110834956 A CN202110834956 A CN 202110834956A CN 113587177 A CN113587177 A CN 1135871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water
valve
heat exchange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349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寇学森
王永贞
侯封校
尹国安
张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y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iny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y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iny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83495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871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87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8717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3/00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 F24D3/10Feed-line arrangements, e.g. providing for heat-accumulator tanks, expansion tanks ; Hydraulic components of a central heating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15/00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devices driven thereby
    • F01D15/10Adaptations for driving, or combinations with, electric gen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17/00Using steam or condensate extracted or exhausted from steam engine plant
    • F01K17/02Using steam or condensate extracted or exhausted from steam engine plant for heating purposes, e.g. industrial, domest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1/00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 F22B1/28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in boil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F22B1/30Electrode boi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5/00Control systems for steam boi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 F24D19/100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for central heating
    • F24D19/101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for central heating using a valve or val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14Combined heat and power generation [CH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供汽耦合供暖的热电联产调峰系统及负荷调节方法,主要包括:热电联产机组、凝汽器、工业蒸汽用户、背压机、发电机、蒸汽式电极锅炉、汽水混合加热装置、疏水缓存装置、循环水泵、采暖用户、汽水换热器、水水换热器、热水蓄热装置和电网,利用背压机回收蒸汽余能来发电,并形成低压蒸汽供给低压蒸汽用户使用,利用蒸汽和蒸汽疏水为采暖用户供暖,利用热水蓄热装置进行热电联产机组和电网的电力调峰,利用蒸汽式电极锅炉配合热电联产系统灵活调节。本发明通过热电联产供汽与供暖的高效集成,满足了用户多样化、多品位的用热需求,实现了能量梯级高效利用,并结合蓄热装置挖掘了热电联产系统电力调峰能力,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Description

基于供汽耦合供暖的热电联产调峰系统及负荷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电联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供汽耦合供暖的热电联产调峰系统及负荷调节方法,尤其适用于同时有供汽和供暖需求的热电联产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为提高火电机组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并争取更多的发电利用小时数,纯凝机组改供热得到广泛的发展。但是,对于不同工业蒸汽用户,由于各自的工艺不同,所需的蒸汽压力参数也就不尽相同,而对于热电机组来说,仅有一条对外供蒸汽的母管道,即只能对外供一种压力参数的蒸汽。由此造成了热电机组的供汽参数与蒸汽用户的不匹配,不仅无法保证蒸汽用户的用汽需求,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能量损失。特别地是,当前新能源电力的快速发展对火电机组调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然而热电联产机组为了保证供热而无法灵活调节,致使热电机组的调峰能力严重低下,无法满足现阶段国家能源转型的需要。
另外,近年来,随着工业园区推进节能减排及集中供热快速发展,原有工业园区的高污染、低能效的供热锅炉逐渐关停,取而代之的则是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方式,然而用于蒸汽用户和采暖用户的能量需求不同,通常来说,针对采暖用户,则铺设热水管网,针对用汽用户,则铺设蒸汽管网,由此造成了管网建设投资非常巨大。
综上市场面临的技术难题,主要解决技术手段是:申请号为201310667813.1的中国专利“汽轮机高低压两级工业抽汽供热装置”,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可以满足热用户高、低压两级蒸汽的需求,但其弊端是,需要铺设两条蒸汽母管道,大大增加了投资成本;特别是,每增加一个蒸汽压力参数需求时,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针对上述技术难题,本发明则是将热电联产供汽流程与供暖流程进行高效集成,通过蒸汽管网为采暖用户进行供暖,并利用蒸汽式电极锅炉和蓄热装置来满足热电联产机组和电网的调峰要求,同时在节能方面,将蒸汽用户侧的余能进行回收利用来满足电动设备的用电需求和采暖用户的供暖需求,由此,既降低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的投资成本,提升了热电联产系统的电力调峰能力,满足了多样化、多品位的供热需求,还通过余能回收利用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回收利用,符合国家能源转型的政策发展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性能可靠、基于供汽耦合供暖的热电联产调峰系统及负荷调节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供汽耦合供暖的热电联产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电联产机组、凝汽器、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第一背压机、第一发电机、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汽水混合加热装置、第二类工业蒸汽用户、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疏水缓存装置、第一疏水循环泵、第二背压机、第二发电机、汽水换热器、水水换热器、第二疏水循环泵、采暖用户、热网水循环泵、热水蓄热装置、蓄热循环泵、放热循环泵、电网、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和电源控制开关,所述热电联产机组的排汽口与凝汽器的进汽口连接,所述热电联产机组的工业抽汽口通过工业蒸汽输送管同时与第一背压机的进汽口和第二类工业蒸汽用户的进汽口连接,且在热电联产机组的工业抽汽口安装有第一阀门,在第一背压机的进汽口安装有第三阀门,在第二类工业蒸汽用户的进汽口安装有第十阀门,所述第一背压机的排汽口与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的进汽口连接,且在第一背压机的排汽口安装有第四阀门,所述第一背压机驱动第一发电机做功发电,所述第一发电机产生的电力输送至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来生产蒸汽,所述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的蒸汽出口通过第一蒸汽支管和第二蒸汽支管分别与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的进汽口和汽水混合加热装置的进汽口连接,且在第一蒸汽支管上安装有第六阀门,在第二蒸汽支管上安装有第七阀门,所述工业蒸汽输送管的出汽端还通过第一工业蒸汽支管和第二工业蒸汽支管分别与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的进汽口和第二背压机的进汽口连接,且在第一工业蒸汽支管上安装有第十二阀门,在第二工业蒸汽支管上安装有第十五阀门,在第二背压机的进汽口安装有第十六阀门,所述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的疏水出口与疏水缓存装置的进水口连接,且在疏水缓存装置的进水口安装有第十三阀门,所述第二背压机的排汽口与汽水换热器的进汽口连接,且在第二背压机的排汽口安装有第十七阀门,所述第二背压机驱动第二发电机做功发电,所述汽水换热器的疏水出口与水水换热器的疏水进口连接,且在汽水换热器的疏水出口安装有第十九阀门,在水水换热器的疏水进口安装有第二十阀门,所述水水换热器的疏水进口还通过第一疏水输送管同时与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的疏水出口、汽水混合加热装置的高温水出口、第二类工业蒸汽用户的疏水出口和疏水缓存装置的出水口连接,且在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的疏水出口安装有第八阀门,在汽水混合加热装置的高温水出口安装有第九阀门,在第二类工业蒸汽用户的疏水出口安装有第十一阀门,在疏水缓存装置的出水口安装有第一疏水循环泵和第十四阀门,所述水水换热器的疏水出口通过第二疏水输送管与凝汽器的疏水进口连接,且在水水换热器的疏水出口安装有第二十一阀门,在第二疏水输送管上安装有第二疏水循环泵,在凝汽器的疏水进口安装有第二阀门,所述采暖用户的热网水出口通过热网回水管与水水换热器的热网水进口连接,且在热网回水管上安装有热网水循环泵,在水水换热器的热网水进口安装有第二十四阀门,所述第二疏水循环泵的出水口与热网回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二疏水旁路,且在第二疏水旁路上安装有第二十三阀门,所述水水换热器的热网水出口与汽水换热器的进水口连接,且在水水换热器的热网水出口安装有第二十五阀门,在汽水换热器的进水口安装有第二十七阀门,所述汽水换热器的出水口通过热网供水管与采暖用户的热网水进口连接,且在汽水换热器的出水口安装有第二十八阀门,在热网供水管上安装有第二十九阀门,所述热水蓄热装置的蓄热端通过第一蓄热管和第二蓄热管分别与水水换热器的热网水进口和汽水换热器的出水口连接,且在第一蓄热管上安装有第三十阀门和蓄热循环泵,在第二蓄热管上安装有第三十一阀门,所述热水蓄热装置的放热端通过第一放热管和第二放热管分别与热网水循环泵的出水口和热网供水管的进水端连接,且在第一放热管上安装有第三十二阀门,在第二放热管上安装有第三十三阀门和放热循环泵,所述电网通过电源控制开关与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连接,所述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的蒸汽出口通过第三蒸汽支管和第四蒸汽支管分别与第二背压机的进汽口和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的进汽口连接,且在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的蒸汽出口安装有第三十四阀门,在第三蒸汽支管上安装有第三十五阀门,在第四蒸汽支管上安装有第三十六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背压机的进汽口与排汽口之间设置有第一蒸汽旁路,且在第一蒸汽旁路上安装有第五阀门,所述第二背压机的进汽口与排汽口之间设置有第二蒸汽旁路,且在第二蒸汽旁路上安装有第十八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汽水混合加热装置为直接接触式换热器,来自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的蒸汽与外供的给水在汽水混合加热装置内进行混合换热。
进一步的,所述水水换热器的疏水侧设置有第一疏水旁路,且在第一疏水旁路上安装有第二十二阀门,所述水水换热器的热网水侧设置有热网水旁路,且在热网水旁路上安装有第二十六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为低压蒸汽用户,所述第二类工业蒸汽用户为大流量、连续性的蒸汽用户,所述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为小流量、间断性的蒸汽用户。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发电机产生的电力用于驱动第二疏水循环泵、热网水循环泵、蓄热循环泵和放热循环泵做功。
所述的基于供汽耦合供暖的热电联产调峰系统的负荷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打开并调节第一阀门,热电联产机组产生的高压蒸汽通过工业蒸汽输送管对外供出;
此时,关闭第五阀门,打开并调节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和第八阀门,来自工业蒸汽输送管的高压蒸汽先进入第一背压机驱动第一发电机做功发电后被降压,然后形成的低压蒸汽供给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使用,第一发电机产生的电力用于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生产低压蒸汽,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产生的蒸汽疏水通过第一疏水输送管对外供出;
此时,打开并调节第十阀门和第十一阀门,来自工业蒸汽输送管的高压蒸汽供给第二类工业蒸汽用户使用,第二类工业蒸汽用户产生的蒸汽疏水通过第一疏水输送管对外供出;
此时,打开并调节第十二阀门和第十三阀门,来自工业蒸汽输送管的高压蒸汽供给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使用,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产生的蒸汽疏水先进入疏水缓存装置进行储存,当疏水缓存装置中疏水储满后,再打开并调节第十四阀门,疏水缓存装置中的疏水在第一疏水循环泵驱动下通过第一疏水输送管对外供出;
此时,关闭第十八阀门、第二十二阀门、第二十三阀门和第二十六阀门,打开并调节第二阀门、第十五阀门、第十六阀门、第十七阀门、第十九阀门、第二十阀门和第二十一阀门,来自工业蒸汽输送管的高压蒸汽先进入第二背压机驱动第二发电机做功发电后被降压,然后形成的低压蒸汽进入汽水换热器加热热网水,第二发电机产生的电力用于驱动第二疏水循环泵、热网水循环泵、蓄热循环泵和放热循环泵,来自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的疏水、来自第二类工业蒸汽用户的疏水和来自疏水缓存装置的疏水通过第一疏水输送管与汽水换热器形成的蒸汽疏水同时进入水水换热器加热热网水,经过水水换热器降温后的疏水在第二疏水循环泵的驱动下通过第二疏水输送管返回至凝汽器中,同时打开并调节第二十四阀门、第二十五阀门、第二十七阀门、第二十八阀门和第二十九阀门,来自采暖用户的热网回水在热网水循环泵的驱动下通过热网回水管输送至水水换热器被一级加热,然后进入汽水换热器被二级加热后,形成高温的热网水通过热网供水管输送至采暖用户进行供暖。
进一步的,当热电联产机组需要进行电力调峰时,操作步骤如下:
若热电联产机组需要增加输出电负荷,则减小第一阀门的开度,从而减少工业蒸汽输送管输出的蒸汽流量来使得热电联产机组输出电负荷增加,并对应减小第十五阀门、第十六阀门和第十七阀门的开度,从而减少进入汽水换热器的蒸汽流量,此时,则打开第三十二阀门和第三十三阀门,关闭第三十阀门和第三十一阀门,热水蓄热装置对外放热来补充汽水换热器和水水换热器少供的热量,由此保证采暖用户供暖需求;
若热电联产机组需要减少输出电负荷,则增大第一阀门的开度,从而增加工业蒸汽输送管输出的蒸汽流量来使得热电联产机组输出电负荷减少,并对应增大第十五阀门、第十六阀门和第十七阀门的开度,从而增加进入汽水换热器的蒸汽流量,此时,则打开第三十阀门和第三十一阀门,关闭第三十二阀门和第三十三阀门,热水蓄热装置进行蓄热来消纳汽水换热器和水水换热器多供的热量,由此保证采暖用户供暖需求。
进一步的,当电网需要进行电力调峰时,操作步骤如下:
若电网需要增加用电负荷来消纳电网多余的电力,则打开并增加第三十四阀门和第三十五阀门的开度,并增大第十六阀门和第十七阀门的开度,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利用电网提供的电力生产蒸汽,并通过第三蒸汽支管输送至第二背压机做功后再进入汽水换热器,从而增加进入汽水换热器的蒸汽流量,此时,则打开第三十阀门和第三十一阀门,关闭第三十二阀门和第三十三阀门,热水蓄热装置进行蓄热来消纳汽水换热器和水水换热器多供的热量,由此保证采暖用户供暖需求;
若电网需要减少用电负荷来弥补电网不足的电力,则减小第三十四阀门和第三十五阀门的开度且直至关闭,并减小第十六阀门和第十七阀门的开度,降低电网给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提供的电力且直至电力降至为零,从而减少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输送至第二背压机和汽水换热器的蒸汽,从而减少进入汽水换热器的蒸汽流量,此时,则打开第三十二阀门和第三十三阀门,关闭第三十阀门和第三十一阀门,热水蓄热装置对外放热来补充汽水换热器和水水换热器少供的热量,由此保证采暖用户供暖需求。
进一步的,当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提供给水水换热器的单位热量价格大于工业蒸汽输送管提供给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的单位热量价格时,则关闭第六阀门,打开第七阀门和第九阀门,来自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的蒸汽与外供的给水在汽水混合加热装置内进行混合换热后形成热水,然后通过第一疏水输送管供给水水换热器来为采暖用户供暖。
进一步的,当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提供给水水换热器的单位热量价格小于工业蒸汽输送管提供给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的单位热量价格时,则打开第六阀门,关闭第七阀门和第九阀门,来自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的蒸汽直接供给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使用。
进一步的,当热电联产机组提供的单位蒸汽价格大于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提供的单位蒸汽价格时,则关小第十二阀门和第十五阀门的开度且直至关闭,打开并调节第三十四阀门、第三十五阀门和第三十六阀门,增加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供给第二背压机和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的蒸汽流量,减少热电联产机组供给第二背压机和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的蒸汽流量且直至为零。
进一步的,当热电联产机组提供的单位蒸汽价格小于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提供的单位蒸汽价格时,则关小第三十四阀门、第三十五阀门和第三十六阀门的开度且直至关闭,打开并调节第十二阀门和第十五阀门,增加热电联产机组供给第二背压机和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的蒸汽流量,减少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供给第二背压机和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的蒸汽流量且直至为零。
进一步的,当来自采暖用户的热网回水压力较低时,还打开第二十三阀门,关闭第二阀门,来自水水换热器的疏水在第二疏水循环泵的驱动下经由第二疏水旁路输送至热网回水管,实现对采暖用户的供暖系统进行补水定压。
进一步的,当第二疏水循环泵、热网水循环泵、放热循环泵和蓄热循环泵等设备的耗电量改变时,则调节第十六阀门、第十七阀门和第十八阀门的开度,改变进入第二背压机的蒸汽流量,从而改变第二发电机的发电量,来匹配第二疏水循环泵、热网水循环泵、放热循环泵和蓄热循环泵等设备的耗电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本发明通过技术手段将热电联产供汽流程与供暖流程进行高效集成,利用蒸汽管网同时为蒸汽用户供汽和为采暖用户供暖,既降低了集中供热系统的管网建设投资,满足了用户侧多样化、多品位的用热需求;(2)利用采暖用户和蒸汽用户多样化用能需求的耦合,来有效提升热电联产系统的电力调峰能力,同时还通过余能回收利用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回收利用,符合国家能源转型的政策发展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供汽耦合供暖的热电联产调峰系统及负荷调节方法的系统示意图。
图中:1-热电联产机组、2-凝汽器、3-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4-第一背压机、5-第一发电机、6-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7-汽水混合加热装置、8-第二类工业蒸汽用户、9-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10-疏水缓存装置、11-第一疏水循环泵、12-第二背压机、13-第二发电机、14-汽水换热器、15-水水换热器、16-第二疏水循环泵、17-采暖用户、18-热网水循环泵、19-热水蓄热装置、20-蓄热循环泵、21-放热循环泵、22-电网、23-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24-电源控制开关、31-第一阀门、32-第二阀门、33-第三阀门、34-第四阀门、35-第五阀门、36-第六阀门、37-第七阀门、38-第八阀门、39-第九阀门、40-第十阀门、41-第十一阀门、42-第十二阀门、43-第十三阀门、44-第十四阀门、45-第十五阀门、46-第十六阀门、47-第十七阀门、48-第十八阀门、49-第十九阀门、50-第二十阀门、51-第二十一阀门、52-第二十二阀门、53-第二十三阀门、54-第二十四阀门、55-第二十五阀门、56-第二十六阀门、57-第二十七阀门、58-第二十八阀门、59-第二十九阀门、60-第三十阀门、61-第三十一阀门、62-第三十二阀门、63-第三十三阀门、64-第三十四阀门、65-第三十五阀门、66-第三十六阀门、71-工业蒸汽输送管、72-第一蒸汽旁路、73-第一蒸汽支管、74-第二蒸汽支管、75-第一疏水输送管、76-第一工业蒸汽支管、77-第二工业蒸汽支管、78-第二蒸汽旁路、79-第一疏水旁路、80-第二疏水输送管、81-第二疏水旁路、82-热网回水管、83-热网供水管、84-热网水旁路、85-第一蓄热管、86-第二蓄热管、87-第一放热管、88-第二放热管、89-第三蒸汽支管、90-第四蒸汽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供汽耦合供暖的热电联产调峰系统,包括:热电联产机组1、凝汽器2、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3、第一背压机4、第一发电机5、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6、汽水混合加热装置7、第二类工业蒸汽用户8、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9、疏水缓存装置10、第一疏水循环泵11、第二背压机12、第二发电机13、汽水换热器14、水水换热器15、第二疏水循环泵16、采暖用户17、热网水循环泵18、热水蓄热装置19、蓄热循环泵20、放热循环泵21、电网22、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23和电源控制开关24,热电联产机组1的排汽口与凝汽器2的进汽口连接,热电联产机组1的工业抽汽口通过工业蒸汽输送管71同时与第一背压机4的进汽口和第二类工业蒸汽用户8的进汽口连接,且在热电联产机组1的工业抽汽口安装有第一阀门31,在第一背压机4的进汽口安装有第三阀门33,在第二类工业蒸汽用户8的进汽口安装有第十阀门40,第一背压机4的排汽口与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3的进汽口连接,且在第一背压机4的排汽口安装有第四阀门34,第一背压机4驱动第一发电机5做功发电,第一发电机5产生的电力输送至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6来生产蒸汽,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6的蒸汽出口通过第一蒸汽支管73和第二蒸汽支管74分别与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3的进汽口和汽水混合加热装置7的进汽口连接,且在第一蒸汽支管73上安装有第六阀门36,在第二蒸汽支管74上安装有第七阀门37,工业蒸汽输送管71的出汽端还通过第一工业蒸汽支管76和第二工业蒸汽支管77分别与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9的进汽口和第二背压机12的进汽口连接,且在第一工业蒸汽支管76上安装有第十二阀门42,在第二工业蒸汽支管77上安装有第十五阀门45,在第二背压机12的进汽口安装有第十六阀门46,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9的疏水出口与疏水缓存装置10的进水口连接,且在疏水缓存装置10的进水口安装有第十三阀门43,第二背压机12的排汽口与汽水换热器14的进汽口连接,且在第二背压机12的排汽口安装有第十七阀门47,第二背压机12驱动第二发电机13做功发电,汽水换热器14的疏水出口与水水换热器15的疏水进口连接,且在汽水换热器14的疏水出口安装有第十九阀门49,在水水换热器15的疏水进口安装有第二十阀门50,水水换热器15的疏水进口还通过第一疏水输送管75同时与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3的疏水出口、汽水混合加热装置7的高温水出口、第二类工业蒸汽用户8的疏水出口和疏水缓存装置10的出水口连接,且在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3的疏水出口安装有第八阀门38,在汽水混合加热装置7的高温水出口安装有第九阀门39,在第二类工业蒸汽用户8的疏水出口安装有第十一阀门41,在疏水缓存装置10的出水口安装有第一疏水循环泵11和第十四阀门44,水水换热器15的疏水出口通过第二疏水输送管80与凝汽器2的疏水进口连接,且在水水换热器15的疏水出口安装有第二十一阀门51,在第二疏水输送管80上安装有第二疏水循环泵16,在凝汽器2的疏水进口安装有第二阀门32,采暖用户17的热网水出口通过热网回水管82与水水换热器15的热网水进口连接,且在热网回水管82上安装有热网水循环泵18,在水水换热器15的热网水进口安装有第二十四阀门54,第二疏水循环泵16的出水口与热网回水管82之间设置有第二疏水旁路81,且在第二疏水旁路81上安装有第二十三阀门53,水水换热器15的热网水出口与汽水换热器14的进水口连接,且在水水换热器15的热网水出口安装有第二十五阀门55,在汽水换热器14的进水口安装有第二十七阀门57,汽水换热器14的出水口通过热网供水管83与采暖用户17的热网水进口连接,且在汽水换热器14的出水口安装有第二十八阀门58,在热网供水管83上安装有第二十九阀门59,热水蓄热装置19的蓄热端通过第一蓄热管85和第二蓄热管86分别与水水换热器15的热网水进口和汽水换热器14的出水口连接,且在第一蓄热管85上安装有第三十阀门60和蓄热循环泵20,在第二蓄热管86上安装有第三十一阀门61,热水蓄热装置19的放热端通过第一放热管87和第二放热管88分别与热网水循环泵18的出水口和热网供水管83的进水端连接,且在第一放热管87上安装有第三十二阀门62,在第二放热管88上安装有第三十三阀门63和放热循环泵21,电网22通过电源控制开关24与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23连接,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23的蒸汽出口通过第三蒸汽支管89和第四蒸汽支管90分别与第二背压机12的进汽口和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9的进汽口连接,且在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23的蒸汽出口安装有第三十四阀门64,在第三蒸汽支管89上安装有第三十五阀门65,在第四蒸汽支管90上安装有第三十六阀门66。
本实施例中,第一背压机4的进汽口与排汽口之间设置有第一蒸汽旁路72,且在第一蒸汽旁路72上安装有第五阀门35,第二背压机12的进汽口与排汽口之间设置有第二蒸汽旁路78,且在第二蒸汽旁路78上安装有第十八阀门48。
本实施例中,汽水混合加热装置7为直接接触式换热器,来自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6的蒸汽与外供的给水在汽水混合加热装置7内进行混合换热。
本实施例中,水水换热器15的疏水侧设置有第一疏水旁路79,且在第一疏水旁路79上安装有第二十二阀门52,水水换热器15的热网水侧设置有热网水旁路84,且在热网水旁路84上安装有第二十六阀门56。
本实施例中,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3为低压蒸汽用户,第二类工业蒸汽用户8为大流量、连续性的蒸汽用户,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9为小流量、间断性的蒸汽用户。
本实施例中,第二发电机13产生的电力用于驱动第二疏水循环泵16、热网水循环泵18、蓄热循环泵20和放热循环泵21做功。
本实施例中,基于供汽耦合供暖的热电联产调峰系统的负荷调节方法如下:
打开并调节第一阀门31,热电联产机组1产生的高压蒸汽通过工业蒸汽输送管71对外供出;
此时,关闭第五阀门35,打开并调节第三阀门33、第四阀门34和第八阀门38,来自工业蒸汽输送管71的高压蒸汽先进入第一背压机4驱动第一发电机5做功发电后被降压,然后形成的低压蒸汽供给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3使用,第一发电机5产生的电力用于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6生产低压蒸汽,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3产生的蒸汽疏水通过第一疏水输送管75对外供出;
此时,打开并调节第十阀门40和第十一阀门41,来自工业蒸汽输送管71的高压蒸汽供给第二类工业蒸汽用户8使用,第二类工业蒸汽用户8产生的蒸汽疏水通过第一疏水输送管75对外供出;
此时,打开并调节第十二阀门42和第十三阀门43,来自工业蒸汽输送管71的高压蒸汽供给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9使用,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9产生的蒸汽疏水先进入疏水缓存装置10进行储存,当疏水缓存装置10中疏水储满后,再打开并调节第十四阀门44,疏水缓存装置10中的疏水在第一疏水循环泵11驱动下通过第一疏水输送管75对外供出;
此时,关闭第十八阀门48、第二十二阀门52、第二十三阀门53和第二十六阀门56,打开并调节第二阀门32、第十五阀门45、第十六阀门46、第十七阀门47、第十九阀门49、第二十阀门50和第二十一阀门51,来自工业蒸汽输送管71的高压蒸汽先进入第二背压机12驱动第二发电机13做功发电后被降压,然后形成的低压蒸汽进入汽水换热器14加热热网水,第二发电机13产生的电力用于驱动第二疏水循环泵16、热网水循环泵18、蓄热循环泵20和放热循环泵21,来自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3的疏水、来自第二类工业蒸汽用户8的疏水和来自疏水缓存装置10的疏水通过第一疏水输送管75与汽水换热器14形成的蒸汽疏水同时进入水水换热器15加热热网水,经过水水换热器15降温后的疏水在第二疏水循环泵16的驱动下通过第二疏水输送管80返回至凝汽器2中,同时打开并调节第二十四阀门54、第二十五阀门55、第二十七阀门57、第二十八阀门58和第二十九阀门59,来自采暖用户17的热网回水在热网水循环泵18的驱动下通过热网回水管82输送至水水换热器15被一级加热,然后进入汽水换热器14被二级加热后,形成高温的热网水通过热网供水管83输送至采暖用户17进行供暖。
本实施例中,当热电联产机组1需要进行电力调峰时,操作步骤如下:
若热电联产机组1需要增加输出电负荷,则减小第一阀门31的开度,从而减少工业蒸汽输送管71输出的蒸汽流量来使得热电联产机组1输出电负荷增加,并对应减小第十五阀门45、第十六阀门46和第十七阀门47的开度,从而减少进入汽水换热器14的蒸汽流量,此时,则打开第三十二阀门62和第三十三阀门63,关闭第三十阀门60和第三十一阀门61,热水蓄热装置19对外放热来补充汽水换热器14和水水换热器15少供的热量,由此保证采暖用户17供暖需求;
若热电联产机组1需要减少输出电负荷,则增大第一阀门31的开度,从而增加工业蒸汽输送管71输出的蒸汽流量来使得热电联产机组1输出电负荷减少,并对应增大第十五阀门45、第十六阀门46和第十七阀门47的开度,从而增加进入汽水换热器14的蒸汽流量,此时,则打开第三十阀门60和第三十一阀门61,关闭第三十二阀门62和第三十三阀门63,热水蓄热装置19进行蓄热来消纳汽水换热器14和水水换热器15多供的热量,由此保证采暖用户17供暖需求。
本实施例中,当电网22需要进行电力调峰时,操作步骤如下:
若电网22需要增加用电负荷来消纳电网22多余的电力,则打开并增加第三十四阀门64和第三十五阀门65的开度,并增大第十六阀门46和第十七阀门47的开度,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23利用电网22提供的电力生产蒸汽,并通过第三蒸汽支管89输送至第二背压机12做功后再进入汽水换热器14,从而增加进入汽水换热器14的蒸汽流量,此时,打开第三十阀门60和第三十一阀门61,关闭第三十二阀门62和第三十三阀门63,热水蓄热装置19进行蓄热来消纳汽水换热器14和水水换热器15多供的热量,由此保证采暖用户17供暖需求;
若电网22需要减少用电负荷来弥补电网22不足的电力,则减小第三十四阀门64和第三十五阀门65的开度且直至关闭,并减小第十六阀门46和第十七阀门47的开度,降低电网22给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23提供的电力且直至电力降至为零,从而减少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23输送至第二背压机12和汽水换热器14的蒸汽,从而减少进入汽水换热器14的蒸汽流量,此时,则打开第三十二阀门62和第三十三阀门63,关闭第三十阀门60和第三十一阀门61,热水蓄热装置19对外放热来补充汽水换热器14和水水换热器15少供的热量,由此保证采暖用户17供暖需求。
在本实施例的负荷调节方法中,当热电联产机组1需要进行电力调峰时,还可以利用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6来进行负荷调节,即:若热电联产机组1需要增加输出电负荷,则减小第一阀门31的开度,从而减少工业蒸汽输送管71输出的蒸汽流量来使得热电联产机组1输出电负荷增加,并对应减小第三阀门33和第四阀门34的开度,减少进入第一背压机4的蒸汽流量,此时,打开第六阀门36,利用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6为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3供蒸汽来弥补热电联产机组1少供的蒸汽;若热电联产机组1需要减少输出电负荷,则增加第一阀门31的开度,从而增加工业蒸汽输送管71输出的蒸汽流量来使得热电联产机组1输出电负荷减少,并对应增加第三阀门33和第四阀门34的开度,增加进入第一背压机4的蒸汽流量,此时,减小第六阀门36的开度且直至关闭,减少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6为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3的供汽流量且直至为零。
在本实施例的负荷调节方法中,当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6提供给水水换热器15的单位热量价格大于工业蒸汽输送管71提供给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3的单位热量价格时,则关闭第六阀门36,打开第七阀门37和第九阀门39,来自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6的蒸汽与外供的给水在汽水混合加热装置7内进行混合换热后形成热水,然后通过第一疏水输送管75供给水水换热器15来为采暖用户17供暖。
在本实施例的负荷调节方法中,当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6提供给水水换热器15的单位热量价格小于工业蒸汽输送管71提供给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3的单位热量价格时,则打开第六阀门36,关闭第七阀门37和第九阀门39,来自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6的蒸汽直接供给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3使用。
在本实施例的负荷调节方法中,当热电联产机组1提供的单位蒸汽价格大于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23提供的单位蒸汽价格时,则关小第十二阀门42和第十五阀门45的开度且直至关闭,打开并调节第三十四阀门64、第三十五阀门65和第三十六阀门66,增加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23供给第二背压机12和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9的蒸汽流量,减少热电联产机组1供给第二背压机12和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9的蒸汽流量且直至为零。
在本实施例的负荷调节方法中,当热电联产机组1提供的单位蒸汽价格小于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23提供的单位蒸汽价格时,则关小第三十四阀门64、第三十五阀门65和第三十六阀门66的开度且直至关闭,打开并调节第十二阀门42和第十五阀门45,增加热电联产机组1供给第二背压机12和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9的蒸汽流量,减少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23供给第二背压机12和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9的蒸汽流量且直至为零。
在本实施例的负荷调节方法中,当来自采暖用户17的热网回水压力较低时,还打开第二十三阀门53,关闭第二阀门32,来自水水换热器15的疏水在第二疏水循环泵16的驱动下经由第二疏水旁路81输送至热网回水管82,实现对采暖用户17的供暖系统进行补水定压。
在本实施例的负荷调节方法中,当第二疏水循环泵16、热网水循环泵18、放热循环泵21和蓄热循环泵20等设备的耗电量改变时,则调节第十六阀门46、第十七阀门47和第十八阀门48的开度,改变进入第二背压机12的蒸汽流量,从而改变第二发电机13的发电量,来匹配第二疏水循环泵16、热网水循环泵18、放热循环泵21和蓄热循环泵20等设备的耗电量。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供汽耦合供暖的热电联产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电联产机组(1)、凝汽器(2)、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3)、第一背压机(4)、第一发电机(5)、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6)、汽水混合加热装置(7)、第二类工业蒸汽用户(8)、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9)、疏水缓存装置(10)、第一疏水循环泵(11)、第二背压机(12)、第二发电机(13)、汽水换热器(14)、水水换热器(15)、第二疏水循环泵(16)、采暖用户(17)、热网水循环泵(18)、热水蓄热装置(19)、蓄热循环泵(20)、放热循环泵(21)、电网(22)、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23)和电源控制开关(24),所述热电联产机组(1)的排汽口与凝汽器(2)的进汽口连接,所述热电联产机组(1)的工业抽汽口通过工业蒸汽输送管(71)同时与第一背压机(4)的进汽口和第二类工业蒸汽用户(8)的进汽口连接,且在热电联产机组(1)的工业抽汽口安装有第一阀门(31),在第一背压机(4)的进汽口安装有第三阀门(33),在第二类工业蒸汽用户(8)的进汽口安装有第十阀门(40),所述第一背压机(4)的排汽口与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3)的进汽口连接,且在第一背压机(4)的排汽口安装有第四阀门(34),所述第一背压机(4)驱动第一发电机(5)做功发电,所述第一发电机(5)产生的电力输送至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6)来生产蒸汽,所述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6)的蒸汽出口通过第一蒸汽支管(73)和第二蒸汽支管(74)分别与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3)的进汽口和汽水混合加热装置(7)的进汽口连接,且在第一蒸汽支管(73)上安装有第六阀门(36),在第二蒸汽支管(74)上安装有第七阀门(37),所述工业蒸汽输送管(71)的出汽端还通过第一工业蒸汽支管(76)和第二工业蒸汽支管(77)分别与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9)的进汽口和第二背压机(12)的进汽口连接,且在第一工业蒸汽支管(76)上安装有第十二阀门(42),在第二工业蒸汽支管(77)上安装有第十五阀门(45),在第二背压机(12)的进汽口安装有第十六阀门(46),所述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9)的疏水出口与疏水缓存装置(10)的进水口连接,且在疏水缓存装置(10)的进水口安装有第十三阀门(43),所述第二背压机(12)的排汽口与汽水换热器(14)的进汽口连接,且在第二背压机(12)的排汽口安装有第十七阀门(47),所述第二背压机(12)驱动第二发电机(13)做功发电,所述汽水换热器(14)的疏水出口与水水换热器(15)的疏水进口连接,且在汽水换热器(14)的疏水出口安装有第十九阀门(49),在水水换热器(15)的疏水进口安装有第二十阀门(50),所述水水换热器(15)的疏水进口还通过第一疏水输送管(75)同时与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3)的疏水出口、汽水混合加热装置(7)的高温水出口、第二类工业蒸汽用户(8)的疏水出口和疏水缓存装置(10)的出水口连接,且在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3)的疏水出口安装有第八阀门(38),在汽水混合加热装置(7)的高温水出口安装有第九阀门(39),在第二类工业蒸汽用户(8)的疏水出口安装有第十一阀门(41),在疏水缓存装置(10)的出水口安装有第一疏水循环泵(11)和第十四阀门(44),所述水水换热器(15)的疏水出口通过第二疏水输送管(80)与凝汽器(2)的疏水进口连接,且在水水换热器(15)的疏水出口安装有第二十一阀门(51),在第二疏水输送管(80)上安装有第二疏水循环泵(16),在凝汽器(2)的疏水进口安装有第二阀门(32),所述采暖用户(17)的热网水出口通过热网回水管(82)与水水换热器(15)的热网水进口连接,且在热网回水管(82)上安装有热网水循环泵(18),在水水换热器(15)的热网水进口安装有第二十四阀门(54),所述第二疏水循环泵(16)的出水口与热网回水管(82)之间设置有第二疏水旁路(81),且在第二疏水旁路(81)上安装有第二十三阀门(53),所述水水换热器(15)的热网水出口与汽水换热器(14)的进水口连接,且在水水换热器(15)的热网水出口安装有第二十五阀门(55),在汽水换热器(14)的进水口安装有第二十七阀门(57),所述汽水换热器(14)的出水口通过热网供水管(83)与采暖用户(17)的热网水进口连接,且在汽水换热器(14)的出水口安装有第二十八阀门(58),在热网供水管(83)上安装有第二十九阀门(59),所述热水蓄热装置(19)的蓄热端通过第一蓄热管(85)和第二蓄热管(86)分别与水水换热器(15)的热网水进口和汽水换热器(14)的出水口连接,且在第一蓄热管(85)上安装有第三十阀门(60)和蓄热循环泵(20),在第二蓄热管(86)上安装有第三十一阀门(61),所述热水蓄热装置(19)的放热端通过第一放热管(87)和第二放热管(88)分别与热网水循环泵(18)的出水口和热网供水管(83)的进水端连接,且在第一放热管(87)上安装有第三十二阀门(62),在第二放热管(88)上安装有第三十三阀门(63)和放热循环泵(21),所述电网(22)通过电源控制开关(24)与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23)连接,所述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23)的蒸汽出口通过第三蒸汽支管(89)和第四蒸汽支管(90)分别与第二背压机(12)的进汽口和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9)的进汽口连接,且在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23)的蒸汽出口安装有第三十四阀门(64),在第三蒸汽支管(89)上安装有第三十五阀门(65),在第四蒸汽支管(90)上安装有第三十六阀门(6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供汽耦合供暖的热电联产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压机(4)的进汽口与排汽口之间设置有第一蒸汽旁路(72),且在第一蒸汽旁路(72)上安装有第五阀门(35),所述第二背压机(12)的进汽口与排汽口之间设置有第二蒸汽旁路(78),且在第二蒸汽旁路(78)上安装有第十八阀门(4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供汽耦合供暖的热电联产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水混合加热装置(7)为直接接触式换热器,来自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6)的蒸汽与外供的给水在汽水混合加热装置(7)内进行混合换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供汽耦合供暖的热电联产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水换热器(15)的疏水侧设置有第一疏水旁路(79),且在第一疏水旁路(79)上安装有第二十二阀门(52),所述水水换热器(15)的热网水侧设置有热网水旁路(84),且在热网水旁路(84)上安装有第二十六阀门(5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供汽耦合供暖的热电联产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3)为低压蒸汽用户,所述第二类工业蒸汽用户(8)为大流量、连续性的蒸汽用户,所述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9)为小流量、间断性的蒸汽用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供汽耦合供暖的热电联产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电机(13)产生的电力用于驱动第二疏水循环泵(16)、热网水循环泵(18)、蓄热循环泵(20)和放热循环泵(21)做功。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供汽耦合供暖的热电联产调峰系统的负荷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打开并调节第一阀门(31),热电联产机组(1)产生的高压蒸汽通过工业蒸汽输送管(71)对外供出;
此时,关闭第五阀门(35),打开并调节第三阀门(33)、第四阀门(34)和第八阀门(38),来自工业蒸汽输送管(71)的高压蒸汽先进入第一背压机(4)驱动第一发电机(5)做功发电后被降压,然后形成的低压蒸汽供给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3)使用,第一发电机(5)产生的电力用于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6)生产低压蒸汽,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3)产生的蒸汽疏水通过第一疏水输送管(75)对外供出;
此时,打开并调节第十阀门(40)和第十一阀门(41),来自工业蒸汽输送管(71)的高压蒸汽供给第二类工业蒸汽用户(8)使用,第二类工业蒸汽用户(8)产生的蒸汽疏水通过第一疏水输送管(75)对外供出;
此时,打开并调节第十二阀门(42)和第十三阀门(43),来自工业蒸汽输送管(71)的高压蒸汽供给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9)使用,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9)产生的蒸汽疏水先进入疏水缓存装置(10)进行储存,当疏水缓存装置(10)中疏水储满后,再打开并调节第十四阀门(44),疏水缓存装置(10)中的疏水在第一疏水循环泵(11)驱动下通过第一疏水输送管(75)对外供出;
此时,关闭第十八阀门(48)、第二十二阀门(52)、第二十三阀门(53)和第二十六阀门(56),打开并调节第二阀门(32)、第十五阀门(45)、第十六阀门(46)、第十七阀门(47)、第十九阀门(49)、第二十阀门(50)和第二十一阀门(51),来自工业蒸汽输送管(71)的高压蒸汽先进入第二背压机(12)驱动第二发电机(13)做功发电后被降压,然后形成的低压蒸汽进入汽水换热器(14)加热热网水,第二发电机(13)产生的电力用于驱动第二疏水循环泵(16)、热网水循环泵(18)、蓄热循环泵(20)和放热循环泵(21),来自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3)的疏水、来自第二类工业蒸汽用户(8)的疏水和来自疏水缓存装置(10)的疏水通过第一疏水输送管(75)与汽水换热器(14)形成的蒸汽疏水同时进入水水换热器(15)加热热网水,经过水水换热器(15)降温后的疏水在第二疏水循环泵(16)的驱动下通过第二疏水输送管(80)返回至凝汽器(2)中,同时打开并调节第二十四阀门(54)、第二十五阀门(55)、第二十七阀门(57)、第二十八阀门(58)和第二十九阀门(59),来自采暖用户(17)的热网回水在热网水循环泵(18)的驱动下通过热网回水管(82)输送至水水换热器(15)被一级加热,然后进入汽水换热器(14)被二级加热后,形成高温的热网水通过热网供水管(83)输送至采暖用户(17)进行供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供汽耦合供暖的热电联产调峰系统的负荷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热电联产机组(1)需要进行电力调峰时,操作步骤如下:
若热电联产机组(1)需要增加输出电负荷,则减小第一阀门(31)的开度,从而减少工业蒸汽输送管(71)输出的蒸汽流量来使得热电联产机组(1)输出电负荷增加,并对应减小第十五阀门(45)、第十六阀门(46)和第十七阀门(47)的开度,从而减少进入汽水换热器(14)的蒸汽流量,此时,则打开第三十二阀门(62)和第三十三阀门(63),关闭第三十阀门(60)和第三十一阀门(61),热水蓄热装置(19)对外放热来补充汽水换热器(14)和水水换热器(15)少供的热量,由此保证采暖用户(17)供暖需求;
若热电联产机组(1)需要减少输出电负荷,则增大第一阀门(31)的开度,从而增加工业蒸汽输送管(71)输出的蒸汽流量来使得热电联产机组(1)输出电负荷减少,并对应增大第十五阀门(45)、第十六阀门(46)和第十七阀门(47)的开度,从而增加进入汽水换热器(14)的蒸汽流量,此时,则打开第三十阀门(60)和第三十一阀门(61),关闭第三十二阀门(62)和第三十三阀门(63),热水蓄热装置(19)进行蓄热来消纳汽水换热器(14)和水水换热器(15)多供的热量,由此保证采暖用户(17)供暖需求;
当电网(22)需要进行电力调峰时,操作步骤如下:
若电网(22)需要增加用电负荷来消纳电网(22)多余的电力,则打开并增加第三十四阀门(64)和第三十五阀门(65)的开度,并增大第十六阀门(46)和第十七阀门(47)的开度,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23)利用电网(22)提供的电力生产蒸汽,并通过第三蒸汽支管(89)输送至第二背压机(12)做功后再进入汽水换热器(14),从而增加进入汽水换热器(14)的蒸汽流量,此时,则打开第三十阀门(60)和第三十一阀门(61),关闭第三十二阀门(62)和第三十三阀门(63),热水蓄热装置(19)进行蓄热来消纳汽水换热器(14)和水水换热器(15)多供的热量,由此保证采暖用户(17)供暖需求;
若电网(22)需要减少用电负荷来弥补电网(22)不足的电力,则减小第三十四阀门(64)和第三十五阀门(65)的开度且直至关闭,并减小第十六阀门(46)和第十七阀门(47)的开度,降低电网(22)给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23)提供的电力且直至电力降至为零,从而减少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23)输送至第二背压机(12)和汽水换热器(14)的蒸汽,从而减少进入汽水换热器(14)的蒸汽流量,此时,则打开第三十二阀门(62)和第三十三阀门(63),关闭第三十阀门(60)和第三十一阀门(61),热水蓄热装置(19)对外放热来补充汽水换热器(14)和水水换热器(15)少供的热量,由此保证采暖用户(17)供暖需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供汽耦合供暖的热电联产调峰系统的负荷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6)提供给水水换热器(15)的单位热量价格大于工业蒸汽输送管(71)提供给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3)的单位热量价格时,则关闭第六阀门(36),打开第七阀门(37)和第九阀门(39),来自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6)的蒸汽与外供的给水在汽水混合加热装置(7)内进行混合换热后形成热水,然后通过第一疏水输送管(75)供给水水换热器(15)来为采暖用户(17)供暖;
当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6)提供给水水换热器(15)的单位热量价格小于工业蒸汽输送管(71)提供给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3)的单位热量价格时,则打开第六阀门(36),关闭第七阀门(37)和第九阀门(39),来自第一蒸汽式电极锅炉(6)的蒸汽直接供给第一类工业蒸汽用户(3)使用;
当热电联产机组(1)提供的单位蒸汽价格大于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23)提供的单位蒸汽价格时,则关小第十二阀门(42)和第十五阀门(45)的开度且直至关闭,打开并调节第三十四阀门(64)、第三十五阀门(65)和第三十六阀门(66),增加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23)供给第二背压机(12)和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9)的蒸汽流量,减少热电联产机组(1)供给第二背压机(12)和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9)的蒸汽流量且直至为零;
当热电联产机组(1)提供的单位蒸汽价格小于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23)提供的单位蒸汽价格时,则关小第三十四阀门(64)、第三十五阀门(65)和第三十六阀门(66)的开度且直至关闭,打开并调节第十二阀门(42)和第十五阀门(45),增加热电联产机组(1)供给第二背压机(12)和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9)的蒸汽流量,减少第二蒸汽式电极锅炉(23)供给第二背压机(12)和第三类工业蒸汽用户(9)的蒸汽流量且直至为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供汽耦合供暖的热电联产调峰系统的负荷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来自采暖用户(17)的热网回水压力较低时,还打开第二十三阀门(53),关闭第二阀门(32),来自水水换热器(15)的疏水在第二疏水循环泵(16)的驱动下经由第二疏水旁路(81)输送至热网回水管(82),实现对采暖用户(17)的供暖系统进行补水定压;
当第二疏水循环泵(16)、热网水循环泵(18)、放热循环泵(21)和蓄热循环泵(20)的耗电量改变时,则调节第十六阀门(46)、第十七阀门(47)和第十八阀门(48)的开度,改变进入第二背压机(12)的蒸汽流量,从而改变第二发电机(13)的发电量,来匹配第二疏水循环泵(16)、热网水循环泵(18)、放热循环泵(21)和蓄热循环泵(20)的耗电量。
CN202110834956.1A 2021-07-23 2021-07-23 基于供汽耦合供暖的热电联产调峰系统及负荷调节方法 Withdrawn CN1135871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4956.1A CN113587177A (zh) 2021-07-23 2021-07-23 基于供汽耦合供暖的热电联产调峰系统及负荷调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4956.1A CN113587177A (zh) 2021-07-23 2021-07-23 基于供汽耦合供暖的热电联产调峰系统及负荷调节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87177A true CN113587177A (zh) 2021-11-02

Family

ID=78249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34956.1A Withdrawn CN113587177A (zh) 2021-07-23 2021-07-23 基于供汽耦合供暖的热电联产调峰系统及负荷调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8717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5894A (zh) * 2022-08-29 2022-09-23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采暖期热电联产机组调峰运行低压缸乏汽全回收利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5894A (zh) * 2022-08-29 2022-09-23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采暖期热电联产机组调峰运行低压缸乏汽全回收利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05741B (zh) 一种提高凝抽背供热安全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调节方法
CN109798157B (zh) 一种用于热电机组电力调峰的凝抽背耦合抽汽集成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9869199B (zh) 一种汽轮机结构及低压缸切缸控制方法
CN113775488B (zh) 冷却系统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07120713B (zh) 一种高背压供热机组凝结水防超温冷却系统
CN201916008U (zh) 大流量、低参数、高背压膨胀动力节能系统
CN113587177A (zh) 基于供汽耦合供暖的热电联产调峰系统及负荷调节方法
CN113587176A (zh) 一种热电机组抽汽耦合太阳能的清洁供热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07674551U (zh) 一种用于汽轮机凝抽背供热的冷却塔防冻系统
CN113566185A (zh) 用于热电联产系统调峰的多元化供热系统及经济调节方法
CN113587178A (zh) 一种用于供汽耦合供暖的热电联产系统及热负荷调节方法
CN113623894B (zh) 热电厂耦合数据中心制冷的多品位余热回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1854139U (zh) 基于汽轮机低压光轴技术的供热系统
CN213931511U (zh) 一种污水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系统
CN114635797A (zh) 一种燃机进气温度的控制系统
CN210087417U (zh) 一种热电机组切除低压缸进汽耦合热泵梯级供热系统
CN203704106U (zh) 采暖热网循环水热交换系统
CN113587068A (zh) 一种基于多热源耦合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调节方法
CN111561364A (zh) 一种可实现全年投运的梯级利用背压汽轮发电系统及方法
CN218721825U (zh) 一种高背压供热系统
CN216953191U (zh) 300mw热电联产机组供暖期双机单循环水泵
CN211598769U (zh) 用于热电厂的汽轮机光轴供热系统
CN217653946U (zh)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机组调峰供热和节能系统
CN111219702B (zh) 用于汽轮机停机时供热的系统安全防护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215336266U (zh) 一种用于提高火电厂供热灵活性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2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